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宗派法门>> 净土宗>>正文内容

慕印居士:《楞严经指掌疏》 卷六之下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09日
来源:   作者:慕印居士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慕印居士:《楞严经指掌疏》 卷六之下

   二拣五根(耳根中选。故拣中唯五)五 一拣那律眼根。二拣周利鼻根。三拣憍梵舌根。四拣毕陵身根。五拣空生意根。 初

  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

  首句。纵许洞然。谓纵许其照境分明。洞然不混也。次二句。夺其有亏。准前云。前方全明。是总约正前方。及前两隅而言。后方全暗。是总约正后方。及后两隅而言。观其全字可知。今云明前。乃唯约正前方言。不明后。亦唯约正后方言。以皆无全字故。四维乃是四隅。前方二隅能明。后方二隅不明。故云亏一半也。不言左右旁观者。偈略难收。可以口会。如云既明前不能明后。而四维又亏一半。纵使左右旁观。统论功德。亦唯三分之二。既阙一分。即不圆通。故以云何句拣之。

  二拣周利鼻根

  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

  鼻息者。鼻中气息。出入通者。谓出而送旧则通于外。入而嗅新则通于内。如前云有出有入是也。然出属过去。入属未来。出入少停之时。名曰现前。无交气者。无有交接之气。既无交接之气。则无功德。如前云而缺中交是也。据此则三分论功。缺于一分。已失圆义。况夫出入支分。现前断离。三际不相涉入。又失通义。云何以是而获圆通。明知其不易耳。

  三拣憍梵舌根

  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

  首句。言舌非入味。无有端由生觉。次句。言必因味尘。方生觉了之性。三句。言味若亡时。了性依然无有。此即同前觉不恒一。故亦以云何句拣之。(问。耳根离声闻静。许其为常。今舌根离味尝淡。何不许耶。答。静非是声。故离声犹可闻静。淡本是味。故离味迥无所尝。此二性常不常之异也。)

  四拣毕陵身根

  身与所触同。各非圆觉观。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

  所触即指触尘。前云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今身根亦然。故云与所触同。谓身之觉性。亦因所触物色。发明显现。设无所触。不得发明。文殊妙辨省词。取例为言也。次句各字。通指能例所例。直拣其不是圆通觉观。(初心起修名觉。后心相应名观。)故云非也。涯量句。出尘拣意。谓此身之与触。合有离无。其性不定。与彼圆通妙体。涯际分量。不得冥合契会。理在可拣故。末句结拣可知。

  五拣空生意根

  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想念不可脱。云何获圆通。

  知根。谓能知之根。即意根也。意根即是末那。恒审思量。与彼意识乱思。粗心难辨。故云杂也。湛了终无见者。谓依之修习。欲求澄湛明了。终不可见。如是则妄想念虑。尚不可脱。云何能获圆通。是不可以不拣也。拣五根竟。

  三拣六识六 一拣舍利眼识。二拣普贤耳识。三拣孙陀鼻识。四拣富那舌识。五拣波离身识。六拣目连意识。 初

  识见杂三和。诘本称非相。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

  识见者。眼识缘境。随念粗略。无多缘虑。略同根性缘境。故无妨说见。杂三和者。谓内依根。及根性。外托色尘。内外交杂。三缘和合而得生故。诘本者。于三缘中。穷诘其本也。穷诘其本。三处都无。一者不从根生。唯根无尘。不自生故。二者不从色生。色尘无知。非识因故。三者不从性生。性澄识动。不相类故。既三处叵得。则虚妄无实。故称非相。自体。即识之自体。缘合似有。诘本实无。是先且无有定实。依之修习。终无实果。故末句以云何拣之。

  二拣普贤耳识

  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

  首句。谓识心称性。同性圆闻。故能洞彻十方。自在无碍。生于大因力者。谓由菩萨多劫修习。广大愿行所感生故。修习此等法门。须是深位菩萨。初心浅修。攀仰不及。故不能入。末句结拣可知。

  三拣孙陀鼻识

  鼻想本权机。只令摄心住。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

  鼻想者。如观鼻端白。引起鼻识。自想鼻中气也。本权机者。谓原佛教观。本为对治难陀散心。权设机用。非鼻识本有机用故。次二句。言所谓权机者。只为摄其散心。令住一境。若果住一境。而一境便成心所住处。是心有定在矣。末句言心有定在则不圆通。云何能获也。

  四拣富那舌识

  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

  前二句。言舌识说法。唯是拨弄音声。及于文字。不合得大开悟。而富楼那。所以得大开悟。成阿罗汉者。乃是先劫久成辨才。独擅说法。适今时节已至。因缘会遇。故能尔耳。后二句。言初心若依说法。而所说之法。惟是名句。尚属有为不相应行。非是无为无漏之法。有乖圆通。云何能获。

  五拣波离身识

  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

  持犯者。谓身识不起杀盗淫事。执持犯戒之罪。不令犯故。初心依此。但能约束其身。不过执身不动。设若非身所摄。如妄言。绮语。恶口。两舌等。则识无所从束。是知身识执持。尚不遍于口意二业。况夫菩萨清净律仪。乃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一切法门。自然不遍。故云元非。谓本来非遍也。不遍则不圆。故承此以云何句拣之。(吴兴问云。波离执身。次第执心。俱得通利。今何但云束身。今疏答曰。此约初心言之。大凡初心持戒。先断淫杀盗妄。妄犹可缓。而最所宜急者。唯淫杀盗耳。但执心诚难。故先以身识束身。如身识不起邪觉。离于恶触。自然无复杀盗淫事。是为束身。至若心动淫杀盗机。口出妄言绮语等。非不欲断。但非身识能持。人不尽皆波离。岂能依此入圆。岳师答词。正脉已云混淆。不录。)

  六拣目连意识

  神通本宿因。何关法分别。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

  首句。言目连神通。虽由旋识复湛。心光发宣。而究其深本。乃宿因久修。观其初遇佛时。须发自落。袈裟着身。足知其有由来矣。次句。言既由宿因。与彼现前法尘上。所起分别意识。了不相干。故云何关法分别也。念缘句。言法上分别。乃属妄念攀缘。虽依法尘。实托外物。若离外物。则法且不有。何况于识。故云非离物也。末句。言既不离物。则被物所局。云何能获圆通。拣六识竟。

  四拣七大七 一拣持地地大。二拣月光水大。三拣乌刍火大。四拣琉璃风大。五拣空藏空大。六拣弥勒识大。七拣势至根大。 初

  若以地性观。坚碍非通达。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

  若以地性而观。则地性坚碍。非初心便能通达。是必久修乃通。此拣体析观也。若以平地为功。则平地有为。非顺圣性。是必平心乃顺。此拣平地行也。据此则观行俱失圆义。云何能获圆通。

  二拣月光水大

  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

  若以水性观者。如月光童子。初观身中水性无夺。次观与香水海。等无差别。如是皆由想念成境。及乎出定。唯身无水。足知其非是真实。若必欲契会如如之理。须待证水合空。得无生忍。非初心觉观可能。盖以如如之理。离念不动。一有觉观。动相现而如如隐矣。末句拣意可知。

  三拣乌刍火大

  若以火性观。厌有非真离。非初心方便。云何获圆通。

  若以火性而观。如乌刍瑟摩者。乃因厌欲而见有火相。设无厌欲之心。则火相便无。是知观火之法。但为多淫者一时对治。非真能离欲也。然初心不尽多淫之机。岂必藉此以为方便。纵使藉此。初心亦非真离。云何能获圆通。信知其不易耳。

  四拣琉璃风大

  若以风性观。动寂非无对。对非无上觉。云何获圆通。

  若以风性观。如琉璃光者。初观诸动无二。等无差别。次观来无所从。去无所至。乃由动入寂也。由动入寂。相待成观。故非无对。既非无对。自是有对之法。能所角立。岂称无上觉体。自应非是。既非觉体。因果不类。以圆通即觉体故。云何句。准上。

  五拣空藏空大

  若以空性观。昏钝先非觉。无觉异菩提。云何获圆通。

  以空性观者。如虚空藏。谛观四大无依。妄想生灭。虚空无二等也。然虚空以昏冥钝顽为相。自体先且非觉。非觉即是无觉。既无觉知。即异菩提。以梵语菩提。此云觉道故。既异菩提。则圆通难入。故拣其云何能获。

