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教泛论(十八)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宇井伯寿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泛论(十八)
  原著:宇井伯寿 中译:释依观
  就此十种一一加以简单解释时,杀生是断其命根,令不相续;偷盗由于是指取未被给予之物,故云不与取;邪淫是干犯性方面的道德;妄语是以染污心讲说与实际相异之话语,诳骗他人;恶口是以染污心用非爱之语骂他人;两舌是以染污心发中伤离间之语;绮语是以染污心作佞、歌、邪论等;贪是对他人财物起非理之恶欲,意欲占为己有;嗔是憎恚他人,欲加伤害;邪见是拨无三世因果之理。与此等相反的,就是善业道。此中,十恶之加行皆由贪嗔痴等三不善根而生,但是就根本业道而言,杀生、恶口、嗔恚等三种起自于嗔,偷盗、邪淫、贪欲等三种起自于贪,邪见起自于痴,妄语、两舌、绮语等三种起自于贪、嗔、痴等三不善根。相对于此,关于十善业道,加行、根本、后起都是依无贪、无嗔、正见等三善根而成立。今就此等一一之成相而言,其大要如次。
  就杀生业道成就而言,需具五缘:1. 起欲杀之故思,2. 对其他有情,3. 起其他有情之想,4. 作执持刀杖等之加行,5. 确实予以杀害。就偷盗而言,1. 起欲盗之故思,2. 对他人之物,3. 起他物之想,4. 作盗取之加行,5. 确实占为己有。就邪淫而言,1. 非境,亦即他人之妻女,2. 非道,亦即不同的部分等,3. 非处,亦即寺中,神圣的场所等,4. 非时,亦即怀胎中,授乳时,持戒时等,行四种不应行,又前所说故思等缘也应具足。妄语是见言不见,不见言见,因此须具:1. 以染心,2. 向欲说之对象说违心之言,3. 令对者领解自己所言,4. 犹如预期,他人受诳等四缘。恶口,指不是出于教诫的呵责,因此须具:1. 以染心,2. 发非爱之语毁呰,3. 闻者领解所言之意义,4.确实有此行为等四缘。两舌是离间中伤朋友等,因此须具:1. 以染心,2. 发坏他之言,3. 对方领解所言之意义,4. 确实有此行为等四缘。绮语,指一切由染心所发出之语,因此须具:1. 以染心,2. 作谄佞之语、倡妓者之词曲、邪论、戏论等二缘。
  贪业道指对他人财物的恶欲,因此于其财起非理之欲,不择手段欲占为己有,起强力与私窃之心,耽求而不息止。嗔业道,指憎恚有情欲加伤害的憎恚。邪见业道,指以恶见拨无因果,说世间无布施、无斋戒、无祠祀、无善行、无恶行、无业报、无此世、无他世、无父母、无化生之有情,无沙门、无婆罗门、无阿罗汉等宗教行者或圣者,如顺世派所倡的唯物论、感觉论、快乐论。善业道大体上与恶业道相反,离恶之加行的,是善之加行,离恶之根本的是善之根本,离恶之后起的是善之后起。以沙弥满二十岁受具足戒时为例,首先入戒坛,礼比丘众,至?#092;发语,请亲教师,作白二羯磨等是善业道之加行,更作白四羯磨,最后完成受具足戒,其最后一刹那的表业无表业是善之根本业道,此后戒师教示常乞食、树下坐、著粪扫衣、食陈弃药等四依法,依受戒而得的无表业戒体相续,表业相续等是后起。恶业道方面较容易详细说明,善业道较难说明,这是吾人生活中的事实。
  第五 烦恼
  烦恼有种种异名,而随眠、惑、使、缠、漏是通称。烦恼被解为有烦扰恼乱之意,是烦扰恼乱心的。从原语看来,原为“污”的意思。所以应有由外而入之意,而称之为漏,是漏泄之义,中文的字义是流出,两者正好相反。就烦扰恼乱而言,未必是漏。佛教是将心视为本来清净静平的,因此能乱心的,就是垢。业依烦恼而得生长,离却烦恼的业,“有”(吾人之生存)就不能存在,从而烦恼是有之本。烦恼能起十事所以是有之本。所谓十事:第一,坚根本。所谓根本,指烦恼得,烦恼生起时,烦恼之得越发强盛,终至于难分难离。第二,立相续。烦恼起时,有次刹那之相续,连续而起。第三,治自田。所谓田,是譬喻生出烦恼的身体;治,则是适合烦恼增殖那样的耕耘。第四,引等流。烦恼生起时,引起如烦恼那样的随烦恼。第五,发业有,也解为业及有、业即有,亦即后有,烦恼起时,引发近业招将来之后有。第六,摄自具。自具是烦恼自己之资粮,指非理作意。非理作意,亦即起非理的思考。第七,迷所缘,亦即不能正确了知对象,损害正慧。第八,导识流。起染污识,令相续不断。第九,越善品。违越善法,令从善法退失。第十,广缚,指烦恼能令有情系缚于三界,不能脱离自界自地。由此看来,烦恼实有招感有的功能。烦恼之生起,是由于三力,即:因力、境界力、加行力。
