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传统香道:香语今话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07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传统香道:香语今话

 

  传统香文化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从形态、原料、种类上也有了很大的进展。

  一、据原料的天然属性划分为天然香药类香品(天然香)、化工类香品、卫生香

  (一)天然香药类香品

  以天然香药及其它天然材料(如中药材)天然黏合剂为原料制做的香品。此品没有任何工业原料和添加剂。此类香品中经严格配伍的传统香品,除气味芳香,还具有扶正祛邪、养性养生、安神益智、防病祛病等广谱的功效。制做程序繁琐,工期长,不可大批量生产。

  (二)化学工业香

  化学工业香是指以化学香精为芳香剂,有的还使用化学黏合剂为粘结料制做的、含有模仿天然动、植物香气特点的香品。

  (三)卫生香

  卫生香是现代化工香的一种,绝大多数是以化学香精为芳香剂制做而成,多用于公共场所、家居卫生间。

  二、据原料主体成份划分

  以某一种天然香药为主要成分的香品,也常将此主体原料的名称用作香品名称,如沉香、檀香、柏子香、玫瑰香等等。其香气特征与主体香药基本相近,例如,用天然香药沉香为主药制做的名为“沉香”的香品,“沉香”既是其香气特征,也是其主体原料。

  不过,有些不含天然香药(如檀香、丁香等),而只是使用有近似香气特征的合成香料(化学合成的檀香香精)的香品,也会使用天然香药的名称。如××檀香、××沉香等。

  三、据原料的品种数量划分单品香、合香

  (一)单品香:是指由单一香药为主要芳香物制成的香品,单品香是香文化发展的早期产物,由于其用药单一,效果单一,汉代以后已基本少为人使用。但可用于祭祀,公共场所、家居卫生间等。

  (二)合香:以《易经》和《黄帝内经》为理论依据,由多种香料和合成香品。

  四、据形态特征划分为固态香品、液态香品。

  (一)固态香品

  固态香品包括:线香、签香、盘香、塔香、印香(篆香)、香锥、香粉、香丸、特型香、原态香材等等。

  1.线香:是指用不同的配方制成的,粗细、长短有一定规制的直线状香品。是北方多用的香品形式之一,适用于多种用香场合。古代用手搓或鲫嘴制香,现在多用专用机械制造。

  2.签香:又称棒香、芯香。以竹、木等材料作香芯,呈直线形。用竹签者常称“竹签香”、“篾香”。签香又有手搓香、淋香和机制香等。

  3.盘香:在平面上回环盘绕(常呈螺旋形)。(许多“盘香”也可悬垂如塔,与“塔香”类似)适用于居家、修行、寺院等使用。

  4.印香:又称篆香。香粉回环萦绕,如连笔的图案或文字(篆字),点燃后可顺序燃尽。制做方法是用香印(即印香模、香篆模)框范、压印而成。印香在唐宋时已流行,现在的盘香即源自印香。

  5.刻香:古代用来计时的香,制做方法与形态近似篆香,亦是以范模用干香粉随用随制。

  6.香丸:用香药配伍和合后研磨成香粉,调香泥制成的丸状的香,是古代常用的香品形式之一,是传统的熏香用香品之一。

  7.香膏:将香药配制好后,调成膏状,装入瓷罐密封窖入地窖中。用时按量取出,与香丸同为常规的熏香香品。

  8.香饼:是指隔火熏香用的饼子状的香炭或称香煤、香炭等。

  9.塔香:使用时以支架托起或悬挂于空中或支架之上,下垂如塔。塔香源自(不迟于)明代的“龙挂香”。

  10.香锥:形如圆锥体的香品。

  11.瓣香:片状或段状的原态香材(“瓣”指一物自然分成、或破碎而成的部分)。

  12.特型香:特殊形状的香品,也是真正的“工艺香”。例如元宝形、动物形、花形等。有些精巧的动物形香品,腹中留空,香烟可从兽口吐出(类似动物形的香炉),使焚香过程增添了许多趣味性。

  13.原态香材:芳香动植物原料经干燥、分割等简单加工制成的香品,如木块、干花、树脂块等。

  14.香珠:一种或多种香药制成的“圆珠”状香品(先研磨成粉粒状,再糅合成圆珠;或以香木雕成),可串成“香串”,道家、佛家多用作挂在身上的佩饰。

  15.帷香:是指用于寝室和车、轿中悬挂和摆放以及身上佩戴的香品。大部分是用布或锦缎类缝制成具有装饰性的形状,再将配制好的香药装入其中。也有用草或丝织物编织或用木材、金属制做而成的,古代也称为香囊。如香包、香銶等。也是香枕等寝室等床上用香药保健品的统称。

