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895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台湾传统佛教建筑空间的儒释道混合特质

    僧道官则由僧道之中选任之  。主要职责为管理各种寺观之事、度发放牒的手续、僧  道之管理。僧官由禅、讲、教各宗的僧人之中选任之,  而道官则是从正一和全真的道士中选任之。洪武25(13  92)年,改中央...

    黄兰翔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90473975.html
  • 葛婉章:笔绘唐卡的保存传统与发展(1)

    Institute for Con- servationof Historic and Artistic Works)  (September19-23,1988),p.84.  92  主殿:大经堂(...

    葛婉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2574044.html
  • 廖明活:初唐时期佛性论争的两个相关论题(2)

    法华经论》谈到上述《法华经》雨露沾润草木的譬喻,表示它的主旨要在申示除了大乘外,确实还有声闻乘和缘觉乘存在;[92] 这显示世亲也认为《法华经》重视三乘的界别。又《法华经论》列举四种声闻: 决定声闻、增...90] 《慧日论》卷1〈爰真破执章〉第1,《大正藏》册45,页412上。   [91] 参见《妙法莲华经》卷3〈药草喻品〉第5,《大正藏》册9,页19上-中。   [92] 《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卷下,...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3374057.html
  • 永恒生命的探讨

    修行檀波罗蜜,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成就  神通,生于梵世。  二、出世间智 声闻缘觉,执着涅盘,希求自乐,如是  修习诸波罗蜜。   92页   三、出世间上上智 菩萨...

    巴怡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5474093.html
  • 印度佛教史的文献资源概介(下)

    :法界出版社,民90。   ──《部派佛教系列中编:修证篇》,台北市:法界出版社,民92。   此系列的书提供部派佛教的几个主要派别在有关时间观、有为与无为观、业力观、轮回观、中有观、菩萨观、佛陀观、...

    见豪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5974104.html
  • 惠洪文字禅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大慧宗杲曾对惠洪“尊以师礼”,“每叹其妙悟辨慧”,并为其画像作赞。[91]正如晓莹所说,惠洪“以文华才辩而掩其道”,禅林少有人知道其悟道经历,如果没有宗杲的宣说,是难以“取信于后”的。[92]事实上...续传》卷二,第582页下。[90]《楞严经合论》卷十《统论》,第186页上。[91]《嘉泰普灯录》卷七《筠州清凉寂音慧洪禅师》,第129页下。[92]《罗湖野录》卷上,第977页下。[93]宋释昙秀:《...

    周裕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3474540.html
  • 廖肇亨:药地愚者大师之诗学源流及旨要论考(2)

    看法上与共和国教科书上的观点可谓圆枘方凿,他不仅反对单一化的趋向,也反对理学传统中轻视文艺的潮流[92],对文艺不但积极赞成,而且给予道德同等的地位。他说:  道德、文章、事业,犹根必干、干必枝、枝必叶...

    廖肇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24274728.html
  • 柬埔寨佛教史

    史》卷上,第92页及216页。)在福康村(Vocanch ,今越南芽庄地区)出土古代林邑(192年建国)的梵文碑铭(200-250顷),为佛教文件,字体属于南印度的一种,暗示室利摩罗(Sri Mara)是...国王萨陀(Satha)带着子女,逃去老挝,客死异乡。从此柬埔寨处于泰国控制之下,遂步走向衰微。(1。《印度支那文明史》,第243页。2。冯汝陵:《泰国史话》,第92-93页。)   后来柬埔寨倚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6505976895.html
  • 山东省北朝观世音和弥勒造像考

    菩萨,坐彼树下,成无上道果。”并于龙华树下三次会众说法,第一次会度96亿人,第二次会度94亿人,第三次会度92亿人,并皆获得了所谓的“阿罗汉果”⑽。这就是佛教所说的“龙华三会”。   弥勒菩萨所在的...

    刘凤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6525077009.html
  • 对净土法门若干问题的思考

    .92· 正闻出版社·印顺导师着。   [26] 《净土与禅》p.70~ 71· 正闻出版社·印顺导师着。   [27] 《宝积,涅盘部T12》p.347.2·CBETA电子佛典(大正藏)·《佛说...

    果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83378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