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永恒生命的探讨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3日
来源:不详   作者:巴怡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永恒生命的探讨
  巴怡南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62册
  页79-96
  大乘文化出版社出版
  1980年十月初版
  --------------------------------------------------------------------------------
  79页
  一、问题的产生
  一、自我之谜 何时风波骤起﹗产生了万病之源的「我
  见」,执我深者,往往是断送自我,残贱自我者,谁能否认
  这不是一件残酷悲痛而消极的事,纵知迷误,又怎样揭破这
  个谜﹖
  当我不知道时,我已经这么生活着,待我懂得生活时,
  又要结束这段生活了﹗
  并没有预先准备有一个我,以后的我,也不知生存多久
  ﹖过去的我,已经失却了,现在的我剎那剎那地被时空促谢
  而迁流,未来呢﹖那是不可知的未来呀﹗不知道「我」究竟
  在什么时候真的存在过。
  我的思想时刻在驰骋,古今四方,须弥芥子,都是我周
  游的历程,也就是和我不可分的生命。回想宇宙和我,万有
  形相,乃是共同的原素,而相异地排列变化着,找不着真真
  的个体,又那
  80页
  里去找真真的「自我」﹗
  「我思故我在」(笛卡儿语),亦是要将我的存在,别于
  其它而独立,可是我所想能不能周遍察知﹖ 穷理尽智﹖是
  我的思想在演变境相﹖还是境相的演变牵动我的思想呢﹖对
  于上面的答案,如果是否定而犹豫的,这个「我」的所在,
  实在渺茫而可怜了﹗
  果然心灵也是物质,眼看只有短促数十年即将湮灭的命
  运,日益接近刑场似的肉体,又那里还有生的意趣﹖所有善
  恶爱憎,也只是由于感情的偶然的构成,没有因缘的永续性
  ,又有什么理由提防道德不落于虚伪,如果生命是持续不断
  的,由来无始,其后无终,此生仅是野天一星,巨洋一滴,
  还但为生活计较,不稍顾虑身后久远的旅程,是多么值得惊
  怖的一种茫昧﹗
  一个问题会演变成万千问题,万千问题归纳起来也只是
  一个问题,自我之谜不能揭破,宇宙间一切事相,便尽是可
  疑的﹗没有绝对的是非,何必去妄费辨别与争执,那里又有
  可以信赖依托的所在,可以说,自我之谜,也就是万象之谜
  。
  二、不自由的苦闷 从自我以至万象既然尽是疑问,茫
  然来去,恍然取舍,相互影响,相互牵连,妄想悲欢,徒增
  纷繁,自然没有自由可言了,这种话也许太违反一般所认为
  积极有为的现代思潮吧﹖将被叱为失却自信,太畏怯彷徨﹔
  然而我知道失却自信而彷徨迷信的根本是什么﹗假如人类真
  有解决问题的诚意,为什么总是把问题愈弄愈复杂而错乱呢
  ﹖假如你真是富有自信而积
  81页
  极有为的强者,先得平静的反省一下,真的明白了自己吗﹖
  生何从来,死何处去,真的主宰了自己吗﹖一念的动静,是
  不是没有毫分自欺﹖如诚然实验到蒋主席的两句格言﹕「穷
  理于事物始生之际,研机于心意初动之时」,庶几把握自由
  的境地了﹔严格说来,「事物始生」,「心意初动」的时际
  ,去研究考察,已经落于被动,需要当心意未生未动,直下
  运用,才是绝对的自由,此外,还有什么自由可说呢﹖假如
  要强作自由,也未尝不可,譬如处于优越地位去看危难中的
  人群,便感觉到比较自由,胜利者可以为所欲为,必有失败
  者的让忍,这是侵夺的自由,希望常常会达到,任务也常常
  会完成,虽然都是自由的现实,但是仅属有限期间的零星事
  件,不过是暂时的勉强的自由。掀开这层炫惑的序幕露出来
