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中国佛教发展史述略讲义〈十三〉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范观澜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中国佛教发展史述略讲义〈十三〉
  范观澜
  当汉末、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以来,佛教虽然已成为中国佛教,但儒、释、道三家的互争学术地位,与三家同源的思想,在历史上,一直没有停止它的运动。到了南宋末期,禅宗大师们大谈其儒家学理,而且佛学儒化,儒学佛化的现象,已经非常明显,所以宋代理学的产生,可谓由来已久,只是到了五大儒等手,才算正式开始而已。
  2.元代的密教
  因西藏密宗势力随元朝军事统治力量的推展,普遍渗入全国各宗派的佛法,都受到极大的斫丧,从此各宗佛教,元气大伤,几至一蹶不振,只有禅宗在丛林制度的卵翼下,尚能存其微弱的传统命脉。净土宗因其平易近人,始终还能存在,而为民间普遍的信仰。 
  3.明代的佛教
  明代承元朝以后,到永乐年间,虽然放逐密宗,但因两宋以后,理学家的思想,已深入知识分子的阶层,因明当政提倡儒学与朱注经疏,将它们定为士太夫进身的范本,在明代三百年中,作为佛教唯一权威的禅宗,也难与理学抗衡,只好故步自封,它的传统也是不绝如缕。
  晚明垂末,理学家的王学大行,佛教人才衰落,僧众良莠不齐,难以重振唐、宋时代的声威。到万历年间〈公元一五七三年〉先后产生佛教四位名僧,如憨山〈德清〉、紫柏〈真可〉、莲池〈株宏〉、蕅益〈智旭〉,佛教界称之谓“明末四大师”。他们都是深习儒家学说,后来宣扬佛教的思想,也都是儒佛同参,互为依傍。
  憨山大师因名位过高,牵涉宫廷争立太子的案中,被贬到过潮州,他一生著作等身,门弟子编集其全部著作,自题为《梦游集》,其中有佛化言儒的《大学》、《中庸》直指,佛化言道的《老子》、《庄子》注等。莲池、蕅益两位大师专弘净土,而蕅益的著述,也有佛化言儒的《论语点晴》和《周易禅解》等书。紫柏因争立太子案牵连,在狱中坐化。明末佛教的命运,也随帝室的兴衰而日趋没落。在明清交接之间,还有一位有名的诗僧苍雪大师,为明末志士遗老们的方外密友,以帮助他们匡复明室的活动。
  4.清代佛教的衰落
  清代入关之初,西藏密宗黄教的祖师,第五代达赖,已经在明末时期,与满人有了默契,同时满人为了牵制蒙古,联合满蒙的力量,也极力崇敬章嘉呼图克图。所以满人入关之初,边册封达赖、班禅,又尊奉章嘉十四世为国师。自顺治至康熙,都与蒙藏两地的密教,有息息相关之妙。顺治虽然也从玉琳国师学过禅宗,但并不因此而改变其崇拜喇嘛,推崇密教的政策。无论为政治的需要,或宗教的信仰,初期的满清,是偏向佛教的密教的。到了雍正年间,因他本人曾与迦陵性音禅师等往来,专志参究禅宗,自依违大彻大悟,推崇章嘉第十四世国师,说他是一位真知灼见的见道者。等他就职登位时以一代帝王之尊,自称“圆明居士”,屡下诏书,大弘禅宗的临济宗派。据传,中国佛教徒的出家僧众,受戒时在头顶上灼烧戒疤,便是他的杰作。因为他信仰佛教,大发慈悲,准许天下士庶,自由出家。但又恐明末的志士遗老,混迹其间,难免掀起匡复的工作,便在出家人的头上烧疤,以资辨认,同时也是防止乱源的办法。是有意或无意的作为,一时还难考证。乾隆一代,承皇室传统习惯,也笃信佛教,他是专修密宗法术的专家,到了他退位为太上皇时,更加虔诚,临死前还口念咒语不绝。嘉庆以后,因欧风的东渐,西方文化思想,随教会以俱来,佛教的命运,也随时势的推移,而大有转变了。 
  本章结论
  佛教传入中国,自汉末历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间,可以说为中国学术思想,注入了新的血液。也可以说引起中国学术思想,经过一段相当长久的纷争。但佛教在中国史上,自始自终,没有直接影响到政治的作用。在隋唐之间,只有为争取学术地位的师道尊严,经过几次辩论,结果被历代帝王政权所承认,对于出家僧众,在宗教地位上,始终以师道相待,彼等对帝王可以长揖者问讯而不跪拜,这个传统后来一直延续到清末。
  初期佛教,人才辈出,尤其在隋唐五代宋之间,历代高僧,都是学识淹贯,渊深通达之士,盛唐之间,有几次以考试佛学经论,选拔出家僧众,史称“某某和尚,以试经得度”,便是这个制度,所以出家僧众,素质也比较优良。但在唐玄宗时代,政府也曾用鬻卖“度牒”来充实财政经费,等于清末科举功名的捐官或捐监。总之,佛教在中国政治上,因高僧大德们的注重教化,从不干预政治,所以向来都被优容尊敬,任从民间自由信仰〈待续〉。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