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僧肇之“有无同义”思想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余崇生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僧肇之“有无同义”思想

余崇生
东方宗教研究第一期(1987.09出版)
页31-41


--------------------------------------------------------------------------------

33页

一、僧肇的生平与著作

释僧肇,本姓张,京兆长安人 ,生于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西元
三八四年),卒于晋安常义熙十年(西元四一四年)。 他是鸠摩罗什的
四大弟子之一,在东晋后期为重要的佛教哲学理论家,对我国佛教哲
学思想的发展及影响上来说是有著相当大的影响的。
我们翻阅高僧传卷六的僧肇传,可以发现僧肇是出身于一个贫困
的家庭,以佣书为业。在缮写的过程中,他览读了不少的经史典籍,
深受影响?同时他对当时流行的老子、庄子两书特别感到与趣。 但是
当他读老子首德章时,仍感不够尽善尽美,乃叹曰 :“美则美矣,然
期柬神冥累之方,犹未尽善”(高僧传、僧肇传)。后来读维摩诰经,
欢喜顶受,披寻玩味,乃言始知所归矣。因此出家,善学《方等》,
兼通三藏,深入地研钻佛教大乘经籍、通晓经、律、论三类佛教经典
。正当僧肇廿岁左右,其声名已传遍潼关以西长安一带的佛教理论家
了。
在这时候鸠摩罗什来到了姑臧(现在的甘省武威县)。僧肇千里迢
迢,跋水赴姑臧,拜鸠摩罗什为师,跟从学习,不遗余力,最后深受
赏识。后秦国君姚兴在弘始三年(西元四○一年)的时候派人将鸠摩罗
什迎接到长安来,而僧肇也随同前来。自此以后约十年的漫长岁月中
,僧肇的佛教理论活动大致可分为三方面:

(一) 翻译方面:姚兴大力支持鸠摩罗什从事译经工作,并且命
令僧肇等人协助,结果译出各种佛教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
(二)注释方面:鸠摩罗什所主持的译经是边讲边译,而僧肇有时
就把其师的讲解加以整理或注释。
(三)著述方面:自僧肇出家后, 其通达当时的大乘方等经典以及
其他佛教典籍,所以佛学基础相当深厚,又跟鸠摩罗什学习,对鸠摩
罗什所传的大乘般若空宗的理论领悟极为深入。当鸠摩罗什译完“大
品般若经”后,僧肇就把在翻译时听讲的内容融会贯通,当成了“般
若无知论”,其师赞赏不已。后来竺道生从长安南归山,将“般若无
知论”带给隐士刘遗民,刘氏读后大为赞赏,曰 :“不意方袍,复有
平叔”(高僧传、僧肇传),给了极高的评价,接著刘遗民曾致书僧肇

34页

,讨论文中某些问题,而僧肇都一一地给了回答,这就是后来收存在
“肇论”一书中的“答刘遗民书”。除此之外,僧肇还撰写了“物不
迁论”、“不真空论”等有关佛学方面的重要论著,同时也写了三篇
序文:维摩经注序、长阿含经序和百论序,这些都载于僧祐的 “出三
臧记集”中,至于后来撰写的鸠摩罗什法师诔,则保存“广弘明集”
中。
现在我们看到的“肇论”一书是梁陈间人汇编成集的,其中除了
收集“不真空论”等三篇重要的佛学论著及“答刘遗民书”之外,还
有“涅槃无名论”一文,对此论文的真伪问题,汤用彤在其“汉魏两
晋南北朝佛教史”中提出了体裁、文笔、史实和思想几个方面的根据
,论说该文并非僧肇所作,但是日本学者横超慧日曾撰写了一篇“涅
槃无知论及其背景”的论文,提出了相及的意见,从中肯定“涅槃无
名论”确是僧肇的作品,虽然各别都提出了不少的论据,但是对于“
涅槃无名论”在思想上和“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的某些过异
方面,以及“奏秦王表”中僧肇曾自言:
在什公门下十有余载,虽众经殊致,胜趣非一,然涅槃一义,常以听
习为先。
显然和僧肇学习般若若学的学历有所差异的地方,还是无法作很
圆满的说明。
至于谈到僧肇的卒年时间问题,在高僧传的僧肇传中曾有如下的
记载:
晋义熙十年卒于长安,春三十有一矣。僧肇只活了卅一岁。但是
近来发现日本学者冢本善隆氏在其专著“肇论在佛教史上的意义”(见
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报告“肇论研究”) 中认为僧肇是四十
一岁逝世的,其生年应当往前推上十年,为西元三七四年,其主要的
理由是从僧肇的佛教学业基础和跟随鸠摩罗什从学来看,如果说逝世
时卅一岁,似太年轻了!还有一点就是古代四十写为“□”, 它的形
状和“卅”很相似,时代久远辗转抄写,可能少写一“ ▏”, 或许
将“卅”写成“卅”。这种推断是有一定的价值的,但是仍然未能作
肯定性的结论。另外禅宗的“景德传灯录”卷廿七,说僧肇是被秦主
姚兴杀害的,清严可均“全晋文”在辑录僧肇的论文时所作的介绍
文字中采用了“景德传灯录”的说法,然而汤用彤先生在其“汉魏两
晋南北朝教史”第三十章三章三百廿页中说得很清楚 :“僧肇为秦主
主所杀临刑时说的偈四句,按唐以前无此说,偈语亦甚鄙俚,必不确
也。”,并且也没明确的论据,所以也不能成立。

