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九)~B 二、瞻波经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09日
来源:   作者:界定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九)~B 二、瞻波经

 

二、瞻波经

  说法地点:中印度瞻波国的恒伽池附近

  参加人员:诸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于十五日布萨之时,佛陀知道会中有不净的比丘在那里,因此,虽经三请,也不说波罗提木叉(戒)。尊者大目犍连乃逐出该比丘,然后请佛说戒。佛陀以大海八德为喻,而说正法、律中的八未曾有法。

  在这部经典中,“瞻波”是一个国名或者是指一个地名,而经文的内容则与“瞻波”并没有多大关系。有关这部经典,有们需要了解一下,什么叫“说从解脱”,以及与比丘诵戒有关的一些内容。至于后面所讲的大海八德和正法、律中所具有的八种未曾有法,我们在《中阿含·阿修罗经》中说得很详细,这里也不作说明。

  首先我们谈谈什么叫“说从解脱”以及与之有关的一些内容。谈及“说从解脱”这个词,实际上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共同学习佛陀所制定的相关戒条。佛教经典《华严经》上面讲:“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以戒为师,或清净持戒,那么就可以最终获得解脱。这里的“解脱”,与“戒条”基本上是一对同义词。“从解脱”,就是随从戒律,按戒律办事,就可以从戒条的持守中,得到无上的解脱。当然,也有不同的理解,认为这个“从”,是“顺序”的意思。而“从解脱”,就是按照戒条的先后,一条一条地读诵下去。但是不管采用哪种说法,如果我们将之简单化,就称之为“定期诵戒”,那么更为方便一些。

  我们知道,佛教界无论是大乘或小乘,虽然大家在具体的持戒方面可能会有所侧重,但是对戒律的极端重视,则是完全相同的。有的人持戒好,精进不怠,就会赢得大家的尊敬,他所持的戒,就被称作“戒香”。比如说南山律开山祖师道宣律师以持戒精勤,被誉为“戒香芬洁,定水澄奇”。佛教里有一部《戒香经》,阿难说世间共有三种香,所谓根香、花香与子香,他向佛陀提出一个问题,就是:“此三种香,遍一切处,有风而闻,无风亦 闻,其香云何?”佛陀说阿难你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就是说“此三种香,有风无风,遍一切处,而非得闻。”其实所谓的根香、花香与子香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香,它们也无法称之为具有普遍意义的香。那么,什么香才能被称作“普遍香”呢?就是“戒香”,即守戒之香,持戒之香。世间人如能持守五戒十善,那么“具此戒法,是人获如是之香,有风无风,遍闻十方,咸皆称赞,而得爱敬”。据此佛陀而说偈曰:

  世间所有诸花果,乃至沈檀龙麝香,如是等香非遍闻,唯闻戒香遍一切;

  旃檀郁金与苏合,优钵罗并摩隶花,如是诸妙花香中,唯有戒香而最上。

  所有世间沈檀等,其香微少非遍闻,若人持佛净戒香,诸天普闻皆爱敬。

  如是具足清净戒,乃至常行诸善法,是人能解世间缚,所有诸魔常远离。

  从经典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若能持戒,不仅能生出令世间赞叹爱敬的“戒香”,而且还有两个功能,一是能够“解世间缚”,获得解脱,二是能够平安一生,远离诸魔。

  那么,作为出家的比丘僧,为什么要诵戒呢?诵戒又称为“布萨”。“布萨”华译为净住、长养,就是出家比丘或比丘尼每半月(十五日与廿九日或三十日)集僧说戒经,使比丘住于净戒中,能长养善法。布萨不是佛教的创造发明,它最早源自于古印度吠陀以来的一种祭法,在新月祭、满月祭的前夜,祭主断食而住于清净戒行,即名为布萨。佛陀时代,印度一般宗教都有于每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举行布萨集会的习惯。佛陀也因应此一宗教活动而成立布萨制,最初为信众定期集会,由比丘为信众说法,后来逐渐演化为出家二众的说戒、忏悔仪式。在布萨时,需要掌握五个要点:

  第一是时间比较固定。一般为黑白半月半月诵戒,汉地通常定为每月阴历十四、三十日(或二十九)的傍晚举行。

  第二是强调全体性。即只要是有条件参加的比丘或比丘尼,都有参加诵戒的义务。

  第三是如果比丘、比丘尼因特殊情况(如因病)不能参加,应委托同住比丘向大众表示对布萨大会所举行的一切僧事,无条件完全同意,此称为“与欲”。

  第四是大众如法集合,在诵波罗提木叉(戒本)之前,如僧伽有事,先要处理解决。如比丘在半月间有所违犯,须在大众前告白忏悔,依法处分。

  第五是诵戒的内容,现在一般都是诵读《四分戒本》,而大乘的《梵网经》现在一般都没有列在诵戒范围之内。

  这部《瞻波经》里所发生的故事,就是在比丘集合起来,然后准备诵戒的环节里。我现在不妨对照一下《四分戒本》,看看有哪些程序需要引起注意。首先,当比丘们结合以后,说戒师便问:“僧集否?”大家就答道:“已集。”然后说戒师说:“未受具戒者出。”此时若是有未受具足戒的,就遣出;若没有,就回答说:“此中无未受具戒者。”

