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八)~D 二、众集经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09日
来源:   作者:界定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八)~D 二、众集经

 

  说法时间:佛陀的晚年

  说法地点:波婆城阇头庵婆园(芒果园)

  主持说法:舍利弗(代佛说法)

  参加人员:千二百五十人

  本经大意:本经叙述佛陀在波婆城时,曾患背痛,舍利弗则代佛说法。说法的缘起乃由于尼乾子死后,其教团即分裂为二,弟子们则互为诤讼骂詈,其原因在于其教理的不健全,不是真实究竟之教缘故。为了防止佛陀灭度后教团由诤讼而导致分裂,而阐述如来之法才为真正出离之教,也就是解脱之道。此经所集的,为“如来说一正法”,在“一正法”的基础上,进而分为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是将法相增一而加以列举的说法方式。此经与下面的十上经、增一经、三众经等,均具有论部的色彩。

  看完这部《众集经》以后,我在思考这样的问题:这部经典,可谓是佛教中有关名相的数字大全,从一至十,无不兼备。这些名相中,有的比较好理解,我在前面一些文章中已经有所涉及,而有的则十分深奥难懂,一两句话根本说不清楚。怎么办呢?我被这个难题困扰了好几个小时。摆在我面前的,有三条道可以选择,一是泛泛而谈,不着边际——这样不行,如果今后鄙人有幸,哪位需要参考一下我的文章,从头到尾不知所云,空洞无物,自然把人家的大好青春给浪费了,着实罪过。二者是详加阐释,把绝大多数的名相都进行一番阐述,那样的话,篇幅没有好几万字,根本解决不了问题,那我岂不是在重复佛教辞典了?三是把经中的各个名相进行汇总,不加解释——如果是这样,我等于在照抄经典,自己所想所思又在何处?因此为这事颇为头疼。后来想想,不是按照以前走的老路子,遇到有些比较难解的名相,辟出几句话来专门讲讲,而对于大部分的名相,只能述其大概意思了。

  我在进入正文之前,需要把一些问题稍加介绍。

  首先是佛陀的身体状况。如果我们回忆一下,就知道佛陀灭度的地点,也就是在末罗族所居的拘尸那揭罗城。佛陀生前可能不止一次地游历此地,但是舍利弗说这部《众集经》时,佛陀可能是最后一次到波婆城的芒果园居住了。此时佛陀的身体状况不太好,甚至有些支撑不住了。经中说:“世尊于夜多说法已”,那么说明在舍利弗说法之前,佛陀已经说了不少法,这些法是什么内容,没有记述,我在这里不能乱猜。那么佛陀患的是什么毛病呢?还是老毛病:背痛。关于背痛的问题,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分析说可能与脊椎疾病有关(比如说风湿性脊椎炎,或者神经系统的毛病)。我们在佛经中,不止一次地见到佛陀说自己说“背病”,看来其疼痛程度越来越严重。到最后,他实在支撑不下去了,只得“四牒僧伽梨,偃右胁如师子,累足而卧”。

  其次是舍利弗代佛说法。在佛陀住世期间,舍利弗时常代佛说法。作为佛陀的上首弟子,舍利弗以“智慧第一”而享有盛誉,他与目犍连一起,是佛陀的得意高足,被分列为十大弟子的第一、二位。而代佛说法的,不止此二人,像解空第一的须菩提、说法第一的富楼那、议论第一的迦旃延,都曾在佛的授意下代佛说法。但有一个前提,我们必须要搞明白,代佛说法,首先要经过佛陀的同意,一般是奉佛旨意而说法,不能越俎代庖;其次,每次代佛说完经以后,佛陀都要将他们所说的经典进行“印可”,如果不能获得佛陀的印可,则不可再行流布。但是我们要搞清楚,凡是重要的典籍,基本上都是佛陀亲口宣说。代佛说法视同佛说,但是与佛亲口宣说,还是有些差别的。

