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教与中国之命脉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李炳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与中国之命脉
  李炳南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90册
  页85-90
  大乘文化出版社出版
  1980年十月初版
  --------------------------------------------------------------------------------
  85页
  一个国家的生存﹐与一个人的构造﹐大体上很是相同。
  有一具躯壳﹐还须有一副精魂。没有躯壳﹐那精魂固然没有
  寄托﹔若没精魂﹐那躯壳又何能生存的下去﹖一般人都晓得
  土地﹑人民﹑主权三件是国家的要素﹐这不过只是一具躯壳
  ﹐能维持这三件事﹐团结继续的向前生存与发展﹐却是文化
  。要知这文化﹐便是国家的精魂。
  文化是人民思想的指方针﹐能固结人民思想的向心力。
  一个国家﹐人民思想集中﹐所谓志同道合﹐自然精神纔会团
  结﹐有这样生气勃勃的精魂﹐纔能使躯壳畅旺的发展。对内
  一方说﹐可以减少政治上若干障碍﹐容易走上轨道﹔对外一
  方说﹐能以精诚合力﹐抵御外侮。在过去的若干朝代﹐及现
  在的若干国家﹐一切政治家﹐都不放松这一点。
  但是各国有各国的立场﹐有各别的风俗习惯﹐这样说来
  ﹐就是各国有各国的文化。换句话说﹕就是各国有各国的精
  魂。究竟文化是什么﹖这需要加以分析﹐一个国家出的圣贤
  哲士﹐他的言
  86页
  行学说﹐被人尊崇﹐多数的生了信仰﹐信仰再生了力量﹐渐
  渐的互相倡导﹐就成了传统风习﹐便叫文化。这里边却含着
  哲学与宗教的成份﹐仔细考察起来﹐恐怕宗教的成份﹐还占
  大半。试看全世界的国家﹐不论那一国﹐他的风俗习惯 ﹐
  不都是充足的表现着宗教彩色。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什么﹖在哲学一方面来说﹐自然是儒
  家的伦理学﹐是以五伦八德为主体。在宗教一方面来说﹕当
  然是从印度迁移进来的佛学﹐这要从历史及考据上来观察﹐
  中国自古只有空泛的拜天拜神﹐实在无所谓宗教。至于崇拜
  老子的道教﹐要知老子当时并没设立宗教﹐这是北魏信奉张
  道陵的寇谦之创立的﹐从他开始纔举老子来作教主﹐举张道
  陵为大宗﹐一切仪式﹐多是采自佛教。再说到后来其它的那
  些五花八门鬼神教﹐无有学说﹐甚至他的教主也并无其人﹐
  那就更够不上宗教的条件了。这样一考据﹐中国从古及今﹐
  唯一的「 主人宗教」就是佛教﹔可以说中国的宗教就是佛
  教﹐可以说佛教就是中国的正统宗教﹐也未尝不可说佛教是
  中国的专门学问。现代科学昌明﹐神权宗教恐怕是丧钟初敲
  了。表面上看似热闹﹐仔细透视﹐他正干迎合科学的工作﹐
  暗暗的设法变质。佛教却因着科学发达﹐处处与他作了证明
  。除了野心家以外﹐凡世界真正研究学问的﹐统集视这门学
  问。不明世界学术史的﹐不深知中国内容的﹐自是有眼不见
  喜马拉雅山。要想学大乘了义﹐实法受用﹐舍开佛海渊泉﹐
  持戒精严的中国﹐那便是缘木求鱼了。
  或者有人疑惑﹐佛教创自印度﹐中国何能拉来装饰门面
  ﹖这个问题在本刊的创刊号创刊辞里
  87页
  ﹐早有说明﹐不妨再摘录出来﹐作个参考﹕「佛教虽是发生
  在印度﹐早已迁来我国﹐佛宝如世尊的舍利﹔法宝如善现律
  众圣点记﹔僧宝如携带世尊衣钵西来的达摩﹔这几件事﹐全
  部移到中国来了。回看印度﹐只锡兰一隅﹐尚有小乘佛法﹐
  余地却无声无嗅了﹐统起来看﹐佛教已是中国的宗教﹐更是
  中国民族思想的文化维系圈」。这一段确是事实问题﹐绝非
  空口辩论。可以举一比喻﹕我国古时的周朝﹐先虽西居镐京
  ﹐后来东迁到洛邑来。回顾镐京﹐已成了荒凉的古迹﹐从此
  周朝令天下﹐朝诸侯﹐既在洛邑﹐这岂不就是周朝的重兴正
  统地﹐更可说东周的基础立在洛邑﹐又可叫洛邑是东周的发
  祥地。佛教由印迁华﹐与这种情形﹐却是一样。若称佛教是
  中国的主人宗教﹐或是正统宗教﹐还有什么异义﹖再如近日
  一提到回教﹐不迟疑的就联想到土耳其是主体﹔一提到耶教
  ﹐不迟疑的就联想到欧美是主体。其实回耶发源﹐统在亚洲
  ﹐但是现在却不能不承认﹐回是土国的宗教﹐耶是欧美的宗
  教。若提到佛教﹐自然也会联想到中国是主体。这不但是因
