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益西彭措堪布: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 第七讲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26日
来源: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益西彭措堪布: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 第七讲

 

  五随烦恼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恼,四覆,五诳,六谄,七憍,八害,九嫉,十悭,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昏沉,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

  或无别体,惟是烦恼分位差别(“分位”这个词是一种很全面、很精微的表达。是指从某个积聚或相续上分出来的种种差别位,包括空间上的、时间上的,可粗可细、可长可短,细到一个微尘、一个刹那的所在都叫做“分位”。这里说的烦恼分位,应当是指相续上的分位。);或有别体,性是烦恼同等流类(就像一条河的上游水和下游水属于同等种类那样),故名为随烦恼。

  “随”是相对“根本”而说。有些没有另外的体,只是某个烦恼的分位上的差别;有些有跟根本烦恼不同的体性,是某个根本烦恼的同等流类,所以叫做“随烦恼”。

  一忿者,依对现前逆境,愤发为性。能障不忿,执仗为业。此即瞋恚一分为体。

  一、忿,就是依着对于现前不利于自己的境,或者对自己不好的境、自己不喜欢的境,内心愤发作为体性(忍不住爆发出来,叫做“愤发”)。

  忿的作用是能障碍不忿。不忿是指心里能保持平静,而不愤怒。其次是起了忿恚,就要拿刀、枪、棍、棒等的武器来打击对方。

  忿是嗔恚的一分,嗔恚是总体上的命名,忿是它的一种表现。就是到了已经压不住而爆发出来的阶段了,这时就要拿东西打了。就像有些人脾气暴,两句话不合,就开始干仗那样。

  二恨者,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能障不恨,热恼为业。此亦瞋恚一分为体。

  二、恨的体性是以忿为前提,心里怀着恶意无法舍弃,这样结成怨敌。比如有的女人恨心大,恨你三年还不放下,就是已经成了怨结,衔恨不舍,一提起来,就恨得咬牙切齿。

  恨的作用是:(一)能障碍不恨。比如打归打,骂归骂,事后并不恨你,就是没有恨心。如果发生了冲突,一直怀恨在心,成了怨结解不开,那就障住了不恨。(二)使心热恼。比如一想起所恨的这个人,或者一跟他接触,烦恼马上就冒出来,心里特别热恼。一提起对方,就怒火中烧,愤恨不平。

  恨也是以嗔恚的一分为体。

  其实,外在并没有什么亲和怨,对于事情的态度也不是一定要恨得咬牙切齿,使身心热恼不堪。只是人不明白万法唯心,而把假立的自方、敌方当成是真实。然后,一直想着对方如何不对,想着他如何伤害我,这样怀恨不舍,一直放不下这种执著。其实以仇恨的心,受伤最大的是自己。在生恨心的时候,五脏六腑都受伤,最终还因这种心要堕恶趣。

  如果你晓得用心的法则,就会对冤家的加害,唯一作善知识想、作饶益想、作消业想。这样只会生欢喜心,只会念他的恩德。

  所以修安忍时这样想:这是佛显现忿怒相,以威猛的手段消除我的业障;这是我的善知识,他特意这样显现,来锻炼我的安忍;这是极难得的机会,以这一次安忍,能消除多生累劫造的业障,能圆满很大的资粮,所以他对我有大恩德,他给我堵住入恶趣的门,赐予我安乐果。像这样只念他的恩德,就没有什么冤害了。心里没有恨意,反而得到了清净。

  从这个举例,你要体会万法唯心的道理。是苦是乐全在你怎么用心,除了用心的方式,再没有别的苦乐之道。你的心能往好的方面想,一切顿时成为好的,而没有坏的;你的心若往坏的方面想,一切也顿时成为坏的,而没有好的,这叫做“唯识变现”。

  懂了这个原则,平时无论遇到什么违缘,都要作安乐想、得饶益想,这样就不会生起恨的心理,也就无往而不利了。

  三恼者,忿恨为先,追念往恶,触现逆境,暴热狠戾为性。能障不恼,多发凶鄙粗言蜇螫于他为业。此亦瞋恚一分为体。

  三、恼,是因为前面已经生了忿心和恨心,或者想起过去不愉快的事,或者触到了现前的逆境,碰到了怨家对头,那就“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一下子心里暴热起来,有一种狠戾的心态。

  恼的作用是障碍不恼,会从口里说出很多凶暴、恶劣的语言来刺激对方。其实这是一种报复心理,因为恨对方,所以一碰时,就说出很多恶狠狠的话来刺伤他。

  “蜇螫”就是像毒蛇咬人那样。意思是过去结了恶缘,现在触到了逆境,心里顿时狠戾起来,就会口出恶言。这样恼乱对方,造恶口的业,它的毒害胜过了蛇毒。

  如果有恼的心理,一见到冤家,口里就说各种刺伤他的话,这种果报是死后会受毒虫身,无法解脱。所以修心的人要戒掉恶口,说话不能狠毒。

  那么,忿、恨、恼这三种心有什么共同点,又有哪些差别呢?忿、恨、恼都是以嗔心为体,都是嗔心的表现。忿是缘着现前的境,一下子暴怒起来,手里拿着器杖。恨是缘过去的事,想起“他怎么对我”,生起了一种恨他的心理。恼是想到过去的事,又触到现前的境,一下子恼怒起来。又可以说,以忿就发起了身表业,手里会拿刀、拿枪等;以恨是在意念上没办法脱开,一直怀恨不舍;以恼会发起种种暴恶的粗语。