  六拣弥勒识大

  若以识性观。观识非常住。存心乃虚妄。云何获圆通。

  若以识性观者。如弥勒菩萨。谛观十方唯识。以识性为因心也。但所观之识。生灭不停。是自体先非常住。而存心观之。其犹蒸砂作饭。乃属虚妄。故拣以云何获也。

  七拣势至根大

  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

  凡有动作。皆属行阴。故曰诸行。一涉迁流。即非常住。故曰无常。而念性亦属行阴迁流。同为无常。故云元生灭也。以此为因。生方见佛。未为不可。若欲现证圆通。成常住果。则能感所感。性自悬殊。故末句拣之也。(问。势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则耳根亦在其中。何乃并拣。答。势至虽都摄六根。不以根性为入门。乃取念佛求生。已落行阴。故在所拣。正脉云。通论二十四圣。深证必等观音。而原其入门。略有四义当拣。一者不对方宜。二者不便初心。三者别有资藉。四者非常修学。反显耳根。对方宜。便初心。不劳资藉。通常可修。至下偈中自见。)通拣余门竟。

  三独取耳根四 一正对方宜。二不劳资藉。三可常修学。四最便初心。 初三 一对方定宜。二叹人显法。三斥迷教修。 初

  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既拣余门。宜定本根。故重以启白世尊。欲定本根。须对方宜。故先言佛出娑婆。准维摩经。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或有佛土。以佛菩提树而作佛事。乃至或以园林台观。或以虚空影响。或以音声语言。或以寂无言说。各随方宜。教体不同。今就娑婆言之。故云此方教体。而言真者。以是三根普被。合界咸宜。拣彼偏对一机。不名为真故。清净在音闻者。三真实中。一有不备。则非清净。以有碍有局。则浊而不清。有生有灭。则染而非净故。据此则音闻二字。乃取对音之闻。以惟音无闻。非真教体。故前陈那声尘。已在所拣。欲取三摩。指初心习定之人。实以闻入者。确指耳门。独为娑婆本根。舍此则三摩难成故。(问。能诠教体门中。首取声名句文。今何偏取闻性。反遗音声。莫是清凉圭峰犹未识楞严旨乎。答。清凉立教体为十门。前劣后胜。音声既列于首。已显非真。至圭峰束为四门。而声名句文。但是随相门中一义。然既曰随相。知是权宗假立。唯识似真。归性分真。必是无碍。乃为究竟真实教体。今闻性具三真实。正是无碍。则文殊所选。与清凉圭峰。若合符节。故无妨偏取。)对方定宜竟。

  二叹人显法二 一叹人殊胜。二显法真实。 初

  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于恒沙劫中。入微尘佛国。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

  初自利圆满。解六结。越三空。二死不系。故曰离苦。超世间。并出世。一切无碍。故云得解。良有二义。一诚也。乃指实之词。如云离苦得脱。诚哉不虚者。唯观世音耳。二善也。乃赞美之语。如云善哉观音。其自利已若此矣。○于恒下。利他殊胜。正脉云。劫数恒沙。则时为极长。显常也。国数微尘。则处为极广。显遍也。得大自在。义摄三十二应。及第一不思议德。以三十二应后。有无作妙力。自在成就之语。第一不思议后。有救护众生。得大自在之言。无畏施生。义摄十四无畏。及第二不思议德。以十四无畏后。有施无畏力。福备众生之语。第二不思议后。有能以无畏。施诸众生之言。妙音二句。乃足上三十二应。及前二不思议中。说法说咒之音。以上言入微尘国。似有现身现形之义。却无说法说咒之音。今乃补足。以显身说并示。妙音者。同体形咒。一音而含众妙。观世音者。异体形咒。观世而现殊说。三十二应。破他障而现梵音。应说即说。不失时而称海潮。十四无畏。惟是冥应。故不配音也。准普门品。更有胜世间音。乃总上四音。显世音莫及。今举别略总耳。救世二句。义摄后二不思议德。以世人悭贪积聚。患得患失。妻子长寿。所求不遂。皆致不安。而第三不思议中。破悭感求。第四不思议中。有求皆遂。则救世悉安宁。至云求大涅槃。得大涅槃。则出世获常住也。此皆观音自陈中意。文殊错落言之。欲令求圆通者。仰慕其人而法之也。叹人殊胜竟。

  二显法真实三 一圆真实。二通真实。三常真实。 初

  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

  我者。文殊自谓。启如来者。欲显真实。求佛作证故。次句言欲求真实本根。诚如观音所说。是文殊先以总许。非指下偈。以下偈所说。非观音自陈中意故。譬如一偈。乃文殊取前耳根功德中。如耳周听。十方无遗之义。以显圆真实义也。权借闻鼓一事。以例闻一切声。故云譬如。静居者。拣非闹时。以闹时闻虽常圆。不自觉故。正脉云。十方俱击鼓者。一时同击也。十处一时闻者。闻无先后也。末句乃就此以克定其为圆。且是真圆。实圆。非虚妄说圆者可比拟故。

  二通真实

  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隔垣听音向。遐迩俱可闻。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

  初拣五根皆局。目指眼根。非观障外者。如隔窗纸。不见外之物色。隔皮肤。不见内之脏腑。是局而非通也。口鼻亦然者。但例其局而非通。非例其不见障外。故孤山谓。口鼻二句语倒。若将下句为上。其义方顺。以三者俱是合中知故。隔离不通。亦名为局。又口字应是舌字。以舌在口中。用口代称故。心指意根。恒审思量。略同意识。故名为念。如前云。知根杂乱思是也。纷无绪者。被念所杂。唯觉生住异灭。纷然无有头绪。如前云湛了终无见是也。如是则想念尚不能脱。岂能通乎。○隔垣下。显耳根独通。隔垣听音向者。如中隔墙垣。闻环佩声。是障不能局。遐迩俱可闻者。如动若迩遥。静无边际。是离亦能通。障不能局。则眼根莫比。离亦能通。则三根莫配。且静无边际。不同意根湛了无见。故五根所不齐也。据此则五根皆局。唯耳独通。是通可谓真且实矣。

  三常真实

  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初对声显常。(此取击钟验常中义)音声性动静者。如前罗睺击钟。正击之时。则音声性动。击久声销。则对动说静。是唯一声性。形显而有动静相故。闻中为有无者。谓动静二相。于闻性湛然体中。循环代谢。动则历然有声。为有。静则寂尔无声。为无。世人颠倒。不知此义。因于无声之际。则号无闻。殊不知无声之时。更觉闻性无边无际。故曰非实闻无性也。声无二句。谓如上所说声无之时。闻性既无有灭。例知声有之时。闻性亦非有生。是知闻性湛然。以任声有声无。而自体了无生灭。既了无生灭。是二相圆离。拣非对断说常。为虚为妄。故曰常真实也。○纵令下。就梦显常。(此取引梦验常中义)言世人不知闻性常住。将谓梦想之境。唯是独头意识所现。于彼外境全无所思。自应全无所闻。闻性应灭。殊不知纵令在于梦想。于外境全无所思。而此闻性。亦不为彼无思。即便灭无。如前梦人闻舂捣声。惑为钟鼓。自怪其钟为木石向。据此则梦想之时。依然因闻有思。所谓无思者。但是无境可闻。岂是闻有灭耶。○末二句。预防疑问。(恐承上问云。尘识不常。姑置勿论。至于七大五根。岂尽不常。乃独许闻性。自得常义。故文殊以下偈防之。)言七大皆属觉观。如前云。若以地性观等可知。既属觉观。乃出自意识思惟。全堕生灭。岂是真常。至于身之觉性。心之知性。皆不及于梦中。以真能觉知。即不成梦故。眼等三根。例此可知。故不更言。是则五根亦非真常明矣。通论三种真实。略有三相可喻。圆真实。如杲日当空。万象俱照。通真实。如无热分流。四河遍利。常真实。如太虚无形。三际莫坏。由此故能三根普被。合界咸宜。而为真实教体。叹人显法竟。

  三斥迷教修

  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

  初显耳根偏利。承上既具三种真实。便可依修。况今娑婆国中。凡有理事。皆以音声言论。而得传宣发明。则耳根偏利可知。○众生下。斥迷闻循声。言既耳根偏利。一切众生。皆应从此悟入。所以不尔者。皆由众生自迷本有真闻。一味循声流转。不唯众生。即如阿难纵有强记。不免循声流转。落于邪思。阿难且尔。他可知矣。○末二句。教亡所入流。言众生与阿难所以不能开悟者。岂非随彼所缘尘相。自成沦溺。想必是也。既知必是。则应亡其所相。旋彼流转之性。还复真闻。便可以渐次增进。而获真实无妄性矣。正对方宜竟。

  二不劳资藉四 一诫听出名。二指过劝修。三显法要妙。四结示不资。 初

  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

  首句。呼其名而诫之曰。汝今果欲旋流。应当谛听我语。次句下。言旋流之法。不易可说。汝果谛听。我当求佛加被。乘仗佛之威力。为汝宣说。汝亦当生难遭想也。所说旋流之法。略具五名。一曰金刚三昧。谓以此断惑。无惑不断故。二曰王三昧。谓以此降魔。无魔不降故。三曰如幻三昧。谓依此修行。修即无修故。四曰不思议三昧。谓依此显理。理绝言思故。五曰佛母三昧。谓依此成佛。佛无不成故。具此五义。名真三昧。以不劳别有资借故。

