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断疑生信除憍慢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3日
来源:   作者:证严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断疑生信除憍慢

 

  大错易改习气难除,

  执小偏空疑一乘法;

  受法沾喜独善其意,

  小乘学众执重疑深。  

  我们人,『大错易改习气难除,执小偏空疑一乘法;受法沾喜独善其意,小乘学众执重疑深。』

  也就是要告诉大家,大错易改。杀、盗、邪淫、妄语等等,这种很明显的,人家都看得到的。过去的人生,那种的错误,众目昭昭,不对了,改过,这样的人是不少。但是,小小的习气要去除,那就不容易了。

  与生俱来,累生累世不断地熏习,小小的习气要改没那么容易,不过,肯改小习气的人就是大丈夫。『大丈夫立恒志』,既然立了志愿要改,他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提高警觉,自己的行为对错,是对的就赶紧精进,不对的就及时改过。

  所以,大过易改,却是习气难除,那就是我们一般人。知道不对了,我要忏悔,忏悔即清净。是不是真的清净呢?因为还有小习气难除。我们的心垢,内心的垢秽要让它很快就全都清净,不容易!因为习气还在。

  我们若是心有埋怨,虽然没有大声反弹出来,却积在心里,这也是一种烦恼,这也是叫做习气。知道不能在人与人之间计较,不过,那个『不计较』,虽然没有很明显与人计较,却在内心计较很多,这也是叫做烦恼,也叫做习气。所以我们学佛要很谨慎在这一点。

  若说,『我们改了吗?』『有啊!早就改很多了。』我们要自己问自己,我们的习气有去除了吗?这是最重要的。所以,习气,我们还是要好好警惕,不要犯。

  我们多数的人都是执小偏空。有的人很有修行,不过他就是执于独善其身。『与人无争则人安,与事无争则事安』,用这样的观念,他感觉这样就是与世无争。这叫做执小,只顾自己而已。

  我们还要再开阔,不要只执着自己修行就好,不只是我不犯他人,我们也要引导人人不要去犯到别人。我们要自度度人,自己能清净,我们也要教育别人清净。

  我们要知道,世间若只有一个好人而已,世间还是乱。世间要有很多很多的好人,这个世间才会平安。若偏在自己,感觉其他的事情与我无关,这叫做偏空,这是『疑一乘法』。

  因为佛陀开始要『弃权』——弃掉过去权小方便的教育,现在要向大家来讲一乘妙法。但是,这些执小偏空的人开始心就会起疑:『我这样不是修得很好吗?我还有其他要修的吗?』『我这样不就是寂静,已经入涅槃了,我的心的境界已经都与人无争了,世间的事与我无关,这样我不就是已经寂静了,难道还有比这寂静的境界更高的吗?』

  所以,过去修的小乘法,他们已经感觉很欢喜,所以『受法沾喜』。感觉与人无争、与世无争,我独善其身,我与人没有烦恼的纠结,我已经没有种恶因了,也没有结恶缘,所以我应该很寂静。

  但是,没有种恶因,你有种福缘吗?要种福因、福缘。没有恶因、没有恶缘是很好,我们还要再种福因,还要再种福缘,这样才能福慧双修。

  弃掉了恶因、恶缘,那就是修慧。但是,我们还要再造福因、造福缘,这样叫做修福。入人群中去付出,这是造福人群。我们不能只独善其身。

  所以『小乘学众,执重疑深』,只执着于小乘法,执得很坚固。现在要叫他再进阶,修一乘妙法,回归如来本性,反而他的心就有疑,这种疑虑很深。这就是现在即将转型,尚未转型之间。所以,我们学佛必定心要时时很通彻,不要执着于任何一个阶段。

  过去一段(经)文:『大众中有诸声闻漏尽阿罗汉憍陈如等千二百人』。千二百五十人俱,应该是这些人。还有很多发声闻、辟支佛心之人。

  ⊙『大众中有诸声闻漏尽阿罗汉阿若憍陈如等千二百人,及发声闻、辟支佛心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各作是念』《法华经方便品第二》

  佛陀说法时都是四众具足,除了比丘、比丘尼以外,还有居士,就是优婆塞、优婆夷,男女二众,同样也是在道场上听闻佛法。居士的根机有的很高,听法之后,同样他会缜密地思考,去体会佛法,这也可以算是声闻、辟支佛,那个智性还是在他们之中。所以说,声闻漏尽,同样的,没有出家也有办法听法了解,对世间天地万物很用心。就如在家居士,维摩诘居士,他的智慧就不比罗汉比丘还差。

