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价值观与辩证法在智顗思想中的表现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汉斯 鲁道夫 康特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价值观与辩证法在智顗思想中的表现
  汉斯 鲁道夫 康特(Hans-Rudolf Kantor)
  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客座教授
  华梵大学 第五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2001) 页83-87
  华梵大学哲学系, [台湾 台北]
  --------------------------------------------------------------------------------
  一、 天台宗的人生价值观:教化众生与圆融观照精神的关系
  天台宗的人生价值观的表达方式跟其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有相互对应的关系。知名日本天台学者安藤俊雄先生在其《天台性具思想论》(注1)中借用辩证法的概念去阐述天台宗的三因佛性,三轨、三谛三观圆融思想中的三一一三敌对相即结构。牟宗三先生在《佛性与般若》中(注2)只提到诡辞两个字去描述天台宗的圆教精神的表达方式。天台教学方面上的欧美学术研究未曾专门地注意到过天台宗的圆融观照精神的思想结构与其表达方式之间的关系。
  本文试图探讨智顗大师(538-597A.D.)天台思想的脉络中所反映出的人生价值观之精神与其特殊的表达方式彼此间的相互关系。智顗在说明以解脱为佛法的修行目标,以止观为其修行的方法当中,同时也表现出在其人生价值观中所体验出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他依据度众生的大乘佛教理想继承而成立的入世精神,在个人人生表现的方面上,它体现一种上求下化的教化功德。在修行实践与教学的方面上,天台宗把大乘佛教的度众生之入世观精神发挥到其圆融观照的独特精神上。在文字语言的方面上,直接地对应其圆融观照精神的表现,就是一种吊诡相即或敌对相即的悖论式表达方式,因为圆融观照精神从其字面意义来看,不可能占有任何一种具有偏面性或排斥性的立场,甚至相互相反的立场也应该可以被它融合为对立一致的圆满性。圆融观照精神中的人生价值观的关怀就是以上求下化为功德来落实教化众生。声闻、缘觉 、菩萨、佛属于四圣,六道众生属于六凡。在教化方面上,圣凡之异即是能所不同,能教化者是圣,所教化者是凡。在智慧方面上,圣凡之异即是实权不同,实智是究竟义了达义,权智是暂时义,曲巧对机,实智是目的的涵义,权智是方法,手段的涵义。“权是权谋,暂用还废,实是实录,究竟旨归”(注3) (大46.34上)虽然有六凡四圣之异,能所不同,实权不同,还是有能所不二,实权不二,也应该有四圣界与六凡界的十界互具(注4)。在《摩诃止观》中智顗解释:“凡无实永不得成圣。圣无权非正遍知。此乃专辄之说。诬佛慢凡耳。”(注5) (大46.52中)。只有在十界互具,实权不二,能所不二条件之下才可以上求下化落实教化众生,不然的话,六凡四圣会有永久割裂,佛法对教化众生无能。天台宗以十界互具,实权不二,能所不二为教化众生的必然条件(注6)。教化精神是天台宗的人生价值观的关怀。圣凡与实权能所不同不二的敌对相即互具关系是圆融观照精神针对教化众生的关怀所必须表现出的辩证法。我们也可以借用西方哲学的辩证法概念去描述它,而辩证法是一个从希腊哲学一直到近代哲学,在不同领域上所使用而带著不同涵义的笼统概念,因此,这个比较研究也必须注要相关的语义的厘清问题。
  二、西方哲学中辩证法的一些主要涵义
  辩证法的字面意义是交谈的艺术。此字已使用于苏格拉底以前。苏氏尝试用辩证的方式逐步澄清概念,使人见到事物的本质。柏拉图的对话录更进一步,透过正面的陈述和反面的辩驳,使事物本质呈现出来,循此而向上推出最根本的实在,此即观念界。辩论对柏拉图而言,是形上学的一种方法。中世纪时的形上学中所用到辩证法,均与此相似。总的来说,辩证法就是用是与非(拉丁文:sic et non)的方法,把思想向前逐步推进(注7)。