  烦恼,从实践的立场来看,可分成根本烦恼、枝末烦恼(随烦恼)。前者称为本惑,后者是末惑,或称随惑。惑,迷于所缘理事之义,是烦恼之异名。本惑是贪、嗔、痴、慢、疑、恶见等六种,随从本惑而起之惑是随惑,此有十九种。此中,贪、嗔、慢、疑是不定地法,痴属大烦恼地法。恶见也单称为见,此以大地法中的慧心所为体,见为推求推度之义;慧,如果是正确的推度,就是正见,若颠倒迷错的推求推度则是恶见,因此恶见是慧的一分。因行相的不同,恶见有身见、边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见,合此五见与前五见即成十见。随惑是除去痴之外的大烦恼地法中的放逸、懈怠、不信、惛沉、掉举等五种,以及大不善地法的无惭、无愧等二种,小烦恼地法的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等十种,不定地法中的眠、恶作等二种,合计为十九种。因此烦恼总计有二十五种或二十九种。
  恶见中的有身见,也称为身见、自身见、我见,此是对于五蕴假和合,执著有我、我所之见。这是将认为有实体我以及一切从属于我的作用实体视之。边见(边执见)有断见与常见二种。断见是指认为随著身体之死,我也断灭;常见是认为生生世世永无变化,常住存在。邪见是拨无因果之见。见取见是以劣见、非见为胜之见,例如偏执前述三恶见为正,就是见取见。戒禁取见分非因计因与非道计道等二种。所谓非因计因,指以苦行为生天之因;所谓非道计道,指以五戒十善等为真正解脱道。此中的戒,是指外道持守的不正确的戒;禁有誓的意味,亦即誓守。戒禁取见,指的是大自在天派、数论派、瑜伽派的教徒所持守的,在现今而言,并不恰当,应该作一般性的解释,或者舍之不谈。见取见,也不是很重要。结果,只以我见、邪见就能代表五恶见,而这样反而比较恰当。若是如此的话,本惑可以视为有七种。至于随惑,根本烦恼若断,就无需言及,在言及断烦恼时,大多不提。在教理上,有身见、见取见以及常见的边见,由于具(1)完全颠倒,(2)推度思虑而起,(3)以无为有的增益等三因,是以常乐我净等四颠倒为体,因而很受重视。
  本惑中,恶见等五种,其性猛利,故称为五利使;贪、嗔、痴、慢、疑,其性迟钝,故称五钝使。使是烦恼的异名,由于烦恼能驱使心令流转生死,故名之为使。就本惑所起对象来看,有事与理二种,理是迷误因果之道理,就此教门而言,是指苦集灭道等四谛。四谛揭示的是人生真实的道理,迷于此四谛的,称为迷理之惑。由于是受邪师、邪教、邪思维之诱导,是后天性的,所以又称分别起之惑,其性猛利,若一旦观达领会真实之理,即能顿断。反之,事,指世间一般事物的事相,迷于此的,称为迷事之惑,如对衣食住之欲,不是受人之教,是先天性的,故又称俱生起之惑,其性迟钝,虽经达观而知非理,然无法顿断,要经几度修行始得断除,因此是渐断。
  由于体验真理时,称为见道,因此顿断之惑,是见道所断之惑,或称见所断惑,通常称见惑。见道以后,反覆修习之间,称修习道,亦即修道,因此渐断之惑是修道所断之惑,或修所断惑,通常称修惑。将此配属本惑十种时,五利使都是迷理之惑,因此是见惑;五钝使中的疑,是对于理的疑,因此也是见惑。此六种称亲缘之惑,直接迷于四谛之理。相对于此,贪、嗔、慢三者是迷事之惑,称重缘之惑,缘亲缘之惑而起,因此是修惑也是见惑。痴是无明;单独而起,直缘四谛的独头无明,以及与五见俱起的相应无明,属亲缘之惑;与贪、嗔、慢俱起的相应无明,属重缘之惑,因此是修惑同时也是见惑。或说重缘之惑的贪、嗔、慢中,以五利使为正见,深起爱著的,就是贪;自恃其见解,心生高举的,就是慢;进而由于贪、慢而憎嫌他人,终致起嗔的,就是嗔。
  见道,指初始观见苦集灭道四谛之理时,因此见道断详细说来,有见苦断、见集断、见灭断、见道断等四种,此四种合修道断成为五部。将此配属本惑十种时,情形如下所列。本惑十种都是迷于苦谛,所以都是见苦断。至于身见、边见、戒禁取见,身见是缘五蕴假和合,从而缘命根、同分而起,而此等是依迷因而生的苦果,由于对于非迷果的,不会生起,因此不对集谛、灭谛、道谛而起;边见是依身见而起断常二见,因此只对苦谛而起,对其他三谛同样不起;戒禁取见是非因计因、非道计道,是对迷果的苦谛而起,但是集谛、灭谛是迷之因,悟之果,因此不对此二谛而起,非道计道的戒禁取见是对道谛而起,戒禁取见是对苦谛、道谛而起。故苦谛之下,十惑全起;而集谛与灭谛起除去身见、边见、戒禁取见等三见的七惑;道谛之下,起除去身见、边见等二见的八惑。 见苦断是十惑,见集断及见灭断是七惑,见道断是八惑。
