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陵川崇安寺与石勒墓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陵川崇安寺与石勒墓
 石勒墓到底在哪?《山西日报》载《千载悠悠石勒墓》一文说:“今传石勒墓有四,即河北邢台,山西榆社、陵川、武乡,其中榆社石勒墓保存最为完好。”就是说真正的石勒墓是在榆社;后来《山西日报》载《石勒是武乡人》又反驳了《千》文的说法,意下之言石勒墓不在榆社而在武乡。据《晋书》载:“(石勒死后)夜厝山谷,莫知其新,备文物虚葬,号高平陵。”从《陵川县志》和民间传说及崇安寺碑文所记,石勒墓应在陵川崇安寺。

  《陵川县志》曰:“南北朝时,石勒建都于邯郸,史称后赵,陵川属后赵管辖。石勒死后,建有多处疑冢,县城西北隅山卧龙岗上,即有石勒冢一处。后又在此兴建寺院,即现在的崇安寺。”“先有崇安 后有陵川”在我县流传甚广。崇安寺雄踞于陵川县城西北隅的卧龙岗上,其建造恢弘,居高临下,大有虎踞龙盘,俯瞰全城之势。《县志》大事记载:“后赵石勒侄石虎继位(335-348)期间,修建崇安寺(1983年维修古陵楼时,发现一琉璃脊筒内写有【刹为石虎所建】的题记。)”应该说崇安寺创建于公元335-348年期间。又有说,创建崇安寺的第一僧人是智远和尚。智远和尚未出家前,是石勒的一位亲信。他对石勒的信佛特别崇拜,更信奉他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顿悟境界。石虎命他看守卧龙岗的石勒墓,于是他就削发为僧,修建了一座寺院,聚众讲经。他创建了八个字:“智、慧、清、净、道、德、圆、明”。并把这八个字作为寺院的传代法谱,他自己为第一代。从智字开始,希望能传之久远,因此取名智远。讲完之后,坐化圆寂。到南北朝时,佛教更加盛行,该寺院规模日大。据《陵川县志》记:“隋开皇十六年(596)始置陵川县。”

  崇安寺以前称凌烟寺,因石勒曾做过后赵皇帝,当名垂青史,有名上凌烟阁之说,含意为凌烟阁上青史留名。虽没有直接写石勒其名,因是夜葬山谷,便无人知晓,有凌烟寺就让人想起一位羯族皇帝石勒。也如唐代女皇武则天的无字碑含义一样。唐初改名为“丈八佛寺”。宋太平兴国元年(976)改名为“崇安寺”。文革时曾用“东方红”。改革开放后仍沿用崇安寺至今。据考证在西晋十六国时期,曾经辅助后赵皇帝石勒争霸天下的西域名僧图澄,就劝其弘扬佛法,修建寺院。石勒死后,石虎继位,他便在此修建崇安寺。崇安寺在陵川被推为十大寺院之首。它从创建以来,历经重修扩建,鼎盛时大小院落共达十三院之多,但时至今日,仅剩有寺院的几个主要院落。其主体结构:中轴前为山门“古陵楼”,中有当央殿,次有大雄宝殿,最后有石佛殿。除廊房排列外,钟、鼓二楼和藏经楼,东西对峙。整个寺院宽阔宏敞,殿宇壮美,结构整肃,规模颇为壮观。寺前广场栏杆东西两组琉璃九龙壁上,九条叱咤风云的金龙张牙舞爪,神态各异,佛教称天龙护法。广场第一台阶前两米高的石狮威武端坐,更增添了崇安寺的威严。因县城位于石勒墓之前的一块平川,所以称陵川县。崇安寺最壮美的建筑首推“古陵楼”。它位于中轴线前,系明代建筑。面宽五间,进深六架椽,平面形制为长方形,屋顶为重檐歇山式。房坡为灰色筒,板瓦铺制,琉璃剪边。相传因后赵皇帝石勒的陵墓在此而得名。楼正面悬有“行山钟秀”,背面有“ 留月栖云”两块匾额。兼左右钟鼓二楼烘托,从街心望去巍峨挺拔,气势崔嵬。电视连续剧《杨家将》以古陵楼作为宋皇宫外景拍摄地。此楼虽改建于明代,但大门上仍用的是宋代青石门框,刻有“嘉佑辛丑六月三日”等字样。用青石作门框,在我国寺院中实属罕见。古陵楼一层中间供奉着弥勒佛,意含着佛的宗旨是笑口常开,笑迎九法界众生。佛龛上一幅对联,上联:大肚能涵断却许多烦恼礙,下联: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四大天王分列两旁,寓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背面韦驮护法仗剑而立。也有一幅对联,上联:受如来嘱卫教安僧,下联:显将军身摧邪辅正。古陵楼东侧为钟楼,曰晨钟,西侧为鼓楼,曰暮鼓。钟楼一层悬挂着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铸造的大铁钟。钟高200公分,径长170公分。上面铸有铭文和方格纹及八卦图案。是国内罕见的大钟。传说:此钟铸成后的四月七日晚上,住持长老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金甲神人腾云来到眼前说:“我是晨钟神,奉佛祖之命特来告你,择一日派一位有道的年轻弟子守护钟旁,告诉他,你要远行。一天后,等你走出百里路程,好让他撞钟,你即会听到钟声。那时你只要念一声阿弥陀佛,钟声即定百里。”长老醒来,知是菩萨点化。于是,择吉日四月初八浴佛节清早,长老按钟神吩咐,选了一位聪明伶俐的小沙弥守钟。自己这才身披袈裟,手持锡仗向正南方走去。长老走后,这位小沙弥盘腿打坐蒲团上,双手合十,静心参禅,只等一日之后撞钟。没想到小沙弥道心不坚,坐了大半天便心慌意乱,坐立不安,老想着撞钟,老想着师父走了多远的路,多久才能走出百里路呢?坐着便觉得腿也麻了,腰也困了,头脑也乱了,便站起来懵懵懂懂将钟撞响了。小沙弥当场被这惊天动地的钟声震昏了。再说长老刚走出四十余里路,猛听到宏大响亮的钟声传来,心说不好,口中不禁念出“阿弥陀佛,善哉”。之后,停住脚步,原路返回。至今去凤凰欢乐谷旅游时会路过此村,村名就叫和尚返,因此而名。鼓楼原有大鼓一面,惜清代已毁。古陵楼内有陵川北宋名士马骧用骈体文撰写的崇安寺三门碑一面,碑高两米,宽一米五,踞坐于大石龟上。碑文章法优美,书法圆滑,实属珍品。楼上原有千手佛,孔子、老子等泥塑,是唐宋以来提倡“三教合一”的重要标志,现已不复存在。