  接下来一个问题是与尼乾子有关系,也是与本经的说法因缘有关系。我在前文中不止一次地谈到过,无论是佛陀本人,还是他的各个著名大弟子,都对佛一旦灭度后,佛教会不会出现分裂倾向深表关注。在这部经中,舍利弗就毫不含糊地谈到这个问题,他说:“我等今者,宜集法、律,以防诤论”,这就把这部《众集经》的说法缘由明白无误地向在座的诸位比丘交待清楚了。那么,尼乾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根据经典以及史书记载,尼乾子是古印度六师外道之一,是位有名的论师,也是耆那教的中兴之祖。由于尼乾子主张露形,故世人称之为裸形外道。尼乾子逝世后不久,他的教派就分裂成空衣和白衣二派。空衣派就是主张不穿衣服,一般称为裸形外道、露形外道;白衣派则流行于北印度的僧诃补罗国一带,为避寒气而身着白衣,故称。从教理上来看,耆那教可视为调和佛教与婆罗门教二者思想的代表,就现今印度所存留的古代建筑遗迹而言,可谓明显具有倾向于印度教、耆那教与佛教三教并立的色彩。

  由于耆那教分成两大教派,而这两派之间由于都声称自己为正统,因此产生了矛盾,“常共争讼,相求长短,迭相骂詈,各相是非”。长期的争讼不休,必然导致教理的式微,进而信仰的人也渐次减少。由此佛教为避免重蹈覆辙,把法、律进行总结归纳,是十分必要的。下面从一正法至十正法,分别加以概说。

  一、一正法

  什么叫“一正法”呢?就是说,一切的众生,都皆仰赖佛陀所说的法作为精神食粮,从而能使我们能够愉快地生存下去。一正法是最高的真理与法则,他适合我们众生的任何根机,所有众生都要依之而行,都可以从中受益。从这个意义上讲,一正法有些相似于“一乘法”。

  二、二正法

  1、名、色——五蕴的总名,五蕴中受想行识四蕴为名,色蕴为色,因受想行识四蕴是心识的作用,只有名而无实体,所以叫做名,色蕴则是由一些极微物质所构成,有质碍的物体,所以叫做色。

  2、痴、爱——痴为无明,爱为贪爱。

  3、有见、无见——有见为常见,就是认为一切都有固定的实体;无见为断见,主张死后断灭为无。

  4、无惭、无愧——无惭为作恶而心不知耻,无愧是作恶后心不知悔。

  5、有惭、有愧——与上述无惭无愧相反。

  6、尽智、无生智——尽智为灭尽之智;无生智为由无生而起之智,解脱后不生一切烦恼。

  7、净妙色、不思维(二因二缘生于欲爱)——净妙色为清净妙好之色,所谓客观界的色相;不思维就是做事盲目,没有目的,四处奔走;二因二缘就是指二种因缘。

  8、怨憎、不思维(二因二缘生于嗔恚)——

  9、从他闻、邪思维(二因二缘生于邪见)——从他闻就是途听道说;邪思维就是不正确的思维,是凭自己的妄断妄想而来的恶见解;邪见就是不正确的见解,误人误己的恶见解。

  10、从他闻、正思维(二因二缘生于正见)——正思维和正见都是八正道之一。

  11、学解脱、无学解脱(二因二缘)——解脱为脱离系缚,而离开三界的苦恼,学为学习而断妄惑;无学就是了知究竟真理,而断尽妄惑,已没有什么可学的了。

  12、有为界、无为界(二因二缘)——有为界因缘所生的世界,为迷界;无为界并不是因缘所生之法,为悟界。

  三、三正法

  1、三不善根:贪欲、嗔恚、愚痴——此为三毒。

  2、三善根:不贪、不嗔、不痴——三善的根本。

  3、三不善行:不善身行,不善口行,不善意行——身口意三不善业。

  4、三不善行:身不善行、口不善行、意不善行——身口意三不善行。

  5、三恶行:身恶行、口恶行、意恶行——身口意三恶行。

  6、三善行: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身口意三善行。

  7、三不善想:欲想、嗔想、害想。

  8、三善想:无欲想、无嗔想、无害想。

  9、三不善思:欲思、恚思、害思。

  10、三善思:无欲思、无恚思、无害思。

  11、三福业(三种可以导致于福报的基本行为):施业(布施的福业)、平等业(平等为慈,不分贵贱贫富,都以平等心对待,南传为戒业)、思惟业(思惟为发智,由于定而致于智之启发,南传为修业)。

