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顶果钦哲法王:你可以更慈悲(菩萨37种修行之道)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09日
来源:   作者:顶果钦哲法王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顶果钦哲法王:你可以更慈悲(菩萨37种修行之道)

   导言:

  慈悲的力量

  马修·李卡德(Matthieu Ricard)

  对一切众生而言,避免痛苦,获得快乐的渴望是不可或缺的。这种渴望是我们所有行为的驱力。我们的本性需要这种渴望。它激发我们的每一个行为、每一个话语以及每一个念头,由于是如此的自然,因此我们完全没有觉察到它,如同我们一辈子呼吸空气,却连想都没想过空气一般。

  然而,用自私自利的方式去寻找快乐,注定要落空。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写道:“当自私自利的快乐是人生的唯一目标时,人生很快就变得毫无目标。”如果我们忽视其他人的快乐,那么即使我们表面上显露出所有快乐的样子,我们也永远不会感到真正的快乐。这不是要我们去忽略自己的快乐。我们想要获得快乐的渴望,和任何其他人想要获得快乐的渴望一样正当合理。而且,为了要爱其他人,我们必须学习去爱自己。认清自己想要获得的安乐的愿望,既是对他人的痛苦生起真诚同情心的第一步。了解这一点是重要的:让其他人快乐,就是让自己快乐。真正的快乐源自于根本的良善(essential goodness,或本初善),也就是全心全意希望每一个人去寻找生命的意义。这是一种遍在的爱,一颗善良的心永不改变的质朴天真。

  认清与体验存在心中的潜能

  不论外在的环境是什么,在内心深处,我们总是拥有慈心、悲心和内在宁静的潜能。我们应该尝试去认清和体验这总是存在于我们心中的潜能。

  生起菩提心(Bodhicitta),乃是慈悲的核心、生命的核心,以及佛教修道的核心。而菩提心即是为了能够让其他人从痛快中解脱,而想要获致证悟的利他愿望。

  当痛苦无法避免的时候,这么做是明智的:把痛苦当做一辆转化的车乘,让我们敞开心胸,怀着慈悲对待那些和我们一样受苦,甚至比我们更苦的人。修持悲心是让我们处理痛苦最强而有力的方式之一。藉由悲心,我们掌控自己的痛苦,并且如此思维:“除了我之外,其他人也受到类似艰难困苦的折磨,有时候远比我们所受的痛苦更甚。我多么希望他们也能够远离痛苦。”这么做之后,我们不再感到自己的痛苦是一种沉重的堕落。我们心中充满了无我,不再问这个尖酸的问题:“为什么是我?”

  但是,当我们极力避免自己的痛苦时,我们为什么应该承担他人的痛苦?我们这么做,不是毫无意义的增加自己的负担吗?佛教教法说,我们不是在增加自己的负担。当我们只顾自己的时候,我们是脆弱的,容易受到迷惑、软弱和焦虑的折磨。但是当我们对其他人的痛苦生起强烈的同情感时,我们的软弱就被勇气取代,抑郁被爱取代,狭窄封闭则被取代为对周遭所有人的坦诚开放。我们的慈悲愈来愈增长,使我们欣然去舒缓他人的痛苦,同时不再那么看重自己的痛苦。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先对一切众生生起强烈温暖和慈悲的感受。这种感受随时都能在我们的日常活动中生起。此外,这种态度大幅增加我们为了他人福祉而努力的热忱与意愿。我们也将能够超越个人的痛苦,达到个人的痛苦是微小而察觉不到的境界。

  无私的爱是人性的最高展现;这个人性并非受到自我的摧残,障蔽和扭曲。无私的爱开启一扇内在的门,使妄自尊大和恐惧失去效用。它让我们欢喜的布施,感恩和领受。

  爱的相反,也就是仇恨,是最具毁灭性的心态。一旦仇恨占了上风,我们就不再是自己的主人,也无法思及慈悲。我们盲目的跟从具毁灭性的串习。仇恨总是始于一个简单的念头。正是在这个时刻,我们要运用这些教法所解释的技巧来驱除负面情绪。简而言之,思量他人犯罪的负面结果,应该增长我们对一切众生的无量慈心与无量悲心,而不是增长对少数人的仇恨。

  其他人对我们及我们所爱的人表现出慈善或侵犯的态度,通常会左右我们的慈悲。这是为什么我们很难对那些伤害我们的人生起悲心。然而,佛教的悲心是奠基在这样的希望之上:全心全意希望一切有情众生无一例外的离于痛苦及痛苦之因,尤其是离于仇恨。受到利他慈心的驱使,人们可以进一步希望一切众生,包括罪犯在内,离于痛苦及痛苦之因,例如仇恨和贪婪。

  使利他慈心成为第二天性

  由于利他慈心是直接对治仇恨的解药,因此我们愈发展慈心,想要伤害其他众生的欲望将愈来愈衰减,最后消失无踪。这不只是压制仇恨,而是要把心转向与仇恨完全相反的事物,即慈与悲。遵循佛教的修行法门,你首先认清自己想要获得快乐的渴望,接着把这种渴望推及于你所爱的人,最后扩展到所有的人、朋友、陌生人和敌人。渐渐的,利他心和慈善将充满你的心,直到它成为你的第二天性。你用这种方式来修学利他的念头,能够使你远离积习已久的嗔恨。这也将使你生起利益他人的真诚意愿。

  根据最近的神经科学研究指出,利他与慈悲,也就是关心他人安乐的直接行为,显然如同喜悦与热忱一般,是正面积极的情绪之一。这证实了心理学家所做的研究:在一群人之中,最具利他心的成员,也是对人生最感到心满意足的人。以长期禅修者为对象的研究也指出,利他的慈心与悲心是可以透过多年密集训练而获得的技巧。藉由让我们的心习惯于利他慈心,我们可以逐渐地消除仇恨,因为慈心与仇恨这两种心态可以互生,却无法同时存在。因此,我们愈发展慈心,仇恨在我们心理范围内的生存空间将愈来愈少。所以,这么做是重要的:先学习对治每一种负面情绪的解药,再去发展培养这些对治解药。这些是心灵的对治解药,如同抗生素是治疗身体的药物。

  在佛教之中,如果一个某个行为是以制造痛苦为意图,那么这个行为本质上是不善的,如果是为了他人带来真正的安乐,那么这个行为在本质上就是善的。正是动机发心、利他或心怀恶意替行为染上“善”与“不善”的颜色,如同放置在布上的水晶,反映出布匹的颜色。佛教伦理不只是行为的方式,也是生活的方式。具有慈悲与智慧的人,因为他或她明智而心地善良,其行为将自然而然地合乎伦理道德。

  因此,伦理道德和施行运用规范与原则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和充满慈悲的本性有关。为了利益他人而行动的自发意愿,乃是慈悲的一个面向。接着,利他的行为将自然而然的从这种态度中产生。因此,我们必须一再检视我们的动机发心。如同法王……所说的:“我们心胸宽大还是心胸狭窄?我们考量全局还是考量片面?我们目光短浅还是远大?……我们的动机发心充满真正的慈悲?我们的慈悲只限于家人、朋友和那些亲密的人?……我们需要去思考、思考、思考。”

  充满慈悲的伦理道德也表示超越自我中心,了解区分自我与他人的藩篱是心所造作出来的。在本质上,所有的现象,自我与他人,都紧密的相互连结。因此,我们必须设身处地,试着去想象自己的行为会让他人有什么样的感受。

  驱除自我的虚妄,从根本的脆弱解脱

  如果“自我”真的存在,那么根除自我将如同把心脏从胸膛取出一般痛苦。但是,如果我执基本上是一个错误的觉知,是我们痛苦的根源,那么何不把它根除?佛教教法清楚地显示,认定有一个坚实的自我,以及在此之后所产生的妄自尊大的感受,是如何地为嗔恨、贪爱、骄慢和忌妒的痛苦之箭提供了一个公开的标靶。

  拥有能够遇见兼具慈悲和智慧之人的顺缘,是人生的决定性因素,因为典范的力量远远超过任何其他的沟通方式。真正的上师让我们了解,我们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我们有能力,我们能够成就什么样的事情,并且证明我们能够拥有长久的自在与安乐。

  我们既不完美,也不全然的快乐。这是一个健康的认识与了解,可以让我们对人生的轻重缓急有暂新的看法,并产生一股能量,即佛教所谓的出离心。出离这个字眼常常遭到误解,而它也真的表达出人们对自由的深刻渴望。

  出离的想法通常会让我们感到不自在。如果出离意味着我们无法享受真正美好的事物,那么要舍离一切将会是荒谬的。但是,如果出离只是代表放弃痛苦的肇因,那么谁不会兴致勃勃地要尽快应用它?出离是让人们从不满中解脱,充满决心地朝着最重要的事物前进。出离关乎自由和meaning自性——离于迷妄和自我中心的痛苦的自由,meaning through insight and loving-kindness 透过观照和慈爱(所了达)的自性(依据longman字典中meaning的解释:the true nature and importance of something)。真正的出离如同鸟从开启的笼子中飞出,翱翔天际。

  就佛教而言,真正的自信是无我的本质。驱除自我的虚妄,即是让人从根本的脆弱中解脱。真正的信心来自我们对心之本质的觉察,以及对转化和flourishing开展的潜能的觉察。这种潜能即是佛教所谓的“佛性”(Buddha nature);佛性是所有人所有众生本俱的。这种认识赋予人们平静的力量,不会受到外在环境或内在恐惧的威胁;这是一种超越迷惑和焦虑的自在。

  在本质上,邪恶不过是脱离这种本初善的偏差,它是可以被纠正补救的。无量慈心和无量悲心是一切众生真正自性的反映——我们随时可以实现本俱“佛性”的“本初善”。

  每个众生都具有证得究竟知识智慧的能力,以及拥有内在转化的潜能,如同一块黄金即使被埋藏在地下,也不会改变它的纯度。如同经典所说,如果我们没有那种潜能,那么想要成佛的愿望,将如同想把煤炭漂白般无用。一般众生的圆满佛性被埋藏在无数层的障蔽底下。我们曾提及,由于我们执着自我和现象是存在的,因而产生负面的心理因素,这些心理因素形成了障蔽。因此,修道包含了消融隐藏使这真实本质隐藏的一切事物,让我们能够看见这真实本质。而发起菩提心,也就是生起以证悟为目标的利他心,即是个人和一切众生获得短暂与究竟自由安乐最有力的方式。

  为我的根本上师启发人心的教法撰写这篇导文,我觉得既不足道又没有资格。我的根本上师的学问与慈悲是深不可测的。我的字句如果在光天化日下划一根火柴般无用。然而,在堪布彭措·多杰(Khenpo Phuntsog Tobjor)和台湾雪谦中心成员不断要求下,我写下这几个字句。这些是我所能记得,从挚爱上师那里领受的深广教法的只字片语。

  [英文版序]

  导读:

  汲取钦哲仁波切的智慧和经验

  一九八四年,金刚持顶果·钦哲仁波切(Kyabje Dilgo Khyentse Rinpoche,1910-1991)在位于法国西南部多尔冬(Dordogne)的驻锡地“扎西佩巴林”(Tashi Pelbar Ling)传法;这一次所传的法,可能是顶果·钦哲仁波切被记录下来、有关大乘修行之最广泛的教授。

  这个教法是以藏传佛教最受尊崇的一部法典——《菩萨三十七种修行之道》——为基础;《菩萨三十七种修行之道》是由十四世纪的嘉瑟·戊初·东美(Gyalse Ngulchu Thogme,1295-1396)所著。这个精简甚深,由三十七个偈颂所构成的诗篇在藏语世界中家喻户晓,并且从数个世纪以来,已经为无数的修行者带来巨大的利益。《菩萨三十七种修行之道》容易背诵,被认为是大乘佛教另一部重要著作——寂天大师(Shantideva)之巨著《入菩萨行论》——的精华,并且一直是藏传佛教所有传承之伟大上师教授和论释的主题。

  顶果·钦哲仁波切的论释汲取了他无比深刻的智慧和经验。最重要的是,这些论释是为了那些想要把这些教授在日常生活中付诸实修的人所设计。顶果·钦哲仁波切技巧娴熟的让人们看到,当佛教教法被正确地了解和应用的时候,佛教教法所有不同的面向和层次如何形成一个完整无缺的教法。

  在准备这些教法的英文版本时,译者得以要求顶果·钦哲仁波切做进一步的阐释,而这些阐释都被包括在本书的注释之中。顶果·钦哲仁波切也指示译者把许多额外的引言纳入本书之中;这些引言撷自仁波切的根本上师雪谦·嘉察仁波切(Shechen Gyaltsap Rinpoche)针对《修心七要》(Seven-Point Mind Traning)所著之广论,以及取自许多其他的典籍。戊初·东美的传记摘要也被纳入本书,做为本续和论释的一个序幕。此一启发人心的传记是由戊初·东美的弟子帕登·耶喜(Palden Yeshe)所著。

  本书口语和文字形式的教授是由马修·李卡德(Matthieu Ricard)从藏文译成英文。由约翰·康提(John Canti)负责最后的编辑工作。马修·李卡德和约翰·康提都是莲花光翻译小组(Padmakara Translation Group)的成员。许多其他人在各个阶段贡献心力,给予珍贵的建议,我们在此献上最大的感谢,其中要特别感谢约翰·纽汉(John Newnham)泰瑞·克里佛(Terry Clifford)、薇薇安·克兹(Vivian Kurz)和卡蜜·海克斯(Camille Hykes)。

  本书本续偈颂的翻译是以许多不同的英文版本为基础,其中包括一个由莲花光翻译小组早期的翻译版本、康斯坦斯·威金森(Constance Wilkinson)的版本,以及马修·李卡德的版本。针对这些偈颂有许多不同的诠释方式,在此,我们以巴楚仁波切博学多闻的弟子明雅·昆桑·苏南(Minyak Kunsang Sonam),也就是却吉·札巴(Chokyi Trakpa)所做的论释为依循的标准。

  本书得以在印度出版印行,都要归功于札达基金会(Tsadra Foundation)的慷慨布施。

  在顶果·钦哲仁波切首次讲授《菩萨三十七种修行之道》的二十多年之后,我们很高兴能够把这些如宝藏般的教授献给所有的修行者。

  [原颂作者简介]

  嘉瑟•戊初•东美简传

  以下关于嘉瑟•戊初•东美之生平,摘录自帕登•耶喜①所著之传记

  ①这本关于嘉瑟•东美的传记《点滴甘露,殊胜菩萨东美之生平》(Drops of Ambrosia, the Life of the Precious Bodhisattva Thogme),是由他的一个亲近弟子所撰写。这位弟子自称为“懒散的帕登•耶喜”(the slothful Palden Yeshe)。这本传记,以及嘉瑟•东美针对《入菩萨行论》所做的论释《殊胜语之汪洋》(The Ocean of Noble Speech)及其著作《教导总汇》(Miscellaneous Instructions),可见于一本在印度复制,由昆桑•塔杰(Kunzang Topgye)在不丹出版的手稿之中。帕登•耶喜也把嘉瑟•东美的撰述集结成为一本《修心口传》(The Great Oral Transmission of the Mind Training)。

  伟大的圣哲嘉瑟•戊初•东美(Gyalse Ngulchu Thogme,1295-1396)出生在西藏中部苍省(Tsang)的普中(Phuljung);该地距离萨迦寺西南方数英里。他的父亲贡秋•帕(Konchog Pal,意指“吉祥三宝”,以及他的母亲恰札•布敦(Chagza Bumdron),都具有清净的心,并对佛法怀有极大的信心。嘉瑟•戊初•东美在胎儿期间,他的母亲感受到极大的喜乐,她的悲心也变得更加深刻。他被取名为贡秋•桑波(Konchog Sangpo),意即“殊胜三宝”。

  一旦嘉瑟•东美开始学习说话,很明显能地就可以看出他多么充满悲心。有一天,他坐在母亲的腿上,看到一片树叶被风捲起,在天空中翻飞。他开始痛哭。

  母亲问他为什么哭泣。他用一根手指头指着正在消失的树叶说:“一只动物被风吹走了!”

  另一次,在他开始走路之后,他走到户外,才不过几分钟就全身赤裸地回到家中。母亲问他衣服到哪里去了。

  “外面有一个人觉得冷,”他回答。

  她走到外面去看是什么人,结果看见儿子把衣服披在一株结霜的树丛上。他还小心地把石头压在衣服的四个角落,避免衣服飞走。

  与朋友玩游戏时,嘉瑟•东美从不在意落败。事实上,如果其他人输了,他反而觉得难过。与其他的孩子一起去捡乾柴时,即使自己空手而归,他也会替有所收穫的孩子感到高兴。如果他找到一些乾柴,而其他孩子没有,他则担心那些孩子会受到父母的责备而帮助寻找,或给予自己寻获的乾柴。他制作小小的佛塔来当做游戏,或假装自己正在领受或传授教法。

  手握几页佛书会使他立即把任何悲伤转为喜悦。但是当人们任凭自己的衣物扫过佛经或对佛经显露出任何不敬,他则会感到伤心难过。

  简而言之,如同所有伟大的人物,当其他人受苦时,嘉瑟•东美感受到更深的痛苦,当其他人快乐时,他感受到更深的快乐。

  嘉瑟•东美三岁时,母亲过世;五岁时失去父亲。祖母扶养他,直到他九岁那年过世为止。从那个时候一直到十四岁,嘉瑟•东美由母舅仁千•札西(Rinchen Tashi,意指“吉祥宝石”)照料,教导他读书和写字。对于舅舅带领他走上修行的道路,嘉瑟•东美总是心怀感激。

  有一天,嘉瑟•东美对舅舅说:“从现在开始,放弃对今生的执着,只要修持佛法。我会去托钵化缘来提供你的饮食。这是我报答你的仁慈的方式。”

  嘉瑟•东美持守诺言。从那个时候开始,他们两人就如此过活。

  十四岁那年,嘉瑟•东美了解到,轮回的喜乐如同一团灼热的红色馀烬,因此而受了沙弥戒,并被取了法名桑波•帕(Sangpo Pal,意指“殊胜光辉”)。

  一个僧侣的活动包含了闻、思、修,因此从十五岁开始,嘉瑟•东美从各个学派的众多上师那里领受教法②。在学习方面,嘉瑟•东美从不松懈怠惰,因此他很快变得非常博学多闻。他不但能记忆所研习的大部分法典──有时候,他只要听闻一次,就过耳不忘──并且能够毫无困难地深入其中的含意,在公开场合回答关于教法最精要的问题。他的老师称他为“无着第二”(无着,梵文Asanga,藏文Thogme,是一位伟大的印度班智达,以学识广博着称③),并且从那个时候开始,他成为众所周知的“东美•桑波”(Thogme Sangpo,意指“殊胜无着”)。那时,他才十九岁。他在经典和密续方面的学识有所增长,并且透过禅修,他对教法的意义生起纯正之觉受。他是如此的真诚、发心和精进,因此在一个月的闭关之内,他所获致的证量比其他人在三年内所达到的成就来得高深。

  ② 举例来说,这些上师包括洛奔贡噶•嘉岑(Lopön Kunga Gyaltsen)、堪千•强秋•森帕•苏南•札巴(Khenchen Changchup Sempa Sonam Trakpa,1273-1345)、滂•罗卓•天帕(Pang Lodrö Tenpa)、多波巴•谢洛•嘉岑(Jonang Kunkhyen Dolpopa Sherap Gyaltsen ,1292-1361)、布敦仁波切(Butön Rinpoche,1290-1364)、仁千•林巴(Rinchen Lingpa,1295-1374),以及大约三十位其他知名的上师。他领受了宁玛、噶当、萨迦、噶举等四大学派主要教法的口传,以及来自时轮金刚和其他传承之教法的口传。

  ③ 印度二胜六庄严之一。

  二十九岁那年,嘉瑟•东美在俄巴寺(Monastery of E)受了比丘具足戒。终其一生,他如楷如模地持守比丘之戒律,即使是最微小的誓戒都不曾轻忽。他了解到与动物皮毛有关的负面行为,因而小心地避免穿着动物皮毛制成的服饰。他开始定期讲授基本的大乘佛教经典,例如《入菩萨行论》和《般若波罗密多经》,并撰写许多论著,清晰地阐释这些教法的甚深涵义④。嘉瑟•东美如太阳一般,对一切有情众生散放出慈悲与智慧的光芒。

  从他的智慧慈悲之大日照耀出教法、

  辩论和着述之温暖光芒,

  驱散了无明之黑暗,

  令佛陀教法之莲花园盛放。

  ④ 他的著作包括针对《入菩萨行论》、《宝性论》和《大乘庄严经论》所做之论释。这三本著作乃是根本且重要的大乘教法,就世俗和胜义二谛来解释菩萨的修行、道路和层次。他也曾考虑撰写关于《般若波罗密多经》和《阿毗达磨》的论著,但担心它们可能会使法王却杰•望罗(Chöje Wanglo)的论著相形见绌而作罢。他也针对色林巴(Serlingpa)的《修心七要》(Seven Point Mind Training)撰写论释(针对《修心七要》所做的解释,可见于蒋贡•康楚•罗卓•泰耶汇集的《教诫藏》第四函);这本论释包含了菩萨戒;各种本尊的祈愿文和赞颂;鼓励修行的忠告;以及许多其他修持慈悲和了悟智慧的教导。

  在研习和传法的过程中,嘉瑟•东美曾遭遇一段非常穷困的时期。各种不同的人建议他去学习如何给予灌顶和施行仪轨,如此便能够不费太多力气地赚取金钱。对于这种显然出自善意但却是误导的建议,嘉瑟•东美以撰写《菩萨三十七种修行之道》来做回应,而这本书是整个菩萨道的摘要。

  三十二岁时,嘉瑟•东美接受了度母寺(Monastery of Tara)住持的职位,直到四十一岁为止。但是当俄巴寺坚持邀请他担任该寺住持时,他却说俄巴寺应该另觅更好的人选。他推荐著名的堪布望罗(Khenpo Wanglo),而俄巴寺也正式加以任命,皆大欢喜。

  终其一生,嘉瑟•东美的慈悲、柔和语、无瑕之行止──总是与他传授的教法一致──以及他善巧地根据每一个人的自性与根器所传授的教法,吸引了无数的众生。

  用布施的旗帜迎接他们,

  用柔和的语言吸引他们,

  用如一的行止来激起他们的信心,

  设身处地地给予他们圆满之忠告。

  他的布施是无量无边的。如同《大乘庄严经论》(The Ornament of the Mahayana Sutras)⑤所说的:

  一位菩萨是无所不布施的:他的财富、他的身体──他布施一切。

  ⑤ 一部详细说明菩萨道的重要大乘佛教经典。

  从幼年时期开始,嘉瑟•东美正是如此毫不保留地布施一切;他不顾自身的贫困,把自己所有的一切布施给朋友和穷人。对于那些说“如果你布施那么多,你将一无所有,无法生存下去”,这些人充满感情地试图阻止去做布施,嘉瑟•东美回答:“我不会饿死。即使我真的饿死了,我也不在乎!”

  有一次,一位弟子前来探望,而嘉瑟•东美唯一拥有、能够送给这位弟子的是一个珍贵稀有的佛塔。就在发生了这件事情之后,嘉瑟•东美的另一个弟子无法忍受看着上师把如此珍贵的法物布施出去,因而去向那位弟子买回佛塔,供养给嘉瑟•东美。但嘉瑟•东美又把佛塔送给另一个人。同样的事情一再发生了好几次。从幼年时期开始,嘉瑟•东美就已经完全斩断所有贪欲和执着的束缚。他是一个非常良善的人。

  在戊初(Ngulchu)地区发生严重的粮食短缺期间,有人供养他一些青稞粉。很快地,嘉瑟•东美就开始把一整盘一整盘的青稞粉布施给每个前来乞食的乞丐。乞丐们一再前来乞讨,直到他几乎没有剩下任何食物为止。

  一个乞丐看见了这个情况,于是责备其他的乞丐说:“你们没有看到他只剩下一杯青稞粉了吗?一直这样向他乞讨不是不公平吗?”

  有一天,嘉瑟•东美送给一个乞丐一件产自西藏中部的精致羊毛衬衣。隔年,同一个乞丐再度前来乞讨时,嘉瑟•东美送给他一件新的羊毛披风。这个乞丐满心欢喜,但嘉瑟•东美心里却想着,他应该送给这个乞丐更好的东西,而且不这么做是不对的。于是嘉瑟•东美把自己的羊毛长斗篷递给乞丐。然而乞丐却定定地站在原地,不敢收下。

  人们告诉嘉瑟•东美,对其他人过度慷慨、让他们拿取他所拥有的任何物品,可能不会真的利益他人。对此,嘉瑟•东美毫不矫饰地回答:“我很高兴人们尽可能欢喜地使用我的财物。”他又说:“法王蒋萨(Jamsar)说:‘由于我丝毫不觉得自己是这些财产的主人,因此把这些财产全部取走的人也不算是一个窃贼。’伟大的喀什米尔班智达萨迦•师利⑥、果臧巴尊者⑦,以及许多其他圣众立下誓愿,绝不拥有任何财物。相较于他们的慷慨布施,我的布施就如一只狐狸的蹑足相较于一头老虎之腾跃。然而,由于我试着去效法这些圣众,因此当人们使用并取走我的物品时,他们不但没有因为偷盗的过失而蒙羞,他们的安乐也真的有所增长。”

  ⑥ 喀什米尔班智达萨迦师利(Shakya Shri,1127-1225)创始了西藏寺院传承的“上”传承,之所以称为“上”,乃是相较于大住持寂护(Shantarakshita)在西元八二七年开始的“下”传承。寂护首先在西藏把比丘戒授予七个年轻人。“上”和“下”是就其地理出处而言;这两个传承首先从所谓的上西藏(西藏西部)和下西藏(西藏中部和南部)传播。

  ⑦ 法王果藏巴•贡波•多杰(Gyalwa Gotsangpa Gonpo Dorje,1189-1258),竹巴噶举传承最卓越的圣者之一,投入多年时间在僻静洞穴闭关,观修慈悲、虔敬心和净观。他示显许多奇迹,留下许多鼓舞人心、关于禅修生活众多面向的著作。

  曾经居住在嘉瑟•东美住所附近的许多乞丐说,嘉瑟•东美总是对他们轻声细语,从未听他出言责备。有时候,嘉瑟•东美也说,他从来无法对任何人口出恶言。由于他总是按照他人的本性来调整他的言词,因此到了某个程度,无论他说什么,皆为教法。

  萨迦地区爆发动乱时,蒋扬•东越•嘉岑(Jamyang Donyo Gyaltsen)及其兄弟⑧必须逃离到中藏更偏远的东部。

  ⑧ 蒋扬•东越•嘉岑(Jamyang Donyo Gyaltsen 1310-1344),是丹仪•千波•桑波•帕(Danyi Chenpo Sangpo Pal)第六个妻子的次子。在此,“他的弟弟”可能指的是三子喇嘛•当帕•苏南•嘉岑(Lama Dampa Sonam Gyalsen,1312-1375)。

  喇嘛仁耶瓦(Lama Rinyewa)对嘉瑟•东美说:“所有这些恼人的事情发生时,我多少能够运用正确的对治解药来控制我的心,但我执着和嗔恨的念头是那么的多!你也会如此吗?”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喜乐和痛苦都只不过是心的造作,以及过去业行的结果,”嘉瑟•东美回答,”就我浅薄的见识而言,在世俗谛的层次,一切事物如同虚幻;在胜义谛的层次,一切事物都超越概念的造作,因此我完全没有体验到执着与嗔恨。”

  四十二岁那年,嘉瑟•东美归隐戊初的隐居所。他留在那里直到六十五岁,全心全意地修行,显示了他身、语、意每一个面向的圆满无瑕。直到他圆寂之前,他日日夜夜採取盘腿的坐姿,很少躺卧下来。尽管如此,他的健康没有受到影响,他的面容看起来总是青春洋溢,容光焕发。

  在许多场合,他内在的证量透过神通和天眼通而显露出来。有一次,他和一些友人前去会见苏南•札巴⑨,在途中,他们来到一个名叫“香达”(Shangda)、乾燥如沙漠的地方。

  ⑨ 强秋•森帕•苏南•札巴(Changchup Sempa Sonam Trakpa)或堪千•强秋•森帕(Khenchen Changchup Sempa),一个修心教法的伟大修行者。他出生于尼摩(Nyemo),成为却隆(Cholung)的住持。

  “我们在这里吃点东西吧,”嘉瑟•东美建议。

  友人提出异议。“这里没有水,”他们说。

  他回答:“去捡一些干柴来。我会解决水的问题。”

  当他们捡完干柴回来,他们发现嘉瑟•东美已经在沙地上挖了一个坑,里面充满了水。他们吃完饭之后,水仍然在那里,但在此之后不久,则完全不见水的痕迹。

  另一次,嘉瑟•东美给予长寿佛灌顶,在座的一些人看见他的脸如同雪峰般白灿地令人目眩。在祈请加持的时候,他的脸转为橘红色;在除障⑩期间,他的脸转为暗红色、呈现忿怒相,头发直直竖立。

  ⑩ 在灌顶之初。上师观想自己是一个忿怒本尊,把所有障碍和障碍制作者从坛城驱除。

  另一次,一些特别虔敬的弟子看见他化现为十一面观世音(Eleven-Faced Chenrezi)。

  有一次,来自西藏中部的一支军队接近戊初的时候,嘉瑟•东美告诉所有的居民逃离戊初,但他们没有听从。他们说,既然上一次北方人获胜,而且平安无事,所以这一次肯定也不需要担心。

  嘉瑟•东美坚持地说:“这一次你们必须逃走!”

  但他们仍然没有迁移。结果北方人落败。当来自西藏中部的军队入侵戊初时,每一个人都惊慌失措,聚集在嘉瑟•东美身边。如同那五个罗刹(Rakashasas)在国王“慈爱的力量”(King Strength of Love)11的王国内无法伤害任何一个人一般,这些残酷无情的士兵挥舞着沾满血迹的矛与剑出现时,他们只看到法王嘉瑟•东美的面容,嗔恨就平息了,心中充满信心。他们向他顶礼,索取具有保护作用的金刚结(protection cords)。他们想要领受他的加持,却不敢接近。

  “我们是邪恶之人,”他们说,“可能会玷污了你。”

  “我可以容忍,”嘉瑟•东美回答,并给予他们加持。

  一些士兵无法忍住泪水,从内心深处发出悔恨而哭泣,向嘉瑟•东美发露忏悔。每一个人都对嘉瑟•东美的先知卓见及其加持的力量生起强烈的信心。

  嘉瑟•东美能够毫不费力地承担他人的病痛;这个情况发生了许多次,尤其当布敦仁波切和堪千•强慈12生病的时候,更是如此。嘉瑟•东美在无数次的禅观中亲见本尊,例如观世音菩萨、度母及许多其他佛与菩萨,并直接从他们那里听闻佛法。据说,他从位于内萨(Nesar)的卡萨巴尼观音像13那里领受教法,也从位于恰果雄(Chagö Shong)的十一面观世音像那里领受教法;这尊十一面观世音像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般对他传法。

  11. 关于这个故事,参见第十八颂的论释。

  12. 堪千•强慈(Khenchen Changtse),又名洛千•强秋•策摩(Lonchen Changchup Tsemo,1303-1380),是波东寺(Bodong monastery)的住持,一位伟大的学者禅修者,尤其是时轮金刚传承。他是盼•罗擦•罗卓•天帕(Pang Lotsa Lodro Tenpa,1276-1342)和觉南寺住持秋列•南贾(Chole Namgyal)的弟子。他从他们两位身上领受了时轮金刚的教法。他从伟大的萨迦派上师喇嘛•当帕•苏南•嘉岑那里领受了道果传承的教授。

  13.卡萨巴尼(Kasarpani)是观世音的一个身相。

  他夜以继日地让慈悲充满在他的整个人之中。有时候,他看起来似乎已经昏厥过去。然而,他却是在净土的禅观之中,向诸佛行供养,利益无数有情众生。

  嘉瑟•东美的修行已经臻至圆满,能够毫不费力地带领其他人达到成熟的境界。人们只需见他一次,就能够生起信心、出离心、慈心和悲心,并且发展出证悟心(或菩提心,the mind of enlightenment)──也就是带领一切众生成佛的愿望。对于那些亲近嘉瑟•东美很长一段时间的人而言,他的影响力更加深远。

  最重要的是,嘉瑟•东美对众生拥有如此的慈心,因此他从不在意承受任何肉体的艰困,甚至不在乎冒着生命的危险,即使这么做只能够为他人带来微小的利益。

  有一次,当嘉瑟•东美十六岁的时候,一个曾经给予他一些物质援助的人,要求他前往萨迦去进行一项重要的任务,并在隔天返回。在前往萨迦的中途,年轻的嘉瑟•东美在沙原上看见一只快要饿死的母狗即将吞食幼犬。他非常怜悯母狗,不知道能够帮得上什么忙,因而决定把母狗和幼犬全部带回寺院,然后再连夜赶路前往萨迦。他把狗背在背上,出发前往寺院。这个过程非常艰难。最后,他终于返抵寺院,安顿了母狗和幼犬。再度出发前往萨迦之前,嘉瑟•东美心想他最好先喝一点水。就在那个时候,他碰到了委托他前往萨迦的人。

  那个人看见嘉瑟•东美,非常惊讶地问:“嘿,你没有去萨迦吗?”当嘉瑟•东美解释其中原委时,那个人咒骂他说:”你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置于不顾,反而在这里大发慈悲!”

  嘉瑟•东美遭受如此严厉的指责,连水都不敢喝,立即前往萨迦,连夜赶路,在清晨抵达。完成任务之后,他立刻折返,在日落之前返抵寺院。

  委托人看见这个情况,感到惊讶,并乞求嘉瑟•东美原谅他出言责备。他又说:“你的所作所为真令人惊叹!”

  另一次,嘉瑟•东美大约二十岁时,寺院所有的僧侣都要启程前往秋拔(Chobar)。这个时候,嘉瑟•东美看见一个瘸腿的女人在寺院大门外哭泣。他问女人怎么回事。她解释,她是因为所有的僧侣都要离开、留下她一个人而哭泣。所有的僧侣都要离开,就没有人施食给她了。嘉瑟•东美告诉她不要绝望,并承诺会回来接她前往。

  嘉瑟•东美带着他的财物前往秋拔,稍事休息之后,即带着一条绳索出发。朋友们在远处呼唤,问他要去哪里。嘉瑟•东美说,他要返回寺院去接那个女人,但那些朋友都不相信。

  嘉瑟•东美回到寺院时,他发现他无法同时背负女人及其财物。因此,他首先背着她的衣物和蒲团走了一段距离,然后再回去背负女人。如此轮流背负女人及其财物,嘉瑟•东美终于抵达秋拔。朋友们对此都感到惊讶不已。他们说,他们原先以为嘉瑟•东美只是回去收集木柴;他的行为真的了不起。

  嘉瑟•东美大约三十岁时,一个生病的乞丐总是停留在他的门外附近。他的全身长满虱子。嘉瑟•东美总是把所有的食物和饮水布施给这个乞丐,这一切都是在夜间秘密进行以避免张扬。但是有一天晚上,那个乞丐不在他惯常停留的位置,于是嘉瑟•东美四处寻找他的踪迹。在破晓之际,嘉瑟•东美终于找到了乞丐,并且问他为什么离开。

  “一些人告诉我,我是那么的令人作呕,他们从我身边经过的时候,甚至连看都没办法看我一眼。他们把我赶走,”乞丐说。

  听到这些话,嘉瑟•东美心中充满慈悲而哭泣。那天傍晚,嘉瑟•东美把乞丐带到房间,让他吃饱喝足。接着,嘉瑟•东美把自己全新的袍子送给乞丐,并穿上乞丐的破烂衣服,用自己的身体来喂虱子。

  不久之后,嘉瑟•东美看起来好像染上了痲疯病或某种其他的疾病。他虚弱无力,必须停止教学。朋友和弟子前来探视,纳闷他是否染上重病。他们很快便看见嘉瑟•东美所陷入的情境。

  “你何不再做一个好的修行者?”他们劝告嘉瑟•东美。

  一些人引经据典地说:“如果你的悲心不是全然清净的,就不要布施你的身体。”

  其他人则请求他:“为了你自己,为了我们,请不要继续下去了,把这些虱子除掉!”

  但是嘉瑟•东美说:“由于时间没有起始,我已经拥有过那么多次的人身,但它们都被虚度了。现在,即使我今天就要死去,至少我已经做了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我不会除掉这些虱子。”

  嘉瑟•东美持续用身体喂了虱子十七天,但这些虱子渐渐地自行死去,最后连一只虱子也不剩。嘉瑟•东美替这些死亡的虱子持诵咒语和陀罗尼咒,并用它们来制作“擦擦”14。每一个人都为嘉瑟•东美清净的心和慈悲感到惊奇,并成为家喻户晓的“嘉瑟•千波”(Gyalse Chenpo)──大菩萨。他撰写了以下的祈愿文,真实反映了他的想法:

  愿伤害我的身体和我生命的人长寿,

  没有疾病或仇敌,

  克服所有修道上的障碍,

  迅速证得法身,离于生死轮回。

  14.擦擦(tsa tsa)是一个塑造的小型佛塔,佛陀证悟心象征,可以由陶土或其他物质塑造而成。一些擦擦填充了舍利;其他的擦擦,也是就是此处所描述的擦擦,是由陶土、骨髓、人或动物遗骸的混合物制成,同时伴随着祈愿这些已逝的人或动物免于堕入轮回下三道、并了悟佛性的祈愿文。

  有一次,嘉瑟•东美前往萨迦,从法王苏南•嘉岑15那里领受教法。在返回戊初的途中,他遭受盗匪袭击。一旦他抵达戊初之后,他对药师佛、度母和其他本尊念诵了许多祈请文,把功德回向给那些盗匪。为了利益盗匪,他也供养僧团,从事其他善行。他说,在那群盗匪之中,有一个盗匪特别凶狠,当他想到那个盗匪的脸,他感到无限悲悯。

  15.喇嘛•当帕•苏南•嘉岑,参见第⑧注。

  关于嘉瑟•东美仁慈的例子多得不胜枚举。举例来说,当他在色伊(Seryig)教学的时候,一个名叫布瓦(Bulwa)的人制造了许多误解,让他深感困扰。有一天,在他返回戊初之后,他的侍者说,布瓦已经到了。

  嘉瑟•东美的第一个反应是自言自语地说:“我宁愿他没来!”但他立刻想到:“我每天都承诺要以德报怨,我为什么要为了布瓦的来到而不开心?即使他下半辈子都要留在我的身边,我也应该让他随心所欲。”

  一旦嘉瑟•东美圆满了闭关,布瓦立刻来到他的面前,忏悔他胡闹的行为,立誓从今而后要依法行止。然而,布瓦不断提出不合情理的要求,成为每一个人的负担。人们告诉嘉瑟•东美,布瓦离开是比较好的。

  但嘉瑟•东美说:“他会改善的,而且他的所做所为对我有帮助。”嘉瑟•东美让布瓦做他想要做的事情,从不同方面利益他。嘉瑟•东美教导布瓦所能够理解的事情,给予他所需的一切。

  嘉瑟•东美总是为所有与他结缘的人带来快乐,即使是那些伤害他的人。有时候,他会为众多访客中断闭关数日,教导修心和菩提心的修行法门。在这些时候,常常会出现彩虹、花雨和其他吉兆,让人们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虔敬。

  六十七岁那年,嘉瑟•东美决定去参谒位于拉萨、最殊胜珍贵的释迦牟尼佛像16。他造访拉萨、帕摩竹(Phagmo Dru)17、桑耶(Samye)、贡汤(Gungthang),以及许多其他地方,同时在这些地方传授悲心的教法。据说,自从阿底峡尊者18入藏以来,没有人像嘉瑟•东美这般利益众生。仅仅看见嘉瑟•东美的面容,就足以让人们生起无比的信心,以及无法抑制的、想从轮回中解脱的强烈欲望。

  16.西藏最著名、最受人尊敬的佛像,受到世尊佛陀本人的加持。当年文成公主前来西藏,与西藏国王松赞干布结亲时,把这尊佛像从中国带入西藏。

  17.锡度强秋•嘉岑(Situ Changchup Gyaltsen,1302-1371)邀请嘉瑟•东美前往帕摩竹。锡度强秋•嘉岑是继萨迦统治西藏之后,七位统治西藏的帕竹王(Phagdru)的第一位。

  18.阿底峡(982-1054)出身孟加拉皇室,首先在印度亲炙伟大的金刚乘上师,例如梅纪巴(Maitripa)、罗侯罗笈多(Rahulagupta)、毘鲁巴(Virupa)、法护(Guru Dharmaraksita)—— 这位观修慈悲的伟大上师曾把自己的肉布施出去。以及梅纪瑜伽(Maitriyogin,噶当派修心教法的大师,其他两位是法护和法称)——他能够实际承担他人的痛苦。然后他渡海至苏门答腊,跟随法称,即色林巴十二年。在他返回印度的途中,他成为著名佛学院超戒寺(Vikramashila)的住持。他应耶喜•乌(Yeshe O)和强秋•乌(Changchup O)之邀入藏,并在西元1040年抵达西藏。他居住在西藏,直到七十三岁于拉萨南方的涅唐卓玛拉康(Nyethang Drolma Lhakhang)圆寂。他是噶当派的祖师,拥有无数弟子;在这些弟子之中,主要的弟子是印度的地藏(Kshitigarbha)、皮托巴(Pitopa)、法作慧(Dharmakaramati)、友密(Mitraguhya)和智慧(Jnanamati),以及西藏的库敦•宗竹•永壤(Khuton Tsondru Yudrung)、俄•却库•多杰(Ngo Choku Dorje)、种敦巴(Drom Tonpa)以及冈波巴和所谓的“四瑜伽士”(four yogis)。

  嘉瑟•东美返回戊初十个月之后,他得知布敦仁波切19生病了,于是急忙前往夏卢寺(Shalu monastery)。一旦他念诵了长寿祈请文,举行了长寿法会之后,布敦仁波切的健康就改善了。每一个人都说,嘉瑟•东美把布敦仁波切的病痛承担在自己身上。

  19.布敦仁波切(Buton Rinpoche,1290-1364):一个知识广博的学者,撰写了三十函的论释,并重新整理两百一十三函的《丹珠尔》(Tangyur)——由印度大成就者和班智达针对世尊佛陀的话语所作之论著。

  返回戊初之后,嘉瑟•东美进行严格的闭关。从这个时候一直到他圆寂之前的九个月期间,他每三个月会出关传授修心和菩提心的教法;数千人从西藏各地蜂拥而来会见嘉瑟•东美。在听闻了教法之后,大多数的人放弃了对今生俗务的挂虑,全心全力修持佛法,了悟空性和慈悲。

  嘉瑟•东美的悲心如此强烈,因此他不但能够帮助和转化人道的众生,也能够帮助和转化畜牲道的众生。例如野狼、羊和鹿等彼此为敌的众生,忘记了它们的残忍和恐惧;在嘉瑟•东美面前,它们会和平地一起玩耍,带着敬意聆听教法。

  有一次,一位观修诸脉和风息20的隐士遇到修行的障碍。他的心失去控制,于是开始裸奔。他碰上一头狂野的母羊;母羊绕着他团团转,要用羊角戳他的臀部。那位隐士看到这个情况,恢复了自制,并了解到自己是怎么回事。听了这件事情之后,嘉瑟•东美逗趣地说,这头母羊是一个专家,专门驱除大修行者的障碍。嘉瑟•东美生病时,这头母羊显示出许多痛苦忧伤的徵兆。在嘉瑟•东美圆寂三天之后,母羊跳到嘉瑟•东美隐居所的下方死亡。在嘉瑟•东美的身边,如同置身观世音的净土普陀山(Potala Mountain)。

  20.以 脉(spiritual channels,梵文nadi)、风息(energies,梵文prana,或称“气”和“明点”(essence,梵文bindu)为重点的瑜伽修行。

  诸如堪布望罗等其他伟大的上师曾经说:“他是一个以人身示现的活佛!”并朝着嘉瑟•东美隐居闭关的处所做大礼拜。

  嘉瑟•东美是如此宁静、自制和仁慈,因此在他身边的人自然而然地都不再执着于世间俗务。接着是他生命最后几个月的光景:

  在帮助了所有他要利益的人之后,

  为了驱除他们认为事物永恒的信念,

  以及为了在其他净土的众生,

  虽然他已超越所有改变,

  他仍然示显出死亡的征兆。

  他首先示显病兆来鼓励弟子要精进修行──藉由让他们感受到悲伤,来教导他们疾病如何能够被当做修道的资粮。他说,他已经药石罔效,但为了让每一个人平静下来,他仍然服用一些药物,让人们为他持诵祈愿文和举行法会。当堪千•强慈和法王尼颂(Nishön)筹备一个法会来请求嘉瑟•东美住世的时候,他的健康改善了,因此他让每一个人透过他们所感受到的大乐来积聚功德──为他的住世而生起的喜乐。但在此不久之后,他再度显现病兆。

  某人问嘉瑟•东美,是否有任何方法可以延长他的寿命。他说:“‘如果我的病痛能够利益众生,那么愿我受到疾病的加持!如果我的死亡能够利益众生,那么愿我受到死亡的加持!如果我的康健能够利益众生,那么愿我受到康复的加持!’这是我献给三宝的祈愿文。我全然相信,不论发生什么事,都是三宝的加持,因此我是快乐的。我应该接受发生在修道上的任何事物,而不去尝试做任何改变。”

  嘉瑟•东美的亲近弟子恳求他想一想,他们是否能够提供药物或任何有助于改善他健康的事物。

  然而嘉瑟•东美说:“我的寿命已尽,我已病入膏肓。即使有医术高明的医师带着如甘露的药物来治疗,也不可能发挥太大作用。”然后他又说:

  如果这个虚幻的身体、这个我执着为“我

  的”的身体病了──那么就让它病吧!

