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认识自我,离苦得乐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5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认识自我,离苦得乐

 

  大三班:释法光

  斗转星移,花开花落,又是一年的春天到;时光荏再,这已是我在法门寺的第二个春天,走在这初春的校园里,枝头上的木兰花时而怒放,时而凋零。还有的已经落满地正等着化作春泥。用心静静聆听这一幕春的交响曲,心中不免有几分怅然若失。生命是如此的美好,然而又是那么的短暂。谁也逃不过从幼年到老年,从活力四射到步履蹒跚,这就是人生的无常吗?有人不仅会问,人的一生到底为了什么?幸许每个人都有自己活着的理由和目标,但是最终还是跳不出这个生死轮回的迷宫。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人人皆有佛性与慈悲之心,换言之,众生皆有一颗‘自利利他’的佛心。然而,众生心皆执着于一个‘我’,进而颠倒迷惘,认假为真,沉沦于生死苦海,不能自拨。佛陀的本意是让每一个众生能够离苦得乐,能够去认识那个真正的自我。其实,这说难也难,说易也易。说难,是因为每个人自打从娘胎里的那一天,就和自己这个肉身打交道,熟悉到不分彼此,要想明白其中的道理,从执迷中走出来确实很难;说容易,只因那个‘我’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我们就是那个真正的我。只因执着才那么难,只要放下当念即能转烦恼为菩提,转智慧为涅槃。众生在执着与迷茫中度过一天一天,一年一年,不知生死疲劳,妄自为真。生命之初赋予我们的善与恶,在轮回中交织着,最终在善与恶交织的荆棘丛中受尽无量的苦。

  智人以苦为舟,以智慧为浆去推动生命之舟,让自己渡过苦海。离苦的同时又念念不忘苦难中的众生,并且发愿去拯救他们;愚人却只是一时之乐,忘却享乐之后的苦,愚人之所以为愚人,是因为看不清生命的本质:成住坏空,生灭变异,无常无我,生命的本来面目就是如此。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后,就是发现人人具有的这个完美的、圆满的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他说法四十九年的教言,就是指导我们破除迷执,去假存真的方法,其目的即是让每个众生体悟自身本具的清净自性。只有佛陀让我们明白生命的意义不在寿命的长短,而是在于是否具足慈悲与智慧的品质,进而超越生命的内涵,创造生命的真爱与喜悦。只有亦步亦趋地依着佛陀的教法去实践,终究会让这颗布满尘垢的心豁然明朗,在幽静中放出清净的智慧光芒,让一切众生感受那份慈爱与安详。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