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七)~F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08日
来源:   作者:界定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七)~F

 

  723经与724经讲述年少比丘奉事长老比丘,若听闻甚深妙法,则能成身正与心正。

  我们常讲刚出家的比丘,需要半年乃至一年左右的观察考验期。关于这点,我们在原始佛教经典中便有着明确的说法(详见《中阿含》),佛陀对此还专门作了规定。这里也有个特殊情况,比如说根据个人的根器大小,可以适当延长或缩短。对于刚出家的年青比丘而言,他们最要紧的任务,便是依止一位好师父,所谓“依人闻法”,这个“人”,当然以“诸尊长老”为最佳人选。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在723经中,佛陀叮嘱弟子们,这是因为“年少比丘供养奉事长老比丘者”,便可以“时时得闻深妙之法”。在佛法的修习次第上,“闻”很要紧,如果年少比丘听闻的是浅法甚至是正邪相掺的“形似佛法”,结果就很糟糕,正知正见肯定无法得以树立。从这个角度上讲,无论是居家信士,还是出家二众,在听闻佛法时,我觉得还是需要有一定的选择性,这就是七觉支所讲的“择法”。法师在讲经说法的时候,自然要契合听闻众的根性。而“契合”与“迎合”却完全是两回事,如果偏离正法而却胡说八道,那便是与“深妙之法”谬之千里了。比丘在供养奉事长老比丘,再亲近听闻正法之后,便可以获得“二正事成就”,即“身正与心正”。什么叫“身正”、“心正”?不偏不倚而符合中道,叫“正”;若能将自己的身与心调和妥当,举止言行皆讲威仪,按戒律办事,叫“身正”;如果把心态调整得祥和安稳,既不昏沉也不掉举,这叫“心正”。长老比丘已经做到了这二正,而年少比丘就必须具备亦步亦趋地跟随着长老比丘听闻学习的阶段。当然,若要二正兼备,就需要从七觉支开始着手,“尔时修念觉分,修念觉分已,念觉分满足;念觉分满足已民,于法选择(契合自身的修持法门),思量于法,尔时,方便修择法觉分,乃至舍觉分修习满足”。

  在724经中,佛陀告诸比丘:“若比丘持戒、修德、惭、愧,成真实法,见此人者,多得果报。若复闻者,若随忆念者、随出家者,多得功德,况复亲近恭敬奉事!”在这里,佛陀并没有将依止的对象限定于长老比丘,而是扩大到凡是勤于“持戒、修德、惭、愧”的比丘,都可以依止于他们修学佛法。因为这样的比丘具有大功德、大果报,我们供养、奉奉、亲近他们,就等于将种子撒到肥良田里,可以收获到丰硕的果实。

  725经与726经阐述何谓善聚、善知识。什么叫善聚?就是修习七觉分,能够“纯一满净者”;何谓不善聚,自然是五盖。第726经我们需要留意的是王舍城中竟然还有一个“夹谷精舍”,这个精舍在以往的经典中难得一见。在本经中,尊者阿难禅觉后往诣佛所,向佛请教:“世尊!我独一静处禅思思惟,作是念:半梵行者,所谓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非恶知识、恶伴党、恶随从。”这里有个关键词“半梵行者”。所谓半梵行者,我以为可能是修行还不到家,只完成了一半的梵行(清净修行),正在通往梵行的半途之中。对于这样的半梵行者,能不能称作是“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呢?佛陀给予了否定回答:“莫作是言”。为什么呢?因为半梵行者严格来讲,还算不上是“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而只有“纯一满净,梵行清白”的人,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在修行上毫无瑕玭的人,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在原始佛教时期,能究竟彻底地具备“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者,恐怕唯有佛陀一人。因此佛陀对阿难说“我为善知识故”,就是从这个角度而言。(3月9日)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