35页

二、僧肇的佛教玄学

在前面已经提及僧肇早年曾受过“老子”、“庄子”的影响。当
皈依佛教以后,便跟从鸠摩罗什学习,后深得鸠摩罗什所奉般若空宗
的真传,所谓般若空宗,在它的教义本特征是认为是宇宙的一切存在
是性空的(在大乘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的现象,都由它各自的因和缘,
即各种条件凑合而成,并没有实在的自体,故称为“性空”)。主张
用能够洞性空的所谓大智去玄鉴性空之理,由于这个“空观”的领悟
中,僧肇于是立下了自己的学说,在玄学理论发展史上起了总结性的
用,他既不属于玄学“贵无派”也不属于玄学“崇有派”,而是综合
了有无两派的理论,提出了一个非有非无,有无合一的学说,所以能
够把当时的玄学理论升到最高的境界!
僧肇对玄学哲学所讨论的三大理论问题,大致都作了总结性的解
答,针对这三大理论问题,写下了三篇论文,也就是我们前面所提到
的,(一)不真空论;(二)物不迁论;(三)般若无知论。
在这里我们逐一地来探讨僧肇的佛教思想及其玄学观。僧肇是外
来名僧鸠摩罗什的弟子,罗什玩味般若学,尤好三论学,并且译出“
百论”、“中论”、“十二门论”与“大智度论”,于是把印度龙树
的中观带到中国国土上来,既不只讲有也不只讲无,而讲非有非无,
亦有亦无,表示自己不偏不倚,得到了中道。
在“不真空论”中,反映出来的僧肇的佛教宇宙观,同时也可说
是他全部佛教理论的思想基础,探讨的是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一切现
象是否真正存在的问题,也就是“有”、“无”、“真”、“假”的
问题。它从“有”、“无”、“本”、“末”、“体”,“用”、“
名”、“实”、“主体”、“客”等角度去论证,一切事物现象都没
有自性,也就是没有自身质的规定性,由于这个原因,所以都是性空
的。僧肇的“不真空论”乃是通过对宇宙万物性空的分析,教人们通
过“修智”的宗教实践,那也就是说采用所谓佛教最高智慧去洞照性
空的道理,“即物顺通”在即物以顺通其理,所以物物顺理而不逆。
就万物的假有去看出它的本性空无,进而达到佛教信仰者向往的最高
境界,人生的根本解脱。

36页

僧肇的“不真空论”,而其中心内容是在讲空,所谓“不真空”
者,“不真”所以“空”、“不真”也就是“空”的意思。我们看一
切事物都是不真的,无自性的,因而也就是性空的。所以僧肇在“不
真空论”中说:
万象虽殊,而不能自异此结显一源,良由心境一如,不能自异
故万法皆如,故不能自异。
。故知象非真象故,则虽象而非象由心境不异,则万法皆空
,故象非真象,诸相寂灭
,则无法当情。
然则物我同根 物,谓境,我,谓心,同根,谓心境 是非一气
一如,释上观智俱灭,心境两忘。
是谓真谛,非,谓俗谛,一 潜微幽隐 如此境智俱忘,真俗
气,谓真俗不二,妙契中道。 绝待,最为深潜,
微密幽隐之境界,唯
能证能知。
殆 殊也。 非群情之所尽 如上所云,殊非浅智
劣解者,所能尽也。