  这个疾病使我耗尽过去累积的恶业,

  得以从事修行,

  帮助我清净两种障蔽21。

  如果我是健康的,我感到快乐,

  因为当我的身心安泰时,

  我可以增长我的修行,

  并且透过使我的身、语、意向善,

  来赋予人身真实的意义。

  如果我是贫穷的,我感到快乐,

  因为我没有要去保卫的财富,

  而且我知道所有的嗔恨,

  都萌芽自贪婪和执着的种子。

  如果我是富有的,我感到快乐,

  因为我可以运用财富来从事更多善行,

  而短暂和究竟的安乐,

  皆是善行的结果。

  如果我很快就要死亡,那就太殊胜了,

  因为我相信,有着顺缘的助力,

  在任何障碍阻挠之前,

  我应该能够进入无谬之道路。

  如果我长寿,我感到快乐,

  因为没有远离温暖、充满利益的法雨,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

  我能够完全成熟内在觉受之果。

  因此,不论发生什么事,

  我都应该感到快乐!

  21.两种障蔽或二障:由令人迷惑的情绪所引起的障蔽,即烦恼障;以及遮蔽究竟之学识的障蔽,即所知障。

  他继续说:“我一直把这些口诀教导传授给他人,我必须自己来实修。如教法所说的:‘所谓的疾病没有真实的存在;疾病是令人迷惑的现象,是从事恶业所不可避免的结果。疾病是点出轮回本质的老师,教导我们现象只不过是一个幻象,没有真实的存在。疾病提供我们一个基础,来对我们的痛苦生起忍辱,对他人的痛苦生起慈悲。如此的困境得以考验我们的修行。’如果我死了,我将从疾病的痛苦中解脱。我想不起来我有任何没有完成的工作。我也了解到,能够以圆寂做为修行的句点,是多么稀有的机会。这是我不希求任何疗癒的原因。尽管如此,在我死之前,你们可以完成所有要做的法会。”

  因此,嘉瑟•东美的弟子说,他们会为他举行为期三年的法会。

  但嘉瑟•东美只回答:“如果这么做对你们有用处,那么我可以忍受三年的痛苦。如果这么做没有用处,那我活这么久有什么用?”

  然而弟子恳求他:“请长久住世!”他们说:“除了继续看见你的容颜,继续听见你的声音,我们没有其他愿望。”

  嘉瑟•东美说:“没有可以盛舀物品的锅子,一把杓子舀不出任何东西。虽然我没有任何功德,但人们的信心和三宝的慈悲使我能够利益一些众生。我希望即使在我死后,我为这些众生带来的利益也不会消失。”

  弟子再次坚持地说:“即使您要继续在其他净土为众生带来广大的利益,”他们说,“我们将失去我们的怙主。请再住世久一点。”

  “如果我完全没有帮助你们的力量,”嘉瑟•东美说:“那么我就没有必要长久留在你们的身边。解脱一切有情众生是我的愿望,因此如果我确实拥有任何力量,我怎么敢遗弃那些仰赖我的人?然而,光是医师的处方将无法治癒他的病人,如果你们不殷切地向世尊(Victorious Ones)祈请,应用他们的教法,他们将很难护卫你们,更别说我来保护你们了。所以,如实地修持你们领受的所有教法,你们将能够如我一般地帮助他人。因此,你们不必为了我们将要分离而感到痛苦。即使我们分离了,你们也要依止三宝,向三宝祈请──还有任何比三宝更胜的皈依吗?”

  当亲近的弟子请求他最后一次会见前来的众人时,他加以拒绝地说,他憔悴的面容、生病的身体和虚弱破碎的声音,只会增加他们的悲伤。然后,他给了最后的忠告:

  为了持守三誓戒,

  放弃所有执着,

  以及事物是真实存在的信念,

  用你的身、语、意来利益他人,

  乃是真正殊胜的修行。

  某人询问嘉瑟•东美,来生他将前往哪一个净土。他回答:“如果前往地狱道能够帮助众生22,我将开心地前往地狱道。如果前往净土无法帮助众生,那么我一点也不想前往任何净土。但我没有选择前往何处的能力,因此我只全心全意地向三宝祈请,让我投生成为一个能够利益众生者。这是我唯一的愿望。”

  22.参见第十一颂,另一位伟大的菩提心大师朗里•塘巴的事迹。

  十月八日黎明,嘉瑟•东美要求弟子们协助他坐直,转动他的身体。然后他把双手置于心间,恭敬地祈请。他哭泣了很长一段时间。弟子们问他为什么哭泣。他回答,他拥有某种禅观。弟子们要求他说得详细一点。度母示现了,嘉瑟•东美说,由于度母面向南方,他觉得背对度母来祈请是不恰当的,所以他要求他们协助他改变身体的位置。然后,想到众生所受的痛苦,他感到难以忍受而流下许多眼泪。

  两天之后,嘉瑟•东美快乐地说:“今天我为喀什米尔班智达修了一个法,他非常欣慰。”

  “他现在在哪里?”弟子们问。

  “在兜率天净土(Tushita Buddhafield),”他回答。

  嘉瑟•东美拥有无数的禅观和吉祥的梦境,而且时时刻刻都保有周遭环境即是净土的净观。很明显地,他也完全掌控他的生命。有一次,当他的脉搏几乎消失的时候,他说,他还没有要走。事实上,他又多活了三个月。

  然后有一天,他的脉搏比往常有力,每一个人都感到欣喜时,他却说:“我的脉搏像我这张嘴巴一样能言善道,但这次我不会留下来。”两天之后,嘉瑟•东美离开了人世。

  那个月十九日的黎明,嘉瑟•东美要求弟子们协助他坐得更直,然后他说:“我觉得这样非常舒服,完全不要移动我的身体。”

  从那天早晨到隔天傍晚,嘉瑟•东美一直採取莲花坐姿,他的心专一地安住在平等捨之中,并在那个状态中离开人世,进入极乐。

  在那段期间,他的弟子们拥有各种禅观和觉受。一些弟子看见一群天众前来邀请嘉瑟•东美前往色究竟天(Akanishta)的无上净土;一些弟子看见空行和空行母邀请他前往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或前往圣救度母(Arya Tara)的蓝绿遍佈净土(Buddhafield of the Turquoise Array)。

  在嘉瑟•东美圆寂和举行荼毘大典、收集舍利中间这段期间,大地震动23,天空出现彩虹。虽然天空完全清澈明朗,却落下如花般的细雨,并听得到空气中的声响。他即将圆寂时,不只是人类,连动物也显示出绝望的徵兆,甚至大地都为之哀悼──花朵凋萎、泉水乾涸、土地失去它自然的壮丽。

  23.一个伟大的菩萨诞生或圆寂时,发生轻微的地震被认为是吉兆。

  在嘉瑟•东美圆寂九天之后,许多来自西藏各地的上师为他举行荼毘大典,法会也再延长了七天。在荼毘大典之后,人们收集他的舍利。

  随着各自的业行,一些弟子找到殊胜的、如药丸般的舍利;一些弟子找到右旋的小舍利;另一些弟子则找到上有各种本尊形状的骨骼。弟子们把舍利带回家,安置在珍贵的舍利盒和佛像之内,做为供养和礼敬的对象。

  这些文字摘录自嘉瑟•东美的生平传记;这本传记是由“懒散的帕登•耶喜”在帕坎甘登(Pangkhan Gahden)的山间闭关处所写。由于担心撷取部分生平来加以翻译是不妥的,因此我们寻求顶果•钦哲法王的建议。法王仁慈地说,如此精简地呈现嘉瑟•东美的生平事迹并无不妥,如同从一大块糖蜜剥下来的一片糖蜜,两者同样甜美可口。这些摘录的文字同样能够燃起读者的信心。

  [本书作者简介]

  金刚持顶果•钦哲仁波切简传

  金刚持顶果•钦哲法王(Kyabje Dilgo Khyentse Rinpoche,1910-1991)是最后一代在西藏完成教育与训练的伟大上师之一。他是古老的宁玛传承的主要上师之一,是实修传承(Practice Lineage)的杰出持有者。在他一生之中,曾闭关二十二年,证得许多受持法教的成就 。

  他写下许多诗篇、禅修书籍和论释,更是一位伏藏师(或“德童”,terton)—— 莲师埋藏之甚深法教“伏藏”的取宝者。他不仅是大圆满决窍(pith instuctions of Dzogchen)的指导上师之一,也是穷毕生之力寻获、领受和弘传数百种传承的持有者。在他那个世代中,他是利美运动(Rime,不分派运动)的杰出表率,以能依循每一教派本身的传承来传法而闻名。事实上,在当代上师中,只有少数人不曾接受过他的法教,包括……等多数上师都敬他为根本上师之一。

  集学者、圣哲、诗人和上师之师于一身,仁波切以他的宽容大度、简朴、威仪和幽默,从未停歇对缘遇人们的启迪。

  顶果•钦哲仁波切于一九一O年出生在西藏东部的丹柯河谷(Denkhok Valley),其家族是西元九世纪赤松德赞王的嫡系,父亲是德格王的大臣。当他还在母亲腹中时,即被著名的米滂仁波切(Mipham Rinpoche)指认为特殊的转世。后来米滂仁波切将他取名为札西•帕久(Tashi Paljor),并赐予特殊加持和文殊菩萨灌顶。

  在幼年时期,仁波切便表现出献身宗教生活的强烈愿望,但他的父亲另有打算。由于他的两位兄长已离家投入僧侣生涯:一位被认证为上师转世,另一位想成为医师,仁波切的父亲希望最小的儿子能继承父业。因此当仁波切被几位博学大师指认为上师转世时,他的父亲无法接受他也是祖古(tulku)——转世喇嘛——的事实。

  十岁那年,这个小男孩因严重烫伤而病倒,卧床几达一年。多闻的上师们都建议,除非他开始修行,否则将不久人世。在众人恳求之下,他父亲终于同意这个孩子依照自己的期盼和愿望来履行使命。

  十一岁时,仁波切进入西藏东部康区的雪谦寺(Shechen monastery);这是宁玛派六大主寺之一。在那里,他的根本上师雪谦•嘉察(Shechen Gyaltsap),正式认证他为第一世钦哲仁波切蒋扬•钦哲•旺波(Jamyang Khyentse Wangpo,1820-1892)的意化身,并为他举行座床典礼。蒋扬•钦哲•旺波是一位举世无双的上师,与第一世蒋贡•康楚(Jamgon Kongtrul)共同倡导全西藏的佛教文艺复兴运动,所有当今的西藏大师都从这个运动中得到启发与加持。

  “钦哲”(Khyen-tse)意指慈悲与智慧。钦哲传承的转世上师是藏传佛教发展史上几位关键人物,其中包括赤松德赞王、九世纪时与莲师一起将密法传入西藏的无垢友尊者(Vimalamitra)、密勒日巴尊者弟子暨噶举派祖师的冈波巴大师(Gampopa)、以及十八世纪取出龙钦心髓(Longchen Nyingthig)的吉美•林巴(Jigme Lingpa)。

  在雪谦寺的时候,仁波切有很多时间住在寺院上方的关房,跟随他的根本上师学习和修行。在这段期间内,雪谦•嘉察授予他所有宁玛传承的主要灌顶和教法。仁波切也向其他伟大的上师学习,包括巴楚仁波切著名的弟子卓千•堪布•贤噶(Dzogchen Khenpo Shenga)。卓千•堪布•贤噶把自己的重要著作《十三部大论》(Thirteen Great Commentaries)传授给他。仁波切总共从五十多位上师处领受广泛的教法。

  在雪谦•嘉察圆寂之前,钦哲仁波切向他敬爱的上师许诺:他将无私地教导任何前来请法之人。此后,从十五岁到二十八岁间,他大多数时间都在进行严格的闭关,住在偏远的关房和山洞里,有时只住在离出生地丹柯河谷不远山区里突出山岩的茅棚中。

  顶果•钦哲仁波切后来伴随宗萨•钦哲•却吉•罗卓(Dzongsar Khyentse,Chokyi Lodro,1896~1959)多年,宗萨•钦哲也是第一世钦哲的转世之一。从却吉•罗卓处接受了《大宝伏藏》(Rinchen Terdzo,the collection of Revealed Treasures)的许多灌顶之后,仁波切告诉却吉•罗卓,他希望将余生用于闭关独修。但却吉•罗卓回答:“这是你将所领受的无数珍贵法教传下、授予他人的时候了。”从此,仁波切便孜孜不倦地为利益众生而努力不懈,成为钦哲传承的标竿。

  离开西藏之后,钦哲仁波切遍历喜玛拉雅山区、印度、东南亚及西方各地,为众多弟子传授、讲解佛法。他多半由妻子桑云•拉嫫(Sangyum Lhamo)和孙子暨法嗣的冉江仁波切(Rabjam Rinpoche)陪伴在侧。

  不论身处何地,仁波切总是在黎明前起床,祈请、禅修数小时后,再开始一连串活动,直到深夜,他能够安详自在地完成一整天的沈重工作。无论他做什么(他可以同时处理几件不同的工作),似乎都与他自然流露的见、修、行一致。他的教法与生活方式已和谐地融为一体,浑然融入了修行道上的各个阶段中。他也广作供养,一生中总共供养了一百万盏酥油灯。所到之处,他也资助众多修行者和有需要的人们。其严谨的态度,只有极少数人知道他所做的善行。

  仁波切认为,在圣地建塔兴寺有助于防止战争、疾病和饥荒,并能促进世界和平,提升佛教的价值与修行。在不丹、西藏、印度及尼泊尔,他不屈不挠地启建、重修了许佛塔与寺院。在不丹,他依照先前为国家和平所做的预言,建造了数座寺院供奉莲师,并盖了一些大佛塔。渐渐地,他成为上至皇室下至平民、全不丹人最敬重的上师之一。仁波切重返西藏三次,重建……雪谦寺,并为其开光。他以各种方式捐助修复了两百座以上的西藏寺院,尤其是桑耶寺(Samye)、敏珠林寺(Mindroling)和雪谦寺。在印度,他也在佛陀成道的菩提树所在地菩提迦耶(Bodhgaya)建造了一座新塔,并计划在北印度其他七处与佛陀有关的伟大圣地建塔。

  在尼泊尔,他把丰富的雪谦传统搬入新家——位于波纳斯大佛塔(stupa of Bodhnath)前的一座宏伟寺院。这座寺院成为他的主要驻锡地,可容纳住持冉江仁波切所领导的众多比丘。钦哲仁波切有一个特别的愿望,希望这座寺院能成为以原有之纯净传承来延续佛法的道场,如同他们先前在西藏所学习、修行般。他也投注相当大的心力教育杰出的年轻上师,使其能担负延续传统之大任。

  西藏的……很多著作都只剩下一、两个副本。仁波切花了多年时间,尽可能印行西藏佛法的特殊遗产,总共印制了三百函,包括蒋贡•康楚的《五宝藏论》(five treasures of Jamyang Kongtrul)。直到晚年,仁波切都还在寻访他尚未得到的传承,并把他所持有的传承授予弟子。终其一生,在数不尽的教法中,他曾经传授两次一百零八函的《甘珠尔》(Kangyur),以及五次六十三函的《大宝伏藏》。

  一九七五年,仁波切首次造访西方。此后又造访多次,包括三趟北美之行,并在许多不同的国家传法,尤其是在他的欧洲的驻锡地,位于法国多荷冬(Dordogne)的雪谦滇尼达吉林(Shechen Tennyi Dargyeling)。在那里,来自世界各地的弟子从仁波切身上领受了广泛的教法,有几批弟子也在他的指导下,开始传统的三年闭关修行。

  透过他广大的佛行事业,钦哲仁波切不吝地奉献全部的生命于维续、弘扬佛法。让他最感欣慰的事,即是看到了人们实修佛法,生命因发起菩提心和悲心而转化。

  即使在生命的最终几年,钦哲仁波切非凡的精神与活力也甚少受到年岁的影响。但在一九九一年初于菩提迦耶弘法时,他开始示显生病的初步徽兆。然而,在结束所有的教学课程之后,他仍继续前往达兰莎拉(Dharamsala),顺利地以一个月的时间,将一系列重要的宁玛传承灌顶和教法传给法王……,圆满后者多年的祈请。

  返回到尼泊尔后,正值春季,仁波切的健康持续恶化,许多时间都花在默默祈请与禅修之中,每天只保留数小时会见需要见他的人。后来他决定前往不丹,在莲师加持的重要圣地“虎穴”(Tigers Nest, Paro Taktsang)对面闭关三个半月。

  闭关结束之后,仁波切探视几位正在闭关的弟子,开示超越生死、超越任何肉身化现的究竟上师之意。不久后,他再度示现病兆。一九九一年的九月二十七日夜幕低垂时,他要侍者帮助他坐直。次日凌晨,他的风息停止,心识融入究竟空性之中。

  本  续

  菩萨三十七种修行之道 *

  *注:过去有中译版定名为“佛子行三十七颂”

  南摩洛卡须瓦拉雅(南无观世音菩萨)

  虽然他看到一切现象没有来去,

  他一切努力只为众生;

  向无别于众生怙主观世音菩萨之无上上师,

  我恭敬地用身、语、意来顶礼。

  圆满之诸佛──安乐和究竟寂静之源──

  因成就殊胜佛法而存在,

  然而,成就佛法要仰赖修行的方法;

  因此,我现在来解释菩萨的修行。

  1

  现在我拥有这艘大船,如此难得的殊胜人身,

  我必须载着自己和其他众生渡过轮回之汪洋。

  为了渡至彼岸,

  日日夜夜心无散漫地闻思修,

  乃是菩萨的修行。

  2

  在故乡,

  对亲友的执着如浪奔腾汹涌,

  对仇敌的嗔恨如大火般燃烧,

  不在乎何是何非的愚痴黑暗战胜一切。

  捨弃故乡,

  乃是菩萨的修行。

  3

  离弃恶逆的处所时,

  烦恼逐渐消失;

  心无散漫时,

  善行自然增长;

  明觉变得更清晰时,

  对佛法的信心随之增长;

  依止僻静处,

  乃是菩萨的修行。

  4

  多年的密友将分离,

  努力挣取的财物将被留在身后,

  心识这个过客将离开身体这个旅店,

  放弃对今生的关注,

  乃是菩萨的修行。

  5

  结交损友,三毒更强盛,

  闻、思、修则退减,

  慈与悲则消失,

  避免不适合的朋友,

  乃是菩萨的修行。

  6

  仰赖善知识,

  一个人的过失将逐渐消失,

  善良的品质将如一弯新月般逐渐盈满,

  视善知识比自己的身体更珍贵,

  乃是菩萨的修行。

  7

  自身囚于轮回的世间神祇还能够保护谁?

  皈依永不离弃之怙主──三宝,

  乃是菩萨的修行。

  8

  佛陀教导,

  下三道无可忍耐之痛苦,

  乃是不善业之果。

  因此,即使失去生命也绝不从事恶行,

  乃是菩萨的修行。

  9

  三界之喜乐如草上之露珠,

  瞬间即逝是其本质。

  求取不变之无上解脱,

  乃是菩萨的修行。

  10

  如果自无始以来,

  所有曾经爱我的母众正在受苦,

  我的快乐有什么用处?

  因此,为了无量众生而心向获致证悟,

  乃是菩萨的修行。

  11

  所有痛苦无例外地来自渴求自身的快乐,

  圆满成佛来自利益他人的念头。

  因此,真正予以自身的快乐来换受他人的痛苦,

  乃是菩萨的修行。

  12

  如果一个人受到巨大贪欲的驱使

  夺取了我所有的财富,

  或怂恿他人这么做,

  那么将我的身体、财物,

  以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功德回向给他,

  乃是菩萨的修行。

  13

  如果有人即将斩下我的头,

  即使我没有丝毫过错,

  透过悲心的力量,

  担负他所有的恶业,

  乃是菩萨的修行。

  14

  即使有人用各种难听的话贬损我,

  并且在千万个世界中到处张扬,

  出于慈悲,

  我赞美这个人的功德,

  乃是菩萨的修行。

  15

  在大型集会之中,

  某人用侮辱的语言揭露我隐藏的缺陷,

  恭敬的向他行礼,

  视其为法友,

  乃是菩萨的修行。

  16

  被我视如己出地来关爱的人

  待我为仇敌,

  如母亲爱生病的孩子一般更加爱他,

  乃是菩萨的修行。

  17

  即使同僚或部属

  出于骄慢而竭尽所能地贬损我,

  恭敬地视他们为头顶上的上师,

  乃是菩萨的修行。

  18

  即使遭受他人的捨弃和诽谤,

  身染重病,

  受到邪魔的侵害,

  仍然担负一切众生的痛苦和过失,

  不灰心丧志,

  乃是菩萨的修行。

  19

  虽然我具有名望,受人敬重,

  如财神般富有,

  但去了解世间的财富和荣耀缺乏本质,

  并且离于骄慢,

  乃是菩萨的修行。

  20

  如果没有克服自己的嗔恨,

  愈去和外在的敌人交战,

  敌人的数量就越多,

  因此,用慈悲的军队来调伏自心,

  乃是菩萨的修行。

  21

  感官的享受如同盐水,

  尝得愈多,口愈渴,

  立即捨弃所有会引生执着的事物,

  乃是菩萨的修行。

  22

  一切生起之现象乃心之造作,

  心的本质离于概念之限制。

  认清心之本质,

  然后停留在这认识之中,

  不造作,

  不持有主体与客体的概念,

  乃是菩萨的修行。

  23

  遇到让我们欣喜的事物时,

  视它们如夏日彩虹,

  尽管美丽,但究竟不是真实,

  捨弃贪恋和执着,

  乃是菩萨的修行。

  24

  各种痛苦如梦中生子又丧子,

  执着妄见为真实,令我们筋疲力尽,

  因此,遭遇逆缘时,

  视它们为虚幻,

  乃是菩萨的修行。

  25

  如果希望获致证悟的人必须连身体都布施出去,

  更何况身外之物。

  因此,不期望结果或回报地慷慨布施,

  乃是菩萨的修行。

  26

  如果一个人缺乏戒律而无法自利,

  那么想要去利他是可笑的,

  因此,不留恋轮回地持戒,

  乃是菩萨的修行。

  27

  对于欲享善德的菩萨而言,

  所有伤害他的人如同珍贵的宝藏。

  因此,没有怨恨地对所有人生起安忍之心,

  乃是菩萨的修行。

  28

  仅仅为了自身的利益,

  即使是声闻缘觉也要精进修持,

  如同火烧头发的人试图灭火;

  鉴于此,为了一切众生而修持精进

  ——殊胜品质的根源,

  乃是菩萨的修行。

  29

  知道透过以稳定“止”为基础的深度“观”,

  烦恼能够完全被降服,

  修持能够完全超越无色界的禅定,

  乃是菩萨的修行。

  30

  只透过其他五种波罗密而缺乏智慧,

  无法获致圆满证悟,

  因此,培养结合善巧方便的智慧,

  离于三种概念,

  乃是菩萨的修行。

  31

  若不检视自己的过失,

  虽然表面上是修行者,

  但行为可能违背佛法,

  因此,不断检视自己的过失,

  加以弃绝,

  乃是菩萨的修行。

  32

  如果我受到负面情绪的驱使,

  而论说其他菩萨的过失,

  我将堕落沉沦,

  因此,不去谈论任何进入大乘之人的过失,

  乃是菩萨的修行。

  33

  供养和敬重可能会带来争执,

  使闻、思、修衰微,

  因此,避免执着于朋友、施主之家,

  乃是菩萨的修行。

  34

  尖刻的话语扰动他人的心,

  毁坏自己的菩萨修行,

  因此,放弃让他人感到不悦的粗暴言词,

  乃是菩萨的修行。

  35

  当情绪变成串习,

  很难用对治来戒除,

  因此,怀着观照和警觉,

  紧握着对治的武器,

  在执着及其他负面情绪生起的刹那加以摧毁,

  乃是菩萨的修行。

  36

  简而言之,不论身在何处,不论所作所为,

  时时保持观照和警觉,

  自问:“我的心的状态是什么?”

  并去利益他人,

  乃是菩萨的修行。

  37

  为了解除无量众生的痛苦,

  透过离于三种概念的智慧,

  把所有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

  使其远离痛苦,

  愿其获致证悟,

  乃是菩萨的修行。

  为了那些希望修学菩萨道的众生,

  我遵循圣者的教法,

  把经典、密续和论著教导的要点,

  编写成为菩萨三十七种修行之道。

  由于我的了解浅薄,几乎没有学养,

  这本著作不会受到博学者的青睐;

  但它是以经典和圣者的教法为基础,

  所以我认为它真的是菩萨的修行。

  对于像我这么愚笨的人来说,

  要去理解菩萨伟大的事业是困难的,

  于是恭请圣者原谅我的错误与矛盾之处。

  透过从此生起的功德,

  以及透过相对与究竟之无上菩提心的力量,

  愿一切众生变得如观世音菩萨,

  超越轮回与涅槃两个极端。

  为了自身和他人的利益,东美,一位教导经典与因明学的老师,在戊初的珍宝窟,作此《菩萨三十七种修行之道》。

  这个版本的本续是以许多不同的英文版本为基础,其中包括一个由莲华光翻译小组早期的翻译版本、康斯坦斯•威金森的版本,以及马修•李卡德的版本。针对这些偈颂有许多不同的诠释。在此,我们以巴楚仁波切博学多闻的弟子明雅•坤桑•苏南,也就是却吉•扎巴所作的论释为依循的标准。

  论  释

  导言

  佛陀的教法描述了许多不同的道与乘。殊途同归地,所有的道与乘都带领修行者从轮回的痛苦里解脱,最后获致证悟。但在所有的道与乘中,大乘的教法最为深奥。尽管大乘的教法广大而浩瀚,伟大的上师们却以精简的口诀教导来传授这些教法的精义,而且能够轻易地付诸实修。本书所要解释的口诀教导与菩提心(bodhicitta)有关;菩提心是指为了利益他人而求取证悟的决心。

  在任何场合,当上师传授教法时,我们——包括传法上师和听众在内——应该向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念诵祈愿文,并领受他们的加持。接着,我们应该祈请八大修道车乘(Eight Great Chariots)24的所有伟大上师赐予加持;八大修道车乘是从印度传入西藏的主要佛教传承。你,作为一个听众,应该确定自己拥有正确的发心,也就是为了其他众生而前来领受教法,以获致证悟。你的所作所为都包含这种态度,即是菩提心的基础。

  24. 八大修道车乘:(1)旧译宁玛派(Ngagyur Nyingma)(2)噶当派(Kadam)(3)噶举派(Kagyu)(4)香巴噶举派(Shangpa Kagyu)(5)萨迦派(Sakya)(6)施身法暨希解派(Cho and Shiche)(7)时轮金刚(Kalachakra)(8)乌金念竹(Orgyen Nyendrub).

  有情众生如同虚空般无限。我们曾经活过的生世也是无限的——因此,在所有这些无数的生世之中,我们必定曾经和每一个其他众生结下各种因缘。事实上,每一个众生一定至少有一次曾经是你的母亲。下至最微小的昆虫,每一个众生所要和所尝试去做的,都是去享受真正的快乐和自由,去避免痛苦。但绝大部分的众生完全没有觉察到,快乐是善业之果,痛苦是恶业之果。在努力追求快乐的过程中,他们把所有时间都用于从事恶业,因此事与愿违,只为他们带来更多痛苦。当你如此思维,你的心中自然而然地生起大悲。

  然而,就实际的层面而言,你对众生生起悲心,对众生是没有用处的。因此,你做什么才能够真正的帮助众生?你现在拥有一个具备所有闲暇和优势的人身(即“暇满人身”),尤其拥有极大的幸运来接触无上的佛法,并且开始修持佛法。你已经遇见一位真正的上师,正要领受能够使你在一个生世之内(这辈子)成佛的教法。为了善用这个殊胜难得的机会,你不但要聆听教法,也必须将他们付诸实修。如此一来,你的悲心才能发挥作用,最后你将能够带领一切有情众生证悟成佛。然而在目前,尽管你强烈的想要帮助他人,但你是一个初入佛门的修行者,仍然缺乏协助众生的能力。因此,要能够真正地利益他人所需采取的第一个步骤,即是透过修心和转化你的心来让自己臻至圆满。

  以目前的状况来看,你的心强烈地受到执着与嗔恨的影响——执着于朋友、亲戚和任何令你心满意足的人;仇恨任何违反你愿望,避免你获得财富、舒适和欢乐,因而被你视为仇敌的人。在你的迷妄之中,你竭尽所能地去利益自己和你喜爱的人,并且努力去战胜、消灭所有被你视为仇敌的人;你如此厌恶这些人,甚至无法忍受听到他们的名字。从无数的生世以来,你一直被拖进轮回的恶海之中,被执着和嗔恨的巨流带着走。执着和嗔恨是轮回之因,是我们永无止尽地在轮回中流浪的原因。

  仔细思量你所谓的敌人和朋友指的是什么。当你仔细检视它的时候,很明显的,没有什么是永远的朋友或敌人。那些你认为是朋友的人,不总是你的朋友。事实上,他们在过去可能曾是你的敌人,或在未来可能成为你的敌人。这其中没有什么是确定的。你为什么要如此强烈地执着于某些人?你所有的人际关系难道不是短暂无常的吗?不论人生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你都将面对死亡。到了那个时候,你别无选择的要和每一个人分离,不论你对他们的感觉是执着还是嗔恨,都要分离。然而,在你的一生当中,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所有那些受到执着与嗔恨驱动的行为,将形成一股业力,把你推往来生,使你在来生尝到这些行为的业果。

  因此,如果你想要走向成佛之道,你就要放弃对朋友亲人的执着,以及对仇敌的嗔恨。用无分别的平等舍来看待一切众生。在此时此刻,人们是你的朋友或敌人,都只是过去的因缘和业行的结果。把执着和嗔恨视为真实,只不过是一种迷妄;执着和嗔恨源自错误和迷惑的觉知。这如同你误把一条躺在昏暗道路上的绳索当做一条蛇,你或许感到害怕,但不表示你的恐惧具有任何真实的基础。绳索从来不是一条蛇。

  你为什么感受到执着与嗔恨?它们源自何处?基本上,它们源自“你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个体”的想法。一旦出现了这种想法,你就发展出各种概念,例如“我的身体”、“我的心”、“我的名字”。你认同这三件事物,任何令它们感到愉快的事物,你就执着于它。任何令它们感到不快或厌恶的事物,你都想要除掉它。最轻微的痛苦,例如被一根刺给刺伤或被火花烫伤,都会让你感到不悦。如果某人冤枉你,你就竭尽所能地伤害对方,施以报复。你为他人所做的最微小的善行,让你充满了骄慢。只要这种自我珍爱的态度在你的心中根深蒂固,你将无法达到证悟。就最基本的层次而言,“自我真实存在”的想法即是无明,并且由此生起其他负面的情绪。

  即使你发现自己处于最佳状态,你也从不感到满足。你总是想要更多。你几乎不考虑他人的愿望和欲求,你想要自己顺心如意。如果你帮了一个人最小的忙,你会觉得自己做了一件相当了不起的事。你如此专注于自己的快乐和福祉,忽略他人的快乐和福祉,即是你在轮回中流浪的原因。如寂天大师25所说:

  世间所有的喜悦,

  来自希望他人快乐。

  ,    世间所有的痛苦,

  来自希望自己欢乐。

  25.寂天(Shantideva),印度八十四位大成就者之一。他撰写了著名的《入菩萨行论》和《学处要集》(Shikshamuccaya, the Collected Precepts)。这两本重要的著作阐述了一个菩萨的理想和修行。

  如果你拥有足够的顺缘来认清,成佛是唯一长久而真实的快乐,带有轮回动机的行为只会导致痛苦,那么你一定要帮助每一个人认清这一点。如果你训练和调伏你的心,你对“朋友”和“仇敌”的概念的执着都会消失。你会把每一个人视为你的父母、兄弟和姊妹。

  菩萨——那些修持大乘之道的修行者——的见地,是放下“自我真实存在的”概念。一旦“我执”不再存在,就不会有贪、嗔、痴、慢或疑(忌妒)。

  佛陀不同的教法可以分为两个不同层次的取向:根基乘(the basic vehicle)或声闻乘(Hinayana,或小乘),以及大乘。这两者不互相抵触。然而,当两者被正确的修持时,大乘自然而然的包含了小乘的教法。大乘佛教包含了无数甚深的教法,但它们的精髓全都在于修心——去除心的执着与嗔恨,去除障蔽它、使其无法清晰感知的一切,以及回向所有善业之果来利益一切有情众生。

  求取证悟之心,也就是菩提心,即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一切有情众生之故——不论是做一个大礼拜、念诵一遍咒语,或生起一个善念,都是为了一切有情众生。为了利益他人而成佛,乃是最殊胜珍贵的愿望。

  在所有关于菩提心的深广教法之中,嘉瑟•戊初•东美所著的《菩萨三十七种修行之道》呈现了菩提心教法的精要。嘉瑟•戊初•东美本人即是观世音菩萨,在十四世纪的西藏,以一个上师的身相化现。当你研习和反思这些教导时,如果你生起一个真诚利他的念头,菩提心将毫不费力地从中诞生。一旦菩提心根植你心,你将拥有经乘、大乘、密咒乘和大圆满等所有教法的基础。

  研读本书的每一个偈颂时,要不断检视你的行为和发心,如此一来,你所从事的任何修行都将毫不费力地有所进展,开花结果。日以继日,月以继月地把你的心浸润在这些教法之中,你将毫无困难、自然而然地觉醒,发展出一个菩萨具备的所有品质与功德,如同一只蜜蜂在花间飞舞,吸吮每一朵花的花蜜而产生出蜂蜜一般。

  启敬偈

  顶礼

  本书以一个梵文的简短顶礼为起始:

  南无洛卡须瓦拉雅(Namo Lokeshvaraya,即“南无观世音菩萨”或“南无世自在主”)。

  南无(Namo)意指“我顶礼”;洛卡(Loka)代表世界或宇宙;须瓦拉(ishvara)意指“全能之主”(the all-powerful master)。因此,第一行“南无洛卡须瓦拉雅”是指“我向宇宙之主顶礼”。

  在此,宇宙之主是指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即悲心本身,以一个本尊的身相化现。他觉察一切有情众生的痛苦。在藏文之中,他被称为“间惹息”(Chenrezi),意指“遍观者”。他不断在十方净土转动大乘教法之*轮,化现为各种身相来协助众生:化现为一尊佛、一位十地菩萨、一位本尊、一位上师,甚至一个凡人或动物。

  诸如观世音等伟大的菩萨,为了利益众生而在世间化现。他们不像凡夫俗子,不是受到过去业力的驱使而投生。相反的,他们化现为拥有净信、准备走上解脱道的众生,一如日月自然而然地映照在静止清澈的水面上。菩萨可能化现为法友,或任何其他能够帮助缘遇之人的身相。

  以下是一个比较长的顶礼:

  虽然他看到一切现象没有来去,

  他一切努力只为众生;

  向无别于众生怙主观世音菩萨之无上上师,

  我恭敬地用身、语、意来顶礼。

  具有般若智慧的上师了解,一切现象的本质超越来与去、永恒与虚无、存在与不存在、单一和多元等概念。他了解所有事物的真实本质,并且出于大悲,仅仅为了一切众生而努力,带领他们走上大乘之道。

  无上的上师无别于观世音菩萨——诸佛慈悲的化现。虽然他为了众生而展现无数不同的身相,但观世音菩萨的本质从未改变。他完全地证悟,已经证得本初智慧。他的心是诸佛无二、不变的证悟心——即究竟的法身(dharmakaya)。

  如我所说的,观世音菩萨在世间显现,不像凡夫俗子那般是过去业行和烦恼的结果,而是为了利益众生。在印度,他化现为一个菩萨,请求释迦摩尼佛转动*轮。在第七世纪的西藏,他化现为伟大的国王松赞干布26,使佛教在雪域奠定基础。在我们身处的时代,法王……和DB法王噶mb是观世音菩萨的化现。莲师27也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观世音菩萨在他充满奇迹、自我解脱的生世之中,化现为无数身相。莲师和观世音菩萨持续以无数身相化现,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此一不息的事业之流将持续下去,直到轮回中没有众生为止。三藏(Tripitaka)——佛陀之经论的结集——其中一些经典详细描述了观世音菩萨圆满解脱之生平,例如《宝箧经》(Sutra Designed as a Jewel Chest),以及《悲华经》(Sutra of the White Lotus of Compassion)28。

  26. 西藏国王松赞干布(King Songtsen Gampo,609-698),西藏三位伟大的佛教徒国王的首位,是观世音的化身。

  27.莲花生大士或莲师(Guru Padmasambhava,the Lotus Born Guru),是法身佛阿弥陀佛、报身佛观世音、化身佛释迦牟尼佛的化身。他清净无瑕地从一朵莲花中出生,把经典和密续的教法带入西藏,并封藏了无数伏藏。在特定的时空下,这些伏藏被取出,利益后世的众生。

  28.参见参考书目。

  观世音是无限悲心的展现;这种悲心住于一切诸佛的心中。他也拥有许多其他为人所知的名号,例如,尊圣天王、不空羂索、浚断轮回、大悲调伏众生、调御丈夫海、卡萨巴尼、狮子吼、心性休息,以及世间自在29。身为人类,如果我们对观世音菩萨生起虔敬心和信心,我们将能够领受到他的加持,证得所有观世音的证悟功德。

  29.这些名号对应观世音的各种面向。如《唵嘛呢呗美吽:证悟者的心要宝藏》(The Heart Treasure of the Enlightened Ones)所解释的,尊圣天王(King of the Sky)、不空羂索(Bountiful Lasso)、浚断轮回 (He who Dredges the Depths fo Samsara)、大悲调伏众生(Greatly Compassionate Transformer of Beings)、以及调御丈夫海(Ocean of Conquerors),可以被视为色、受、想、行、识五蕴的清净相;而卡萨巴尼(Kasarpani)、狮子吼(Lion’s Roar)、心性休息(Unwinding in Ultimate Mind)以及世间自在(Sovereign of the Universe)则代表身、语、意和法身的清净相。

  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呗美吽(Om Mani Padme Hung)——是观世音的一个化现。在任何时候,任何一个人,甚至一头无知的野兽,看见这六个种子字或听到六字明咒的咒音,解脱的种子就会在他或她的心中播下,使他或她免于堕入下三道。观世音菩萨的六字明咒的种子字,即使是由一个普通人来书写,也不是寻常的种子字,而是已经受到观世音菩萨的智慧心加持的种子字。这些种子字是由观世音菩萨的加持所构成,具有解脱的力量。

  如同虚空提供山峦和陆地存在的空间,观世音菩萨和一切诸佛的智慧与慈悲能使众生证得解脱。诸佛的慈悲不是有限的或有所偏好的——并未受到喜欢和不喜欢,或偏爱的束缚。他们的慈悲如天空般遍在。如同一个母亲知道她的孩子是否安好、饥饿、陷入危险或寒冷一般,观世音菩萨总是明了哪些众生可以走上大乘的道路,以及哪些众生已经能够被带领至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没有藩篱或迟延。他的慈悲事业是毫无造作而自然的。即使是一阵清新的夏日微风,也是诸佛的事业。