  二指过劝修

  汝闻微尘佛。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畜闻成过误。○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

  首二句出因。法华经佛云。我与阿难。同于空王佛所发心。我常勤精进。阿难常乐多闻。据此则阿难从空王已来。所遇之佛。数等微尘。一一佛所。皆以多闻之力。护持法藏。故曰闻微尘佛。一切秘密门也。秘密有二义。一别指深法。意显深法尚闻。况复浅者。显无法不闻故。二通该浅深。意显一闻异解彼此不知。互成秘密故。○次二句指过。先字宜作早字。言阿难位在初果。方断见漏。欲漏全在。至究其所以不能早除之故。只为一向畜积多闻。循尘流转。而为过误。是知不解旋流。不唯闻于世法。乃至闻于佛法。不唯闻于佛法。乃至闻于秘密深法。皆为循尘流转。总是畜闻成过误也。○末二句劝修。言既知畜闻成过。与其将耳闻。以持诸佛佛法。何不以耳闻。以观自己闻性。不几犹为要妙乎。

  三显法要妙三 一法说。二喻明。三结合。 初

  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净。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摩登伽在梦。谁能留汝形。

  初一解六脱。(此显要义)闻非二句。言元一精明。本无妄闻。而妄闻非自然生。乃是因于声之动静。黏湛发听。揽声成根。而有闻之名字。是动静根之三结具矣。旋闻二句。言若能旋观闻性。自应亡其声尘。故云与声脱也。声尘既脱。动静双亡。而能脱之根性不复名闻。故曰欲谁名也。欲谁名其为闻。应无可者。是动静根之三结解矣。一根二句。言一根既已返本还源。觉性现前。不复循尘结根。则六根俱成解脱。如后云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是也。○见闻下。从体现用。(此显妙义)见闻四句。乃重明上意。以起下净极光通之义。言本一精明。起于虚妄见闻。如依净目。起于幻翳相似。由于虚妄见闻。变起三界依正。如因幻翳。变起空华相似。今闻性既已复还本源。六根俱脱。是幻翳之妄根除矣。幻翳既除。空华不有。是三界之妄尘销矣。根除而性无偏局。尘销而体无垢染。故曰觉圆净也。净极二句。言虽觉得根除为圆。尘销为净。但既有能觉所觉。还名为结。是虽曰圆曰净。而未至极圆极净。盖必至觉所觉空。空所空灭。寂灭现前。乃为极净。净极而光自通达。乃为极圆。其犹云开月现。光照万方。合前一根返源。六根解脱观之。彼为要之至。此为妙之至也。寂照句。言所谓光通达者。以此光乃即寂而照。称性含虚。圆通极致。尽于是矣。○却来下。涉世无碍。却。犹退也。言既得全体。复获大用。则是已齐佛果。若乃不欲取证。乘愿涉世。是曰却来。谓却退而来。涉世度生也。已越三空。依三空而观世。全有全空。故曰犹如梦事。识此意者。则终日度生。不见有生可度矣。摩登二句。乃激发阿难之语。言汝当时。若能如此观世。则摩登伽女。居然为在梦中之人。而先梵天咒。亦只是梦中之语。梦中之人。不能交梦外之形。梦中之语。不能牵梦外之心。纵欲留汝之形。谁其能哉。然往者不谏。来者可追。自后其知勉夫。

  二喻明

  如世巧幻师。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

  巧幻师。喻真性。以真性有随缘之用。如世幻师。有工巧之术故。男女。喻赖耶。以赖耶乃真妄和合。如世男女。有和合义故。以是随缘而成。故喻以幻作。诸根。喻赖耶见分。结六根而分为六性。映六尘而名为六精。故以动义喻之。一机。指所幻男女。中有消息。喻赖耶真妄和合。中有动相。动相才起。见分俄兴。如彼所幻男女。消息一抽。诸根俱动也。息机喻旋闻返源。旋闻返源。赖耶不动。故以归寂喻之。既已息机归寂。则所幻诸根。及所成幻事。俱时销歇。故曰诸幻无性。此喻赖耶不动。见分斯寂。根除尘销。觉体圆净。如前云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是也。

  三结合

  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尘垢应念销。成圆明净妙。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首句言六根中性。亦如幻人之诸根是也。精明即是赖耶。依真而起。合上喻中男女。乃幻师所作故。依此分为六性。和合根尘。故曰成六和合。此六和合。由于赖耶一动。合喻中男女根动。由于一机抽故。一处成休复者。旋闻返源。赖耶不动。合喻中所幻男女。息机归寂然也。赖耶不动。见分斯寂。故曰六用不成。前云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今既六用不成。则想所依相不有。想所依相不有。则识所依情安寄。故曰尘垢应念销也。所依之相情既销。能依之识想。亦复不立。此正合喻中诸幻成无性耳。后三句喻中无文。不必强合。圆明净妙。即是精明觉体。前但以不受根局。名之为圆。此复以不受尘蔽。名之曰明。又前但以尘销无染。名之为净。此复以识尽想空。名之曰妙。粗相三结已解。细相三结未尽。故曰余尘。言余有微细结相。如空中尘。前疏所谓未至极圆极净者。以此。诸语词。言既有余尘。还须崇尚于学。进解后三结也。明极者。寂灭现前。净极光通之义。即如来者。虽非历事造修。悟证已齐佛果。按法说中。此下更有涉世无碍之义。乃为激进阿难而发。合中不出。勿烦强赘。显法要妙竟。

  四结示不资

  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

  既示要妙。欲令修习。呼大众及阿难。以教之也。遇声便发曰闻机。一向循尘名为倒。旋犹转也。谓旋转颠倒闻机。莫更循尘也。反闻闻自性者。谓欲旋颠倒闻机。唯用反闻工夫。以观能闻自性。无劳别资异路。此修因不资也。性成无上道者。谓闻性不发则已。一发则因该果海。即就此性。可以成无上道。以性即是道。无庸更资余法。此证果不资也。末句结示。言修因证果。所以二俱不资者。以闻性既圆且通。二真实力能如是故。不言常真实者。以力在下科也。通上不劳资藉竟。

  三可常修学三 一明可常修。二显符佛敕。三拣余非是。 初

  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非唯观世音。

  初二句总标。微尘佛者。通约三世诸佛。因中皆依耳根修习。故曰一路。果中皆依耳根取证。故曰一涅槃门。以一字。双通路与门故。○过去下。别明。言过去如来。已得成佛。是斯门已成就者。现在菩萨。虽未成佛。今依此各入圆明。圆明者。净极光通。或现在取证。即现在佛。或却来度生。亦未来佛。未来学人。如是修习。决定成佛。故当遵依。然既三世通修。信知功由性常。所谓常真实力也。○末二句证信。我亦从中句。是文殊引己作证。非唯观音者。显观音菩萨。又为从前之过来人也。意言观音与我。皆验有成效。况未来学人。岂不益当遵信。又二句语似倒置。若易下为上。读之则顺。

  二显符佛敕

  诚如佛世尊。询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求出世间人。成就涅槃心。○观世音为最。

  初按定佛敕。诚犹果也。据前佛敕拣选文云。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然既曰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又曰何方便门。得易成就。是令其于诸方便中。拣取一门。为通常可修法也。既曰兼我灭后。此界众生。是欲以救诸末劫生死凡夫令出离也。既曰欲令阿难开悟。而阿难不无等类。是欲以救诸求出世人。令进断思惑也。既曰入菩萨乘。求无上道。是欲以救诸二乘起成就涅槃心者。令回小向大也。今文殊按定其意曰。若果如世尊询问于我。于诸方便中拣取一门。用以救诸末劫凡夫。并阿难等之求出世人。及无学中之成就涅槃心者。是诚难矣。○末句显其允符。言既蒙佛敕。敢不留意。我今详观于二十五圣之中。唯观音耳根。允符佛敕。独为最善。

  三拣余非是

  自余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非是常修学。浅深同说法。

  自余诸方便者。谓自观音耳根之外。余二十四圣所修诸方便门也。皆是佛威即事等者。正脉云。谓佛以威德神力。就其所遇之事而加被之。令其舍离诸尘劳也。非是常修同说等者。谓通常可修之法。任运修习。自能入圆。不须仗佛威神。既仗佛威神。则非常修学矣。浅深同说之法。一同而说。便足解缚。不须各即其事。既各即其事。则非同说法矣。若克就诸门中。明佛威即事者。佛威加被。如那律失明。佛示乐见。槃特阙诵。佛教调息等。即事舍尘。如乌刍多淫。佛教观火。孙陀心散。佛教观鼻等。人不尽皆如此。故非通常可修。且说此等法。亦唯对于浅修。深位则不相宜。至如普贤大因。满慈宿辨等。又惟宜于深修。浅位则不相当。故非同一可说。反显通常可修。浅深俱宜。唯一耳门。舍此杂修。圆通难入。圆根与不圆根。日劫相倍。可不辨哉。(问。不劳资藉。中疏云。不言常真实者。力在下科。似乎此科惟是常义。若论三世通修。可说由于性常。至于通常可修。浅深同说。明是兼圆兼通。岂惟常耶。答。圆通常三。唯是一体。说圆则通常皆圆。说通则圆常皆通。说常则圆通皆常。今以常圆常通。故横竖皆可通修。)可常修学竟。

