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三十七菩提分法及其次第开展与整体运用(1)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杨郁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杨郁文
  中华佛学研究所教师
  目次
  一、前言︰印顺导师有关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开示与论述
  (一) 随顺经、论讲解法义,(二) 尊宗经、论申论法义,
  (三) 抉择论典的殊胜法义,(四) 抉择大乘经典殊胜法门,
  (五) 抉择圣道──解脱道、涅槃道。
  二、三十七菩提分法的特色
  (一) 三十七菩提分法的重要性,
  (二) 三十七菩提分法为佛教中行道之教,
  (三) 疾得漏尽法──三十七菩提分法,
  (四) 佛法的中道──三十七菩提分法,
  (五) 三十七菩提分法是佛陀 法海中珍宝──法宝,
  (六) 三十七菩提分法是 毕竟智药。
  三、名数──三十七菩提分
  (一) 三十七菩提分法(三十七菩提助法),
  (二)“三十七菩提分法”名相在早期经、论并未出现。
  四、菩提分法的汇集
  (一)《长老偈经》,(二)《长老尼偈经》,(三) 《Udana(自说经)》。
  (四) 1.(1) 北传经典,(2) 北传论典;
  2.(1) 南传经典,(2) 南传论典;
  3.大乘经典、论典。
  五、“菩提分法”是相应阿含的主体
  (一) 北传《杂阿含经》【道诵】
  (二) 南传《Samyutta-nikaya(相应部)》【Maha-vagga(大篇)】
  六、阿含学、阿含道中的三十七菩提分法
  七、三十七助道法在见道、修道(行道)、证道上的种种特性
  八、实践阿含道迹,完成三菩提作证涅槃
  (一) 以修习【四念处】为首。(二) 以修习【八支圣道】为究竟圆满。
  (三) 依【七觉支】的修习才能完成菩提。 (四)以发育【五根】、成长【五力】,依【三无漏学】次第开展;依出世【五根】次第增上成长五分法身,【五力】确立五分法身相续不断、不灭。(五) 以修习【四正勤】贯彻始终。(六) 认识、亲近能授与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善士。(七) 由空、无相、不可得修习三十七菩提分法 成就佛果。(八) 上述闻、思、修、证三十七菩提分法,其“次第开展”及“整体互动”。
  九、三十七菩提分法性质的同、异
  (一) 以“五出世根”为主轴的分析与综合,
  (二) 以“七觉支”为主轴的分析与综合。
  十、结论
  关键词: 三十七菩提分法;道性;见道;修道;证道;印顺
  一、前言︰印顺导师有关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开示与论述
  为响应现代佛教学会举办“印顺思想──迈向2000年佛学研讨会”,祝贺导师九秩晋五华诞,拜读导师著作有关“三十七菩提分法”的讲解、论述,报告学习心得;并援引经、论佐证,请导师教训,与会大德学者指正。
  导师有关“三十七菩提分法”的讲解、论述,可分为下列五部分︰
  (一)随顺经、论讲解法义︰
  1.《宝积经讲记》释“七宝”︰‘……轮王以此七宝,统一天下。“菩萨出世”时,也有七宝──“三十七品现于世间”。三十七品,即三十七道品,为修行解脱的德行项目。三十七品也分为七类: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这与轮王的七宝一样。’(妙上二〉p.88f.[1]
  上述七类菩提分即是在说明“修广大正行”需明“辨菩萨行相”及能知而“赞菩萨功德”中,说明用(1)“地”(15)……“轮王(七宝)”……等十九种譬喻显示“菩萨福德无量无边”之一。
  2.《宝积经讲记》释“毕竟智药”︰‘上面所说的,三类十项的对治行,七类三十七品的菩提行,都是菩萨修集所成的,以智为主的法药。菩萨以此自利,也就以这样的智药,遍十方界去化导群迷,救治众生的生死重病。这些智药,本来都是声闻所常用的法药,为什么称为菩萨的智药呢?这因为,一、大乘能容受一切,所以名大。这些声闻所修行的三乘共法,也就是大乘菩萨的修法。所以大般若经摩诃衍品,就以三十七品等为大乘。二、在大乘菩萨修学起来,也就比声闻的深一层。如以没有出三界愿为无愿;以涅槃寂静来对治净颠倒;以不堕我见来说四念处等。所以只要以大乘心行来修学,小法也就成为大乘了!如来将这些法药说明了以后,结告迦叶说:“迦叶”!这就“是菩萨”的“毕竟智药”,能彻底救治众生的大法。这些,无论是自利,或者利他,作为修学“菩萨”道的,都是时“常应”该精“勤修习”实“行”的。’〈妙上二〉p.170f.
  菩萨上求佛道,必须修广大正行,习甚深中观,才能进行方便教化、利益众生事业。有漏、有取的有情身、心恶疾,非世俗名医、一般药方可治;唯有“智药”可以疗治、补救。
  在讲记“悬论”分析︰‘然本经(宝积经)的主要意趣,是宣说大乘行,著重在从加行位到通达位。大乘的核心,是大菩提愿为本,大悲心为上首,空慧为方便的。如本经所明的菩萨道,略分三段︰一、修广大正行,重于菩提愿。   二、习甚深中观,重于空慧。三、作教化事业,重于大悲心。综贯这三德而修行,才成为菩萨正道。’(妙上二) p.6f.