  不像寻常众生的事业,诸佛的事业不需要任何造作或目标。如同水天生拥有湿润物品和溶解尘污的特质。观世音菩萨每一个微小的行为,甚至他的一个手势,都能够带领他人趋向解脱。这是观世音菩萨在证悟之前,所发下的强大祈愿的结果。没有诸佛的无限慈悲和智慧,就不可能从轮回中解脱。视你的根本上师——那个正确无误地教导你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的人——无别于观世音菩萨,并怀着极大的虔诚和恭敬来向其顶礼。

  在这个顶礼之后,嘉瑟•东美表达他要解释菩萨戒律的意图:

  圆满之诸佛──安乐和究竟寂静之源──

  因成就殊胜佛法而存在,

  然而,成就佛法要仰赖修行的方法;

  因此,我现在来解释菩萨的修行。

  透过知晓和应用这些戒律,你将逐渐了解佛陀教法的真谛,并在修道上有所进展。

  一个良善、利他的心,乃是健康、长寿和财富等短暂快乐的根源,以及从轮回中解脱、获致不变之证悟等究竟大乐的根源。所有轮回、战争、饥荒、疾病、天灾的痛苦,都源自嗔恨和其他内在的毒药。当有害的念头盛行,人们只想到伤害彼此的时候,世界福祉日益衰退。如果人们的心充满了助人的愿望,世界福祉会稳定增长。

  为了获得短暂和究竟的安乐,你首先要生起菩提心的发心,也就是为了一切有情众生而获致证悟的心,而此一菩提心源自于慈悲。接着,你必须结合善巧方便与智慧:修持六波罗密和了悟空性。龙树(Nagarjuna)在《宝鬘论》(或《宝行王正论》,Ratnamala)中说:

  如果你立志证悟,

  它的根本是如须弥山一般稳固的菩提心、

  遍在的慈悲,

  以及无二的智慧。

  当佛陀还是个行走于证悟道上的菩萨时,他甚至投生为鸟类和野兽,对其他鸟兽解说佛法。他鼓励它们放弃伤害彼此,生起慈悲和求取证悟的愿望。佛陀清净、利他之心的力量,使周围村庄的作物总是丰收,居民免于疾病,没有一个众生堕入下三道。去欣赏一个利他的念头所产生的不可思议的力量和作用,是重要的。

  一个佛已经把这种利他心发展极致,降服了众生的头号大敌——贪、嗔、痴、慢、疑。当佛陀坐在菩提树下时,一支由两万一千个恶魔组成的军队,向他发射一阵阵如雨落下的武器来使他分心,阻止他获致证悟。但佛陀只观修慈悲,并透过禅修的力量,使如雨般落下的武器转变成为清新芬芳的花雨。

  佛陀拥有如此的力量,乃是因为他的身、语、意已完全地、和谐地与佛法的真谛融合为一,并浸满慈悲。佛法住于佛陀的心中,透过他的慈悲而生起,并且被传达给他人,作为指示解脱道的教法。佛陀自然而然的化现为一个指引者,带领所有因为无明而盲目的人脱出轮回。佛陀的慈悲是如此的:假如一个人正在攻击他,同时另一个人正在供养他,佛陀既不会对前者产生丝毫仇恨,也不会对后者产生丝毫好感。

  那些依照佛陀的意思来修持大乘佛法的人,即是所谓的菩萨30。如果你修持大乘的教法,在最好的情况下,你可以达到观世音菩萨和文殊师利等大菩萨的层次,或像具有洞见和神通的佛陀两大弟子舍利弗和目犍连31。即使你无法在今生修行到圆满的程度,你至少将投生成为未来佛弥勒佛的主要弟子之一。

  30.菩萨是已经了悟现象之空性,以及了悟没有“自我”存在的众生。他们离于一般的情绪和烦恼。菩萨有十个层次或十地。第十一地是圆满成佛;当烦恼障和所知障二障被彻底根除时,即达到了第十一地,也就是圆满成佛的境界。就较广泛的意义而言,一个菩萨是指修持大乘佛教教法的众生。

  31.据说,舍利弗(Sariputra)特别具有深刻洞见的天赋,而目犍连(Maudgalyayana)则特别具有神通的天赋。

  诸佛已经完全降伏了无明及其他烦恼等敌人;诸佛也常常被称作“世尊”(Victorious Ones)这个同义字。而在众多法本之中,包括这些佛教的藏文本续,菩萨被称作“世尊之子”32。那么,谁是诸佛之子?以释迦摩尼佛为例,他的身之子,乃是他的骨肉——王子罗睺罗(Prince Rahula);他的语之子,乃是所有听闻他的教法,证得阿罗汉33果位的人,例如舍利弗、目犍连、十六位阿罗汉及其他伟大的人物;这些人成为佛陀教法的持有者。最重要的是佛陀的心之子:他们是观世音菩萨和文殊师利等大菩萨,实践他们崇高的发心,带领一切有情众生获致证悟。正如一个伟大的君主会从一千个孩子中,选择一个拥有最完美品质的孩子作为继承人,一个佛陀也会把圆满结合智慧与慈悲的菩萨视为真正的继承人。

  32.藏文“嘉瑟”(Gyalse),梵文Jinaputra,字面意义是“智子,世尊之子”(Child of the Victorious Ones),但为了可读性的缘故,在本书中,都被翻译成为它的同义字“菩萨”。

  33.阿罗汉(Arhat)藏文“扎琼巴”(drachompa),意指:“克敌者”,而此处的敌人,也就是负面情绪。

  佛法的教法拥有极大的力量,但是除非你正确地修持它们,否则那力量将仅仅只是从未被展现的潜力。如果一个人拥有一个工具,却不使用那个工具,那么将不会成就太多的事情。一个不被使用的工具本身,是没有什么用处的。但是如果你如实地把教法付诸实修,那么当佛法在你心识流中诞生成长时,你所有的过患将自然而然地消失,你所有的正面品质将自然而然地盛放,如同高升的朝阳逐渐把愈来愈强的光芒照耀整个世界一般。

  一个人可以用许多方式去学习一个菩萨的修行。但是,听闻教法、深思教法,以及透过禅修来消化吸收教法,总是必要的。诸如《菩萨三十七种修行之道》的口诀教导包含了所有关于持戒(戒)、禅定(定)、和智慧(慧)等菩萨教法的精髓。如果你能够理解、实修这些教法,你将能够轻易地走向解脱道。

  第一部  前行

  这部分解释如何正式进入修道,第二部则包括了如何根据一个人的根器——下等、中等或上等根器——来实际地遵循修行的道路。

  前行包含了七个主题。

  首先,你必须让这个稀有难得的人身具有意义。

  1

  现在我拥有这艘大船,如此难得的殊胜人身,

  我必须载着自己和其他众生渡过轮回之汪洋。

  为了渡至彼岸,

  日日夜夜心无散漫地闻思修,

  乃是菩萨的修行。

  此时此刻,你足够幸运,没有投生在没有闲暇修持佛法的八种状态之一,并具有修持佛法的十种优势。

  没有闲暇去修持佛法的八种状态(即“八无暇”)分别是:(1)投生地狱道;(2)投生为饿鬼;(3)投生为畜牲;(4)投生为野蛮人;(5)投生为长寿之天神;(6)拥有错误之见解(邪见);(7)投生在无佛住世的黑暗时期;以及(8)天生身体机能缺陷。

  在有利于修持佛法的十种优势(即“十满”)之中,有五种优势与个人有关(即“内圆满”)。它们是:(1)投生为人;(2)投生在佛法兴盛的中土;(3)具足五根;(4)没有过着与佛法相抵触的生活方式;以及(5)对教法具有信心。

  另外五种优势仰赖外在环境(即“外圆满”)。它们是:(6)有佛住世;(7)此佛曾经教授佛法;(8)佛法仍然存在于你身处的时代;(9)你已经进入佛法;以及(10)你已经被一个上师接受。

  龙钦•冉江34也详细说明了使你远离佛法的八种乱境(eight intrusive circumstances),以及限制你的天生潜能去获致解脱的八种恶习(eight incompatible propensities)35。

  34.龙钦•冉江•赤美•宇色(Gyalwa Longchen Rabjam,Trime Oser,1308-1369),也就是著名的龙钦巴(Longchenpa),宁玛派最重要的上师。他所著的《七宝藏》(Seven Treasuries)阐释了“九乘”(the nine vehicles),尤其针对大圆满作了详细说明。

  35.龙钦巴所著之《如意宝藏》(Wish-Granting Treasury)说明了这十六种修持佛法必须避免的情况。

  使你远离佛法的八种乱境是:(1)极为受到五毒的困扰;(2)极为愚痴,因此很容易被不良的朋友带入歧途;(3)落入邪门外道;(4)即使对佛法有些兴趣,却因为怠惰而散漫;(5)过着错误的生活方式,受到恶业的影响;(6)受到他人的奴役或控制;(7)为了世俗的因素而修持佛法——只是为了免于危险,或恐惧你可能会缺乏食物或其他的基本需求;以及(8)为了获得财富或名声而去修持类似佛法的假佛法。

  限制你的天生潜能去获致解脱的八种恶习是:(1)被家庭、财富和职业所束缚,因而没有闲暇去修持佛法;(2)具有非常邪恶的本性,使你的行为堕落,因此即使你遇到一位上师,也很难使你的心转向佛法;(3)对轮回的痛苦没有恐惧,因此没有看破轮回,或没有从轮回中解脱的决心;(4)缺乏信心,因此没有遇见上师和接受教法的倾向;(5)以从事负面的行为为乐,对此毫无内疚悔恨,因而背离佛法;(6)对佛法没有兴趣,如同狗没有兴趣吃草,因此无法生起任何正面的品质;(7)违犯了别解脱戒和大乘的戒律,因此除了堕入恶趣(轮回的下三道)之外,无处可去;在下三道之中,没有闲暇修持佛法;以及(8)已经进入殊胜的金刚乘的道路,却违背了与上师和金刚兄弟姊妹之间的三昧耶戒,因而远离了获致解脱的天生潜能。

  如果你具足十暇八满,同时避免了这十六种额外的情况,你将免于修行的任何障碍,并且获致证悟。拥有这个殊胜难得的人身,如同拥有一艘装备完善、可以渡过汪洋、前往金银岛的船只。寂天大师在《入菩萨行论》中说:

  乘着人身之船

  越过烦恼之海

  你获得这个殊胜难得的人身,并非偶然。它是你在过去一个生世,曾经听闻佛陀的名号、曾经皈依佛、累积善业,以及生起一些智慧的结果。你不一定再度获得这艘船只。如果你在今生没有修持佛法,你肯定不会在来世获得人身。因此,忽视这样的机会非常愚蠢。不要白白浪费这个人身,要日日夜夜地修行。

  “十满”的第一满,即是投生为人。想一想在轮回中众生的数量。让我们用简单的比较方式来加以说明。如果地狱道众生的数量如同地球表面的灰尘,饿鬼道众生的数量将如同恒河中的沙砾;畜牲道众生的数量将如同一大桶西藏啤酒36中的小米;阿修罗道众生的数量将如同一场暴风雪中的雪花。人道和天道众生数量,则如同一根手指上的灰尘。而且,人道众生数量远比天道众生的数量来得少——人道众生的数量寥若晨星。

  36.用发酵的小米酿造。

  从你投生为人的机率来看,你就能够轻易地了解这样的机会多么微小:你不只出生在一个有佛法的地方,你也对佛法感兴趣——而你真的把佛法付诸实修的机会就更微小了。那是非常稀有的。看看有兴趣修持佛法的人是多么少。看看这个世界上有多少国家,以及在多少国家之中,佛法是一个活生生的传统。即使在这样的一个国家里,有多少人被启发去修行;在这些从事修行的人中,有多少人的修行会有成果?大多数人把生命虚度在毫无意义、自私自利、没有价值的活动之上。

  你或许会想:“在五十岁之前,我将继续从事凡俗的活动,等到我五十岁,我将致力修持佛法。”如此的想法显示了你欠缺洞察力,忽略了死亡将毫无预警地到来的事实。如俗话所说的:

  死期不确定;

  死因不可预测。

  今晚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有多少会在黎明到来之前死去?拥有一个人身,如同拥有巨大的财富;我们应该立刻使用这个人身。此时此刻即是修持佛法的时机。嘉瑟•东美说:

  不在秋天为冬天做准备的人

  被认为是一个傻子。

  我们死亡时,

  佛法将帮助我们,

  我们知道死亡是确定的——

  因此不在此时修持佛法,

  是非常愚笨的。

  每一天提醒自己,如果你不闻、思、修教法,不念诵祈愿文和咒语,在死亡时,你将无依无靠。死亡是确定的。如果你等到死亡降临时才开始修行,那就太迟了。

  想一想你为什么修行。为了无病长寿,或增加财富和影响力而去修行,是狭小的目标。你要为了自己和他人从轮回痛苦中解脱而修行。

  为了彻底了解修持佛法的必要,去了解轮回痛苦的程度是重要的。在六道轮回之中,下从地狱道,上至天道,除了痛苦之外,没有别的。据说,轮回充满了三种痛苦:苦上之苦(即“苦苦”,suffering upon suffering)、变动无常的痛苦(即“坏苦”,suffering of change),以及五蕴聚合、无所不在的苦(即“行苦”,all-pervasive suffering of the composite)。

  下三道主要受到“苦苦”的折磨;“苦苦”是指永无止尽的痛苦循环,一个痛苦之上有另一个痛苦:地狱道的炎热与冰寒;饿鬼道的饥渴;以及畜牲道的心理黑暗、愚痴和恐惧。

  上三道(或三善道、三善趣)特别容易遭受“坏苦”。在人道之中,有四种根本的痛苦:生、老、病、死。这四种轮回之流,力量强大到足以把我们带走——我们束手无策,完全无法逆转它们的流势。除此之外,当我们得不到想要的东西,不论是食物、衣服、财富或影响力,我们痛苦;当我们得到不想要的事物,例如批评、肉体的疾病或令人不悦的情况,我们感到痛苦;当我们无法和所爱的人厮守,我们痛苦;当我们必须和不喜欢的人在一起,我们感到痛苦。在自我中心地追求快乐时,大多数人犯下了恶业。不幸的是,这些只制造更多的痛苦和迷惑。阿修罗道的众生饱受争斗和忌妒之苦。至于天道的众生,在他们充满喜乐和享受的寿命终止时,他们尝到变动的痛苦,并再度堕入下三道。

  无色界的众生面临“行苦”。无色界的众生住于甚深的、充满大乐的禅思状态之中,一旦促成这种宁静状态的善业耗尽时,他们将再度承受轮回的痛苦。他们尚未尽除无明,因此尚未根除五毒。

  当诸佛用全知之眼看着轮回时,他们不把轮回视为一个有趣的处所。他们敏锐地觉察到众生的痛苦有多么剧烈,众生如此努力去追去短暂的目标是多么没有意义。重要的是,我们要愈来愈清晰地相信,无上证悟是唯一值得去达成的目标。

  观修轮回的痛苦,将使你自然而然地生起从轮回中解脱的强烈愿望。与其毫无意义的浪费精力,你将专心一意地修持佛法。

  即使去听闻教法,也是一件非常稀罕的事情,只会在数劫中发生一次。你现在接触佛法,不只是巧合。它是你过去善业的结果。这样的机会不应该被浪费。如果你的心与佛法相契合,你将不会经历任何难题,但如果你不断专注于凡俗的追求,你的问题将会增加,而且一无所成。龙钦•冉江说:

  我们的活动如同孩童的游戏。

  如果我们从事活动,它们就不会终止;

  如果我们停下了,它们就会结束。

  看破轮回而想从中解脱的决心,乃是一切佛法修行的基础。除非你清楚的决定要离弃轮回,否则不论你念诵了多少祈愿文、从事了多少禅修、闭关了多少年,都是枉然。你或许拥有长寿的人生,但它将没有价值。你或许累积了大量的财富,但它将毫无意义。唯一真正值得去做的,即是渐渐地趋近证悟,远离轮回。仔细思量这一点。

  观修死亡和轮回的痛苦,你将不会想要把任何时间浪费在毫无意义、令人分心的事物之上,例如努力致富、击败敌人,或把人生投注在保护和促进你所执着的人的利益之上。你将只想修持佛法。

  一个卧床的病人只想恢复健康,不希望一直生病。同样的,一个渴望脱离轮回痛苦的修行者,将善用所有能够达到这个目标的方法,例如皈依、生起为了其他众生而获致证悟的菩提心、行善等,并时时怀着从轮回中解脱的坚定决心。

  偶尔希望你能够从轮回中解脱是不够的。从轮回中解脱的这个想法,必须夜以继日地充满在你的思维之流里。一个被囚禁在监狱中的犯人,总是想着各种不同离开监狱的方法——如何能够翻越围墙,要求有权有势的人居中斡旋,或用钱贿赂某一个人。因此,你也要了解轮回的痛苦与过患,怀着深刻的出离心,不断地思维获得解脱的方法。

  过去一些伟大的上师在思量人身稀有难得时,他们甚至不想睡觉;他们无法忍受浪费一分一秒。他们把全副心力投注于修行。

  释迦牟尼佛初转*轮时,他教导四圣谛。第一圣谛是苦谛,我们应该认清有痛苦。第二圣谛是集谛,痛苦有一个起因,我们必须放弃这个起因。这个痛苦的起因是负面的情绪或烦恼。虽然诸如此类的心的障蔽状态有许多种,但贪、嗔、痴37、慢、妒是五种主要的障蔽。第三圣谛是道谛,有一条道路可以带领众生远离痛苦,因此众生必须遵循这条道路。第四圣谛是灭谛,即痛苦可以被止息。透过这四圣谛,释迦牟尼佛激励我们放弃俗务,努力从轮回中解脱。

  37.痴(无明)包括:(a)基本的无明,没有认识本初明觉和现象之空性;(b)一种愚钝的心理状态,主要是缺乏辨别何者当为、何者当舍,才能够从轮回中解脱的洞察力;(c)疑虑,对因果法则、前世和来生的存在等等有所怀疑。(d)障蔽的见地,相信五蕴形成一个自我,相信现象有一个真实的、本俱的和独立的存在等等。

  在寻找脱离轮回的方法时,第一个步骤是去听闻教法——解释如何脱离轮回的教法。释迦牟尼佛说,除了获得这些珍贵殊胜的知识之外,光是听闻佛法被传授的声音——即使是召集大众前来听闻教法的锣声和螺声——也具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和利益,能够使众生免于堕入下三道。透过听闻教法,即使是那些缺乏五根而无法彻底了解教法意义的人,至少将得到些许了解佛法之功德。即使是一个如何修持佛法的一般概念,都已是珍贵殊胜的了。

  第二个步骤是去思考你所听闻的教法,试着去发现其中的精义。检视你的心,去看看它是否真的如教法所描述的,以及你是否能够专注于一个禅修的对境。

  第三个步骤是,一旦你对佛法的精义有了清晰的概念,你必须透过内在觉受来了解佛法的意义,把它融合成为你的一部分。那就叫做禅修。

  当你遵循这三个步骤,修行的品质将自然而然的生起,你也将了解教法的真谛。这些品质将自然地盛放,因为你内在的佛性被揭露出来了。所有众生都具有佛性或如来藏,却被障蔽所掩盖,如同黄金被埋藏在土地之下。当你闻、思、修佛法时,你将能体现所有本俱的佛性品质。当一片田野被细心地整理、播下种子,具备所有的有利条件,例如温度、湿度和暖度,种子将发芽,生长成为作物。

  佛法经典包含了许多甚深、详细的教法。它们涵盖了各种主题,例如五种传统的科学38。然而,许多人无法详细地闻、思、修行所有这些法典。但在这本法典之中,所有教法之精髓都毫不保留地被呈现出来,并且以教导一个菩萨应该如何修行的形式来传达。

  38.即五明:医药(医方明)、逻辑(因明)、语言(声明)、工艺(工巧明)和玄学(内明)。

  运用这些教导,全心全意地修行。一再地思考教法的意义,竭尽所能地加以实修。最后,你可能会希望前往僻静的山间闭关,深刻地观修这些教法。

  俗话说,尽管困难,但没有什么是无法熟能生巧的。如果你持续修持这些教法,一定会有所成果。

  第二,舍弃故乡——三毒之源

  2

  在故乡,

  对亲友的执着如浪奔腾汹涌,

  对仇敌的嗔恨如大火般燃烧,

  不在乎何是何非的愚痴黑暗战胜一切。

  捨弃故乡,

  乃是菩萨的修行。

  舍弃故乡是指舍弃贪、嗔,以及弥漫在贪嗔之中的痴。一般而言,贪、嗔、痴三毒在你和故乡的家人、朋友的关系之中最为活跃。因此,保护你所执着的人,增加他们的财富和快乐,太容易成为你主要的关注。如果你对不断追求凡俗的目标有丝毫的犹豫,那也只是犹豫该怎么做,才能够达到目标——你应该继续目前所做的事情,还是把一些努力转移到一些新的、更有利润的方向?结果,你永无止境地从事毫无意义的活动,白白浪费了珍贵的人生。同样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冲突更容易生起。争执和扭曲的信念常常引发嗔恨;这种嗔恨会世世代代地渗入一个家庭或地区之中。事实上,即使你能够活到七十岁或七十岁以上,你也无法期望你能够征服所有的敌人,满足所有亲近你的人。

  许多人认为,胜过竞争对手,照顾你关心的人事物和朋友,是度过人生的有用的、聪明的方式。但是,只有当你完全没有觉察到这么做的后果,你才会追逐这些目标。没有看见把人生浪费在这种目标之上是多么没有意义,简直是无明。

  因此,与其留在容易让你生起执着与嗔恨的人事物旁边,不如前往一个完全未知的处所;在那个地方,没有什么会引起负面的情绪。你的心不会被打扰,你将能够把时间和精力用于修持佛法。话说:

  走到数百里之外,

  远离是非地;

  切勿在烦恼充斥之地停留片刻。

  同样的,如龙钦•冉江所说的:

  凡庸的俗务如同一滩沼泽,

  吞没一头寻找清凉地的大象。

  深情的亲友如同狱卒,

  把你拘留在轮回之中。

  今生的欢乐如同一根骨头,

  被一只无牙的老狗啃咬。

  对于感官觉受的爱恨纠缠,

  如同昆虫落入蜂蜜。

  被恐惧攫住的你,

  把它们全部抛弃!

  一旦你把家园、故乡、家人、朋友和俗务抛在身后,你将了无执着。你将如同鸟禽般自由。但是,如果你开始在陌生、不熟悉的环境中制造新的执着,你很快就会发现,你又无法修持佛法。如同一直移动的月亮,不要停留在一个地方太久。随着时间的逝去,透过修持佛法,你将会明白,对任何一个人生起嗔恨是一个错误。你对众生也将只有善念和善的发心。因此显而易见的,执着与任何人事物也是毫无意义的。你将了解到,所有执着的对境如梦如幻。

  第三,建议居住在僻静处——所有良善品质的来源

  3

  离弃恶逆的处所时,

  烦恼逐渐消失;

  心无散漫时,

  善行自然增长;

  明觉变得更清晰时,

  对佛法的信心随之增长;

  依止僻静处,

  乃是菩萨的修行。

  当你住在僻静处时,负面情绪会逐渐消失,自制和节度会随之增长。嘉瑟•东美说道:

  在一个僻静处,

  没有要击败的敌人,

  没有要保护的亲人,

  没有要景仰的上司,

  没有要照料的仆人。

  因此,嘛尼巴,

  在那个地方,

  除了调伏你的心之外,

  你还必须做什么呢?

  没有受到亲友的打扰,没有因为要从商或耕田来谋生而分心,你将能够专心一意的修行,使身、语、意有所增长。你的心将变得自制、宁静、明晰,对教法的真谛充满笃定无疑的信心。这是为什么过去所有的圣哲都住在荒野、僻静处、山间来修行。如寂天大师所说:

  因此,贪欲和需求使我们感到厌离,

  现在让我们随喜在僻静处,

  在那些地方,

  所有的争斗和冲突都止息了,

  只有绿林的平和与寂静。39

  39.《入菩萨行论》英文版,第一二二页。

  话说:

  如风如鸟一般不执著于获得,

  如一头害羞的动物居住在荒野,

  如实行止,你将住于安宁无扰之中。

  如果你希望全心全意地修持佛法,不要不断地被执着与嗔恨的波浪推来抛去,那么放弃执着与嗔恨,前往一个僻静处。把你的心转向内在,发现你的缺点,加以根除,并发展你所有本俱的良善本质。满足于仅仅足够维持生命的食物、仅仅足够蔽体的衣着,如此你的修行将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有所进展。

  一旦你远离了所有令人分心的情景,你的修行将使你在修道上前进。这是为什么过去所有的瑜伽士都如同乞丐,从一个僻静处流浪至另一个僻静处。即使只在一个宁静偏僻的处所停留一个月,也将足以使你的嗔恨被利益他人的愿望所取代,使你对朋友的执着被无常与死亡逼近的强烈感受所取代。

  如阿底峡尊者所说的:“在你获得定力之前,散漫会损害你的修行。居住在森林和山间的僻静处。远离令人沮丧的活动,你将能够全心全意的修持佛法。在死亡时,你将没有悔恨。”

  种敦巴40说:“这个末法时代不是凡夫俗子从外表帮助其他众生的时代,而是居住在僻静处,修持菩提心的爱与慈悲的时代。”41

  40.种敦巴(Drom Tonpa Gyalwai Jungne,1004-1064),阿底峡尊者最亲近的西藏弟子。种敦巴追随阿底峡十八年。他创建了瑞廷(Reting)寺,并且在六十岁圆寂之前,于该寺停留、教学七年。

  41.参见《普贤上师言教》英文版(The Words of My Perfect Teacher),第二三七页。

  迷妄和串习的力量如此强大,因此刚开始,修持佛法似乎非常困难,但这些困难将逐渐消失。一旦你了解教法的精髓,修行将没有困难。你的努力精进将为你带来喜乐。它如同发展任何一项技艺——随着你娴熟其中的重点,它就变得愈来愈容易,你的信心、能力、和努力与日俱增。

  不论你从事了什么样的禅修或思考,它都不会白白被浪费。在死亡时,它所带来的利益将出现在你的心续之中,帮助你投生在一个佛法兴盛、靠近一个真正上师的处所。一个生世接着一个生世,你将逐渐从一个下等的修行者变成一个中等的修行者,从一个中等的修行者变成一个上等的修行者。

  闻的核心是思,思的核心是修。随着你愈来愈深入教法的意义,佛法不可思议的功德将变得更加清晰,如同你飞得愈高,太阳就显得更加明亮灿烂。

  你变得宁静平和,乃是你已经完全融会贯通所闻之佛法的征兆。你离于烦恼,乃是你已经完全融入禅修的征兆。随着闻通向思,思转化成为修,你对今生充满迷妄的活动的渴望将会减少,转而心向佛法。

  你依止佛法所从事的任何事情,不论它是微小或是不重要的,都将带来利益。如同《贤愚经》(Sutra of the Wise and the Foolish)所说的:

  切勿轻忽微小之善行,

  认为它们无所助益,

  因为假以时日,

  滴水将溢满巨壶。

  同样的,即使你每天只修行一个小时,但是只要怀着信心和热忱来修行,良善的品质将逐渐增长。规律地修行能够轻易转化你的心。从了解世俗谛,你将全然地确信胜义谛的意义。

  “散漫”是生起这种品质的主要障碍。散漫能够在每一刹那生起。如果你让时间毫无意义地逝去,那么在死亡时,你将后悔没有修持佛法。但到了那个时候,一切都已经太迟,悔恨将没有任何帮助。此时此刻即是前往一个僻静处,把你从上师那里领受的教法付诸实修的时机。如此一来,生命的每一刹那都将变得珍贵殊胜而充满意义,并使你更加远离轮回,更加趋近解脱。

  第四,思量无常,以放弃对今生的挂虑

  4

  多年的密友将分离,

  努力挣取的财物将被留在身后,

  心识这个过客将离开身体这个旅店,

  放弃对今生的关注,

  乃是菩萨的修行。

  凡庸的、世俗的关注只会在今生和来世带来痛苦和失望。轮回的表象是非常不稳定、不断变动和无常的,如同闪电划过夜空。思量一切现象无常(诸法无常),有助于使你的心转向佛法。如俗话所说:

  有生就有死,

  有聚就有散,

  有累积就有耗尽,

  有高升就有低落。

  在我们的迷妄之中,我们视事物为永久且真实存在的。但在实相之中,现象是无常的,缺乏任何的真实存在。我们想要去相信朋友、伴侣、财富和影响力都将永久,但在本质上,他们注定会改变。因此,如此专注于这些人事物是没有意义的。

  在整个宇宙之中,和合现象之无常是显而易见的。举例来说,让我们看看在这个地球之上,四季如何变化。在夏季,四处可见鲜嫩丰茂的树叶,景色有如天堂。到了秋天,青草枯黄,花朵结成果实,树木开始落叶。在冬季,大地覆盖白雪。等到温暖的春天来临,积雪开始融化。在早晨,天空可能布满云朵,到了下午则一片清朗。河川可能干涸或泛滥。表面坚固的大地可能会摇晃震动,土地可能会滑动下陷。我们无法在外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找到一个稳定的现象。

  人也是如此。我们每一个刹那都在改变。我们每分每秒都在改变,从年轻到老迈,从老迈到死亡。我们的意见、想法和计划不断地改变和逐步形成。我们从不确定一旦开展某个计划,是否就必定能完成,也不确定它是否会如我们所愿地展现。龙钦•冉江说:

  我们想要和所爱的人长相厮守,

  但我们一定会与他们分离。

  我们想要永远停留在一个宜人的处所,

  但我们一定要离开。

  我们想要永远享受舒适和欢乐,

  但我们一定要失去它们。

  看一看,从你非常年幼开始,你已经认识了多少人?在这些人中,有多少人仍然健在?此时此刻,你或许仍然和父母、朋友、伴侣等人在一起。但你无法逃避这个事实:在死亡时,你将离开他们,如同从奶油中抽出的一根毛发,毛发上不会沾附一丁点的奶油。

  你死亡的时间是不确定的,而促使死亡降临的因素是无法预测的。如同一只在蛇口中的青蛙,你已经在死神的口中了。死亡毫无预警的在任何时刻降临,而且各种原因都会导致死亡。有些人早逝,有些人老死,有些人死于疾病,有些人死于战乱,或死于横祸,例如落下悬崖。有些人死于睡梦之中,有些人在行走、饮食中死亡。有些人死得平静,有些人则执着亲人和财物而死得痛苦。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死亡。吉美•林巴(Jigme Lingpa)说:

  在暑热之中热得难受的人,

  欣喜于秋天清澈凉爽的月光,

  却不会为了这样的想法而感到惊惧,

  在他们的生命之中,

  有一百个日子已经逝去了。

  生命如同叶片尖端的露珠般纤弱。没有任何事物能够阻止死亡,如同没有人能够阻止落日所投射出来、逐渐加长的阴影。你可能非常美丽动人,但你无法诱惑死亡。你或许非常有权势,但你无法左右死亡。即使是最惊人的财富,也无法让你购买多几分钟的生命。对你而言,死亡是确定的,如同对一个心脏被刀子刺穿的人而言,死亡是必定无疑的。

  目前,你发现自己很难忍受被荆棘刺扎到或太阳热度等轻微的不适。那么在死亡时,你如何能够忍受你必须面对的极度痛苦?死亡不像火焰即将熄灭,或水逐渐浸透土地。心识持续下去;死亡时,你的心识必须抛弃你的身体,唯一伴随心识的,只有你过去所行之善业和恶业所留下的业的印记。之后,你的心识被迫在中阴的不同路径中流浪。中阴是介于死亡与投生之间的过度阶段,是一个令人惊惧的未知地,有时候非常黑暗、见不着光,没有一刻平静。在中阴期间,你有时候会听到恐怖的声响,或看到可怕的事物。如同一个被带到刑场的罪犯,你或许会被阎王的使者推来拉去;他们大声叫嚷:“宰了他!”“把他带到这来!”那可不是一个舒适悠闲的地方。

  继中阴的可怖痛苦之后,是来世的痛苦。过去所行的恶业的结果,将是你必须承受的痛苦。自无数生世以来,你忽略佛法,造下了恶业。如同佛陀在《正法念处经》(Sutra of the Sublime Dharma of Clear Recollection)42所指出的:如果你堆积你在过去无数生世的所有四肢,纵使你只是投生为一只蚂蚁,所堆积出来的高度都比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来得高。如果你汇集你在过去生世没有达成目标而流下的泪水,它会形成一个比地球上所有海洋加起来更大的汪洋。

  42.《正法念处经》解释我们应该如何辨别什么样的行为和语言是合适的,什么样的言行是不合宜的,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时时留意言行。

  有一次,一个康巴的人去见冈波巴43最重要的一个弟子竹达•邱阳(Drubthop Choyung),供养他一块衣料,并向他请法。虽然他数度恳切的请求,但竹达•邱阳加以推迟。那个康巴人再度坚持,竹达•邱阳终于握住那个康巴人的手说了三次:“我会死,你会死”然后竹达•邱阳又说:“这是我上师的所有教导,这是我的所有修持。只要观修这个。我保证没有比这个更棒的了。”

  43. 冈波巴(Gampopa,Sonam Rinchen,1079-1153),出生于西藏东部。他起先被训练培养成为一个医师,因而有“达波•哈杰”(Dagpo Lharje,达波的医师)这个名号。“达波”是他居住多年的地区的名称。在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死于流行病之后,冈波巴在二十六岁那年受戒出家。在研习和修持噶当派的教法之后,他在三十二岁那年遇见密勒日巴,成为密勒日巴最重要的弟子。他主要的弟子是第一世噶mb杜松•千巴(Dusum Khyenpa,1110-1170)、帕摩•竹巴(Phagmo Drupa,1110-1170)和达玛•旺秋(Dharma Wangchuk)。

  果藏巴说:

  观修死亡与无常,

  你将斩断你和故乡的联系,

  斩断你和亲人的纠结执着,

  斩断你对食物和财富的贪恋。

  死亡的念头使你的心转向佛法,鼓舞你精进修行,最后帮助你认清法身的光灿明晰。你修法的重点应该总是放在观修死亡。

  当你想到轮回时,如果你觉得自己仿佛搭上一艘正在下沉的船只,仿佛落入一个致命的蛇窟,或者仿佛是一个即将被侩子手斩首的罪犯,那么这些肯定是你已经放弃了事物常住的信念之征兆。这种对无常的真正了悟开始在你的心中显露44。如此的结果是,你将不再陷入朋友与敌人的分别之中。你将能够突破毫无意义的散漫巨浪。你的努力精进将变得稳固强大,你的所作所为都将以佛法为方向。你的良善品质将前所未有地盛放。

  44.观修无常有三根本、九思量,进而获得三种肯定的结论。要去思量的三根本是:(1)死亡是肯定的;(2)造成死亡的原因是不确定的;(3)死亡时,除了佛法之外,任何事物完全没有用处。九思量是:针对第一根本“死亡是肯定的”,(1)在过去,没有一个人曾经逃离死亡;(2)身体是聚合而成的,注定要瓦解;(3)生命分分秒秒地消逝。针对第二根本“造成死亡的原因是不确定的”,(1)生命非常脆弱;(2)身体没有任何持久的本质;(3)许多因素能够引起死亡,而只有极少数的因素能够延长或维系生命。针对第三根本“死亡时,除了佛法之外,任何事物完全没有用处”,(1)死亡时,亲人和朋友将没有用处;(2)财富和食物将没有用处;(3)我自己的身体将没有用处。三种肯定的结论是:(1)我们应该修持佛法,因为它肯定能够在死亡时帮助我们;(2)我们必须即可修持佛法,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会死亡;(3)我们应该把所有的时间用于修持佛法,因为其他事物没有任何用处。

  身体是心的仆人,它可以行善或行恶。你可以使用这个身体,作为达成解脱的工具,或让你跳入更深的轮回。切勿浪费时间。善用你现在所拥有的机会,去遇见上师和修持佛法。在过去,修行者透过听闻死亡无常的教法、牢记和深思这些教法、透过禅修来融入这些教法而获致证悟。如俗话所说的:

  我们现在应该惧怕死亡,

  因而能够在死亡的时刻变得无畏无惧,

  但我们现在反而漫不经心,

  当死亡来临时,

  我们将痛苦的捶胸顿足。

  阿底峡说:

  抛下一切远走,

  不做任何事情,

  不贪恋任何事物。

  切勿过度关心今生的俗务。只要专注于佛法。每一天,都以生起获致证悟的愿望做为开始。在傍晚,检视你白天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忏悔负面的行为,并且回向所做的善行,以利益一切有情众生。立下隔天要做得更好的承诺。

  婆罗门优婆觉多(Upagupt)每一次生起一个负面念头时,他会放一个黑卵石,每一次生起一个正面的念头,他会放一个白卵石。刚开始,他累积的黑卵石占大多数。但渐渐的,透过观照和警觉,他很快发现他只聚集白色的卵石。

  第五,避免不适合的朋友,避免结交制造逆缘的朋友

  5

  结交损友,三毒更强盛,

  闻、思、修则退减,

  慈与悲则消失,

  避免不适合的朋友,

  乃是菩萨的修行。

  一颗水晶被放置在一块布上的时候,不论那块布是白色、黄色、红色或是黑色,水晶都呈现出那块布的颜色。同样的,你最常结交的朋友,不论适合与否,将大大地影响你的人生和修行方向。

  就这个内涵而言,不良的同伴是指两种不同的关系:和谬误的上师之间的关系,以及和不适合的朋友的关系。

  如果你信赖的上师是一个拥有邪见、举止失当的人,你将毁了今生和来世,完全错失了通往解脱的道路。当一个忠诚的弟子开始和这样一个骗子建立关系,没有认清那个骗子的真面目,那么他累积的所有功德,以及他的整个人生,都将被白白浪费。如同伟大的上师莲花生大士所说的:“没有先检视上师,就把自己交托出去,如同饮鸠。”

  至于不适合的朋友,在此指的是那些会增加你贪、嗔、痴三种负面情绪的人,以及怂恿你去犯下恶业的人。当你和某些人在一起的时候,你或许会发现,你的缺点和烦恼只增不减,这显示那些人或许不是真正的朋友。有一句谚语说:“当你和一个骚动的人在一起,你将被散漫席卷而去;当你和一个贪得无厌的人在一起,你将失去所有;当你和一个贪图舒适的人在一起,你将被琐事占据;当你和一个过度活跃的人在一起,你的定力将会分散。”

  一个不适合的朋友是一个喜爱消遣娱乐、完全埋首于凡庸的世俗活动、一点也不在乎达到解脱的人——一个对三宝没有兴趣或没有信心的朋友。你花愈多的时间和这样的人相处,贪、嗔、痴三毒就更加渗透你的心。即使你刚开始不同意他们的想法和行为,但如果你花大量的时间和不适合的朋友相处,你最后将受到他们的坏习惯影响。你从事正面行为的决心将会消减,你将浪费你的人生。这样的人将阻止你投入任何时间来闻、思、修——闻、思、修三者乃是解脱的根本。他们将使你丧失你已经发展出来的品质,尤其是慈悲——慈悲是大乘佛教教法的精髓。一个不适合的朋友如同一个拙劣的船长,把船只驶上岩石。这样的人是你最恶劣的敌人。你应该远离这些人。

  相反的,和那些体现或渴求柔和、慈悲的人在一起,将鼓励你去生起那些品质;而这些品质是修道所不可或缺的。受到他们的启发鼓舞,你将对一切有情众生充满慈心,了解执着与嗔恨的坏处。真正的法友是那些从同一个上师那里领受教法、脱离俗务、致力在僻静处禅修的人。结交这样的朋友,你将自然而然地受到他们良善品质的影响,如同鸟群环绕着金山飞翔,沐浴在金色的光芒之中。

  第六,依止上师,他的示现为你的修道进展创造了顺缘

  6

  仰赖善知识,

  一个人的过失将逐渐消失,

  善良的品质将如一弯新月般逐渐盈满,

  视善知识比自己的身体更珍贵,

  乃是菩萨的修行。

  若不追随一个真正的、具格的上师,要从轮回中解脱而获得证悟是不可能的。如此一个上师的行为(身)、语言(语)和思想(意),总是圆满地符合佛法。他教导你在修道上必须做些什么,才能够成功地有所进展,以及什么是你必须避免的障碍。最重要的是,他鼓励你专心地修持佛法,只从事良善的、利益他人的行为。他帮助你放弃所有不当的行为举止,而不虚伪造作;他提醒你觉察无常,停止执着于轮回。

  一个真正的上师如同能够使船只迅速越过汪洋的船帆。如果你信任他的话语,你将会轻易地找到脱离轮回的道路——这是上师如此珍贵的原因。俗话说:“供养一滴油给上师身体上的一个毛孔的功德,胜过对一切诸佛所行之无数供养的功德。”

  当世尊佛陀是一个菩萨的时候,为了领受仅仅四句的殊胜教法,他的上师考验他的决心。由于上师告诉他要这么做,菩萨(世尊佛陀)没有任何犹豫地在自己身上刺穿了一千个孔,置入一千个灯芯,并且全部点燃。

  所有过去有成就的修行者,都是透过遵循一个上师来获致证悟。在寻找上师之前,他们先听闻不同上师的生平事迹。当他们听到一个上师特别启发人心的事迹时,他们会把自己交托给那个上师之前,先从远处检视那个上师的功德。一旦他们对那个上师生起全然的信心,他们就会来到那个上师的面前,服侍他,专心一意地把他给予的教导付诸实修。

  仅仅依赖自己的想法,完全地独立自主,你无法获致证悟。缘觉佛45能够自行获致证悟是千真万确,但事实上,他们在目前的生世没有上师,并不代表他们在过去的生世没有上师。在无数的生世之中,缘觉佛确实有护持上师,领受他们的教法。因为经典和密续的每一个修行法门,都一定需要由一个具格的上师加以阐释。

  如果你现在渴望遇见一个真正的上师,那是因为你从过去生世以来,一直心向佛法的缘故。米拉日巴听说了马尔巴的名号,但一直要等到他真正遇见了马尔巴,他的心才安定下来46。上师站在道路的重要关卡之上;在那个关卡上,你不是向上提升,就是向下沉沦。你应该从上师那里领受教法,让他的教导透过直接的觉受而成熟。

  45.缘觉佛或辟支佛(Pratyekabuddhas)是指“那些为自己成佛的人”。缘觉和声闻(Shravakas)构成根基乘的僧伽。

  46.马尔巴(Marpa Lotsawa Chokyi Lodro,1012-1097),噶举传承的祖师,出生于西藏南部。他首先师事卓米•罗擦瓦(Drogmi Lotsawa),然后前往印度三次,去会见他的根本上师,大成就者即班智达那洛巴,以及梅纪巴、库库日巴(Kukuripa)和智藏(Jnanagarbha)等其他上师。密勒日巴(Jetsun Milarepa, Shepal Dorje,1040-1123)是他最重要的弟子,或许也是一个完美弟子、修行者和上师的最著名范例。

  实现上师的愿望有三个主要的办法。最佳的方法是把他的教导付诸实修,用你整个人生来体验教法的精髓,并且获致证悟。次佳的方法是用虔诚的身、语、意来服侍上师。服侍上师时,你将被他轻易显现的功德所转化,如同一块寻常的木头在檀香树林之中,将逐渐充满檀香木的香气。第三个取悦上师的方法是向他行物质的供养。

  心中怀有许多疑虑,或性格品质不是非常细腻的人,如果留在上师身边,或许会发现自己对上师生起错误的见解。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最好领受上师的教导,然后到其他地方修行。话说,留在一个证悟的上师身边,如同靠近一团火焰。如果你对上师具有足够的信心,他将燃尽你的无明和障蔽。如果你的信心不足,你将被烫伤。

  仔细地修持上师的教导,你将能够毫无障碍地在修道上前进,如同一个盲人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向导,带领他通过一个危险的断崖绝壁。没有一个真正的上师的忠告,而想在一个僻静处修行,对你不会有所帮助;你和野兽、野鸟之间没有太大的区别。

  即使是上师简短数字的教导,都能够带领你获致证悟。因此,留意并珍视上师所传授教法的一字一句。思考教法的意义,并且加以观修。时时检视你理解教法、付诸实修的方式,是否发挥了对治内在迷惑的功效。保持恒常与坚定的虔敬心——上师是实现所有愿望的宝石(上师是如意宝)。

  曾经有一个人说:“阿底峡,传授我你的教法!”阿底峡回答:

  哈!哈!