  四最便初心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但以耳根修。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

  文殊拣选至此。一拜而起曰。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此二句即归命三宝义也。三宝有二释。一约别相。二约自性。约别相者。如来即佛。佛宝也。藏谓藏心。法宝也。无漏不思议。意指圆通诸圣。僧宝也。言无漏者。据迹指在声闻。于小乘中。见思尽故。言不思议者。据迹指在菩萨。神用莫测。离言相故。若依深本。菩萨亦皆无漏。带果行因故。声闻亦不思议。内秘菩萨故。约自性者。空如来藏。弥满清净。自性佛也。不空如来藏。具恒沙德。自性法也。空不空如来藏。和合无诤。自性僧也。清净无染。故无漏。性德交彻。故难思。即无漏而难思。即难思而无漏。故不可议。是乃归依自性三宝。又各就其义而赞美之。然别相事也。自性理也。理事双归。方成感应。愿之一字。自述归命意也。加被未来者。事三宝。则留愿住持。引生正信。理三宝。则同体内熏。资发圆悟。正信生而随相反闻。不惑无功。圆悟发而入理修道。不惑难成。故云于此门无惑也。方便易成就者。以具圆通常之三真实故。阿难多闻。耳根偏利故堪教。此答如来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问也。娑婆世界。声论宣明。虽至末劫沉沦。亦唯耳门堪教。此答灭后众生。何方便门。得易成就问也。但以句。显其决定有功。圆通句。教以勿惑余门。此断疑也。良以耳根闻性具三真实。真实心力。固应如是。此生信也。按阿难位在初果。沉沦尚未发心。既唯此堪教。则最便初心明矣。总结佛示一门深入竟。

  三会众承示获益四 一相似解发。二圆悟根性。三乘悟尽思。四发心立行。 初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身心了然。得大开示。观佛菩提。及大涅槃。犹如有人。因事远游。未得归还。明了其家。所归道路。

  了然者。无挂碍义。此近承拣选获益。言阿难大众。于文殊正拣选时。澄神谛听。思觉双亡。形神俱化。故于身心。了然无挂碍也。得大开示。乃通承佛示一门深入义来。始而分门定义。继而验证释疑。又继之而绾华巾示伦次。文殊。选本根。言尽理圆。故开示云大也。自是观佛菩提智果。涅槃断果。修习有法。入证有由。故取喻以发明之。犹如有人。喻阿难及众。最初一念未动时也。一念未动。常住自性菩提。性净涅槃。如守故乡。瞥而随无明缘。背觉合尘。即同因事远游。久在轮回。不能反妄复真。即同未得归还。今者得大开示。相似解发。虽未得入圆通。已知解结次第。智断二果。信知当成。故以明了其家。所归道路喻之。

  二圆悟根性

  普会大众。天龙八部。有学二乘。及诸一切新发心菩萨。其数凡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远离尘垢。得法眼净。

  普会大众句。总标多众也。天龙八部等。别明品类也。天龙八部。应是利根凡夫。有学二乘。应是不定初心。发心菩萨。应是圆人初机。此等现位虽浅。宿因实深。约皆惑轻智明。较胜于阿难等者。数比恒沙。已云多矣。况复至十。彼此不相妨碍。不思议境。不独为华严有耳。一闻便悟。故云皆得本心。本心者。即六根门头圆湛不生灭性也。既得此性。则迥脱根尘。灵光独耀。故曰远离尘垢。得法眼净。前云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法眼应时清明。即同此义。

  三乘悟尽思

  性比丘尼。闻说偈已。成阿罗汉。

  性是登伽华言。出家名比丘尼也。先以闻咒销爱。得证三果。此以闻偈开悟。乘悟顿断残思。故云成阿罗汉。然既悟即兼证。较上犹胜一筹。况佛前已许云。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则罗汉亦暂时阶级耳。

  四发心立行

  无量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前云十恒河沙。尚可名状。今云无量。则不可名状。益显其不思议矣。等阶级也。言理既顿悟。乘悟并销。不须更历阶级。故曰无等。事须渐除。因次第尽。要必于无阶级中而立阶级。故曰无等等。据此乃是发从性起修。期证无上正等正觉之心。性比丘尼。又非其类。科名发心立行。实见乎此。言无上者。即阿耨多罗之华言。正等者。即三藐之华言。正觉者。即三菩提之华言。从古解释。大同小异。今以拣凡夫名正觉。以凡夫不觉。设或有觉。亦多流于邪见。不得名正。拣二乘名正等。以二乘虽能自觉。不能觉他。无平等心。设学平等。亦堕偏空。不得名正。拣菩萨名无上。以菩萨虽自觉觉他。俱得其正。又皆分而未圆。不名无上。唯佛俱圆。故称阿耨多罗。总结选根直入一大科已竟。

  二道场加行(佛世机熟。闻之即能悟入。纵或不能。而相似解发。已知解结次第。再蒙佛加。随便可修。此科盖为末世而设。观下云去佛渐远。邪师说法等可知。)三 一先教远魔除习。二正示结坛行道。三兼彰秘密神力。 初二 一阿难代后启请。二如来略示其法。 初三 一经家叙意。二阿难自陈。三虑后代请。 初

  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欲益未来。诸众生故。稽首白佛。

  整衣表敬。合掌秉心。顶礼欲请也。心迹者。修心之迹。如六结三空。皆有踪迹可据故。始终备悉。故曰圆明。即上云明了其家。所归道路义也。得路未归故悲。到家有望故欣。虽有望而未归。虽未归而有望。且欣且悲。且悲且欣。故曰悲欣交集。侍佛有年。幸闻深法。去圣时遥。难聆至教。言念及此。兴心兼济。故云欲益未来诸众生故。由此所以稽首再拜。而启白于佛也。

  二阿难自陈(上云稽首白佛。此即所白之语。)

  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常闻如来。说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

  初自陈无疑。欲救末劫。故称大悲世尊。相似解发。便觉与寻常不同。故云我今已悟成佛法门。观音既已详陈。又经文殊拣选。是中修行渐次。历履可据。故曰得无疑惑。经家所谓心迹圆明是也。○常闻下。述聆素教。欲学菩萨。须遵佛语。故自述素常所闻。如是言。即指下之所说。为度众生。愿在生死。故云自未得度。已尽生界。方取菩提。故云先度人者。不同果后兴悲。故是菩萨发心。以盲引盲。恐不相宜。故须自觉已圆。到岸得舟。方堪济溺。故云能觉他者。此乃从体起用。故是如来应世。○我虽下。愿学菩萨。佛果未能遽至。菩萨愿以勉学。故云我虽未度。愿度末劫等也。

  三虑后代请

  世尊。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欲摄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

  此诸众生。即指末劫众生。去佛渐远。则护念缘疏。邪师说法。则惑乱缘亲。如恒河沙。则遍满寰中。举世受惑。前云愿度末劫者。虑在是耳。然既魔强法弱。摄心诚难。况复入三摩地。谈何容易。设有欲摄其心。入三摩地者。必令安立道场。远诸魔事。方能于菩提心。得无退屈。但不知云何能尔。此阿难代请之深意也。阿难代后启请竟。

  二如来略示其法二 一赞许钦承。二正示其法。 初

  尔时世尊。于大众中。称赞阿难。善哉善哉。○如汝所问。安立道场。救护众生。末劫沉溺。汝今谛听。当为汝说○阿难大众。唯然奉教。

  初重赞善哉。正脉云。重赞者。一善其发利他心。得菩萨正行。二善其请道场意。得利他法要也。○如汝下。依问诫许。如汝所问等。按定所问之意。救护沉溺。即是远诸魔事。良以魔强法弱。易入难出。如沉溺故。汝今句诫听。当为句许说。可知。○唯然下。会众钦承。唯然者。应之速而无疑。奉教者。遵之至而不逆。即钦承意也。

  二正示其法二 一教以持戒远魔。二令其诵咒除习。 初三 一总引三学。二别明持戒。三结示远魔。 初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毗奈耶。律藏通名。义详悬示。正诠戒学。兼诠定慧。故三学俱在毗奈耶说。万行虽多。三学摄尽。决定当依。不可有违。两乘俱说。故得常闻。所谓者。指释之词。谓指下以释上也。摄心为戒。意拣小乘。以小乘但能执身。则名为戒。故灌顶云。因戒生定者。心摄动少。渐向于定。如风止息。波浪自停。故经云。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因定发慧者。缘心尽极。寂照含空。如水澄湛。映现发光。故经云。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三者皆能尽漏。故称三无漏学。

