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645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映照安史之乱的唐代民间弥勒信仰实物

    所说之义也。[47]   《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一:   [48]   显然,《救诸众生一切苦难经》乃一种诗歌、散文相混合的文体,使用了印度经典的基本文体。而其正文中“阎浮”、“弥勒”、“末劫”、“...历史地图集》第五册,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年10月第1版,第48-9页。   [14] 氏著《〈新菩萨经〉、〈劝善经〉、〈救诸众生一切苦难经〉校录及其流传背景之探讨》,第55页。   [15] ...

    张子开 张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480678537.html
  • 正史中的唐五代禅宗史料——略论社会思潮对史书编纂的影响

    取,但纪部帙而已。……   煚等《四部目》及《释道目》,并有小序及注撰人姓氏,卷轴繁多,今并略之,但纪篇部,以表我朝文物之大。其《释道录目》附本书,今亦不取,据开元经籍为之志。……[48]   其...典籍选刊”本,1987年8月第1版,上册,第2页。   [48] 第6册,第1964、1966页。   [49]宋周密 :《齐东野语·理度议谥》,《丛书集成初编》本。   [50]参考:1、朱熹:...

    饶宗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481178546.html
  • 探究少林“CEO”释永信商业化非常“修炼”

    。1989年底,武僧团应邀访日,他由此打开通向国际的第一扇窗。机缘巧合,在访问京都达摩寺时,他无意发现了一组少林寺早年景象的照片,拍摄于1920年,他提出复制一套的请求,主人慨然应允,这48张照片是...

    何伊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483378591.html
  • “醒世诗”考辨

    居丧如前”;为民之后,“先世田宅尽推以与庶弟,别架数楹,仅蔽风雨。寻为水漂没,假寓田家” [47];遇“岁饥,移书郡邑,得粟数十石,率友人躬振给”[48],皆是其例。这种风格更是集中体现于其治学历程之中...宗羲撰《明儒学案》卷十八《江右相传学案三·文恭罗念庵先生洪先》。   [48]《明史》卷二百八十三本传,第24册,第7279页。   [49] 《明史》卷二百八十三本传,第24册,第7279页。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82278742.html
  • 《金刚经》与南宗禅——以敦煌文献为中心

    》版本很多,其中敦煌本《六祖坛经》应是慧能说教的最原始的本子。现知有五个写本,分别为S. 5475、北冈48(8024)、敦博77、旅顺博物馆藏本及北京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北敦08958号。这5件写卷...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82378745.html
  • 蔡瑞霖:关于唯识学时间意识的现象学考察

    自我意识」这样前后一贯的信条,此绝对意识又可说为「绝对主体性」或「绝对的自我」(注 48 )。由于受到那托普的影响,引入「纯粹自我」与「超越统觉」的观念(注 49 ),必须和时间能建构的绝对流连贯起来,...自身建构的特性,由此可知。   注48 可以说,「绝对意识」或认识主体于认识活动中所必不可少的 「绝对主体性」之义,是衔接前后期胡塞尔的重要观念,予以理念化成为「超越意识」或「超越主体性」、「超越...

    蔡瑞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82878754.html
  • 禅宗语言的种类

    几乎全是教法语:“善知识”者,梵语kalyāna-mitra之意译,指才堪传授佛法的人。[48]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卷五5《阇尼沙经》中即已出现该辞:“或有众生亲近贪欲,习不善行。...[48]参考唐玄应《一切經音義》卷二十三“善知识”条。T.54,no.2128,p.451c。   [49] T.1,no.1,p.36a。   [50] 《一切经音义》卷二十六云:“毘摩质多(此...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82878755.html
  • 佛教与西夏文字的创制

    西田龙雄:《西夏文字觉书》,《月刊シルクロード》4卷2号,1978,第48—50页。   [⑦] 史金波:《西夏文概述》,《史金波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第99页。   [⑧] ...

    张迎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90578800.html
  • 佛学问答——惟贤长老答

    ,那个时候你的功夫就可能不同,慢慢的八风就吹动不了你。 48、心性是什么?是灵魂么? 答:这个问题就是说明心性和灵魂的差别。佛教它不讲灵魂,执着有个灵魂就叫常见,认为这个灵魂生生世世在转来转去,像是有...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264878881.html
  • 简明西藏密宗喇嘛教史(2)

    ——索南嘉措,生于公元1543年,10岁就任哲蚌寺的法台,21岁授了比丘戒。此后,索南嘉措前往各地寺院传播密法。48岁(公元1571年)时,蒙古俺答汗派人前来迎请索南嘉措到东方蒙古地区去。1576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594378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