  除了是与非的对辩方法之外,它包含“过程”与“对立的一致”这两种涵义在内。这些概念早已是被赫拉颉利图(Heraclitus)在代表“以对立冲突的战争为万有之父”这种观点中表现出来。这就是说宇宙万物变动不居,它是一种向相反方向转化的过程。文艺复兴时期的尼各拉?古撒努斯(Nicolas of Cusa)把神视作“对立的一致”(coincidentia oppositorium) (注8)。德国唯心论把这个概念发挥得更为透彻,而尤以黑格尔为最。他认为:实在即是变化,变化依循正、反、合的历程而推进。思维和世界不断发生变化,通过必然的反对之对立而进入一个更高认识(真理)和存在(统一)层面的过程。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发展的、进化性的,其终点是达到完美(注9)。
  三、对天台宗的辩证法在内容、形式方面上的定义试图
  智顗在《摩诃止观》和《法华玄义》中所表现出的圆融观照精神,也包含与辩证法的一些形式方面上类似的特性,不过它同时跟以上所提到的项目有些内容上的不同点。就其形式上的共同点而言,天台宗的圆融观照精神的表达方式与辩证法,都涉及相对性的差别性与绝对性的同一性之间的中介问题(注10)。古撒努斯把神视作对立的一致,圆融观照的精神表示一乘教的佛法对于一切法或无量法门的包容性(注11),两种思想形式上的共同点关联到绝对与相对,多与一的统一或一致的问题。就其内容上的不同点而言,柏拉图的思考辩论原理偏重一种是非对辩方法的形上涵义,天台宗则依据《大智度论》提到无诤法(注12),这种非形上而具有实践涵义的智慧表现;古撒努斯把辩证法提升到一个穿越时空的存有学上的终极原理,宋代四明知礼(960-1028)的真妄和合实相论(注13)基于智顗大师的(从无明即法性的无住本立一切法) (注14)这种非神主义的实相论,黑格尔把辩证法发挥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一切精神现象的进化原理,圆融观照的智慧精神显现为佛法身的发迹显本的永久循环(注15)。
  天台宗的辩证法在内容上的特性主要有三种涵义:第一、实践上的涵义,第二、存有学上的涵义,第三、诠释学上的涵义。第一、圆融观照当作人生价值观的精神而借用无诤法表达方式体现一种智慧的表现,无诤法就表现出智慧的包容性或般若具足一切法的涵义。它的包容性对任何立场都没有排斥性,所以它的表达方式又不光偏重肯定式又不光偏重否定式的说法。它必须同时包容两个而变成悖论式的表达方式。比如说“般若非般若是之谓般若”牟宗三解释无诤法的意思:“实相般若之无诤只是顺所已分别说者而当体通化之,寂灭之,其本身并无分别说,亦无所建立。”这种悖论式的表达方式就是天台宗的辩证法的实践涵义。第二、圆融观照的智慧也涉及无明即法性的无住本而成立一种真妄和合的实相论,这就是天台宗在教义层次范围之内,借用辩证法的论证方法反省出存有学上的一些理论问题。第三、圆融观照精神的智德与断德关联到理论上的理解与实践上的功夫,它依妙解以立正行,膏明相赖,目足更资(注16),以玆表示止观相依相成的上求下化的教化精神。为了把佛法教化精神的永久循环说明白,在佛法身的发迹显本这种思想的基础上,构成一种辩证法式的思想进化,而透过这种进化思想使教化精神发展成以“开三乘归一乘”的圆教为主的判教系统,这就是辩证法对佛法所呈现出来的整个教化过程与结构上所包含的诠释学涵义。
  天台宗的辩证法在形式上的结构会关连到对立的一致的这种基本原理。对立的一致是建基于否定式的建构功能之中,其形式结构如下:非A是A的否定,A是非A的否定。A的肯定建基于非A的否定,非A的肯定又建基于A的否定。在A与非A的否定的基础上可以建构A与非A的肯定,所以A又包容A与非A之间的整个相互包容关系,非A又包容A与非A之间的整个相互包容关系。它们两个的整个相互关系又是A的本质又是非A的本质。他们俩个的建构是基于它们两个互相包容的同样一个本质。因此从他们两个互相包容的本质这种思辩的立场来说,可以推论出A即非A,非A即A的对立一致。