  二别明持戒(入流亡所。以至闻所闻尽。则是因戒生定。觉所觉空。以至寂灭现前。则是因定发慧。前已详明。故此处唯明摄心为戒。)四 一淫戒。二杀戒。三盗戒。四妄戒。 初(梵网以杀戒为首。以杀生违慈。非菩萨行故。此经以淫戒居初。以淫欲障定。非圆通机故。)四 一首陈持犯利害。二预辨魔佛教仪。三确定菩提成坏。四结判依违邪正。 初二 一断淫必出生死。二不断必落魔道。 初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云何句。是预以总征之语。言戒有多目。略轻取重。亦应摄四。今唯言戒。故云总也。当另为一科。以文少不便。寄属于此。若诸下。乃别明本科中义。世界者。三世十方。六生者。二道(善道有三。恶道有三。)男女。其心不淫者。不惟执身不行。亦兼制心不起。如此则不随生死者。以淫欲为生死本故。后文云。欲爱干枯。根境不偶。现前残质。不复续生。可证斯义。

  二不断必落魔道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初明不出尘。汝修二句。言正当修三昧时。理观相应。内脱身心。外遗世界。尘劳无所由起。故云本出。淫心二句。谓设若淫心不除。则是尘劳还在。理观稍亏。瞥尔便起。故不可出。又淫欲为尘劳上首。上首既在。流类从生。岂能出乎。○纵有下。预防谬辨。(恐谬辨云。此上所说。似约智慧不足。禅定不得力者言之。若果是多智之人。正行之时。了知欲性本空。禅定得力者。事毕之后。工夫即能现前。若此则虽不断淫。何关尘劳。而言其不能出耶。义学狂慧。宗徒盲参。类多此计。故如来以纵有多智等防之。)多智者。或由来根利。或寻教而发。定现者。或亡所境寂。或理观相应。此二皆为善境。设如不断淫心。皆为魔业。故上云纵有智定。此云必落魔道。据此则执性空而说欲无妨。恃能定而言淫无碍者。是反为智定所误矣。(问。不落余道者何也。答。因果不类故。良以魔界欲胜。唯淫者乐趣。但以福强心灵。非禅智不能便生。今以禅智而助淫心。故必落魔道无疑。如阴魔中行空禅者。留尘劳。多增宝媛是也。)正脉云。上中下者。随福厚薄以为阶降耳。愚谓魔王者。谓欲顶天主。禅智胜于淫心所感。魔民者。魔王所属。禅智与淫心正等所感。魔女者。王民所御。淫心胜于禅智所感。○彼等下。成慢不归。诸魔亦有徒众者。以世间愚迷。不辨邪正。倾心归依。遵为师承。如西域九十六种。此土异教旁门。皆魔徒也。各各自谓等者。我慢成习。非果计果。如受魔文云。其人亦不觉知魔着。自言谓得无上涅槃是也。首陈持犯利害竟。

  二预辨魔佛教仪二 一魔教贪淫误世。二佛教断淫成定。 初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

  我灭二句。显去圣时遥。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故云多此魔民。此亦多缘生受其惑。死为魔属。如受魔文云。命终之后。必为魔民是也。炽盛世间者。群魔竞起。为害生民。如火炽然盛发。举世尽受其焚。故后想魔文云。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则九生。多逾百世。令真修行。总为魔眷。广行贪淫等者。谓魔师魔弟。淫淫相传。反以广行者为知识。故后想魔文云。赞叹行淫。不毁粗行。将诸猥媟。以为传法。令诸众生等者。以淫爱为诸爱中最。邪见是诸见之总。而彼既以贪淫为教。则是令人落爱。且又以邪见为知识。则是令人落见。沉溺其中。不能自出。故喻之以坑。如后云。菩萨见欲。如避火坑。佛目恶见。同名见坑是也。违远圆通。背涅槃城。故云失菩提路。

  二佛教断淫成定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汝教世人者。是佛敕阿难。于末世度生时。教道世人。依佛诲。违魔行也。修三摩地。必先断淫者。以淫为定障故。而言心淫者。以大乘不专制身。必心灭乃成真断也。是名句。显依此乃名佛诲。若如前即属魔行耳。如来。即指今佛。先佛世尊。乃指过去。所谓今佛如是说。过去先佛已如是说。尤见其可信也。第一者。居四重之首。决定清净者。显不可有犯。明诲者。明明教诲。佛既明明教诲。为佛弟子者。可弗遵欤。预辨魔佛教仪竟。

  三确定菩提成坏二 一不断菩提必坏。二断淫菩提乃成。 初

  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途。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

  初取喻以显。是故阿难者。承上佛教断淫之故。呼当机再告之也。若不断淫等者。谓设若故违佛敕。不断心淫。纵修禅定。皆资魔业。以喻言之。当自见其误矣。蒸砂欲其成饭。喻淫身求佛妙果。经劫只名热砂。喻妙悟总成魔业。以魔业乃积淫所致。如热砂乃蒸砂所成故。征起可知。释中。谓纵此热砂。亦非饭本。以本来原是砂石所成。喻魔业非是佛因。以是积淫所致故。○汝以下。以法贴合。汝以淫身等者。谓设汝不断心淫。以淫身而求佛妙果。如彼蒸砂欲其成饭相似。纵得妙悟等者。谓纵经多劫修习。得妙开悟。皆为魔业。如彼经百千劫。只名热砂相似。不云魔业。而云淫根者。以魔能成就淫事。即是淫根故。根本成淫等者。谓既是淫欲根本。自能展转成淫。由此恶业日积。必至轮转三途。不能出离。人身尚难可得。况欲修证佛果。故斥以如来涅槃。何路修证。涅槃如如理也。菩提如如智也。理既不证。智则不圆。故科云菩提坏耳。

  二断淫菩提乃成

  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

  淫机者。欲念一萌时也。当此之时。先以执身。令身不行。次以执心。令心不起。故曰俱断。非此不能契果。故曰必使。断性亦无者。谓若有能断。及所断性。犹是勉强遏捺。执持稍亏。瞥尔便起。如石压草。如绳缚贼。非为真断。故必至断性亦无。谓化多淫心。成智慧火。不须更用执持。自然无犯。如草已枯。不压而自不生。如贼改业。不缚而自不去也。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定慧均等。任运流入。故云于佛菩提。斯可希冀。然上科云涅槃。此科云菩提者。谓理智一如。互影说故。确定菩提成坏竟。

  四结判依违邪正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此科虽为结判之语。亦是指示阿难。对辨魔佛之法。如来意谓。汝前所谓末世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者。盖恐邪说乱正。魔佛难辨。故我上来。已为汝等详辩魔佛教仪。将来末世众生。设有如我此说。修三摩地。先断心淫等者。则名佛说。当急从之。设若不如此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等者。即波旬说。宜深绝之。波旬者。魔之异称。此云杀者。谓恼乱正修。伤法身。害慧命故。此上淫戒竟。

  二杀戒四 一首陈持犯利害。二预辨鬼佛教仪。三确定解脱得失。四结判依违邪正。 初二 一断杀必出生死。二不断必落神道。 初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灌顶云。诸佛设化。慈悲为本。菩萨利人。救度为先。岂可害物伤慈。杀生结怨。故次戒杀生。其心不杀者。不自杀。不教他杀。并见杀随喜亦离也。又此亦是举轻况重。以心且不杀。何况身临杀事。自应永断。前云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是知杀生一事。结怨连祸。足以招致生死。故不杀则不随也。

  二不断必落神道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初明不出尘。不除不出者。杀心属贪。仍复兼瞋。亦尘劳本故。○纵有下。预防谬辨。(恐谬辨云。多智之人。了知杀性本空。禅定得力。杀过即能现前。似无关于尘劳。聪明长者。作家居士。吃得肉已饱。来寻僧说禅者。类多此计。故如来亦以纵有多智等防之。)神道血食。以杀业为堕缘。神通福德。以禅智为生因。今以禅智助杀。故必当堕落神道。上品之人。禅智胜于杀业。神通既大。福德又胜。故为大力之鬼。对下中品。应是天行药叉。及诸鬼主。如岳神琰魔之类。中品之人。禅智与杀业正等。神通福德。既次于上。故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飞行。即是空行。鬼帅。即是鬼主将佐。如山林城隍。及牛头狱卒之类。下品之人。禅智劣于杀业。神通既微。福德亦劣。故为地行罗刹。如彼啖人精气。食人血肉。及诸疠鬼。魇鬼。魅鬼。魃鬼。等皆是也。○彼诸下。成慢不归。神通惑人。杀生奉祀。贪求灵验。倾心归依。故彼亦有徒众。预知休咎。所言必应。不自忖量。谬起佛慢。故云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每见世之邪宗。自称证果。恬不知惧。其亦鬼力使欤。首陈持犯利害竟。