  那听起来真棒!

  但若要传授你口诀教导,

  我需要你身上的一样东西,

  信心!信心!

  信心是修道上不可或缺的事物。如果你没有信心,即使你追随释迦牟尼佛本人,也不会对你有所帮助。要在大乘佛教的修道上有所进展,必须仰赖上师,因此在你达到究竟的目标之前,绝对不要与上师分离。上师是那个能够使你了悟无生空性(unborn emptiness)之真谛的人。

  如果你对上师有信心,你将领受到他证悟的身、语、意的加持。孜孜不倦地凝视着上师,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一个真正的上师是稀有难得的,而仍然能够看见一个真正的上师,更是稀有难得的。不断观想上师在你的头顶之上,怀着渴慕的虔敬心向他祈祷47。在经典和密续之中,这是最甚深、最必要的修行。追随一个上师是一切成就之根本。如果你把上师视为真正的佛,距离证悟就不远了。

  珍爱上师胜过自己、胜过任何其他人,乃是菩萨的修行。

  47.与这些教法有关的上师相应法,参见附录一。

  第七,阪依——佛教教法的入门

  7

  自身囚于轮回的世间神祇还能够保护谁?

  皈依永不离弃之怙主──三宝,

  乃是菩萨的修行。

  前六个偈诵已经解释了生起菩提心的前行。你了解到你现在拥有的人身的重要与稀有难得,你也了解到死亡的迫近。你对这个世界大失所望,不抱幻想,决定弃绝令人分心的环境和令人迷惑的影响力,并且努力依止一个真正上师的教导来调伏你的心。此时此刻,你已经准备跨入佛法的门槛,皈依三宝。

  人们自然而然地寻找皈依,寻找某个人或某一件事物来保护他们免于悲伤和痛苦。一些人转向有权有势的人,希望藉此获得则富、欢乐和影响力。其他人寻求自然力量的保护,例如星辰或山峰。一些人寻求鬼魂力量的协助。然而在这些错误的饭依对象之中,没有一个是离于无明和轮回的,因此他们无法提供究竟的皈依。他们的慈悲,如果他们拥有任何慈悲的话,是偏袒而有限的。

  真正的皈依只能由本身完全自由自在的事物提供——离于轮回的束缚,离于单方面的涅槃(one-sidednirvava)之有限寂静的事物。这种真正阪依的特质,只能够在拥有究竟之智慧、无分别之慈悲、无碍之能力的佛、法、僧三宝中寻获。

  佛是三宝的第一宝。佛的特殊品质可以从三个面向来看:在梵文之中,这三个面向被称为“三身”(three kayasy),即法身或究竟身(dharmakaya,absolute body)、报身或圆满乐受身(sambhogakaya,body of perfect endowment)、以及化身或显现身(nirmanakaya,manifestation body)。这三身是一个本体的所有面向。

  法身是究竟、不可思议、空虚广裹的智慧。佛的证悟智慧心充满了明觉、慈悲和能力。它超越所有的戏论,它的展现是五种本初智慧。报身是这五种本初智慧的自然展现,以“五确实”(five certainties)的形式生起——圆满的上师、圆满的教法、圆满的时间、圆满的地点以及圆满的眷属。在自性上,报身从过去、现在到未来都保持不变不息,超越增长与消减。诸佛随着众生不同的需求与能力示现为化身,因此化身有无数种不同的形相。

  对于十地(ten bhumis)菩萨其中一地的菩萨,诸佛以报身的面向来显现。对于具有大功德与大幸运的凡俗众生,诸佛示显为无上的化身,例如释迦牟尼佛。对于拥有较少功德的众生,诸佛化现为具有人之身相的法友。对于那些对三宝没有信心的众生,诸佛化现为无数有益的身相,例如动物、轮子、桥梁、船只、清新的微风、药草等。透过他们无量无边的事业,诸佛不断地化现来利益众生。

  诸佛本质的这三个面向,不是三个分别的本体。并非好像他们是三个不同的人。在这三个面向之中,只有法身佛是究竟的皈依,但要去证得法身皈依,我们必须仰赖由化身佛传授的教法。

  在我们目前的时代,释迦牟尼佛是无上化身的面向。释迦牟尼佛是将在此劫出现的一千零二个佛(即贤劫千佛)中的第四佛,在这一千零二个佛获致证悟的前夕,他们立下了利益众生的宏愿,释迦牟尼佛造了五百篇祈愿文,祈愿他能够在这个堕落艰困的时代帮助众生。所有其他的佛赞美释迦牟尼佛如同一朵白莲——一朵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

  释迎牟尼佛化现为印度的王子,但他从未离开法身。他展现了一个佛的十二圣行(twelve deeds),在菩提迦叶(Bodhgaya)的菩提树下证悟。在报身的层次,他在无量的菩萨眷属前面化现为大日如来。

  诸佛知道你的信心和虔诚,也知道你皈依的那一刻。不要认为诸佛在遥不可及之处,听不到、注意不到你的祈请和愿望,诸佛如天空般无所不在。

  法是三宝中的第二宝。法是佛陀传授的教法,教导众生如何透过修行来达成他所获致的证悟。在这个世界上,释迦牟尼佛教授三种教法,称之为“三藏”(Tripitaka)或“三篮”(Three Baskets),即律藏、经藏和论藏。释迦牟尼佛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从不同的观点来传授这些教法,即众所周知的“三转*轮”。初转*轮时,释迦牟尼佛教导世俗谛;二转*轮时,他教导世俗谛和胜义谛:三转*轮时,他教导究竟的、不可改变的胜义谛。

  僧(或“僧伽”,Sangha)是三宝中的第三宝。僧是佛陀的追随者所组成的群体,它包含了八大菩萨,十六阿罗汉、继佛陀之后的七位老宿,以及所有教授佛陀之教法、修持佛陀之教法的人。

  佛陀是向你显示证悟道的人。没有他,你除了留在无明的黑暗中之外,别无选择。因此,你应该把佛陀视为上师,法是道路,直接通往证悟的无误道路。僧是由同伴所组成;他们陪伴你走上这条非凡的道路。拥有旅伴总是好的:他们能够帮助你避免危险和陷阱,在你置身遥远、不熟悉的土地时,确保你能够平安抵达。

  根据密咒乘的说法,三宝也具有内在的面向。这些面向是三根本,也就是上师、本尊(meditation deity,或“依当”Yidam) ,以及空行母(Dakini,或“女性智慧本源”),根是所有生长物的基础。如果根是强壮、品质优良的,树木将会成长,果实将轻易地成熟。上师是一切加持的根本;本尊是一切成就的根本;空行母和护法是一切事业的根本。虽然这些词汇不同,但三根本相对应于三宝。上师是佛,本尊是法,空行母和护法是僧。

  上师也可以被视为三宝的化现。上师的意是佛,上师的语是法,上师的身是僧。因此,上师是一切加持之源,能够驱除障碍,使我们在修道上有所进展。

  从究竟的层次而言,法身是佛,报身是法,化身是僧。上师兼具法身、报身和化身,上师是佛。

  根据个人的根器,皈依的发心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这三种不同的发心层次定义了三乘。怀着有限发心的人,即声闻乘或根基乘的修行者,因为惧怕痛苦而寻求皈依——寻求皈依来远离遍布轮回下三道的痛苦。那些拥有较广大发心的人,也就是大乘的菩萨,因为惧怕自私自利的态度而寻求皈依;他们为了远离自私自利的态度而寻求皈依,并且怀着帮助自己和所有其他众生离于轮回的广大发心。金刚乘的修行者寻求皈依来远离迷妄的恐惧,让自己和所有其他众生离于轮回的迷妄和烦恼的枷锁;他们为了认清自己本俱的佛性而寻求皈依。

  同样的,皈依的时间长短也有不同。小乘的修行者在眼前的生世皈依。在大乘佛教之中,这样的时间长短被认为是不够的;大乘的菩萨皈依,直到他们自己和所有众生都圆满成佛,获得正等正觉为止。

  一个以臣民的福祉为优先的国王,会被认为是一个崇高的国王:而牺牲臣民的利益,只顾自身福祉和舒适的国土,会被评断为厚颜无耻。同样的,你不应该用心胸狭窄、只顾自己获得证悟的态度来皈依。在你所有过去的生世之中,你已经和一切有情众生结下因缘,而在某些生世,所有众生必定曾经是你慈爱的父母。你应该为了他们的利益而皈依。你皈依时,想着所有这些众生都和你一起皈依,即使是那些不知道三宝的众生也和你一起皈依。

  皈依是通往佛陀所有教法的门户,因此也是通往所有道乘之修行法门的入口,如同你必须跨越一扇门来进入房屋。经乘、密咒乘或大圆满之究竟乘的每一个修行法门,都以皈依做为门坎。如果你观想本尊、念诵咒语,却对三宝没有全然的信心,那么你将不会获得任何成就。在大圆满的教法之中,认清一切现象之真实本质,乃是究竟之皈依;透过这究竟的皈依,你将证得三身。

  就皈依而言,信心是不可或缺的事物;信心是皈依的精髓。皈依不只是念诵一段皈依文。皈依必须发自你的内心深处,发自你的骨髓。如果你对三宝具有全然的信心,他们的加持将永远呈现在你的心中,如同日月立即被映照在清澈静止的水面上一般。如果没有用放大镜来聚光,那么即使整个大地都平均地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中,干草也无法被阳光点燃。同样的,只有当你的信心和虔敬心被放大镜集中起来的时候,诸佛温暖、无所不在的慈悲光芒,才能够使加持在你的心中熊熊燃烧,如同干草起火一般。

  随着信心的发展,就能够区分出四个相继层次的信心。当你遇见一个上师,听闻经典,知悉诸佛菩萨的非凡功德,或阅读过去伟大上师的生平事迹,你发现这个世界上有如此这般的人物时,一种栩栩如生的喜悦感在你心中生起。这是第一种信心,也就是清晰的信心(vivid faith,净信)。

  当你忆念伟大的上师时,你的心中充满了深刻的渴望,想要更加了解这些伟大的上师,领受他们的教法,发展出修行的品质,此即第二种信心,也就是渴求的信心(eager faith,愿信)。

  随着你思考教法,修持教法,并且加以融会贯通,你对教法的真谛、对佛陀无量无边的圆满生起全然的信心。你了解到,即使佛陀展现了无余涅槃(parinirvava),但他没有像凡夫俗子那般死去,而总是存在于究竟无穷的法身之中。你清楚地了解因果业报的法则,以及依照这个法则来行动的必要。在这个阶段,你没有疑虑。这是第三种信心,也就是具有信心的信心(confident faith,笃信)。

  当你的信心坚定稳固,即使牺牲性命也不动摇,这就是第四种信心,也就是不退转的信心(irreversible faith,不退转信)。

  为了真诚地皈依,你应该具备这四种信心,尤其是不退转的信心。信心和虔敬心让你成为一个完美的容器,可以盛接上师倾注的加持甘露,如此一来,你的良善品质会如同逐渐盈满的新月一般稳定增长。虔敬心如同一个熟练的、能够完成所有工艺的手一般珍贵。它如同一个实现所有需求的巨大宝藏,能够治愈所有疾病的万灵丹。把你的心(heart)与意(mind)交托给三宝,如同把一颗石子掷进深水。

  没有信心,皈依毫无意义。这如同种植一粒被烧毁的种子,不论留在条件完美的土壤里多久,它永远都不会发芽,没有信心,你将永远无法发展出正面的品质。即使佛陀亲自出现在你的面前,没有信心,你也无法认出他的品质,甚至可能对他产生错误的见解——如同在佛陀的时代,一些邪门外道的老师对他产生错误的见解。如此,你将错过受益于佛陀的机会。

  在皈依之后,你必须小心谨慎地持守皈依的戒律,你必须避免三件事情,必须从事三件事情。

  你必须避免的三件事情是:(1)在皈依佛之后,你不应该皈依世俗的神抵,以及这个世界上有权有势的人;(2)在皈依法之后,你应该放弃所有形式的暴力,不论是思想、语言或行为的暴力;(3)在皈依僧之后,你不应该和那些以完全错误的方式来过活的人一样,过着相同的生活方式,也不应该不相信因果业报法则。

  你必须做的三件事情是:(1)在皈依佛之后,你应该敬重代表佛陀的任何物品,包括绘画和塑像,即使是已经破损失修的佛之代表物,也要待之以敬,并且把它们安置在高处;(2)在皈依法之后,你应该敬重所有的经典,敬重的范围甚至向下延伸至单一字母,因为字母是佛法的支柱。千万不可跨越佛书。佛陀曾说,在这个末法时代,他会以经典的形式来显现;(3)在皈依僧之后,你应该敬重僧众,以及所有遵循佛法的修行者。

  为了取得佛法,菩萨们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在成佛之前的许多生世之中,佛陀曾是一位菩萨,投生为偏远国家的国王。在那里,几乎没有几个上师。他甚至愿意找遍整个乡间以搜寻一位只知道四句真实教法的人。为了考验这位菩萨国王的决心,诸佛化现为流浪的隐士。为了从隐士们那里领受仅仅四句的教法,例如:

  弃绝恶行。

  修持善业。

  调伏你的心。

  此乃佛之教法.

  这位菩萨国王随时愿意放弃他的王后、子嗣和整个王国,以便把这四句教法付诸实修而获致证悟。

  如此程度的牺牲并非总能轻易办到,但你一定能够在从事一整天的活动当中,时时忆念三宝,不论你是快乐或悲伤。如果你看到美丽的风景、花朵或任何美妙的事物,用心意供养给三宝。顺缘生起时,把它们视为三宝的加持和仁慈。毫无怨言地把所有的疾病和障碍视为三宝伪装起来的加持,这能够使你清净过去所造之恶业。当你遭遇极大的危险或可怕的情境时,呼唤三宝给予协助。在那个时刻,三宝的加持将护卫你。当你用这种方式来修持皈依,皈依将成为你心续本俱的一部分。

  从你的内心深处为了一切有情众生来皈依,从此时此刻一直到所有众生都获致证悟为止。此乃真正的菩萨道。

  第二部   正行

  在七个前行主题之后,第二部分是正行,为具有下等、中等、上等根器的众生解释修行的道路。

  第一,下等根器众生的修道

  此由放弃恶行所构成;而放弃恶行乃是出于惧怕充斥于轮回下三道的痛苦。

  8

  佛陀教导,

  下三道无可忍耐之痛苦,

  乃是不善业之果。

  因此,即使失去生命也绝不从事不善业,

  乃是菩萨的修行。

  一旦你皈依三宝,行止符合三宝的教法是重要的。不论发生了什么事,不断努力去从事更多正面、具有利益的行为,避免从事任何负面的行为。积极地从事十善业,避免从事十不善业。举例来说,这不只代表避免杀业,也要去护生、去救赎即将被屠宰的牲畜,去释放被捕捉的鱼只等等。

  有四种不善法(black dharmas)要避免,四种善法(white dharmas)要持守。这四种不善法是:(1)欺骗那些值得敬重的人;(2)使某个人怀疑其善行的价值而感到悲伤;(3)去批评低毁圣哲;(4)欺瞒自己的过失和品质,并且欺诈他人。

  四种善法是:(1)即使冒着生命的危险也不说谎;(2) 敬重赞美菩萨;(3)不欺诈,仁慈对待一切众生;(4)带领一切众生走上证悟道。

  忏悔你所犯下的每一个恶行,即使是在睡梦中所犯下的恶行。不要为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行止而感到迷惑。努力使你的行为符合上师的教导。据说,阿底峡尊者从未让一天度过而不忏悔他可能犯下的恶行。一旦忏悔之后,恶业就相对地容易被清净。

  造作许多恶业的人,即使他富裕有权势,仍将无法避免堕入轮回的下三道。从事许多善业的人,即使是最卑微的乞丐,将在一切诸佛的带领之下,从中阴前往西方极乐净土,或投生上三道。如俗话所说的:

  善业恶业,

  报应不爽。

  死亡时所发生的事情

  符合你的所作所为。

  如果你的行为良善有益,

  将有安乐,投生三善道。

  如果你的行为邪恶有害,

  将有痛苦,投生三恶趣。

  此时此刻,

  在你能够选择快乐或痛苦的时候

  切勿沉溺于恶行,

  竭尽所能地行善,

  不论其大小。

  没有一个行为会消失得不留痕迹。诸如杀生等恶业所制造的印记永远不会消失,直到你尝到它不可避免的业果,或用正面的对治解药来抵销它为止48。另一方面,即使是供养一朵花给三宝,或念诵一次六字明咒(或“嘛呢咒”,Manimantra),都能够带来不可思议的功德。因此同样的,即使是看似最微不足道的恶行,都会有一个恶果——因此应该立即被清净。

  48.关于因果业报的法则,要记住四件事情:(1)业果是确定不爽的;(2)业果容易增长;(3)你所经验到的任何事物,没有一个不是你过去行为的结果;(4)你的行为所播下的业的种子,绝对不会被消耗,也绝对不会自行消失。

  佛陀的所有教法都说,每一个行为都有一个结果。这是因果业报不爽的法则。

  一些人认为,行为不会带来业果,即使是一个杀害了数千人的凶手,也不会面对业果。他们争论,地狱道不会真正地存在,因为从来没有人从地狱回来告诉我们地狱的情况。他们把因果业报之无谬驳为捏造虚构,否认有前世和来生。然而,他们完全错误。目前,与其相信你有限的看法,何不依止佛陀的智慧?佛陀洞见一切众生之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你可以信赖佛陀的话语。举例来说,诸佛曾经赞美念诵一次嘛呢咒的利益,但如果你对那些利益存有疑虑,或认为持咒的结果要等到数劫之后才会显现,那么你只是让自己离证悟更加遥远。

  怀疑和犹豫是达到共与不共之成就的主要障碍。如果你怀疑上师,你将无法领受他的加持。如果你怀疑教法,不论投入多少时间来研习与禅修,你的努力将没有结果。

  即使是最微小的善行,也要努力去完成,没有任何的保留或犹豫。同时,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恶行,也要避免从事。如伟大的莲师所说的:

  虽然我的见解比天高,

  但我对行为所做的观照,

  以及行为的结果,

  却比面粉来得微小。

  当你对空性的了悟变得如天空般广阔时,你将更加相信因果业报的法则,并了解你的行为举止是多么重要。世俗谛在胜义谛之内发挥作用。对一切现象之空性的彻底了悟,从未让任何人去认为善行不会带来快乐,或恶行不会带来痛苦。

  从空性中生起的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因与缘合和的结果。现象之所以能够有无穷的展现,仅仅是因为万事万物的本质是空。如龙树所说的:

  唯有万物空,

  万物才可能.

  太空的存在,使整个宇宙得以在其中展开,而宇宙的开展不会对太空造成任何形式的改变。虽然彩虹显现在天空之中,但彩虹不会让天空产生任何不同,天空只是让彩虹有显现的可能罢了。现象使空性(emptiness)生色,但从不会使空性腐败堕落。如果你彻底了解现象透过缘起而显现的方式,那么在座上禅修时,要了解空性见(the view of emptiness)也将不会困难。在座上禅修之后,进入座下禅修之时,你将清楚地认识行为(业)及其结果(业果)之间的直接关系。这将使你能够轻易地区分正面的行为(善业)与负面的行为(恶业)。

  你的见解能够、也应该尽可能地崇高——这是没有危险的,因为证悟是究竟见解的全然了悟。但在同时,你的行为举止应该尽可能地建立在了知因果业报的基础之上。如果你失去了对行为的这种基本态度,如果你忘记了所有的常识,把崇高的见解做为随心所欲、我行我素的藉口,那么你就如同寻常人一般,正在从事违背佛法的世俗活动。如果你让情绪牵着你的修行离开正道,朝着那个方向走去,你很可能会陷入轮回的沼泽之中。

  一个广阔无边的见解和一个小心谨慎的行为态度之间,从不会相互抵触。你对你的所作所为愈是小心谨慎,你就愈容易了悟空性;你的见解愈深奥,你对因果关系的理解就愈清晰。

  从不混淆、颠倒什么应该从事和什么应该避免,乃是菩萨的修行。

  第二,中等根器众生的修道

  这牵涉了脱离轮回的欢乐,把努力放在获致解脱之上。

  9

  三界之喜乐如草上之露珠,

  瞬间即逝是其本质。

  求取不变之无上解脱,

  乃是菩萨的修行。

  一旦你了解空性与现象缘起之双运,你将清楚看见这个世界是多么的惑人,充满欺诈,如同一个老人被迫去玩孩童的游戏,你将发现这些游戏令你感到非常厌倦。

  一旦你了解到,把人生花在执着朋友、策划去征服敌人和竞争对手是愚蠢透顶的事,你将发现执着于朋友、征服敌人和对手是乏味的。一旦你发现,让自己永远受到串习的影响和制约毫无意义,你将对自己受到串习的影响制约感到厌烦。一旦你明白,全神贯注于未来、失去对当下的观照与警觉是全然的迷妄,你就会对全神贯注于未来、失去对当下的观照与警觉感到厌倦。

  即使你能够贯彻所有虚幻的目标和野心,获得某种成果,但它们能够带来永久的结果吗?你将认清,在所有的目标和野心之中,没有什么是永久的。你或许是一个王位的继承人,但显而易见的,没有一个国王曾经无限期地掌握权力——如果没有其他的事物夺取他的权力,那么死亡将夺走他的权力。你或许是一个最令人畏惧的将军,但不论投入多少次战争,你永远无法征服所有的敌人。你或许拥有巨大的权势、影响力、名声和财富,但它们全都空虚且毫无意义。

  刚开始,世俗的享受令人愉悦,但随着时间的消逝,它们却成为痛苦持续增加的来源。如果你把一条湿润的皮革缠绕在手腕,刚开始没有问题,但等到皮革干燥缩水,它就紧绷得令人感到疼痛。用一把刀子把皮革切开,是多么令人感到轻松!

  如果你把心转向佛法,真诚地修持佛法,即使一天只有一小时,但经过生生世世,你将逐渐清净你的染污,让自己从轮回中解脱。这充满了意义。如同莲师所说:

  不论你多么勤奋。

  世俗的活动都没有尽头;

  但若你修持佛法,

  将迅速成就一切。

  不论它们看起来多么美好,

  轮回中的事物总是以灾难终结;

  但修持佛法的果实,

  永远不会衰败。

  自从无始以来,

  你已经积聚、助长了业、负面情绪和串习,

  因而迫使你在轮回中流浪。

  如果你继续如此,

  解脱何时才会到来?

  如果你在死亡时才看清这一切

  就太迟了一一

  当头颅已被斩下,

  药物还有什么用处?

  认清轮回的痛苦,

  转向涅槃之寂静。

  如果你认清迷妄的真面目,你将了解到,在这个凡俗的世界上,在整个轮回之中,没有什么是有价值的48。即使是世界上最崇高的天神,例如梵天(Brahma)和帝释天(Indra),他们的身体散放出光芒,可以照亮整个天空,他们拥有无价的珠宝饰物,享受无与伦比的权势与昌盛,但是当业——让他们拥有如此崇高地位的业——耗尽时,他们除了堕入轮回的下三道,别无其他的选择。

  48.在轮回中,有六种基本的痛苦:(1)朋友和敌人是易变不定的;(2)我们似乎永远拥有得不够;(3)我们一再死亡;(4)我们一再转世;(5)我们一再地在轮回中起起伏伏;以及(6)我们在本质上是孤独的。

  证悟者知道上三道的众生并不比地狱道的众生来得好。下等根器的众生知道下三道的痛苦,而希望投生上三道。中等根器的众生知道整个轮回中的一切都是令人不满足的,而且都以痛苦为终结。他们把轮回视为一座失火的大宅院,在这个宅院之中,没有一处可以停留。

  认清轮回的本质,你就会对轮回产生厌倦,而如此的厌倦将激发你努力寻求解脱。透过努力寻求解脱,你将获得解脱。轮回从来不会自行消失。你自己必须积极地想要根除轮回。

  如果你认识到轮回的痛苦,你将认清烦恼和烦恼所产生的负面行为是痛苦的根源;你会认清执着于自我的概念是烦恼的根源。如果你能够去除那种执着,痛苦就会止息。解脱意味着让你自己脱离烦恼和负面行为的束缚。而让自己脱离这种束缚的方法是修持佛法——去修学戒律(戒)、禅定(定),以及让你了悟自我和现象不存在的智慧(慧)。戒律是禅定的基础,禅定是智慧的基础。如果你适当地修持佛法,即使一天只有一小时,无数生世和无数劫以来所造作恶业的结果将能够被清净。

  随着你持续地修持佛法,即使修持的时间不多,仍将逐渐能够在解脱道上向前迈进。最后,你将证得永不消逝的真正大乐。

  嘉瑟·东美说:

  你将不会同时成就佛法

  和凡俗今生的目标——

  如果这是你的愿望,

  毫无疑问的,

  你正在欺骗自己。

  嘉瑟·东美也说:

  对于修持佛法而言,

  最大的障碍莫过于沉迷在今生的成就。

  诸如密勒日巴等过去伟大的修行者了解到这一点之后,他们离开家乡,居住在僻静处,于洞穴内禅修,几乎没有任何蔽体的衣物或维持生命的食物。然而,密勒日巴和其他伟大的修行者证得全然的了悟——了悟如天空般的法身、究竟之自性、究竟之证悟。那种了悟是他们唯一的财产。这是为什么密勒日巴尊者被全世界的人,甚至被不笃信宗教的人敬为真正修行者的最佳典范。密勒日巴用一生的时间坐在一块岩石上禅修,身上只穿着一片简单朴素的棉布。密勒日巴尊者要前往故乡时,他的上师玛尔巴告诉他:“孩子,如果你不放弃对今生的关注,混淆佛法和今生的事务,你的佛法就一去不回了。就这样了,孩子,思量轮回的痛苦。”密勒日巴曾经以道歌的形式来给予忠告,描述“恶魔”的特征:

  亲人情感的表露,

  是恶魔持续拖延你的修行的乞求;

  切勿信赖它们,

  斩断所有的束缚!

  食物和财富是恶魔的密探:

  如果你上了它们的瘾,一切都会出错——

  放弃所有如此这般的执着!

  感官的欢乐是恶魔的陷阱:

  毫无疑问的,

  它们将引诱你落入圈套——

  抛弃一切的贪恋!

  年轻的伴侣是恶魔的女儿:

  他们肯定会蛊惑你、迷醉你——

  小心提防它们!

  你的故乡是恶魔的监牢:

  你很难从中逃离——

  现在就逃跑!

  在最后,你必须离开,把一切留在身后——

  因此现在就抛下一切!

  如此比较有道理。

  孩子,如果你听从我的话语,

  把它们付诸实修,

  你将享受无上佛法之财富。

  放弃对今生俗务的所有关注,是一个非常深刻的教法。如果你告诉一个人万事万物的本质是空,而他的心尚未准备就绪,那么他将无法接受这个说法。他会想:“这个老头子疯了!”一般人认为空性的教法深不可测。同样的,如果你要这个时代的人放弃俗务,不论出家众或在家众,他们会想:“这个老头子精神错乱了!”你所说的话的真正意义不会深入他们的心。但是,这是千真万确的:如果你强烈地执着于欢乐,求取事物、名声和赞誉,那么不论你多么努力地研习和禅修。把高深的教法融合成为你的一部分,甚或成为一个上师,都对你完全没有帮助。

  能放弃对今生的所有关注而品尝佛法修行之全然喜悦,这样的人非常稀少。如果你开始教导人们要对亲戚、财物、房屋、土地和今生的其他享受感到厌离,那么人们会开始看起来像一只头被棍子敲了一记的驴子。他们的脸会变得阴郁,他们会感到不自在,宁愿没有来听闻教法。

  苍巴•嘉惹49说,为了出离世间,我们必须持守十一个誓愿:

  49.卓贡•苍巴•嘉惹(Drogon Tsangpa Gyare, 1161-1211)是证悟的出离者的典型。他遵循罗瑞巴(Gyalwa Lorepa,1187-1250)在禅观中给予的预言,开启通往“擦里”(Tsari)这个密地的大门。在擦里,他拥有一个胜乐金刚(Chakrasamvara)的禅观;胜乐金刚预言,他的教法与传承将播及一只老鹰飞行十八天的距离。他和他最亲近的继承者果藏巴,以及果藏巴的弟子扬贡巴(Gyalwa Yangonpa)是竹巴噶举极为有成就的上师。

  不要迎合遵从一般人的态度,而要独居。

  远离你的故乡。

  要觉得你已经享有足够的感官欢悦。

  保持最谦卑的状态,

  就能不在意别人的看法。

  在你的心中部署一个密探——

  从事能够根除对所爱之人执着的禅修。

  不去留意人们说些什么,

  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不要感到忧伤,

  即使风把你珍视的一切带走。

  对今生了无悔恨,

  仿佛你是一个垂死的乞丐。

  不断念诵“我一无所需”这个咒语。

  稳稳握住拉制你命运的缰绳,

  让自己被真正修行之云围绕。

  当人们接触到那些已经出离世间、披上袈裟、终其一生研习和禅修的人,人们敬重他们为真正的僧伽,并且尽可能地提供协助。

  这种自然而然的敬重,乃是佛法本俱之善的清晰展现。

  第三,上等根器众生的修道

  这包含了观修空性和慈悲,以获致超越轮回与涅槃的解脱。这又分成三个部分:

  1.愿菩提心,能够唤起无上菩提心;

  2.行菩提心,观修菩提心的两个面向;

  3.修持这些法门的戒律。

  1.愿菩提心

  10

  如果自无始以来,

  所有曾经爱我的母众正在受苦,

  我的快乐有什么用处?

  因此,为了无量众生而心向获致证悟,

  乃是菩萨的修行。

  万事万物的究竟本质是本然清净的,离于所有的造作,超越任何存在和不存在的概念。但在世俗谛之内,自我和他人、痛苦和快乐以无限的形式来显现。这些表象没有任何真实的存在,但众生却相信它们是真实的,因而在轮回之中流浪迷惑。

  愿菩提心有两个面向:对众生生起的慈悲,以及通往证悟的智慧。这两个面向,也就是利益众生的愿望和获致证悟的愿望,都无法单独展现菩提心。一方面,如果你不以获致究竟之证悟为目标,那么不论你利益众生的愿望有多么强烈,都无法超越一般的仁慈和慈悲。另一方面,如果仅仅为了自己而希望获致证悟,那么你将无法超越小乘佛教修行者的有余涅槃(limited nirvana)。这两个面向是不可或缺的。《现观庄严论》(Ornament of True Realization)陈述了这一点:

  菩提心是为了他人的利益,

  而生起获致证悟的愿望。

  自从无始以来,在你相续的生世之中,无量无数的众生都曾是你的父母,曾经爱你、照顾你,到了随时能够为了你而牺牲性命的地步。忘记他们难以形容的慈爱,忽略他们所受的痛苦,你就是冷酷无情。因此,为了你自己的解脱来修持佛法,而枉顾其他众生所受的束缚,也是冷酷无情。

  你真的要放弃所有这些深陷如此巨大痛苦的众生?一个富足快乐的儿子,生活惬意舒适,锦衣玉食,而他的父母身着破烂衣衫,贫困饥饿,没有遮风避雨的屋舍,那么这个儿子会被每一个人视为厚颜无耻。然而,这和没有去照顾六道轮回中的所有众生——所有曾经是你的慈爱父母的众生——有什么差别?如果你怀有如此自我中心的态度,不为其他众生的快乐而努力,那么你将成为一个让所有伟大人物感到羞耻的对象,将偏离大乘的道路。如同嘉瑟•东美所说的:

  如果你不有担当并肩负一切众生的痛苦,

  那么领受无上之大乘教法有什么用处?

  就像过去的诸佛菩萨生起菩提心,立下带领一切有情众生获致证悟的愿望,现在该是你生起大悲心和菩提心了。大乘佛教的教法是佛法的精髓,而菩提心则是大乘佛教的精髓。一旦菩提心在心中生起,你就是真正的佛子,诸佛将怀着极大的喜乐看顾你。在你所有未来的生世之中,你将遇见大乘佛教的上师,利益其他众生。你的事业将结合所有菩萨如海般的事业,以无量无数的方式利益众生。这些菩萨充满慈悲,以无量无数的身相显现,甚至化现为鸟禽和野兽。如此的觉醒态度会利益你周围的环境。

  一个菩萨平等地利益一切有情众生,而没有朋友和敌人的区别。布施食物、衣服等物品给其他众生,只能够为他们带来短暂而有限的纾解;这么做不会在众生死亡的时刻帮助众生,也不会在众生死亡之后帮助众生。但是如果你能够使一切有情众生接触佛法,就可帮助他们获得立即的利益,也能够使他们在未来的生世获得利益。修持佛法能够使众生脱离轮回,获致证悟。因此,这是真正报答父母仁慈的方式,其他的方法是不够的。

  切勿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聚藏你的学问、财产,以及任何其他的成就。相反的,把一切回向给有情众生,并立下希望一切众生能够闻、思、修佛法的愿望。光是表达如此的一个祈愿,就非常具有利益。怀着清净的发心所从事的任何行为,即使是缓解众生头痛的愿望,都具有大功德。因此,如果你祈愿一切有情众生从轮回中解脱,功德就更大了。由于众生的数量是无限的,因此这种祈愿的功德也是无限的。

  不论你正在修持生起次第或圆满次第,修持大手印或阿底瑜伽,只要你的修行充满了菩提心,它自然就是大乘的修行。但若没有菩提心,修行只会沉滞。

  对于一般人来说,彻底了悟究竟智慧是非常困难的。这是修道必须依循次第的原因。为了朝正确的方向前进,修行应该遵循所谓的“三善法”(three supreme points):(1)生起一个以菩提心为基础的发心做为开始(前行),换句话说,就是为了一切有情众生而修行,以获致证悟的愿望;(2)从事任何一个修行法门的正行时,离于概念和散漫;(3)在最后,以回向做为结行。如此修行,甚至会使微小的善业转为证悟之因,而回向将能够保护你从那个修行所获得的功德,免于被嗔恨及其他负面情绪摧毁。

  (1)以利益其他众生的愿望做为起始,是你即将从事任何修行法门的圆满前行,也是确保修行获致成果,不会被逆缘和障碍的洪流席卷而去的善巧方便。

  (2)就正行而言,持定(专注)和离于概念散漫有几种不同的层次。基本上,它代表离于所有形式的执着,尤其是离于骄慢。不论你多么博学多闻、持守戒律、慷慨布施,只要你对此感到骄慢自负,同时轻蔑他人,你的修行就不会有任何正面的结果。积聚功德和智慧确实是成佛之道,但如果它搀杂了执着、骄慢和高傲,就无法结出果实。

  更明确详细地说,离于执着与概念也意味着,不论你现在从事什么样的修行,都要离于任何执着——任何认为这个修行具有某种本俱之真实的执着。想一想向菩萨行供养的例子。对于具有信心的人,菩萨以法友的身相来显现,或化现为加持、法典、佛像等;但这些化现皆如梦如幻,缺乏任何本俱的存在。在现象世界中的其他每一件事物也是如此,因此,不只是你供养的对象是虚幻的,你所行的供养也是虚幻的。行供养的任何结果也是虚幻——这不表示行供养没有结果,而是这个结果不是一个坚实的本体。因此,对你虚幻行为的结果生起全然的执着与骄慢有什么意义?菩萨从事具有利益的行为时,他完全离于执着以下的概念:从事这个行为的主体(做者)、从这个行为受益的客体(受者),以及行为本身。这种全然的离于执着,使功德变得无限。

  (3)回向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功德和善行,如此一来,一切有情众生,尤其是你的敌人,都能够获致证悟。试着像伟大的菩萨那般地回向功德。菩萨在他们广大无边的智慧中所回向的任何功德,永不枯竭。回向如同把一滴水放入汪洋。汪洋如此浩瀚,一旦滴水融入汪洋,就永远不会枯竭。

  没有任何一个祈愿会消失。用一个清净的心,回向每一个善行的功德,将持续不断地结出善果,直到你获致证悟为止。如同《普贤菩萨行愿赞》(King of Aspirations for Excellent Conduct)所说:

  愿我的祈愿永不耗竭,

  直到一切有情众生离于负面情绪为止。

  一个菩萨的发心必定非常广大浩瀚,时时把众生的无量无数、以及带领一切众生成佛的愿望放在心中。如果你的心广大浩瀚,你祈愿的力量也是无限。如果你的心僵硬狭窄,你所积聚的功德和所清净的障碍将非常有限。

  不要让自己被这样的念头所挫折:认为你所积聚的功德少得可怜,很难利益任何人而不值得回向;或你永远无法真正地帮助众生,因而认为帮助其他众生只是空谈。如果你让你的心保持开放广大,菩提心的效力将会增长,所有语言和行为的功德与利益也会增长。

  在日常生活和修行之中,你必须持续发展殊胜之证悟心。你将会在菩萨甚深的祈愿文中找到启发——这些祈愿文集结于如汪洋般的大乘佛教经典之中。例如:

  愿殊胜无上之菩提心,

  在尚未生起菩提心之处生起;

  愿已生起之菩提心永不退减,

  并且更加增长兴盛。

  另外有:

  愿一切有情众生获得安乐;

  愿下三道之一切众生永远空尽;

  愿一切菩萨之祈愿圆满成就。

  另外有:

  天空止尽之处。

  是众生数量止尽之处。

  众生命运和烦恼止尽之处,

  才是我的祈愿止尽之处。

  三善法包含了大乘佛教的整个修行和发心。这是大乘佛教的上师一再强调它们的原因。然而,听闻上师解释这三善法是不够的。你必须把它们融合成为你的一部分。日复一日检视你的行为是否真的符合这三善法。如果没有,要感到悔恨,努力纠正自己。不要让你的心变得散漫而随心所欲。

  如果你觉察到,在某种程度上,你已经成功地把你的心与佛法交融,那么把功德回向给所有众生,并且立志更加努力。如果你不断检视你的缺点,根除你已经拥有的缺点,预防新的缺点生根,同时让新的、良善的品质生起,来不断努力增加良善的品质,并且增长你已经有的良善品质,你将逐渐在通往成佛的五道上前进。这五道分别是资粮道(path of accumulating)、前行道(或加行道,path of joining)、见道(path of seeing)、修道(path of meditation)和无学道(path beyond learning)。

  在了悟空性之前,你必不能远离菩提心之觉醒发心(enlightened attitude of bodhicitta)。当你圆满了悟空性时,无造作的慈悲将毫不费力地显现,因为慈悲即是空性的展现。

  如同你希望快乐,你也应该希望其他人快乐。如同你希望远离痛苦,你也应该希望一切众生远离痛苦。“愿一切有情众生快乐,远离痛苦及痛苦之因。愿一切众生获得圆满之快乐,安住其中,并且常住平等舍之中。愿一切众生无分别地对所有其他众生生起慈心。”这个愿望即所谓的菩提心。

  如果你拥有这种清净的发心,菩提心将毫不费力地增长。一个善良的心具有一种天生自然的力量来利益他人。把从这种广大发心中生起的功德回向给如虚空般无量无边的一切众生,而不要去觉得你拥有这些功德。离于对做者、受者和行为本身的任何执着,那么有朝一日,当你的身和语成为心的仆人时,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将自然而然地利益他人。

  目前,如叶片随风弯折一般,你对许多粗重的和细微的情绪无以招架。在这种情况下要帮助他人,不太可能产生太大利益,反而可能成为让你分心散漫的起因。

  没有播种而希冀丰收,是自取饥荒,

  过早希冀去利益他人,是自取麻烦。

  如果你不断增长修行的稳定力,不断检视你的发心,并生起无造作之利他心,菩提心将会增长。渐渐地,你将能够把慈悲化为行动,真正地利益他人。

  菩提心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在它生起的那一刻,你便成为菩萨的一分子。如果你具有菩提心,就能免于负面力量的伤害。负面力量显现时,它们无法引起伤害或制造障碍。

  这一点可以由巴楚仁波切50的根本上师吉美•嘉瓦•玉谷51的一个生平事迹来说明。有一次,一个怀恨在心的鬼魂决定要取吉美•嘉瓦•玉谷的性命。这个鬼魂充满了害人的念头,抵达嘉瓦•玉谷的洞穴入口。他看见一个平静的老人双眼紧闭地坐着,全然地宁静平和,充满了慈悲,白发围覆他的头部。这个景象足以让那个鬼魂的恶念在刹那间消失。他凝视老人时,心中充满敬畏。菩提心在他的心中生起,他承诺绝不再取任何人的性命。在此之后,每当出现伤害他人的机会,宁静白发老人的影像立即在他的心中显现。那个鬼魂失去了所有伤害他人的力量。

  50.巴楚仁波切,乌金•吉美•却吉•旺波(Patrul Rinpoche,Orgyen Jigme Chokyl Wangpo,1808-87),是寂天大师的化身,也是吉美•林巴的语化身。他的生平展现了最完美的修行证量和出离心。终其一生,除了在西藏康区卓千寺(Dzogchen monastery)的师利星哈佛学院(Shri Singha)的那几年之外,他大多数的时间都居住在洞穴、森林和最僻静的隐居所之中,并且随意地从一个处所迁移到另一个处所。他一身简朴牧民的装扮游走各地,大多数的时候都没有被人们认出。他年轻的时候记忆了大多数重要论著,例如龙钦巴的《七宝藏》,因此他能够像他在师利星哈佛学院那般,一次教授最复杂的课题达数个月,而没有使用任何书籍。他圆寂时,唯一的财物是一本寂天大师的《入菩萨行论》和一只托钵。他是吉美•嘉瓦•玉谷(Jigme Gyalwai Nyugu)、嘉瑟•贤遍•泰耶(Gyalse Shenphen Thaye)、卓千•敏珠•南开•多杰(Dzogchen Mingyur Namkhai Dorje)及其他伟大上师的弟子。他的弟子包括喇嘛•米滂(Lama Mipham)、纽殊•龙踏(Nyoshul Lhungthok)、安波•天噶(Onpo Tenga)等等。据说,明雅•昆桑•苏南(Minyak Kunzang Sonam)针对《菩萨三十七种修行之道》所作之论著乃是依据巴楚仁波切的口头教导所写。

  51. 吉美•嘉瓦•玉谷(Jigme Gyalwai Nyugu)是观世音的化身,吉美•林巴的两个主要弟子之一。他是蒋扬•钦哲•旺波(Jamyang Khyentse Wangpo)和巴楚仁波切的上师。

  当阿底峡尊者在印度菩提迦叶、金刚座(Diamond Throne)东侧礼拜的时候,他看见两位貌美的天女出现在他前面的虚空之中。

  年纪较轻的天女对年纪较长的天女说:“如果一个人想要迅速获致证悟,什么是最好的方法?”

