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少林功夫文化研究:少林功夫的历史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19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少林功夫文化研究:少林功夫的历史

 

  少林功夫的历史与嵩山地区的历史地理环境分不开的。嵩山地区为中华古文明最重要的孕育地。嵩山,古称崇高山,列五岳之中岳,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神山。在印度佛教传入汉地和中国道教产生以来,嵩山又很快成为全国有名的坐禅修道场所。少林寺及其少林功夫,就是嵩山历史文化的突出代表。

  少林功夫的历史,可以直接追溯到少林寺的创建年代。北魏太和年间,印度高僧跋陀经西域至中国,因其精通禅法,受到魏孝文帝崇信。北魏太和十九年(495),跋陀随孝文帝迁都洛阳。跋陀“学务静摄”、“性爱幽栖”、“屡往嵩岳”,于是,孝文帝为跋陀在嵩山少室山北麓建寺,“公给衣供”。因为寺院坐落在少室山北麓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清•景日昣《说嵩》曰:“少林者,少室之林也。”

  跋陀在少林寺传授小乘禅法,属于印度传统的止观禅法。少林功夫信仰的最初形态——禅定,正是少林寺创始人印度高僧跋陀带来的。得法者有僧稠、慧光、道房等,皆为一代名僧。其中僧稠以禅法名世,被跋陀誉为“自葱岭以东,禅学之最”。僧稠的禅定神迹,对少林功夫前期信仰形态——神力信仰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嵩山为当时北方坐禅修道中心,加上跋陀与孝文帝的特殊关系,所以跋陀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们,成为当时禅学的重要精英群体,对后世佛教发展影响巨大。

  公元508年,印度高僧勒拿摩提和菩提流支,先后来到少林寺,共同翻译印度世宗菩萨《十地经论》,历经三年,完成行世,有力推动了北方禅学的发展。其间,又有南印度高僧菩提达摩,从水路航海至中国南境,然后北渡长江进入中原,在少林寺后山一带坐禅苦行传法。达摩所传禅法为“大乘壁观”。得法者有慧可、僧副、道育等。其中慧可向达摩求法,“立雪断臂”的传说,成为学习少林功夫的重要精神源泉。后来,又有不少印度高僧到少林寺传授禅法,形成了神力信仰和禅定这种少林功夫信仰的最初形态。

  隋文帝崇佛,于开皇年间(581-600)诏赐少林寺土地一百顷。隋朝初年,由于皇帝的赏赐,少林寺从此成为拥有众多农田和庞大寺产的大寺院。隋朝末年(618),朝廷失政,群雄蜂起,天下大乱,拥有庞大寺产的少林寺,成为“山贼”攻劫的目标,“僧徒拒之,塔院被焚”。为了保护寺产,少林寺僧人组织起武装力量与山贼官兵作战,少林功夫作为少林寺的武装力量初步形成。

  唐武德二年(619),隋将军王世充在洛阳称帝,号“郑国”。其侄王仁则占据少林寺属地柏谷坞,建辕州城。武德四年(621),少林寺昙宗等十三位僧人,擒拿王仁则,夺取辕州城,归顺了秦王李世民。三天后,李世民派特使来少林寺宣慰,参战僧人均受到封赏,昙宗还被封为大将军僧,并赐给少林寺柏谷坞田地四十顷。少林寺自此以武勇闻名于世。少林僧众习武蔚然成风,代代相传。

  与少林寺形成武装力量相应的是,以观音菩萨愿力为核心的那罗延金刚神信仰开始流行,并一直延续至十四世纪的元朝末期。少林功夫的以禅定为核心的传统神力信仰,依然流传不衰。少林寺仍为当时禅学重镇。唐弘道元年(683),达摩禅法系统的禅宗教派重要领袖法如禅师入少林寺传教,六年后圆寂于少林寺。当时著名禅师如慧安、元珪、灵运、同光等,皆驻锡少林寺。一代名僧玄奘法师(600-664)曾先后两次上表,请求入少林寺习禅,却未获准。新罗国僧慧昭(774-850)于元和五年(810)入少林寺习禅多年,公元830年回国建玉泉寺,圆寂后谥号“真鉴国师”。

  唐末至五代,由于武宗“会昌灭佛”及战乱等社会因素,少林寺受到较大冲击。但随着达摩开创的禅宗教派兴盛并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派后,特别进入宋朝(十世纪),少林寺开始成为禅宗教派的朝圣地。为了纪念达摩,在少林寺后山达摩曾经坐禅传法的地方,修建初祖庵,并建立高大的“面壁之塔”。由于禅宗教法的盛行和少林寺祖庭地位确立,少林功夫的信仰内容和品质又有了新的发展,“禅武合一”开始成为少林功夫的主流思想。

  金元两朝(1127-1368)是北方少数民族在汉地建立的王朝,虽皆崇尚佛教,但对其统治下之汉地民间武装力量极力抑压,少林寺亦不例外。少林寺作为禅宗教派祖庭,依然地位显赫,禅学盛隆。特别是元朝时期(1279-1368),禅宗教派重要支派曹洞宗领袖福裕禅师住持少林寺,曹洞宗法脉回归祖庭,人才济济,高僧辈出,由此开启少林寺禅学历史最辉煌时代历经一百多年,为该时期中国禅宗教派之轴心。福裕住持少林寺期间,还创立了寺院宗法门头制度,使少林寺僧人皆视少林寺为家,成为明朝(1368-1644)少林功夫武术水平崛起和体系、门派形成的重要基础。

  由于少林武僧在修习少林功夫的体能训练和用于武装实战过程中的身体损伤在所难免,与之相应的少林功夫武术体系中的伤科,至迟在金朝(十三世纪)已经形成。志隆禅师住持少林寺期间(1217-1223),少林寺开设“药局”。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