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一)~A一、大本经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09日
来源:   作者:界定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一)~A

 

  《漫说阿含》系列之一

《漫说长阿含》

 ——读《阿含经》系列随笔

界定

  (卷第一)

一、大本经

  说经地点:舍卫国的祗树花林窟花林堂

  参加人员:众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为称赞佛陀的智德,而藉七佛的诞生、出家、修道、降魔、成道、转*轮、涅槃,以明佛陀观的经典。经中对七佛的说明次序是:1.每位佛陀降诞时的人寿;2.七佛之种姓;3.七佛成道时的金刚宝座的树名;4.七佛说法的会座及弟子的数目;5.七佛各二位高足之名;6.七佛各一位侍者之名;7.七佛未出家前各有一子之名;8.七佛的父母之名及所居之城。其次叙述诸佛的常法,举出毘婆尸菩萨的本末因缘。其顺序为:1.下天;2.托胎;3.出生;4.占相(举出三十二相之名);5.出城游观(巧遇老病死,及出家沙门);6.出家修道;7.成道(十二缘起法);8.转*轮;9.教团成立;10.涅槃。末后描述释尊曾升上五阿那含天(五净居天、不还天),会见诸天,听诸天对于七佛本末因缘之报告等,以示佛陀之大本。

  这部经典,主要是叙述了众比丘乞完食后,大家一起坐在华林堂里聊天,主要是讨论佛所拥有的种种神通,即佛所具有的“神通远达,威力弘大”;佛不但可以知道过去诸佛的情况,而且对过去诸佛的名号、姓字、种族等等情况悉数知晓。此经就是围绕着此事而层层展开。

  佛陀听到了众比丘的议论——佛陀此时在哪里呢?在静室里进入禅定。但佛陀的禅定状态与我们平常所讲的禅定可能不太一样。我们有时讲坐禅,或者讲跟出家师父后面学静坐,或者讲老师父们在禅堂里习禅。凡夫能不能进入禅定呢?应该可以的。佛教里讲“戒定慧”三学,一般理解是由“戒”生“定”,由“定”而发“慧”。这个题目似乎很大,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戒定慧作为三种佛家学问,里面涉及的范围实在太广。我们凡夫如何才能进入“定”的状态呢?从上面可以得知,那就是要守持戒律。什么戒律呢?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戒,居家信众有居家信众的戒;比丘有比丘的戒,比丘尼有比丘尼的戒;优婆塞有戒,优婆夷也有戒。但是有一点,你处在什么角色,就持什么戒。当然,这并不是说居士就不能持比丘的戒——如果有哪位大居士能持守比丘的二百五十条戒,那是很了不起的呀。然而话又说回来了,佛教里一般主张各持各的戒,最好不要去超越。比如说比丘与比丘尼的戒,就不能相互替代;而出家比丘就必须持比丘戒,如果要去持居士的五戒,那就不能称作比丘的,那就是犯戒了。在佛教里有明确规定,佛陀灭度后,当“以戒为师”,戒律就是我们的老师。只有老老实实、一丝不苟地持守戒律,才能谈得上去修禅修定。谈到这里,或许有人会与我抬杠:济公活佛不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吗?他持的是哪门子戒?说这话的人对佛教看来是外行。为什么这么说?第一,真实的济颠,绝不像电视剧《济公活佛》那般装疯卖傻,电视剧是文艺性作品,可以适当地艺术化,我们不能把艺术真实混同于历史真实;第二,纵然济公真如影视剧那般“酒肉穿肠过”,但是据史书记载,济公是成就罗汉境界的高僧,他所示现的各种形象,只是为度生方便而显现,如果我们把那些酒肉,当成一种纯粹为了消遣或者为了滋养色身而食饮,则大错特错。作为凡夫的我们,三杯酒下肚,早把佛祖忘得一干二净,眼前只剩下朦胧一片,心中哪有佛祖的身影?

  因此,我们作为一介凡夫,还是老实持戒,按照戒律上讲的去行去做就可以了,不要去走什么捷径。只有戒律守好了,才能把我们这颗原本如猿似马的心给收拾住,那样,自然会进入“定”的状态。定后面呢?就是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慧”来。这个慧,不单单是指智慧,同时还包含神通。上面讲了,佛陀的定与我们凡夫的定,不完全相同。佛陀的定,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存在状态;我们凡夫的定,是为了消灭我们的各种妄念,是一种修行的次第。因此,佛陀如果闲静时,就自然而然地进入禅定之中。佛陀的禅定作为一种生活存在方式,他对周围发生的一切事,都一清二楚的。他具备天眼通——无论多远的距离发生的一切事,他都了如指掌;他具备天眼通、他心通——因此华林堂的众比丘们所议论的内容,各位比丘们心里面所思索的问题,他都是一清二楚。于是,他缓缓地信步向华林堂走来。

  佛陀为什么选择此时走来呢?因为比丘们都在谈论这个问题,而谁也无论搞清楚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什么呢?就是佛陀所具有的各种殊胜的功德、不可思议的智慧与神通,以及不可测度的广大法门。如果此时佛陀不应机予以解答,那么很可能会出现一些胡思乱想的揣度言论,弄不好会混淆视听。因此,佛陀在他们谈到最要紧的关头,适时地出现了。

  但他装作不知道,就信步走到了花林堂,找了个座位坐下,就与众比丘们谈天,问他们在讨论些什么,比丘们如实作答。于是佛陀就据此因缘,讲了过去诸佛的一些情况。

  首先,佛对诸比丘说:“汝等欲闻如来识宿命智,知于过去诸佛因缘不?我当说之。”在这里,也是属于一种“无问自说”式的讲经方式,不过这里与《佛说阿弥陀经》的情形有些不同。因为后者是释迦佛在无任何前兆的前提下的无问自说,而此处的无问自说是缘于诸比丘们的议论,然后释尊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展开。实际上释尊在此处重点讲了过去七佛,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加上释迦文佛本人,共七佛。具体情况见下表:(2008年8月,未完待续)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