  崇安寺分前后两院,前院正殿端庄威严,东西藏经楼对峙两侧。整个建筑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和谐自然,毗卢殿(原叫当央殿),巍座在丹墀 之上,殿面宽五间,进深六架椽。单檐歇山顶,琉璃剪边,殿内供奉着华严三圣。正中毗卢遮那佛,左为骑着青狮的文殊菩萨,代表大智。右为坐着六牙白象的普贤菩萨,代表大行。背后是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两旁分别是善财和龙女。后墙两侧有地藏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东西山墙彩绘着观音救八难的大型壁画。藏经楼当地人称作插花楼,意思是新科状元所戴夸官的插花官帽。东插花楼毁于清代大火,现仅存西插花楼一座。为重檐楼阁式歇山顶,琉璃剪边,此楼飞檐斗拱,构造精细,是寺内重要建筑之一。

  毗卢殿后门西墙上嵌有一墙碑,名[佛宝舍利来源录]碑。据碑文记载:“佛宝舍利未应世间,屡有异光现于寺西南隅,人莫能识。迨泰和八年四月八日,光复大于常时。僧俗大众寻其迹而探之,得古葬, 藏佛宝,一石铭二,其文斑斑可考。迨唐咸通间县令所作,考其历数,自咸通八年至泰和(金)八年,盖三百四十有二年也。所谓间世之奇也。造金坛护持。闻于县宰,县宰骇异,敬焚礼拜,其间舍利涌出,观者如堵。后有光环于本寺者屡矣。状难其还,命工图之,以记其详。”进士郝天佑撰,都纲沙门洪德书丹。撰写碑文之人乃郝经之叔祖也。碑文之跋曰:“因被差催督,随县官防备虫蝻,到陵川县城外崇安寺上宿时,县宰云:于本年闰四月初八日,本寺获佛宝舍利之详。初寺之西南,屡现光相,城内外俱观见。一日,二小童于隙地见一穴中火光出,惊走告於迺父秦贵。秦贵辄移往,就其中掘之,得其葬。因诣寺告於僧,元日,僧与大众数干人往观之,乃古葬耳。砖莲盆内二层,匣置于浮图,门鑰已毁。视内物考其文,一碑四字,[舍利之讚]。又刊咸通八年,陵川县令崔琛建塔书匾。内有金槨安葬舍利。开与秦贵县令,智诰之,果获佛宝,真舍利也。亦县令公善政所致欤。昔为县令出之,今复为县令出之,其揆一也。仆亲见之,故录其舍利真像。乃获碑文通作一轴,置与佛中,朝夕焚香敬礼,为人天所归依。”

  昔泰和八年中澣日泽州判官崔贵跋。

  泽州管内都纲证明堂沙门洪源赞曰:

  “佛宝舍利 愿力犹在 咸通重葬 三百余载 隐而未现 意其有待 应现与今 愈现光彩 大众瞻依 作功德海

  佛宝舍利,屡现于世,旧有碑记,年深风雨剥落。明万历四十一年,余率里人修寺,因录其旧文重梓之后。勿令堙灭此石硛耳。”