  的人生真相,无非是辗转于三毒(贪瞋痴)、八苦(生、老、
  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阴盛)之中,劳疲于
  是非之争的自然界的囚雠,谁能澈底救助于人﹖谁又能究竟
  解救了自己﹖虽然微同尘沙的功德也不能捐弃不为,但我们
  更不能忘记最高的要求,对于这障碍自由的根本苦闷的击破
  。
  二、原理的建立
  一、唯物、唯心 人类想拆穿生命的本来面目,破除所
  有疑惧苦闷的问题,自然地总想找到一个原理,来解释一切
  。由于计执对待,问题不但不见融解或减少,而且日益繁多
  起来。唯物论
  82页
  者,说物质是宇宙的根本原理,人生如机械,灵魂也只是平
  圆精滑的元素所构成,生活精神文化,都赖经济制度为条件
  ,人的性格依食物而异,与其责难罪恶,不如给以良好食物
  ,思维意志虽由感觉而生,感觉却不外是物质的机能,肉体
  不存,精神也就没有了,然而物质之所谓物质,究从何证知
  说明命名它是物质﹖物质的本体是什么﹖唯物的论者未加说
  明,假使它是声色动静的结合体,俱不外是感觉的作用。用
  此唯心论一反唯物之说,认为物质的存在,乃是感觉的幻觉
  ,时间是我心继起的观念,空间则随心之所在而存在,宇宙
  间足称为实在者,唯有心灵感觉,观念以外,原无物体之存
  在。这是巴克列(Berkcley)的绝对唯心论。赖布尼兹(
  Leibnix)谓物质精神对立,乃现象界事,本体界一切皆精神
  。又如「性者万物之源,非我得而私也,唯大人能尽其道」
  (张横渠),「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
  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程明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
  为一」(庄子)「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横渠),都承认有
  物表现,惟归心所统领。这些替人带来远大希望,知生命之
  无限,不比唯物是赖之曲促可忧,但一般所见仍是变异的色
  相,眼前足持的还是物质生活,所谓唯大人能尽,圣人能知
  的精神本体,心灵妙境,终使人怀疑而畏怯。
  二、观念、实在 观念论脱胎于纯粹的唯心论而又倾向
  于「唯我」的窠臼﹔和巴克列持论相同的有洛克(Locho),
  他说﹕「我们往往设想物体具有一定的性质,其实性质不属
  于他们,却是我
  83页
  们心的产物,玫瑰的香味,夜鸾的歌声,太阳的光辉,却应
  当归给我们自己,诗人是完全错误的,他们不该歌颂自然,
  应当歌颂自己心灵的美妙。所以他们的结论是﹕「存在是被
  知觉。」实在论者却不能同意说﹕「所知绝不能在能知而存
  在,世界上没有我以前,早已有了世界,日常事物,寤寐时
  固不觉其存在,醒来依然,纵令此身长不在,青山绿水依旧
  在人间,人们的经验知识随时间而进展,外物变化,刺感知
  觉,观念亦随而变化,知觉观念正随着外物刺激强弱而异其
  性质,因外物存在而存在了。」他辩难观念论的独断固不无
  理由,但认知觉依外物而存,乃和唯物论同样是自取障碍。
  三、二元、一元 想协调上面的争端,使形成相对的二
  元论,康德倡现象论,认「观念」「实在」不可偏重,认识
  的对象,乃是主客二观协力构成的现象﹔无主观作用无以认
  识外物,无客观事物,无以供给经验的内容,现象,固属主
  观的产物,同时亦属客观的实在。柏拉图也曾分世界为二﹕
  一为现象界,即物质世界,一为本体,即观念世界,笛卡儿
  主张心物判分,各不相依,但又说万物皆依神而存在,是二
  元而近于一元,斯宾诺(Spinoxa)谓无相对的物体则无观念
  ,无相对的观念则无物体﹔一切存在,皆为精神,同时亦为