  3.《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偈颂讲记》释“助道法亲族”︰‘这三十七道品,就好像菩萨的亲族一般。我们知道,亲族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有著很密切的关系,或者是血统上有所关连,或者大小事情都能相互帮助。’[2](华一) p.111
  构成菩提成分的正法相互资助,并非单一成分可以究竟正觉、漏尽解脱。
  4.《摄大乘论讲记》释“得此道清净”:‘能得能证这清净法性的道,像三十七“菩提分法”、十“波罗蜜多等”。’(妙上六) p.270
  三十七菩提分法善巧完满操作,可以使(1)戒清净,(2)心清净, (3)见清净,(4)度疑清净,(5)道非道分别清净,(6)行道清净,(7)除清净,(8)无欲清净,(9)解脱清净。[3]
  5.《摄大乘论讲记》释“第四地中  由无摄受义”︰‘从三地悟入四地时,破除这微细障,修三十七菩提分,通达法界性中无我我所,所以称为无摄受法界。’(妙上六) p.392
  大乘十地之第四地菩萨,约修十波罗蜜多说,精进波罗蜜多圆满了。约四五六地修共三乘法来说,是修习三十七觉分。因为精勤的修习觉分,火焰似的慧光,炽盛起来,依我见而来的著我,著法,种种爱著,都如火烧薪一样,无余永灭,所以叫焰慧地。[4]
  6.《大乘起信论讲记》释“信法”︰‘信得佛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诸波罗蜜”。
  信根本也即是信法所摄;本论既别立了信根本,所以说到信法,即专指所应修行的法。依声闻乘说,所应修行的法,是三十七菩提分等;大乘是四摄六度等。信法,不但是信法有大利益,还要依信起精进欲,常念修行六波罗蜜。’(妙上七) p.355
  信法之“法”,专指所应修行的法──三十七菩提分──成就正觉、作证漏尽。
  7.《辨法法性论讲记》释“随念为修道”︰‘修道位所修的,“菩提分所摄”。……三十七菩提分是通于小乘的,大乘法也有三十七菩提分,主要是六或十波罗蜜多,种种三摩地,陀罗尼,一切修行法门;为了圆满究竟的大菩提,所以这所修的,都是菩提分所摄的。十地经等说“十地菩萨修十波罗蜜多”,就是此义。在还没证悟以前,也是修菩提分的。依大乘经说:证悟以后,才是真正的波罗蜜多;证悟以前,叫远波罗蜜多,相似波罗蜜多,因为都是有漏的,还不能与法性相应的。证悟以后,无漏的,与法性相应的行,才是真正的菩提分所摄。依上来所说,可说依处是资粮位,抉择是加行位,触证是见道位,随念是修道位。’(华一) p.266
  见道以后的修道,即修习三十七菩提分,六或十波罗蜜多,种种三摩地,陀罗尼,一切修行法门。
  (二)尊宗经、论申论法义︰
  1.《成佛之道》第四章“三乘共法”︰
  ‘佛说诸道品,总集三十七,道同随机异,或是浅深别。’
  佛说道谛,总是说八正道支。但散在各处经中,“佛说”的修道项目,更有种种“道品”。道品,是道类,是将修道的项目,组成一类一类的。经中将道品,“总集”为“三十七”道品,分七大类:一、四念处;二、四正勤;三、四神足;四、五根;五、五力;六、七觉支;七、八正道支。
  这七大类── 三十七类,为什么叫道品,道是菩提的意译,这些都是修行而得三菩提──正觉的不同项目,所以叫道品。 (妙中五) p.226f.
  导师将一切道品总合起来,解脱道的主要项目,不外乎十类:一、信,二、勤,三、念,四、定,五、慧,六、寻,七、戒,八、喜,九、舍,十、轻安。
  道的主要项目,虽有此十种。但正见成就,就能得信成就,引导五出世根的次第开展。开发七觉支,而喜、轻安、舍,不外乎修心的功德。所以八正道的叙述,是最圆满的;而三学是最简要的。
  ‘在个人修学的程序上,这七类道品──三十七菩提分法,都是需要的;是浅深次第的差别,而一类类的进修。这是说:‘初修学时,修四念处;到了暖位,修四正勤;顶位修四神足;忍位修五根;世第一位修五力;见道位修八正道;修道位修七觉支,但这也不过约特胜的意义说说而已。’(妙中五) p.229
  加行道(暖、顶、忍、世第一法)、见道、修道、证道次第增上胜进,然而,‘初修学(七贤之前三)时,修四念处;到了暖位,修四正勤;顶位修四神足;忍位修五根;世第一位修五力;见道位修八正道;修道位修七觉支。’导师如此说明,只是约特胜的意义方便所说;各各位阶实际的修习次第并不一定必须如是,并非不可随缘更易。
  2.《成佛之道》第五章大乘不共法︰
  ‘善萨之所乘,菩提心相应,慈悲为上首,空慧是方便。依此三要门,善修一切行;一切行皆入,成佛之一乘。
  趣入大乘道的不同根性,佛性,发菩提心的尊胜,都已说到了。大乘道,发愿以后,就应该见于实行。说到菩萨的正行,就要先论到菩萨行所不可少的要素。声闻乘与缘觉乘,是通于因果的。但大乘中,重于因行的,名菩萨乘;重于果德的,名佛乘。因圆果满,为大乘法的全体。现在从成佛之道──因行来说,大乘是“菩萨”“所乘”的法门;依此法门,从凡夫地而趣入大菩提,也叫一切智海。菩萨行中,不论修持什么,有必不可少的三要则。例如布施,一、要与“菩提心相应”,就是为了上求下化的志愿而布施。二、施时要以“慈悲”心“为上首”,为先导,就是从慈悲心而引发布施。三、法“空慧是方便”,方便是善巧的别名。如不著施者,受者,所施的物件,名为有方便。如没有法空慧,著相布施,名为不善巧,无方便,不能出离生死,而趣向一切智海。可以说:菩提心是志愿所在,慈悲心是动机,法空慧是做事的技巧。如“依此三要门”为本,“善”巧的“修”习“一切行”:世间善法的五戒,十善,三福业也好;出世善法的四谛,缘起,三学,八正道,三十七道品也好;大乘法的六度,四摄,百八三昧,四十二字门等也好:这“一切行皆”就归“入”于“成佛之”道的“一乘”法了。简单地说:有了这三心,一切善行都是大乘法;如离了这三心,或缺少了,什么也不是成佛的法门了。’(妙中五)p.262f.
