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佛缘众生>>正文内容

如法放生具足六度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15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如法放生具足六度


  放生不仅是单纯的把动物从屠刀下、牢笼中解救出来,让他们活下去,还他们以自由,远离眼前的危险固然重要,但我们还希望这些众生能够从根本上摆脱死亡和痛苦,所以我们在放生时,通过佛教的放生仪轨,使被放的生命与佛法结上缘,在他们的相续中种下解脱的种子。

  放生时有出家人带领念诵仪轨自然非常好,没有的话,居士们也可以放生。放生最好能以三殊胜摄持,简单地说,就是放生前有端正发心,放生时一心一意为这些生命念诵心咒和佛号等,放生之后要如法回向。

  我们现在有了正式的《放生念诵仪轨》以及念诵录音,大家在放生时,最好能按照这个《放生念诵仪轨》的内容和念诵录音的指导来念诵,同时要给被放生命施洒甘露水,最好能用系解脱、佛像、佛经等放在所放众生的头顶加持。实在不具备以上的条件,至少也要念诵心咒和佛号。我们所念的佛号、心咒等,入众生耳,便在他们识田中播下了未来解脱的种子。有些众生在听到此声音后,善根将很快成熟,从而转生到善趣。

  佛法的修行可以归摄为六度,而如理如法地放生即能同时具足六度。具体来说:

  第一、布施。放生本身是无畏布施;依佛教的放生仪轨让众生得到佛法的熏染,使他们获得暂时与究竟的利益,是法布施;施财令众生离苦得乐,是财布施。

  第二、持戒。如法放生是让众生获得暂时和究竟的利益,这符合以利益众生为核心的大乘戒律。在运输、放生过程中,尽量避免让动物受伤或受到惊吓等,与不伤害众生的戒律相一致。

  第三、忍辱。放生时遇到违缘不要生嗔恨心,应积极、耐心地寻找解决办法。同时,放生常常需要忍受疲劳、饥饿、严寒、酷暑。这些都是忍辱。

  第四、精进。欢喜踊跃地参加放生。

  第五、禅定。在放生过程中无论是搬运动物还是其他劳作,无论是念诵、观想、祈祷,还是修慈悲心、菩提心,始终认认真真,心不外散。

  第六、智慧。懂得放生的殊胜功德,这是一种智慧。再进一步,有三轮体空的见解以及证悟,就更是智慧。

  在放生圆满结束时,一定要好好回向,将放生的功德回向给所有的六道众生,希望众生都离苦得乐并最终成就佛果。这样的回向会让我们获得殊胜的利益。有时在放生现场,我也听到有的人希望以此功德回向给自己的父母,愿他们健康长寿,或者希望自己家庭和睦等等。我想,你的父母家人若还没有证悟成就的话,肯定也是六道当中的众生,我们回向一切众生,当然也就包括了他们,所以大家不要担心如果功德都回向给六道众生了,自己的家人会得不到利益。

  单个人放生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共修放生,则能使利益众生的能力和功德都扩大。有时,参加一次共修放生所获得的功德,恐怕是我们普通人倾尽毕生之力也很难达到的。特别是在共修放生中,如果有修证成就的佛菩萨参加,我们的凡夫发心就会融入圣者的智慧发心之中,我们将会获得不可思议的功德。共修放生是迅速积累广大资粮的一个方便法门。

  关于在放生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我在文集《次第花开》的放生问答中尽力给予了解答,大家可以参考。

  一个真正心地柔软善良的人,除了尽己所能放生外,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宽厚柔和地对待众生,包括那些不期闯入我们生活的动物们,尽管有时他们的确会带来一些麻烦,比如房间里闯进来蚂蚁、蟑螂、老鼠、苍蝇等等。要知道,我们生活的地方也是他们生活的地方。如果实在不能忍受与他们共处的话,可以想办法请他们到户外去生活,而不是起杀心伤害他们。

  在佛陀时代,僧侣们赤脚行走,为的是避免穿鞋走路时无意踩死昆虫之类的情况发生。在藏地,人们行走或者转绕坛城、佛塔,总是低着头,比较缓慢地走动,一旦发现路上有昆虫就捡起来,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上放入人不经常走过的草丛里。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戒除有意伤害众生的行为外,还应时刻小心不要无意中伤害其他的生命。

  一个人童年时候的教育对其一生的影响很大,所以父母的言传身教在成长中的孩子心里会留下深深的烙印,将来孩子长大成人后,也会把得自于父母的教育传承到下一代。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爱心,先让他们懂得爱护小动物,慢慢懂得爱护一切生命。

  从小不尊重生命,长大后也很难有慈悲心,情况恶劣的,别说对动物,对人类也没有同情心。现在很多电子游戏里都是打打杀杀,孩子经常玩这一类的游戏,会养成把杀戮当儿戏的习气。父母应该正确引导孩子,培养他们生命平等、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