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宗派法门>> 空性正见>>正文内容

空性和无我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05日
来源:中华五千年网 (www.zh5000.com)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在一个游戏中,我不断的追问一位没有佛学知识的朋友。我告诉他,我会在这个游戏中使他找不到他自己。他不信,我说那么来试一试吧。我问他:“你平常老爱说‘我如何如何’,我想问的是:你老爱说的这个‘我’指的是什么?”他说,是我啊。我问他:你认为的这个我是指你的哪一部分?他说,全部啊。我说,好吧,你的这个“我”存在的前提是:这是我的胳膊、这是我的心、这是我的……什么什么。那么我问你,你的这些属于你的部分全部都排除后,那么你的那个支配全部的“我”在什么地方?换个说法,现在的科技如此之发达,如果把你认为的你的每一个部分都用其他人的部分替换了,请问你还是不是你?他犹豫了一下说,那应该还是我吧。好吧,我说,我再问你:你的某一个部位有了疼痛,你是怎么知道的?是我的神经感受到的。这个神经的感受在哪里?在大脑里。那么我问你,你的所有的举动是由谁来支配的?是大脑啊。他灵机一动,说了一句妙语:大脑就是指挥全身的司令部!我很感动,同时我告诉他:请您仔细的想一想,您认为的那个司令部里,那个司令是谁?那个司令在哪儿?那个司令是如何指挥你的?如果有那个司令,就说明在包括你的全部的我之外,还有一个脱离你之外,单独存在的“我”。有吗?他仔细的想了许久,最后告诉我:是啊,我找不到这个作为司令官的“我”!

  隔天,和这位朋友又见面后,他笑着说:“我这么一个活生生的人,让你一分析就给没了?我后来回家还在想这个问题。我还确实找不到那个司令。那你告诉我,我又思想又活动,是真实存在的啊。这又是怎么一回事?”我说这实际上是一个佛教的哲学问题。这个活生生的你是存在的,但它是由众多因素构成的。理论上的总结是由地(坚硬的东西,如骨头、肌肉等)、水(流质,如血液、体内其他液体)、火(热量)、风(气)、空(如食道这样的空间),还有心(意识)构成。这个真实的存在谁都无法否定,这叫世俗真理,佛教中叫俗谛。但是这些构成你的因素,或者叫元素,都是在不断的变化中——佛教中说刹那刹那都在变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新陈代谢。其中没有一个能够绝对的、永恒的、保持不变的独立自性。所以你的整个存在是没有自性的,佛教中称作性空。我们平常耳熟能详的佛教所说的空,就是指这种“没有自性”。这是绝对的,是绝对真理,佛教中叫做真谛。

  我对他的“追问”,实际上就是玩了个“游戏”。里面包含几个问题:我们平常脱口而出的这个“我”,只是一个概念,佛教中叫名相。这个“我”是不存在的。就像这儿有一个杯子,把它叫做“茶杯”,只是对这个物体的命名,如果我把它叫做“酒杯”,这个杯子还在,但“茶杯”这个概念就没了。但是活生生的这个我是存在的(俗谛),然而由于我的存在本身不具有独立存在性,只是依靠很多的因素而存在,包括一个能将它们概念化的意识。由于没有这样一个永恒不变的自性,所以我的存在是性空(真谛)。而且细分的话,不但我的身体存在是性空的,我的那个能思想的心(意识)也是性空的。比如我们仔细的想一想,我们这个能思想的心在哪里?有人会说:肯定在大脑里。但是显然这个问题没有这么简单。我这位朋友最初认为“我”在大脑里,后来没找到。现在我们认为思想在大脑里,如果我继续追问:那么那个构成你思想的因素是什么?你会回答:脑细胞啊。是吗?脑细胞是物质。而思想是精神,或者叫意识。物质怎么会变成精神呢?另外,也许会有人说,由于脑细胞的活动产生意识。那么我其他部位的细胞也在活动,为什么不能够产生意识?关于我们的心到底在哪儿,或者说我们的思想究竟依附于什么而存在?我们以后来探讨。我这里只是笼统的说,由于心(意识)也在刹那刹那变化,所以我们的心也没有自性,也是性空。因为我们的身和心的性质都是空,所以说人没有自性。佛教哲学中称为“人无我”,这儿的无我指“没有自性”。主体认知的性空叫“人无我”,认知客体性空叫“法无我”。一个意思,只是所指的对象不同而已。

  同样推理,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需要因缘和合,都没有自性,所以性质为空。佛教中把有情识(思想意识)的生命称作有情,如人、动物等六道中的生命;把没有情识的生命叫做无情,如树木、植物等。山河大地等存在叫做器世界。无论有情还是无情以及器世界的存在都是没有自性的。所以佛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其实,空性对于有佛教哲学基础的人来说,在理论上应该不是一个问题。但是对于没有受过佛教知识训练的人,尤其是教外之人,领悟这个问题就比较的吃力。从理论上来说,我也知道心是没有自性的,但是我也遇到了一个困惑:在个人的某种体验中,当你观想佛身的时候,当你专注于佛身时,你会突然感觉到:哦,这个支持我观想的心到哪儿去了?既不在佛身内,也不在佛身,更不在佛身外。那么,这个支持我的观想的“想”是从哪儿来的?呵呵,我的心到哪儿去了?!既然不存在,它在观想;既然存在,它在哪儿呢?它依托于什么而存在呢?呵呵。

  回到修持的话题。对于一个真正的佛教徒来说,意西诺布是这样开示的:“全面的心灵修行需要培养智慧,伴随着大慈悲与开悟的愿望,同时视他人比自己更为重要。也只有到这个时候,你的意识才有可能转化为佛陀的全知。”同时教诲我们:“对佛教徒来说,智慧训练的主题就是空性和无我。”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