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教认识论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认识论
  佛教认为一切存在(包括人本身)都没有永恒的绝对的实体,因此佛教认识论的目的就是认识“万法皆空”,以便控制、减少和停止人的活动,从而达到涅槃状态,进入解脱境界。
  1.根、境、识:认识的对象与可能
  佛教以人的认识为基点展开对人和事物的分析,它认为人的认识是一个复合现象,是人的认识器官攀缘、接触外境而产生的结果。这就是“依根缘境生识”说。
  佛教所谓“根”是指人体的器官、机能或能力,它们有助于人类的觉悟或者给人类带来痛苦,故称为“根”。在佛经列举的二十二根中,眼、耳、鼻、舌、身、意具有认识作用,被称为“六根”。佛教所谓“境”即对象、现象,或外部的客观世界。境作为感官和心所知觉所认识的对象,也称作“尘”,有时尘境连用。尘有染污的意思,指境犹如尘埃对人的情识有染污作用,故称。佛教一般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对象为境,相应地称为“六境”或“六尘”。六根和六境合称“十二处”。“处”是生长的意思,生长即指识的生长。十二处是认识能力的十二个根据,由所依的六根和所缘的六境而分别相应地产生“六识”,此即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以上六根、六境、六识合称“十八界”。佛教认为,十八界包括了宇宙的一切现象,是对宇宙万有的总的分类
  我们在宇宙论部分已经讲过,佛教的宇宙观是缘起论,即它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合和而起的。就认识问题而言,佛教认为,认识的成立必须具备三个因素:认识的器官或机能(根)、客观的对象(境)和主观的认识(识)。在这里,六根六识是内在因素,六境是外在因素,内在的即主观的,外在的即客观的。但从根本上说,佛教讲“缘起性空”,无论人类个体或外界的其他事物都是空无自性的,因此,以上认识的三方面因素实际上都是相互攀缘的,哪一方离开了另一方都将不复存在,即任何一方都没有独立的自性。比如大乘佛教就明确提出“万法为识”、“唯识所变”的思想,从主客一体的角度强调一切存在都是主体意义的变现。质而言之,佛教完全是在主体意识上“假说为我”,其目的是控制人的自我意识,这里包含了否定内部和外部世界的区分,进而取消外部世界实在性的思想倾向。
  2.冥想直观:认识的方法或途径
  佛教并不一般地反对世间知识,比如《华严经》就说过,欲入菩萨境地,必须学通百科技艺,智贯古今,成为世间全才。但佛教毕竟以追求人生解脱为最终目的,所以它认为智慧比知识更重要。佛教智慧虽也有知解意味,但主要是直觉作用,而不是在主客对待的格局中认识对象的思辨作用;它不是在时空条件下理解外物的经验性质,而是直接把握、体悟外物的本质或本性。佛教称这种智慧为“般若”。
  为了获得这种智慧,佛教宣扬和提倡冥想直观,认为冥想直观是了知、把握、体悟宇宙人生的根本方法。大小乘佛教的观法很多,大体上说,小乘的观法有舍离倾向,即偏向于出世,大乘的观法则有入世意味,较少舍离世间法之意。这里着重介绍小乘的“五停心观”和大乘的“实相观”。
  小乘佛教的五停心观是使各种虚妄的即妨碍佛教修行的心理活动得以停止,进而观照宇宙人生真实的五种方法。这些方法包括:
  ①不净观,即欲望多的人观想自己和他人的色身所存在的诸多不净之处,以便息止自己的贪欲心的观法;
  ②慈悲观,即多瞋多怒的人由亲人、朋友推及仇人,观想一切众生,生慈悲心,与乐拔苦,以息止瞋恚烦恼的观法;
  (慈悲精神是佛教教义的核心。慈心是希望他人得到快乐,慈行是帮助他人得到快乐;悲心是希望他人解除痛苦,悲行是帮助他人解除痛苦。因此慈悲的定义就是“拔苦与乐”。
  佛教慈悲理念的具体实践是布施。认为“布施有三:一为财施,二为法施,三为无畏施。”财施就是财物的施舍,就是救助贫困;法施就是将佛法说与人知,以佛法度人;无畏施就是救人厄难,令人无所畏惧。)
  ③因缘观,即观想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的道理,以对治愚痴烦恼的观法;
  ④界分别观,即观想五蕴(色、受、想、行、识)和十八界的构成,以纠正人们以为物事有实体的见解;⑤数息观,即通过计算呼吸的次数,以使心思安定下来,达到集中精神的目标。
  大乘佛教的实相观是指对宇宙万有的实相的观照。所谓实相即万物真实不虚的体相,指的是事物“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平等普遍,无所不至,圆满十方,究竟一相,无二区别,不变不异,无增无减”(《占察善恶业报经》)的存在状态。那么,如何观照、体悟实相呢?有两种办法:一是唯心识观,即“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所有作业,悉当观察知唯是心,乃至一切境界若心住念皆当察知”(同上),也就是观照一切事相唯心所现;二是真如实观,即排除见闻觉知,泯灭一切分别,“渐渐能过空处、识处、无少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定境界相,得相似空三昧。得相似空三昧时,识、想、受、行粗分别相不现在前” (同上),这样就能直观事物真相。后来称前者为事观,称后者为理观,为大乘佛教所普遍采用。
  3.二谛说:认识的性质与限度
  谛是不变的真理之意。佛教的二谛说指的是真理有两个层面:俗谛和真谛。俗谛也叫世谛、世俗谛,真谛又叫第一义谛、胜谛。俗谛是就世俗的经验的立场来说的真理,真谛则是就究极的超越的立场来说的真理。佛教认为,二谛密切相联,不依俗谛则不得真谛,不依真谛则不得进入涅槃解脱境界。这里最根本的是要掌握真谛的空义,若不理解空义,则一切不成。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