  物体,皆为观念,同时亦为被观念,二者相互关系﹔氏更假
  定一实体,名曰神,精神物体,为其属性,神是存在无碍,
  唯一恒久,独立不倚,美满自足,能支配一切而常住不变,
  宇宙间千态万状,那是属性的变化,康德也在概念的「范
  84页
  畴」上面加一「物之自体」,作为恒久统领的实体。二氏都
  是出发于二元论而以一元的结论。谢林(Schclling)更表明
  一元的实体说﹕「无自我不致有非我,无非我亦不致有自我
  ,如认非我为自我之所产,就也可认自我为非我之所产,客
  观世界的存在,也就是自我存在的条件,绝对的存在,是超
  越一切限制对立的最高原理,是须包含自我与非我精神与自
  然思维与广袤的绝对无差别的实体。」
  一元论者较唯心论更肯定地建立了绝对无上包含万有常
  住不变的实体。但所谓「包含万有」,万有为实体的属性,
  这中间万有自万有,属性自属性,并不能直接融通对无上常
  住不变的实体的境界,人数心灵,也只能知觉万有常态推理
  智有实体,而不能即心证得平等正觉的真实体境,终使人苦
  闷莫测,难免又彷徨驰求。
  四、人为、理想 有倡言唯人论者,谓唯心唯物,仅各
  得心物的片面﹔唯有人格可以包括心物二者。「人为万物之
  灵」,深邃的学术思想,由人去体察发明,庄严的山河大地
  ,由人去创造美化,「人能有过人之节兼人之行,后之人敬
  之畏之,心崇之为神,小则信奉一方,大则神临四海,有志
  者固皆可庙礼千秋,垂馨万世,……耶稣固人也,被崇为救
  主,人欲为神,神固可为之也。」(范锜哲学概论)人生的意
  义与价值,全赖于无限的希望与理想,最高的理想当然不是
  现实的苦乐,而是宗教道德科学艺术的追求创造,达于普遍
  永久绝对化的境涯。罪恶正是反映美善,
  85页
  艰苦适可砥砺刚强,在在足以助成人格价值之实现。这里面
  的普通永远绝对,最高理想,并没有确切指明,只有托于无
  限幽邈的希望而已﹔所谓藉罪恶艰苦,造成「过人之节」的
  「人格」,可以说是英雄主义的理想,「圣人不仁,以万物
  皆为刍狗」,纵然不是「美化的利己」(叔本华)却难免成为
  「强者战胜弱者的进化」(尼采)。强弱胜负,畸形的进化中
  ,那里谈到平等普遍的仁爱﹖更无以表现绝对的美善,距离
  真实的本题原理更远了。不过比较可以安慰人生的苦情,还
  要算是「庙祀」「垂馨」了,古来圣哲忠烈,精神耿耿,上
  兴日月争光,虽死犹生,所以能维系人心,使社会道德不完
  全失堕,亦多赖此,「千秋万世名,寂寞身后事」,说服了
  几多儒生,度尽寒窗陋巷,晏然自乐。可是自我的思想知觉
  ,终归幻灭,让假借的名字留存身后,实叫人难以满足﹗「
  离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抽刃
  断水水更流,明朝散发弄扁舟」﹔敏感坦白的诗人,便歌出
  难解的苦闷,无可如何,只好寄兴于诗酒消遣。
  本来原理的不易建立,由各家自相非难已很显明了,虽
  属互相非难,不如说是相反相成,有了「唯心」遂产生唯物
  的对立,「观念论」逼出实在论的申辩,「二元」「一元」
  本身就是相辅相成地衬托出包含一切的「实体」。
  人生的本来面目,生命的存亡断续,究竟怎样﹖总观各
  家意旨,可知「唯物」是主断灭的,「唯心」是理想永生,
  「唯人」是声名永存,断见既使人绝望,自然容易趋向于纵
  欲恣肆,占有
  86页
  物质。理想声名的永生,至少带有一点勉强和迷信,当人不
  能对它诚服时,必会从享受现实,满足欲乐,一面发展。
  三、否定的肯定
  一、远离矛盾对待 一有了是非的分别,是非之争,就
  没有完的时候,一有了美丑的比较,美丑的替代也就没有穷
  尽,因为既落于对待,对待自身是不能自脱于矛盾的。假如
  「唯物」与「实在」论者认知有形的对象是成毁相继,非属
  固定,乃应念而生的幻有,当不致争执物质先心灵而存在﹔
  「唯心」与「观念」论者如了然这识别事物的心是迷失了「
