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佛教文化>>正文内容

古人怎么过腊八 “腊八粥”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28日
来源:凤凰佛教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京城“腊八粥” 那些年古人怎么过腊八

中国农历腊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的成道日,佛教寺庙煮粥供佛,称“腊八粥”。

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前,在尼连禅河边的苦行林中苦修6年,饿得骨瘦如柴,奄奄一息。此时他遇到一位牧女,送给他乳糜(牛乳加饭)。食后他体力恢复,经过思考,决定放弃无益的苦行。

释迦继续静思冥索,探究世间万物,宇宙间一切现象的规律和人生解脱之道,最终释迦于三十五岁腊月初八凌晨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中国佛教徒于成道日举行颂经并效法牧女献乳糜的故事,取谷米及果实,煮粥供佛,定名为“腊八粥”。嗣后食“腊八粥”遂演变成中国民间的一种习俗。

“腊八粥”在中国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清代非常盛行。“腊八粥”的用料十分讲究,粥料为:两黄米(小米、黄米);两白米(大米、江米);两豆(红小豆;绿豆);两果仁(核桃仁、杏仁);两干果(小枣、葡萄干);外加菱角米、栗子米、花生米、榛子仁、松子以及白糖、红糖、乳蕈(牛奶、香菇)等合水熬煮。高手熬出的“腊八粥”不但好吃,而且好看,因此“腊八粥”又称“七宝粥”,比作佛家七宝(金、银、琉璃、琥珀、玛瑙、珊瑚、珍珠)的混合体,非常形象。

清代北京在雍和宫东院行宫设粥锅厂,内置大铜锅,是为熬“腊八粥”专用的。因此,雍和宫熬“腊八粥”也是一场隆重的佛事盛典。腊月初一便开始准备,由内务府派人把大批粥料、干柴运到雍和宫,直到初五才能运齐。初六皇帝派大臣和内务府总管率员来到雍和宫,监督称粮,放果料,准备煮粥。初七开始生火,初八凌晨粥成,共熬六锅粥。

第一锅供佛,第二锅供皇帝和后妃,第三锅给王公大臣和大喇嘛,第四锅给文武官员和各省的地方大使,第五锅给在京的文物官员和众喇嘛,第六锅施舍给京城百姓。前三锅里有奶油和全份果料,后三锅无奶油,果料递减。

煮粥时由供粥大臣监督,粥成先在佛前供粥。此时宫灯照耀,香火袅袅,鼓乐齐鸣,全体喇嘛上殿颂经。供完佛,献粥帝后,如果皇帝不在京城,也要把粥送到行宫。在京城分送王公大臣的同时,将粥装罐密封用快马送往各地,直到舍粥百姓完毕,盛典方告结束。

京城其他佛教寺院也都在腊八这天煮粥供佛,举行舍粥给百姓的佛事活动。京城百姓也在这天煮粥,供神、佛和自己食用。

这一传统习俗延续至今,“腊八粥”这一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宗教仪式供品,逐渐演变成为寻常百姓家的食品。用料又增加了多种,如桂圆、莲子、百合、枸杞、冰糖、紫米、香米、薏仁米等。名称也由原来的“腊八粥”、“七宝粥”,变成了“八宝粥”,但这和佛前八宝(轮、螺、伞、盖、花、结、鱼、瓶)并无关系。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