  《学佛三要》乃至《成佛之道》,一贯地主张学佛、成佛依此三要门──信愿与菩提心相应、慈悲心为上首、法空慧以自度化他。[5]
  (三)抉择论典的殊胜法义︰
  1.《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据“中部”《如何经》说:佛弟子共同论究的阿毗达磨,是如来自证而为众宣说的圣道:“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三十七道品。所以,阿毗达磨以圣道的实践为主(说一切有部,以圣道为正法轮,是确有深见的),而“无漏慧”、“如实觉”,在道的实践中,是贯彻始终的。如《杂阿含经》说:“一切皆为慧根所摄受。……慧为其首,以摄持故”。八正道以正见为初,也是同一意义。在道的实践──以慧为主的修证中,就是“如实觉”缘性、寂灭、空无我、一切法性等。所以‘大毗婆沙论’卷一(大正二七?三中)总结的说:“阿毗达磨胜义自性,唯无漏慧”。’p.35
  2.《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舍利弗阿毗昙论》《分别论》《法蕴足论》……从三本的比对中,可见共同论题,达十二项目。这就是以三十七菩提分──圣道为中心,及蕴、界、处、四谛、十二缘起等所集成。被称为摩呾理迦的阿毗达磨,早在‘中阿含经’成立以前,就以“论阿毗达磨论”的姿态而展开。’p.70f.
  3.《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阿毗达磨藏,本论(《四谛论》)别引三则:1.“能摄法不散,名三摩提。2.明八正道的次第。3.以八正道摄三十七道品;以奢摩他、毗婆舍那── 止观摄八正道。这倒有点近于譬喻师所说:“舍摩他、毗钵舍那是道谛”。所引三文,在‘大毗婆沙论’、‘俱舍论’等,都没有检到。所以,本论所引的阿毗达磨藏,不是说一切有部的阿毗达磨,也不是《俱舍论》;一定是上座系中,犊子系或分别说系的阿毗达磨了。’p.601
  《阿毗达磨》论典共同论题,是以三十七菩提分法为中心;在生命的染、净因果中,以渐次现观四谛而见道;以圣道的实践为主,而“无漏慧”、“如实觉”,在道的实践中,是贯彻始终的。
  (四)抉择大乘经典  殊胜法门︰
  1.《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十章“般若波罗蜜法门”︰‘“中品般若”的“中分”,从大乘是菩萨行的见地,列举了大乘的内容:
  1.六波罗蜜?十八空?百八三昧
  2.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分?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空无相无作)三三昧?十一智?三(无漏)根?(有觉有观等)三三昧?十念?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八背舍?九次第定
  3.十力?四无所畏?四无阂智?十八不共法
  4.四十二字门
  这四类中,1.是菩萨法。2.是共二乘法。菩萨是遍学一切的,所以三十七道品等,也是大乘法的一分。不过每一法门,都说是“以不可得故”,表示为与般若不可得相应的行门。3.是佛的功德。4.字门是陀罗尼。在“中品般若”(及“上品般若”)中,字门每每是列在最后的。字门的自成一类,表示了字义本是世间学,被融摄而属于大乘的。’p.682f.
  2.《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十四章“其他法门”︰‘佛在密迹宫中说法(《大宝积经》“密释金刚力士会”大正.11,71cf.),内容为:信三宝,信报应[业报],所以要“不犯十恶,身行十善”。亲近“奉戒具法”的善知识,从善知识听闻正法:六度与六蔽的果报,身口意的善恶因果;深一层,说缘起空无我。能精进修行的,正信出家,修出家的无放逸行。无放逸行,是“不犯一切诸不善法”,如实知有与无,而归结于四法印── 诸行无常,诸受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是声闻所行的常道,从菩萨一切法空的立场,转化为佛道,所以说:“若有菩萨能行是者,未曾违失一切诸行道品之法。以无相行,普周备悉诸佛道法三十七品”’p.1157
  菩萨是遍学一切的,所以三十七道品等,也是大乘法的一分,但是一一法须与般若不可得相应;以无相行与自作证法性空、寂灭、涅槃乃至成佛。
  (五)抉择圣道──解脱道、涅槃道
  1.《印度佛教思想史》︰‘释尊从自觉的圣境里,陶铸东西印度文明,树立中道的宗教。中道行,是正见为先导的圣道的实践。圣道的内容,释尊随机说法,有种种组合,主要的有七类,总名为三十七菩提分法。其中根本的,是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见是正确的知见;正思惟是正确的思考,引发出离的意愿;正语是正当的语文(及书写文字);正业是正当的身体行为;正命是正当的经济生活;正精进是离恶行善的正当努力;正念是纯正的专心一意;正定是纯正的禅定。圣道是以正见为先的,这是说:人生世间的无限苦逼,相对的改善或彻底解脱,惟有从正确的理解问题去解决,不是凭传统信仰,想像,或某些神秘经验所能达成的。’p.21
  2.《空之探究》︰‘二、泛说解脱道︰
  空与空性,是佛法解脱道的心要,与解脱道是不相离的。在佛法的开展中,解脱道引起的多方面开展,空、与空有关的方便,也就多方面开展而有种种。这里,依据早期的经说,从种种解脱道中,对“空”作进一步的探究。
  佛说的解脱道,原始是以八正道为本的。因机设教,成立不同的道品。古人依道品的数目次第,总列为: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七类共三十七道品,成为佛教界的定论。’p.11
  3.《如来藏之研究》释《大般涅槃经》︰“诸佛世尊从六波罗蜜,三十七品,十一空,来至大涅槃”大正.12,468b
  ‘“一切诸法本性自空”,依缘而有,是无自性的空的。不只是杂染生死法,般若,如来,大般涅槃也是空的。一切空,所以无上菩提与大般涅槃,都是随俗的假名安立。一切本性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这是一切如实相,所以大般涅槃可说有常乐我净。依此来说,佛性不外乎依空性、如(tathata)而说的。’p.255
  菩提道即是解脱道,解脱道即是涅槃道,以理智为主导而修行即是菩提道;以理智配合情、意而修行,方得心解脱、慧解脱;以惑、业、苦寂灭无余,自作证究竟涅槃。
  二、 三十七菩提分法的特色
  (一)三十七菩提分法的重要性
