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科学>>正文内容

科学与性灵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马丁‧ 维荷文博士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科学与性灵,人们是不会那么细心地去看两者是否是一致。他们只会满意又热切地说﹕「这两者够相似了,就随它们去吧。」佛教徒热衷于转变美国人信佛教;急于寻求现代科学与他们受挑衅的信仰相契合的基督徒很高兴地说﹕「对了,对了,两者相似之处甚近,就这么说罢。佛教与印度教都讲理事的相互依存;万物皆如一张网--众缘和合之物。你看,古代东方宗教早已看到了我们现代的科学。」
  这种似是而非的说法跟科学的理论契合得很好,开始为逐渐抬头的生物学、地质学、物理学以及为维多利亚时代的人所坚持的自以为是的「一如的真理」铺路。他们认为事相的本性、科学与宗教的真理,一定得合而为一。例如,佛教中所提的空和色;生和灭的不二性。一部经上这样讲﹕「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两者互动互应。有一些人说﹕「听起来还不错,可就太深了些。」在爱因斯坦之后,人们在佛教中看到其与尖端物理学观念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有些人观察后说﹕「喂,你看看那个热动力原理﹕能量的守恒定律。能量是不生也不灭的;能与量之间、色与空之间,只是互相转换而已。」
  这一道理我不细讲,但要紧的是许多人听到佛教与科学之间这种吻合之处都很兴奋。虽然一些旧的神学理论在「崇尚科学不惜牺牲一切」的态度之下粉碎了,但是佛教不但没垮,反而更兴盛。不只早期,即使现代的佛教诠释者也在做这方面的努力。这个领域很有前途,也很有趣,但也充满困难。
  在这里我想我得泼点冷水。我不是有意打断,或是故意坼台,只是因为我认为我们需要很认真地检查一下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若是过度简化地来讲,印度教、佛教与现代科学有许多相合之处,但是也有很多相异之处。我们对相同处当了了然,对相异处也当了了然。我现在想对相异之处提提我的看法。我不是头一个人这样做的。说来很有趣,铃木大拙初到美国与卡勒斯共事,他是最为倡导佛教与科学之间的关连的人之一。如果你看看铃木的早期作品,那里面是看不见科学与佛教有什么区别的。对铃木来说,佛教非常摩登、进步,且与西方心理学、哲学上的新发展很相适,换言之,佛教很正确,很合乎科学。
  当铃木在五十年代回到美国时他的论调变了。他写说他早期与别人如卡勒斯的共同观点--宗教必须以科学为根据,而基督教是以神话传说为依据--之立论有所谬误。他说﹕「我错了,太天真了。」这是怎么回事?首先,是因为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正如现代作家克特˙奥内咖说﹕「我们拿那些科学原理去扔到广岛人民的头上。」身为日本人的铃木,当然是首当其冲受到现代科学的负面影响。有了这样的经验,他对于本世纪初自己在宗教与科学之间所做的理想化的联姻,自是不再那么充满自信了。
  铃木的话是一种后知之知,但不光是他,别人也是这样。在上世纪与本世纪之交,人们都天真地认为所有的知识都近在咫尺,科学就是我们的救星、我们的道、我们的真理、我们的光;宇宙之谜、社会之病,都会在科学之前迎刃而解。科学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事实上卡勒斯称他的新思想体系为「科学的宗教」;麦克?姆勒称他的神学理论为「宗教的科学」。1959年铃木来美国的时候,他说﹕「如果我能再回去与我当时的朋友交谈的话,我会告诉他们我现在的思想与我们当时的思想已经有所不同了。现在我认为宗教完全以科学为基础是不够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神秘成份,不能因着科学而加以抹杀。这是我现在体悟到的。」
  自从1959年铃木的改变以来,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受着更进一步,更深的挑战。问题分两方面。第一,社会方面﹕现代科学带来的福利及前景,其在社会心理方面引起的冲激,我们应该重新估量。我看到最近有一篇文章写说﹕「在人类憧憬着科学能够带来福利的同时,却也做着科学所能造成的伤害的噩梦。」这种甜苦交加的认知已成为一种标准的现代心态。正当我们做着科学能为我们带来种种美事的同时,我们也做着科学可能带来可怕的灾祸的噩梦。此种爱畏交集之情日甚一日,而非日减一日。确实也应是这样,随着科学知识开拓到生物科技或生物工程的领域中,人类对生命的掌控与摆布已扩及到根本处,细微的基因上了。我想这个噩梦已经日益成真了。科学家现在所谈的是结束进化论,结束创造论。换言之,人类即将造化之奇由自然界的手中夺取到自己手中,从此自行创造。这使人想起科学发生意外时引起的焦虑,如人所熟知的法兰肯因斯坦的故事,及日本版科幻小说中的猩猩--「金刚」。这些「怪物」是哪来的?所有这些都是人类将自己想象中最深的恐惧的具体表现。这都是人类心理上对科学能给我们带来的福祸交杂的一种反应;是由恐惧产生出来的,这种恐惧确也有根据。
  第二个对科学怀疑之处来自科学界自身,比较微妙,是科学界内部的一种危机。科学正对其自身的基础及对真理之独霸有所怀疑。我们正在重新调整我们的模范之中,结果如何尚不得而知。或跟科学已失去了其在本世纪初的所享有的正面作用有关,特别是在物理学方面;生物学及基因学也有份。有许多新知识都使原有的科学理论及其对事物的了解难立住脚。科学,正处于其自己的一种瓦解状态之中。
