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一)~D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08日
来源:   作者:界定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一)~D

 

  875~879经均叙述“四正断”,故名其为“四正断经”。四正断又名四正勤——北传译为四正断,南传译为四正勤。经中列出了四正断的名称,但何谓四正断,并未给予十分详细的解释。“何等为四?一者断断,二者律仪断,三者随护断,四者修断。”在877经中,对于四正断分别有了简略的阐释,分别为:

  断断:“谓比丘已起恶不善法断,生欲、方便、精勤、心摄受,是为断断”;

  律仪断:“未起恶不善法不起,生欲、方便、精勤、摄受,是名律仪断”;

  随护断:“未起善法令起,生欲、方便、精勤摄受,是名随护断”;

  修断:“已起善法增益修习,生欲、方便、精勤、摄受,是为修断”。

  通过上面的经句,我们不难看出,四正断的核心部分实际上就是四句,即“已起恶法令断,未生恶法令不起;未生善法令生起,已生善法令增益”。而在879经中,对四正断又作了一些解释,其中对律仪断的叙述:“云何律仪断?若比丘善护眼根,隐密、调伏、进向;如是耳、鼻、舌、身、意根善护、隐密、调伏、进向,是名律仪断”;对于随护断:“若比丘于彼彼真实三昧相善守护持,所谓青瘀相、胀相、脓相、坏相、食不净相,修习守护,不令退没,是名随护断”,此处着眼于修定,并在定中树立起不净观,重点是对色身的观想以及对饮食贪欲的观照;而关于修断:“若比丘修四念处等,是名修断”,则主要着眼于四念处的修习,其他诸如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道支、四道、四法句等,皆可列为修习之中。

  关于四正勤,参考一下相关资料(《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主要表述为:

  1、为断已生之恶法而一心勤精进。即于念处观时,若有懈怠心、五盖等诸烦恼覆蔽心,使远离信等五种善根,为断除这类已生之恶,须一心勤精进,以方便除断。

  2、为使未生之恶法不生而一心勤精进。即于念处观时,懈怠心、五盖等烦恼心虽未生,因恐其后生起而遮蔽信等五种善根,遂一心勤精进,方便遮止使令不生。

  3、为使未生之善法生起而一心勤精进。即于念处观时,为使未生起的善根生起,一心勤精进而方便修习,使彼善根生起。

  4、为使已生善法增长而一心勤精进。即于信等善根生起时,为使之增长而勤精进方便修习,令无退失而得以增长成就。

  前两种可以说是完全意义上的“断”,即令恶法断灭(止恶);后两种也许称为“勤”更为合适,即勤修善法(修善)。(4.18.)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