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建衡三年佛像砖略说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任林豪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浙江临海市博物馆藏“建衡三年佛像砖拓片二幅,现将佛像砖的艺术特征和价值等问题作一简单介绍。
  一、佛像砖之发现
  临海市博物馆藏“建衡三年”佛像砖拓片共二幅,为清临海陈春晖所著《运甓录》一书所收。
  《运甓录》原为稿本,未见刻本流传。1992年4月。临海市博物馆丁仅先生在整理馆藏古籍时,发现了项士元先生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据《运甓录》原稿残本抄录的抄本一册。承丁伋先生相告,笔者见到了这一册《运甓录》抄本。从书中自序得知,陈春晖先生于清道光六年(1826)开始即搜集古砖及古砖拓本,至道光十四年(1834)时,所得拓本已成四册。其后陆续搜求,屡有所获,遂对所得之古砖;“具次其年代,详其尽寸,记其出处,间附以论说,抄写成帙,名之《运甓录》”。书共成6卷,所收古砖“自东汉迄宋明,计三百余方”。“建衡三年”佛像砖即为此书所收录。按《运甓录》所收“建衡三年”砖一共6方,有佛像者仅此二例。

另从项士元先生抄录《运甓录》时所作的题识看,陈氏的书稿和所有拓本,早已流失在外。其拓本在项氏没有见到《运甓录》书稿之前,已为项氏从陈氏后裔光轩先生处购得。而书稿在民国二十六年(1837)于邑人秦梗友手中重新发现时,此书“仅止东晋,不分卷,且在左下角及首尾俱遭鼠啮,已非全书矣”。不久即因书稿藏者家遭火灾,而化为灰烬。因此,项士元所抄录的《运甓录》残本,就成了唯一传世的本子。项士元先生系浙江省文史馆馆员,临海市博物馆的创始人。其家中旧藏的大量文物、古籍、书画以及拓本等,在解放后均捐赠给了临海博物馆。而《运甓录》既为我馆所有,那么“建衡三年”佛像砖拓本也应该在项氏捐赠物品之内。抱着这个愿望,笔者在馆藏的几千件拓本中进行仔细的寻觅和查找,终于找到了《运甓录》载录的“建衡三年”佛像砖拓本。

二、佛像砖之艺术特征

据《运甓录》载,“建衡三年”佛像砖二方,均出土山阴(今绍兴县)西南乡刘公埠山麓,系作者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在会稽训导任上所得。按其造型分为二式。

I式,砖长34.7、上端宽12、下端宽16、厚4.4厘米。上狭下宽,下端微圆,形状如笏。砖侧铭文隶书“建衡三年五月廿日衡氏造作”。铭文外加线框,上端为一花纹,内容未识。砖上端侧面模印一站立式佛像,像外加线框。佛像头有背光,正方圆脸型,发式为螺状肉髻,双手似放在胸前作合掌状,下着垂幛状衣裙,脚踏莲花座。

I式,砖残长21.7、宽18.2、厚4.6厘米。砖侧上端模印一站立式佛像,佛像下面为隶书铭文,笔划较I式佛像砖瘦劲,铭文残存“建衡三年五月廿”七字。佛像面部圆润而胖,螺状肉髻,有背光。右手抬至胸前,好象作施无畏印,左手平置,下着垂幛状衣裙,双足为衣裙覆盖,立于莲花座之上。

“建衡三年”佛像砖上的佛像,造型比例不大准确,面型圆润而胖,头上没有波浪式的长发,只有“螺状肉髻”,且衣着单薄而襞褶齐整。根据以上这些艺术特征,特别是具有秣菟罗系统独有的“螺髻”这一特点。肯定佛像为典型的秣菟罗造像风格,属于早期佛教造像的南传系统。

三、佛像砖之价值

其一,纪年明确,详尽。佛像砖上模印的“建衡三年五月廿日“铭文,明确了佛像砖的具体年代。按建衡三年,为三国吴末帝孙皓的年号,即公元271年。从有关资料看,我国目前发现的属于“南传系统”的早期佛教造像,有确切年代者仅为31例。很少有如“建衡三年”佛像砖那样,直接在器物上模印或刻划年月日的。因此,“建衡三年”佛像砖比其它类型的佛教造像,显得内容详尽、全面,更具有史料性及时代特征。

其二,佛像砖之发现,补充和丰富了“南传系统”早期佛教造像实物的不足。

日本山田明尔诸先生将南传早期佛教造像分为五种类型。A、佛像,B、佛饰器物,C、铜镜,D、陶瓷佛饰,E、魂瓶。在这五种类型中,发现最多的是魂瓶、铜镜、佛饰器物及陶瓷佛饰四类,发现最少的是佛像。而“建衡三年”佛像砖恰恰就是属于最少的佛像这一类型。涉及佛教题材的墓砖已发现多例,但模印佛像砖目前仅见江苏省盱眙县图书馆藏一例。而这例佛像砖在表现手法上,却与“建衡三年”佛像砖有很大的不同。它是在砖面上模印坐式佛像三尊,佛像形态类同于发现较多的魂瓶上的坐式佛像,且年代要晚十多年,为西晋太康九年(288)。所以“建衡三年”佛像砖之发现,对于研究南传早期佛教造像的发展,研究当时的佛像崇拜和扛东佛教韵历史,补充、丰富及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其三,有助于证明当时江东佛教已有相当的基础和影响。

江东佛教起于何时,史籍似无确载,一般均认为吴赤鸟十年(247),吴主孙权于建业为康僧会建造建初寺,系江东佛教之始。然佛教到底什么时候传入扛东,学术界并无定论。但事实上,佛教在江东的流传,早在赤乌十年(247)之前就已经开始了。这不但能从大量的史籍和地方文献中找到线索,还可以在许多考古资料上得到证实。

三国孙吴时期,由于社会比较安定,经济条件也较好,吴主孙权等帝王予佛教事业以支持,而刚刚开始发生的玄学思潮,也给佛教的传播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因而就在这个时候,佛教开始进入广泛传播的阶段,其标志即为佛经的翻译和佛教造像的大量出现。从目前发现的早期佛教造像看,以会稽、上虞、剡县一带,即今绍兴市范围内发现最为集中。

“建衡三年”(271)佛像砖出在山阴是有其历史背景的。汉末两晋时期,会稽郡战乱较少,社会相对稳定,且又为豪门大族聚居之处,是江东比较富饶的地区之一,这为佛教的传入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东汉灵帝时,佛经汉译的创始人安世高曾游历过会稽,并传道于邑人陈慧。虽然此举投引起多大的影响,但毕竟为稍后佛教的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后,南来的康僧会在建业等地“设像行道”,才使江东佛教大盛,东吴画家曹不兴则见康僧会所携之“西国佛画”而“仪范写之”,使康僧会誉声更嘉,因而促进了江东佛教造像艺术的发展其间,康僧会又曾从陈慧受学二可见,“建衡三年”佛像砖与康僧会的佛教活动和带来的佛像画样有直接的联系,应该是没有多大问题的.当然,究竟与康僧会有无关联,或是其它来源,因史迹幽冥,不敢臆测。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