  12、三受(感受性的,也就是感觉):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舍受)。

  13、三爱(三种根本欲动):欲爱(欲界的爱念)、有爱(色界的爱念)、无有爱(无色界的爱念)。

  14、三有漏(漏为烦恼):欲漏(欲界的烦恼)、有漏(上二界的烦恼)、无明漏(无明能令人漏落于生死,为三界的通惑)。

  15、三火(火喻烦恼):欲火、恚火、愚痴之火。

  16、三求(三种欲望希求):欲求、有求、梵行之求。

  17、三增盛(为三种至上至尊,而能左右我们):我增盛、世增盛、法增盛。

  18、三界(三不善界):欲界、恚界、害界。

  19、三界(三善界):出离界、无恚界、无害界。

  20、三界(其它的三界):色界、色界、尽界(灭界)。

  21、三聚(三学):戒聚、定聚、慧聚。

  22、三戒(三种增盛之修行):增盛戒、增盛定、增盛慧。

  23、三三昧(三种禅定):空三昧、无愿三昧、无相三昧。

  24、三相(相为将显现在于外面的事物的相状,而想象于心):止息相、精勤相、舍相。

  25、三明(三种的智明,已除尽烦恼,知道三事而通达无碍):自识宿命智明(了知自己和众生的宿命的智明)、天眼智明(其天眼的智明,了知众生的一切,如生时死时等事)、漏尽智明(解脱漏心,证得四谛的真理的灭尽有漏的智明)。

  26、三种变化(依于神通力,而能现奇迹):神足变化(以神通力的变化去教化众生)、知他心随意说法(以神力而能了知众生的一切,而施教化),第三为教诫(以神力而能依众生的智愚,而依教理去教化)。

  27、三欲生本(由于三种欲,而为再生的根本):由于现欲而欲生人天、由于化欲而欲生于化自在天(化乐天,第五层天)、由于他化欲而欲生于他化自在天(第六层天)。

  28、三乐生(三种产生安乐的根本三种天):众生自然的成办,而生欢乐之心,有如梵光音天之初始生时那样(初禅顶);众生以念为乐,而自唱“善哉”有如光音天那样(二禅顶);为得止息乐,有如遍净天那样(三禅顶)。

  29、三苦:行苦(诸法迁流无常,逼恼身心之苦。通常为色界之苦)、苦苦(苦中之苦,为欲界的种种苦)、变易苦(变易无常,所谓坏苦,通常是指无色界之苦)。

  30、三根(三种知根):末知欲知根(未知当知根,以意、乐、喜、舍、信、勤、念、定、慧之九根为其体。其体均为胜故,得以知道其根之优胜的程度。在见道位为未知当知根)、知根(已知根,在修道位为之已知根)、知已根(俱知根,在无学位为俱知根)。

  31、三堂(生活样式的三种住处):贤圣堂、天堂、梵堂。

  32、三发(三种举发人罪之事):见发、闻发、疑发。

  33、三论(议论的三种原因):过去有如此之事,有如此之论;末来有如此之事,有如是之论;现在有如此之事,有如此之论。

  34、三聚(三种决定众生之类):正定聚(得正定能证果之类)、邪定聚(行恶业,会堕恶道之类)、不定聚(尚末决定会趣向于升或堕之类)。

  35、三爱(三种忧悲):身忧、口忧、意忧。

  36、三长老(比丘的三类上尊):年耆长老、法长老、作长老。

  37、三眼:肉眼(凡人所具之眼)、天眼(能观照显露,或不显露的物体)、慧眼(能照一切法之眼)。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