  年纪较长的天女说:“训练自己生起菩提心。”

  那个年纪较轻的天女是圣救度母,而年纪较长的天女则是伟大蹙眉者(Chandamaharoshana,the Great Frowning One)。

  如果菩提心尚未在你心中生起,祈愿它将在你的心中生起。如果菩提心已经在你心中生起,祈愿它增长。如果生起菩提心的功德是具体的,那么连整个虚空都不够广大到足以容纳它。

  2.行菩提心

  菩提心有两个面向:相对菩提心和究竟菩提心。究竟菩提心是十地菩萨其中一地的菩萨所了悟之空性。在了悟究竟菩提心之前,重点应放在相对菩提心之上。在本质上,相对菩提心是利他心,也就是利益他人、离于所有自私目标的甚深愿望。如果正确地修持相对菩提心,究竟菩提心将自然而然地展现于相对菩提心之中,最终将完全证得究竟菩提心。

  I.相对菩提心

  相对菩提心本身有两个次第,即利益他人的愿望,以及把这种愿望付诸行动。这两个次第之间的差异,犹如想要前往某处和实际展开旅程之间的差异。相对菩提心的修持包含了(A)观修自他交换法(exchanging oneself and others),以及(B)把逆缘用于修道的座下禅修。

  A.自他交换之座上修法

  11

  所有痛苦无例外地来自渴求自身的快乐,

  圆满成佛来自利他的念头。

  因此,真正予以自身的快乐来换受他人的痛苦,

  乃是菩萨的修行。

  目前,当你快乐时,你或许相当满足。其他人或许不快乐,但你不真正地把它视为你的问题。当你不快乐时,你只顾着想要去除让你心烦意乱的人事物,而不在乎、甚或不记得其他人或许也不快乐。这一切都是迷妄。

  有一个方法可以训练你从一个更宽广的角度来看待事物。这个称为“自他交换”的法门,包含了试着把他人放在你的处境,把你放在他人的处境。一方面,这个构想是去想象你把任何可能发生在你身上的美好事物,布施给一切有情众生,不论这些事物有多么微小——即使只是一汤匙的美食。另一方面,去记得其他众生正在经历的、无法忍受的痛苦,并且下定决心去承担所有这些痛苦,如同一个母亲欣然承担孩子的痛苦。事实上,当你思量一切有情众生都曾是你慈爱的父母,你深受父母之恩,而要尽可能地报答他们,如此你将能够欣喜地承担其他众生所必须忍受的任何艰辛。当你真的能够承担他人痛苦的时候,随喜自己已经实现了目标,绝对不要认为他们不值得获得那么多的帮助,或认为你已经为他们做得够多了。

  藉由认真修持自他交换——用快乐交换痛苦,最后你将有能力真的承担他人的疾病,治愈他们,并且给予他们快乐。此外,如果你用快乐与平静来交换痛苦和嗔恨,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即使是想要偷取人们性命的恶灵,也将无力伤害你和任何人。

  有一些不可思议的口诀教导,更加详细地解释如何使这个修行法门更有效力。首先,重要的是,对一切有情众生生起一种深刻的温暖、感性和慈悲。为了做到这一点,可以先想一想一个曾经对你非常慈爱的人;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这个人可以是你的母亲。意念和思量她的仁慈——她如何赋予你生命,如何忍受怀孕的不适和分娩的疼痛,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她如何不遗余力地照顾你。她随时准备为你做任何的牺牲,把你的福祉放在她自己的福祉前面。

  当你感受到强烈的慈悲时,按部就班地想象她正在经历六道轮回的痛苦。在地狱道之中,她一再被残忍地杀害,然后死而复生;她被丢入一个盛着滚烫的、融化的青铜的大锅之中;在你的眼前,她忍受着痛苦。接着想象她投生为饿鬼,全身皮包骨,而且十二年来,连看见食物的机会都不太多,她把手伸出来,对你哀求地说:“我的孩子,你有没有什么可以给我吃的?”想象她投生为动物,一头受到惊吓、被猎人和猎狗追逐的雌鹿。在惊慌之中,她从高高的悬崖跳下以摆脱猎人和猎狗的追逐。她落下悬崖,带着无法忍受的痛楚,全身骨头碎裂,她仍然活着,却无法动弹,直到她死于猎人的刀刃之下。

  继续想象她快速地经历一连串、一个情境接着一个情境的痛苦。一种强烈的慈悲感受将无法压制地涌上你的心。在那个时刻,把那种强烈的慈悲转向一切有情众生,了解到每一个众生必定有许多次曾是你的母亲;他们如你今生的母亲一般,值得拥有相同的爱与慈悲。重要的是,你要把所有被你视为敌人或招惹麻烦的人包括在内。

  深刻地思量所有众生在轮回苦海中永无止境流浪时所经历的一切。想一想年迈体弱、无法照料自己的人;想一想生病、承受痛楚的人;想一想绝望贫困、甚至缺乏最基本必需品的人;想一想经历饥荒和饥饿、忍受饥渴之极度痛苦的人;想一想眼盲的人,以及心灵匮乏、亟需佛法之养分,看不见真相的人。想一想不断因为贪欲和嗔恨而疯狂,成为自心的奴隶的人。想一想不断伤害彼此、没有任何喘息的人。观想一切有情众生聚集在你的前面,让他们所承受的各种痛若栩栩如生地在你心中生起。

  你怀着强烈的慈悲感受,开始修持自他交换法。刚开始,把焦点放在你最痛恨的敌人身上,或放在替你带来许多麻烦和困难的人身上。想象你呼气的时候,所有的快乐、生命力、功德、好运、健康和享受,都以清凉、抚慰、明亮的白色甘露,随着你的呼气带给那个人,接着祈愿:“愿这甘露流向我的敌人,完完全全送给我的敌人!”观想你的敌人收摄了白色甘露;这白色甘露提供他所需的一切。如果他的寿命是短暂的,那么想象他的寿命被延长了。如果他需要金钱,那么想象他变得富裕了。如果他生病,那么想象他痊愈了。如果他不快乐,那么想象他充满了喜悦而想要欢唱舞蹈。

  吸气的时候,想象你的敌人所拥有的一切疾病、障碍和心毒,都以一个黑团的形式被你吸入,因此他完全解除了所有的痛苦折磨。想象他的痛苦来到你的面前,如同山岚被风吹送那般容易。把他的痛苦吸入体内时,你感到极大的喜乐,交融了空性的觉受。

  为你所观想的、在你面前的无量众生做同样的事情。把你所有的快乐送给面前的众生,承担他们的痛苦。一再地重复这个法门,直到它成为你的第二天性为止。

  你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之下,运用这个殊胜而重要的修行法门,即使你在从事日常生活的事务,而且不论你是生病或健康安泰,都可加以运用。它也可以在座上修法和座下修法期间来修持。透过不断修持自他交换法,你将触及修持慈悲和菩提心法门的核心。

  有时候,观想你的心是一个明亮灿烂的光球。你呼气时,它往每一个方向散放白色的光芒,把快乐带给一切众生。你吸气时,一切众生的痛苦、折磨和负面的事物,以浓密黑光的形式朝你的方向移动,收摄于你的心间,消失在它明亮灿烂的白光之中,不留痕迹,纾解了一切众生的痛苦和悲伤。

  有时候,观想你转化成为一个如意宝,如同一颗蓝宝石那般湛蓝而光芒四射,比你的身体稍微大一点,位于一个尊胜幢的顶端。任何人向如意宝发出祈愿,如意宝都毫不费力地实现他的需求和愿望。

  有时候,观想你的身体繁殖增生为无数个身体,前往地狱和六道轮回之中,立刻承担每一个众生的所有痛苦,并且把所有的快乐赠送给这些众生。

  有时候,观想你的身体转化成为衣服,供给所有寒冷而需要衣物的人;转化成为食物,供给所有饥饿的人;转化成为住所,供给所有无家可归的人。

  有时候,观想你正在呼唤以各种方式伤害众生的所有鬼魂。你把自己的肉布施给他们吃,把自己的血布施给他们喝,把自己的骨头布施给他们啃咬,把自己的皮肤布施给他们穿。怀着慈悲,想象他们快乐地沉醉在所有供养52之中时,菩提心在他们的心中生起。

  52.施身法(Chod)把身体当做献给三宝的供养,致赠给护法和有情众生的礼物,以及偿还给冤亲债主的业债。同时,也有水食子和火供两种供养,以饱受永无止境的饥渴之苦的鬼魂为供养对象。

  如同寂天大师在《入菩萨行论》中所说:

  愿我是没有怙主者的护卫,

  旅行者在路上的指引;

  为了希望渡至彼岸的人,

  愿我是一艘船、一片木筏和一座桥梁。

  愿我是渴望陆地者的岛屿,

  渴望光亮者的明灯,

  愿我是需要安息者的卧床,

  所有需要仆役者的奴隶。

  愿我是如意宝、钜藏瓶,

  威力语和圣疗愈;

  愿我是如意树,

  以及每一个众生之满欲牛。

  如大地和遍在之元素,

  如天空般恒久,

  为了无数无量之有情众生,

  愿我是他们的土地和食粮。

  自他交换法也可以用来做为处理负面情绪的法门。如果你让负面情绪以一般的方式展现,就无法在修道上有所进展。如果你不善巧地处理负面情绪,不加以根除或调伏,它们将带来下三道无量无边的痛苦。降服负面情绪,将使你在成佛之道向前迈进。经典里有许多处理情绪的教导——透过弃绝情绪来处理情绪。在此,我们教导如何用慈悲来处理情绪,我们以贪欲做为例子。

  贪欲是我们对一个人或一个物品,所产生之无法克制的吸引力和执着。首先如此思量:如果你能够调伏贪欲,你将能够获致证悟,帮助众生,带领众生成佛。接着想一个你不喜欢的人。对那个人生起大悲心,把他所有的贪欲全部添加到你自己的贪欲之上,并且想象你承担了所有的贪欲,他不再受到贪欲的束缚。你逐渐地承担一切众生的贪欲,不论是明显的或潜在的贪欲。你这么做时,想象一切有情众生离于贪欲,获致证悟。这是根据世俗谛来观修承担负面情绪的方法。

  若是根据胜义谛来观修,则是在你心中生起一种势不可挡的贪欲感受。在其上添加一切众生的贪欲,使其贪上加贪,制造大量的贪欲。然后检视它,你将看清,贪欲除了是念头之外无他;它显现在你的心中,但贪欲本身甚至连一丁点的独立存在都没有。当你把心转向内部来检视心本身的时候,你会觉察到,心在过去、现在、未来都没有任何本俱的存在。心的本质如天空般不具实体。

  运用这些相同的法门,你可以观修嗔恨(嗔)、骄慢(慢)、忌妒(疑)和无明(痴),以及任何其他障碍心的事物。

  当你修持这个菩萨道的核心法门时,你应该栩栩如生地去观想你所有的快乐延及其他众生,众生的所有痛苦都来到你的面前。想象它确实在发生。在所有菩萨的修行法门之中,它是最重要的,没有任何障碍能够阻挠。它不但能够帮助其他众生,也能够带领你获致证悟。

  有一个真正的菩萨叫做朗里·塘巴53,不断地观修自他交换法。有许多次,他祈愿死亡时投生地狱道,以帮助所有在地狱道经历强烈痛苦的众生。然而,他的祈愿没有实现。在他的生命快要结束时,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禅观在他心中生起,因此他明白他即将投生极乐净土。他立即祈愿能够尽可能带领许多众生一起前往。他的愿望是如此的强烈,因此有大量的众生随着他投生极乐净土。

  53.朗里·塘巴(Langri Thangpa,1054-1123),阿弥陀佛的化身,格西波托瓦(Geshe Potowa)如太阳般的弟子。

  大班智达阿底峡的主要弟子种敦巴,是一个全心全意修持菩提心的修行者。阿底峡的手饱受一种强大疾病的折磨时,他对种敦巴说:“你有一颗善良的心。当把你的手放在我的手上,你慈悲的力量能够移除痛苦。”

  魔王摩罗(Mara)询问佛陀:“如果一个人重复念诵我的名号,不会为他们带来利益或伤害,但如果他们念诵文殊师利的名号,即使只念诵一次,就能够纾解他们的痛苦。为什么?”佛陀回答:“那种力量来自文殊师利等伟大菩萨所生起的慈悲。”

  莲花生大士是观世音的一个化身,慈悲的具体展现。他为其他众生奉献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因此即使在这个末法时代,仅仅忆念他或祈唤他的名号,就能够立即斩断障碍、逆缘和邪恶的势力,使它们失去力量,带来莲师身、语、意的加持。莲师抵达西藏时,他降服所有负面的力量,例如十二姊妹(Twelve Sisters)、二十一在家居士(Twenty-one Upasakas),以及许多其他阻碍佛法建立的障碍。他能够这么做,不是因为他受到嗔恨的驱使,而是受到慈悲和菩提心的力量驱使。

  有些人或许有这种想法:这些关于慈悲和自他交换的教法,是经典“渐法”(或称“渐门派”,gradual path)教法的一部分,不像大圆满或大手印等较高深的“顿法”(或称“顿门派”,direet path)教法那般有效。这完全是误解。唯有生起相对菩提心的慈悲,究竟菩提心——大圆满和大手印的精髓——才可能在你的心中诞生。

  龙钦·冉江和吉美·林巴54的教法如此广播,利益众人,乃是因为这两位伟大上师的心时时充满慈悲和菩提心。吉美·林巴的伟大弟子多竹·吉美·听列·宇色55前往西藏东部的省分康区传授龙钦心髓56,帮助了数千人。他后来写信告诉吉美·林巴:“因为我在山间僻静处观修慈悲那么长一段时间,才会有这样的结果。”

  54.吉美·林巴(Kunkhyen Jigme Lingpa,1729—1791),无垢友尊者、西藏国王赤松德赞、嘉瑟·哈杰(Gyalse Lharje)和噶里·班禅·贝玛·旺贾(Ngari Panchen Pema Wangyal)的化身。他拥有无数个莲师、耶喜·措嘉和龙钦·冉江的禅观。他的心意伏藏的集结《龙钦心髓》,以及其他著作,总共有九函。在他的弟子之中,最著名的是“四无畏”:吉美·听列·宇色(Jigme Trinle Oser)、吉美·嘉瓦·玉谷(Jigme Gyalwai Nyugu)、吉美·昆卓(Jigme Kundrol),以及吉美·果恰(Jigme Gocha)。

  55.多竹·吉美·听列·宇色(Dodrup Jigme Trinley Ozer,1745—1821),第一世多竹·千仁波切(Dodrup Chen Rinpoche)。吉美·林巴最重要的弟子,龙饮心髓传承的法嗣。

  56.龙钦心髓(Longchen Nyingthig)是十八世纪由莲师在禅观中显示给吉美·林巴的教法。它成为宁玛派的各种伏藏中,最常被修行者修持的伏藏之一。参见参考书目。

  自他交换法可以按部就班地达成。第一个阶段是把自己和他人视为同等重要——他人和你一样想要快乐,不要痛苦。因此,你应该希望别人快乐,如同你希望自己快乐,希望他们离于痛苦,如同希望自己离于痛苦。第二个阶段是自他交换,你希望其他人拥有你的快乐,你承担他们的痛若。第三个阶段是珍爱他人胜过自己,如同伟大的菩萨遇见一个盲人,会毫不犹豫地把眼睛布施出去。在这个阶段,所有自私自利的想法完全消失了,你只关心其他人的福祉。持续修持这个法门,直到你真的能够实行它为止。

  寂天大师在《入菩萨行论》中说:

  世界包含的所有喜悦,

  来自希望他人快乐。

  世界包含的所有痛苦,

  来自希望自己快乐。

  需要长篇大论的解释吗?

  幼稚的众生为自己设想,

  诸佛为他人的利益而努力:

  看看区分两者的差异!

  一个佛之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佛长久之大乐与圆满的显现——乃是从不断利益众生的愿望中生起。阿弥陀佛能够带领仅仅听闻他名号的众生,投生他的极乐净土,也是因为慈悲与菩提心的力量。

  佛陀爱一切众生如同他唯一的孩子。他曾说

  利益众生即是利益我,

  伤害众生即是伤害找。

  如同一个母亲因为某人

  帮助她的孩子而感到欣喜,

  我的心也因为某个人

  帮助任何众生而感到欢喜。

  如同一个母亲因为某人

  伤害她的孩子而感到悲伤,

  我的心也因为某个人

  伤害任何众生而感到忧伤。

  对一切有情众生生起慈悲,仿佛每一个众生是你唯一的孩子,是回报佛陀仁慈的最佳方式,而帮助众生则是献给佛陀之无上供养。如佛陀所说的:

  焚香、花朵、油灯等等,

  不是献给佛陀的最佳供养,

  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是最佳的供养。

  因此,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来供养佛陀——

  你的供养将使一切诸佛欣喜,

  将使一切众生欣喜。

  要取悦世尊,

  莫过于带领一切众生获得安乐。

  因此,对一切有情众生生起满溢的慈悲,乃是实现诸佛菩萨之愿望的最佳方式。身为一个初学者,你可能无法给予众生太大的帮助,但你应该不断观修慈悲,直到整个人充满慈悲为止。交换痛苦与快乐的法门,不是仅仅修持一座或一天的法门,而是修持日日月月年年的法门,直到菩提心从你的内在完全绽放为止。寂天大师的《入菩萨行论》是菩提心教法的精要。伟大的瑜伽士巴楚仁波切研习《入菩萨行论》时,一天学习不超过两个或三个偈诵,因为他观修这些偈诵,把它们的意义彻底融会贯通。巴楚仁波切不断地因为它是一个甚深美好的教法而深受感动,并在每一次读到末尾时感到悲伤。他总是随身携带《入菩萨行论》,直到他圆寂。

  B.把逆缘用于修道之座下修法

  为了在日常生活中继续修持相对菩提心,善用一个人注定要遭遇的逆缘,把它们当做修行的资粮是必要的。在座下阶段的修行,是修持与行菩提心相关的法门。

  逆缘有四种类型:(i)你不希望发生的四件事情,(ii)难以忍受的两件事情,(iii)利与衰,以及(iv)嗔恨与贪欲。

  i.把你不希望发生的四件事情用于修道

  这四件事情分别是:(a)衰,(b)苦,(c)毁,(d)讥57。

  57. 这“四件你不希望发生的事”分别是衰、苦、毁、讥。这四者的相反是利、乐、誉、称。此八者即所谓的“世间八法”(eight ordinary concerns)。

  a.如何把“衰”用于修道

  12

  如果一个人受到巨大贪欲的驱使,

  夺取了我所有的财富,或怂恿他人这么做,

  那么将我的身体、财物,

  以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功德回向给他,

  乃是菩萨的修行。

  一般人都认为,拥有资产和财富是值得向往的,但执着于财富和资产,却是修行的障碍。因此,某个人剥夺你的金钱和财物,事实上是让你脱离这些事物制造的枷锁,让你免于堕入下三道。除了心怀感激之外,你应该没有其他的感受。如果你一无所有,你就自由自在。没有敌人或窃贼会烦扰你。如俗话所说:

  如果你没有财富,窃贼不会闯入。

  如果你没有携带包袱,抢匪不会埋伏。

  重要的是,你要记住,如果失去一切,那只是你过去剥夺他人财物的业果。因此,除了气恼自己,你没有理由对任何人感到生气。从这个观点来看,不是你用财富、名声和地位招致敌人吗?如果没有标靶,箭就无处可射。由于过去生世所造作的恶业,你让自己成为痛苦之箭的标靶。

  伟大的菩萨永远不会对任何伤害他的人生起嗔恨的念头。相反的,那个人的福祉是他主要的关注。在佛陀身为菩萨的每一个过去生世之中,他遇见一个同一个人的转世;那个人不断为佛陀制造困难。相反的,佛陀总是竭尽所能地帮助那个人。在他身为释迦牟尼的那个生世,成为一个完全证悟的佛时,那个人投生成为他的堂弟提婆达多。即使提婆达多试图伤害佛陀,甚至有好几次要杀害佛陀,但佛陀一再地说,他没有把提婆达多视为敌人,反而把他视为仁慈的上师,教导他如何行止如同一个菩萨。

  有一次在一个前世,佛陀投生为一条蛇,后来被一群孩子用石头砸死。虽然他只要注视那群孩子,就可以杀死他们,但他让自己的心充满慈悲,并在死时祈愿,未来能够藉由这个因缘来利益他们。

  不论其他人如何伤害你,总是祈愿一切众生的痛苦都由你来承受,而不是由众生来承受。你要发愿,你将永远能够服侍众生,希望他们的心永远允满喜乐。如同你在修持上师相应法(或称“上师瑜伽”,Guru Yoga)时,你观想上师在你的头顶之上,在此,你要以一切有情众生为观修的对象,仿佛把他们背负在你的头上一般,并且祈愿能够驱除他们的痛苦,为他们带来快乐。如我们所了解的,献给诸佛最大的供养莫过于此。

  对伤害你的人生起慈悲,是清净障碍、离于嗔恨、发展正面本质的有效方式。事实上,这个方法是如此的有效,使得那个人对你造成的伤害带领你在菩萨道上前进。话说:

  我皈依任何伤害我的人,

  因为他是我所有安乐的来源。

  刚开始,把它付诸实修似乎有点困难。然而,拥有一颗真正善良的心,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用你的心去承担伤害你的人的所有痛苦,然后怀着大悲,把你的快乐送给那个人。你也可以用相同的态度供养水食子,或施行火供,以及观想你把身体布施出去,做为献给三宝的供养、献给护法的礼物、送给有情众生的赠礼,以及偿还冤亲债主的业债。

  对于从事这些修行法门而言,拥有一个修持四无量的稳定基础是重要的。这四无量分别是无量慈,希望所有其他众生拥有快乐的愿望;无量悲,希望所有其他众生远离痛苦的愿望;无量喜,希望所有已经拥有快乐的众生,其快乐能够维持增长;无量舍,认清一切众生都值得享有同等的慈、悲与喜,不因为你和众生之间好、坏或不存在的关系而有多少的差异。

  在早晨,你的第一个念头应该是,承诺在一天当中,竭尽所能地去帮助其他众生,为一切众生带来究竟之安乐。在傍晚,把你在白天积聚的功德回向给一切有情众生。如果有任何人曾经试着伤害你,那么立下愿望,希望他们离于所有的嗔恨和恶意,愿他们所有良善的愿望都得以实现。

  刚开始,要真正改变你的态度是困难的。但如果你了解修心背后的意义,并持续努力去应用这个修心的法门。你会发现,它能够帮助你度过每一个困境,如同一台设计良好的车辆能够轻易迅速地行驶于任何路程。

  b.如何把“苦”用于修道

  13

  如果有人即将斩下我的头,

  即使我没有丝毫过错,

  透过悲心的力量,

  担负他所有的恶业,

  乃是菩萨的修行。

  重要的是,不论某个人即将对你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即使要斩下你的头颅,或带来其他可怕的痛苦——你要记得这是你过去行为的结果。在一个前世,你必定对其他人做了相同的事情。切勿愤怒。让你的仇敌去做任何能够令他心满意足的事情。对你的仇敌充满慈悲。种敦巴曾说:

  如果某个人把我碎尸万段,

  愿我没有丝毫的恼怒,

  而是立即披上忍辱的盔甲。

  菩萨试着给予协助和利益来回应所受的伤害。如果你看见某人正在做一些负面的事情,那么思量他正在为自己所积聚的痛苦,祈愿他负面行为的业果由你来承担,使他免于堕入下三道,并且把你行善的业果回向给他。

  如此修行也有助于根除“有一个真实存在的自我”的信念。因为终究来说,你真正的敌人不是某些残酷无情、有权有势的人,或某些凶残的掠夺者,或铁石心肠的竞争对手;这些人不断骚扰你,夺走你的一切,或用法律诉讼来威胁你。你真正的敌人是你相信有一个自我。

  “有一个恒久的自我”的想法,让你在过去无数个生世之中,无助地在轮回的下三道中流浪。此时此刻,正是这个想法阻止你去让自己和他人从轮回中解脱。如果能够放下那个“我”的念头,你会发现,让自己解脱是容易的,去解脱他人也是容易的。如果今天你克服“有一个真实存在的自我”的信念,今天将获致证悟。如果你明天克服这个信念,明天就会获致证悟,但如果永远没有克服这个信念,你将永远无法获致证悟。

  这个“我”只是一个念头,一个感受。一个念头天生不具有任何实体、形状或颜色。举例来说,当强烈的嗔恨感受在心中生起时,你想去打斗或去毁灭某个人,那么是这个嗔恨的念头握着武器吗?它能够率领一支军队吗?它能够像火焰一样烧伤任何人、像石头一样压垮他们,或像一条猛烈湍急的河流把他们带走吗?不能。如同其他的念头或感受,嗔恨不具有真实的存在。它甚至无法在你身、语、意的任何部位找到。它如虚空中的风。与其让这种狂野的念头决定你的行为,不如去检视它们本俱的空性。举例来说,你或许发现自己突然和某个你认为会伤害你的人面对面,一种强烈的恐惧感因此生起。一旦你了解,那个人对你只有良善的意图,你的恐惧就会消失。它只是一个念头。

  同样的,即使你已经花了许多生世的时间来相信这个“我”的真实性,但是一旦你了解,这个“我”没有本俱的存在,你的信念就会轻易地消失。如果你没有觉察到“我”的真实本质,这个“我”的想法就具有左右你的力量。没有了“有一个自我存在”的信念,嗔恨、贪欲、恐惧等情绪就无法再生起。检视伤害的本质:它是无法抓取的,如同在水面上画画一般。当你真正体验到这一点,嗔恨会自行消失。一旦念头的巨浪平息,一切都变得如虚空一般,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也没有什么可以获得。

  “我”仅仅是你赋予短暂结合之概念的标签,以及你对身、语、意的执着。“我”不是一个如诸佛之法身本质那般究竟的、永恒不灭的真谛。运用任何修行法门来消融“我”这个概念,以及伴随“我”而来的自私发心,即使你在一开始没有成功,也要继续尝试。

  c.如何把“毁”用于修道

  14

  即使有人用各种难听的话贬损我,

  并且在千万个世界中到处张扬,

  出于慈悲,

  我赞美这个人的功德,

  乃是菩萨的修行。

  如果有人诽谤你、贬损你,那仅仅是你在过去批评、侮辱其他人,尤其是批评侮辱菩萨的结果。与其对这种人感到愤怒,相反的,你应该感谢他们给予你机会来清净过去的错误行为。重要的是,在所有的情况下,你都要如实地依照教法来行止——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你不应用教法,那么领受教法有什么意义?遭遇逆缘是你把教法付诸实修的最佳机会。

  有一次在拉伦寺(Ratreng monastery),一个清白的僧侣被指责是偷盗一只金碟子的窃贼。他去见寺院的住持,并问住持:“我没有犯错,我应该怎么做?”住持建议他:“接受指责,供茶给所有的僧侣,你终将被证明清白无辜。”僧侣照着住持的建议做。那天晚上,他拥有许多吉祥的梦兆,表示他整个人被清净了。之后不久,遗失的金碟子也被找到,那名僧侣洗刷了冤屈。住持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做了一个结论:“这是正确的行为方式!”

  因此,你要记得,不论你拥有美誉或声名狼藉,它完全不具有任何客观的真实性,不值得你去在意。过去伟大的上师从不为了这种事情而烦恼。他们总是用仁慈、忍辱来回应诽谤。

  朗里•塘巴正是如此的上师。在他禅修的洞穴一带,曾有一对夫妻所生的孩子总是在婴儿时期夭折。另一个孩子尚未出世之前,他们前去请教一个传神谕的人。那个神使说,只有他们声称孩子是一个上师的子嗣,孩子才能活下来。因此,妻子带着男婴前往洞穴,把男婴放在朗里•塘巴的面前。她说:“这是你的儿子。”之后就离开了。朗里•塘巴对此未置一词,只要求他认识的一名虔诚妇女来哺喂、照料孩子。可以肯定的是,朗里•塘巴身为僧侣,却生养了一个孩子的闲话满天飞。几年之后,男孩的父母带着大量的供养前来,充满恭敬地对朗里•塘巴说:“请原谅我们。虽然你一点过失也没有,但我们却让不利于你的谣言四处传播。这个孩子能够活下来,全是因为你的仁慈。”如往常般宁静地,朗里•塘巴把孩子交还给他的双亲,没有说只言片语。

  一些人投入所有的精力,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来追求名望声誉。名望声誉和恶名昭彰都不过是空虚的回音。你的名誉如同诱人的海市蜃楼,能够轻易地让你走入歧途。毫不犹豫地抛弃名声,如同你把鼻涕从鼻子擤走一般。

  d.如何把“讥”用于修道

  15

  在大型集会之中,

  某人用侮辱的语言揭露我隐藏的缺陷,

  恭敬的向他行礼,

  视其为法友,

  乃是菩萨的修行。

  如果你想要成为佛陀真正的信徒,那么,当你受到伤害时,绝对不要报复。你要永远记得四种正修法(four principles of positive traning),它们分别是:如果有人虐待你,不要回报以虐待;如果有人对你发怒,不要以发怒来回应;如果有人揭露你隐藏的过失,不要以揭露他的过失来回应;如果有人攻击你,不要报以攻击。

  如果有人批评你,挑你最敏感的痛处,或愤怒地用最冒犯的语言来羞辱你,不论有多么难忍,都不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修持忍辱,绝对不要发怒。用正面积极的态度来承受,把它当做放下骄慢的机会。透过把胜利送给他人,快乐地接受失败,来修持布施和慈悲。让其他人获胜,是所有佛教修道的特征之一。事实上,有什么去获胜或失败的?从究竟的观点来看,输赢之间没有丝毫差异。

  ……许多佛教上师被虐待,被当做罪犯来对待,以及被殴打。他们没有生起嗔恨,反而祈愿一切有情众生之恶业,都因为他们被恶意攻击而获得清净。如这些上师一般,当你被羞辱,祈愿你能够运用你和羞辱你的人所结下的因缘,带领他们获得解脱。

  没有什么羞辱大到让人无法忍受。如果你觉得恶毒地回应、用尖酸刻薄的语言来唇枪舌战、予以反控是正当的,一定会火上加油,使双方怒上加怒。这是人们开始争斗、杀害彼此的方式。谋杀和战争都仅仅起于一个嗔恨的念头。寂天大师说:

  没有能和嗔恨相似的邪恶,

  没有能和忍辱相比的苦行。

  因此,绝对不要屈服于嗔恨。要忍辱。此外,要感谢羞辱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予你一个宝贵的机会,增强你对菩提心的了解与修持。伟大的吉美•林巴说:

  敌人的恶劣对待,

  是你禅修的催化剂;

  你不应受到的无礼斥责,

  会向上策励你的修行;

  伤害你的人是上师,

  挑战你的执着与嗔恨——

  你如何能够报答他们的仁慈?

  的确,如果你缺乏勇气去面对自己隐藏的过失,你的修行不可能有太大的进展。任何帮助你看清那些过失的人或情况,不论有多么的令人不自在或令人感到羞辱,都是在帮你大忙,阿底峡说:

  抨击你的隐藏过失的人,是最佳的法友。

  揭穿你的隐藏过失的教导,是最佳的教导。

  敌人、障碍与疾病的痛苦,是最佳的激励。

  噶当派上师夏瓦巴58曾经告诫前来见他的弟子说:“我只显露人们隐藏的缺患。如果你能够不气恼,就留下;如果你无法不气恼,就离开!”

  58.夏瓦巴(Shawopa)或夏瓦•甘巴(Shawo Gangpa,1067-1131)朗里•塘巴的弟子。也是种敦巴三个主要弟子補托瓦(Putowa)、千噶瓦(Chengawa)和布琼瓦(Puchungwa) 三昆仲的弟子。

  因此就世间八法而言,即使从相对的观点来看,也有许多方法能够根除善恶好坏、你想要发生的事物和你不想要发生的事物之间的分别。从究竟的观点来看,利与衰、乐与苦、誉与毁、称与讥之间没有丝毫差别。它们都是平等的,其本质皆空。寂天大师说:

  由于事物缺乏真实的存在,

  那么有什么可以得到,什么可以失去?

  有谁向我献殷勤和荣誉,

  有谁轻蔑辱骂我?

  苦与乐从何处生起?

  是什么给我喜与忧?

  ii.把两件让人难以忍受的事用于修道

  这两件事分别是:(a)待人仁慈而被以无礼回报,(b)羞辱。

  a.如何把“待人仁慈而被以无礼回报”用于修道

  16

  被我视如己出地来关爱的人

  待我为仇敌,

  如母亲爱生病的孩子一般更加爱他,

  乃是菩萨的修行。

  如果你善待他人而期待有所回报,或希望人们仰慕你是一个菩萨,这就是一个错误。这种态度与菩萨的真正发心之间有天壤之别。你不但不应该期待任何回报,当人们忘恩负义时,你也不应该感到丝毫的困扰。你为某个人冒了生命的危险,但那个人可能用怨怼、仇恨或伤害来回报你的仁慈。然而,你只应该更加爱他。只拥有一个孩子的母亲,不论孩子做了什么,都对他充满爱意。当她哺育孩子时,他可能啃咬她的乳头,使其严重受伤,但她永远不会发怒,或爱他少一点。不论发生了什么事,她都将竭尽所能地继续照顾他。

  许多人没有你所拥有的幸运,得以遇见一个上师,因此他们无法脱离迷妄。不论他们的行为有多么恶劣,他们比任何其他人更需要你的帮助和慈悲。你总是要记得,伤害你的人完全是情绪的受害者。想一想,如果他们能够远离这些情绪,该有多么美好。当一个轻率粗心的孩子无礼地对待一个体贴周到的大人时,那个大人不会感到愤怒,反而会试着用大爱来帮助孩子有所改善。

  碰到一个伤害你的人,等于碰上一个珍贵稀有的宝藏。尊敬那个人,善用这个机会来根除你的缺患,在修道上有所进展。如果无法对那些恶劣对待你的人生起慈悲,这是你的心尚未完全转化的微兆,需要更加精进努力地转化你的心。

  真正的菩萨从来不希求回报。他出于天生的慈悲,自然而然地回应他人的需求。因果报应不爽,因此菩萨利他的行为肯定会结出果实——但他从来不有所指望。他从来不会去想,人们没有表现出足够的感激,或人们应该待他更好。但如果某个曾经伤害菩萨的人,后来改变行为举止,走上修行的道路,获致解脱,将使菩萨感到全心的欢喜和满足。

  b.如何把羞辱用于修道

  下一个部分是关于如何处理人们用羞辱回报仁慈。

  17

  即使同僚或部属

  出于骄慢而竭尽所能地贬损我,

  恭敬地视他们为头顶上的上师,

  乃是菩萨的修行。

  一个和你拥有同等能力或地位的人,或一个没有任何良善品质、地位比你低下的人——尽管你待之以礼,对他体贴周到——可能会出于自负骄慢而轻蔑地批评你,试着用各种方法来羞辱你。这种事情发生的时候,不要气愤或恼怒,或觉得自己遭受恶劣对待。

  相反的,把这种人视为指示你解脱道的仁慈上师,敬重以待。祈愿你能够尽可能地善待他。不论发生什么事情,不要希望有采取报复的时刻。那些缺乏你所拥有的教育、力量和技能的人鄙视你、伤害你,而你能够安忍地承受,这种忍辱的能力尤其令人仰慕。在安忍地承受羞辱时,仍然保持谦卑,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来对治根深蒂固的串习——只顾自己的快乐和欢悦的串习。

  绝对不要骄慢自大。相反的,采取最谦卑的姿态,视每一个人在你之上,仿佛你把他们背负在你的头上一般。话说:

  把一切有情众生背负在头顶之上,

  即是菩萨之火炬和旗帜。

  伟大的上师种敦巴甚至会绕行一条在路旁的狗,认清那条狗如一切有情众生般具有佛性。

  iii.把“成功”与“匮乏”用于修道

  a.如何把“匮乏”用于修道

  18

  即使遭受他人的捨弃和诽谤,

  身染重病,

  受到邪魔的侵害,

  仍然担负一切众生的痛苦和过失,

  不灰心丧志,

  乃是菩萨的修行。

  在这个世界上,无以数计的人丧失一切——食物、衣着、住所和情感,他们几乎无以维生。许多人是遭受虐待的受害者,或染上严重的疾病。

  当你承受如此的痛苦折磨时,怀着慈悲和勇气去祈愿白己承担一切众生的困难和痛苦,把你所拥有的快乐布施给众生。试着去提供人们所需的一切,思量痛苦的正面品质。

  事实上,痛苦在许多方面有助益。它激励你的发心。如许多教法所指出,没有痛苦,就没有脱离轮回的决心。悲伤是有效对治骄慢的解药,巴楚仁波切曾说:

  我不喜欢快乐,我喜欢痛苦:

  如果我快乐,五毒就会增长。

  如果我痛苦,我过去之恶业就会耗尽。

  我不重视高位,我喜欢卑下低微。

  如果我重要,我的骄慢和妒嫉会增长;

  如果我卑下低微,我会轻松自在,

  我会增长修行。

  最低下之处,是过去圣者之座席。

  卡拉•贡秋59说:

  困难是上师;

  障碍是修持佛法的动力,

  痛苦是扫除恶业的扫帚,

  切匆嫌弃它们。

  59.卡拉•贡秋(Kharak Gomchung),十一世纪的噶当派大师,一个放弃所有活动,仅仅从事修行的出离者之完美典范。想到不可避免的、即将发生的死亡,他甚至甚至不造通往他的洞穴的阶梯,也不移除洞穴入口长满荆棘的树林。他认为,如果他那天就要死去,做这些事情是多么浪费时间。他以无限的悲心闻名。他的著作《七十支法语》(Seventy Counsels of Advice)浓缩了噶当派教法的精髓。他是格西贡巴(Geshe Gonpa)最重要的弟子。他的弟子则包括谷•东(Ngul Ton)和达玛•雅(Dharma Kyap)。

  的确,困难的时刻和情况生起时,即是真正的修行和装模作样之间的差异立见分晓的时候。

  有渴望夺取生命的恶灵。阻止他们伤害你及他人的最佳方式,不是怀着嗔恨与他们战斗,而是一再地观想你把自己的身体当做供养来满足他们。在你准备就绪,能够为了其他众生而布施你的生命和身体之前(目前你无法做到这个程度),你至少能够在心意上如此从事。当你的心习惯了利他的慈悲之后,你的语言和行为将自然而然地反映出那种态度。

  曾有五个罗刹(以血肉维生,如食人魔般的众生)抵达一个陌生的国家,准备大肆猎杀。他们首先攻击羊只,试着用武器、尖锐的牙齿和爪子杀害眼睛所见的每一个生物,却徒劳无功——他们无法杀害任何动物,甚至无法伤害它们。这个国家的生物似乎刀枪不入,仿佛它们是石头做的。他们的嗔恨转为惊讶。他们询问一些牧羊人:“为什么我们无法杀害任何一只羊?”牧羊人告诉他们,这个王国是由一个名叫“慈爱的力量”的君王所统治。他一直待在宫殿最高的塔内,全神贯注、深刻地观修慈悲。正是他慈爱的力量,使王国之内没有饥荒、疾病或瘟疫,没有生物能被杀害。

  五个罗刹前去会见国王。他们告诉国王,为了活下去,他们必须吃肉饮血,但他们在他的王国之内找不到任何食物。国王说:“我想给你们提供食物,但我不能让你们伤害任何人。由于你们需要血肉来维持生命,因此就把我自己的血肉给你们吃。”国王用一枝矛刺穿身体,把血肉布施给五个罗刹。五个罗刹尝到菩萨国王的血时,突然体验到一种慈爱的甚深禅定状态。他们立下誓言,从那个时候开始,绝不伤害任何生命。

  这个故事说明了慈爱的力量。《大乘庄严经论》提及观修慈心所生起的八种无上功德60。巴楚仁波切曾说:观修慈心可以平息邻近地区所有的灾难和纷扰。密勒日巴尊者也说,对待人道众生如同对待天道众生,等于是献给我们自己一个宝藏;如果我们只希望他人快乐,并且充满慈心,就会开启各种圆满成就的宝库,而我们所有的愿望都会自然而然地实现。

