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身心本不相代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見雨法師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二年級 見雨法師

  十三歲,一個寂靜的深夜,於睡夢中驚醒,痛楚一陣陣地襲來,是常犯的胃疾發作。近在咫尺的母親,就在伸手可及之處。以往只要一胃痛,第一個反應就是將她喚醒,睡眼惺忪的母親,總是即刻清醒,迅速地找出胃藥,餵著那踡曲在床的孩子,憂心地唸著觀音聖號,在藥效尚未發作前,陪著他直到熟睡。

  這次不同以往,疼痛特別猛烈,在床上輾轉反側,再也難以入眠。想搖醒母親,眼前卻浮出母親恨不得代子疼痛卻無能為力的眼神,才伸出的手,又緩緩縮了回來,寧願默不作聲,忍受疼痛的啃蝕,也不願讓她憂心如焚地焦慮。這是第一次,耳邊沒有斷斷續續的觀音聖號,一人獨自面對病苦。色身雖然痛苦,當下卻終於體會:原來自己身體的病痛,即使是自始至終在一旁的母親情願以身相代,卻也莫可奈何!原來再孝順的子女,也無法阻止父母日漸老邁的變化!原來身心本不相代!

  當病苦來襲,有時身體如千斤般沉重,舉步維艱;有時則涕淚縱橫,不能作主。由於心念為自身四大所纏縛,對周遭的一切漸漸力不從心,一會兒自怨自艾,一會兒煩躁不耐,此時的心苦更甚於病苦。心苦為什麼更甚病苦?只因不明白:人從來就不能於外在的因緣中找著真正安住身心的落腳處。人從出生到死亡,一直是孤孤單單的。雖然世間常有父慈子孝、鶼鰈情深、莫逆之交的美談,但是再仔細觀察,卻沒有一份關係是可以替代自己在歷經老、病、死時身心所受的衝擊。苦,即使是剎那間的心念變易,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條路,人人都在走,卻都只能自己走。無論是來、是去,始終如是。

  想要解開老病死的繫縛,就必須從中認清身心本不相代的真相──明白近如至親,個人生死仍得個人自了。也唯有找到一條真正解脫繫縛的道路,才能將有恩於己的父母、親眷帶離生老病死的輪轉,真正遠離一切苦。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