  真如实相」而起的生灭妄念,也就不致被物质碍难,为「唯
  物」论者所词穷。究竟的心物是不会对立,而且是无二无别
  的,「非法界而心成法界,非法界入心中而法界成心,自互
  相同,不可思万物各别」(十二时法语)「一滞碍在差别平等
  ,否定,肯定的任何一面,便失却自在的作用」(日神让山)
  ,「因为凡是可求的,必是被限制的东西」,可得的,仅是
  事物的片段,有所取,必舍弃所不欲,有所爱,必离绝所谓
  憎,所以占有正是缺陷,仁慈成立,残酷也就被创造了。想
  掩饰这种矛盾的缺陷,进而演成英雄主义的刍狗万物,领袖
  制度的经纬万端,分歧的智巧,织成葛藤的网,更层层缠缚
  于对待的矛盾里,有了圣贤,是凡愚的不幸,有了佛法,是
  众生的不幸,因为本来是平等一如顿现优劣差别
  87页
  ,不但是凡众所痛,亦且为圣佛所悲。真正的圣贤,绝待的
  佛陀,是不生计执,无有自性的,「圣人无心,以万物为心
  」,「佛无我相,随缘示现,佛慈悲因众生烦恼起,众生烦
  恼因佛慈悲得救」。「灭度众生已,而无众生实灭度者」,
  舍此以外皆是造作,如有意修圣成佛,也就成为凡愚众生的
  制造统治者,则自身又何能超脱于众生凡愚的漩涡﹖
  是非对待,比较拣择中,找不着真实自由平等的真理,
  也就没有可以安身立命的依凭,是很显著的事情,不达根本
  ,总不能说是解决问题,徒然成为多事,要究极根本,就必
  须斩除所有的矛盾,连自己的意识知见也在内,加以绝对的
  否定而达于究极的肯定﹔日本让山禅师的话正好替这里说明
  「要把一切的存在和生成以及生死问题,根本直截了当地加
  以凝视,因之达到了根本或本质,企图从那疑团上得到超脱
  ,乃至截断一切矛盾和葛藤,达到绝对统一的境地,首先就
  必须从生存现实中的自己超脱出来,而归还到本来的自己,
  成为一切的主任公,否则自己既陷堕在世界中,要想如实地
  澈见世界真相,根本是不可能,所以与其说是现实的世界在
  客观上捕捉住,宁说是超脱了现实时的实践,而规定自己为
  主体的活动为适当。」他又说﹕「欲除根本疑问,第一务须
  将自己的全体先处决于否定,把自己完全舍弃毫无顾吝。『
  禅』所说的大疑团即是要注其全力,准向自己存在的根本源
  头,颠覆过去,而逼拶出来的疑团﹕所谓大死一番者,可说
  是极端绝对否定。」譬如关在瓶子里的空气,是微弱有限而
  被拘束着的,一旦粉碎了瓶子的拘围,原是
  88页
  一件的空气,才认得互融的自在自由。人类想找到生命的身
  体,也不例外,就是要浑忘自身外物一切名相障碍,更进而
  刈灭所有「我执」自私的意识思虑,就其毫不顾惜的舍离推
  翻一面看,是否定而消极的,但否定的尖端,正是理实统一
  的证得,这是绝对的肯定﹔所以否定之极的绝对肯定,也就
  是消极终点的最大积极。
  二、争取绝对主动 处处以自己为本位,企图发展自己
  的人类,真有能取得了主动的地位,满足过自己的吗﹖美恶
  是比较的观念,感情是利害的意识,知识是他人的意见﹔肉
  体精神虽一瞬间也没有同一存在东西,眼前的现实无非是时
  间空间之变现,佛经讲时空原互融一片,时间是心理的表现
  属于用,空间是心理的显现,属于体,体用都有心造,人们
  自拟了「范畴」,时空便分了,随时间迁流而生起的生灭有
  无对待诸法。因此不执于有,便执于无,时而认为暂时的生
  存为真实可靠,时而认为剎那的寂静为永远断灭,空间是常
  住不动真实平常的,但人们看见它却是空,不能引起兴趣,
  终于迷醉于生有死灭的循环悲剧里。
  一切形相的组合,不离「地水火风空识六大」,和科学
  分析各种元素为清养元电运动子等是一样的。六大聚合成物
  ,分散成气,一切物质的成毁,都由于气质互融分化的作用
  ,所有物与形都在气的支配之下,人类身体也不能例外,不
  过人类思想能造物,也就是能支配气﹔物质发明,进化变迁
  ,同样又能推动思想﹔因此思想物质心与气,永远是相互支
  配,相互因果,这里面分不
  89页