  这部经中所说的故事,问题就出在这个环节上。此时说戒师并未正式开始说戒,他首先要把众中的一些情况搞清楚。如果有未受具足戒的,或者有比丘尼、居家众在里面的,则要提前遣出,不可以混迹其中。比如说,说戒师会说:“谁遣比丘尼来请教诫。”此时若无,就答说:“此众无尼来请教诫者。”

  接下来,说戒师就说:

  “诸大德,我今欲说波罗提木叉戒,汝等谛听善思念之。若自知有犯者,即应自忏悔;不犯者,默然。默然者,知诸大德清净。若有他问者,亦如是答。如是比丘在众中,乃至三问。忆念有罪,不忏悔者,得故妄语罪。故妄语者,佛说障道法。若彼比丘忆念有罪,欲求清净者,应忏悔,忏悔得安乐。”

  然后说戒师就开始问:

  “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否?”一问;

  “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否?”二问;

  “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否?”三问。

  然后说戒师说:“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在这里,我将说戒的最初的几个程序一一陈列出来。当然,佛陀时代,他亲自出面说戒,可能也没有这么复杂。佛陀是位彻底觉悟的圣人,他不会像后世的说戒师那样一连三次问比丘们是否清净,他是运用自己的神通,将在座比丘的身口意三业都一一作了分别观察,如果有不清净的,他就不说戒;如果大家都清净了,他就开始说戒。在这里,佛经记载得很清楚:“世尊坐已,即便入定,以他心智观察众心。观众心已,至初夜竟,默然而坐。”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苗头来了。按常理说,佛陀入定以后,对大家的心境观察一番后,如果大家都很清净,他便立马开始说戒经,可是这次他去一直到初夜结束,都默默地不作声,没有作出任何说戒的表示。

  这时在众中有一个比丘就站起身来,他向佛陀合掌问讯,然后说:“世尊,初夜已讫,佛及比丘众集坐来久,唯愿世尊说从解脱!”意思是说,时间已不早了,佛陀您还是及早把戒经给说了吧。可是佛陀呢,却是“默然不答”,没有作任何表态。

  然后,中夜时分过了,甚至后夜时分也即将过了,这个比丘“三从座起”,请佛陀说戒,最后,佛陀终于表态了:“于此众中,有一比丘已为不净。”这里面有一个比丘已经不清净了,可是他又不愿意主动站出来忏悔,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以仓促说戒呢?

  此时,佛陀的上座弟子之一,被誉为神通第一的大目犍连也在众中参加布萨。他也觉得纳闷:今天佛陀为什么没有像往常那样从容说戒呢?后来他听到佛陀说大众中有一个比丘不清净,也就是犯戒了,但是佛陀也没有明确指出来这个比丘是谁,而这个犯戒的比丘又没有主动站出来认错,这样下去,势必形成僵局。因此大目犍连略加思索,就开始入定,然后运用自己的神通,很快就把这个犯戒的比丘给分辨出来了!

  于是大目犍连就从定中出来,然后站起身来走到那个犯戒的比丘面前,一把将他拉起来,“牵臂将出,开门置外”,然后对他说:“痴人远去!莫于此住!不复得与比丘众会,从今已去,非是比丘。”就是说你这个白痴,赶紧离我们远点,不要赖在这里不走。你犯了戒,还死活不肯站出来忏悔,你已经丧失了比丘的资格,滚远一点吧!

  大目犍连说完,就把大门关起来,然后将门反锁起来,就回到佛陀的身边,对佛陀说:

  “世尊所为比丘说此众中有一比丘已为不净,我已逐出。世尊!初夜既过,中夜复迄,后夜垂尽,将向欲明,明出不久,佛及比丘众集坐极久,唯愿世尊说从解脱!”

  佛陀此时就说:“大目犍连!彼愚痴人当得大罪,触娆世尊及比丘众。大目犍连!若使如来在不净众说从解脱者,彼人则便头破七分,是故大目犍连!汝等从今已后说从解脱,如来不复说从解脱。”那么为什么不说了呢?于是佛陀就讲出来大海八德以及正法、律之八种不曾有之法。

  在这里,我们就知道佛陀为什么一直默不作声了。佛陀很慈悲,他说他不是卖关子一直不说戒经,而是众中已经有了比丘不再清净了。如果此时他坚持说戒,那么这个比丘的下场将会很悲惨,“便头破七分”,脑瓜就会裂分为七块,当即身亡。佛陀为了保存这个比丘的性命,于是一直等到后夜,他在等待,一直在等待这个比丘主动站出来忏悔自己的罪业,可是他没有珍惜佛陀给予的机会。最后,他被大目犍连逐出讲堂,已经是万幸了!

  经过这件事之后,佛陀也意识到今后的在一起诵戒时,如果要求大家都做到清净,那么真的是很困难。既然佛陀亲自说戒,那些不清净的比丘会“头破七分”,因此,佛陀从此以后就不再亲自说戒,而是让大目犍连等大弟子代佛说戒。从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佛陀是如何地慈悲啊! (2009.02.11.)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