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910篇,用时1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浅谈发菩提心

    浅谈发菩提心  作者:新  对于修行者来说,只有打好戒律的基础,佛法的深广功德才能如实生起,只有发无上的菩提心,得到圆满的福慧资粮,才可得到真正解脱,出离心是三乘佛法的共同基础,而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核心。  《华严经》云:菩提心者,如一切佛法种子。故作为一个修行者来说,应时常观察自己有没有发菩提心,如果没有,那我们不能算是修菩萨行的人,所以《华严经》又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何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90966121.html
  • 以戒为师 学修并重

    以戒为师 学修并重  作者:新  当今时代,是发展前进的时代,中国佛教适逢大好机遇,国家和社会的安定,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为我国佛教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为佛教徒实践佛陀的教义,造福社会,饶益众生提供了良好的坏境。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当今中国佛教自身建设,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人们视蠃利为危途,不敢侈言富裕,而现在企业讲创收,人民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43267032.html
  • 善待生命与佛教戒律‘不杀生’

    善待生命与佛教戒律‘不杀生’  — 安—  释迦牟尼佛出家,创立佛教,讲经四十九年。将执着於迷途中大众解救出来,教导大众诸恶莫作,普结善缘,并指出立地成佛,回头是岸。教诲大众要以“自利利他”为本,利国利民,多做善事多结善果,净心修正觉。以便往生后与俱上善人居会一处,同往西方极乐世界。经六世轮回转世再回人生。由此可见佛佗的目的就是为了救世、救难、治心。佛佗救世为务,治心为本。也就是为了人。是为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52870292.html
  • 假戏真

    永远下去的,再以为那般真实的人生,也无法永久拥有它,这就是说,事实就是虚妄,虚妄才是事实。  有你、有我、有他、有佛、有世界,都是虚妄的,无你、无我、无他;无佛、无世界,才是真实的。不过,唯有假戏真...

    圣 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51253989.html
  • 说知见

    说知见 成   闻有议论说:某人知见正、某人知见邪、某人知见一般。然而知见是什么?有无正、邪、一般之别呢?却没有听说其议论。  知,就是知觉。按时间说,是无量寿的。见就是光明,是无量光的。有知就会想,有见就会看。有想看就会生活。知见是心性的本体。想看和生活则都是心性的作用。也可分而言之,想看是心性的相貌,生活是心性的作用。   若是对禅者说:知见就是本来面目,好比镜的光。想看就是禅,好比...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25948294.html
  • 佛 教 与 慈 善

    佛 教 与 慈 善  作者:新法师  悲愍慈心牵手行,万善众聚成方殷。   宏深佛学,千古菩提,悠悠法寺,殷殷本善。在诸世和平的年代里,遍布各区域的信息发达,商潮四起,人们都因于事业,忙于生计而忘却了对和善的追求,放慢了慈善事业的步伐,以致善知识愈来愈少,慈善事业渐渐被人们淡忘。   事实上,慈善是时代心灵的境地,不可淡忘,和善为人生之美,德行与基础并重,在这发达的社会中,正需要这样的框架...

    新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11764573.html
  • 佛教与环境保护

    佛教与环境保护   作者:新法师   关爱生灵,保护环境,看蓝天、白云、绿地、魅力大自然。   依始长河,犹如往昔古老的舟车,乘载着历史文明奔赴在万有时空中,随地球自转时速穿越了地平线,当具足新篇光演剧幕再度上映时,已进入科技辉煌腾达的网络年代,铺天盖地数字化信息迎面而来。从前挎着竹筐上街买菜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已荡然无存。然而,城市的上空漫天飞舞的却是工业塑料袋,成了人们的烦恼源,是因...

    新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12264577.html
  • 心灵的法悦

    心灵的法悦  作者:新法师   唯有生命的存在,才需寻求生命的本意,各生物皆为生存的意志力,从本质上说,唯人类生命的本质差别,是从探索中总结的答案。在于欲生存的意志,佛陀及萧拜恩豪威尔,都是我们必须承认的宗教意识思想,对生命活动有着怎样的地位与意义呢?   生命的活动自己虽然是盲目的,但从心理活动来看,佛陀从行意志生识,萧拜恩豪威尔说的是从意志的表象,都是因盲目的欲动,可解说为给予光而导于目的...

    新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64669418.html
  • 太虚大师与闽南佛学院

    太虚大师与闽南佛学院 作者: 启   太虚大师生前创办和主持的佛学院多所,现在唯有闽南佛学院在妙湛老法师的宏深愿力之下,得以复办。在纪念大师百年诞辰的时刻,缅怀大师的悲智,可以激发我们解行并进,振兴佛陀的家业,从而认识到现代僧青年应如何从老一辈手中接过接力棒呢?这是我撰写此文的动机。  一九二四年,由转逢和尚把南普陀寺改为十方丛林,推选会泉法师为第一任方丈,并创办闽南佛学院。于一九二七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1648339.html
  • 惠能的中心思想(下)

    惠能的中心思想(下)   慈  四 惠能得法偈的探讨  1、惠能偈与神秀偈之分析  惠能与神秀作偈呈心,而惠能独得五祖弘忍传付衣法。此为禅宗史话中极有名的千古趣谈。神秀是以博学多闻见称,而终不及不识文字的惠能,这是由於禅门不重博闻知见,只注重内心之觉悟。兹将此两偈略加分析,以察其涵蕴之法义。先看神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田从这首偈看来,神秀对禅宗所讲的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54263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