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从《十善业道经》谈起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03日
来源:不详   作者:蔡沛贤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从《十善业道经》谈起

  蔡沛贤

  在开始之前,先交代一些因缘。其实我们禅学会,说要跟国学社合作、办一些活动,已经说了很久。可以说国学社成立之前,我们已有讨论,石轩师兄是国学社创办人之一,同时也是我们禅学会理事。所以我们是因缘具足的。佛教里说因缘。最近我们会员大会刚刚举行,检讨去年的活动,在08-09年这个工作计划里,我们是会考虑会员活动的多样化。我们禅学会强调要共同研习、共同分享。作为一个学会,我们应互相交流。理事会综合所有意见,在今年的活动里,有一个设想,希望每个月都可以举办一次禅茶。就是我们找个地方,大家坐下来,做一些交流、分享等。国学社有这么好的地方,亦很愿意把他这个地方“供养”出来。所以我们对国学社的支持表示深切地感恩。

  关于禅茶的目的,我想我们还是作为大家分享比较好,而不要作为讲座。特别表示我个人,未有到讲经说法或作老师的程度。所以大家还是抱着共同研习的态度会比较好。

  佛教的基本教化及理论基础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论都离不开其止恶扬善的基本教化;如《法句经》著名的《七佛通诫偈》所说的:“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看似简单,实行匪易的教化是建于佛教独特的理论基础的。这就是缘起法与业力论。

  缘起法是指法界[i]的一切存在 包括物质和精神层面,都没有自性的,而是相互依持、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所有因果关系都是错综复杂的。若要改变某一现象,必须从其作依持的,起作用的各种条件上着手。

  业是造作的意思,具体指内心的活动和由内心的思维所发动的言语和行为。 业力是这些活动所引起的力用。《经》上说:“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诸趣轮转是指法界的生死流转、六道轮回[ii]。起心动念决定了行为的善恶,从而产生相应的苦乐后果。业惑招果是最原始的亦是最基本的佛教教理。

  三业与十善

  人的行为是有选择的。如果有善的道德意识修养,自然会在特定环境选取善的行为,反之亦然。“身、语、意三业的性质有善、恶、无记三性。“记”、分别,“无记”无分别、即中性[iii]。三业中能够感召未来果报的是善恶二业。《经》上说:“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

  身三业为:

  不杀生

  不偷盗

  不邪淫

  口四业为:

  不妄语

  不两舌

  不恶口

  不绮语

  意三业为:

  不贪欲

  不嗔恚。

  不邪见

  欲界凡夫有不尽的欲望。 十善是相对十恶而言的。佛陀随机说法, 要唤醒我们对善法的欲望。《经》云:“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亳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即恒常不断的用正确的思维,观察善法,坚持善法的信念,作为心行的依据及追求依止高尚的模楷。

  五戒与十善

  戒律可说是佛教的道德规范,而五戒是最基本及最重要的。十善业道亦含摄五戒之内涵;如身三业等同于“杀”“盗”“淫”三戒,口四业统摄于“妄”戒。而意三业是支配身口作业, 应远离能让人神智不清及乱性的媒介,保持自制能力, 即“酒”戒。

  由人而佛所行的正道,众说纷纭,但是最基本的还是五戒十善。太虚大师说,“五戒之行”“十善之化”属于五乘[iv]共法、由人生改善、才进而修证其他乘法,经证得“后世增胜”(生天)、“生死解脱”最后达到“法界圆明”而成佛。(见《人生佛教开题》)

  “戒、定、慧”为无漏[v]三学。戒是止恶行善, 定是止息念慮, 慧是正确思维,心意清净。太虚大师说:“菩萨位中第二离垢地”[vi],即由十善成业,由戒增上成定,即深修十善,将身语意恶之极细者,亦究竟断除,定心不散乱而得安,即成十善行深进一层功夫。至于由定成慧,则是最后将无明邪见打破,无漏智慧发生,此即十善业道的究竟道”《十善业经讲要》。

  五戒十善是人人可修。修持深浅不同、质量不同,自然成就不同。凡夫能修,自得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乘人能得涅磐清净。但这都不是究竟。要到第二离垢地菩萨方始能自性清净, 成就究竟圆满。

  大乘佛教对十善业道的推衍

  大乘佛教精神是饶益有情,发大悲心,自利利他。太虚大师说:“从自他两利的道德的标准上,依于佛典说明道德的行为则凡一切行为是害他的,即是两害、一切行为是利他的即是两利。故佛教的道德行为,以不害他为消极的道德,以能利他为积极的道德”。

  汉地佛教的发展不单重视心行的修养,更从消极意义的不杀等转化为积极意义的“慈心”“施善”“安众生心”等利他的修为上。大乘佛教把不杀等不做恶业称之为“止善”(止恶之善),同时主张应积极地去做善业,称为“行善”(行善之善)。隋代智者大师在《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上提出与不杀等十项“止善”相应的“行善”,它们分别是:放生、布施、恭敬、实语、和合、软语、意语、修不净观,慈忍、信归正道,发展了十善的道德蕴含的意义。

