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895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般若学六家七宗述论

    他们表达的"无心以顺有"思想,对般若学心无宗"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参考《僧肇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92页)。因为与玄学的不解...

    潘桂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63870664.html
  • 谭嗣同的“仁学”与佛学

    32,第83—85页。  注34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99页。  注35同注34,第90—94页。  注36同注34,第92页。  注37同注34,第97页。  ...

    周行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75670686.html
  • 晚清变法思想中的汉学与佛学(上)

    。如果,不把「物」纳入「则」──法,把「形色」置于天性──佛教佛理之上,依然无以蜕变出一个新秩序。  吕思勉认为戴震思想并未脱离理学的范畴92,这从戴捍卫儒学义理的立场看,确是如此,因为,他仍想在理学...》。   11 参见杨步伟:《一个女人的自传》,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页83-92。   12 梁启超认为,晚清对大乘相宗的兴趣也多少受西学的引发。这是有根据的,从文明对话的角度看,首先...

    杨际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90470761.html
  • 晚清变法思想中的汉学与佛学(下)

    个人意识到了自己是礼法的主体而非客体。「复古」与「反传统」的复合实是礼制虚焦点的转换91。谭嗣同目击甲午战败,先是「割心沈痛,如何可言」92,继而认为「所当自反,岂得怨人哉!」93谭看到民主是西方战斗力...章太炎的思想(1868-1919)及其对儒学传统的冲击》,页176。   92 见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上,页196。     93 见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上,页198。   94...

    杨际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90570762.html
  • 敦煌莫高窟现存旦期洞窟的年代问题

    ──────────────────────────────  注15参看长广敏雄《千佛构成》,该文收在《大同石佛艺术论》,日本:高桐书院,1946年11月,页73-92。  注16画面上附有长条框式...

    宿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00070795.html
  • 佛经与图像─敦煌第二二0窟北壁壁画新解

    佛经与图像─敦煌第二二0窟北壁壁画新解  宁强  故宫学术季刊   第15卷 第 3 期   页75-92   -------------------------------------------...大灌顶经九卷》(无译者)和《   灌顶经一卷》(即慧简本)。费长房在公元五九七年首次将这   个九卷本《灌顶经》的译者定为东晋时的西域僧人帛尸梨蜜多   罗,   页92   但他同时也记载了一个十二...

    宁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01970809.html
  • 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的理论基础

    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的理论基础  周伯戡  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报第 9 期  1982.12 出版  页67-92  ---------------------------------------...王者论」中两  个重要的概念───「宗」与「神」。(注92)  佛教,前面已言,是个变(Becoming)的哲学,而不是实  有( Being)的哲学。它否认宇宙中有任何绝对的实有存在。  对佛教言,...

    周伯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04270824.html
  • 《传灯玉英集》卷十四补阙和研究

    僧人契嵩(1007-1072)上书宋仁宗时,就举《景德传灯录》和《传灯玉英集》为例,请求也将其所著之《传法正宗记》、《传法正宗定祖图》和《辅教编》敕编入大藏。[92]  但是,佛教界普遍对《传灯玉英集》...鬼怪等诳诞之言。此资料可见于胡寅之《斐然集》,本文资料引用自蒋义斌之《宋代儒释调和论及排佛论之演进》,页130-33。有胡寅之详细讨论亦可参同书,页126-133。   [92] 参《镡津文集》卷9,...

    黄绎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12070850.html
  • 石头希迁的禅思想及其教育方法

    《六祖坛经流行本、敦煌本合刊  》(台北:慧炬出版社,民国59年9月初版)页73-116。以下  所引六条,依次页数见该书第103、89、84-85、81、88、91  -92。  75页  问此庵,...

    林义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23570922.html
  • 敦煌莫高窟二五九窟之研究

    敦煌莫高窟北朝洞窟  的分期〉, 《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第一册  ,页 181。  注六三: 东山健吾,同注四,页 88 - 89。  注六四: 同上注,页 91 - 92;见拙作〈隋唐之弥勒...六六: 见拙作〈河北早期的佛教造像--十六和北魏时期〉,  《故宫学术季刊》, 11:4 ( 1994. 夏),页 25。  注六七: 同上注,页 21。注六八东山健吾,同注四,页 92-  96。 ...

    李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0071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