  一切有情以修证成佛并教导其他有情入无余涅槃为究竟。释尊在入灭前一年左右,向弟子们宣告 自己由修习三十七菩提分法完满而成佛,并且嘱咐众弟子和同敬顺修习此法。如《长.2 游行经》所说︰
  (佛)告︰“诸比丘!汝等当知︰我以此法 自身作证成最正觉──谓 四念处、四意断、四神足、四禅、五根、五力、七觉意、贤圣八道。汝等宜当于此法中,和同敬顺,勿生诤讼,同一师受,同一水乳,于我法中宜勤受学,共相炽然,共相娱乐!”[6]
  不但释尊住“四念处”修“七觉分”,完满“八支圣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尊者舍利弗以法之分齐(dhamm’anvayo法的类比〈S〉Ⅴ.16018),深信此乃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共通一门。如《杂.498经》言︰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譬如国王有边城,城周匝方直,牢固坚密,唯有一门 无第二门。立守门者,人民入、出 皆从此门若入、若出。其守门者虽复不知人数多少,要知人民唯从此门,更无他处。如是,我知过去诸佛、如来、应、等正觉,悉断五盖── 恼心、令慧力羸、堕障碍品、不向涅槃者── 住四念处修七觉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彼当来世诸佛、世尊,亦断五盖──恼心、令慧力羸、堕障碍品、不向涅槃者──住四念处修七觉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今现在诸佛、世尊、如来、应、等正觉亦断五盖──恼心、令慧力羸、堕障碍品、不向涅槃者──住四念处修七觉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舍利弗!过去、未来、今现在佛,悉断五盖──恼心、令  慧力羸、堕障碍品、不向涅槃者──住四念处  修七觉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7]
  (二)三十七菩提分法为佛教中行道之教
  南传佛教传承的说法,法将舍利弗在《Maha-niddesa(大义释)》曾经分析世尊的说教(sasana)为二:
  (1)教说之教(Pariyatti sasana)︰所学得 契经、祇夜、记说、偈、自说、如是语、本生、未曾有法、毗陀罗等,此等(九分教)为教说之教也。
  (2)行道之教(Patipatti sasana)︰正行道(samma-patipada)、
  随顺行道(anuloma-patipada)、无敌行道(apaccanika-patipada)、随义行道(anvattha- patipada)、法随法行道(dhammqnudhamma- patipada),完成诸戒、守护根门、节量食、专修警寤、具念正知、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支圣道,此(三十七菩提分法)等为  行道之教也。[8]
  “教说之教”提供佛弟子“学习”建立正确的“信”、“解”,正当的“行”、“证”三十七菩提分法即是“修习”佛法[9] 的“行道之教”。如斯行道是离邪之“正”行道,“随顺究竟菩提”之行道,能“克胜一切敌对”之行道,是“随顺获得一切义”之行道,是“道迹次第整然有序”之行道,逮得自作证究竟涅槃。
  遍行外道 Sakul’udayi 以为世尊的(1)少食,于(2)衣、(3)食、(4)住知足,(5)能远离等五法令诸弟子恭敬、尊重、供养、奉事而常随不离;释尊自己说出另有五法令诸弟子恭敬、尊重、供养、奉事佛陀,常随不离︰
  (1)为 修习增上戒(adhisile sambhaventi),如佛所成就最上戒蕴(paramenasila-kkhandhena samannagato)……
  (2)为 修习胜知、见(bana-dasane sambhaventi),如实知见佛自知、自见自作证所说所知、所见之法──开示因缘法(sanidanam dhammam deseti),教导 具有示导之法(sappatihariyam dhammam deseti)……
  (3)为 修习增上慧(adhipabbaya sambhaventi),如佛成就最上慧蕴(paramena pabba-kkhandhena samannagato)……
  (4)……(略译)为 得现观四圣谛,了脱有漏生死苦……
  (5)由我说示诸声闻之道迹(savakanam patipada) ,[10]众弟子如是行道而修习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圣八支道……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四禅……五通……三明……现法自作证无漏心解脱、慧解脱具足住。……
  优陀夷!有此等五法,依此等(五法)令诸弟子恭敬、尊重、供养、奉事我,常随不离也。[11]
  佛世,贤圣弟子皆以亲近释尊学习三无漏学,修习三十七菩提分法,为作证三明 心解脱、慧解脱,而常随佛学,不离正法。
  (三)疾得漏尽法──三十七菩提分法
  成就漏尽究竟解脱为印度人一生的归趣,修习三十七菩提分法 即能疾得漏尽。如同《杂.57经》所示︰
  尔时,世尊为众多比丘说法,示、教、利、喜。尔时,座中有一比丘作是念︰“云何知、云何见 疾得漏尽?”
  尔时,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诸比丘!若有比丘于此座中作是念── 云何知、云何见 疾得漏尽?──者,我已说法言,当善观察诸阴;所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我已说如是法 观察诸阴,而今犹有善男子不勤欲作、不勤乐、不勤念、不勤信,而自慢惰,不能增进得尽诸漏。若复,善男子于我所说法观察诸阴,勤欲、勤乐、勤念、勤信,彼能疾得尽。”[12]
  释尊指示 宜依三十七菩提分法善观察“五阴法门”,如实知有情的名色──精神与肉体。能不作常见,舍断“二十种身见”;不作断见,舍断“恶取无我”;能离我慢、断诸无明之行。如是知、如是见可以快速作证诸漏尽。
  (四)佛法的中道──三十七菩提分法
  修行三十七菩提分法是佛法的中道行。释尊在《A.3,151(Patipada(1),152(Patipada(2)) 道迹经》说︰
  诸比丘!有此等三道。何等为三?谓深固道(agalha patipada)、        剧苦道(nijjhama patipada)、中道(majjhama patipada)。
  ……
  诸比丘!复次,何谓中道?
