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昂江扎西仁波切:寂止的功德与过患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06日
来源:   作者:昂江扎西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昂江扎西仁波切:寂止的功德与过患

 

  修寂止前必需具备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因为我们通过修习四个转心法,才能真正断除对世间八法的执着,做到看破、放下。整个出离心的修法就是为了破除我们粗大的法执;而菩提心的修法则是通过修习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破除自身贪嗔痴等粗大的我执。

  随着粗大法执、我执的破除和出离心、菩提心的生起,我们就具备了修习寂止的基础。因为修习寂止的目的,是为了淡化自心无始以来无法安定、念念相续、心随境转的习气障。通过有相、无相寂止的修法让心续止住,心念平静下来。以此培养我们自心的把控能力,为下一步境随心转的胜观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说,出离心、菩提心摄受下的寂止能力决定了我们的修行功效。寂止是我们修行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同时也是提升我们修行质量的关键突破口。

  倘若寂止的修持不具备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不仅对行者的解脱没有任何功德,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过患。

  在法执和我执沉重染污下的寂止修持,虽然会收获一些禅悦,但那只能算是世间禅,仍将是轮回的因,更谈不上是大乘佛法了。正是由于行者对些许禅悦的痴迷,长期沉迷于这种无记的状态,就会淤滞行者的心智,将行者导向麻木、冷血、无知的境地。我们不难从行者外在的表现或自身修持后的心理倾向来断定这类的寂止修持,它主要表现为对世间追求没有兴趣,对周遭的一切非常淡漠。不仅对出世间的愿行缺乏热情,而且对修持慈悲和智慧更是索然无味。长此以往,终将造成堕入冬眠动物的果报。

  另外,我们在修习出离心或者菩提心的时候,应该避免同时修习寂止。因为同时修习寂止会模糊、弱化该阶段修行所必需的观察、想象、思辨能力,其结果无疑会阻碍我们出离心和菩提心的生起。

  所以,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走;法要依此入心,一层一层地修。如果颠倒次第、形而上学、急于求成的修行,不仅会适得其反,还会导致沉沦恶趣,万劫不复的严重后果。

  寂止是训练我们心续止住、心念平静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倘若心过于内收就会导致无念、昏沉的过患;而过于外散又会导致心动、散乱、迷妄的过患。另外,若行者在修习寂止时,值遇不同光感现象的时候,无需紧张,更不必兴奋。因为这只是由于我们大脑神经不适应心念静止状态,而产生的反射光影而已,它并非修证瑞像。倘若执着于这种现象,就会进一步导致精神分裂症和妄想症的过患。当行者的精神无法自制、迷妄连篇时,又会错误认为自己被附体缠身而心不由己、痛苦不堪。

  所以,不管我们修持什么法,都要闻、思、修并进。不仅要掌握正确的修习方法,还要了知修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过患,以及产生这些过患的原因和相应的对治方法。一定要做到依教奉行,因为只有依照上师的引导,通过自身长时间、反复地实践、验证,才能准确无误地掌握正确的修持方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点在今后的心性修持方面更是显得尤为重要。总之,把握正见,以正见修持,方能早证菩提!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