  60.《大乘庄严经论》提及观修慈心所生起的八种无上功德:1)天众与人将随喜;2)他们将保护你;3)你不会受到毒药的伤害;4)也不会受到武器的伤害;5)你将拥有一个快乐的心;6)你将体验到各种快乐;7)你将毫不费力地成就愿望;8)即使你没有立即获得解脱,也将投生上三道。

  b.如何把“成功”用于修道

  19

  虽然我具有名望,受人敬重,

  如财神般富有,

  但去了解世间的财富和荣耀缺乏本质,

  并且离于骄慢,

  乃是菩萨的修行。

  菩萨把财富、美貌、影响力、功成名就、家庭传承(即今生所关注的一切凡俗事物)视为如闪电般转瞬即逝,如露珠般短暂,如泡沫般空洞,如蛇皮般逐渐蜕去。不论他拥有什么样的世俗成就和殊荣,他从不自大骄慢。

  不论你累积了多少财富,它终究都会被取走,不是被盗匪、被有权有势的人取走,就是被死神取走。如果你的子孙继承了你的财富,它不一定会为他们带来任何真正的好处;他们可能会用它来超越敌人,左右亲戚,以及累积会把他们推入轮回下三道的恶业。

  密勒日巴总是教导在家弟子:慷慨布施那些穷困潦倒的人,是成就佛法的最佳方式。怀着利他心所从事的布施行为,即使是微小的,也能够积聚大量的功德。如果你拥有权势和财富,那么让它们充满意义;要如西藏三个伟大的法王61一般,为了佛法和利益众生来运用权势和财富。另一方面,吝啬贪婪(不论你目前是富裕或贫穷)即是种下投生饿鬼道的种子;饿鬼道的众生会被剥夺一切。

  61.松赞干布(Songtsen Gampo,609-698)、赤松德赞(Trisong Detsen,790-844)和赤喇巴千(Tri Ralpachen,于815-838统治西藏)。在他们统治西藏期间,由于他们的信心、努力和慷慨,佛教经典、论著和上师因而被带入了西藏。

  祈愿你能够追随伟大菩萨的典范;伟大的菩萨因为过去的慷慨布施及其累积的功德,投生成为有权有势的君主,拥有惊人的财富。他们用财富来帮助穷困的人,纾解饥荒和疾病。除了照料民众肉体的安康之外,也教导民众避免十不善业62,从事十善业。他们充满慈悲的事业使王国内每一个众生免于堕入轮回的下三道,在他们的王国之内,作物丰收,繁荣昌盛,充满安乐。

  62.十不善业包括:身的三不善业——杀生、偷盗和邪淫;语的四不善业——妄语、两舌、恶口和绮语;意的三不善业——贪欲、嗔怨和邪见。十善业是去避免十不善业,从事与十不善业相反的行为。

  如是思惟:“愿一切有情众生的需求,即使是最微小的昆虫的需求,都被圆满实现。”尽可能地善用财富来帮助他人。在任何可能的时候,试着提供他人日常所需的食物、衣着、住所等等。在此同时,立下这样的愿望:希望能够给予一切众生佛法的无上礼物,来圆满实现他们究竟的需求。

  iv.把“贪”与“嗔”用于修道

  a.如何把嗔恨的对象用于修道

  20

  如果没有克服自己的嗔恨,

  愈去和外在的敌人交战,

  敌人的数量就越多,

  因此,用慈悲的军队来调伏自心,

  乃是菩萨的修行。

  一旦降服了嗔恨,你将发现外在世界不再有任何仇敌。但如果你持续让嗔恨为所欲为,努力去克服外在的敌人,你将发现,不论击败多少敌人,总会有更多敌人取而代之。即使你能够征服宇宙中的所有众生,你的嗔恨也只会更加强盛。放纵镇恨,你将永远无法适当地处理嗔恨。嗔恨本身是真正的敌人,不容许存在。观修忍辱与慈心,乃是掌控嗔恨的方式。一旦慈悲在你的心中生根,就不会再有外在的敌人。如《百颂》(The Hundred Verses)中所说的:

  如果你出于嗔恨而杀人,

  你的敌人将永不止息。

  如果你杀死嗔恨,

  你将一次杀尽敌人。

  在过去的一个生世之中,佛陀是一只巨大的海龟。有-天,它在见不着陆地的汪洋中看见一艘遭遇海难的船只正在下沉。船上的一些商人即将灭顶,但这只海龟救了他们,把他们背在背上游了很长一段距离,抵达最近的海岸。把商人平安地带上陆地之后,它筋疲力竭地在海滩上睡着了。在它睡着的时候,有八千只苍蝇开始啃噬它的身体。海龟在巨大的痛若中醒来,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明白它没有办法摆脱所有的苍蝇;如果它跳入大海,苍蝇都会死亡。因此身为菩萨,它留在原处,让苍蝇噬尽它的身体。它心中充满了慈心,并祈愿:“当我证悟时,愿我耗尽所有这些昆虫的烦恼与恶业,根除它们相信事物真实存在的信念,进而带领它们成佛。”如此祈愿的结果是,佛陀在印度鹿野苑初转*轮时,之前的八千只苍蝇已投生成为在场听闻佛法的八千名天众。如果海龟在嗔恨中投入大海,杀死了那八千只昆虫,它的痛苦将没有尽头。出于嗔恨而杀害任何一个生命的结果是投生地狱道,在其中停留一大劫的时间,也就是人道五百个生世的时间。

  绝对不要发怒。即使有人蓄意、恶意地伤害你,也不要发怒。如我们所了解,你应该感谢这样的人帮助你清净过去的恶业,增长你脱离轮回的决心,并且生起慈悲。

  这年头,饥馑、冲突、战争及其他动乱在世界各地不断增加。这是因为人们放任情绪,使其变得难以驾驭,进而听情绪之令来行事。当贪、嗔、痴、慢、疑减少时,冲突会减少。世界上的流行病、天然灾害也会减少。如同火熄灭了,烟也跟着消失。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把心转向佛法。

  教法的一个重点在于,明了执着、嗔恨和无明是你最老的敌人,一旦你降服它们,外在世界就不再有任何敌人。有朝一日,你将非常清晰准确地看清这个道理。如果你不了解这个重点,并且轻率地行止,你的情绪会完全失控。

  在嗔恨之中,你可能准备在战争中牺牲生命,甚至可能在一眨眼之间杀害地球上的每一个人,而没有任何悔恨。当你放任嗔恨,让它接管你的心,蓄集了全副力量的时候,就会发生这种事情。检视嗔恨本身,你将发现它只不过是个念头,没有别的。如果嗔恨的念头消失了,它就不会导致出于嗔恨的行为,也就不会产生负面的业果。用了悟来践踏嗔恨,它将如同天空的云朵般消敌。随着嗔恨的消散,“敌人”的见解也将随之消失。

  嗔恨及其他情绪会持续在凡夫俗子的心中涌现,但它们都可以用正确的对治解药来抵消。因为在本质上,它们全是空虚的。重要的是,了解所有外在的痛苦皆来自这些存在于心续中的有毒情绪。如格西布托瓦63所说:

  63.格西布托瓦(Geshe Putowa),也就是仁千•萨(Rinchen Sal,1031-1105),种敦巴的三个主要弟子之一,参见注解40。

  如果你视任何人为敌人,对其他人有亲疏远近之分.你将不会成佛。因此,无分别地对数量如虚空般广大浩瀚的一切有情众生生起慈悲。

  怀着清净的发心把心转向内在,应用正确的对治解药。你将能够如法地转化自己,依循菩萨道来行止。

  b.如何把贪欲的对象用于修道

  21

  感官的享受如同盐水,

  尝得愈多,口愈渴,

  立即捨弃所有会引生执着的事物,

  乃是菩萨的修行。

  不论你今天享有什么样的舒适、财富、美貌和权势,都是过去生世从事一些微小善行的结果。不论你拥有多少的舒适、财富、美貌和权势,永不满足是一般人的特征。你或许拥有多过你实际需要的财富,你或许胜过众多对手,你或许拥有亲密的朋友和亲人,但这些永远都不够;即使金币如下雨般从天而降,也可能都不够。当你对所有令人向往的事物64的渴望变得如此根深蒂固时,试着去满足你的渴望,就如同饮用盐水——喝得愈多,愈感到口渴。

  64.在此,扎楚仁波切(Dzatrul Rinpoche)的论释包括一个针对酒、肉和性的危险所做的长篇陈述。见附录二。

  “不满足”的毁灭力量可以由顶生王65的故事来说明。顶生王在过去的生世积聚了大量的功德,然后投生成为一个转轮圣王。他逐渐登上天道不同层次,最后达到三十三天(the celestial Heaven of the Thirty-Three)的层次。在那里,他能够和天神中的天神帝释天共享王座。帝释天拥有许多劫的寿命,能够享受如意树的果实,饮用仙湖的甘露,用身体散放出来的光芒照亮整个宇宙。顶生王本来能够继续享受如此精致的快乐,但他想要杀害帝释天,好让自己变得更有权势,成为宇宙中最伟大的人物。这个念头恰巧在他的功德耗尽时生起,他痛苦悲惨地死去,堕入凡俗的世界。

  65.这个故事被记录在描述佛陀前世的《本生经》(Jataka tales)之中。顶生王(King Mandhatri)藏文“噶拉努”(Ngalenu),在毗婆尸佛(Buddha Vipashyin,即“胜观佛”)时期的一个前世,曾经是一个小男孩。他遇见正要去化缘的毗婆尸佛,立刻对毗婆尸佛生起巨大的信心,而想要供养毗婆尸佛,但是他只在口袋里找到一把豌豆。他以供养的手势把豌豆扔向毗婆尸佛。四粒豌豆落入毗婆尸佛的托钵,两粒豌豆落在毗婆尸佛心间的位置,一粒豌豆则卡在毗婆尸佛的袈裟之中。如此的供养的结果是,这个小男孩转世成为统御四大洲的顶生王,最后达到“三十三天”(Heaven of the Thirty-Three)的层次,与连续三十七位帝释天共享王座。根据《本生经》的另一个版本,这个小男孩在施行供养的最后,以一种负面的态度把四粒豌豆丢在地上,而他从天道坠落,则是这最后四粒豌豆的结果。

  细看古往今来大城市中的生活,你会看到人们狂热地累积持续增加的财富,却仍然毫不满足地死去。阿底峡说:

  放弃对一切事物的贪欲,

  保持无贪无欲。

  贪欲不会带来快乐,

  它斩断解脱的生命。

  知道如何满足于你所拥有的事物,即是拥有真正的财富。过去伟大的圣哲和隐士具有满足于他们所拥有的事物、满足于他们的生活方式的能力。他们居住在僻静处,以洞穴为住所,以最少的必需品来维持生命。

  当你知道如何去判断什么是足够的,你将不再受到渴望、贪欲和需求的折磨。否则,如俗话所说的:“渴望如同一条狗——它得到的愈多,想要的愈多。”佛陀的追随者,阿罗汉和声闻(shravaka),仅仅拥有橙黄色的袈裟和一只托钵。他们用一生的时间来从事甚深的禅定。那是他们让自己从轮回中解脱的方式。他们不向往财富、名声或地位;他们认为这些事物毫无意义,毫不犹豫地把它们留在身后,如同尘土中的唾沫。如今人们忙碌地追求物质,全神贯注于自己能够得到什么。结果,闻、思、修退减了,佛陀的教法也随之衰微。

  事实上,闻、思、修是永不足够的唯一事物。甚至连最博学多闻的圣哲(例如世亲66:他记忆了九百九十九本重要的论著),都不曾认为他们已经达到学问的顶峰,并明了仍然有大量的知识要去学习。菩萨婆素拔陀(或“世贤”,Kumara Vasubhadra)亲炙一百五十位上师,但没有人曾经听他说自己已经领受了足够的教法。智慧主文殊师利通晓一切,行走宇宙十方之所有净土,不断请求诸佛为了众生来转动大乘教法的*轮。

  66.世亲(Vasubandhu),无著的弟弟兼弟子,精通佛陀的整套教法,是印度最伟大的班智达之一。

  因此,你要满足于拥有的凡俗事物,但绝不要满足于佛法。如果你对凡俗的贪爱和厌恶永不满足,又不渴望佛法,你只会愈来愈向下沉沦。

  II.究竟菩提心

  究竟菩提心的修行包括:(A)毫不执着地安住在离于戏论之状态的座上修法,以及(B)舍弃相信贪嗔之对境为真实存在的座下修法。

  A.毫不执着地安住在离于戏论之状态的座上修法

  22

  一切生起之现象乃心之造作,

  心的本质离于概念之限制。

  认清心之本质,

  然后停留在这认识之中,

  不造作,

  不持有主体与客体的概念,

  乃是菩萨的修行。

  在今生之中,你对周遭的一切有许多不同的认知与看法。让我们举你和其他人之间的关系为例。你对某些人产生正面的看法——朋友、亲人、施恩于你的人、保护你的人;你视其他人为仇敌——那些批评你、毁损你的名誉、打败你、愚弄你或诈骗你的人。这个过程从感官开始;透过感官,我们的心感知到各种形状(色)、声音(声)、气味(香)、味道(味)和感觉(触)。当心觉察到这些外在的对境,它把它们加以分类。它受到令它感到愉悦的对境吸引,并试图去避免令它感到不悦的对境。然后,心开始受苦,因为它得不到它想要的、令它感到愉悦的事物,同时必须经历它想要避免、令它感到不悦的事物。它总是忙碌地追逐一些令它感到舒适愉快、或它想要去享受的情境,或努力去逃避一些它不想要的、困难的、令它感到不悦的情况。但这些令人愉快或不悦的体验,并不是你所感知的对境本俱之功能。它们仅仅是心之造作。

  让我们以感知视觉形相的过程为例。对境是外在世界的一个特定形相,眼睛是感觉到这个对境的器官,而意识则感知到这个影像,并加以分类。看到一个美丽俊俏的人、一个亲爱的亲人或一尊佛像时,你感到欣喜;看到一件丑陋的事物,或某个心怀恶意的人前来揶揄或攻击你,你感到不悦、焦虑或愤怒。所有这些认知与看法都是从心生起。它们由你感知到的对境所触发,但它们本身并不存在于那个对境之中,也不源自心以外的任何处所。

  一般而言,心是它偏颇认知的奴隶。心把每一件事物区分为讨人喜欢或不讨人喜欢,并且不断努力去体验令它感到愉快的事物,去除令它感到不悦的事物——对这不是离苦得乐之道的事实视而不见。盲目的无明驱使心不断地生起喜爱与憎恶的感受。你永无止境地投入俗务,而这些俗务不比在水中作画长久。你全然投入这些令人分心的事物,耗尽了生命,浪费了目前享有的、珍贵的暇满人身。

  心造作一切。因此,你唯一要做的,即是掌控你的心。帝洛巴教导那洛巴说67:

  束缚你的不是你所感知到的事物,

  束缚你的是你对该事物的执着。

  斩断你的执着,那洛巴!

  67.帝洛巴(Tilopa,988-1069)及其弟子那洛巴(Naropa,1016-1100)是印度著名的大成就者。

  如果你能掌控你的心,心自然而然会保持专注、宁静和明觉。你甚至能够在人群中漫游徘徊,而不被贪欲或嗔恨所分散带走。但如果你没有掌控你的心,受到串习的影响制约,那么即使你在一个僻静处闭关,念头仍将一个接一个生起,如同水中之涟漪。过去的记忆将栩栩如生地在你心中涌现,对未来的计划、决定和臆测也将栩栩如生地在你心中涌现。你将把所有时间花在追逐念头和概念之上;如此大量的心理活动,对修行一点用处也没有。

  一个受到控制的心,乃是快乐唯一的、真正的来源。但要掌控你的心,你必须更加明白心如何运作。因此,这个心是什么?

  当你看到一个讨人喜欢的形相、朋友或亲戚,一种快乐的感受生起,你心想:“遇见他们多么快乐!”就一个面向而言,这是心。当你看见一个不喜欢你、指控你偷窃或不诚实的人,你可能会生起愤慨和暴怒的感受,这是心的另一个面向。这些反应都只不过是念头,然而一旦它们在心中生起,就能够扩张,生起更多的念头,变得非常强而有力。一旦嗔恨生起,它可能会增长到你准备要杀人的地步。一旦执着和贪欲被激起,你可能很快就准备要不择手段,用身上的每一分钱去获得你渴望的事物,不论是一个女人、男人或其他物品。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会看清它只不过是念头,没有别的。你感知到的每一件事物都是如此。

  现在你看我坐在这里,你心想:“他正在教授佛法,我最好仔细听他在说些什么。”这些也是念头。你认为在你面前有某件坚实的事物,是因为你感知到一个对境,并生起与这个对境有关的各种感受。

  如我之前所说的,这个过程始于感官觉知。有一个识感知到色相,一个识感知到声音,一个识感知到味道,一个识感知到气味,另一个识感知到触觉。但这些还不是我们所谓的念头,它们仅仅是基本的觉知。接着,当你接触到某件事物,一连串的念头被触发了。举例来说,如果你刚刚听到某人赞美你,你开始感到得意洋洋,心想你的声誉正在提升。或者,某人刚刚羞辱你,你开始感到厌烦,这些都只不过是念头。简而言之,心只不过是这些随机念头的集合。

  过去的念头已经逝去。自从日出以来,在你心中生起的无数念头已经全部消失。未来的念头尚未生起,而未来的念头会是什么,难以捉摸。谁知道从现在开始一直到午夜,你会想些什么?因此,你只剩下当下的念头可以检视。

  我们来检视一个当下的念头。举例来说,你可能会想:“我冷。”这个念头在你的皮肤之中,或在骨头、神经之中,还是在心脏、脑部或肝脏之中?如果你认为有某一件事物在某一个地方,那么它具有任何形状吗?它是方形、圆形、还是三角形?它有颜色吗?它是红色、蓝色、黑色、黄色,还是什么颜色?或者它如天空中的彩虹,因为各种因素的结合而突然显现?

  不论你多么努力地去看,你都无法用手指指着任何一件事物说:“念头在这里!”你无法这么做,是因为念头的本质是空,除了空性之外,没有别的。

  当一道彩虹栩栩如生地在天空显现,你可以看见彩虹缤纷美丽的色彩,但你无法把它当做衣服来穿,或把它当做饰品。彩虹透过各种因素的结合而生起,但它没有什么是可以被抓取的。同样的,在心中生起的念头没有具体的存在或本俱的坚实性。不具任何实体的念头,没有任何符合逻辑的理由去拥有支配你的力量,你也没有任何理由成为念头的奴隶。

  过去、现在、未来一连串永无止境的念头让我们相信,某件事物本来就存在,而且是不断存在,我们称这件事物为“心”。但事实上,如我先前所说,过去的念头如死尸般没有生命。未来的念头尚未生起。因此,这两种不存在的念头如何能够成为一个本来就存在的实体的一部分?

  很难想象一个当下的念头会是既不和过去有所连结,也不和未来有所连结。另一方面,一个当下的念头如何能够倚赖过去和未来这两件不存在的事物?会不会有过去、现在、未来的念头互相结合、互相接触之处?举例来说,如果当下的念头和过去的念头相接触,那么这个当下的念头必定是一个过去的念头,要不然那个过去的念头必定要存在于当下。当下的念头和未来的念头相会也是相同的道理:当下的念头仍是未来的一部分,要不然未来的念头已是一个当下的念头。

  当你检视心的时候,表面上似乎是过去的念头引导出现在的念头,现在的念头引导出未来的念头。但如果你更仔细地检视这些念头,你会看清没有一个念头是真实存在的。把某种完全不存在的事物视为存在,称之为迷妄。只有缺乏明觉和执着,才让念头拥有某种真实性。如果在心的究竞本质之中,念头拥有任何本俱的存在,那么它们至少拥有一个形相,或位于某处,但它们什么也没有。

  然而,那种不存在不只如虚空般空虚。在其中,有一种立即的明觉,称之为“明晰”(clarity)。有人给你一颗苹果,你兴高采烈;一只蜜蜂叮蛰你,你感觉疼痛。这是心的明晰面向。这种心之明晰如同太阳,照亮山光水色,让你看见山峦、路径和断崖——你可以去哪里,不可以去哪里。

  虽然心确实拥有这种本俱的明觉,但去说有“一个心”, 等于是把某种不存在的事物贴上标签——去假定某件事物的存在,如同替一连串的事件命名。举例来说,一百零八个珠子串在一起,称为一串念珠,但“念珠”不是本来就自行存在的事物。如果串绳断了,念珠到哪里去了呢?同样的,“我”的念头是让你在轮回中流浪的原因。如果你仔细检视它,就会发现没有“我”这样的东西。去相信某件不存在的事物是错误的。一旦“我”的概念在心中生根,它便成长蔓延成为许多相关的信念,例如相信“我的身体”、“我的心”、“我的名字”。

  你的身体是由五蕴所构成,你的心则由各种识所构成。你的名字,或“我”的想法,只是贴附在身与心的瞬间连结的标签。

  首先检视“身体”这个概念。如果你把皮肤、肌肉和骨骼从身体挑出。然后问自己,身体是否居住在皮肤里面,肌肉是否就是身体,或你是否能够称骨骼为身体,你会发现什么?你愈深入地调查检视,一路向下检视到原子的程度,你愈无法指称“身体”(或指称任何其他的物体)为一个独立的实体。“身体”仅仅是一个聚合物的名称,一旦组成这个聚合物的不同事物分开,“身体”这个标签就不再适用。

  心亦是如此。你所谓的“我的心”,是具有某种连续性的事物——你相信它具有连续性。但如我们所了解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念头和感受无法有相互接触的点。去设想这样的一个实体(心)是不可能的:这个实体是念头的集合物;在这些念头之中,有些念头已经止息,有些念头尚未发生,有些念头存在于当下。

  至于你的名字,你紧抓着你的身分,仿佛你的身分拥有某种独立自主的存在——仿佛它真的属于你。但如果你仔细检视,你会发现它没有本俱的真实性——如同任何事物的名称一般。让我们以英文字“狮子”(lion)为例。它是由l、i、o和n四个字母所组成。把这四个字母分开,就什么也不剩,“狮子”这个名称消失了。

  一旦你认清身、心和名字这三个概念是空虚的,那么所谓的“我”就什么也不剩。“我”纯粹是一个编造出来的事物,由迷妄所变化出来的骗局。患有眼疾的人可能会看到各种事物(灯火、线条或斑点)飘浮在空中,但事实上,天空什么也没有。同样的,因为我们患有相信有一个“我”的疾病,因此把“我”视为一个本然存在的实体。

  在本质上,心觉察一切——它是明晰的,觉知到一切外境和事件。但如果我们试图去寻找它,它却如彩虹一般难以捉摸,不可能被抓取——你愈去追逐它,它似乎退得愈远,愈去检视它,你能够找到的就愈少,这是心的空性的面向。明晰和空性是心的真实本质,两者不可分割,并且超越所有存在和不存在的概念67。乌帝亚那(Oddiyana)的伟大莲师说:

  67.扎楚仁波切引用第五世达赖喇嘛(the Fifth D_Lama,1617-1682)的话:一切现象是本然清净的;它们无处可寻,是空虚的;它们虽然是空虚的,却如一场魔术表演,我们可以清楚地觉知;当我们检视它的本质,去寻找可以辨别的事物时,我们可以清楚觉知的事物却不存在。虽然它不存在,却能够生起所有痛苦和快乐的感受。

  如一颗埋藏在穷人房屋底下的珍宝,

  本初清净之明觉一直存在于法身之中。

  它没有被认出来,

  乃是轮回迷妄之故。

  透过直指那种明觉,并且加以认清,

  一个人证得了本初虚空之智慧,

  ——此即人们所知的成佛。

  一旦你能够认识心的空性,当你的心看见美丽的事物,执着和贪欲将不会生起;当你的心遭遇到任何可怕或令人不悦的事物,嗔恨与嫌恶将不会生起。由于这些负面情绪不再生起,心不再受到欺骗,不再迷妄,不再累积业行,痛苦之流因此被斩断。

  如果你把一颗石头丢向一只猪的鼻子,那只猪会立刻转身跑开。同样的,每当念头生起时,认清那个念头是空虚的。如此来,那个念头将立刻失去令人信服的力量,不会产生执着与嗔恨。一旦执着与嗔恨消失了,对于圆满清净之佛法的了悟将自然而然在心中开展。

  不论你多么努力尝试,只要持续相信外境是执着与嗔恨生起的原因,就永远无法去除执着与嗔恨。你愈尝试去排斥外在的现象,它们愈会反弹回来。

  因此,重要的是去认清念头的空性,让它们消失。当你明白是心创造并觉知轮回与涅槃,空性乃心之本质,心将不再能够迷惑你,把你牵着鼻子走。

  一旦你认清心的空性,对伤害你的人生起慈心就变得容易了。但没有这种认识,就很难去阻止嗔恨从心中生起,不是吗?去检视心,你将会看清,是心从事善行,也是心创造逆缘。由于佛陀完全了解心之空性,安住在大慈的三摩地之中,因此魔王摩罗如阵雨般落在他身上的武器,全都被转化成为花雨。相反的,如果佛陀让“摩罗想杀死我”的念头深入其心而爆发嗔恨,他必定难以抵挡那些武器,并且饱受巨大创伤之苦。

  让心变得平静,安住在离于念头的寂静禅定状态之中,被称为“奢摩他”(shamatha,或“止”)。在这种平静状态中,认清心之空性,被称为“毘婆舍那”(vipashyana,或“观”)。止与观双运,乃是禅修之精髓。话说:

  检视心,一无所见。

  一无所见,我们见到了佛法,

  一切诸佛之源。

  伟大的噶当派上师68曾说:

  我将在心门握着观照之矛,

  当情绪威胁时,

  我也将威胁它们;

  唯有当情绪松懈它们的钳制的时候,

  我才会放松我的矛。

  68.这段话引自一个名叫班•贡•甲(Ben Gung Gyal)的强盗。后来,他对完全舍离俗务有了甚深的了解,而成为一个完美无瑕的佛法修行者。他是波托瓦的亲近弟子之一。

  事实上,如果你无法调伏你的心,还能调伏什么?整个佛教修道的目标,包括根基乘和大乘的修道目标,即是去调伏心,去了解心。

  在根基乘之中,你了解世界充满痛苦,因此你努力去控制贪恋和执着,以能够在远离那种痛苦的解脱道上迈进。在大乘之中,你放下对“我”这个概念、以及相信自我是真实存在的执着,只关心其他众生的福祉。你也认识到空性和现象在本质上的不可分割性——此即究竟菩提心;你看清现象的本质是空虚的,因此它们能够毫无障碍地显现,如同虚空让整个宁宙、以及宇宙中的大陆和山峰在其中展现一般。

  B.舍弃相信贪嗔之对境为真实存在的座下修法

  i.舍弃相信贪欲之对境为真实存在

  23

  遇到让我们欣喜的事物时,

  视它们如夏日彩虹,

  尽管美丽,但究竟不是真实,

  捨弃贪恋和执着,

  乃是菩萨的修行。

  这么去想是容易的:如果你能够拥有你想要的事物(亲戚、朋友、财产等),你就会完全地快乐。但实际的问题在于,如果你让心追随它天生的习性和偏好,那么它想要的事物会变得很多很多。一个拥有一个朋友的人想要一百个朋友,一个统帅一百个士兵的将军想要带领一千个士兵。

  此外,你拥有的朋友愈多,当死亡突然降临,夺走你的一切,甚至夺走你珍爱的身体时,你必须分离的朋友就愈多。事实上,拥有如此众多的朋友有什么意义?自制和宁静的心,是你所能拥有的最佳朋友——它们或许是严格的老师,却是足够仁慈、显示你解脱道的朋友。

  尽管你获得渴望的事物,却没有什么是可靠的。看看那些富人如何被抢掠、将军如何被杀害、亲人如何被拆散。人们贪恋最丰富的食物和醇酒,杀害有情众生来满足他们对肉类的欲望,即使到最后,它们全都变成排泄物。你可以轻易地把所有时间花在致富之上,来满足你对华服的爱好,以及拥有更多物质的欢乐。就其本质而言,贪恋只会带来烦恼和不满。

  外在世界及居住于其中的居民全都是无常的。你的心和身体只是暂时地在一起——心如同一个过客,身体如同一间旅馆,过客只会短暂停留在旅馆之中。一旦你真正了解这一点,你凡俗野心看似真实的真实性将会消失。你将了解到,对于现在和未来而言,修持佛法是真正充满意义的事情。

  ii.舍弃相信嗔恨之对境为真实存在

  24

  各种痛苦如梦中生子又丧子,

  执着妄见为真实,令我们筋疲力尽,

  因此,遭遇逆缘时,

  视它们为虚幻,

  乃是菩萨的修行。

  当你预期到某个不愉快的事情可能发生时,你惯常的反应是竭尽所能地避免它。你会想,像你这样的人,不值得被这样的事情所征服:任何可能威胁你的事情,不论是疾病、贫穷或无法忍受的感情状况。因此,你卯尽全力,汇集所有的资源,向有影响力的人求援,竭尽所能地来击退它。为了这么做,你放任执着和嗔恨,并加以合理化。

  然而事实上,你已经成为负面情绪的奴隶。竭尽所能地去避免或克服逆缘,总是有更多的逆缘现前。逆缘永远不会被根除。

  当你碰到不愉快的事情,去思量这是你过去行为的结果,乃是最佳的处理方式。不论你面对什么样的困难,或许现在看起来是悲惨的,但你要提醒自己,相较于未来你可能要面对饿鬼道或地狱道无法忍受的痛苦,你目前的困境几乎微不足道。虽然你正在经历这些困难,但你要从内心深处祈愿,你所有过去的恶业及其业果都被清净,没有留下未来投生饿鬼道或地狱道的业的种子。从这个角度来看,疾病和痛苦一点也不会令人感到不悦。

  你也要记住,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生病的人,并且祈愿你能够承担他们所有的疾病,以及透过你目前经历的疾病和痛苦,他们所有的痛苦和疾病都被耗尽。或者,当你面临物质困窘时,即使你穷困潦倒、一无所有,也要记得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贫困低下,并祈愿他们的穷困能够透过你自身的穷困被耗尽。

  正是这种感受(无法忍受某种即将发生的痛苦的感受)驱使你向外采取行动,来消灭这种感受。如此的企图将永远不会完全成功——事实上,它们将使你陷入一个接着一个的、毫无意义的问题。然而,痛苦不必是无法忍受的。可以肯定的是,痛苦可以是更有益处的;它可以让你发展出镇定面对这种境况的内在宁静。

  举例来说,如果你是人们严厉批评或羞辱的对象,愈努力去避免批评或羞辱,你似乎听到的愈多。最佳的做法是效法过去伟人的圣哲,他们遭遇批评时,不感到气恼,受到称赞时,也不感到欣喜。因为他们能够把所有的声音视为空虚的回音,能够去听所有的批评和赞美,仿佛人们是在谈论一个已经死了很久的人。他们知道,如果去检视念头、认知和感受,会发现它们没有本俱的真实性,因此他们总是能够安住于当下,不失去自制。

  一个女人或许梦见自己生了一个孩子,而感到极大的喜悦。但如果梦中的孩子夭折,她会感到身心交瘁。但事实上,什么也没有发生。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你日常的认知与看法。仅仅因为你相信它们看似真实的真实性,你才会感到悲伤或喜悦。当你观赏一部电影时,电影中的人物似乎真的在打仗、在相爱等,但所有这些事情不是真的在发生。它仅仅是幻想罢了。试着去把所有的喜悦和悲伤视为你正在观看的一部影片,放下你必须努力去避免困境或令人不悦的事物的想法。这将使你的快乐不灭。话说:

  不论生起什么困境,不要老是想着困境,乃是把困境用于修道的方法。老是想着困境,只会让你的念头激增。心胸狭窄拥挤的人,被充满痛苦、执着与嗔恨的人生所困扰。心灵轻安的人永远不会失去快乐。

  噶当派的上师说:

  快乐和痛苦全是谎言;

  它只不过是知道或不知道

  如何处理情况的问题。

  强大的情绪或几乎没有情绪,全都是谎言;

  它只不过是你有多坚定地

  来对抗它们的问题。

  如果你在座上修法期间,已经思量了一切现象的空性,那么要在两座修法之间去看现象如梦般的本质就容易了。在此同时,你将感觉到一股无造作的慈悲流向那些不必要受苦的众生;他们受苦,是因为没有觉察到万事万物之虚幻本质。嘉瑟•东美说:

  在两座修法之间,

  视一切现象为虚幻;

  它们显现,

  却缺乏任何本俱的存在。

  了无执着地去利益他人,

  乃是究竟菩提心之座下修法。

  3.修学这些法门的戒律

  I.修学六波罗密(Six Transcendent Perfections)

  II.修学经典所教导的四指示

  III.修学如何弃绝负面情绪

  IV.修学如何用观照和警觉来利他

  V.回向功德来获致圆满证悟

  I.修学六波罗密

  以下的六个部分详细解释了六波罗密的修行法门。此六波罗密分别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当每一个波罗密具备以下四个特征,就被认为是真正的波罗密:(1)它摧毁它负而的对应物;举例来说,布施摧毁吝啬贪婪;(2)它被智慧所强化,换言之,它离于所有主体(做者)、客体(受者)和行为(所做之行为)的概念;(3)它能够实现一切众生之愿望;(4)它能够圆满成熟他人的潜能。

  A.布施波罗密

  25

  如果希望获致证悟的人

  必须连身体都布施出去,

  更何况身外之物。

  因此,不期望结果或回报地慷慨布施,

  乃是菩萨的修行。

  布施是菩萨之利他心、离于执着的自然展现。菩萨清楚地明白,积聚财富会引起痛苦,试图去保护和增加财富会引起痛苦。如果菩萨拥有任何财产,他的第一个念头是布施出去,用它来供养三宝,资助饥饿或没有食物、住所的人。话说:

  布施是实现所有愿望的宝石,

  是斩断吝啬贪婪之结的无上宝剑。

  律藏指出:

  从不布施的人不会富有,

  他也无法召集人们——

  更妄论获致证悟。

  如果你慷慨布施,你将远离所有艰难,拥有你所需要的任何财富来实践利他的行为,直到你证悟为止。

  西藏国王赤松德赞是菩萨成为伟大统治者的良好典范。他运用巨大的财富来迎请莲师、伟大的住持寂护(Shantarakshita)、伟大的班智达无垢友,以及其他一百零八位印度班智达前往西藏。正是因为赤松德赞的资助,经典和密续的教法才得以传入西藏,西藏首位译师才得以被训练出来。他的无量布施使佛法繁荣兴盛,也使雪域西藏充满巨大的安乐。后来,在其他国王统治期间,宝库被上锁,警卫森严,佛法因而衰微,西藏人民的繁荣也因而衰退。

  慷慨布施的人可能没有试图致富,但他们累积功德的自然结果,将在来世为他们带来不断增加的财富。相反的,受到吝啬贪婪所束缚的人,将发现自己投生饿鬼道;在那里,甚至连食物、饮水的字眼都听不到。

  绝对不要希望布施的行为有任何回报,不要期望你将因此而被善待,或获得快乐富足。布施本身即是完美的;除了让他人感到快乐之外,没有需要获得任何其他的回报。如果你出于自利的发心而布施,将糟蹋你所感受到的喜悦,更深的不快乐必定随之而来。然而,出于纯粹的虔诚、慈心或悲心而布施,将为你带来巨大的喜悦,而你的布施将创造更多的快乐。布施行为背后的发心让一切变得不同。

  认清财产如梦如幻,要毫不保留地把它们当做供养或善施来布施出去。透过布施,你将圆满你所积聚的功德,最后使你证得佛之大人相和随形好。你要确定你的布施充满了菩提心的证悟发心;把布施转化成为一个无谬的成佛之因,使布施充满意义。

  布施有三种。第一种是物质的布施(财施)。菩萨应该要没有保留、没有悔恨地布施。如果怀着清净的发心来行供养,那么供养的大小并不重要。

  第二种布施是拯救生命,保护众生免于恐惧(无畏施)。我们要追随巴楚仁波切和夏卡•宗竹•壤多69等伟大菩萨的典范。他们购买数千头家畜,使它们免于被宰杀,并且加以放生,说服人们放弃打猎和捕鱼,为死刑犯寻求宽赦,以及平息血腥争斗。

  69.夏卡•宗竹•壤多(Shabkar Tsogdruk Rangdrol,1771-1851)是安多雷贡(Amdo Rekong)的一个喇嘛(上师),以大悲心闻名。他行遍西藏和尼泊尔各地,所到之处,他赎回家畜,加以放生;他说服许多当地人放弃打猎,减少屠杀。他自己在拉萨的释迦牟尼佛像面前,立下放弃吃肉的誓戒。(对西藏人而言,此举是不平常的。)他在荒野中闭关的时候,他保护小水鸟免于被大鸟捕食,阻止昆虫吞噬彼此,并且从事其他这类充满悲心的行为。有许多次,他平息安多敌对部族之间的血腥仇恨。参见2001年由雪狮出版社(Snow Lion)出版的《夏卡之生平》(Life of Shabkar)。巴楚仁波切在果洛(Golok)东部也从事相同的行为,拯救了无数人和动物的性命。

  第三种布施是布施佛法(法施)。菩萨应该竭尽所能,让佛法教法之声在从未听闻佛法之处传扬。他可以把佛法带给人们,使人们能够把佛法付诸实修,并依照佛陀的教法来行止。正是这种做法使一切诸佛的事业繁盛增长。

  曾经有一个非常吝啬的人去寻求佛陀的忠告。他完全无法布施。佛陀告诉他,先把小物品从右手布施给左手来训练自己。当那个人慢慢习惯了布施的想法之后,佛陀鼓励他把小物品布施给家庭成员,然后布施给朋友,最后布施给陌生人。最后,那个人能够怀着极大的喜悦,把任何事物布施给他遇见的任何人。透过逐渐的熟悉,便能轻易达成伟大的目标。

  布施的精髓在于了无执着。布施波罗密是离于三种有限概念的布施。换句话说,这三种有限的概念是执着于布施者(做者)、领受布施者(受者)和布施的行为(所做的行为)都具有真实性。就布施而言,离于这样的概念,即是一个波罗密成为证悟之因的方式。

  B.持戒波罗密

  26

  如果一个人缺乏戒律而无法自利,

  那么想要去利他是可笑的,

  因此,不留恋轮回地持戒,

  乃是菩萨的修行。

  戒律是一切佛法修行的基础。它提供了一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所有正面的品质得以培养发展。如同所有的海洋和山峰被位于下方的大地所支撑,小乘、大乘、金刚乘的所有修行法门都由戒律这条脊柱来支撑。

  在小乘、大乘、金刚乘这三乘之中,戒律包括三个对应层次的誓戒:别解脱戒70、菩萨戒和大乘三昧耶戒。这三套戒律应该彼此协调一致。

  70.别解脱戒(Pratimoksha)。此一戒律的目标是让自己从轮回中解脱。

  当你的修行随着次第从小乘、大乘进展到金刚乘的时候,先前道乘的誓戒没有被丢弃,而是被转化了,如同铁炼成金一般。别解脱戒的戒律始于受阪依戒,进入佛法的道路。那个时候,一个受到脱离轮回的强烈决心所激发的人,将舍弃俗务,持守一个在家弟子的誓戒、沙弥戒,或僧、尼的具足戒。在这个基础之上,大乘的戒律增加了菩提心,即带领一切有情众生圆满证悟的誓戒。因此,大乘的修行者持守在家弟子的誓戒或出家戒,并希望一切有情众生能够圆满持戒来脱离轮回的束缚,同时实行各种菩萨的戒律。如此结合菩萨的发心,戒律的力量大为增进。戒律的最高层次是金刚乘的戒律,也就是持守三昧耶戒。三昧耶戒是上师和弟子之间的神圣连结——金刚乘的生命力。

  没有戒律,既无法达到从痛苦中解脱的短暂安乐,也无法获得证悟的究竟大乐。不论你受了什么誓戒——不论是别解脱戒的两百五十三条誓戒、菩萨戒的十八根本支分戒,或金刚乘的十万条三昧耶戒——它们全都要小心谨慎地持守,如同一个农夫用尽各种可能的方法来保护作物免于野兽、盗贼、雹暴和所有其他具有伤害性的事件侵害。

  因此,护卫戒律,如同保护眼睛那般小心翼翼。就戒律而言,如果你能够持戒,戒律是大乐的来源;如果你违反戒律,它就成为痛苦的来源。

  有三种要持守的戒律。第一种是放弃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所有行为。第二种是透过修持六波罗密来从事善行。第三种是竭尽所能地去利益他人——在他们的今生和来世。

  若无戒律,你甚至永远无法达成任何个人的目标,更遑论帮助他人。为了持守清净的戒律,花时间和良善正直的朋友相处是有帮助的。放弃执着和贪欲,记住因果报应不爽的法则,思量轮回的痛苦悲惨,遵循三种誓戒。据说,那些持守圆满出家戒的人不但会广受人们的敬重,他们死亡时,天道众生也会取下他们的袈裟,安置在天道的舍利塔内。如佛陀说的:

  在这个末法时期,即使只是一天持守一条出家戒,其功德也大过用数量如恒河中的沙粒那般广大的食物、饮水、华盖、油灯和花鬘来供养一百万个佛的功德。

  圆满的戒律是用时时的观照,以及用一种清净、离于自大骄慢的方式来持守誓戒。在本质上,持戒是去拥有一个平静、自制和利他的心。

  C.忍辱波罗密

  27

  对于欲享善德的菩萨而言,

  所有伤害他的人如同珍贵的宝藏。

  因此,没有怨恨地对所有人生起安忍之心,

  乃是菩萨的修行。

  忍辱有三种。第一种忍辱是不带愤怒地去忍受人们对你造成的任何伤害。第二种忍辱是不带悲伤地去忍受你追求佛法所可能经历的任何艰辛。第三种忍辱是不带恐惧地去面对佛法的甚深意义和三宝的无量功德。

  就第一种忍辱而言,当你感觉被人伤害,记住那个人加诸在你(或你珍爱的人)身上的伤害,是你过去伤害他人的直接结果。思量这个人是如此受到迷妄的控制,使他仿佛着了魔一般,无法抗拒地去伤害你。伤害你的结果是,来世他将在轮回的下三道中受苦。想到那会是多么的可怕,你只会感到悲伤和怜悯,而非感到愤怒。

  你也要记住,如果你能够安忍地接受所有的伤害,你过去所行的恶业大多数都会被清净,你也将积聚功德与智慧。因此,这个人表面上是在伤害你,其实是给你一个大恩惠;那个人是真正的法友。为了表达你的感谢,把你所积聚的功德同向给他。

  用这种方式来看待所有这类的情况。当某个人伤害你时,训练自己不要气恼,不要寻求报复,绝对不要怀有丝毫的怨恨。

  此外,当你更深入地去检视发生了什么事,你会看清,被伤害的人、伤害别人的人、伤害这个行为本身,都缺乏任何本俱的存在。谁会对迷妄发怒呢?在这些空虚的现象之中,有什么要去获得或失去,有什么要去渴望或排斥的?