  诸比丘!世有比丘,于身随观身而住,热勤、具念、正知,得除世贪、忧。于受…于心…于法随观法而住,热勤、具念、正知,得除世贪、忧。诸比丘!此被称谓中道也。
  诸比丘!在世有比丘修习[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修习正见、修习正志、修习正语、修习正业、修习正命、修习正方便、修习正念、修习正定。诸比丘!此被称谓中道也。[13]
  释尊为太子时,二十九年间享受宫中五欲乐;出家后连续六年于苦行林专心修习苦行。 发现极端地追求享受欲乐──深固道──是边行;正相反,极端地自作苦行 ──剧苦道──亦是边行。舍离苦、乐两边,于菩提树下行中道,不久即成眼、成智、自在成定,趣智、趣觉、趣涅槃。[14]
  (五)三十七菩提分法是佛陀  法海中珍宝──法宝
  Paharada 阿修罗王答佛,自己所居大海有“八未曾有法”;其五、谓:
  世尊!若我大海中多有珍宝无量,鄩异种种珍琦充满其中;珍宝名者谓︰金、银、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螺璧、珊瑚、虎珀、马瑙、暪瑁、赤石、琁珠者。是谓我大海中第五未曾有法,诸阿修罗见已乐中。
  世尊对应说出 佛正法律中,亦有“八未曾有法”;其五、谓:
  若我正法律中 多有珍宝,无量鄩异,种种珍奇充满其中;珍宝名者,谓 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支圣道者。是谓我正法律中第五未曾有法。[15]
  所以说三十七菩提分法是佛教的法宝中珍贵宝贝。
  导师在《宝积经讲记》释《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迦叶!譬如随转轮王所出之处,则有七宝。如是迦叶!菩萨出时,三十七品现于世间。’言︰
  ……轮王以此七宝,统一天下。“菩萨出世”时,也有七宝── “三十七品现于世间”。三十七品,即三十七道品,为修行解脱的德行项目。三十七品也分为七类: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这与轮王的七宝一样。(妙上二) p.88f.
  ‘七觉分’为法王 ──佛陀的七宝;相应于‘转轮王出于世时,有七宝现于世间。’[16]
  《杂.721经》︰‘如是,如来、应、等正觉出兴于世,有七觉分现于世间。何等为七?谓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大正.2,195a 6f《杂阿含经》相应于转轮圣王的七宝,指法王的七宝为“七觉分”。
  (六)三十七菩提分法是毕竟智药
  《大宝积经 普明菩萨会 第四十三》指出︰菩萨应当时常追求利益众生,以正确、正当的方法修习一切善根、福德,以平等心施与一切众生。修习所得智药──断德、智德 ──走遍十方治疗有惑、业、苦患的众生,皆能毕竟治愈又不复发。世尊所说毕竟智药分两大类︰一、诸对治行,二、七菩提行。[17]
  印顺导师《宝积经讲记》如是讲解︰
  毕竟智药是些什么法门呢?分对治行与菩提行二类。菩提行是近方便,是引发证悟的法门。对治行是远方便,在初学时,先要调治烦恼,安定自心,才能进一步的趋向出世解脱。[18]
  “诸对治行”包括︰以“不净观”对治贪淫,以“慈心观”对治嗔恚,以“因缘观”对治愚痴。以“(诸)行(皆)空观”对治诸妄见(──特别是我见、我所见),以“无相观”对治诸忆想分别缘念(──特别是常见、断见) ),以“无愿观”对治于一切出三界愿(──特别是“执有”而不离有漏生死,“执无”而有取涅槃、贪著空无。以诸有为法皆悉“无常”,对治无常中 计常颠倒;以有为(有漏)“苦”,对治诸苦中计乐颠倒;以“无我”对治无我中 计我颠倒。[19]
  近方便的对治或补养法药,即“七菩提行”;印顺导师的说明如下:
  再来说切近的法药──七菩提行。菩提,义译为觉。达成正觉的条件、因素,名为菩提分,或菩提支,菩提品。总括佛说的菩提分,主要的有三十七类,名为三十七菩提分。这是可以分为七大类: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这七大类,就是现在所要说的七菩提行。[20]
  “七菩提行”即是实行“三十七菩提分法”之“七大类”︰
  (1) 以“四念处”治疗依倚(依著)身、受、心、法︰行者有关于身,顺身
  相观住正念、正知,不堕我见;行者有关于诸受,顺受相观住正念、
  正知,不堕我见;行者有关于心,顺心相观住正念、正知,不堕我见;
  行者有关于诸法,顺法相观住正念、正知,不堕我见。此等四念处,能
  厌离一切有漏的身、受、心、法,打开涅槃门,趣入无余取涅槃界。
  (2) 以“四正勤”能对治断除已生诸不善法,及使未生诸不善法不起;能
  疗养未生善法使之生起,已生善法能令增长。要略而言︰能断一切不
  善法,成就一切善法。
  (3) 以“四如意足”对治身、心粗重,破坏身心一合相,使得精神不受肉
  体限制,能如意变化自在。
  (4) 以出世“五根”对治无信、懈怠、失念、乱心、无慧的众生,使生正
  信、正精进、正念、正定、有慧。
  (5) 以“五力”对治破坏邪信、邪精进、邪念、邪定、邪慧等诸烦恼力。
  (6) 以“七觉分”对治诸法中疑、悔等五盖错误的感情、迷谬的见解。
  (7) 以“八正道”对治堕落在八邪道生活的一切众生。[21]
  三、名数──三十七菩提分
  (一) 三十七菩提分法(Sattatimsa bodhipakkhiya-dhamma三十七菩提
  助法)[22]
  1. 三十七菩提分法︰
  将“bodhipakkhiya”的‘pakkhiya’按照语言学 作‘pakkha-iya(部分的)’解释;巴利语‘pakkha’梵语‘paksa’之一义为禽类的双“翼”,为禽类飞行最重要的部分。如 玄奘法师在《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译作︰‘三十七菩提分法’大正.27,495c-3
  《辨法法性论讲记》导师如是释︰‘菩提译义为觉,分是条件,就是因素。要成就大觉,就要具备这些支分。菩提分是: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八正道分,这都是完成大觉所要修的事。’(华一) p.266
  2.三十七菩提助法︰
  将“bodhipakkhiya”的‘pakkhiya’依照佛学传承巴利语‘pakkhiya’梵语‘paksya/paksika(资助的)’解释;亲族、[23]朋党要求互助合成,相互资助极具重要。如 真谛法师于《阿毗达磨俱舍释论》译作︰‘三十七菩提助法’大正.29,284b-6f.
