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三十二)~A 优婆离经(一)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0日
来源:   作者:界定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三十二)~A 优婆离经(一)

 

  漫说《中阿含》(三十二)

  (卷三十二)

  优婆离经

  说法地点:那难陀村的波婆离捺林

  参加人员:尼乾子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长苦行的尼乾子,回答佛陀的所问。此尼乾子坚持而说,在身口意三罚中,身罚最重;佛陀乃立意业为最重。优婆离居士从尼乾子处听此说后,欲来难佛,反为佛陀所化,后来乃拒绝诸尼揵之进入其门内。

  在写这篇东西之前,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在第一次佛经结集大会上,教内外较为统一的看法,是在这次会议中,关于经藏部分,最主要的就是将佛陀的原始言教,编成四个阿含(当然,也有五阿含之说)。那么,将阿含分成四个种类,它的依据是什么?是根据经文篇幅的长短,还是有着其他的根据?如果单纯从经文长短来划分,那么在中阿含当中,也有为数不少的长篇大论,它们为何没有纳入长阿含的范围里呢?后来我总算理出一个头绪,就是四阿含的分类,篇幅长短只能作为依据之一,它综合了各方面的因素,而主要的一方面,便是从教理上(即内容方面)来进行总体的归类。

  如上所述,这篇《优婆离经》的篇幅也是相当地可观。其实我将本经略加修改,改编成《优婆离皈佛记》,或许更具文学色彩。而本经中的主人公优婆离,我们往往将其误认作是佛陀的十大弟子,即“持律第一”的那个优婆离——实际上此优婆离非彼优婆离也。这位优婆离,从经文上分析,似乎并不是一位商人出身的富贾,而是具有政府官员背景的、主管文化教育事业的行政人员。下面将具体涉及到本经的故事情节。

  (一)

  本经中的故事,起源于佛陀与一位尼乾子(裸形外道)之间的对话。

  这位尼乾子,名叫长苦行,大约是以苦行见行的缘故——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凡是尼乾子外道,皆奉苦行为最好的修行方式,可能是这位长苦行尼乾子讲究极端的苦行,因此在尼乾子队伍中具有一定的威望,因而受到尼键亲子——耆那教的中兴祖师,即为大雄——的高度重视,被列为上首弟子之一。

  在某一天下午时分,这位长苦行便到佛陀的住处,意欲向佛陀讨教一些问题。名为“讨教”,实际上可能就是在想与佛陀辩论一番,以显示自己所信奉的教理是多么的高深莫测。

  佛陀历来对诸尼乾子们很是客气——实际上,在原始佛教时期,佛教的发展历程并不平坦,会遇到各种势力的打压。然而,佛教始终与耆那教二者的关系处理得较好,除了二者在教义方面有诸多的相似之处之外,二者在反对婆罗门教一教独大与主张种姓平等的立场上,是基本一致的。当然,虽说耆那教有时候耍点小心眼,制造一些小摩擦之外,却与佛教并未发生正面的、大面积的冲突。当然,这与佛陀的处世态度以及正确的处置方法,是极为密切的。

  佛陀见长苦行今日造访,肯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他对长苦行说:“贤者,你们的尼犍亲子祖师,他为你们制定了哪些行为条文,使你们不行恶业、不造恶业呢?”

  长苦行回答说:“大师,我们的导师并不为我们施设什么行为条文,而是为我们施设了几种责罚。”

  佛陀问道:“哪几罚呢?愿闻其详。”

  长苦行答道:“导师共为我们施设了三罚,即身罚、口罚与意罚。”

  佛陀听后,问道:“此三罚依我看,都差不多啊。那么,你能不能说说它们的差别呢?”

  长苦行说:“大师,从表面上看,此三罚是的确很相似的。但是我的导师教导我们,身罚最重,口罚次之,意罚为最下。”

  佛陀问:“长苦行,你刚才说是身罚最重吗?”长苦行给予了肯定性的答复。

  佛陀再三问:“真的是身罚最重吗?”长苦行依然给予了十分肯定的答复。

  佛陀听后,没有再继续问下去,而是选择了沉默——这就是佛陀的智慧过人之处。很显然,佛陀是不同意这种观点的,但是他没有必要与人争论,此时选择沉默,那是最好的回答。

  长苦行见到世尊默不作声,他大约也看出来了——眼前这位大师并不苟同他的观点。于是他就问道:“大师,你们到底施设了几罚,使人不可行恶业,不可作恶业呢?”

  佛陀回答说:“长苦行,我并不为弟子们施设什么责罚,我只施设‘业’。”

  长苦行说:“大师,你既施设了‘业’,那么有‘业’有几种呢?”

  佛陀答道:“我设三业,分别为身业、口业、意业。”

  长苦行问:“此三业之中,以哪种业为最甚?”

  佛陀答道:“三业之中,意业最重。至于身业与口业,则相应次之。”

  长苦行听后,颇为诧异:“大师,你说三业之中,意业为最重吗?”

  长苦行再三追问,佛陀亦再三如是作答。

  长苦行见佛陀回答如此干脆利落,也不便多说什么。他借口还有他事需办理,便起身告辞。出门后,直奔其导师大雄祖师居所而去。

  说到这里,我们应该可以看出本经的关键所在:

  1、耆那教约束信徒的方式,是采取“罚”(责罚);而佛教则以“业”替代“罚”;

  2、耆那教主张三罚,那身、口、意三罚;佛教采用三业,即身、口、意三业;

  3、耆那教认为三罚之中,身罚最重;佛教主张三业之中,意业最重。

  核心要点,落在第3点上,即

  1、一个注重于外在身体上的责罚,一个重视意念上的业力;

  2、耆那教主张通过极端苦行的方式,甚至不惜进行身体上的摧残与虐待,从而祈求生天。他们认为,越讲究苦行,苦行的越彻底,越是漠视身体的存在,就越能体现出修行的决心。一个人修行程度和修行境界的高低,完全取决于其对身体的摧残程度。因此,三罚之中,以身罚为最重,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与他们的思想主张,完全一致。

  3、佛教不反对苦行,但反对自我摧残式的极端苦行。在修行方式上,佛教更加重意念的修炼。佛教反对二边,主张中道。在对待身体的问题上,既反对过分注重珍视保养自己,也反对盲目地虐待摧残自己。佛教虽然认为我们的色身是“空无的”、无常的、终归要销散的,但是我们为了修成道业,必须要籍助于这个色身。因此,适当保养色身,让自己少生病,从而健健康康地活下去,对于保持修行的最佳状态,是十分有帮助的。

  4、佛教反对任何形式上的责罚活动,包括对自己身体上的、精神上的无谓折磨。它主张自作自受,自己的身口意三方面所作之事,其后果由自己独立承担,具体就体现在“业”上面。这个业,不会随我们的身体消亡而消亡,它会如影随形,会生生世世伴随着我们。所谓善恶有报,实际上讲的就是业报,而非其他形式(比如说责罚)的报应。(09.07.02上午)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