  四覆者,于自作罪,恐失利养名誉,隐藏为性。能障不覆,悔恼为业。谓覆罪者,后必悔恼不安隐故。

  四、覆藏,是指自己造了罪业,害怕被别人知道了,会失去利益、名誉,而把罪行隐藏在心里,不坦白发露。

  覆的作用是障碍不覆。常常串习覆藏的心理,养成习惯,就会很难坦白发露。而且,罪业被覆藏在心里,将来一定会引起追悔、热恼,而不得安宁。

  好比树的根露在外面,树很快就会枯死,如果埋在很深的地下,树就会长出繁枝密叶。意思是:根一旦暴露出来,就活不了,会枯死;根如果埋得很深,因为是保护了这个根,所以有不断生长的力量。

  所以有智慧的人,造了罪业马上发露,即使造了重罪,也能很快悟到空性。愚痴的人因为护惜自己的面子,会把罪业覆藏在心,每每因小的过失而招来大苦。这样把罪业埋藏在心里,它的根一旦坚固,就难以拔除,所以会不断增长,小罪会变成大罪。

  《首楞严经》中说:“菩萨观覆,如戴高山,履于巨海。”在菩萨看来,覆藏罪业就像头顶高山、走入大海那样。以覆藏心的作用,使人造了罪业无法忏除,最终酿成严重的后果。所以,修心的人一定要谨慎防护。

  此以贪痴一分为体。恐失现在利誉,是贪。不惧当来苦果,是痴也。

  覆藏的心态是以贪和痴各一分为体。就是说,在覆藏的心态中既有贪的一种成分,也有痴的一种成分。害怕说出来会失掉现在的利养和名誉,这是“贪”。不畏惧将来堕恶趣等的苦果,这是“痴”。

  五诳者,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此亦贪痴一分为体。

  五、欺诳,是指为了获得利养和名誉,假装很有功德,行为诡诈。比如为骗取别人的恭敬、信任,使他来供养我,或者得到名誉,就假装有持戒、修定、开悟等的功德。像这样,为了骗取利养、名誉而伪装的心理,就是“诳”。

  诳的作用:一是障碍不诳,二是造邪命的业。“不诳”指表里如一,心地很诚实,不欺骗人。这样生活是很清净的,不必要以欺诈等手段来窃取。相反,以欺诈等的手段来求取利养、名誉,就属于邪命了。

  诳,也是以贪心和痴心各一分为体。就是诳的心态中既有贪心的成分,也有痴心的成分。“贪”是指有贪求利养、名誉的心;“痴”,是不明白以造欺诳的业会堕入恶趣。

  六谄者,为罔他故,矫设异仪,险曲为性。能障不谄,不任师友真正教诲为业。此亦贪痴一分为体。

  六、谄曲,是指为了蒙骗别人,使对方搞不清,而虚假地做出种种行为。比如做出种种顺从的样子,实际上是想骗取信任、掩饰过错、得到重用、升迁等的利益。

  “险曲”,就是心里弯弯曲曲,不是直心流露。

  谄曲的作用是能障碍不谄。这是指谄曲心态一旦串习成习惯,就会障碍不谄,会常常做假表情、假姿态,说种种迎合对方的话,做种种恭敬顺从对方的行为,来蒙骗他。比如很多人有所谓的服从、遵命、欣赏,态度看起来特别好,其实不是发自真心。其次,谄曲的作用是不能得到师友真正的教诲。这也是以贪、痴一分为体。

  诳和谄有所不同,诳是假装有功德,是一种欺诳心理。谄是做各种假样子,是弯弯曲曲的心理。

  七憍者,于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为性。能障不憍,生长杂染为业。此以贪爱一分为体。

  七、骄和慢是两种。慢是根本烦恼,骄是随烦恼。慢是仗着自己的长处,在跟别人比较时,显示出自己的特殊,是一种高姿态、藐视别人的心理。而骄是自我陶醉,对自己的长处或功德心里很骄傲。比如因为自己容貌好而骄傲,因为自己钱多而骄傲,因为有才能而骄傲等。

  骄傲的作用是能障碍不骄,以及生长杂染。有了骄傲的心理,会生长种种身口意的杂染。骄是以贪爱一分为体,它的状态是缘着自己的长处、圆满等,心里染著陶醉。

  八害者,于诸有情心无悲愍,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此亦瞋恚一分为体。

  八、害,就是对有情没有悲愍的心,有损恼有情的心态。比如残杀动物,以此为乐。这就是心态已经颠倒了,没有悲愍众生的善心,反而以损恼众生为快。

  害的作用是能障碍不害,以及做出逼恼别人的行为。所以烦恼心一起来,善心就被障住。人的性情有善、恶两面,恶性一旦增长,就障蔽了善性。不害是指有一种不忍心伤害别人的善心。但是串习成了残害心理,就会障碍发起不害的善心。“逼恼”,是指有伤害别人的心,就会对他做出逼迫、损恼的行为。

  害心是以嗔恚的一分为体。嗔恚是根本的烦恼,是总体上的命名。害是它上面的一种表现。
 

返回目录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