  《清净道论》︰“…ime sattatimsa dhamma bojjhavgan’atthena(此等三十七法以菩提支之义,) bodhk ti laddha-namassa ariyamaggassa pakkhe bhavatta(因为存在于得名谓“菩提”的圣道之范围内故,) bodhi-pakkhiya nama;(名 菩提分;) pakkhe bhavatta ti upakara-bhave thitatta.(所谓“因为存在于其范围”云云 指 处于资助之状态故。)”〈VM〉678-8f.佛音论师依法义以‘upakara’[24] 替代‘pakkha’说明“bodhipakkhiya”是“助成菩提”。
  3.三十七助菩提分法
  三藏 那连提耶舍于《阿毗昙心论经》译作︰‘三十七助菩提分法’大正.28,862b-1 则上述字义与法义兼顾,汉译意义更见圆满。
  (二)“三十七菩提分法”名相在早期经、论并未出现
  1. 经典
  (1)北传《杂阿含》、《中阿含》、《长阿含》以及 南传《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小部》早期结集的经典虽然已有七类菩提分法的名相,然而还没有“三十七菩提分法”名数。
  (2)《增一阿含》以及《增一阿含》、《中阿含》的别出单经才有此名数“三十七菩提分法”或者同义词存在,如下所举:
  ‘三十七道品法’大正.1,193a2 《大般涅槃经》三藏 法显译
  ‘三十七助道之法’大正.1,364c15 《起世经》三藏 阇那崛多 等译
  ‘三十七助道’大正.1,419c-14 《起世因本经》三藏 达摩笈多译
  ‘三十七品道’大正.1,818c6《法海经》三藏 法炬译
  ‘三十七品经’大正.2,505b9,b10《佛说八正道经》三藏安世高译
  大正.1,309b-4《大楼炭经》三藏 法立共法炬译
  ‘三十七道品之教’大正.2,551a4《增一阿含经》三藏僧伽提婆译
  ‘三十七道品之法’大正.2,635c9f.《增一阿含经》
  ‘三十七道品之行’大正.2,696c9f.《增一阿含经》
  ‘三十七品道’大正.2,561b-10f.  《增一阿含经》
  ‘三十七品道’大正.1,818c6 《法海经》三藏 法炬译
  2. 论典︰
  (1) 早期论典尚未出现“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名数︰
  北传《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阿毗达磨法蕴足论》、《阿毗达磨施设足论》、《阿毗达磨识身足论》、《阿毗达磨界身足论》、《阿毗达磨品类足论》、《舍利弗阿毗昙论》;南传︰《法集论》、《分别论》、《界论》、《人施设论》、《双论》、《发趣论》、《论事》等仍然欠此名数。
  (2) “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名数[25]出现在北传论典  是在结集《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以后︰
  ‘三十七觉分’大正.27,230b4《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三藏 玄奘译
  ‘觉分三十七’大正.29,132a-1《阿毗达磨俱舍论》三藏 玄奘译
  ‘三十七菩提分法’大正.27,495c-3《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三十七修道法’大正.27,496a-14《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三十七助道法’大正.28,364b11 《阿毗昙毗婆沙论》三藏 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
  ‘三十七觉品’大正.28,938a-1《杂阿毗昙心论》三藏 僧伽跋摩译
  ‘三十七助菩提分法’大正.28,862b-1《阿毗昙心论经》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三十七觉助’大正.29,283c6《阿毗达磨俱舍释论》三藏 真谛译
  ‘三十七助觉’大正.32,399a5f.《四谛论》三藏 真谛译
  ‘三十七菩提助法’大正.29,284b-6f.《阿毗达磨俱舍释论》三藏真谛译
  南传 出现在《弥蔺王问经》及《清净道论》中。
  “sattatimsa bodhipakkhiya-dhamma”〈Mil〉p.312〈VM〉p.670 的意音合译。
  四、菩提分法的汇集
  早期佛法(第一次结集,甚至第二次结集时,)并无“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名数存在于“三藏中”。然而,由于佛陀的对机教导,或是学生自己修行的心得,已有各种不同的“菩提分法”流传著;如︰
  (一)《长老偈经》︰
  v.100 Devasabha 上座︰‘具足[四]正勤,[四]念处为行境;戴解脱华者,将无漏圆寂。’
  v.166 Sobhita 上座︰‘修习四念住、七[觉支]、八[支圣道],追忆五百劫宿命。’
  v.352 Vakkali 上座︰‘住林中修习[四]念住、[五]根、[五]力、[七]觉支。’
  v.437 Nhatakamuni 上座︰‘修习七觉支、[五]根、[五]力,具足微妙禅那,余将无漏而住之。’
  v.595 Gotama 上座︰‘修习[七]觉支、[四]神足、[五]根、[五]力及八支圣道,此是适合沙门(所作)。’
  v.1114 Talaputa 上座︰‘修习[四]禅、[五]根、[五]力、[七]觉支、[三]三昧,触证三明。’
  (二)《长老尼偈经》︰
  v.171 Vijaya 上座尼︰‘四圣谛、[五]根、[五]力及[七]觉支、[圣]八支道,逮得最上利。’
  (三) 《Udana(自说经)》︰
  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八支圣道’〈Ud〉56
  (四)1.(1) 北传经典︰
  《杂阿含》、《中阿含》、《长阿含》、《增一阿含》皆有七类“菩提分”多次出现在“四部阿含中”。
  ‘四念处(四意止)、四正勤(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分(七觉支、七觉意)、八圣道分(八真直行)’大正.2,14a7f.;大正.1,476c-10f.; 大正.1,16c10f.;大正.2,753b2f.