  清主动被动,找不着最初的因,和最后的果,以致轮回六道
  ,因果牵连,无有出期,人数自身,被融冶在气里面,又茫
  然地任用聚散无常的气,创造成毁往复的物,自以为有所得
  ,终久是扑着了空,任凭学术界怎样去研究实验,所获得的
  尽是变态中的变态,不能究竟。
  人类如想真正创造有为,必须争取绝对的主动与自由,
  从根本问题解决起,先得摈除万缘,解除这切身的自我,根
  究思想知觉的泉源,追寻最初的生命,更须察知这造化万有
  的原素----气之由来。所谓「万缘」「自我」无非是五蕴(
  色受想行识)的结集,由于无明渴念欲求起了分化作用,堕
  入智情意的相对界中去,知情意三者既分,意识现善恶,知
  识现正否,感情现美丑,遂互呈着相反的作用,被阻碍了的
  统一的作用,自不得实现。」「真正的宗教就在以全力要求
  着自己全体的转换,生命根本的革新。」追究至知情意未分
  以前的统一,这时自可当下运用万有元素的气不为气所融,
  也才能真正荷担大事,自由无碍﹔其余的成毁兴衰,进步退
  化,都是幻化中的余事,祸福倚伏的象征,科学昌明的今日
  ,对于人类的破坏,福利残害,敏感者自可衡量轻重,枝叶
  的繁荣绝不能满足智的要求,物质的享受终不敌精神资粮足
  以丰富人生,古来许多圣哲对于内在的修养方法与指示,究
  竟是值得人们深思体味的﹗儒家的「养气」道家的「炼气」
  并不能认为是落伍的作用,当然佛法的功夫较之儒道更是直
  捷妥当的,孟子「善养浩然之气」,所以「贫贱不移,富贵
  不淫,威武不屈」。文天祥意识到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
  90页
  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故能发挥「鼎镂甘如饴,
  求之不可得」的精神,遂标炳了至上的人道,何况有进于此
  呢﹗
  四、自我的追寻
  否定了一切矛盾对待,颠覆了所有的我见执着,便达于
  绝对无,也就是绝对有,完全非我,也完全是我的境界,这
  种境界是无可言说的,唯悟者与悟者自知,经云﹕「言语道
  断,一切言语也,心行寂灭,一切心行也。」一着于音声意
  念,便成偏执故。所以文字般若皆为指月的手指,月见门启
  ,指砖自可舍离。
  为了进一步窥见真理的圣境,把握住可以引我们走向永
  恒大我的指针,也暂且借用一下叩门的砖石,可以代表的,
  那就是真实的智慧和博爱大悲的心行,智慧属于体,大悲属
  于用,智慧具足,必然能博爱慈悲,能行慈悲,亦必具有真
  实智慧,智悲双运,非一非二。
  一、辨别真实智愚 科学突飞猛进,物演争奇竞妍,文
  化思想,深遽新异,在在记载着人类智巧的长足进化,于是
  豪华逸乐,穷极移靡,少数人群,蒙受赐与,破坏残害悲惨
  酷虐,广遍地制造苦厄,道德人心,险剧地逆驰,进化还是
  退化﹖实大成问题﹗智慧究系什么﹖更须澈底地施以解剖分
  析。
  91页
  智能的本身正和道德的本身一样,它是尽善尽美,毫无
  瑕疵的,可是总明变为残暴的利器,道貌演成阶级的桎梏,
  道德智慧,既被利用,遂被唾弃了善良真诚,虚怀克己,被
  人目为迂拙愚庸,圆滑机巧,侵窃伪饰,共相称为优秀斡炼
  ,忠义损己是傻子,钻营私图是明哲,安贫乐道是怯懦,媚
  强凌弱是先进,相互欺伪,又相互咀咒社会黑暗,共同摧毁
  真理,又同声嗟叹真理无从寻觅。这是谁的过错呢﹖根本的
  智能,是和本具的道德,始终一致,不会增益,也未经减损
  的,不幸被人们利用污染侮篾,只是人们认识未明,过错也
  是最堪同情的,因为本来未明呀﹗真真见着了光明,谁愿再
  面向黑暗,确实辨识了是非,谁愿仍彷徨投机﹖不记得是谁
  的名言说﹕「傻子才愿做坏事」。「说是非者,自己是是非
  中人。」善于欺人也最会自欺,诚能爱己定能爱人。自尊者
  必忠于职守以及一切事业。究竟的智者是平直真挚,顺随众
  缘,而不沾染,洞察万变,无有机心,故有云﹕「大智若愚