在这段文字中是在表明,平时我们看事物,表面上虽然是千差万
别,然而实际上是无独立的本性的,同时也无谓差别,至于事物的有
所差别乃是人们主观地给它加上去的。万物没有差别,所以是不真实
的。接著说到物我同根,是非一气主观的我和客观的世界是同根源的
,是与非是同一性质的,没有什么差异之处。僧肇认为这个道理潜微
幽隐,殊非一般人所能了解!
除外僧肇还提及“有”、“无”的问题,且强调它们仅是在说法
上的不同,而在实质上是相同的。云:

万物果有其所以不有,有其所以不无, 果,实也、谓万物果
有其其不有、果有其
不无耶。
有其所以不有,虽有而非有,有其所以不无,故虽无而非无

谓果有真空、则幻有是假,故虽有而不有,果有妙有,则无非
断灭,故虽无不无。虽无而非无,无者不绝虚(非豁达断空)
虽有而非有、有者非真有(谓是缘生假有、故非实有。)若有
不即真(谓不实有)无不夷迹,然则有无称异,其

页37

致一也。(此结成有无,总显不二之义也。谓若有不是实有,
当即有以观无,则无非实无,不必芟夷其迹。然后为无也,若
芟夷其迹。则为析色,若绝无,则堕断灭,以真谛之理,本非
有无,故称异而致一也。上显真俗不二。)

僧肇在这段之字当中说明了一个道理,万物有它所以不存在的一
面,也有它所以存在的一面,是两方面的统一,所以是既存在又不存
在;存在又不能认真存在,不存在又不能认真不存在,万物是无久不
是无,因为所讲的无不是绝对的虚空。万物是有又不是有,因为所讲
的有不是真实的有。既然有不就是真实,而无不就是消除形,有和
无只不过是不同的称谓,其致一也。万物可以说是亦有亦无,非有非
无,如果说要斥破迷谬,以摄归真谛,僧肇在“不真空论”中论说云
:“然则非有非无者,信真谛之谈也。”
我们在读“不真空论”时可以很清楚地发现僧肇强调两个观点:
(一)“自虚”为“不真”;(二)“假号”为“不真”。
(一)“自虚”为“不真”:僧肇认为从“空观”的观点看来,
天下万物并没有什么差异,而万物的自性本来就是空寂的。所以他在
“不真空论”中说:“即寓物之自虚,岂待宰割以求通哉”,这是说
圣人(佛)即万法以见性空,以万法本性自空,所以不待宰割分析,
然后为空也。如果说像小乘“析色明空”,大乘派别把世界分划为
有无部份,然后玄有存无,觅找虚无的本体等等,这些都是原来就不
了解空的道理。又云:
是以圣人乘千化而不变,履万惑而常通者,以其即万物之自
虚,不假虚而虚物也。故经云:甚奇世传,不动真际为诸法
立处,非难真而立处,立处即真也。
以圣人(佛)证穷真谛,故异类分身,而不动真际,故千化不变,入
众生界而不被烦恼所碍,故万惑常通,以其万法即真,所以不假分析
而后为虚也。让人认识到万物是自虚,万物本来就是虚幻的,它并不
因为人说它虚幻,它才虚幻的。
(二)“假号”为“不真”:僧肇认为一切事物只不过是虚假的
称号,不是真实的存在。关于这一点,在“不真空论”中曾有这样的
一段话,云:
诸法假号不真,譬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
也。
这是引用放光般若经的文字,主要是证成不真的意义,在彼经廿七有
云:须菩提,名字者不真,谓但非实有,非绝无也,故如幻化人,非
无幻化人,但非真人耳。万物不是真实的,万物实际上从来就是假的
称号。在僧肇的观点认为,人们用

