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中国佛教发展史述略讲义〈十二〉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范观澜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中国佛教发展史述略讲义〈十二〉
  范观澜
  3.密宗的兴起 
  唐代的佛教,自禅宗的崛起,使佛教成为一个纯粹理论性的宗教,变成中国文化的巨流。此外,还有初唐时期,由此北印度传入西藏的地方的密宗和中唐时期,由中南印度传入中国的密宗,也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大转变。印度佛教有密宗的兴起,依据比较可靠的史实,实在是在后期佛教学说,综合般若中观与唯识的佛教学理融合印度固有的婆罗门、瑜伽术的修持方法,所形成的一个兼容古今修证方法的宗派,而且与释迦牟尼住世时代所说的修证方法,大有出入,这是一个非常驳杂与繁复的问题,一言难尽。
  在唐太宗开国的时期,西藏王松赞干布要求内地文化的传播,只因唐太宗的宰相房玄龄一念之差,没有准许他的请求。后来除了答应下嫁文成公主,带去部分的佛经,佛像,和跟去的几位道士等以外,始终没有重视文化的传播。一个政治措施的影响岂但只为“百年大计”,同时也要顾及“远垂千古”,此于后世史家或读史者所见得失成败之效,概可客观判定的。西藏地方从此便转向印度,以乞求文化的传播,最初请了几位名僧入藏,开始传播佛教文化,模仿梵文而制立藏文。跟著便有密教大师莲华生的入藏,弘扬密宗的教法。于是西藏便在唐代以后,完全成为佛教密宗的佛土,而且演变为政治宗教合一的特别行政区域。
  历经宋、元、明、清以来,密教在西藏的传承,始终不衰,中间虽然难免也有内部派别之分,但其密教形式并无多大变更,一个高居雪山北麓的高原,历经一四○○余年,成为佛教文化的世外桃源,这也算是东方历史的奇迹。西藏的密教,由原始的宁玛派〈红教〉,后来又分出举派〈白教〉和萨迦派〈花派〉。到了明代永乐年间,有青海人宗喀巴者,自幼在西藏密宗出家,学成以后,又创建黄教。以后他的四大弟子,历代都以转生的传统,分据西藏、蒙古地区,宣扬教化。在前藏的达赖和后藏的班禅,都成为政教合一,以教统政的法王。而章嘉与哲布尊丹巴在内、外蒙古,也都各自世世转生以传续他们的法统。但是他们历代都承受中国帝室的封号而尊为呼图克图〈具有大师、活佛等意义〉。
  在中国内地,唐玄宗时代〈公元七一三年〉,有印度密宗大师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世称“开元三大士”,传进密宗的教法,他们都有一部分的所谓“神通”,对传教更为便利。那时除了禅宗之外,最富于神秘色彩,而且有新奇刺激性的,就莫过于密宗的佛法了。所以朝野竞习,不久便流行于中国各地。到了元朝忽必烈时代〈公元一二七一年〉他尊崇西藏萨迦派的密教大师八思巴为国师。那时八思巴只是十五岁的少年,不但学问渊博,而且具有许多神异的奇迹,他仿照藏文为蒙古制立文字,随著忽必烈进入中原,便奉密教为国教,甚至元朝历代帝王就位,都要先经喇嘛的灌顶仪式,宫廷和民间秽迹,普遍流行,从此禅宗和其各宗派,也大受影响,因此南宋末代的有名禅宗大师高峰原妙,便宣布闭死关,足迹永不下山了。到了明代永乐时期〈公元一四○三年〉明成祖朱棣年代,认为密宗是不经之道,便有放逐和冷淡的措施。因此由开元三大士传入的密教,便流传在日本,世称“东密”。西藏的密教,也因宗喀巴大师的整理,而于全藏建立了黄教的规模,只有在西康与西藏的边境,还流传著原始密宗的教法,这便是世称的“藏密”了。
  二、宋元明清的佛教
  1.宋代佛教儒化的理学 
  由中唐到五代的一段时期,中国文化的哲学思想,文学风格,艺术和生活,都陶冶在禅宗的韵味中。禅宗本身,也在中唐、晚唐、五代之间,另建立了五家宗派,各有教授的方法,如临济、曹洞、云门、沩仰、法眼等。这时禅宗的学风,也如南北朝的玄谈,可以先后媲美,第一流的人才,多半逃禅入佛,当然这有许多政治与社会因素的背景,才形成那个时代的风气。
  欧阳修撰《五代史》,认为五代无人物,王安石却认为他的观点不对,说是五代的人才,都入禅宗的网罗之中,这倒有相当的理由。因此到了宋初开国的时期,上有宋太祖赵匡胤,下有宰相赵普和后来范仲淹等的提倡,有宋一代的儒学,一变而有理学五大儒等的兴起,这说明了一个文化思想传统,积久成弊的反正。
  宋代的理学家,接著唐代韩愈、李翱等的启发,经欧阳修等的领导,突然崛起于千余年之后,号称直承孔孟心法,在汉唐的儒学以外,别树一帜,不需讳言,那是受到禅宗的影响,并也渗入老庄思想的成分,因禅宗而产生理学,这是中国文化史上必然的演变,也是佛学文化与中国文化融会的成果〈待续〉。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