  天台宗所讲的“即空”(非A)、“即假”(A)、“即中”(A与非A互相包容的本质)的圆融三谛,就表现出这种辩证法的构造原理(注17)。在《摩诃止观》第七章的《破法遍》中智顗透过立破不二(注18)的辩证法,阐述三观中的肯定与否定作用。“从假入空”观破颠倒虚妄的假,“从空入假”观空非空而立法之方便用的假。在空假敌对相即的基础上,以中道观的双遮双照、观无明即法性的“无住本”为众生之源(注19)。天台宗的圆融三谛的三一一三(注20)模式正好合乎辩证法的构造原理。就实践而言,智顗在《摩诃止观》发挥三止三观的说法(注21),就存有学而言,无明即法性的无住本中的无明对应假,法性对应空,无住本对应中道(注22)。就诠释学而言,“化法四教”中,以三藏教为小乘教而归之于析法入空的观法所依据的生灭四谛,以通教为小乘与大乘教的共相,而归之于体法入空的观法所依据的不生不灭四谛;以别教为大乘教而归之于立法之假所依据的无量四谛;以开前三归一为圆教而归之于不但中所依据的无作四谛(注23)。
  四、三转读
  顺著圆融观照精神而构造的语言用法叫做三转读法(注24)。智顗在《摩诃止观》与《法华经》依照三转读法解释《法华经》的“十如是”与《华严经》的“十法界”。两个经典中有关的文句都可以按空、假、中三个意思被理解。同样一句话同时表达三个意思。在语言表达层次上,圆融观照精神体现为三转读法。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圆融观照精神的圆满性会受到肯定式或否定式的表达之限制,这种表达方式将使它极端地偏重一种立场而排斥其他立场,而使之违反了其圆融本性。它本来是不可说的,但是当作教化精神来看,它还是不得不说的。因此悖论式的表达方式只能依否定式去暗示圆融观照的精神,但是三转读法能再进一步依肯定式而直接地体化为圆融观照精神的本身,因为在这种表达层次上,其本性与文字化成为同类物。三转读法可以使其可说与不可说侧面融合为一。这就是圆融观照精神最完整的表达方式。
  --------------------------------------------------------------------------------
  注释:
  1. 参考安藤俊雄,《天台性具思想论》,44页
  2. 参考牟宗三,《佛性与般若》1025-6页
  3. 参考《摩诃止观》大46、34上
  4. 参考《摩诃止观》大46、54上
  5. 参考《摩诃止观》大46、53中
  6. 参考湛然《十不二门》大46、702-704
  7. 参考布鲁格编著《西洋哲学辞典》,参Plato 《 Parmenides》
  8. 参考布鲁格编著《西洋哲学辞典》。
  9. 参考布鲁格编著《西洋哲学辞典》Hegel, Logik der Wissenschaft, Phaenomenologie des Geistes, Vorlesungen zu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10. 参考《摩诃止观》大46、21下“绝待明止观者即破前三相待止观也”
  大46、55上“心与缘合则三种世间三千相性皆从心起。一性虽少而不无,无明虽多而不有,何者,指一为多,多非多。指多为一,一非少。”
  11. 参考《摩诃止观》参大46、55中
  12. 参考《摩诃止观》参大46、82下“因门有殊契会不异。若得此意,何所乖诤,苦兴矛盾”
  13. 参考《四名尊者教行录》大46.891下
  14. 参考智顗《维摩经略疏》大38、676上~677中
  15. 智顗《法华玄义》大93.800上—801上
  16. 参考《摩诃止观》大46、48下
  17. 参考《摩诃止观》大46、8下“一念心超即空即假即中者…”,大46、55中
  18. 参考《摩诃止观》大46、55上“当知终日说,终日不说,终日不说,终日说,终日双遮。终日双照,即破即立,即立即破。”
  19. 参考《摩诃止观》大46、59中—86上
  20. 参考《法华玄义》大33、705上
  21. 参考《摩诃止观》大46、24中—下
  22. 参考《维摩经略疏》大38、677中
  23. 参考智顗《四教义》大46、721上—723上
  24. 参考《法华玄义》大33、693中,《摩诃止观》大46、52下
  “今经用十法摄一切法,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依义读文凡有三转,一云,是相如,是性如,乃至是报如。二云,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报。三云,相如是,性如是,乃至报如是。若皆称如者,如名不异即空义。若作如是相如是性者。点空相性名字施设逦迤不同即假义也。若作相如是者,如于中道实相之是,即中义……”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