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10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试论宗教信仰的伦理价值

    信仰者的“根本转变”。iii  尽管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比较富足,但富足不能保证人生苦难的减少和挫折的不遭遇,更不能保证人生意义的充盈。现实世界的复杂和艰难以及人生理想的难以实现,真善美的难以追寻,...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78页。  iii 参见斯特伦:《人与神:宗教生活的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iv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李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02559163.html
  • 赵朴老的人间佛教在灵山

    作为成佛的资粮。如果,只顾自己,不去服务社会、普渡众生,那么就断绝成佛的可能。[iii]太虚法师把人生佛教扩展到人间,关怀社会、普度众生的大乘佛理,也是人间佛教理论的基本内涵。  在顺应时代需要,革除...日记·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3月版,第530页。  [iii] 参考《太虚法师传》,邓子美、陈卫华著,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159页。  [iv] 赵朴初,《佛教常识问答》。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23561578.html
  • 护心亭初集之谁之能得识何所了何名所觉(下)

    引用了世亲的话。比如,在讨论三业的成立时[iii]世亲说有部是用三个标准来成立三种业的,这种定义其实是很不严谨的,因为既然可以用三个不同的标准来成立三业,那么就是用两个标准来成立两种业或用四个标准来成立...p622c  [ii]T29,p622c  [iii]T29, p67b  [iv]T29, p622b  [v]T29, p624a  [vi]世亲为众贤的书起名顺正理,很多学者认为这是传说。我认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75166035.html
  • 大学生信教原因分析及其启示

    学生信仰天主教。[iii]   2003年秋季由李志英等几位党务工作者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北京舞蹈学院、北京...GODoor.net。   [ii]赵斌.《对大学生宗教暧昧现象的透视》.《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iii]戴嘉宝.《新时期大学生信仰宗教的调查分析》.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肖来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573081109.html
  • 从《十善业道经》谈起

      人的行为是有选择的。如果有善的道德意识修养,自然会在特定环境选取善的行为,反之亦然。“身、语、意三业的性质有善、恶、无记三性。“记”、分别,“无记”无分别、即中性[iii]。三业中能够感召未来果报...地狱、畜生、饿鬼、人、天、阿修罗等,有善恶等级之别。众生由其未尽之业,故于六道中受无穷流转生死轮回之苦,称为六道轮回。   [iii] 中性,三性之一。事物之性体中容,不可记为善,亦不可记为恶者。...

    蔡沛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255982174.html
  • 书评:《吐鲁番敦煌文献:丝绸之路的文明汇聚研究论集》

    沙州图经》等汉文材料,晋唐间敦煌西北的长城烽隧一直都在使用,而且,胡平生先生最近解读的楼兰出土汉文木简(L.A.I.iii.1)所记“建兴十八年三月十七日粟特胡楼兰”云云(《文物》1991年第8期),...huang”(The Gest Library Journal,III/2,1989,pp.7-29),德国的同行尽快公布Volkerkundemuseum,Munchen所藏A.H.Francke ...

    荣新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392682523.html
  • 南传佛教基本教义(4)

    ,不是出生、财富、天资或地位的附属品,而是一个努力的结果。  假若我们想获得一种有价值的高尚品质,我们就应该记住佛陀反对粗心大意和幻想的警语:  警惕,经常记住。[iii]  在性格的培养中,第一件...。好的忠告体现永恒的真理,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的。  注释:  [i] 《增支部》第一卷第二六一页。   [ii] 《增支部》第一卷第一O二页。   [iii] 《长部》第二卷第一二O经。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5246075.html
  • “实相”与“方便”——佛教的“神通”观

    过去与未来的知识、前世的知识、他心的知识、死亡的知识、声音的知识、星宿的知识、身体组织的知识等5。 《瑜伽经》III. 20-41,甚至还描写一个修习瑜伽的行者,可以获得各种超自然的力量,包括:身体...的主要典籍-《瑜伽经》(Yoga-sutra)II.29-III.4所说,瑜伽(yoga)是一种把心意集中于一处的修行方法,共有八个阶段,称为“八支瑜伽”。而最后三支是:执持(...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247470.html
  • 谈注释家与文法家对巴利文献的影响

    疏》(Sv-pt II 46,11)所追认。 k这个 -a 的主格单数形也出现在《本生经》:vivatta-cchadda nu si sabbadassi (Ja III 349,4*),这个句子...又Ce -o, Be -o. ‧D II 17,8 : vivattacchaddo, no v.l. 又Ce -o, Be -o. ‧D III 142,20 : ...

    蔡奇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3747507.html
  • 台湾佛教僧团的现代转型~台南地区开元寺与妙心寺之比较研究

    i  附图二:开元寺与妙心寺位置现况图ii  附图三:开元寺山门iii  附图四:开元寺住持悟慈法师iii  附图五:古木参天的开元寺庙埕iii  附图六:开元寺古碑亭iii  附图七:明郑时期的北园遗址iii  附图八:开元幼儿园iv  附图九:慈爱医院iv  附图十:开元禅学院iv  附图十一:2005年开元宗门基金会暨眼净和尚圆寂纪念会iv  附图十二:妙心寺山门v  附图十三:妙心寺大殿v...

    杨宫妹(释如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15563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