  16.香粉:是指单用某一种香药,或按一定的配方将多种香药配制后,磨制成粉状,以供涂、洒、直接焚烧。可用于制做印香等各种香品或作为制香的半成品原料。

  17.香枕:根据需要将香药配制好后装入布料缝制的枕状袋中,在睡眠时做枕头用。也有用木头、竹子、瓷器做成外形,内部装药做枕头的。是生活中使用广泛的保健养生用品之一,形制多样,还有抱枕,小型手枕等。

  18.熏衣香牌:是根据不同人的需求,用香药配制成的放在衣橱中的熏衣香品。该香品需把香药配以粘合剂,调湿后用刻有装饰图案的模具压制而成,一端有小孔,便于系上丝绦,挂于衣橱中。

  (二)液态香品

  液态香品包括精油、香水、花露等。

  1.香精油:从天然芳香原料中萃取的不含固态物质与水分的液态芳香油。

  2.香水:多由香精、酒精、水组成,核心成分是香精(合成香料或天然香料)。

  3.花露水:如蔷薇露、玫瑰露等。古代多以蒸馏方式从鲜花中提取。

  五、据工艺特征划分为传统工艺香、现代工艺香

  (一)传统工艺香:以天然香药为主要原料,遵循传统的炮制、配方与制做规范,其质优者常有较好的养生价值。造型多以动物、花鸟为主,以观赏为主要用途。

  (二)现代工艺香:采用现代工业加工技术,讲求气味芳香与外形美观,常使用化学制剂与化学技术,其芳香成分常为化学合成香料。其形制有线香、盘香、签香等。

  六、据香方划分

  与中医方药相似,大多数传统香品都有特定的配方与香药炮制方法,有相应的特点与功效,也常有相应的名称。大致是“一种配方”对应“一种香”,故香品种类甚多,如“六味熏衣香”、“宣和御制香”、“灵虚香”、“伴月香”、“寿阳公主梅花香”、“祛疫避瘟香”等等。香方是划分香品的一个重要依据,一般说来,同一香方下的香品,即使形态不同,也有相同的功效。如:灵虚盘香、线香、香丸等。

  七、据香气特征划分

  用天然香药和化学合成香料都可以调和、模拟出各种香气类型,名为“檀香型”、“沉香型”的香品,未必采用了天然的檀香或沉香。

  有些传统香的名称也是指其香气特征,而不是指所用原料。例如“某某龙涎香”、“某某梅花香”,未必都使用了龙涎香或梅花花瓣。

  八、据基本功能(及用途)划分

  据香品自身的基本“功能特点”,可分为美饰类、怡情类、修炼类、祭祀类、疾病防疫类、药用类、综合类等。

  据香品在使用中的“具体用途”,又可分为多种,如佛家香、道家香等等。

  以这两种方法划分的类别并非“一一对应”,例如,“道家、佛家香”都包括“修炼类”、“祭祀类”、“药用类”等多个类别。

  美饰类:注重以香气美化、装饰人、物品或环境。

  怡情类:注重增添生活情趣,怡悦性情,安和情志等。

  修炼类:以安心养性为主要目的,可助于放松身心、扶正祛邪、开窍通经,沟通凡圣。因其香品清扬纯正,故适用于打坐、诵经、静修等。

  祭祀类:注重品质洁净,传统中要求及严格,祭祀的对象不同,用药有严格区分,如古人以沉香祭天、龙脑香祭地等。

  药用类:注重扶正祛邪、通经开窍、清洁环境、防治流疫,对症治疗疾患等。

  综合类:注重其它功能的香品。

  九、据使用方法划分

  可分为熏烧、浸煮、佩戴、设挂、涂敷、食用、日用品等等。

  熏烧类香品:直接点燃,或借助其它热源(如木炭、电热片)为香品加热。

  浸煮类香品:溶解、浸泡于液体(水、酒等)中使用(或对液体加热)。

  涂敷类香品:可供擦拭、涂敷,如香水、花露、香粉、香膏等。

  佩戴类香品:随身佩带或携带,如香囊、香珠等。

  设挂类香品:陈设或悬挂,如盛有香品的香盒、饰品等。

  食用类香品:将香药进行炮制、单用或配伍后制成细粉,用以做羹、汤、茶及其它食品添加,用以养生保健。

  日用品:使用香品制做的日用物品,如香烛、香枕、香护膝、香衣领等。

  十、据烟气特征划分

  可分为无烟香、微烟香、聚烟香等。

  无烟香:看不到烟气。

  微烟香:烟气浅淡。

  聚烟香:烟气凝聚,不易飘散或根据需求使香烟出现特殊的形态、颜色、以及存留的时间等。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