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般若与微积分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如果说“和合”“因缘”的最简单的数学表示是“加法”和“乘法”,那么“般若”最简单的数学表示就是“微积分”。微积分的变量、自变量、极限求值、可积可微、分离变量法以及在这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他概念和方法,也相应于般若的“此生则彼生”,“无住”(变量、自变量),“生生以不生为义,死死以不死为义”(极限求值),“无著”“空”(可积可微),“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分离变量法)等等以及甚深般若的义蕴。正如堪破二乘的“和合”“因缘”的观念获得大乘佛法的般若智以后,才开始大乘佛学的加行一样,微积分的发现是物理学进入真正力学阶段的最关键前提。
  对物理学家来讲,遗憾的是他们没能进一步洞察到数理学的概念应有其所代指的现实本体。他们虽然自发地知道微积分运作的对象是函数,函数的实质是映射。但由于一贯背离自心从外界找真理的立场,使他们不能由其自发的智力开始发露自心觉悟的慧力,去捅破最后一张窗户纸,那就是所谓映射的现实本体即心 。数学的映射在物理学中叫感应、相互作用或力,在佛学中就叫“心”“寂照”“性”。所以映射不仅仅是数学技巧,是数学意义上的实在,而且有其不证自明的自觉的现实存在即心,此即佛经所谓“吾法以般若为因,自觉为相”。并且我们知道,积分能帮助我们了解一个现象经过无穷次的自相映射会转变成另外一个什么样的现象,而微分能帮助我们了解一个现象中会包含一些什么样的映射方式,微分和积分的这种互逆性,反映在物理学中即运动学的描述与动力学的描述应具有等效性,佛学中称为真空妙有性相一如,这是佛法禅定止观引起物理变化可行性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
  一个物理学家或数学家,若能回归自心,佛学的“一切法不离自心,但无自性”的原理实际就昭然若揭,离开心的映射功能,万物根本就没有别的存在和作用法则。这个万物存在的普遍法则,佛经中叫法身。这个法则的一个推论:万物之中任意一物与万物的关系也是映射(万有引力是它的一个典型的历史范例),故万物映射于一心。这个推论也几乎是一个不证自明的事实,而它在佛法中的实际应用就是众所周知的“修行”,就是通过个人的修行,明见自心映照万物的功能,从而自觉证实万物的普遍法则,此即佛经中“报身成就”的原理。依照普遍法则和报身成就,继续推论个体和个体之间的映射关系,佛经中叫“化身成就”,利用这个推论或成就我们可以建立法则的教授体系,它也是教学这个现象之所以存在的原因。
  从般若概念讲,由智观照普遍法则就是实相般若;由个人修行所得的报身成就就是观想般若;依法报二身,利用化身成就,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眷属般若。由数理或文字的理论了解信入这些法则就是文字般若。由种种的技巧深入禅定智慧观察法报化身的境界,就比如用种种数学技巧求解微积分,佛经中叫方便般若。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冥想
下一篇:幻相与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