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佛教文化>>正文内容

石洞中的佛刹浙江天台慈恩寺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17日
来源:天台慈恩寺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石洞中的佛刹浙江天台慈恩寺


  开凿石窟而筑成佛寺,自古有之,中外皆然。在印度有阿旃陀,以保存的壁画而闻名;在中国则有敦煌千佛洞,以塑像著称。而天台慈恩寺,就是这样一座“洞窟就是殿堂,殿堂均在洞中”的、以玉石雕刻为特色的佛刹。

  一

  慈恩寺位于浙江省天台山主脉的南山龙口处,距离天台县城仅6公里的白云山上。慈恩寺的始建年代不详,据说在汉代时即有梵僧安居,历来为清修、隐悟之所,俗称“岩庵”。而此地闻名,源自隋开皇十七年(597),天台智者大师的护法伽蓝在此地显瑞。如此算来,慈恩寺也有1410多年的历史了。据说清代康熙帝亦曾驻跸于此,向往尤甚,并御赐龙袍于洞中,以为驻跸纪念。现今的慈恩寺所在地是古代遗留的人工古洞。1999年药师佛诞日,年近90高龄的永慈法师振锡至此,进洞踏勘、规划、清理石渣,慈恩寺得以重建。

  时值盛夏,天气闷热,而简易、蜿蜒的乡村公路更是颠簸,但路边的碧绿稻田,不时从田中飞起的白鹭,以及远处绵延的青山,却让人心旷神怡。

  进入山谷,就可以看到慈恩寺的格局,分为建在山腰上的殿阁和建在山脚石洞中的佛堂两个部分,上下遥相呼应。山壁上开凿了很多石窟,供奉着不同的菩萨像,有佛陀在《华严经》中说常住天台山的天冠菩萨,有代表大愿的地藏菩萨……远观慈恩寺,崖隙中生长的绿树、黑褐色的岩壁、洁白的菩萨像,就能感受到一种生机盎然而又肃穆庄严的气氛。

  拾阶而上,寺院的小山门在绿树掩映之中显得格外雅致。山门后的大殿中,供奉着天台宗始祖智者大师。正值周末,附近的香客正在这里礼拜。大殿的两边是寮房,法师缓步走过,香客们纷纷问讯行礼,法师微笑颔首道:“大家要多念佛啊!”

  慈恩寺的主体是在山脚的人工石洞之中。中科院的研究人员曾对主体洞窟进行过勘探考察,其中单洞跨径、双联拱跨径,都堪称“世界之最”。尤其奇特的是,这些古洞“冬暖夏凉、干湿分区、通风有序”,而且洞洞相连、洞中有洞,多层交错。

  慈恩寺洞区的殿堂现有3号洞区的法坛(供奉般若三尊,以及戒坛八大菩萨)、般若堂(供奉天台宗、禅宗、般若宗的等祖师像)和救胎地藏殿,4号洞区的大雄宝殿和卧佛殿,2号洞区的圣财宝殿(供奉八方财禄菩萨),以及1号洞区的圆通宝殿(供奉准提观音)……由于是建在石洞之中,所以这些殿堂中的佛像大都以白玉雕刻。佛刹建于石洞之中,堪称“洞天佛国”了!

  二

  坐在设在石窟中的客堂,丝毫感觉不到洞外酷暑。在这里宴坐品茗,即使如我辈俗人,也能在这一刻体会到自在和清凉!

  慈恩寺住持智渡法师是个健谈的中年人,他从2003年开始住持慈恩寺;当年永慈老法师将建设寺院的任务托付给他时说:“你能建设一个‘让人来转转都能成佛’的道场吗?”这一句话,督促着智渡法师在至今的10年中,宵衣旰食,丝毫不敢懈怠。

  我们的谈话首先从已经圆寂的慈恩寺前任方丈永慈老法师开始。永慈老法师剃度于峨眉山佛牙殿,受戒于成都宝光寺,依止能海法师学修。历任云华寺、栖贤寺、广宗寺、南山禅寺、玉泉寺方丈,是佛教界著名的、持戒精严的大德。1999年住持慈恩寺,2008年坐化入缸,3年后出缸、已然成就全身不腐。慈恩寺已定制一座7米多高的白玉宝塔,计划于明年举行其入塔仪式。

  慈恩寺是药师佛道场,寺内日常的教授也以药师法门为主。智渡法师说,大家一般都知道药师佛是治病救人的,其实药师法门还有很多殊胜的地方;比如“随愿往生”,所以它是与净土宗的各种净土信仰相配合的,印光大师曾对此有明确的开示。此外,天台山是智者大师的道场,所以天台宗的止观修行也是慈恩寺的一项重要内容。“所有的法门都是摄受众生的一种方便;所有学佛的法门都是‘导归净土’的,只是根据个人的愿力的不同而有区别。”对于不同法门本质上的一致性,智渡法师如是概括。

  智渡法师出家前是规划专业的大学生,所以建设上常常亲自参与设计、施工;而谈起慈恩寺的未来规划建设,他更是充满独特的构想。慈恩寺的建设,很注重和艺术家们的配合,不但在佛教造像上讲究尽善尽美,在寺院建设上,也十分强调文化意味:由于慈恩寺洞窟形状各异,洞壁千姿百态,所以他力图突出不同洞窟的不同设计;为了烘托文化的氛围,各洞将以白玉或在石壁上雕刻各种佛教艺术造像和经典;在山体周围的摩崖石壁上,也将进行大规模的石窟雕刻;他还计划雕刻天台山白玉版《大藏经》(简称《白玉藏》)……

  智渡法师说,人间佛教,现世解脱。所以修学者在日常之中,要时时以感恩、报恩之心来修行、来做事,完善人格。而慈恩寺所做的一切,最终的落脚处,也就是建设便于学修办道的寺院,弘扬佛教文化的处所,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