  二预辨鬼佛教仪二 一鬼教食肉无碍。二佛教断杀成定。 初三 一正明鬼教。二预防问难。三痛斥其非。 初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佛灭法末。世衰道微时也。世衰道微。人多索隐行怪。故鬼神炽盛。或托庙祀显灵。或附人身现异。如世之淫祀灵巫。何莫非鬼神所作使也。自言食肉者。令人杀生奉祀。以恣饕餮。且言得菩提路。令人仿行堕鬼。以援党与。谚云酒肉穿肠过。佛在心头坐。真鬼语也。

  二预问难

  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

  初防许食净肉难。(恐有难云。食肉既是鬼教。佛教自应严戒。何故如来。亦许比丘食五净肉。故世尊以化生无命防之。)净肉者。除人蛇象马驴狗狮狐猪猴。余者不见。不闻。不疑为我杀者。为三净肉。再加鸟残。自死。为五净肉。昔于权教许食。防意以令食净肉者。由此非是真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识暖息三。连持色心。以为命根。但如机关木人。杀且无碍。食之又何伤乎。○汝婆下。防不化谷菜难。(恐又难云。既是如来神力。何不化为谷菜。而乃化为净肉。反令后之食肉者。得以借口。岂慈悲者之所为耶。故世尊以地多不生防之。)灌顶云。西域五天。通称婆罗门国。以是劫初光音天下生之处。其人皆属净裔。故依之名国。今言汝婆罗门。犹言你们婆罗门国也。又汝者。除己之言。谓佛是示生。非关净裔。若不拣除。恐生彼类慢故。又如来之身。非杂食身。显化肉独为彼故。蒸谓过炕。湿谓过润。其地亦有不尔。故但云多。加以砂石者。谓不惟多蒸多湿。兼之多砂多石。由此四缘。所以草菜不生。防意以设化谷草。及于菜疏。反生疑怪。而不敢食。以反常故。缘是佛以大悲怜愍。神力加持。随其地之所出而现化之。预防问难竟。

  三痛斥其非

  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

  初承上痛斥。言据上所说。彼净肉者。乃是因我慈悲化现。本无命根。假名为肉。不过令汝婆罗门国。暂得其味。以济饥馑。非常法也。既非常法。但凡有谷菜处。即不可行。况复如来灭后。谁为现化。奈之何。如来灭度之后。乃竟有食众生肉。仍自名为释子。服佛之服。坏佛之教。所谓师子身中虫。还食师子肉者。是也。○汝等下。令知必堕。教以汝等当知者。欲其将如来语。传示末世。急为救正也。言此食肉之人。谩说不得心开。纵使工夫现前。暂得心开。亦不过似三摩地。非得真实正受。良以杀贪不除。皆为现世罗刹。报尽寿终。必沉生死苦海。永为鬼类。非佛弟子。以不能超出三界故也。○如是下。示以堕故。(恐有问云。彼既自名释子。佛种已纳识田。倘遇超脱。仍为佛子。何言必沉生死。非佛弟子。得毋绝人太甚耶。故世尊以相杀相吞等示之。)言是人与诸众生。互相伤杀。互相吞啖。如前云羊死为人。人死为羊。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是也。相食未已者。酬偿不休。云何出界者。决言其不能出耳。是知所谓非佛弟子者。实彼自绝。与佛何与哉。鬼教食肉无碍竟。

  二佛教断杀成定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虽已先断心淫。若杀业不除。终属似定。故教次断杀生。余俱准上。预辨鬼佛教仪竟。

  三确定解脱得失二 一不断解脱必失。二断杀解脱乃得。 初

  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则名为欲隐弥露。○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岐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

  初喻显必失。承上佛教断杀之故。重呼当机而再告之。不断杀而修禅。不得解脱。以喻明之。当自见矣。譬如有人。喻带杀修禅人也。自塞其耳者。谓用手塞耳。以避声扰。喻修禅治心。以避尘劳相侵也。高声大叫。偏能聒耳。喻杀业不除。尘劳偏能熏心。既自聒耳。恐被人闻。更来扰乱。故欲求人不闻。喻尘劳熏心。恐被无常煞鬼所侵。欲求解脱也。要知塞耳高叫。不能令人不闻。故为欲隐弥露。喻修禅带杀。不能令无常不侵。是为求静愈乱。据此则不断杀生。解脱不得。信矣。○清净下。预防谬问。(恐有问云。杀生违慈。固应严断。若但取其血肉。似无伤于大悲。云何前于净肉亦俱遮耶。故世尊以清净比丘等防之。)清净比丘。及诸菩萨。指两乘持戒人也。岐路者。分岐小路。小路人稀。青草易生。清净两乘者。行之尚自留心。不忍践蹋。况夫用手拔除。益知不可。是故坏鬼神村。四分所制。刈草斫树。涅槃亦诃。不惟佛教。即孔门弟子。亦有启蛰不杀。方长不折者。岂非以其有伤天和。而欲避之耶。是知持禁戒人。生草尚不忍杀。云何有大悲者。乃忍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虽不自杀。亦能为杀者作因。宜急断之。勿自疑。

  二断杀解脱乃得二 一遇可教机。二教以深断。 初

  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

  初断缘得脱。(服丝食乳。皆为杀缘。以取用过分。展转能致杀故。)服丝食乳。大乘或开。故单约比丘言之。如后建立道场。作供务用酥密。悬幡岂非丝绵。要在心绝杀机。则庶几可耳。服字有二义。一服着。如丝绵等。二服食。如乳酪等。不服者。以是杀缘故也。丝缕绵絮。缯绢紬帛。多出震旦诸国。故曰东方。养蚕煮茧。害物伤慈而成。皮靴革履。袄裘褐毳。多出印土诸国。故云此土。剥皮伐毛。损生戕悲所致。乳谓牛乳。治之成酪。再治成酥。至极则名醍醐。此虽不至杀生。过取亦能伤牛。况夫夺犊之食。以资己身。岂慈悲者之所宜乎。是故比丘。于上丝绵等。皆不服着。于此乳酪等。亦不服食。如是比丘。必是子缚已断。故云于世真脱。虽存果缚。不过酬还宿债。残质既尽。无复续生。故云不游三界。是可见杀缘之当断矣。○何以下。征释引证。征意以但断杀缘。于世真脱。事在难信也。释中言丝绵绢帛等。虽非全身。亦其身之少分。服着服食。皆能为彼作牵连之缘。由此不能超脱彼类。引证中。如劫初之人体有飞光。足若蹑云。因食地肥。不能升举。后渐食其地中百谷。(稻梁菽。麦黍稷。类各不一。总名百谷。)与地牵连缘重。由是身渐坚重。足不离地。然地分无情。食之尚难升举。况身分有情。服之宁得解脱。是知不服者。自然能脱。乃为可教机矣。

  二教以深断

  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

  既断杀缘。应令进断杀业。故云必使。谓定要令其如此。决不容犯也。身心。指此人之身心。众生。指有情之众生。若身者。或害其全身。身分者。或坏其支体。取其血肉等。于此皆不容有犯也。身心二途者。言众生身及身分。皆身心行杀之途。不服不食者。不惟身无杀业。即心之杀念亦无。杀念既无。无容更断。亦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之意。如此则在入尘劳。无复牵莲。乘愿弥纶。得大自在。故云真解脱者。(问。此真解脱。与上真脱何异。答。前是离世而脱。此是即世而脱。固不同也。)而云我说者。显其决定无虚。以日可令冷。月可令热。佛说无有异故。确定解脱得失竟。

  四结判依违邪正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释义准上。杀戒竟。

  三盗戒(正脉云。此之偷盗。非只窃人之物。但言行诈异。眩惑恐动。乃至一念希取利养者皆是也。)四 一首陈持犯利害。二预辨妖佛教仪。三确定三昧真似。四结判依违邪正。 初二 一断偷必出生死。二不断必落邪道。 初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菩萨之行。利物忘躯。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设或偷心不除。未免损人利己。违菩萨行。故虽已断淫杀。务令其心不偷。不言身者。以心且不动。何况身临盗事。自应永断。不断偷则往复征偿。续诸生死。不偷故不随也。

