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重修白人岩寺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重修白人岩寺
  雁门文化内容丰富,底蕴深厚,品质高雅,特色鲜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和感召力。白人岩寺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代县历史名城传统文化成果之一,也是先祖赐给我们古建佛教文化宝库中的精品之一。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县委政府出台了鼓励民间投资文化产业的政策,为县域文化产业的开发与启用铺开了一条绿色通道。如同一声春雷唤醒了沉睡着白人岩,敲响了寂寞了多少年的岩寺晚钟。

  白人岩,一个古老而深远的形胜之地。形胜主要有三点:一是从山谷径直挺进,直到岩寺脚下都不曾觅得寺院所在,右转爬坡登高百米,晃然瞥得寺届眉目,我们称它:曲径通幽。二是山巅俯瞰,寺院处在一个三面峭壁环绕一面向阳敞开的垣台上,廊殿依形而建,院落依势而制,三进四合式,小巧精致;我们称它:巧夺天工。三是沿寺东门抬阶而下左转,悬崖与悬崖的衔接处是一条三米宽的平台,并向内凹进去,构成了一个穴窑,穴窑东壁处流出潺潺的水来,清洌无比,天然的矿泉,足以养育寺内众僧,(而此悬崖的悬崖下无一点湿润处)我们称它:天造地设。

  一条匠人打造的条石砌成的石墙把佛与神分割开来,寺门内是佛,寺门外则是神,佛居殿内,神居庙内,泾渭分明。

  举目环视,上面是峭壁悬崖,山峦叠峰,松柏簇翠,乔灌相间、草卉遍染,下面是悬崖峭壁,试心石嵌镶崖上,天然的温带针叶阔叶植物应有尽有。

  历史的白人岩(曾称灵岩寺)是这样记录的:《华严经》载:“真旦国土有菩萨住处,名那罗延山,过去有菩萨常于中住。边夷国土有菩萨住处,名牛头山,过去诸菩萨常于中住。”《雁门关地理总考》载:白人岩“在牛头山间,慧远建寺,巨石上有石塔,峰顶间有说法台。”明代《白人岩寺记》:“代郡西行三十余里,则抵如山,自茹山径入,又西行五里许则抵崞,亦代之属邑,其上有岩名曰白人岩,有寺名曰白仁岩寺。实晋浮屠氏远公之师肇造也,有故碑可考……”

  白人岩景物形胜,天造地设,东晋时被远公相识相中,“辟石为室,环堵为扃”。在这具有灵气的山中,慧远受之沐浴,出道吉利,终修成正果,首创净土宗,成为中国佛教史上划代的领袖,白人岩寺因远公的第一道场而升级闻名。

  这段历史已有1600多年了,白人岩寺已经成为名城根祖文化和古建佛教文化的发祥地,至今周围村庄世代都流传着白人岩许多神话故事,且早已溶入雁门文化的渊源中来,给名城文化增添了熠熠光辉。

  然而,如此一座千年古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之后,岩寺损毁殆尽,满目荒芜,无一佛僧安身立命之处,如同正统十年慧庵微庵所见一样:“居无何,睹其故基,仰而叹息,俯而涕下,不忍听其毁败如是也。”

  “不忍听其毁败如是也”。古人尚且如此,今人更应珍惜,1998年从县政府走出两个人来,一曰张翼,一日魏峰,激扬壮怀,奋然发起兴修之举,二人不辞劳作,不嫌伤脸,四处化缘,市材募匠,历经运输之苦,终五间正殿落成,为重修白人岩寺拉开了历史性的序幕。

  “不忍听其毁败如是也”。古人尚且如此,今人倍加珍惜。岩谷口一村庄曰九龙村,村里有个刘福堂,他早已迁居北京,且事业有成,但被白人岩故土魂牵梦绕,初修正殿,捐资两万,但庙宇停工,深感遗憾,适逢政府号召社会融资开发古建文化,他积极响应,并签订合同,政府负责水电路和小寺用地。福堂负责修复与开发,个人投资3000万,韩树平、智生亮、 高金良,三位有识之士踊跃相助,各捐100万。重修白人岩大幕再次拉开了,历时二年,寺庙复修如旧,彩塑紧锣密鼓进行着。

  “不忍听其毁败如是也”。古人尚且如此,今人倍加珍惜。刚从县团级下来的同志叫韩俊,应聘于白人岩修葺总经理,不计报酬,不辱使命,一心向佛,挽起裤腿,放下架子、 顶烈日、经寒霜,几乎天天跋涉白人岩,亲临一线。自我感觉是:每登一次,感悟一次,仿佛慧远在召唤,淡忘了名利、割舍了红尘,把家中仅有的一点积蓄捐给了白人岩。如此布施者成千上万,有万有千有百有十有元,虽不能一一列出,却都有同一个思想,对远公敬仰和岩寺的真诚,他们的精神鼓舞人、激励人,足可告慰慧远、慧庵、微庵等历史上无数修缮白人岩的先驱。

  “不忍听其毁败如是也”。古人尚且如此,今人更应珍惜。为缅怀慧远大师的法乳深思,再创岩寺的历史辉煌,我们千方百计寻找历史痕迹,力争全面恢复岩寺旧貌,当获得岩寺有塔,便不惜重金制作了远公塔,动员了邻近村庄所有青壮劳力,将塔石一块一块舁上山顶,在两天时间内安装成功。刘福堂还三下东林寺,逢庙烧香,见佛叩首,以一片虔诚感动了东寺住持,遂将其邀请至白人岩,把远公之灵土移回故里,葬入塔内,还了远公一个千年宿愿——叶落归根。

  “不忍听其毁败如是也”。古人尚且如此,今人倍加珍惜。就在重修白人岩的序幕拉开后,新时代的“纠首”们无私地献物献财,贾玉琨老师提供了民国白人岩寺的一张照片;建设者获得版本;段玉贵从远方请回三尊铜佛,寺内香火缭烧;杨娥柱不求利益,包搅了全部的古建,梁荔叶不顾病魔缠身,率其子女进住深山,聚精会神彩塑,杨、梁将其毕生的技艺全部贡献白人岩,打造一个全新的净土祖庭。

  “不忍听其毁败如是也”。古人尚且如此,今人倍加珍惜。我们今天采用机动化电气化输料设备,数倍于古人的功效;我们还充分运用现代科技,设计并将要制造人工瀑布和香炉峰177米巨型远公像。在小寺规划了广缘寺、别墅区、生物园、文化广场供现代人敬香游览的胜地,而且,绝对环保,确保这块清凉宝地,从地面到空中纯净如水,晶莹剔透,让游人留恋忘返,让新一代的张凤翼、孙传庭层出不穷!

  总之,我们投入全部的思想和智慧,将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白人岩寺恢复原貌,焕发青春,开发出新的内涵,从而达到“有说头,有看头,有玩头”。一个划时代意义的白人岩很快展现在世人面前,让白人岩寺和慧远大师走出山西、走出中国,昭示世界,让每一个代县人为有白人岩寺而自信、自豪!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