页38

来分别和区分万物的不同,或说明各事物的等差迥异之认识与分析均
属假名,所以说万物的本性是“空”的。
“不真”即“空”,进一步来说,“空”是真正存在的,是“真
实”的,而真实的“空”又存在于万物之中,和万物相即而不相离,
当然这个观念僧肇是从般若观照的角度来发挥和阐述此一问题的。
自从“般若经”传入中土以后,由于当时人们的认识的深浅不同
,所以在译本方面也产生了详细粗略的现象,在一般人的理解和对其
中心思想的掌握上也难免有了分歧,到了东晋的时候,“般若”学使
形成了“六家七宗”,所谓六家:指道安的本无(诸法本性自无)、
支敏度的无心(无心于万物)、支道林的即色(即色是空)、于法开
的识含(三界如幻梦,皆起于心识)、道壹的幻化(世法如幻化)、
于道邃的缘会(缘会故有,缘散则无)等六派。其中本无分出法深的
本异宗(无在有先,从无出有)所以称之为七宗。
如果站在魏晋玄学的立埸来考察的话,僧肇的这套思辩哲学,在
玄学的讨论上,即有无本末的问题,他即不同意玄学“贵无派”、“
情尚于无多”,把有无割裂为主体与现象两截,有就是有,无就是无
,过多地去推崇虚无,也不同意玄学“崇有派”承认在自已本性之外
有外部现象的存在,而不把这些现象本身就看成是无的东西。因此僧
肇认为不论“贵无派”或是“崇有派”都是割裂了有无关系的,他要
“契神于有无之间”,含有无同义,寻求“中论”中所说的“诸法不
有不无看第一真谛”。
至于在前面所谈及的“不真”方面的观念,僧肇认为不真实的存
在并不就是什么都没有,为了把它与人们常识调和起来,所以他又说

万物若无,则不应起,起则非无,以明缘起,故不无也。
就这是4说,万物又有非无即有的一面,他把这种见解称作“俗谛”,
也就是一般世俗的见解。如果以僧肇的说法,其实他是不排斥俗谛的
,而是要合真俗为一,要人们认识到这些“事物即物”的“有”并不
是实有,它就像幻化人非真人一样。这样一来,他所讲的不真空的佛
教玄理,也就会让人所理解,这种佛教哲学的思辩观,的确是远超过
了我国玄学原有的固定水准,所以玄学发展到僧肇的阶段,不能不说
已到达了最高的境地。

页39

三、僧肇对“无心”义、“即色”义、“本无”义之批评

在这里我们来探讨僧肇在“不真空论”中,所提到“无心”义、
“即色”义和“本无”义的看法与批评,首先让我们来考察所谓的“
无心”义。从现有的史料中,“无心”义的基本要旨是:
(一)是心体是无,以前旧义认为般若是一切种智,圜照万物,
无所不知,因而是有。“心无”义的代表人物为支愍度抛弃这种旧说
,提出心体犹如太虚,虚而能知,无而能应。
(二)是“无心”是“空心”。“心无”派说的“无心于万物”
,其意就是不起执心,不“执著”万物,不常于万物,不受外物的诱
惑。
(三)是不空外物。
我们从上面可以看出来心无派对于般若空义,是从无心的角度讲
的,而不是从万物本身去理解的。它认为“无心于万物”就是空,主
张空心并不空色。然而僧肇则依据“不真空”的观点对无心派作了批
评,在“不真空论”中云:

何则,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此叙异计也、言
心趋附于万物未达物虚故,万物未尝无。)
此得在于神静、生在于物虚,(此出得失也,以心不附物,
则不被外境摇动,故得在于神静以不了万物缘生性空。)
故失在于虚物,以心空境有。

解释了对主张主观精神(心)的清静空寂,错误是在外物虚无的问
题上,不了解“不真空”的道理,没有真正否认外物的存在。
其次是心无派虽然主张“无心于万物”是正确的,但是说心无,
心体是无也不够完整,它仅是片面的。接著僧肇又对心无派的“虚而
能知,无而能立”的观点也加以批评,他在“般若无知论”中有如此
的一段话:

用即寂,寂即用,用寂体一,同出而异名。(同出异名、语
出老子、彼意有无同出一玄。此言寂用本乎一心。但约动静
言之耳。)更无无用之寂,而主于用也。(言寂有照用,如
明镜之光,未有光镜而无照者。)