  二不断必落邪道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初明不出尘。正当修三昧时。境观相应。尘劳无所由起。故云本出。若乃偷心不除。不过如石压草。理观稍亏。触境便起。八万尘劳。相因而炽。如昔有比丘。闻莲华香生染。他神呵云。何以偷香。以着香故。结使皆起。是知尘劳不可出也。○纵有下。预防谬辨。(恐谬辨云。多智之人。了知尘劳本空。禅定现前。弹指可超无学。虽不断偷。尘劳莫系。时节既至。要出便出。何言不可出耶。无耻禅流。往往以此饰非。故如来仍以纵有多智等防之。)邪道潜取。以偷心为堕缘。邪通詃世。非禅智不能发。今以禅智助偷。必当堕落其类。上品精灵者。盗日月之精华。窃天地之灵秀。附山托水。惑人祭祀。邪神类也。中品妖魅者。盗人物之津液。窃山林之气润。为魍为魉。伺便作孽。邪鬼类也。下品邪人者。赋性险曲。居心邪僻。诸魅所著者。为精灵之所附。被妖魅之所迷。妄言欺世。异行惑俗。外道类也。此等亦由禅智盗业。互相胜劣而感上中下异。○彼等下。成慢不归。前前后后。展转相着。后后前前。展转称师。故曰彼等群邪。亦有徒众。被着增邪。不自觉知。端坐受供。居然如佛。故云各各自谓。成无上道。首陈持犯利害竟。

  二预辨妖佛教仪二 一妖教詃世滋贪。二佛教舍身断偷。 初三 一正明妖教。二预防问难。三痛斥其非。 初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己。得上人法。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

  灭后末法。佛法陵夷时也。佛法陵夷。妖邪得便。故多炽盛世间。潜匿暗藏也。奸欺淫诳也。如想魔文云。潜行贪欲。口中好言灾祥变异。即潜匿奸欺也。信其教化。摇荡其心。故于彼称善知识。此邪徒妄称也。其徒既以知识见称。而彼即以菩萨自居。故各自谓己得上人法。上人。即是菩萨。以居声闻上故。此邪师自负也。无识者。世间愚迷。詃惑者。赫诈诱乱。如想魔文云。或言如来某处出世。或言劫火。或说刀兵。即惑无识也。恐令失心者。谓惊恐前人。令其失于本心。亡其正见。闻某处佛出。则求其诱引。闻劫火刀兵。则望其救济。倾财供奉。甘心不惜。故令所过之处。其家耗散。此正所谓呼诸魍魉。请祈福祐。岂知夫果是真实。终不能免哉。

  二预防问难(恐有难云。所过之处。其家耗散。既属妖教所致。佛教自应严禁。何故如来己向。亦教比丘循方乞食。岂非令其所过之处。其家耗散耶。故世尊以我教比丘等防之。)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

  循方乞食者。谓无论精粗。但顺其方之所有。乞而食之。趣得支身。不妄求。不多求。离四邪命。故云舍贪。然贪为烦恼根本。根本既舍。而枝末不生。烦恼既离。而菩提可成。佛教令其如此。岂妖教耗世恣贪者所可拟哉。

  三痛斥其非

  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

  初承前显正。言如我上说。比丘所以不自熟食者。乃为成道业。寄托最后之身。最后之身。修道惟余半世。故云残生。既惟残生。住世不久。故云旅泊三界。正脉云。陆宿曰旅。水宿曰泊。言其在三界中。如过客寄宿旅泊。尚何心于食哉。既无心于食。而又乞食者。示此来人间。乃一往而还之身。为断欲界残思。尚需抟食资养。若残思已尽。去已再不复返。是则乞食一事。亦出于不得已耳。○云何下。斥伪显非。贼人者。指出家邪宗。以能贼害佛法故也。假我衣服者。谓身着佛制袈裟。裨贩如来者。谓裨贩如来法度。裨助也。谓着衣以助贩也。良以不着佛衣。不能取信于人。贩法为难故。造种种业者。谓诡言异行。詃惑人心。无所不至故。皆言佛法者。自谓佛法应尔。此正裨贩如来。非法说法也。至于正信出家。具戒比丘。遵守佛制。乞食舍贪。而却非毁。以为拘泥小节。是小乘道。此又障碍正修。法说非法也。首言云何者。乃是痛斥之语。意言比丘乞食。尚出于不得已。乃云何竟有此等贼人。无间地狱。盖为若辈而设。○由是下。示以误他。谓由是法说非法。疑惑无量众生。毁正为邪。由是非法说法。误赚无量众生。执邪为正。弟子与师。同为断灭佛种。舍此身已。俱应堕无间狱。所谓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炕者此耳。妖教詃世恣贪竟。

  二佛教舍身断偷二 一教以舍身酬债。二教以断偷成化。 初

  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地。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

  初能舍债毕。佛世之人。慧深障浅。或可舍身。或可不舍。故特约灭后言之。其有比丘等。指宜修舍行人也。发心者。发大乘心。决定者。决定不移。修三摩地者。修习耳根圆通。以能遥契如来无上菩提。清净涅槃故也。梵网云。若见新学菩萨。应为说一切苦行。烧身烧臂烧指。若不烧身臂指。供养诸佛。非出家菩萨。故知发心决定修三摩地者。宜先修舍行。必在形像前者。为供养佛故。亦为仗承佛力。销宿障故。又为求佛证明。除现执故。执障轻者。则身然一灯。执障重者。则烧一指节。(谓指头之一节也。)执障居中者。则爇一香炷。大约然灯烧指烧香。皆以自己执障轻重而为多少。务期销断而已。设或不能销断。虽尽烧全身而以供佛。佛亦不受。徒受极苦。空无所益。若更为邀名求利。是谓重增盗贪。则罪恶益甚矣。我说者。显蒙佛亲印。应不虚也。无始宿债。一时酬毕者。谓从于无始。以至今生。所有宿债。未及酬者。皆仗佛力加持。一时酬毕。以其是真精进。真法供养诸如来故。此约销障言之。我执尽。则见思永断。故云长揖世间。长揖。谓永辞也。法执尽。则无明亦亡。故曰永脱诸漏。永脱。兼五住也。此约尽执言之。然虽曰销障。犹仗佛加。虽曰尽执。唯是体空。以未能发妙耳门。未得即明无上觉路。以无上觉路。如五十五位。乃圆通以后事故。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者。谓自觉障尽执空。于诸圆通法门。信知必得。决定无疑心也。○若不下。不舍必酬。不为者。谓执我我所。不能舍身作供。不得佛力加持。而言微因者。谓对果说因。因则微矣。以能顿销宿障。得决定心为最大故。纵得无为。还生人中酬债者。以宿障未尽销故。恐有不信。故自引往事作证。(按兴起经。昔舍卫国毗兰邑。阿耆达王。请佛与五百比丘。三月供斋。时有魔惑王心。入宫耽荒五欲。供六日止。又值邑内饥馑。乞食不得。时有马师。减马麦半。供佛及僧。至九十日。王乃醒悟。向佛求忏。舍利询缘。佛言。过去毗婆尸佛时。有王请佛及僧。佛僧食已。为病比丘请一分食。过梵志山。梵志闻香诟曰。此髡头沙门。应食马麦。何与甘馔。所教五百童子。亦如是说。尔时梵志者。今我身是。五百童子者。今五百罗汉是。然此但因宿诟佛僧。尚不免报。何况盗他财物。侵彼身分。自应酬债。要知化佛不属业生。真佛离诸根量。唤谁受报。盖为造业众生。示有果报。令生恐惧。故今引之以证宿债必酬。抑亦因此以见舍行之不可不修也。)

  二教以断偷成化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

  若不舍身。终还宿债。故敕以教世断偷。以断偷则无债可酬。无庸舍身矣。言后断者。显淫为定障。杀乃违慈。应先断故。是名等者。显如是教化。乃合如来清净轨则。而化道得成。预辨妖佛教仪竟。

  三确定三昧真似二 一不断终属似定。二断偷乃称真实。 初

  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

  承上呼名可知。不断偷而修禅。终属似定。恐犹未明。故以喻显。譬如有人。喻带偷修禅之人。卮酒器。漏卮喻带偷之心。水喻禅定理水。以禅定理水。入于带偷心中。望其成就圆通。如以水灌漏卮。欲求其满相似。随灌随漏。尘劫终无平复。喻随定随散。禅定终不能成。所谓似三昧。而非真三昧也。

  二断偷乃称真实

  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詈。同于称赞。○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以误初学。○佛印是人。得真三昧。

  初遇可教机。若诸比丘者。谓若于末世。有诸比丘也。三衣具钵。诚不可少。设有余者。虽分寸之微。亦不畜积。如是之人。必不盗他衣物。循方乞食。趣得支身。设有余分。尽施饥饿众生。如是之人。必不盗他食物。常于大集会中。合掌礼拜四众。以深证实相平等。人皆是佛。如是之人。必不损人利己。有人嫌其烦渎。捶打骂詈。欢喜领受。同于称赞。以深达怨亲一致。荣辱无关。如是之人。必不为己伤他。此等皆可教之机也。○必使下。教令深修。遇如是机。应教深修。故云必使身心等。二俱捐舍者。但是为利众生。不惜劳苦。如华严行愿品云。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是也。身肉二句。乃究极而进教之。言不惟二俱捐舍。不惜劳苦。要必使身肉骨血。发愿与众生共之。果能如此。岂复有为自身而起盗事。为自心而萌盗念者哉。○不将下。预防问难。(恐有问云。大乘制心。身行似乎无碍。小乘制身。心动抑又何妨。若必令身心俱捐。未免执法太严。恐失接引。故世尊以不将等防之。)言大小两乘。身心偏制。皆为不了义教。若以此回护过犯。为自己解释。恐初学信以为真。反以误彼。故示以不将。谓不可将不了义教。回为己解。以误初学人也。○末二句。许得真定。佛印者。显不虚故。身心俱捐。盗业不兴。一念纯真。即圆通体。以是而修。名真三昧。佛印其得者。良有以耳。确定三昧真似竟。