  见苦断的十种之中,五恶见与疑、痴等七惑,以及见集断七种中的见取见、邪见、疑、痴等四种,名遍行惑,其他之惑称非遍行之惑。遍行惑中,除去身见、边见等二恶见的其他九惑,称为九上缘之惑。进而见灭断、见道断之惑中,各自的邪见、疑、痴所成的六惑,称无漏缘之惑,相对于此,其他五部之惑,称有漏缘之惑。遍行之惑如前所说,是七见二疑二无明(痴),此等由于(1)遍缘自界自地,亦即遍缘属于三界九地中自地的五部诸法,(2)缘而增长惑,(3)更遍生五部染法等三种条件,故名遍行。所以称上缘之惑,是由于属于欲界之惑,又缘色界、无色界的上界上地。身见与边见是对有情眼见的粗显诸法之五蕴,执我我所,执断常二见,但是对于上界的微细诸蕴,以不得眼见,因此除之;而身处上界者,即使眼见欲界诸蕴,亦不起我我所,因此没有言及。又所谓无漏缘,是指迷于灭谛、道谛等无漏之理,故被称为无漏缘之惑。
  以上四谛所起之十惑、七惑、七惑、八惑,合成为三十二惑。此三十二惑是就欲界四谛而言,色界、无色界的四谛也可以如此视之。上二界与吾人并没有直接关系,是因教义的关系而被组织起来,因此就教义而言,也须要论述一下。色界与无色界称为上二界,上二界是定地,胜于欲界的散地,因此其果报为可爱乐,没有起嗔烦恼的机会,从而除了上二界的四谛之下,不起嗔之外,其他与欲界四谛的惑相同。是故色界四谛除去嗔之后,成为二十八惑;无色界的四谛也除去嗔而成二十八惑。合三十二惑、二十八惑、二十八惑成为八十八惑,此系于三界四谛之下所起的见惑,称为见惑八十八使。
  关于修惑,修惑只有贪、嗔、痴、慢等四惑,欲界有此四惑,上二界不起嗔,所以只有贪、痴、慢等三惑,三界修惑合计为十惑。将修惑配属三界时,区分更为详细,更有系统。在有部的说法,欲界是五道,没有阿修罗道,所以不是六道。五道称为五趣,故欲界就是五趣地,这是将五趣视为一个全体,而不是五个个体。其实以人道为主就可以,开其他四趣并没有什么直接意义。
  色界有初禅天、第二禅天、第三禅天、第四禅天等四天,就其定地而言,依次为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无色界也有四地,即: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合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欲界一地而成三界九地。于此九地所起之惑可大别为上中下三品,三品一一更分三品,所以成为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等九品。修惑是如此难断,九地各有九品,所以成为八十一品。亦即欲界四惑有九品,色界三惑为四地九品,计为三十六品,无色界也同样为三十六品,从而说修惑八十一品。然而并不是修惑八十一种,修惑其性迟钝、蒙眛,难以区别,因此是依其强弱程度而分八十一品,事实上,只不过是就修惑本身的四惑配属三界而成十惑。合见惑八十八使与修惑十惑成为九十八惑。此又称九十八随眠、九十八使、九十八根本烦恼。这是配属本惑十种而言。又,随烦恼中,缠,能缠缚有情系属生死之狱,此有:无惭、无愧、嫉、悭、不善性的悔、不善有覆性的眠、惛沉、掉举、忿、覆,此称为十缠,将此与九十八随眠合计,则成百八种,故通常称百八烦恼。
  除此上所举之外,烦恼还有种种异名,可作种种分类,实际上,这表示烦恼很受重视,在实际的修行上,心之恶德的烦恼很受重视。但是佛教以外的宗教并没有如此详述。佛教是如何重视实践由此可知。从而烦恼若只是详论的话,并没有任何效果,只是极其繁琐而已。这种学说从印度传入中亚,再传入中国,就西元四、五世纪当时的状态来看,研究组织这些烦恼及其相关组织的人,例如传学毗昙宗的人,随时随地都有实际感化人心的事迹,因此在当时绝非只是作详细的论述而已。而是确实地实践制御或断除烦恼的。就实践方面而言,此等烦恼虽不得完全断除,只要此等之中的某一部分能完全制御,就很不得了。组织只是理论而已,几乎没有实际用处。(待续)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