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645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秘密曼荼罗教广付法传解题

    一心归命曰:‘而自今以后,敢闻命矣。’龙树菩萨善闲药术,飧饵养生。寿年数百,志貌不衰。”后因引正王太子诚愿,以干茅叶自刎其颈,若利剑断,取灭度【48】。   又一说云:蝉蜕而去。其提婆菩萨者,弥勒...

    冈田契昌阿阇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263480095.html
  • 佛教的生死观

    ]八十《华严经》卷十六,《大正藏》卷10,页83上。   [27]玄觉《证道歌》卷一,《大正藏》卷48,页396下。   [28]同[26],卷六十三,《大正藏》卷10,页33上。   [29]...

    唐思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264480110.html
  • 敦煌经变画研究论著目录

    会,2006年   释舍幸纪:观经变考——以敦煌莫高窟209窟为中心,《印度学佛教学研究》48卷2号(总96号),2000年3月   沙武田:SP.76“观无量寿经变稿”析,《敦煌研究》2001年...

    王惠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265180124.html
  • 也谈汉文佛教大藏经的系统问题

    优婆塞’;资作‘月支’。下同;碛作‘代月支国优婆塞’。”   此经卷上涉及文字校勘的校勘记共133条,其中资、碛……径、清一组出校的有48条;碛独立出校的有29条。卷下大致相同。   以上例举的这些...

    李富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092080759.html
  • 灵光与曙光——从明代宗教意识看中国近代文明的发端

    所得也,是以隔八隔六,循环无已,上下相生,首尾一贯,以证往而不返之说为非。”[48]“创立新法,置一尺为实,以密率除之,凡十二遍。”[49]明代科学家对数学语言和实验方法的运用是十分自觉而严谨的。近代... [48]朱载堉《音义》。   [50]《明太祖实录》,吴元年八月己巳。   [51]同上,洪武元年十月丙子。   [52]同上,洪武三年六月癸亥。   [53]同上,洪武二年正月丙申。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092480767.html
  • 僧侣自我转化经验及其自我观之叙事研究

    台北:猫头鹰。   蔡彦仁(民85)。宗教---心灵的体验。香光庄严,48。   潘素卿(民85)。佛教徒的死亡观念与生命意义之关系研究及其在谘商上的应用。彰化师范大学辅导与谘商研究所博士论文。 ...

    陈佩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21080928.html
  • 谁说的话──巴利与汉译经典关于说者的差异

    早期佛教部派所附加的;但是面對這些差異時,也不要忘記有些差異可能是出自口誦傳承所帶來的混亂。      事實上,這是口誦傳承所可預期的結果,如同阿難,傳統佛教所認為的保持早期佛教口誦傳承的重要人物[48...24) 。   [48] 《毗奈耶》( Vin ii 287) 將記憶佛陀所說的經典,與在傳統稱為第一結集的場合當眾背誦,歸功於阿難。   [49] 《中部 76經》(M i 520,6) : ...

    无著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8173881374.html
  • 从观心评天台山家山外之论争

    心佛众生之关系   依源清之看法,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基本上,心是佛众生之本,佛为觉,众生为不觉,心乃生佛之心,非离生佛外别有心,由此而说明三无差别与因果不二(48)(参卐续藏100·111上)。  ...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335181706.html
  • 净觉仁岳对其师知礼之「背判」

    召南为北(48)(卐续藏95·401左上—下)。   此厘清《法华》开权显实之义,开化他之权即自行权,弊衣之身即法身,而非谓开权显实之后,劣应身即是尊特身,因为劣应身、尊特身皆属权用差别之事;就体而言...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335281708.html
  • 五台山简介

    路青石辅成,全程共计1080个台价。登上大智路,烦恼顿消,登顶之后就看到了黛螺顶的牌楼,石狮和山门了。黛螺顶坐东面西,寺宇不大,占地3000平方米,内有殿堂僧舍48间。中轴线上由西向东依次有天王殿、...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343881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