  《十善业道经》明示修持十善可以得到的功德利益,最后把功德回向,与求无上菩提联系起来。大乘佛法的不求自利, 所作的都想为众生, 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即是发“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宏愿。 此愿力远超过无明烦恼等业力, 令其不会起现行。

  《经》上更把十善业行推衍到具体的菩萨胜行,如六度、四无量心、四摄及三十七菩提分[vii]等。从人天所修的有漏善到达无漏圆善[viii]。

  以十善业道作为宗教实践的现代意义

  《经》上说:“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安往;……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地而成就。”

  佛教伦理的终极目标是人人成佛。这是极高的伦理道德。相比现代社会的伦理意识和道德思维只放在契约或法规范畴上,有极大的差别。但人人都认为有法治、有公约,才可有合理的社会生活。然而,世俗功利的约束带来的不只是困扰,更突出几乎无法克服的伦理和道德问题。试看普遍的社会现象,如:贫富差距、人心不安、生态破坏、产品检验、企业管治、职业道德和今天热烘烘的金融危机等等问题,有哪一个不是人类行为动机所引的恶果!

  佛教指出社会上的恶与善都是我们的共业。佛教的宗教实践就是要我们共建十善大地。人人从自身做起, 认识无始以来的贪、嗔、痴,深信因果, 精进努力修正自我的心行来提升生命的品质。生命价值不应只停留在凡俗世界的认知上。我们可以有更超越的祈求。 有十善业修行就有成就完满菩萨、佛的果位的可能。菩萨要度的众生就在这娑婆世界。我们应持超凡的心念来履行我们在世间的任务。

  注解:

  --------------------------------------------------------------------------------

  [i] 法界,指意识所缘对象之所有事物。为十八界之一。据俱舍论卷一载,受、想、行三蕴与无表色、无为法,称为法界;于十二处之中,则称为法处。然十八界中其它之十七界亦称为法,故广义泛指有为、无为之一切诸法,亦称为法界。就字义而言,界有“种族生本”之义,例如山中藏有金银等种种矿脉,一身之中具足眼等诸法,各各自类相续而生。又界或为“种类各别”之义,即诸法的自性各异之意。

  [ii] 六道,即地狱、畜生、饿鬼、人、天、阿修罗等,有善恶等级之别。众生由其未尽之业,故于六道中受无穷流转生死轮回之苦,称为六道轮回。

  [iii] 中性,三性之一。事物之性体中容,不可记为善,亦不可记为恶者。又感善果不可记,感恶果亦不可记者。

  [iv] 乘,指道、船、车,即运载之义。为教化众生而将之运载至理想世界之五种法门,称为五乘。通常指:(一)人乘,人以三归五戒为乘,运出三涂四趣而生于人道。(二)天乘,以上品十善及四禅八定为乘,运载众生越于四洲而达天界。(三)声闻乘,即以四谛法门为乘,运载众生越于三界,至有余涅槃而成阿罗汉。(四)缘觉乘,即以十二因缘法门为乘,运载众生越于三界,至无余涅槃而成辟支佛。(五)菩萨乘,即以悲智六度法门为乘,运载众生总超三界三乘之境,至无上菩提大般涅槃之彼岸。〔盂兰盆经疏卷上、法华玄论卷七〕。

  [v] 漏者烦恼之异名,漏泄之义,贪嗔等之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流注而不止,谓之漏。又漏为漏落之义,烦恼能令人漏落于三恶道谓之漏。因之谓有烦恼之法云有漏,离烦恼之法云无漏。

  [vi] 十地的菩萨位之一,得甚深的智慧,灭一切烦恼缠缚。于一切时中,念念住于慈悲柔和;于一切人中,怨亲爱憎皆能圆满自在。“离垢地”就是很清净的境界。何谓“垢”?也就是垢秽——对人我有分別心,自以为是。心地若能净化,去除这杂念,才能进入“离垢地”。也就是心田中完全是纯净的好种子,不掺杂一些不好的东西。华严经云:菩萨摩诃萨第二离垢地。菩萨住此地。多作转轮圣王。

  [vii] 菩提分,又作觉支、觉分。分,支分、因之义。三十七菩提分指追求智能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即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菩提分):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以此三十七法皆顺趣菩提,故皆称菩提分法。

  [viii] 无漏善,指远离烦恼过非之善法。“有漏善”之对称。为“见道”以上之圣者所生起之善。在小乘指四向三果之圣者所起之有学善、阿罗汉果所起之无学善,及涅槃之胜义善;在大乘则为初地以上之菩萨所修六度等之无漏有为及无为涅槃法。成唯识论述记卷五末载(大四三·四一八下):“无漏有为、无为亦尔,此世、他世违越生死,有得、有证,及由涅槃获二世益,非生恶趣等,故并名为善。”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