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学佛基础>> 无常苦海>>正文内容

密勒日巴怕死进山修,直至证悟死亡之本性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19日
来源:2018-04-26 七宝藏定|《把每一刻当做临终修,就能够摆脱死亡痛苦》   作者:达真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你们都不愿意听到“死”这个字眼,认为不吉利。但是死亡从来没离开过你,你不就是在刹那中出生,在刹那中灭亡吗?这不就是死吗?有什么不吉利的?如果有不吉利的,你自身就是不吉利的。都不愿意听到死,都不愿意学修寿命无常。你不爱听死就不死了?你不喜欢修寿命无常就不死了?无论你是否喜欢听,是否喜欢修寿命无常,死都离不开你,你也离不开死。这不是我确认的,也不是佛确认的,这是真理,是事实。

  死亡一刹那也没有离开过我们,我们都是在刹那当中死亡的。我再次强调,死期是不定的,每个人随时都会死!这个道理明白了,你就开悟了。这是根本啊!

  你想解决心灵上、生活上的问题,想要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圆满,想要功德圆满,想解脱成佛,现在唯一的修法就是死期不定。每一时刻都是我们死亡的时刻,都是我们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们随时都会死。能够发自内心地这样想,这样做,这叫活在当下。能活在当下的人,立刻就能摆脱一切烦恼痛苦,立刻就能圆满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立即就能断证圆满,解脱成佛。他们就是真正能够明白、领悟“死期不定”这个道理的人。这个含义很深啊!  

  凡夫愚痴颠倒,不该害怕的时候害怕,该害怕的时候不害怕。真正的修行人,应该像密勒日巴尊者所说:

  “吾初畏死赴山中,数数观修死无定,已获无死本坚地,此时远离死畏惧。”

 

 

  密勒日巴尊者为什么跑到山上去呢?就是害怕死!他跑到山上反复观修无常,尤其是反复观修寿命无常,死期不定,最终证悟了死的本性,获得了不生不灭的境界,摆脱了对死亡的畏惧。他没有死的时候害怕死,他真正要死的时候已经不害怕死了。死本身不是实有的、真有的,它是如幻如梦的。死而不死,不死而死;死就是不死,不死就是死。死也是一种显现,一种自然规律。到那个时候可以说是不死,也可以说是死,死了也只是换个地方而已。

  我们应该向密勒日巴尊者学习,先修无常,对死亡有畏惧感、紧迫感,然后精进修行,最后摆脱对死亡的畏惧。当我们不害怕死的时候,就能安详地死,自在地死。这才是智者、圣者的所为。

  我们凡夫是愚痴颠倒的,没死的时候不怕死,所以不修行,修行了也不精进,懈怠懒惰,得过且过。等真正到死的时候却又特别害怕,忍受不了疼痛和恐惧的折磨而不停地挣扎,四肢不停地抖动,痛苦地在地上狂抓乱刨,以至于死后,身下的土地都被刨出了四个洞。以前藏地条件不好,人都死在地上;现在条件好了,人多数都死在床上。虽然床上刨不出来洞,但对死亡的恐惧和临终时要感受的痛苦也足以让将死之人抓破床单。那个时候内心的痛苦、恐惧,真的是无法形容,无法想象的。

  面对死亡的时候,人只能无可奈何,手足无措,恐惧得大声哭喊,甚至有时连哭喊的力气都没有,只能默默垂泪。快要断气的时候,还是闭不上眼睛,心里还牵挂着儿女,实在是说不出话来,但还是想说,就这样无奈地离开这个世界。

    你们都看过人死的情景吧?常言道:“不见棺材不落泪。”他不知道死期临近了,当他见到棺材,知道将要被放在棺材里时,才知道害怕,这时已经没办法了。

  人断气之后,尸体就开始变僵硬了。那些亲人以前无论再怎样喜爱你,再怎样跟你亲近,也渐渐地离开了,都不敢碰你,也不敢看你。他们把你放在棺材里,让你变成一个很恐怖、很没用的东西。再过两天,这个很恐怖、没有用的东西就要被火化了,一火化就剩下一堆骨灰,什么也没有了。

  (来源:达真堪布《成就宝鉴论》寿命无常)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