  着三宝业已迁到中国来﹐佛法的海源今日也确在中国。
  中国的伦理哲学﹐因他是真的人道学问﹐所以光焰万丈
  ﹐照耀世界。就以现代来说﹐若论奇技淫巧﹐杀人武器﹐自
  然让欧美两洲高列上首﹔若说到人道学问上﹐恐怕他们还没
  摸着中国的边际。惟有佛学迁入中国以后﹐也是志同道合的
  关系﹐反使伦理学的文化力量增了百千倍﹐所有理论推不动
  的地方﹐被佛学一接应﹐处处却皆着了实际﹐因为伦理只可
  化导君子﹐佛学是君子小
  88页
  人能使他各得劝戒﹐中国自汉唐以来﹐虽说政治教育都是儒
  家化﹐社会里头普遍的却是外儒内佛。到了宋儒﹐虽有一部
  份的辟佛﹐骨子里的话竟无不是佛﹐社会上对于儒家经典﹐
  固然是家弦户诵﹔对于佛家﹐更是家家观音﹐户户弥陀。中
  国社会里的儒佛二学﹐好像油入面中﹐早已混合一团﹐深入
  人心。似这样的同一思想﹐亿兆同心﹐是民族的团结象征﹐
  是国家的充实元气﹐最是可宝贵的﹗ 国父中山先生有句话
  说﹕佛教是造成民族﹐和维持民族的一种最雄大之自然力﹐
  这真是贤哲人的远大眼光。
  在最近几十年以前﹐一直向上追到唐汉﹐每一个人﹐提
  到孔子﹐提到佛陀﹐那一种崇拜的表现﹐有说不出来的情绪
  。已认定世间圣人﹐只有孔子﹔出世圣人﹐只有佛陀。这并
  不是一时的冲动﹐仔细的研究起来﹐也就真是如此。更自豪
  的夸赞﹕惟有中国纔有最高伦理﹔惟有中国纔有大乘佛法。
  因有了这等见解﹐连带的爱国思想﹐更加了浓厚。认为中国
  若是不存在了﹐伦理佛学都会被人推翻的。没了伦理佛学﹐
  人性也就会丧尽了。
  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细查孔家店里货物﹐就是五伦
  八德﹐俱是采办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地道精品﹔开的这所孔
  家店。就是 国父中山先生的民族主义﹔固有道德一段﹐也
  是从孔家店里采办的。不幸胡说巴道(巴指川人某)一阵提
  倡﹐孔家店是倒闭了﹐圣言贤训都把他投到粪坑里去。却大
  批的趸了一些非孝﹑公妻﹑弃礼﹑灭义的舶来品﹐充塞了社
  会。把青年学子的脑海里﹐满
  89页
  满的灌输了这些毒品﹐民族文化受了破坏﹐民族思想当然起
  了分化。几千年的中国精魂﹐虽未完全死去﹐却也消失了一
  半。大家「不归杨则归墨」﹐一个向后转﹐心都对外倾向﹐
  这是不是教国民解体﹖很团结的思想﹐故意使他变成散沙﹐
  这是何苦﹖不必雄辩﹐结果政府流亡到台湾来﹐是铁的证据
  。
  中国的躯壳﹐失去了一半﹐只余台湾一隅﹐精魂失去了
  一半﹐所存的只有宗教部份。大家都晓得要保卫台湾﹐而不
  晓得保卫佛教。那就是管窥一斑﹐未见全豹。孔家店倒闭了
  ﹐国家是什么现象﹖若是佛家店再倒闭了﹐试问中国的文化
  全都灭尽以后﹐精魂全死﹐那一具半残的躯壳﹐还能活得下
  去﹖不错﹐政府现在也正在倡导固有道德﹐这当然是好的象
  征。但须放宽时间﹐渐渐栽培﹐现在的这一半﹐岂可不加注
  意﹗本来儒家学说﹔一向是在朝的﹔佛家学说﹐一向是在野
  的。既是这样﹐我们佛教徒﹐原有报国的当然责任﹐况且护
  国﹐施无畏﹐弘扬正法﹐呵斥邪魔﹐都是教义。当然尽上本
  份﹐来护教﹑弘教﹐培养中国精魂﹐固结民族思想﹐万不可
  再放松一步﹗预备反攻大陆﹐需要巩固后方。果能使全民思
  想﹐重新集中起来﹗爱中国文化﹐自然就爱中国民族﹐自然
  就爱中国国家。我想要做到这等程度﹐就等于替国家增了百
  万雄军。这种贡献﹐并不为小﹐要知护国就是护教﹔护教必
  须护国。上来曾经说过﹕佛教是中国民族的精魂﹐中国更是
  佛教的基本营﹐休戚相关﹗休戚相关﹗
  90页
  现在台湾﹐并没有人公然宣传邪说﹐也没有人提倡打倒
  佛教﹐又何必这样紧张多虑﹖中国圣人早有明训「履霜坚冰
  至」。我还记得去年各报均载某校学生﹐竟然借口反对偶像
  ﹐拒绝向总理遗像及国旗行礼﹐岂不可怕﹖在这风雨飘摇﹐
  国家精魂垂危的时候﹐不得不提高警觉﹐凡有违背民族固有
  道德的一切言论﹐我辈在野的固然不能越权过问﹐但「国家
  兴亡匹夫有责」﹐我就应当积极的搬出佛家的护国﹑孝亲﹑
  无我﹑慈悲等教义来﹐权巧方便的善向对方化导。最低限度
  ﹐要护持着民族主义不受影响。倘能把前面讲的话回想一番
  ﹐也就明白只是违犯民族主义固有道德的言行﹐便是间接着
  破坏佛教。这等人是要堕落的﹗佛徒能尽力相劝﹐固然是救
  国救教﹐却也是救这造业的愚人。这绝不是好与他人诤论﹐
  实在还是大慈大悲。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