在这段文章中的“无用之寂,而主于用”就是“虚而能知,无而能应
”。在僧肇的观点上认为根本没有这种情况,同时如果寂用相即,体
用一如,把寂用分开,体用相隔,以为圣人之心是一虚无静寂的体,
体虽静寂、然它能有无有应,这样子的话那完全是一种所谓“宰割求
通”的说法了。
其次,接著来看僧肇对“即色”义方面有何批评。“即色”的代
表人物是支道林,本姓关氏,或云河东林虑人,他深通庄子,据说他
阐述的“逍遥”义,在当时有人认为超过了玄学家向秀、郭象的理解
,所以他的理论被人们称为“支理”。支道林的著作甚多,然而佚失
的也不少,现留存下来的主要作品有“大小品对比要钞序”。至于直
接代表“即色”义思想的重要资料则有世说新语文学篇注引妙观章中
的一段话:

夫色之性也,不自有色、色不自有、虽色而空,故曰色即为
空,色复异空。

在前面的第一个“色”字,它所指的是事物的现象,而第二个“色”
,它所指的是事物的自体、本质。事物的现象并非来自事物的本质,
没有事物的自体,故“虽色而空”,在这当中最主要的观念思想是避
开了事物具有自身质的规定性,不从正面去讨论而是从现象上去论空
。僧肇在“不真空论”中有云:

夫言色声,但当色即色,岂待色色而后为色哉。此直语色不
自色,未领色之非色也。

凡言色声,但当在色本就是色,岂待人名彼青黄,然后为色哉,僧肇
对“即色”义提出了批评。在僧肇的观点上看来,色的现象和本体是
统一的,色本身就是空,而不是像支道林所主张的那样,由于没有物
质性的本体才是空。
第三僧肇对“本无”义的批评。“本无”义的代表人物是释道安
,他是东晋时期的佛教领袖,对般若学的研究相当的深入,同时也研
钻禅学,后来他融会了这两系的思想而创立了本无宗。然而释道安的
“本无”说是对般若学“空”的意义之阐释,其主要的中心观念是万
物本无,即本来是无。这种思想观念和玄学的“贵无论”颇为一致的
。可是和僧肇的不真空义其完全相反,所以他在“不真空论”中曾提
出批评,云:

页41

本无者,情尚于无,多触言以宾无。故非有,有即无,非无
,无亦无(此以情好尚于无,故触事发,言皆宾伏于无,故
言非有,则计有亦无也。及言非无,则计无亦无也。有无俱
无,将谓虚玄,不知堕于断见,未明正理。)

寻夫立文之本旨者,直以非有,非真有,非无,非真无耳。
何必非有无此有,非无无彼无,此直好无之谈,岂谓顺通事
实,即物之情哉。

在这段文字里是说主张“本无”的人,过份偏重于“无”,并且在言
论上抬高了“无”的地位,所以他们认为既然是非有,那么有就是无
,即然是非无,那么无还是无。再寻求圣人(佛)立言的本意,无非
是在讲,“非有”,不是真的,“非无”,不是真无罢了!何必非有
就没有这个“有”,非无就没有那个“无”呢?这种好无的言论,那
里可以说是顺通事实,即物之情呢?现在如果我们归纳僧肇对“本无
”义之观念的批评的话,大致可分为下列三点:
第一总括方面来说,“本无”宗情尚于无,多触言以宾无,故非
有,有即无、非无、无亦无,“非有”是无,“非无”也是无、整个
看来,一切都是无。而这个“无”的观念正合“本无论”的“诸法本
来是无”的思想,但是在僧肇认为这是错误的,虽然没有真的、真无
,可是它去避开了“本无”宗的假有与假无而不谈!
第二是割裂了无和有的相即关系,因为把无从无当中分离出来,
而使本体和事物相互对立起来,这样对于说明世界的实际状况方面来
说并无什么好处?
第三是以“无”为,本强调“无”为“有”的本体,如此便“宰
割”了“有”与“无”的统一关系,而且会把“无”看成是绝对的虚
体,而“有”则是从绝对的虚体中假托出来的代表物。然而僧肇的观
念是宇宙万物都不真实,但不真实并不等于不存在,因为它是存在的
、有的。这样也正因为是不真实的有,所以又是非有。在“不真空论
”中僧肇有云:“譬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
其对以“无”为本体的思想的批评,无不揭示了“本无”说虚构本体
与现象关系之理念的错误。
以上吾人乃对僧肇“不真空论”之思想观念仅作某方面初略性的
探讨,在魏晋时代他可说是一位极具创见和突破性的佛教思想家,而
其思辩方法之来源一方面是佛教中观哲学,其次是导源于向秀、郭象
的玄学思想。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