  大明万历四十一年艾月之邑举人韓国宾重刊石。

  从碑文所指,佛宝舍利乃崇安寺镇寺之宝。佛教指舍利是修行人得道圆寂火化后,其骨为玛瑙状晶莹发光的骨骸。崇安舍利是谁的舍利?碑文没有记载,不得而知。唐咸通八年(867)至金泰和八年(1208)三百余年,舍利屡现祥光,真乃崇安寺之大幸也。惜其后至今,其塔与金槨下落不明。

  第二院正殿为大雄宝殿,大雄宝殿规模宏大,气势非凡。殿面宽五间,进深八架椽,单檐山顶,琉璃剪边,于宏壮见精巧。大雄宝殿门旁的石柱上有两副而人寻味的楹联:其一:白云缭绕度苍松总是千般幻影;明月婆娑辉宝座传来一盏孤灯。其二:一念自能归正觉,万方谁得见如来。门枋上彩绘着18副西游记的故事。殿内供奉着横三世佛,中间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左边药师佛,右边阿弥陀佛的金身坐像和迦叶、阿难的立像。东西两侧16尊者塑像,神态各异,颇具动感。

  大雄宝殿内东墙一石碑《石勒塚》文说:“家口腹闻诋石勒,千秋而后传遗慝,或云真塚佛龛下,伪塚疑是寺门侧,沤麻池外土一邱,荒草萋萋殊叵测,来吊古谒崇安羌,贼孤坟照残鬼域,深楝徒自弃生前,仃苦豫为棺不,阿瞒大言妄纷纷,疑塚多依傍,既畏鞭尸暴矣。当时何事锄人葬,历代寝陵纔垦空,可怜骨卧蒿蓬,新鬼含冤,旧鬼哭如山罪口真无曾记洛阳东门地口儿一啸同儿戏,时来任川,别部军,瓜割中原乱名嚣,骋暴袅张肆残刻。”亦刻清康熙年间陵川县令韩钧的诗赞:“中原方逐鹿,浩气压群雄,莫道偏安小,应知霸业隆。并驱言磊落,长啸志无穷。凭吊崇安寺,英魂作长虹。”从碑文来看,崇安寺西边确实曾有过一池作沤麻用,八十年代才被填平修作民房。此处乃石勒疑塚,而崇安寺大雄宝殿内的石板下,传说是埋葬着石勒。石虎葬石勒于卧龙岗,而疑塚在荒山。从碑文所说是怕后人鞭尸暴骨,故使此瞒天过海之计,而让石勒地下安息,而后再造崇安寺,以佛法祭祀石勒,让石勒在天之灵,与佛相伴,也成就了石勒石虎叔侄的一段佛缘。

  大雄宝殿前还有两株三亿两千万年前的古皂角槐硅化木,树杆挺拔,纹理分明,两人方能抱合。更有趣的是,此树头在地下根部朝天,为古刹更增添了庄严气氛。大雄宝殿后面,还有一座及其重要的佛龛,当地叫石佛殿。上书“开甘露门”,龛内沙石上雕刻着有一佛四菩萨。亦有称一佛四弟子。根据考证为隋唐所雕,是崇安寺至今留下的最古老的佛像。当为稀世珍宝。虽经风霜剥蚀,仍栩栩如生。2006年崇安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的崇安寺有三宋:宋代碑、宋代钟、宋代青石门框。三奇:四层殿堂从前往后,古陵楼、当央殿、大雄宝殿、石佛殿依次降低,呈前高后低之势,且不在一条中轴线上。寺内的藏经楼是两个而不是一个,在两旁而不在中间。崇安寺的钟不是挂在钟楼上,而是悬挂于底层。

  最后谈郝经写的一首《石勒墓》诗:“都门长啸气凭陵,瓜割中原霸业兴。夜葬山谷谁得见,至今犹有守坟僧。”

  这首诗的意思就是“石勒14岁时跟随家乡人在洛阳做买卖,在东门长啸一声,惊扰了西晋太尉王衍,逃走后聚众起兵,后来瓜割中原,成就一代霸业,统一了北方,做了后赵皇帝。死后却被人暗暗地埋葬在山谷之中的什么地方呢?谁也没有看见。到现在就是说元朝时还有守坟的僧人。”这里的守坟僧是指那里的守坟僧呢?首先说僧就是指佛教中的出家人,出家人为一个皇帝守坟,历代帝王没有记载,和尚也不能为一个皇帝守坟。只有寺院里才有和尚,这就是说崇安寺的和尚在崇安寺为石勒守墓。郝经是陵川人,当为故乡的石勒墓作诗。其叔祖郝天佑曾为崇安寺写佛舍利碑文,郝经当然知道崇安寺的历史,为石勒墓作诗,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