  」。地道的愚者是孤寂寡闻,质实简朴,于人无益,于己无
  损。然而世界层出着烦忧怖畏,乃由于智愚被伪装了的后果
  ,智慧离人何尝远呢﹖只须辨别清澈,自然「念兹在兹」了
  。大乘入楞伽经分智为三等﹕
  一、世间智 谓诸凡愚着我我所,执取二边,求诸有声
  贪色等境,如是修行檀波罗蜜,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成就
  神通,生于梵世。
  二、出世间智 声闻缘觉,执着涅盘,希求自乐,如是
  修习诸波罗蜜。
  92页
  三、出世间上上智 菩萨摩诃萨于自心二法,了知唯是
  分别所现,不起妄想,不生执着,不取色相,为欲利乐一切
  众生而修行波罗蜜,即是不起分别之时,认知能取所取自性
  。
  第一种智,建立在利害比较上面,为了想满足最大的欲
  求,故修行善业,忍辱克苦,待智能精进,得生存于理想的
  世界(天堂)。第二种智,觉知理想的天堂仍属生灭幻有不能
  久常,因修寂灭常住,仅求自生之解脱。第三种智,知一切
  形相皆由自心分别所现,爰不生厌离,也不贪着,以无别的
  心,随顺万变,为利乐一切众生,修习智慧,这是有为的无
  为,超越的普遍,亦所谓究竟中道。楞伽经又显示智与识的
  区别谓﹕「生灭是识,不生不灭是智﹔堕相无相及有无种种
  相因是识,离相无相及有无因是智,有积集相是识,无积集
  相是智。着境界相是识,不着境界相是智,三和合相应是识
  ,无碍相应生是智,有得相是识,无得相是智,证自圣智所
  行境界,如月中月,不入不出故。」
  识,即世间一切聪明技艺,是生灭无常,损益相对的。
  智是寂照常明,圆融绝对,识是造作无为的工具,可为醍醐
  也可成毒药。智是本具的自性,和道德美善利乐自由平等普
  备,浑然一体,从无增减。
  或者说美不一定是善,正如艺术不是道德,可是好作品
  产生的影响该是善的。至善的境界,必然微妙逸乐,能说不
  是美吗﹖奉循道德者往往戒惊唯美的放逸,正和矜才使气者
  唾弃道德为桎
  93页
  梏,同样是偏执。
  愚昧常伴着烦恼,智慧的自身即是极乐,乃不易的真理
  ,再引芝峰法师所译的禅话一段,或可更亲近智慧的容辉﹗
  真理,只是真理自身的表示,始是完全﹔如自己,只
  有自己认识自己,才是确实,这里断不容他物介在其
  间,为是直接的境界的缘故,好像灯火依着己的光,
  而得完全表现自己的容姿。假若不是自己来知自己,
  真理来说真理,那便非真实的东西,仅不过是那阴影
  罢了,概念的智,不是认识物体的真相的智,不过认
  识物相阴影来摸索区别其它的阴影而已。
  这是多么单纯统一而活泼的姿态﹗让智慧与自性的智慧
  融和吧﹗此外,尽是叩门的砖而已。
  二、修行博爱大悲 真恒的体性是智慧,表现于外为博
  为大悲,体用虽异,而实不分,没有慈悲的智慧是狂慧,流
  为技术机巧﹔离开智慧的慈悲是俗情,不出利害计较。既已
  知道智慧迥异于伪装的机智,也必须辨别慈悲远殊于尘俗的
  感情。爱乐是利欲的冲动,幸运开始,霎时的新奇,悲哀是
  倚赖的表示,希望索得同情的慰安。恼怒是忌嫉的反应,不
  愿看见他人的侥幸浮华。谁曾体会到真实的幸福与痛苦﹖(
  真实苦乐是超越意识的)只是从邻舍比较得来的胜负﹗稍一
  远望,略加分析,何处不是可笑的矛盾﹗比较可贵的要算同
  情和忏悔两种情绪,感情扩展,乃有同情,利他
  94页
  为怀,忧人之忧,但这是消极而有限度的,对同类才会引起
  同情,而且偶然的感动罢了。忏悔是反省的工夫,严肃而虚
  心地时时观照分析,不让七情盲撞,但可独善,不能利他。
  单纯清新的情绪是美感,当远隔利害,离开经验成见,达于
  忘我的境界,便会体会到一种直觉的原始的美感,但那只是
  剎那间仅有的情绪,当它的敌人「爱欲」意念泛起时,美感
  便不能存在了。人道的准则,当推孔孟的仁义,墨子的兼爱