  (2) 北传论典︰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四静虑、四圣谛、四想、四无量、四无色、四圣种、四沙门果。’大正.26,391b-10f.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四念住、四正胜、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大正.26,458c-4f.
  《阿毗达磨施设足论》︰初步略读,欠论述。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四念住、四正断、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大正.26,544c5f.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初步略读,欠论述。
  《众事分阿毗昙论》︰‘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四禅、四圣谛、四无量、四无色、四圣种、四沙门果。’大正.26,645a-12f.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四静虑…四圣谛…四无量…四无色…四圣种…四沙门果。’大正.26,712a-7f.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四念住、四正胜、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道支。’大正.27,495c-3f.
  2.(1) 南传经典
  《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支圣道’〈D〉Ⅰ.1203f.〈M〉Ⅱ.238-2f.〈S〉Ⅲ.967f.〈A〉203-8f.
  (2) 南传论典
  《Maha-niddesa(大义释)》︰‘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八支圣道’〈MNd〉324
  《Culla-niddesa(小义释)》︰‘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八支圣道’〈CNd〉11
  《Vibhavga》︰‘念处分别、正勤分别、神足分别、觉支分别、道支分别、禅那分别、无量分别’〈Vibh〉193f.
  3.大乘经典、论典
  菩萨是遍学一切的,所以三十七道品等,也是大乘法的一分。[26]例如本文〈一、前言〉所引用经、论。
  五、“菩提分法”是相应阿含的主体
  原始“相应阿含”有关修道的教授、教诫,已有完整的结集,并且成为“相应阿含的主体”,可以从“北传杂阿含经”结集为“道诵”及“南传 相应部”结集为“大篇”,如此编排得知。
  (一)北传《杂阿含经》【道诵】
  1.第21 念处相应       2.第22 正断(勤)相应
  3.第23 如意足相应     4.第24 根相应
  5.第25 力相应         6.第26 觉支相应
  7.第27 圣道分相应     8.第28 安那般那念相应
  9.第29 学相应        10.第20 不坏净相应
  “道诵”为“相应阿含Samyuttqgama(圣教相应∕杂阿含经)”七诵之一,《瑜伽师地论》指称是如来及圣弟子“所说事”;所谓“所说事”指 事关逮得正觉、解脱烦恼结、作证涅槃所说法。“道诵”即是 诵习“菩提道”“解脱道”“涅槃道”的教法、道法。
  (二)南传《Samyutta-nikaya(相应部)》【Maha-vagga(大篇)】
  1.第45 道相应          2.第46 觉支相应
  3.第47 念处相应        4.第48 根相应
  5.第49 正勤相应        6.第50 力相应
  7.第51 神足相应        8.第52 阿那律相应(四念处→四神足)
  9.第53 静虑相应       10.第54 出入息相应
  11.第55 预流相应       12.第56 谛相应
  “大篇”为“相应部”五篇之一,以佛法中学习“预流相应”,修习“三十七菩提分法”,“现观四圣谛”作证漏尽涅槃为诸有情一大事。
  六、阿含学、阿含道中的三十七菩提分法
  “阿含学”有其学习的阶梯,“阿含道”有其行道的道释,悉皆次第整然有序。以“表”列出──最左列,从“善人”开始……到“解脱知见=涅槃”为“阿含道次第”;最右列,从“增上善学”开始……到“正解脱学”究竟解脱成为“无学者”为“阿含学次第”;中间分布三十七菩提分法。
  阿含道包含“独觉道”与“声闻道”,皆是“一行道”而分为两阶段。无师独悟的“辟支佛陀”及“阿耨多罗三藐三佛陀”所行即是“独觉道”;“觅道”的过程,是由“世、俗有漏、有取的八正道”如实观察现实的人生、观察生命的缘起,现观十二支缘起的苦、集、灭、道而“见道”;见道之后,依圣、出世间八支道“修道”乃至成就“三菩提”,作证“究竟涅槃”。
  “声闻者”以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四预流支”学习“世、俗八正道”代替觅道;“见道”时成就“四不坏净”,之后依圣、出世间八支道“修道”乃至成就“三菩提”,作证“究竟涅槃”。因此,“佛道”“辟支佛道”与“声闻道”,皆是同“一行道”而经历两阶段。
  七、三十七助道法在见道、修道(行道)、证道上的种种特性
  “贤圣道(自觉道、声闻道)”有十七种“道性”[27]声闻者的觅道──随顺四预流支,充实开法眼、清净圣慧眼的条件,终于“见道”;“见道者”须知三十七菩提分法之【整体性】的运用,【次第性】的发展,把握【随时性】的时机,承前起后【因依性】的系列不紊乱,综合的透视【缘起性】即现观【法性】。
  唯有“见道”之后才能在正道上“修道”,“修道者”在顺增上缘时,采取相生【相应性】的修习;在逆增上缘的状态,拣择【对治性】相克的治疗;有时适合采用【相须性】,以二种方法互相提挈(如戒与慧,止与观);有时需要兼顾五根(信、进、念、定、慧)的【平等性】──维持平衡地精进;整个修行过程 更须远离苦、乐两极端的行道,采取中正圆通的【中道性】修行。
  唯有在正道上“修道”才能“证道”,佛法是“不待时”、“即此见”,指如法、如实,合乎【实践性】修行,必得【实证性】的自作证道果;然而一步一脚印,“四道智”、“四果智”,近程、中程、终极目的地的到达是【渐次性】;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五分法身的圆满具足是【分证性】。