  在奈尔斯?伯尔、海申伯格与阿瑟˙爱丁顿爵士的突破性的作品之下,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新科学逐渐抬头之际,古典思想中坚固如盘石的假想终于分崩离析了。这种将主体与观察者完全隔绝于外而对这个世界做独立描述的思想,已经不再是那么理所当然的了。
  传统科学中将「主」、「客」加以明显区别之特色亦已逝去。例如,海申伯格指出测量过程本身就已在影响测量值。实验者与受实研者实不可分。如果科学家从本质上改变了事物的性质,那么对外部世界的解释也就无法确定了。新物理学中的量子理论,不再精量描述客观世界,而只是作概量的描述。新物理学探索的只是可能的现象;如此闪烁不定,乃至于无法以一固定模式涵括一切。这种飘忽性取代以前的确定性。
  所以,科学所发现的以为是一劳永逸的机械性的原理,以及受此原理主导的外部世界越来越难以令人相信,让有识之士对于生命的基本事实的感觉是如履虚空。所以这是为什么说「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什么事都是可能的,没有一桩事是确定的。」这是我们所称的『后现代之乐』。
  现在有了量子物理的新物理学,这种理论不再描述「现实」,而是描述「或然现实」。这种新物理学追寻「可能的现实」,而且很模棱两可,所以没有哪一个理论模子是可以「放诸四海而皆准的」。这种「不定论」理论模子取代了早期的「固定」论,因而过去科学的「一发现机制原理,便以为可以一劳永逸,外在世界也在这原理的控制之下」的说法,越来越难以令人相信了。有思想的人对生命最基本的知识越来越持「不确定」的态度。因此现在有一种说法,就是「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什么都可能,但没有一样是确定的」;这也是所谓的「后现代之矛盾」。
  这种「固定论」的崩溃,尤其是宗教信仰的迷失,弗洛伊德亦促其成。他说了一句很模棱两可的话﹕「如果说科学无法给我们的东西,我们可以从他处得到,这是一种错觉。」在这里,「他处」自然指宗教了!可是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也已经成为激烈争议的话题;甚至原本他认为可以佐证他的思想的那套科学体系,也一直以十分怀疑的态度在验证他的理论。
  从对外部对客观世界的研究,到对内部主观研究者研究,这种转移是新科学的一大特色。正像海申伯格所说的﹕「即使在科学里,研究对象已不只是自然,而是人对于自然的研究。」一位古文人写道﹕「世上没有新的事情;所有的事情本即存在,只是我们遗忘了。」因此,海申伯格对于吾人所经验的一切事,都认为是我们自己主观上的一种感受罢了。这种论说早在中世纪时的托马斯?阿基诺就已经这样说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大多数哲学家与心理学家一向就奉持的真理名言。但是,我们似乎忘了这一道理,而将自己的思想及欲望、自己自以为是的假设和执着,就当真了,认为外在真实的世界就是这样的,而且永恒不变的。所以,当海申伯格重述这一道理的时候,我们听起来反倒觉得更深奥。我们自认是在观察自然,其实我们观察的是自己的心所起的作用;我们正在观察自己所使用的方法。佛说的话更是如此,而且比阿基诺或是海申伯格早了不知道多少。《华严经》第二十品中,佛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若人知心行,普造此世界;此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所以,这种「科学便是朝着真理做客观性的进展」的概念,到了本世纪中页及末期开始受到像托马斯?库恩这样的科学理论哲学家的质疑。库恩先生在他1962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认为,科学也像宗教一样,背上了种种非理性的程序的沉重包袱。在教科书中呈现于世的科学,带着比我们所知道的更多的假设、教理、甚至唱自家的反调。
  所以科学是朝着真理不偏不倚地前进这一纯逻辑性的经验论,基本上是被库恩先生一笔勾销了。库恩先生认为科学是一系列推陈出新,不断修改调整的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时期内行得通,但当一场革命性的新观念一来时,旧的理论倏地就被冲跨了。这些模式都呈封闭性和自我延续性;在保守并延续其思想模式这一点上,很像宗教。在一些革命性的思想家来引发一场大变革之前,一切看起来都很安定。例如十七世纪早期的加利略出来说﹕「哥白尼是对的。地动日不动;日为天河心。」罗马教廷指责他散播异端邪说,颠覆正信。在宗教法庭审判下,他们逼着加利略收回他的话。虽然加利略当众被迫认可当时的科学模式,但是加利略还是抗拒当局。当他起跪时,据说曾喃喃而言﹕「地还是动的啊!」他是在软禁中度其余生的。但是这种新的世界观模式却慢慢为世人所接受。落后的倒是罗马教廷,对于哥白尼学说在1616年所加的戒禁,教廷一直到1992年纔解禁。爱因斯坦则是另外一个证明;他的相对论学说一问世,便满遭人怀疑和泼冷水。所以,对固有模式作挑战的人总是被人看成是异端分子而遭到攻击,在别人眼里他们是骗子和怪人。但是当最后证据充足时,他们的理论便又成为新的教条,我们也就如此接受这些理论,直至再有人把这个模式加以更动为止。
  载于《金刚菩提海》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