  至于第二种忍辱,也就是为了佛法忍受艰辛。为了能够修持佛法,你可能必须忍受疾病,或饱受炎热、寒冷或饥渴之苦。然而,由于这些短期的痛苦有助于清净过去的恶业,而且就长期而言,它们能够帮助你达到究竞成佛的境界,因此你要怀着喜悦接受痛苦,如同一只天鹅滑翔进入莲花池一般!在《入菩萨行论》中,寂天大师说:

  一个被判死刑的人,

  用砍下双手的代价来交换自由时,

  他不感到如释重负吗?

  同样的,承受疾病而避免落入地狱,

  我不该感到高兴吗?

  第三种忍辱是去拥有深刻的、内在的勇气;出于悲心,这种勇气是准备为了一切有情众生而努力许多劫,并且没有任何恐惧地去面对教法的无上真谛。此一真谛即是,在究竟的层面上,一切现象的本质是空虚的;空性展现为光灿的明晰;有一个佛性,一个自生的、非合成的本初智慧,以及一个超越智识范围的绝对真理。如果你害怕去接受空性的实相,批评诸如大圆满这类的修行法门——透过大圆满,我们可以了悟一切现象之真实本质——就是在排拒佛法的本质,就是在为你堕入轮回的下三道做准备。当世尊佛陀教导空性的甚深教法时,一些在座的僧侣因为教法的深刻真谛而感到惊慌失措。他们惊慌失措的程度强烈到当场吐血而亡。这些真谛绝对不是容易测度的,但最重要的,是努力去理解它们的真实意义,而不是去对它们产生负面的见解。

  这三种忍辱应该运用智慧和善巧方便的辅助来生起。

  去修持忍辱波罗密是必要的,如此一来,你就能够永远不被愤怒、嗔恨和绝望所征服。一旦进入菩萨道,在任何情祝下,你都应该对一切有情众生充满仁慈,视他们为前世的父母。因此,人们反对你、伤害你时,你应该拥有更多的慈心,把所有功德回向给他们,承担他们的所有痛苦。

  事实上,在菩萨道上,敌人和试图伤害你的人可以是强而有力的助力来源。他们引起会触发愤怒和嗔恨的情境,给予你珍贵的机会来训练自己,用忍辱去转化负面的情绪。在修道之上,这种人给予你的恩惠将远胜过任何立意良善的朋友。寂天大师说:

  在一千劫之内所累积的善业,

  诸如布施的行为,

  或向诸佛所行之供养——

  只要一刹那的嗔恨就能够将其毁灭。

  《父子相见经》说道:

  嗔恨不是成佛之道,

  但是慈心,如果不断加以培养,

  将生起证悟。

  因此,如果你用嗔恨和愤怒来回应敌人,他肯定会使你堕入地狱道的深渊。但如果你知道如何用最深的慈悲来看待这种人,那么他只会带领你通往解脱。不论他如何伤害你,只会对你有好处。这其中的差异是重要的。你或许已经研习了各种教法,而且从事禅修有一段时间,甚至感到自豪。但如果某个人对你说了一些坏话,你爆发怒气,那是你尚未让佛法真正深入你的征兆——佛法丝毫没有改变你的心。

  寂天大师也说:

  没有能和嗔恨相似的邪恶,

  没有能和忍辱相比的苦行。

  如果地面上充满了尖锐的石头和棘刺,你可能会试着把坚硬的皮革铺满整个地面来保护双脚,但这会是一个艰困的任务。用皮革包覆你的脚底要容易多了。同样的,即使整个世界充满敌人,只要你的心充满慈悲和忍辱,他们将无法伤害你。事实上,不论他们对你造成什么样的伤害,都有助于你在证悟道上行走。话说:

  当你遭遇令人畏惧的情绪军队,

  披上坚固而殊胜的忍辱盔甲;

  如此,你将能够毫发无损地

  通过尖刻的言词和恶意的攻击,

  抵达涅槃之地。

  一个充满怨恨和愤怒的人是没有平静的。嗔恨和愤怒需要用忍辱的大军来降服,因为它们是你唯一真正的敌人。如果你过去的嗔恨和愤怒没有引起目前伤害的因(如同你声音的回音一般),你是不可能经历伤害的。

  你也要去检视伤害的真实本质。它如同在水面上写字一般无法捉摸。让怨恨自行消失。一旦念头的巨浪平息之后,让一切变得如虚空一般;在虚空之中,没有什么要去获得,没有什么要失去。

  D.精进波罗密

  28

  仅仅为了自身的利益,

  即使是声闻缘觉也要精进修持,

  如火烧头发的人试图灭火;

  鉴于此,为了一切众生而修持精进

  ——殊胜品质的根源,

  乃是菩萨的修行。

  要唤醒和发展所有的波罗密,精进必不可少。精进是指充满喜悦的努力和积极的决心来行善,没有任何期待或自我满足。

  精进有三个面向。第一个面向称之为“如盔甲般的精进”(armor-like diligence),即是去发展一种充满喜悦的勇气和坚忍刚毅;你拥有这种勇气和坚忍刚毅,如同把盔甲穿在身上对抗气馁沮丧。第二种面向是“行动的精进”(diligence in action),即是透过没有延迟或耽搁地修持六波罗密来积聚功德。第三种面向是“不息的精进”(diligence that cannot be stopped), 即是孜孜不倦、永不懈怠地为了其他众生而努力的干劲。精进应该融合其他波罗密的修持,并且赋予它们精神和鼓舞。

  第一种面向“如盔甲般的精进”,是披上一面坚定、充满勇气的决心盔甲,如此你将永远不会受到四种恶魔(负面的情绪、对舒适的执着、身体的疾病和死亡)所制造的障碍的侵害。而且不论发生什么事情,你将坚持不懈地去努力成就一个菩萨的非凡事业,直到你带领一切有情众生证悟为止。

  第二种面向“行动的精进”,即是充满决心、坚持不懈地去实现那种愿望。对于你能够修行,行走于五道之上,并证得十地,你感受到极大的喜悦。你满腔热情地去从事无止尽、有价值的事业,尤其是闻、思、修佛法。你从事这一切,鼓起不屈不挠的勇气,永不受到气馁沮丧、怠惰或延迟耽搁的折磨。

  第三种面向“不息的精进”,即是孜孜不倦、永不间断地为了其他众生而努力的干劲。日日夜夜,用各种可能的方式来利益众生,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在你的念头、语言和行为中利益众生。如果你无法直接帮助众生,那么你心中应该只惦记着其他众生的利益,把你所做的一切回向给众生,希望众生证悟成佛。绝对不要因为你能够达成几个美好的功德而自满,也绝对不要因为人们的辱骂毁谤或遭遇逆缘而转移目标。保持坚持不懈的决心,直到你达成目标为止。

  这三种精进各自有与其对立的、相对应的怠惰。

  第一种怠惰(laziness)是只希求自己的舒适,而没有其他愿望。这种怠惰展现为一种嗜睡和懒隋闲散的倾向,贪恋立即的满足和舒适,因而忽视佛法。其对治的方法是去观修死亡和无常。

  第二种怠惰是懦弱。在开始去做一件事情之前,你就已经感到气馁沮丧,因为你认为像你这样的人,不论多么努力,都永远无法证悟。

  第三种怠惰是忽略真正优先考虑的事情。你被负面、徒劳无益的习惯所困。你忘记或忽略更深刻的目标,只全神贯注于今生的事务。其对治的方法是去了解,所有凡俗的关注只会引起痛苦,要把它们远远抛弃。

  人们仅仅为了自己的舒适、名声和权势,而日日夜夜、费尽心力地去完成一些事情。换句话说,就长期而言,这些事情完全没有意义。然而,你为了佛法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没有一个是没有意义的。你所经历的困境,将帮助你清净过去许多生世累积的恶业,为来世积聚功德资粮。它们必定是充满意义的。

  若无精进,菩提心和菩萨的事业将无法在你的心中生根茁壮。如帕当巴·桑杰(Padampa Sangye)所说的: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坚持不懈,

  你将无法成佛;

  听列的人们,

  务必披上那面盔甲。

  释迎牟尼佛把精进波罗密臻至究竟圆满的境界而闻名。他在无数个生世精进努力所累积的功德和力量,能够使他投生为一个转轮圣王一千次以上,他却选择把所有的努力用于获致证悟。身为佛陀的追随者,我们应该把佛陀和过去伟大圣哲的生平事迹,做为激励、启发我们的典范。举例来说,密勒日巴展现了不可思议的精进,忍受许多艰难困苦来达成甚深的目标。毘卢遮那71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即前往印度寻求佛法,经历了五十七种难以忍受的艰辛才取得教法,常常几乎丢了性命。他和西藏其他伟大的译师在旅程中遭遇了巨大的艰难困苦——炽热、发烧、印度平原上的地方疾病,以及当地统治者的敌意等。他们仍然坚持不懈,成功地把正统的佛法带回西藏。

  71.大译师毘卢遮那(Lochen Vairocana),在旧译时期,西藏大译师之中最重要的一位,也是莲师八大弟子之一。

  我们今天身处于佛法才刚刚开始生根的国家之中,如同地面上纤细脆弱的新芽。唯有持久不懈的精进,才能让这个新芽开花结果。你的修行或许在数天、数月或数年之后会有所成就,取决于你能否努力投入闻、思、修,并将你了解的教法融入修行之中。重要的是,你要记住,你在修道上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其他众生。你要保持谦逊,明白你的努力相较于伟大菩萨如海般的事业,就有如孩子的戏耍。如同深爱孩子的父母,绝对不要认为你已经为其他人付出太多——甚或认为你已经做得足够。如果你透过自身的精进努力,终于能够带领一切众生成佛,那么你只要想你所有的愿望都实现了。绝对不要希求回报,连丝毫的希求都不要有。

  菩萨必须比声闻或缘觉佛拥有更大的精进,因为菩萨不只为自己,也为无数众生担负起成佛之究竟安乐的责任。话说:

  把一切众生的重担背负在头上的英雄,

  没有慢步行走的悠闲。

  又说:

  由于我和所有其他众生

  受到一百条镣铐的束缚,

  我必须精进一百倍。

  为了增长精进,必须观修万事万物的无常。死亡不可避免,可能会很快且突然地降临。从这种角度来思量,今生凡俗的关注是多么的肤浅;如果能够把心转离今生的关注,你将会多么自在。如果你突然了解到,在衣裙下襬、在衣服褶层中藏着一条毒蛇,你会等着去采取行动吗——甚至只等一秒钟?

  E.禅定波罗密

  29

  知道透过以稳定“止”为基础的深度“观”,

  烦恼能够完全被降服,

  修持能够完全超越无色界72的禅定,

  乃是菩萨的修行。

  72.无色界状态是指: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四空处。四无色状态相对应于四无色界的天众透过止、但没有透过观的禅定而体验到的状态。

  检视身、语、意,你将发现,意是三者中最重要的。如果你的心(意)彻底熟习止与观,你的身和语也将自然而然地随着你的心在解脱道上前进。

  至今为止,你的心如同一只焦躁不安的猴子,一直追逐外界的色、声、香、味、触,以及追逐内在的念头和感受。但是,你却能够透过保持观照和警觉,来学习控制你的心。当你这么做,你闻、思、修教法,把教法融入你的心。最后,你将远离贪、嗔和痴。

  卡拉•贡秋说:

  在初学者的心中,

  有明晰,却没有定力;

  为了阻止心被念头之风带走,

  用观照之绳把心系牢。

  为了获得稳固的禅定,留在一个远离令人分心的事物、静僻隐密的闭关处所的确有帮助。在止与观之中,观是最重要的,但没有修止的心,观就无法生起。在此,平息所有狂野的念头是重要的;这些念头不断地鼓动、混乱、制约你的心。这样的念头生起负面的情绪,结果你用语言和行为来表达负面情绪,便构成了痛苦之因。

  修止如同将一个提灯周围的玻璃窗关闭,如此一来,在其中的火焰才能稳定而明亮地散放光芒,免于受到风吹。修止和修观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九念住”(nine ways of settling the mind),以及大乘经典所解释的其他法门73。所有这些法门都通达无上之证悟。非佛教的修道也提供了禅定的技巧,但它们不应该和佛教的法门混为一谈,因为它们没有通往相同的目标。非佛教的静思冥想并非以真正的证悟为目标,而是以耗尽四大元素、超越色相、证得无色界四空定之状态为究竟之目标。

  73.在扎楚仁波切的论著《甘露宝瓶》(The Vase of Amerita)之中,包含了更详尽的、关于修止和修观的教法,并且摘录于附录三之中。

  证得“止”的法门有两大类:一类法门使用禅定的对境;另一类法门则没有禅定的对境。在此,我将解释第一类的法门,藉由观想世尊佛陀为禅定的对境;相较于使用一般的物品做为禅定的对境,观想世尊佛陀带来更多的加持。

  采取大日如来(Buddha Vairocana)圆满七支座的坐姿——你的腿双盘呈金刚跏趺座,双手结定印(mudra of equanimity),肩膀提起,脊柱如一叠金币那般挺直,下巴微微内收,双眼稳定地注视鼻子前方的虚空,舌尖轻触上颚。如果你发现这个姿势难以维持,那么至少要坐直,平衡地坐在一个适合的蒲团之上。避免身体向后或向一侧倾斜,或避免采取任何散漫的坐姿。

  让你的心自然而然地安定下来,观想释迎牟尼佛在你前方的虚空之中。他端坐在一个月轮之上,月轮之下有一朵莲花,莲花之下有一个由八只无畏狮撑托的宝座。他的身体散放出金黄色的光芒。他的右手触碰靠近右膝盖附近的地面,采取“以大地为见证的手势”74,左手结定印,握着一只盛满甘露的托钵放在他的大腿之上。他采取双盘75的坐姿,身穿三法衣。他的身体庄严优美,具足佛之三十二大人相以及八十随形好,头顶上有明显的肉髻76,他的手掌和脚掌上有*轮的图案,双眉之间有一根长发,如一个白色海螺般朝着逆时钟方向卷曲。他的身体散放出无限的智慧光芒,充满整个宇宙。他在你正前方的虚空之中,怀着慈悲直直地注视着你。观想佛陀是活生生的,而不是用陶土或青铜所铸造、没有生命的一尊塑像,或一张平面的绘画。他身相的颜色和细节清晰且栩栩如生,但他不是一个实体,而且是透明如彩虹般。他不是由肌肉骨骼所组成,而是以诸佛空虚却明灿之无生智慧身来显现,充满慈悲与智慧。

  74.佛陀在面对魔王摩罗的怀疑态度时,所做成的象征性手势,以大地做为他累积无数生世的功德来准备获致证悟的见证。佛陀做出这个手势时,大地震动开启,地神出现并宣扬佛陀之圆满无瑕。

  75.双盘象征在遍在的空性之中,轮回与涅槃是一体的。

  76.肉髻或顶髻(ushnisha)是完全证悟之佛的大人相之一。在绘画和塑像之中,通常是一个发髻大小的突起。事实上,这个突起从佛的头顶上升至无限虚空。但是,只有证得初地的菩萨才能看到它完整的长度。在《时轮金刚续》之中,顶髻对应于第六轮“天轮”(Sky Chakra):此轮无限地向上延伸,代表证悟之无限智慧。在大圆满的妥嘎法(thogal)之中,顶髻相对应于五色光和五色净土,在一个人的头上显现为报身证量的无限展现。

  试着专注于一境地从事观想,尽可能清晰地观想所有的细节。拥有全然的信心,相信佛陀就在那里。你要记住,佛陀永远伴随着拥有信心的人。观想佛陀时,所有散乱的念头都将平息。如此地把你的心专注于清晰而稳定的观想,即是“止”。

  为了让你的禅定愈来愈稳定,你需要去对治在禅修期间生起的不同烦恼和骚乱。如果你的心变得狂野,念头开始飞快地生起,阻挠你获得清晰的观想,那么你要稍微往下注视鼻子前方的虚空,专注于下半部的观想。例如佛陀交盘的双腿、由八只无畏狮撑托的宝座,以及莲花座。这么做有助于减少掉举。

  如果你的心陷入昏沉、懈怠或呆滞的状态,把目光抬高,注视你面前的虚空,专注于上半部的观想。例如佛陀完美无瑕的椭圆形脸庞,他的双眼,以及眉心的毛发。如此可以清除呆滞和昏沉感。

  只要你的心保持平衡,既不狂野,也不呆滞,你就应该把专注的焦点放在佛陀的心间——本初智慧秘密宝藏的吉祥结(eternal knot)77。如果你的观想尚不清晰,你要一再尝试,让观想更加清晰精确。如果你的观想清晰,那么让你的心自然而然、不造作地专注在观想之上。

  77.在此提及的吉祥结(eternal knot)是指诸佛不变之本初智慧,而不是任何一个特定的、应该被观想的色相(例如一个吉祥结的绘画)。

  专注于“佛陀就在你面前”这件事情,充满信心地相信他确实就在那里。当你的观想变得更加稳定,念头出现的频率变得较少时,观想更多佛陀庄严身相的细节,仿佛你是一个技艺娴熟的画师。观想佛陀面容的圆满坛城,双眼充满慈悲智慧地注视一切有情众生,比例完美的鼻子和耳朵,他的笑容,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无量光芒,然后逐渐地扩展,观想他身体上半部和下半部的所有细节。这将使整个观想变得更加生动。

  当你的观想清晰,你的心寂静安宁时,把“止”的状态与“观”融合。首先,思量是谁、是什么在觉知这个观想。你将觉察到是心在觉知这个观想。你也将了解到,你所观想的影像本身,事实上不是来到这个世界的佛陀,而是为了发展禅定而由你的心所创造的一个投射。

  心具有专注于一个对境的能力,但是当你去寻找心的时候,却无处可寻。如我们稍早所了解的,如果你向内去检视心,试着去找出它的位置,或辨别它的形状、颜色、形相,它从何处来,它现在于何处,或它往何处去,你将一无所获。询问知晓教法、拥有禅修觉受的人,看看是否有人曾经能够指出任何是“心”的事物。如同你永远无法找到一个能够被称为心的特定实体,你也永远无法找到一个被称为身体的特定实体。我们所谓的“身体”,纯粹是一个众多元素的聚合物。我们用“堆”来形容大量的谷物;用“束”来形容大量的干稻草;用“群”来形容大量的人,但是就它们本身而言,没有一个是实体。同样的,被我们称之为身体的这个聚合物,如果你取走皮肤、肌肉、骨髓、骨骼和不同的器官,一旦它们全部被拆开,就没有任何你可以指称为“身体”的实体。

  事实上,在整个宇宙之中,所有各种现象的产生,都是特定因与缘暂时聚合的结果。你把现象视为真实存在的事物,仅仅是因为你没有好好地检视它们。事实上,它们完全没有坚实的、本俱的存在。

  当你清晰地了解到,你的身体、你所观想的佛陀及一切现象皆是心的展现,并了解心的本质是空,那么毫不散乱地安住在这种对空性的了悟之中,不论是否念头打扰了这种了悟,都要保持观照。这即是所谓的“观”。如嘉瑟•东美所说的:

  所有现象都是自己的心;

  心本是超越概念二边。

  不被主客之二元见解而分心散乱,

  安住于一境,

  即所谓的圆满禅定。

  如此的止观双运,乃是圆满禅定波罗密之关键法门78。

  78.如同其他的波罗密,禅定波罗密也有三种:一般人修持的禅定,明辨禅定,以及佛之殊胜禅定。在这个教法之中,顶果•钦哲仁波切选择不去提及这三种禅定,但有个简短的摘要可见于附录三,摘录自雪谦•嘉察所著之《遍知者口传》(The Oral Transmission of the All-Knowing Ones)。

  F.智慧波罗密

  30

  只透过其他五种波罗密而缺乏智慧,

  无法获致圆满证悟,

  因此,培养结合善巧方便的智慧,

  离于三种概念,

  乃是菩萨的修行。

  布施波罗密、持戒波罗密、忍辱波罗密、精进波罗密和禅定波罗密能够帮助你积聚功德,但它们仍然和概念有所关联,唯有智慧能够圆满积聚功德;这种功德能够让你证得离于所有概念的本初明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和禅定可以被比喻为五个没有智慧之眼的盲人,永远无法找到通往解脱堡垒的道路。事实上,唯有智慧的伴随,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和禅定才配得上“波罗密”的称呼。波罗密的字面意义是“渡至彼岸”——越过痛苦与无明之洋,渡至超越轮回与涅槃之概念的彼岸。

  智慧波罗密有三个面向,也是证得智慧波罗密的三个次第。第一个面向或次第是透过听闻教法而养成的学识智慧。第二个面向或次第是透过思考这些教法的意义而生起的智慧。第三个面向或次第是从禅修中生起的智慧79。

  79.由扎楚仁波切和明雅•昆桑•苏南针对智慧波罗密的三个面向所做的详尽论释,请参见附录四。

  身为修行者,你首先要像一只蜜蜂在花间采集花蜜。在你听闻和学习教法的阶段,要仔细地全盘学习,既要学习字词,也要学习意义。然后,你应该要像一头野兽,不满足于理论的理解,前往山间僻静处,远离世俗生活的所有奔忙庸碌。随着专一地修行,你会发现教法的甚深意义。最后,当你把教法付诸实修,使其融合成为你的一部分时,你应该像一个被打入坚硬地面的桩。在禅修期间,你不受念头的动摇,保持坚定不移。从内在斩除所有存在与不存在的有限概念,直接正视万事万物的究竟本质。

  因此在这里,我们触及了六波罗密的核心,智慧不只是六波罗密的首要,也是六波罗密的生命力。证得智慧是究竟的目标;这也是各派教法被传授的原因。

  就智慧的第一个面向而言,为了圆满透过听闻教法而养成的学识智慧,要研习的经典包括所有的大乘教法:而大乘教法被形容为“甚深而广泛”。甚深的教法是指解释空性的教法;广泛的教法是指解释菩萨道之不同次第的教法(五道、十地等)。甚深的教法包含在《三摩地王经》(The King of Concentrations Sutra) 和《大方广佛华严经》(The Great Compendium Sutra)等经典之中。广泛的教法包含在《大乘庄严经论》、《现观庄严论》及其他经典之中。其他的论著则以让佛法追随者容易了解的方式,来阐释佛陀话语的智慧涵义。你应该从一个具格的上师那里,听闻这些教法。

  然而,仅仅听闻教法是不够的——即使连牲畜也能够听闻佛法被教导的音声。第二个面向或次第,是去发展藉由思考教义而生起的智慧。思考你已经听闻的教法,提取其中的精义,如此一来,教法不只是停留在智识的层次。对佛法的意义生起信心是重要的,你也要确定已经正确地了解佛法的意义。不论要从事什么样的修行,你都必须非常仔细地思量。在上师的协助之下,厘清所有疑虑和犹豫。尤其,你要清楚地记得上师告诉你可能生起的所有障碍,以及你在修道上可能产生的越轨偏差。然后,当你准备把教法付诸实修的时候,你就会像展开一段旅途,而你具备完整的知识以面对所有可能的不同情况,并拥有一切所需的金钱来负担所有路上的花费。

  一些教法所解释的意义属于暂时的、方便的或世俗谛的;另一些教法所解释的意义则直截了当、确定,或属于胜义谛的。在这两者之中,究竟的意义比较重要。因此,你应当努力认识究竟的意义,并加以熟悉。你愈去闻、思佛陀的话语和伏藏教法80,你就会更加了解教法的意义,对其更有信心和把握。黄金被提炼的时候,要一再重复融化和汲取纯金的提炼过程。同样的,透过一再地思考教法的意义来提升你的了解,你将对教法的究竟意义生起清晰的信心。

  80.伏藏是莲师为了后世众生所封藏的甚深教法,并且根据莲师的预示,在适当的时间下,由成就者,也就是伏藏师或“德童”(terton)取出。

  闻和思将斩断比较粗重的误解。但唯有透过禅修,把由禅修所生起的究竟智慧融合成为你的一部分,才一能够消除较细微的误解。为了引生究竟智慧,你要前往一个僻静之处,尽可能地禅修,修持止与观来了悟空性,也就是一切现象之究竟本质。这就是由禅修所生起的智慧。认清一切现象的本质是空,即是认清所有教法的究竟意义。

  透过对空性的理解,你将了解,你和他人之间没有差别。你将离于我执,慈悲将自然而然地生起,你将毫不造作地利益众生。到了那个时候,即使是为了利他而奉献生命等大菩萨的行为,对你来说都不困难。你将能够在许多劫之中,毫不费力地从事利他的行为。在了悟空性的基础上,每一件事情都毫不费力地发生。这个时候,布施、忍辱等所有其他的波罗密,都配称得上是波罗密,因为它们已经完全超越了迷妄。对于一个了悟空性的菩萨而言,要去解脱的众生的数量和解脱一切众生所需的时间,既不会让他们产生气馁沮丧的感受,也不会让他们生起骄慢。一种遍摄的慈悲在你的证悟心中自在地生起;这种慈悲离于所有主客之概念。了悟自我和他人是平等的,你保持如本初虚空那般不变不移。

  源自经验而对空性产生彻底的了解,是对治相信有个我、有个真实存在的自我之唯一解药。一旦你了悟空性,你对这样一个自我的所有执着,都将消失无踪。对空性的了悟将如同明亮灿烂的太阳从天空升起那般闪耀,把黑暗转化成为光亮。

  起先,你必须藉由深刻且仔细地思考上师的口诀教导,来获得对空性的了解,直到你真正地认识空性为止。在你最初认识空性的时候,你的空性觉受并不稳定。为了使其稳固,你要融合座上修法和座下修法。试着不要倒退落入凡俗的迷妄,而要在所有的日常活动之中,保持空性的见地。如此一来,座上修法和座下修法将相辅相成。最后,你可能会达到座上修法和座下修法没有分别的境界;到了那个时候,你将不再远离空性。此即所谓的证得大平等舍。在这种大平等舍之中,对一切有情众生的慈悲将自然而然地生起——因为你愈了悟空性,妨碍慈悲生起的障碍就愈少。如此一来,你就会拥有一种天生自然的能力,能够毫不费力地利益他人,如同在一百个盲人之中,其中一个盲人恢复了视力,能够带领所有其他盲人。

  若未了悟空性,慈悲是有限而狭窄的,如《瑜伽师地论》81所解释的,无量慈、无量悲、无量喜和无量舍有三个相继的层次。我们先从慈心开始,首先,无量慈是以有情众生为焦点。你要记得,一切有情众生都曾经是你的父母,你希望他们都拥有快乐。这种形式的慈是每一个人(从凡夫俗子到菩萨)所共有的。

  81.《瑜伽师地论》(Bodhisattva-bhumi, The Levels of the Bodhisattvas,藏文byang sa),是第四世纪印度伟大的大师无著的著作。参见参考书目。

  在第二个阶段,无量慈以现象(诸法)做为对象。修行者认识到,在胜义谛之中,没有什么事物具有任何真实的存在,但他们仍然希望在世俗谛如梦如幻的实相之中,一切众生都能够获得快乐。寻常人不明白这种慈心,但对根基乘的修行者(声闻佛和缘觉佛)和大乘的修行者(菩萨)而言,这种慈心是共通共有的。

  第三种、也是最高层次的慈心,则没有所依所指的对象,超越任何客体(受者)的概念。从禅修的开端,修行者明白空性是自我和他人的本质,如天空般离于所有戏论。这种缺乏实体存在、无所不在、栩栩如生、不断散放出慈心的本质,是明晰而自然的。在本质上,这种慈心离于所有的概念,没有任何目标。它超越做者、受者和行为本身的三种概念。这种慈心只见于大乘佛教之中。

  这三种相继的层次也适用于无量悲、无量喜和无量舍。

  刚开始,智慧波罗密的修持应该要依照次第来完成。首先,把你的修行分成数座;在座上修法期间,你观修空性。在座下修法期间,你研习中观的哲学体系,来增进你对空性见(the view of emptiness)的了解,直到你对它有把握为止。中观的见解能够使你了解世俗和胜义二谛,了解一切现象如何透过因与缘的结合而生起,有助于认识胜义谛。

  当你的修持比较稳定时,你就不再需要刻意去观修空性;它将融入成为你理解的一部分。你将达到这样的境界:看清空性和慈悲、空性和现象、胜义谛和世俗谛本来是一体的,而不是像山羊的两只角那样是两个分别的实体。你空性的见地愈广大,对现象能够随着因果业报法则而有无穷展现的理解就愈清晰。而菩萨即是从无别于慈悲的空性中显现。

  这是大乘和密咒乘、中观、大手印和大圆满等所有不同教法的究竟果实。这些教法最重要的要点是去透过自身的觉受来获得对教法的了悟,如果光是嘴巴说说是没有多大用处。简单而直接地说,在你的心相续之中发展圆满智慧(般若智慧),乃是菩萨的实际修行。

  II.修学经典所教导的四指示82

  82.四指示源自《胜菩提心增益经》(Sutra Which Encourages Noble Superior),是佛陀传授给弥勒及其他人关于菩萨行为的教法,是《宝积经》(Ratnakuta)的一部分。

  A.检视自身的缺失,加以弃绝

  B.不谈论菩萨的过失

  C.不执着功德主的财产

  D.不说尖酸刻薄的话

  A.检视自己的缺失,加以弃绝

  31

  若不检视自己的过失,

  虽然表面上是修行者,

  但行为可能违背佛法,

  因此,不断检视自己的过失,

  加以弃绝,

  乃是菩萨的修行。

  一般来说,不论你做什么、说什么或想什么,都是你相信自己和现象是真实存在的一种展现。只要你的行为是以这种谬误的前提为基础,你的行为只会是迷妄的,而且充满了负面的情绪。但是,当你追随一个上师,你就能够学习在从事每一件事情的时候,身、语、意都依止佛法。

  在智识上,你或许能够分辨是非对错,分辨真实与迷妄。但除非你时时刻刻把这种知识用于实修,否则无法获得解脱。你必须掌控狂野的心——没有人能够替你做到这一点。除了你之外,没有其他人知道你什么时候落入迷妄,什么时候离于迷妄。而掌控你的心的唯一方法,即是不断地去检视心,仿佛你在使用一面镜子。如同一面镜子能够让你检查脸是否肮脏,看看污垢在哪里,不断处于当下,检视你的心,也能够让你看清念头、语言和行为是否符合佛法。

  找出自己的缺点,但绝不要挑他人的短处。嘉瑟•东美说:

  尽管没有丝毫的学问或道德,你自负地摆出一副你是一个良好修行者的模样。你忽略自己一箩筐的过失,却挑出其他人最微不足道的缺点。你完全以自己的野心为发心,宣扬自己是如何地照顾他人。你假装在修持佛法,你唯一要达成的是凡俗的自夸。任何一个像你这样没有在一开始就去检查自身行为的人,只会欺骗自己。

  如西藏俗话所说的:“发心向法,修行却走入罪恶。”

  每当你生起或从事有害的或错误的念头和行为时,去认清这个念头或行为是重要的。一旦窃贼被指认出来,人们就能够逮捕这个窃贼。同样的,一旦你指认出负面的念头和行为,它们将无力继续下去。一旦负面情绪生起,用观照去袭击它们。每当正面的念头生起,用先前所陈述的三善法来强化它们。

  修持佛法的唯一方式,即是把教法融入你的心。如果不去检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你就不会知道自己的学识、自制、知足、谦逊或其他正面的品质有多么缺乏。对自己明显的缺失视而不见,你或许会开始相信自己是一个修行者,甚至让其他人相信你是一个修行者——事实上,这完全是表面的矫饰,装腔作势地自夸是一个真正的修行者,这是一个主要的缺失。

  冈波巴说:

  精通佛法,却不避免错误,

  乃是修行者一个隐含的过失。

  持有甚深的教导,却不转化自己,

  乃是修行者一个隐含的过失。

  巧妙地称赞自己,巧妙地毁谤他人,

  乃是修行者一个隐含的过失。

  不论面对什么样的情况,唯有时时刻刻保持观照,才能够让你免于落入这样的危险。时时保持什么应该从事,什么应该避免的觉察,如同你行走于危险的山道,要时时小心谨慎地走在正确的路径之上。

  在行菩提心的戒律之中,你要训练自己避免四种基本的堕落。第一种堕落是,出于对财富或名望的贪欲,而去赞美自己,毁谤他人。第二种堕落是,出于贪婪吝啬,而不竭尽所能地去布施那些穷困和痛苦的人,或当你有能力去传授佛法时,却不把佛法布施给那些值得领受佛法的人。第三种堕落是,出于敌意和嗔恨,而去用言语辱骂他人,或更严重的是用肢体暴力去虐待他人,或对那些犯了错却洗心革面、寻求宽恕的人心怀怨恨。第四种堕落是,出于无明,而去批评和排斥大乘教法。

  更广泛地说,避免为了获得财富、名声、地位或满足,而去从事有害的或毫无意义的行为,因为从这样的行为之中,你只会获得痛苦。从事符合佛法的行为,因为它们将使你趋近解脱,远离迷妄。为了区别善行和恶行,时时保持觉察是重要的。

  除了要辨别是非对错之外,你的智力和官能也要保持警觉机灵,去确定你应用正确的对治解药,而不只是继续因循坏习惯和习气。举例来说,生气时,你需要修持忍辱来对治愤怒。愚痴迷惑时,对治的解药是去对轮回产生清晰的了解,并下定决心脱离轮回。贪恋某一件事物时,你应该透过更深入的分析思考来处理贪欲;你应该如此思惟:不论你贪恋的是什么,真的一点也不值得拥有。

  转化心的能力,将自然而然地让你拥有能力去帮助他人的心。时时保持警戒、观照与觉察,观察心的状态,如此你就能够纠正、提升自己,此即菩萨的真正修行。

  B.不谈论菩萨的过失

  32

  如果我受到负面情绪的驱使,

  而论说其他菩萨的过失,

  我将堕落沉沦。

  因此,不去谈论任何进入大乘之人的过错,

  乃是菩萨的修行。

  你不但可以把所有其他的修行者视为亲戚,在许多方面,一切有情众生也都是你的亲戚。所有的众生在某一个生世,都一定曾是你的父母。再者,一切有情众生都拥有相同的究竟本质,也就是佛性或如来藏。话说:

  佛性存在于一切众生之中:

  没有任何一个众生不具佛性。

  如同冈波巴在《解脱庄严宝论》(The Precious Ornament of Liberation)开头所解释的,众生具有佛性的这个事实,乃是一个基础;这个基础给予众生成佛的可能性。因此,毁谤任何一个众生是不当的。相反的,我们应该敬重每一个众生。如同佛陀所说的:“一个凡夫俗子无法够去评价另一个凡夫俗子,只有一个佛能够评价一个凡夫俗子。”

  更重要的是,对于皈依三宝、对佛法(例如“所有合和的事物是无常,所有染污的事物是痛苦,所有现象没有本俱之存在,超越痛苦的是寂静。”83等教导)具有信心而走上佛法道路的师兄弟姊妹,都不要批评。

  83.这些话是“佛陀教法之四法印”(Four Seals of the Buddha’s teachings)。

  那些进入大乘佛教的人,与我们的关系更密切。我们应该像一个转轮圣王的一千个王子和公主一般,从不仇视或轻蔑彼此。相反的,我们赞扬称颂彼此的美德和功德。用大慈和坦诚开放来对待彼此。最重要的是,不要去找寻彼此的过错。一旦你开始去寻找其他人的缺点,你将会在每一个人身上,在每一个地方看到缺点。对所有人宣扬某一个人的过失,你将使自己激动发怒,同时伤害了对方——这么做只会是错误的。僧伽护持教法,因此僧伽的成员必须和谐共处,戒律必须圆满。培养信心和净观。敬重僧伽(所有受了出家戒和进入佛法的人)乃是皈依戒的一个誓戒。你要视佛门中的所有兄弟姊妹没有任何过失和缺点。

  尤其,恶意批评佛法的其他传统,是促使整个佛法衰微败坏的主要原因。要把所有的传统(派别)和见解视为佛陀教法的真实展现。并且不相互抵触。如班禅洛桑•耶喜84所说的:

  84.洛桑•耶喜(Lobsang Yeshe,1663-1737),第五班禅喇嘛(持有这个头衔的第二位)。

  各种不同的教义观点,

  皆是胜者之教法。

  与其透过由宗派主义的恶魔

  燃起仇恨的炽焰来看事物,

  藉由净观的明灿宝石的光芒,

  不是能够看得更清晰吗!

  你对世界的不净观,可以轻易地歪曲你对菩萨的行为的看法。事实上,你从菩萨身上看到的任何缺点和过失,仅仅是你自身瑕疵的缘故,如同在一个患有黄疸的人眼中,白色的海螺看起来是黄色的。因此,每当你认为看到菩萨的行为或思想有所缺失时,提醒自己,这个缺失只不过是你自己扭曲的觉知,事实上,菩萨没有任何缺陷。

  你应该明白,证悟者、上师和菩萨的每一个行为都有深刻的意义;这个意义反映了他们利益众生的发心。当他们化现为无数种身相来帮助众生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误以为菩萨是凡夫俗子。他们或许看起来像是一个从事俗务的寻常人;甚至可能化现为野兽、鸟禽或犬只。曾经也有许多菩萨化现为乞丐,或地位低下、长相粗俗、从事不当的职业、缺乏良善品质的人。帝洛巴杀鱼,撒拉哈(Saraha)是制箭工匠,夏瓦里巴(Shavaripa)是猎人。因此,你遇见的任何一个人,事实上都可能是一个圆满的菩萨,而他有着普通平常的外貌,甚或有着令人作呕的外貌。因此,你应该敬重一切有情众生,视他们为上师。

  当你听闻释迦牟尼佛过去生世的事迹,你就能够了解,每一次他以不同的方式显现,都是他要利益众生、无量的菩萨事业的展现。菩萨离于所有自私自利的发心,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善巧方便的展现。则同一滴落入尘土的水银,仍然一尘不染,纯洁无瑕,菩萨在这个世界显现,却没有受到世界的染污。

  去认识菩萨圆满无瑕的良善,怀着信心去把每一件事物视为清净的,能够确保你的佛法修行不会从根处腐烂。信心开启了教法的大门。在七圣财85之中,信心是最崇高的。怀着全然的信心和虔诚,视上师为真正的佛,把他的所作所为视为圆满智慧的展现。

  85.七圣财(seven noble qualities or riches)分别是:信心(fath)、戒律(discipline)、精进(conscientiousness)、谦逊(modesty)、学识(learning)、布施(generosity)、智慧(wisdom)。

  你的行为举止应该和你的上师、法友协调一致。你要和他人打成一片,确定你的存在不会带来压迫或拘束——如同一条舒适的皮带,可以时时穿戴,完全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进入所有的情况之中,不制造任何麻烦和困难——如同盐巴立即溶入水中。从上师那里领受教法和指引,而不替上师制造任何不便;和法友相处时,完全不要让他们感到困扰——如同在莲花湖上的天鹅,宁静地滑过水面,而不扰动湖水,在莲花之间穿梭,却没有混乱花朵精细的排列。

  让你的觉知保持清净,把一切显现的事物视为无限清净。如此,每一件事物都将激励你去修持佛法,每一件事物都将是教法的实例。密勒日巴说:

  周遭世界是所有书籍之首——

  我不需要去读一本白纸黑字的书。

  就金刚乘而言,信心和净观是修行的两大根本。如果你尚未拥有信心和净观,那么努力去生起信心和净观。如果你已经生起信心和净观,那么不断努力去使其增长。一旦你的行为或思想违背信心和净观时,要有所觉察,并立刻忏悔,加以对治。矫正自己的缺失,而不要去张扬他人的缺失。这么做有助于保持三昧耶的清净,维持僧伽之间的和谐,并大大地护持教法。

  从金刚乘的上师那里领受了灌顶之后,你必须和与你进入同一个坛城的金刚兄弟姊妹和睦相处,直到你们全都获致证悟为止,如同一盏油灯的灯芯和火焰一起燃亮,直到灯芯和火焰都燃尽为止。毁坏或动摇三昧耶——你和其他弟子之间的神圣连结,将障蔽你的修行觉受和了悟,阻碍你获得所有凡俗的成就,尤其是证悟的无上成就。而对治的解药,即是去看清万事万物的本然清净。这是菩萨的真正修行。

  C.不执着功德主的财产。

  33

  供养和敬重可能会带来争执,

  使闻、思、修衰微,

  因此,避免执着于朋友、施主之家,

  乃是菩萨的修行。

  把所有的努力投注于今生的事务之上,毫无疑问地,你将获得巨大的财富,积聚大量的黄金,登上名望权势的顶峰。然而,即使在那个时候,你可能还是会怨恨那些比你更富裕、更有影响力的人;你会蔑视那些被你抛在身后、社会地位比你低下的人;面对你的同僚,你感到竞争和忌妒,等待任何可以超越他们的机会。连乞丐看到其他乞丐化到缘,都会妒火中烧。

  人们让自己落入连吃饭或睡觉的时间都没有的田地。你是如此全神贯注于达成凡俗的目标,而变得像蚂蚁一般忙碌,不断早出晚归——如同达波伟大的医师冈波巴所说:“以星辰为帽,以白霜为靴。”

  然而,从事所有这些永无止境活动的最终结果是,你变成一个随时可以馅媚奉承、虚假伪善的人,如同一个可悲的乞丐,为了一点剩菜残羹而准备面对凶猛看门狗的啃咬。寂天大师说:

  我是那个努力求取自由的人,

  我必不能受到财富和名誉的束缚。

  密勒日巴也说:

  雷,尽管爆发巨大声响,却是空虚的音声;

  彩虹,尽管色彩绚丽夺目,却逐渐消散;

  这个世界看似迷人,却是一场梦;

  感官的欢悦尽管美妙,却带来不幸与祸害。

  彻底放弃所有世俗的活动。满足于你所拥有的事物,以及每天所发生的事情。如此一来,你将自然而然地明白一切。嘉瑟·东美说:

  满足于你所拥有的事物,

  乃是究竟之财富;

  不贪恋或执着于任何事物,

  乃是究竟之安乐。

  修持佛法时,刚开始你可能会遭遇困难。但是后来,这些痛苦将被巨大的快乐和宁静取代。但如果你从事以俗的活动,结果只会是相反的。刚开始,世俗的活动似乎带来快乐,但是后来,它们堕落恶化成为痛苦——此乃世俗活动的本质。就此而言,不断做正确的选择,乃是菩萨的修行。

  D.不说尖酸刻薄的话。

  34

  尖刻的话语扰动他人的心,

  毁坏自己的菩萨修行。

  因此,放弃让他人感到不悦的粗暴言词,

  乃是菩萨的修行。

  现在,你已经生起为其他人而获致证悟的想法。因此从现在升始,你应该不说伤害他人的话语——伤害他人的感情,注定会引发嗔怒的话语。相反的,你应该只说鼓励他人的仁慈语、温柔语。

  蹂躏世界的战争,大多起于尖刻的话语。争执、怨恨和永无止境的仇恨,全都是因为缺乏宽容和忍辱而产生。

  如同龙树在《致亲友书》(Letter to a Friend)中所说,人们所说的话有三种;佛陀把这三种话语形容为蜂蜜、花朵和粪便。有益的、令人欢喜的话语如同蜂蜜。诚恳真实的话语如同花朵。但是充满暴力、有害的话语和谎言则如同粪便,必须抛弃。

  卡拉·贡秋说:

  停止放射尖刻言词的毒箭,

  放弃本性邪恶的侵犯行为。

  如果你让刻薄的言词从嘴巴吐出,不但会烦扰他人的心,也会烦扰自己的心。在这样的时刻,菩萨道丧失了。那些四处宣扬他人弱点的人,或毁谤上师及其他修行传承的人,等于是在为自己累积大量的恶业。

  相反的,菩萨用语言带领人们走上解脱道。起先,他或她会说一些令人们感到快乐的事情和故事,来开启他们的心,然后逐渐地、善巧地介绍佛法的意义。佛陀根据众生不同的能力和接受度来教导众生。对于拥有较少能力的众生,佛陀教导以根基乘的教法,强调放弃今生俗务的必要,并且离开家园,做一个无家可归86、居住在僻静处的人。对于有较大能力的众生,佛陀教导以大乘甚深广泛的教法,解释如何布施、持戒、忍辱,如何从放弃所有俗务做为起始,依止一个上师的指引,在僻静的闭关处专一地修持他的教导。佛陀教导他们如何透过思量世间八法87的徒劳无益来维持他们的决心,以及如何透过生起真正的利他发心,所做所想都以利益他人为目标,来使修行与菩提心相互交融。

  86.在经典之中,“离开家园,做一个无家可归的人”这句话用来表达舍弃在家的生活,受戒成为比丘或比丘尼。

  87.世间八法是指苦、乐、利、衰、称、讥、毁、誉。

  III.修学如何戒除负面情绪

  35

  当情绪变成串习,

  很难用对治来戒除。

  因此,怀着观照和警觉,

  紧握着对治的武器,

  在执着及其他负面情绪生起的刹那加以摧毁,

  乃是菩萨的修行。

  不论你正在从事什么样的修行,它必须是一个有效的解药,来对治你的负面情绪,以及你认为事物真实存在的信念。

  任何情绪在最初都只是一个微小的念头或感受,然后变得愈来愈强大。如果你能够在念头初生的刹那,即加以认清,很容易让念头消退平息。在那个阶段被认识出来的情绪,如同晴朗天空中的一小片云朵,不会带来任何雨水。

  另一方面,加果你没有觉察到这样的念头,让它们扩张增生,那么很快地,它们将会一个接着一个、迅速成为一连串的念头和感受。你将发现自己愈来愈难以破除那强大的情绪,也很难去阻止这个情绪可能引生出来的负面行为。如同《大乘庄严经论》所告诫的:

  情绪摧毁自己、摧毁他人,也摧毁戒律。

  在《入菩萨行论》中,寂天大师把负面情绪比喻为必须被击退的敌人。但是他指出,负面情绪不像一般人类的敌人,它们没有任何可以撤退的处所。你只要认清负面情绪的本质,就能加以根除:

  悲惨的烦恼,被智慧之眼击溃!