  所以,有优婆塞、优婆夷在场,这些人,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这样叫做四众。这些人全都『各作是念』,大家都是这样在怀疑。『作是念』的意思就是怀疑。

  『过去佛所说的法,我们听了很习惯,我们的心,该改的我们都有改了,没有与人争,我的心很清净,还有什么呢?还有什么叫做一乘妙法?』这不只是出家的弟子众有怀疑,在家的弟子众也同样有怀疑,所以『作是念』。

  『作是念』的人,就从阿若憍陈如带头开始。比丘,何谓比丘?我们先了解『比丘』。

  ⊙比丘:华言乞士。乞是乞求之名,士是清雅之称。上乞法以资慧命,下乞食以资色身,净命自活。

  『比丘』翻译华文叫做『乞士』。『乞』是乞求的意思,向人求、向人讨,乞来的。『士』就是清雅之称,所以叫做乞士。

  『士』字就是表示清高;『士』,高。就如博士,学问很高,这叫做博士;硕士,都是有学之人;或者是说这个人很绅士,表示他的品格,很有规则,很绅士;或者是比较有礼数的,很雅致的称呼,所以叫做『士』。

  『乞士』的意思,就是『上乞法以资慧命』。向上乞法,他要向谁乞法?就是向佛来的求法。出家人,有的是大长者子,在家庭是很富裕的生活,放弃了富裕的生活来出家,三衣一钵,无有其他。但是,他为了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向佛乞法。

  所以我们学佛,为的不是要度这一辈子,这样暂度且过,不是。我们是要增长慧命。所以我们若不乞法,就如人断了粮食一般,人若断了粮食,生命就不能活了,所以我们向上是乞法以资慧命,帮助我们的慧命成长,这是乞法。

  向下是乞食,『乞食以资色身』。我们这个身躯要有营养,才能维持我们的生命;有充分营养的生命,我们才能求法来增长我们的慧命。所以『乞士』的意思,就是上求佛道,佛陀的教法;而我们下乞食资我们的身,其实就是要活我们的净命。

  尤其我们要知道,『乞食』也叫做化缘。僧是从佛陀之处乞求了法来,来到我们的家庭来化缘,所以要赶紧很恭敬以饭食供养,而僧就要向在家人说法,所以这是传法,也叫做化缘。

  这是佛陀在世时,僧团的生活,所以『比丘亦名福田僧』。他从佛乞法,将这些法再传承给在家人;在家人能够看到僧,起欢喜心,懂得布施,这便是福利众生。对众生有福、有利益,对自己就是破憍慢心,要破除憍慢之心。

  出家的大众,无论是比丘、比丘尼,生活既然在僧团中,修行第一项就是要破除骄傲的心。有的是从佛陀的王亲国戚,从王族来修行,若还是抱着骄傲、贡高之心要如何修行?所以,在僧团中是人人平等,三衣一钵,要吃饭必须自己去托钵,要去沿门福利人群,破除憍慢心,这叫做谦下自卑。要缩小自己,要较谦虚,不可以有贡高、骄傲之心,这就是修行的基础。

  因此,『以成清雅之德也』。这种『乞士』的意思就是福田僧,『福利众生,破除憍慢,谦下自卑,以成清雅之德』,这就是比丘。

  ⊙比丘亦名福田僧。福利众生,破憍慢心,谦下自卑,以成清雅之德也。

  『比丘』就是出家的男众,称为比丘。还有『比丘尼』。

  ⊙比丘尼,义说同上,出家受具足戒,之女众总名。

  『比丘尼』的意思与上面所说同样,因为比丘尼同样也要破除憍慢心,在僧团中人人平等。比丘尼之中有地位很高的人,如佛的姨母,或者是耶输陀罗等等都来出家。在皇宫的享受,是那么高高在上,现在来到僧团要修行,岂能像皇宫的生活呢?当然不行。

  修行,慈悲等观,就是要修平等的观念,这样叫做修行。所以,也是叫做『乞士女』、『比丘尼』。『尼』就是比较有女的音调(意思),所以就是比丘、比丘尼。

  各位菩萨,学佛、出家,尤其是出家,我们要很用心,要如何福利众生,同时降伏我们的骄傲心。我们不能执小偏空,必定要入人群,这才是佛陀对弟子所用的一乘妙法。所以,我们人人在生活中就要体会一乘妙法,不必有怀疑。所以人人时时要多用心。

返回目录

-----------------------------------------------------------------------------------------------------------------

更多证严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