  ,孔孟的解释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君子去仁,
  恶乎成名」﹔「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仁内也,义
  外也」。即是说﹕唯仁者没有偏见,好恶都得其当。其它的
  名利都不为君子所好,只有「求仁得仁」名亦归焉。仁是内
  在的善良,义是表现于外的合理的行为,得当的好恶,合理
  的行为,可有取决于对待比较中,很难确定准则,且政俗常
  变,准则又岂能久留﹖缺陷难免,便易为乡愿所乘﹔君子自
  心,虽然不谋名利,但对于仁义所归的令名,却很重视,墨
  云﹕「兼相爱,交相利」,虽属利在大众,究有着爱与利的
  目的,都是「见」「执」未除,自成为真理本体的障碍。
  究竟体性,真恒生命所发出的心行,那是太超然了﹗而
  且又最普遍的﹗它是圆融绝待,不间丝毫分别拣择,没有名
  词可以代表这种伟大与微妙,就勉强叫做博爱大悲,爱遍一
  切处,悲也遍一切处,不因愚闇丑恶而不爱,它们迷失了美
  备的本性,惶惑地咀嚼着无尽的苦果,正堪怜惜﹗不在豪华
  佚荡而不悲,彼等蒙蔽了正觉妙心,盲昧地染造不拔的罪障
  ,实应悲悯﹗虽然是至大至
  95页
  深的爱与悲,但不执着于爱与被爱的形态,能施所施与受施
  ,三轮俱空,「灭度众生已,而无众生实灭度者」,非为众
  生得度即归虚无乃是功成不居,而且无功可居,最大的智与
  悲,在助人也证得知与悲的本体,觉行圆满的境界,无有先
  后高下,本来体性无二,既知万有差别,皆系妄念积集,怎
  么会再去拣择执着呢﹖所有集聚遇合,终当散离,所有生存
  建立,终当殒坏,实属隐瞒不了的幻影,既知所执的「现实
  」实为虚幻,而原有着统一美备无可取无可舍,无得亦无失
  的真恒的生命,则对于因私我而起的烦忧顾虑,惊恐怖畏,
  以及贪着私图,忌嫉斗争,自然地冰释云散。人生烦恼,尽
  是被愁苦恐怖的私我纠缠,但能将我见扫除清净,丝毫惑念
  不生,我执烦恼既不可得,自然「当体即空」,自性四大互
  融,无劳质碍的水火积集分化,「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私我既除,大我自然现前,「藏天下于天下则无所失之」(
  庄子),到此境地,何等自由自在﹗也才真能「大雄无畏」
  。孔云﹕「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知见正确心地坦
  荡而仁爱,必然勇于有为,倘若仅仅是勇者,无非是「婴孩
  无畏」,「走错了路快跑的积极」。圆融真如的境界,不间
  微未私意,绝无隔碍、戒惧,该是多么的大勇大用﹗
  总之,智慧的究竟,仁爱的普遍,勇猛的极度,快乐的
  顶颠,都必达于「同体大悲」,不证同体,则必有偏,站在
  一偏的立场,智者有所不知,仁者有所不爱,勇者有所不为
  ,然否相推,损益相抵,宁非多事﹗
  96页
  假如听到远方正在悲号的声音,还能欢笑吗﹖假如真见
  未来即行散灭的物体,还愿夺取吗﹖人世间,每一剎那都散
  布着惨痛的悲剧,可是局部的欢笑,依然那样迷醉,何处没
  有破坏倾毁,然而角触的争杀,依旧那样热烈﹗都由于时空
  隔离,无明所障,迟钝迷浮的俗情,哭泣像婴孩似的歌涕,
  欢笑无非是偶然的驰懈,假如知道悲痛的底蕴,无始生灭流
  转的大苦,哭泣还有完的时候吗﹖假如知道妙明真心,众生
  本具,但须「忘我」「不惑」即是自由美备,还愿寻求一点
  欲利的满足吗﹖对于同类容易寄与同情共鸣,只因感觉较密
  ,利害相近,倘使扩大感情,推远知觉,虽属异类以及木石
  亦皆同感同受,究应对谁珍爱,又对谁残害﹖同体大悲的境
  界,即是有着广遍灵敏的知见感觉,体会到所有苦与乐的真
  味,又能超越所有苦与乐的惑染,于是证知了生命的真实永
  恒。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