  对于“阿含道”肯定是三世诸佛与圣弟子同行此道──【同行性】,成就沙门果须行圣、出世间八支道──【必行性】,成佛、成圣是此生、此时、 此地可体验──【可证性】。
  八、实践阿含道迹 完成三菩提作证涅槃
  有福报、慧根的众生能亲近善士,听闻正法,信、解佛法,见道而行道;行道时 需要掌握以下诸原则:
  (一)以修习【四念处】为首
  净化众生无明惑、有漏业,解脱一切有漏的苦恼,唯有一门、一道──四念处法门。由粗显外露的“修身”、“觉受”,次第触及细密内隐的“修心”为基础,了解身心的活动及其结果,了知染、净生活的因、果;才能“如法”动用“七觉支”对治“五盖”乃至一切惑障、业障、异熟障,修成“五分法身”。如《杂.535经;S.52,1~2 Rahogata(独一静处经)》︰
  有一乘道净众生,离忧、悲、恼、苦,得真如法,所谓四念处。“Ekqyano ayam maggo(有一行道) sattanam visudhiya(为诸有情的清净)
  sokaparidevanam samatikkamaya(为超越愁、悲) dukkha-domamanassanam atthagamaya(为消灭苦、忧) bayassa adhigamaya(为逮得道理) nibbanassa sacchikiriyaya,(为自作证涅槃,) yad idam cattaro satipatthana(那即是四念住也。)”[28]
  ‘一乘道’“ekqyana-magga(一行道∕一入道∕唯一趣向之道)”的意译;指修习“四念处”。《中阿含经》略译作“一道”,如︰《中阿含98 念处经》:
  有一道净众生,度忧畏、灭苦恼、断啼哭、得正法,谓四念处。[29]
  “一道、一入道、一乘道”[30]指称佛教的“唯一解脱道”,以四念处中的“法念处”包括四念处为首,八圣道分为终的三十七菩提分法。所以《增一阿含第十二品第一经》︰
  世尊告诸比丘:“有一入道,净众生行,除去愁忧,无有诸恼,得大智慧,成泥洹证,所谓当灭五盖,思惟四意止(四念处)。云何名为一入?所谓专一心,是谓一入。云何为道?所谓贤圣八品道:一名正见,二名正治,三名正业,四名正命,五名正方便,六名正语,七名正念,八名正定,是谓名道,是谓一入道。”[31]
  《中.98 念处经》于修习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之后,开示“如何观法如法念处”︰
  1. 日常生活时︰
  (1)眼缘色生内结,比丘者(a)内实有结,知内有结如真;(b)内实无结,知内无结如真;(c)若未生内结而生者,知如真;(d)若已生内结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2abcd)耳、(3abcd)鼻、(4abcd)舌、(5abcd)身、(6abcd)意……(亦复如是)。如是,比丘观内法如法,观外法如法,立念在心,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 比丘观法如法──谓 内六处。[32]
  日常生活不离动用“六根”,使内“六识”与外“六境”互动;六内识透过六根接受六外境的剌激而影响内心;六内识亦透过六根反应于六外境,能改变环境。生活中染、净的因缘、果报于此形成。
  2. 宗教生活时︰
  比丘观法如法,比丘者(1a)内实有欲,知内有欲如真;(1b)内实无欲,知内无欲如真;(1c)若未生欲而生者,知如真;(1d)若已生欲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2abcd)嗔恚、(3abcd)睡、眠,(4abcd)调(掉)、悔,(5abcd)疑……(亦复如是。)如是,比丘观内法如法,观外法如法,立念在心,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 比丘观法如法──谓 五盖也。[33]
  宗教修持运用止观的操作,以镇伏“五盖”为首要;贪欲、嗔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疑等五盖悉皆障碍定、使慧力衰弱、阻碍解脱。
  3. 正觉生活时︰
  比丘观法如法,比丘者(1a)内实有念觉支,知内有念觉支如真;(1b)内实无念觉支,知内无念觉支如真;(1c)若未生念觉支而生者,知如真;(1d)若已生念觉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转修增广者,知如真。如是,(abcd)择法、(3abcd)精进、(4abcd)喜、(5abcd)息(轻安)、(6abcd)定、(7abcd)舍(觉支)……(亦复如是。)如是,比丘观内法如法,观外法如法,立念在心,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 比丘观法如法──谓 七觉支。若比丘、比丘尼,如是(如上述)少少观法如法者,是谓 观法如法念处。[34]
  贤圣弟子见道以后的生活,在正念、正知之下,于日常生活乃至宗教修持中,必然地操作“七觉支”以正法对治逆境、以如法相应顺境而过日。
  (二)以修习【八支圣道】为究竟圆满[35]
  以四念处为首,操作七觉支,依三无漏学的次第,修习圆满八支圣道;此时,三十七菩提分法才算修习满足,终于作证正慢无间等(samma manqbhisamaya(正现观慢) 究竟苦边。如《杂.305 六分别六入处经》相当于《M.149 Maha-salayatanika-sutta(大六处经)》︰
  诸比丘!若于眼如实知见,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 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 如实知见;见已,于眼不染著,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 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染著。如是,耳、鼻、舌、身、意(原文有“法”字宜删)如实知见,若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如实知见;如实知见故,于意不染著。若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染;不染著故不相杂,不愚闇、不顾念、不系缚,损减五受阴,当来有爱贪喜彼彼染著,悉皆消灭,身不疲苦、心不疲苦,身不烧、心不烧,身不炽然、心不炽然,身觉乐、心觉乐。身心觉乐故,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悉皆消灭,如是纯大苦聚阴灭。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