  四结判依违邪正

  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上明盗戒竟。

  四妄戒(正脉云。妄语有二。发言不实。为小妄语。妄称证果。为大妄语。此中所断者。大妄语也。)四 一首陈妄语之害。二预辨如来教仪。三确定证果能否。四结判依违邪正。 初(前三戒。皆双陈持犯利害。此中不言持利者。有二义。一为避重繁故。二准上可知故。)三 一蹑前标害。二列释言意。三结指断善。 初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

  如是者。总指前三。已断淫杀盗者。未了生死。总属世界中人。或从天道发心。或从人道发心等。故云六道众生。身心无杀。则慈行成就。身心无淫。则梵行成就。身心无盗。则舍行成就。故曰三行已圆。前皆许其出离生死。此欲夺之。故置虽则等言。若大妄语等。即夺其不出生死。三摩不清净者。以犹有贪供心故。贪久则痴爱日甚。妄久则邪见潜生。魔得其便。飞精附体。故致成爱见魔。既已成魔。不自觉知。生同醉梦。死从沦溺。虽诸佛出世。亦难相救。永沉生死。求出无期。故云失如来种。

  二列释言意

  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礼忏。贪其供养。

  初别列其言。所谓者。指释之词。谓指下所列。释上大妄语也。言所谓大妄语者。其语云何。即如未得谓得等是。未得谓得者。谓未得菩提。自谓已得菩提。未证言证者。谓未证涅槃。自言已证涅槃。后云况复法王。如何妄窃。乃痛斥乎此。或求世间等者。谓或复有人。不敢以菩提涅槃妄称。但求世间。尊为殊胜第一。以是之故。谓彼现前人言也。其言云何。谓初于凡夫人中。但见初果为上。故自谓已得须陀洹果。次于须陀洹中。又见二果为上。故自谓已得斯陀含果。次于斯陀含中。又见三果为上。故自谓已得阿那含果。次于阿那含中。又见四果为上。故自谓已得阿罗汉道。次于阿罗汉中。又见缘觉独觉为上。故自谓已得辟支佛乘。后于小乘之中。又见大乘为上。故自谓已得十地圣人。及地前三贤。诸位菩萨。后云云何自称得上人法。盖指斥乎此。○末二句总释其意。言此人必作如是等。大妄语者。盖为求彼前人。向自礼拜忏悔。以便乘隙开示。贪其供养。据此则不惟妄语。亦兼偷盗。故下文名之为一颠迦也。

  三结指断善

  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沈三苦海。不成三昧。

  初正指断善。口作妄语。意贪供养。妄罪兼盗。永失善根。故云是一颠迦。一颠迦。亦云一阐提。此翻断善根人也。善根既断。成佛无分。故云销灭佛种。○如人句。借喻以明。南印土建那补罗国北。有多罗林。三十余里。树叶长广光润。诸国书写。莫不采用。其树若以刀断。不复再生。今取之以喻断善根人。销灭佛种也。○佛记下。以法贴合。必言佛记者。显决定无异故。永殒善根。无复正知正见。此正所谓销灭佛种。合上断多罗木也。沈三苦海者。沉沦三界生死。纵有禅智。咸资魔业。故云不成三昧。首陈妄语之害竟。

  二预辨如来教仪(不辨魔教等者。以正教既明。自不惑于魔等教矣。)四 一佛敕两乘密化。二如敕摄生不泄。三防问就便结斥。四教以断妄成化。 初

  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

  佛灭度后。魔强法弱。故敕菩萨罗汉。应身生彼。挽末法而扶正教。摧邪宗而救众生也。作种种形者。随类现化。度诸轮转者。令出生死。所谓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说法也。

  二如敕摄生不泄

  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末学。

  初双现顺逆。或作等。即如佛所敕。作种种形也。沙门。谓出家二众。白衣。谓在家二众。居士乃至童女。俱如三十二应中说。此顺行也。淫女寡妇。如登伽母女类。奸偷屠贩。如鸯崛魔罗类。此逆行也。○与其下。同事摄化。同事者。四摄中一。谓逆顺染净等事。皆与之同故。正脉云。若同其类。而不同其事。则矫拂其心。不相顺从故。假与同事。意在得其欢心。以便与之称赞佛乘。化其离邪定聚。超不定聚。成正定聚。故曰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下。不自泄言。若自言真是菩萨。真阿罗汉者。必当泄露佛所密敕因由。以轻言与末世学者。如此则有二失。一令妄想求加。不务真修。二令高推圣境。自生钝置。由此所以不自言也。

  三防问就便结斥

  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

  初防问。(恐有问云。应化圣贤。垂教作则。既不自泄。以何方便。启后世信耶。故世尊以此防之。)言应化圣贤。欲启后世信者。唯除命终之际。然亦不可明明显示。但于阴密之中。有所遗付可耳。如丰干饶舌。杜顺示偈之类。○云何下。结斥。言既惟许命终。且是阴付。云何是人未至命终之际。便乃公然自称。真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阿鼻极苦。不旋踵而至矣。

  四教以断妄成化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言佛两乘如是。汝教世人之修三摩地者。于既断前三之后。仍复断大妄语。乃合如来清净明诲。次前为第四也。预辨如来教仪竟。

  三确定证果能否二 一不断不能证果。二断妄乃能成就。 初

  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栴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

  初喻明不能。修禅乃欲成菩提。不断妄乃罪恶之身。以罪恶之身修禅。而欲成菩提。因果不类。故以刻人粪为栴檀喻之。形像虽似栴檀。气味其实臭恶。故欲求香气。无有是处。喻带妄修禅之人。外貌虽似法侣。内惑实同魔队。故欲求证果。断不能也。○我教下。痛斥其罪。佛意正以不断妄语。不成菩提。故自昔华严以来。已向教诸比丘。以直心为道场。如华严云。菩提妙法树。生于直心地。净名云。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前云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等。凡此者。皆是以直心为道场义也。四威仪。即行住坐卧。一切行。即两乘行门。言比丘遵我所教。于行住坐卧之中。两乘行门之内。有则言有。无则言无。尚无丝毫虚假。云何是人。乃故违佛敕。自称得须陀洹等。诸上人法。其罪恶可胜言哉。譬如穷人等。乃借喻以显其罪也。三摩未成。性德未显。故以穷人喻之。性德未显。自称贤圣。故以妄号帝王喻之。妄号帝王。自取诛身灭门之祸。喻自称贤圣。自取阿鼻。丧法身。断善法也。况复二句。乃以轻况重之意。言三乘贤圣。尚不可盗窃其名。况复菩提涅槃。乃出世法王之位。如何未得谓得。未证言证。而妄窃其名。其罪恶益甚可知。○因地下。结示不能。言自称上人。妄窃法王。全是虚妄。故曰因地不真。前云心言直故。如是乃至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今既因地不真。自然果招纡曲。如本期成佛。而乃流入魔外。生遭王法。死堕地狱。非纡曲而何哉。如是之人。欲求菩提。终不能及。故曰如噬脐人。噬谓以口咬也。口脐相远。欲噬莫及。喻因妄果真。欲证终不能也。纵佛出世。亦难接引。故曰欲谁成就。不断不能证果竟。

  二断妄乃能成就

  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地。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

  心如直弦者。谓心之直。如弦之直也。夫心为四仪之主。心如直弦。则四威仪中。一切行门。皆悉真实。所谓永无诸委曲相也。入三摩地。永无魔事者。魔行险邪。今心直行真。魔不得便故。成就菩萨无上知觉者。谓魔不能扰。成就菩萨圆通心也。正脉云。菩萨无上知觉。即圆通真因地心。然以因定果。亦是无上菩提。确定证果能否竟。

  四结判依违邪正

  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如我所说者。谓末世之人。若有如我所说。三戒之后。复教断妄者。即名佛说。当急从之。不如此说者。如言既断前三。妄语可以不断。或言禅智现前。妄语似应无碍者。即波旬说。宜深绝之。此如来欲令阿难将如来语。传示末法。保护真修。令天魔不得其便也。别明持戒竟。

  楞严经指掌疏卷六终

返回目录

-------------------------------------------------------------------------------------------------------------------------------

更多慕印居士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