  在对抗情绪时,如果你失去警戒,即使只是失去片刻,都要立刻恢复警觉,如同一个在交战中的剑客,必须立刻拾起从手中滑落的剑。在情绪生起的刹那,你应该要有使用对治解药的念头。如果佛法不能阻止你放任负面情绪,佛法还有什么用处?如同种敦巴所说:

  任何能够对治情绪的,即是佛法;

  任何不能对治情绪的,即不是佛法。

  事实上,我们没有时间可以浪费。如果你被一枝毒箭射中,你会让箭插在肌肉中,还是立刻把箭拔出,让血液从伤口流出来?

  寂天大师也说:

  心的大象流浪徘徊,

  将使我们沉沦至最深地狱的痛苦,

  世间的野兽尽管狂野,

  却不会为我们带来如此的灾难。

  但是,如果心的大象被观照之绳系缚,

  所有的恐惧将自行消失,

  所有的善德将唾手可得。

  当耶喜·措嘉(Yeshe Tsogyal)问莲师:“谁是最糟糕的敌人?”莲师回答:“障蔽的情绪。”

  嘉瑟• 东美做出结论:

  在两座修法期间,

  训练自己控制三毒的念头。

  这个训练不可或缺,

  直到一切念头和现象生起为法身为止。

  嘛呢巴,记住,只要你有需要,

  就运用这个训练,

  绝对不要放任迷妄的念头88。

  88.嘛呢巴(Mani-reciter)是指持诵嘛呢的人,也就是持诵观世音六字明咒的人。在此,“嘛呢巴”是用来称呼佛法修行者的一种充满感情的辞汇。

  因此你要时时保持警觉,观察心的活动。想一想,从过去的无数生世以来,你可曾不受迷妄和负面情绪的控制?受到迷妄和负面情绪控制的结果是,你必须一再地经历生、老、病、死的痛苦。尽管如此,你仍然执着轮回,仿佛轮回是一个快乐的处所。你把短暂无常的事物视为永久。你疯狂地积聚你将永远无法持有的财产,永不满足。可以肯定的是,此时此刻是你开始观察你的心的最佳时机。

  立刻觉察在心中生起的每一件事物,仿佛你在观察镜中的脸庞。把情绪视为敌人。这些敌人已经毁了你过去的生世,如果你没有在它们出现的时候,立刻斩草除根,它们也将毁了你的来世。没有一个情绪是无法根除的,因为情绪只不过是念头,而念头如同在虚空飘移的风,念头空无一物。

  然而,如同一个位高权重的人会发现他的忧虑和困难增加了,当你立下要从轮回解脱的雄心壮志,你也会发现,念头和串习似乎比以前更强人,数量也更多。如果你立刻受到它们的控制,你的修行将被打断。你的修行或许会停滞,停滞到最后你变得像一个老隐士,只对赚钱感兴趣。或者你会走上智识的道途,永无止境地求取更多的知识。但如果你能够透过修持止与观来降服狂野的情绪,必定能够在修道上稳定前进。

  心散乱时,你甚至不会注意到自己被蚊子叮咬。心平静时,你会立刻感觉到蚊子的叮咬。同样的,心需要放松安静下来,才能够觉察到心之空性。为了这个缘故,我们要修止。而透过这样的修行,即使是一个拥有强烈情绪的人,也将逐渐获得自我控制和内在的宁静。心达到放松专注的稳定状态时,串习会自行消失,利他和慈悲将自然而然地形成、扩展。最后,你将在究竟本质的不息之流中,达到自在的状态。

  为什么所有众生在轮回中流浪?如同月称所说:

  众生先想到“我”,然后执着于自我;

  众生想到“我的”,然后执着于事物。

  因此,众生像水车上的吊桶般无助地转动,

  出于慈悲,我向这些众生顶礼89。

  89.这个著名的引言来自月称的《入中论》(Madhyamaka-avatra),从应成中观派的观点详细说明了龙树的中观哲学。

  佛性存在于所有人的心中,我们却没有认识到它的存在;相反的,我们误把透过佛性自然展现的力量所生起的事物(宇宙及其六道轮回、在六道轮回中各种身相的众生,以及八识)视为是外界的、与我们自身分离的事物。这种二元分立的认知导致了自我与他人的分别,并且从中生起了这样的串习:我们都必须珍爱自己,重视自己远胜过重视他人。无明,以及相信有一个“我”的错误信念,乃是这一切的根源。如果你相信有一个自我的错误信念消失了,“他人”的概念也会消失。你将了悟自我和他人在本质上是平等的。

  把每一件事物区分为自己和他人,是执着与嗔恨这整出戏码开始上演的方式。“他人”的想法只在有“自我”这个想法时,才会产生。没有“我”的想法,“他人”的想法如何能够生起?当你认清“我”的空性时,你也认清了“他人”的空性。当无明消失,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分别也消失了。你不再把人们看待为必须征服的敌人,并且把朋友和亲戚视为如梦般的幻象。

  念头生起时,要觉察念头所包含的负面串习,并且应用适当的对治解药。举例来说,如果你想到某一个人,并生起这个人是“敌人”的想法,那么切勿让嗔恨生起。相反的,你要对这个人生起大慈,仿佛他是你最亲爱的朋友。如果执着生起,你要把这个人视为幻象,并且记得,任何聚合的事物注定要分离。当执着平息消失之后,你将不会为来世积聚串习或业的种子。把无量有情众生区分为朋友和敌人,只会使你的心超载。相反的,你要简化每一件事物,把每一个人视为你仁慈的父母。

  只有一个全知的佛知道,你在多久以前落入轮回的迷妄之中;在轮回的迷妄之中,你已经度过了无可计数的生世。一切有情众生必定曾是你某一个生世的父母。了解这一点,对一切有情众生生起深刻的、无分别的慈心。

  IV.修学用观照和警觉来利他

  36

  简而言之,不论身在何处,不论所作所为,

  时时保持观照和警觉,

  自问:“我的心的状态是什么?”

  并去利益他人,

  乃是菩萨的修行。

  每一天,你要去检查你应用教法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你多常能够控制你的心,以及你有多少次落入负面情绪的控制。如此检视你的进展,将有助于减少你对今生俗务的执着,增长对教法的信心。

  现在,你知道真正的道路位于何处。只要你做正确的选择,不把无价的珍宝误以为是寻常的石头,这条道路一定会带领你通往证悟。此时此刻,你没有身体的疾病和心理的痛苦折磨,是修持佛法的良机。

  我们所谓的法(Dharma)是什么意义?在藏文之中,法(音译“却”,cho) 意指修补所有的缺失,带来所有正面良善的品质。在梵文之中,“法”(Dharma)意指“去持有”,即一旦你和佛法结缘,它一定会让你脱出轮回的深渊,带领你通往证悟——如同一条鱼一旦上了钩,肯定不会再水里停留太久。这个缘不是一个普通的缘,而是甚深的缘。

  在此,我们要替《菩萨三十七种修行之道》做一个总结。总而言之,《菩萨三十七种修行之道》的精髓在于,不论你用身、语、意从事什么样的行为,从事什么样的佛法修行,你都应该要以利益无量有情众生为发心。如果你的发心是出于纯粹的利他,没有任何的自我执着,圆满将自然而然地生起。

  这种清净的、利他的发心(菩提心)生起的方式,类似犁土,使土地肥沃富饶来栽种作物。首先,你需要有为了一切有情众生而获致证悟的发心。而把《菩萨的三十七种修行之道》付诸实修,将使这种发心臻至圆满成熟。目前,要真正地帮助他人可能超过你的能力范围,但你应该时时把这个目标放在心中。如同朗里•塘巴所说的:

  在大乘之中,除了利益众生之外无他。

  因此,不要让你协助他人的盔甲变得太小。

  菩萨修行的本质与精髓在于超越我执,彻底奉献自己来服务他人。此一修行是以你的心为基础,而不是以外显的行为为基础。因此,真正的布施是了无执着;真正的持戒是了无贪欲;真正的忍辱是了无嗔恨。菩萨甚至能够布施他们的王国、生命或配偶子女,乃是因为他们的内心没有丝毫的贫乏感或需求感,并且准备毫无条件地圆满他人的需求。其他人如何看待你的行为并不重要,你需要的是一个清净的心。举例来说,嘴上说着甜言蜜语,但没有帮助他人的发心,那么甜言蜜语是毫无意义的。即使是鸟类也能够唱出悦耳的歌曲。如老虎这般的野兽对幼虎表现出慈爱,但那是一种掺杂了执着、有分别的慈爱。那种慈爱不扩及到一切有情众生。菩萨对一切有情众生表现出无分别的慈爱。

  你或许传授佛法给成千上万个弟子,从事数千种修行和善行,但如果我执仍然在你的心中根深蒂固,你的事业将永远不会是一个菩萨的事业。为了做一个菩萨,实现一个菩萨的事业,你必须从内在把自私自利连根拔除,不留痕迹。

  从外表看来,印度伟大的悉昙(解脱者,siddhas)大多看起来像是不起眼的乞丐。他们的人生没有充满宏伟眩目的善行。但是在内在,他们已经了悟空性,他们的心时时刻刻对一切有情众生充满慈悲。在西藏,密勒日巴也是如此。他从来没有为了让每一个人看到,而去行大供养或从事许多善行。但由于他完全放弃了我执,了悟了空性,因此在印度和西藏所有证悟的瑜伽士之中,密勒日巴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一位,并且使世界各地无数众生的心转向佛法。

  如果无法掌控自己的心,那么即使已经研习众多经典,遇见众多上师,对你也没有真正的帮助。你冒着成为像比丘善星那样的风险;比丘善星非常博学多闻,但是他最后却挑剔佛陀的过失90。

  90.比丘善星(Good Star)亲近佛陀很长一段时间,记忆了十二支教法。但他的骄慢和忌妒使他告诉人们,除了佛陀头顶上的光环之外,他和佛陀之间没有分别。他决定不再听闻佛陀的教法。结果,他投生成为一个饿鬼,总是在佛陀传法、并且背向着他的时候接近佛陀。

  慈悲的力量是最重要的。在西藏拉萨,曾经有一位著名的喇嘛每天使用纯金的美丽器皿,供养水食子给饿鬼。有一天,他行供养的时间晚了,一些饿鬼出现在他的面前。他们催促他赶紧供养。喇嘛问他们为什么如此着急。那些饿鬼回答,他们想要去领受卡拉•贡秋的水食子供养,因为他的供养比任何其他的供养更令他们感到满足。他们担心,如果错过了卡拉•贡秋的供养,他们将会挨饿。

  那位喇嘛想要更加了解松拉•贡秋而加以查问。他发现,卡拉•贡秋是居住在苍卡拉91一处洞穴的谦卑隐士。当卡拉•贡秋供养水食子的时候,他使用半个核桃壳做为容器,放几粒谷子在其中。而供养的水则来自他的慈悲之泪。因为他悲心无限,因此西藏所有的饿鬼都前来领受他的供养。

  91.苍卡拉(Tsang Karak),地名,位于西藏中部、从拉萨通往尼摩(Nyemo)的途中。

  一切取决于你的发心。因此,你要时时刻刻检视你的态度和发心。如巴楚仁波切所说,每一个人都想要获得快乐,但是为他人带来快乐,乃是获得圆满安乐的真实之道。

  V.回向功德来达到圆满证悟

  37

  为了解除无量众生的痛苦,

  透过离于三种概念的智慧,

  把所有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

  使其远离痛苦,

  愿其获致证悟,

  乃是菩萨的修行。

  教法分为三个部分:初善,生起相对菩提心和究竟菩提心;中善,离于所有的概念和执着;以及后善,即回向所有功德来获致证悟。回向确保了修行,增长了修行的利益和结果,如《宝积经》(Ratnakuta Sutra)所说:

  一切现象皆起于因缘,

  因此我们的愿望也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取决于我们立下的愿望,

  我们将获得相对应的结果。

  正确的回向是把身、语、意的善行回向给一切有情众生,愿他们获致证悟。而你回向的对象,要从曾经伤害你、为你制造障碍的众生开始。

  如果你把从事一个修行或一个善行的功德与一切有情众生分享,那这个功德将永久持续,直到你证悟为止。如同你把一滴水放进海洋,只要海洋继续存在,那滴水将永不枯竭。如果你不分享功德,功德将如同把一滴水倒在滚烫的石头上——立刻蒸发。或者它像一粒种子,结了一次果就凋萎了。如果你没用真正的回向来确保功德,不论你从事了多么广大的供养和善行,它们的结果只会是短暂的,很容易受到嗔恨、骄慢、忌妒等负面情绪的摧毁。

  同样重要的是,你要把功德回向给一个正确的目标,而不只是回向给今生微小而不重要的成就,例如财富、健康、成功和影响力。你真正的目标应该是为了其他众生而获得全然的无上证悟。

  用最好的方式来回向功德(完全离于做者、受者和所做之行为等三种概念的方式),只有已经完全了悟空性的人才可能做到。那么,我们这些凡庸的众生应该如何回向功德?如我们这般无能的人如何从事如此圆满的回向?我们可以遵循已经有了那种了悟的人的脚步,来从事回向。普贤王如来成就了如海洋般无量无边的菩萨愿望;文殊菩萨和观世音菩萨则成就了菩萨如海洋般无量无边的利生事业。你回向功德时,想象你仿效这些伟大菩萨回向功德的方式,念诵了悟万事万物之究竟空性的佛陀或佛陀的追随者所说的圆满偈颂。此举会使你的祈愿更加强大而有效。你可以念诵《普贤菩萨行愿赞》,或撷取其中的偈颂,例如:

  如同无畏的文殊师利和普贤王如来回向功德

  来证得全知,

  我仿效他们,训练自己,

  圆满地回向这些善行。

  或使用喇嘛•米滂所说的祈愿文92:

  透过从善逝的证悟心生起的全知、

  慈爱和祈愿的力量,

  愿我们所有人了悟上师智慧之奇妙转化。

  92.喇嘛•米滂(Kunkhyen Lama Mipham),也就是米滂•蒋扬•嘉措(Mipham Jamyang Gyatso)或蒋佩•耶派•多杰(Jampel Gyepal Dorje),1846-1912,文殊菩萨的化身、一个成就者,以及现在宁玛派最伟大的学者。

  或使用:

  透过证得佛之三身的加持,

  透过法性(Dharmata,现象之真实本性)

  不变真谛的加持,

  透过所有僧伽发心的加持,

  愿我在回向的同时所发下的愿望,

  于未来实现。

  又有:

  当一切有情众生被无常击中,

  渡至来生的时候,

  愿我带领一切有情众生,

  以及所有与我结下善缘或恶缘的众生。

  愿我能引导他们,

  愿我斩断他们的痛苦之流,

  愿我载送他们渡过四河93,

  愿他们迅速获得无上证悟!

  93.四条痛苦的河流分别是生、老、病、死;众生,尤其是人道的众生,无助地被这四条痛苦的河流带着走。

  又有:

  在我们所有的生世之中,

  愿我们和圆满的上师永不分离,

  愿我们善用佛法的一切殊胜利益,

  圆满修道和十地的功德,

  愿我迅速证得金刚持的果位。

  不带骄慢或悔恨所从事、并加以正确回向的行为,具有一种畅通无阻的能力,能够使我们迅速地朝着证悟的方向前进。

  结  颂

  1.此法本撰写的方式,以及为谁而写

  为了那些希望修学菩萨道的众生,

  我遵循圣者的教法,

  把经典、密续和论著所教导的要点,

  编写成为菩萨三十七种修行之道。

  为了撰写一本正统的论著,在传统上,作者至少需要具备三种资格中的一种。作者至多应该已经完全了悟究竟之本质。如果他没有了悟究竟之本质,那么他应该已经受到他的本尊禅观的加持。至少,他必须通晓五明94。

  94.五支学识(five branches of learning) 或五种科学分别是:1)语言学;2)逻辑学或因明学;3)哲学;4)医学;以及5)武术和工艺。

  印度两位伟大的班智达龙树和无著,是第一种作者的典范;他们已经彻底了解胜义谛。伟大的菩萨寂天大师拥有文殊菩萨的禅观;在这个禅观之中,他如同亲见文殊菩萨。透过从文殊菩萨那里所领受的加持,寂天大师直接了悟教法的一切精要;他属于第二种作者;印度和西藏的伟大班智达,多数都彻底精通五明,并对佛陀教法的字句和意义有圆满的知识,这属于第三类的作者。

  由不具备这三个必要条件之一的作者按照自己的意向和爱好所撰写的著作,不能算是一本正统可靠的论著。一本真正的论著应该可以被当做治疗负面情绪的药物,保护众生免于堕入轮回的下三道。来自真正传统之外的著作,不具备这些特质。“论著”(shastra)的字面意义是“解释佛陀话语的意义,治疗无明的事物”。一本论著应该能够使研习它、观修它的人离于迷惑,使他们稳固而坚定地走在解脱道和证悟道上。因此,一本论著是悲心的展现。

  《菩萨三十七种修行之道》的作者嘉瑟•戍初•东美具备所有这些资格。他博学多闻,受到无数智慧本尊禅观的加持。他本身充满了慈悲,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伟大的萨迦派上师札巴•嘉岑95和嘉瑟•戊初•东美是同一个时代的人;札巴•嘉岑曾经对他的弟子说:“你们可能会认为,观世音菩萨是居住在遥远的普陀山净土的一个本尊。但是,任何一个从嘉瑟•戊初•东美那里领受菩提心教法的人,等于是亲见了观世音菩萨。”

  95.札巴•嘉岑(Jetsun Trakpa Gyaltsen,1147-1216),萨迦派最重要的上师之一,拥有文殊菩萨的禅观。

  印度“六庄严”和“二胜”96等大师,以及西藏所有博学多闻、有成就的上师,已经针对菩萨道撰写无数的论释,但在我们这个时代,却没有人有能力来吸收理解所有这些教法。今日的人们几乎没有真正的智识,而且他们的努力微弱,再者,极少数人把佛法视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事物。有鉴于此,嘉瑟•戊初•东美撷取了所有菩提心教法的精髓,仿佛从牛奶中提炼奶油一般,然后以这本著作的形式撰写下来。他用一种简明易懂的方式来加以组织,但仍然传递了完整的意义,没有冒任何犯错的风险。这是一本可以被任何人修持的法本。

  96.印度六庄严(Six Ornaments of India)分别是精通阿毘达磨(abhidharma)的世亲和无著;精通因明学的陈那(Dignaga)和法称(Dharmakirti);以及精通中观的龙树(Nagarjuna)和圣天(Aryadeva)。在这六者之中,龙树和无著被一些法典视为“二胜”(Two Supreme Ones),而其他法典则把两位精通律藏的大师释迦光(Sakyaprabha)和功德光(Gunaprabha)尊为“二胜”。

  《菩萨三十七种修行之道》是关于获致证悟最直接、最甚深的大乘教法。嘉瑟•戊初•东美撰写《菩萨三十七种修行之道》,不是因为他希求名声或赏识,而是出于纯粹的慈悲。这是为什么从数个世纪以来,这些教法已经帮助了无数众生的原因。这些教法是观世音菩萨化现为人之身相的话语。如果你根据这些教法来修行,对自己的所有关注将会消散,并发现,把所有的努力转而用于利益他人是轻而易举的。

  愿望带来它们自己的果实。一个足够强烈、去成就某个目标的愿望可能会实现。如果你把所有的努力用于致富或成名,你或许能够达成目标——相反的,如果你努力精进,透过研习和禅修来了解、成就修道的无上目标,你终将成功。如同一个掌舵的船夫,你要运用你的心,去带领你的人生朝自己选择的方向前进。

  2.这些修行法门的无谬本质

  对你而言,任何发挥作用、配得上你的证量层次的教法,即是最佳的教法。中观、大手印和阿底瑜伽的教法确实非常深奥,而根据这些教法所解释的教导来观修空性,能够使人在一个生世之内成佛。但这些教法超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及的范围。不用母奶来哺喂一个新生婴儿,反而给他米饭和肉类,是毫无意义的。刚开始,他无法咀嚼这种食物,之后即使他能够吞咽一点食物,却完全缺乏消化这些食物的能力。

  你最需要的教法,是能够为你的修行带来利益和启发的教法。你可能领受如天高的教法——但只用寻常的双手,天空是难以触及的。另一方面,你先从你真正能够吸收理解的修行法门开始着手,生起愈来愈多的慈悲,放下凡庸、世俗的关注,你将逐渐获得稳定力,到了最后,你也将能够精通更高深的教法。

  绝对不要认为修心只是下等的修行。修心是佛陀亲自为了我们的心而裁制的教法。从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开始,然后用慈悲来强化它。生起相对菩提心,也就是为了能够利益无量之有情众生而达到证悟的决心。相对菩提心将使你生起究竟菩提心,也就是认清和证得究竟之本初明觉。

  菩提心为你所从事的任何修行开放了大门。菩提心是善巧方便;藉由菩提心,你能够在解脱道上前进。它也是能够让你收割果实的必要因素。菩提心应该是你修行的核心和生命力。

  当你修行时,也要使用蒋贡•康楚仁波切针对“修心七要”所做的论释。这些论释叙述了一个适合所有人(不论其能力、根器为何)的修行法门。不像密咒乘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修行法门,可能让你屡屡犯错,这本著作所陈述的修心法门没有任何风险。

  这是为什么嘉瑟•东美补充说道:

  由于我的了解浅薄,几乎没有学养,

  这本著作不会受到博学者的青睐;

  但它是以经典和圣者的教法为基础,

  所以我认为它真的是菩萨的修行。

  3.请求宽恕的谦卑祈愿文

  伟大的菩萨总是隐藏自己的无量功德,赞美他人的品质,无论它们多么微不足道。他们绝对不会骄傲地想,自己拥有多么大的学问或证量,相反的,他们隐藏自己杰出之处,如同把一个宝藏埋藏在地底下。如同结实累累的树枝向下低垂,充满美好功德和知识的圣哲总是保持最谦卑的姿态。这种态度的范例可以在寂天大师《入菩萨行论》的开头找到:

  我所要说的,前人都己说过,

  我才疏学浅,言语拙劣,

  因此,我不认为这本著作能够利益他人,

  我撰写这本著作,

  只是为了证明我的理解。

  因此,嘉瑟•东美也表达了他的谦逊,忏悔他可能犯下的任何错误:

  对于像我这么愚笨的人来说,

  要去理解菩萨伟大的事业是困难的,

  于是恭请圣者原谅我的错误与矛盾之处。

  世尊释迦牟尼佛分三个阶段来转*轮。他在鹿野苑初转*轮,教导四圣谛;在灵鸳山二转*轮,教导万法之空性;在几个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三转*轮,教导胜义谛。因此,释迦牟尼佛用不可思议地深广的方式,展现了证悟道。

  在此,嘉瑟•东美有意要呈现所有这些教法的精髓。但他谦逊地认为,他尚未达到一切闻、思、修的究竟境界。因此他恳请八大修道车乘97所有博学多闻、有成就的大师,和支持论注传承(Explanatory Lineages)的“十支柱”98等大师,原谅他在《菩萨三十七种修行之道》这本论著中所出现的任何瑕疵、文不对题或错误。

  97.参见注解24.八大修道车乘的主要上师,几十支持实修传承(Accomplishment Lineages)的“八支柱”(Eight Great Pillars)。他们分别是:(1)帕果•毘卢遮那(Pagor Vairocana),旧译宁玛派;(2)种敦巴,噶当派;(3)玛尔巴,噶举派;(4)那久巴(Khyungpo Naljorpa), 香巴噶举;(5)卓米•洛擦瓦(Dorkmi Lotsawa), 道果传承或萨迦派;(6)帕当巴•桑杰(Phadampa Sangye), 施身法暨希解派;(7)碁久•洛擦瓦(kyijo Lotsawa),时轮金刚;以及(8)乌金巴(Orgyenpa),乌金念竹派。

  98.支持论注传承(Explanatory Lineages)的“十支柱”(Ten Great Pillars)分别是:东米•桑波塔(Thonmi Sambhota)、毘卢遮那(Vairocana)、卡瓦•帕策(Kawa Paltsek)、却果•卢•嘉岑(Chokro Lu’i Gyaltsen)、丈•耶喜•德(Zhang Yeshe De)、仁千•桑波(Rinchen Sangpo)、种敦巴、大译师罗登•谢洛(Ngok Lotsawa Loden Sherab)、萨迦•班智达和果•库巴•雷策(Go Khukpa Lhetse)。

  4.回向撰写这本著作的功德

  透过从此生起的功德,

  以及透过相对与究竟之无上菩提心的力量,

  愿一切众生变得如同观世音菩萨,

  超越轮回与涅槃两个极端。

  现在,嘉瑟•戊初•东美怀着充满慈悲的清净心,把撰写这本著作所生起的任何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愿相对菩提心和究竟菩提心在一切众生的心意与行为中茁壮。

  他希望一切有情众生为了自己和他人而达成证悟。他希望一切众生能够透过智慧,为自己获得证悟,而免于落入轮回的极端;他希望一切众生能够透过慈悲,为他人获致证悟,而免于落入涅槃的极端。他希望众生能够化现为任何能够利益每一个生命的身相——凡俗众生、阿罗汉、菩萨和佛,孜孜不倦地为了一切生命的利益而努力。

  这个回向是一个诚恳真挚的祈愿,希望一切有情众生能够达到观世音菩萨的层次,并且如观世音菩萨一般地利益众生。观世音菩萨是一个源头,或是此贤劫诸佛之“父”。从观世音菩萨的一千零二个眼睛之中,化现出此贤劫的一干零二个佛;从观世音菩萨的一千零二条手臂之中,化现出一千零二个转轮圣王。在他身体的每一个毛细孔之中,是无数个净土;在每一个净土之中,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教导无数个菩萨大乘佛教的教法,带领众生走上解脱道。在究竟的层次,观世音菩萨是一切诸佛之金刚语的本质,拥有一个完全证悟之佛的五身与五智。在相对的层次,他对在他慈悲事业领域中的众生,示现为一个十地菩萨。

  5.跋

  为了自身和他人的利益,

  东美,一位教导经典与因明学的老师,

  在戊初的珍宝窟,

  作此《菩萨三十七种修行之道》。

  《菩萨三十七种修行之道》是由伟大的圣哲嘉瑟•戊初•东美,在位于西藏中部戊初的隐居所“珍宝窟”(Rinchen Phug, the Jewel Vace)所撰写。他的名字“东美”意指“畅通无碍”。的确,他的学识,以及对佛法理沦和修行的深刻理解,没有界限或障碍。

  6.最后的忠告

  深刻地思考这些偈颂。在你每天的行为、语言和念头之中,把它们付诸实修。刚开始,你或许无法把这些偈颂真正融入心中,但加果你坚持不懈,自从无数个生世以来所拥有的顽固执着——执着于表面看似坚实的现象世界,以及执着于事物是永久的——将逐渐消失。扬贡巴说:

  多年恶习持续复发,

  如同一卷纸不断地卷绕,

  而崭新的觉受却轻易地被机缘摧毁。

  你无法在短时间内斩断迷妄——

  你们所有这些“伟大的禅修者”,

  要持续禅修很长一段时间!

  如果你修持佛法,那么从始至终,绝对不能放弃。你应该下定决心修行,直到死亡为止。密勒日巴说:

  不要希冀任何结果,

  认真地修行,

  直到死亡降临。

  把你自己全心全意托付给修行,尽量离弃轮回的活动。当你开始看见佛法的正面品质在心中萌芽,你从事修行的努力与决心将如火一般燃烧。

  你应该要了解,佛法出现在这个宇宙之中是多么稀有难得。而有机会去闻、思佛法是多么殊胜。甚至仅仅听闻教法的一个字眼,或听闻召集僧伽的锣声,都能够使你免于堕入轮回的下三道。伟大的圣哲巴楚仁波切说:

  在这个末法时代,仅仅听闻、理解或解释四句佛法,就能够被称为“教法”;仅仅修止修观一天,就能够被称为“证法”99。

  99.在佛法的两个面向中,“教法”(Dharma of transmission)是指佛陀的话语和经典本身;“证法”(Dharma of realization)则是指修行者透过内在的觉受,而实际了悟这些教法,最后获致证悟。

  把所有这些教法呈献给你,如同把一片覆满花朵的草地呈献给蜜蜂。现在,你的手中握有一切。你拥有修行和获致证悟所需的一切。即使连一天也不要浪费。如果你修行,依止一位上师,如实地遵循他的话语,你对教法真谛的信心将与日俱增,能够在你的这个生世之中,证得金刚持的果位。

  所有伟大的证悟者都曾经是凡夫俗子;他们透过自身的精进努力而成佛。精进是你最需要的品质。如佛陀所说:“我已经显示那条道路。获致解脱取决于你。”

  佛陀不会像扔掷一颗石头一样,把你推至成佛。他不会像清洗一块脏布一样地去清净你。他也不会像一个医师开药给一个消极被动的病患那样地来治愈你的无明。佛陀已经获致全然的证悟,他正在显示你那条道路,你遵循这条道路与否,则取决于你。现在,就看你是否要修持这些教法,并且体验它们的成果。

  愿这本著作为一切有情众生带来巨大的利益,并指出佛陀所有教法的精要合一!

  附录一:关于上师的增补论释(偈颂六)

  A.正确和错误的上师

  摘录自札楚•阿旺•丹增(Dzatrul Ngawang Tendzin Norbu)之《甘露宝瓶》(The Vase of Amrita)第二函。

  错误的上师

  《内密续》(Inner Tantra)说道:

  无明和骄慢,欠缺智识,

  他教导的只不过是语言文字;

  他用毁谤的言词来贬低他人;

  学问浅薄,骄傲自大,

  对于没有看清这种上师的弟子而言

  他是一个真正的恶魔。

  这种上师甚至连一个正面美好的品质都没有——这些众多的美好品质乃源自闻与修。然而,由于他出身美好的家庭,因此他声称:“我是某某人的儿子。”并像婆罗门一般,自负地把自己包裹在贵族的世系血统之中。虽然他无异于寻常人,但他的行为举止却仿佛他等同于过去的大成就者。当他完成些微的研习与修行之后,一旦其他人对他略显敬重,他就自恋地吹嘘。他充满骄慢、愚蠢自大,无法看见伟大人物的品质。他暴躁易怒、充满忌妒,心中的慈悲之绳断裂。

  如果具信的你遇见、追随这种错误的上师,就像一个疯狂的向导替你指点方向。你充满善行的整个人生将白白被浪费。寻求他的保护,如同想在清凉的树荫下休息,结果那树荫却是条巨大的毒蛇。

  正确的上师

  正确的上师对经典、密续和论著有着广博的学识,并明缭三誓戒的重点。他已抛弃所有无明的障碍,了悟一切。他能够用敏锐的智慧斩断疑虑和误解。他的心充满了对其他众生的慈悲,如同母亲对唯一的孩子充满慈悲。因此,人们可以追随他,依止他。他明瞭并且能够教导人们轮回如何从迷惑的情绪中生起,以及涅槃如何从全然的清净中获得。

  他用四种方式来聚集具有福德的弟子:赠礼,言语柔和,根据弟子的根器来教导,以及行为举止符合他自己的教导。

  亲近这样的上师,你将获得他的美好品质,如同普通的木头留在檀香树林中多年之后,也会拥有美妙的香气。

  如何追随一个具格的上师

  为了善巧地训练凡庸的人们,具格上师的外表和举止可能会和他们一致,但他的心却一直处于成佛的状态,完全超越寻常众生的心态。他的所作所为,完全适合弟子的本质和需求。他能够忍受所有的恩将仇报,以及所有令人感到悲痛的事件,如同母亲满怀耐心地对待唯一的孩子。

  因此,你要对这样的上师时时具有信心,把他视为佛陀本人,理解他所作所为的圆满无瑕,以及他一切话语的真谛。

  怀抱着热情向他顶礼,绕行他的住所。用充满虔诚的心对他说话,永不满足地凝视着他——因为这样的上师是如此稀有,要遇见这样的上师是如此难得。

  如何在他面前行为举止

  如果他进入房间或从座位上起身,你也应该要站起来,除非你生病或无法起身。会见他时,你要嘘寒问暖,呈献他所需要的一切。不要喧闹,不要做手势、蹙眉、定定地注视着他、说谎、造谣中伤、采取莲花坐姿傲慢地坐着或两条腿松散地伸展在面前、把关节弄得霹啪作响、戴帽、或手持武器或棍棒。绝对不要跨越他的座位或衣物,绝对不要使用他的个人物品,或骑乘他的座骑。如果你伴随他,不要走在他的前方,除非有危险或你需要带路;不要走在他的右侧;不要走在他的正后方或踩到他的步伐和影子,而要稍稍地走在他的左后方。

  B.上师相应法

  上师相应法特别和菩提心的修持有所关联,可见于蒋贯•康楚•罗卓•秦耶所汇编之《教诫藏》(The Treasury of Spiritual Instructons)第四函。

  一般来说,在小乘和较高层次的道乘之中,都强调追随上师的必要性。《华严经入法界品》(Gandavyuha Sutra)说道:

  在无数的生世之中,

  我们无法渡过痛苦之汪洋。

  即使我们拥有众多品质,

  若无一位上师,

  我们无法从轮回中解脱。

  你或许拥有美好的世俗品质,而身为一个修行者,你或许具备许多修行的品质,例如圆满的信心和精进,但除非你追随一位加持你的上师,否则了悟将不会在你的心续中生起,也无法从轮回中解脱。

  因此,你需要追随一位真正的上师,一个持有传承、已经了悟的上师。一个真正的仁师,是已经从一个不间断的传承领受了菩提心教法的上师。这个不间断的传承从佛陀一直延续到他本身,如同从阿底峡尊者的追随者噶当派上师延续下来的传承。

  你也应该知道要如何服侍这样一位上师。不论他说了什么,你都要透过你的行为、语言和念头来真正地加以实现。怀着极大的热情,不断地向他祈请,观想他在你的心间,或在你的头顶上。关于这一点,有三个部分:前行、正行和结行。

  生起慈悲及获致证悟的心,乃是前行。然后观想自己如镜中的影像,看似真实,却是空虚。你的心是一团明灿的光。

  至于正行,你要观想你的头顶上有一个莲花月轮,其上端坐着上师。你对他具有最强烈的虔敬心。你可以观想他是原本的大小,或拇指的大小——完全看哪一个你最容易观想。

  忆念他的面容、表情,他坐和移动的方式,他的声调,以及他心意的智慧。视他无别于上至佛陀的所有传承上师,无别于传授你教法的所有上师,以及无别于所有的本尊和诸佛菩萨。双手合十地供养他你所能供养的一切,尽可能地皈依于他的身、语、意。你要记得,上师离于所有缺患,已经圆满所有美好的品质。虽然就胜义谛的层面而言,他如天空般不具实体,却为了我们所有人而示显于色界。如此向他祈请:

  “加持我,如此一来,相对菩提心和究竟菩提心就会立刻在我的心中生起,如同它在殊胜的传承上师心中生起一般,如同安住在诸佛菩萨的智慧心中一般,如同经典所描述的一般。”

  “加持我,如此一来,不论我繁荣或衰败,德高望重或声名狼籍,快乐或痛苦,不论我生病、垂死、轮回或转世,我都会证得相对和究竟菩提心。加持我,如此一来,我会知道如何把这条道路上的所有困难与障碍当做朋友!”

  念诵这段祈愿文三次之后,把你的双手一上一下地结定印置于大腿上,并且想象头顶上的梵穴大开。你的上师像流星,快速地从梵穴下降,安住在你的心间深处。

  然后,怀着全然的信心和虔敬心,专注于一境、毫不散漫地观修,想象上师即是佛陀。过了一会儿,上师的身、语、意完全融入你的身、语、意之中。然后你融入光中。安住在这种光灿明晰、如天空般的状态中一段时间。

  至于结行,当你从这种状态中升起时,如先前所描述地观想上师在你的心间或头顶之上,并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所有功德回向,来圆满上师的智慧发心,以及相对与究竟两种菩提心的生起。

  上师相应法有无数种共与不共的利益。在此列举几种:你将不会受到人与非人的伤害;你将证得所有世俗的和超越世俗的成就;你将实现所有的教导和教法。

  上师相应法的两个次第能够把心识迁至大明光之中,因此被当成死亡时所需的必要教导。如果你持之以恒地修持上师相应法,就能够获得你所向往的任何证量。

  除了上师相应法之外,你没有必要去寻求任何其他的修法。萨仁波切支布巴针对上师相应法说道:“如果我把心脏从胸膛中取出,那么我也只有一个心脏可以给大家看,同样的,这个修行法门是所有法门的精髓。”

  此附录的内容写自世尊佛陀的话语。它由佛陀传授给弥勒菩萨(Maitreya),再从弥勒菩萨传给无著、世亲、大库苏鲁(Elder Kusulu)、小库苏鲁(Younger Kusulu)、色林巴、阿底峡、种敦巴、波托巴、夏雷瓦、切卡瓦、洛奔拉(Lopon Lha)、拉登•彭(Lhading Pon)、达玛•悉昙(Dharma Siddha)、嘉登•强秋•嘉岑(Gyaton Changchup Gyaltsen)、堪布修努•强秋(Khenpo Shonnu Changchup)、仁千•炯涅•帕•桑波(Rinchen Jungne Pal Sangpo,1187-1254)、宝佛桑杰•仁千(Buddha Ratna, Sangye Rinchen)、札巴•竹千(Trakpa Tsultrim)、嘉雅•巴达(Jaya Bhadra),以及苏南•仁千(Sonam Rinchen,1214-1286)。愿一切吉祥!

  , 附录二:关于贪欲的增补论释<偈颂二十一>

  肉类、酒精和性的危害

  节略译自扎楚•阿旺•丹增之《甘雾宝瓶》第二函

  佛陀说,酒精是斩断修行生命的斧头。有些人认为,经典禁止饮酒,密续却容许饮酒。但《清净恶趣密续》 (Tantra of the Purification of the Lower Realms)指出:

  切勿饮用使人醺醉兴奋的饮料,切勿食肉。

  《金刚顶密续》(Adamantine Peak Tantra)也说:

  酒精是所有灾祸的根源,放弃它!

  有些人认为,经典指出,荟供轮(ganachakra)的荟供一定要有啤酒和肉类。对于此,《时轮金刚密续》说道:

  酒精被当做语部(Speech Family)的加持物来供养,但大乘的修行者不可饮酒。

  种敦巴尊者说:

  让人喝到醉醺醺的酒类,不能拿来当作三昧耶供养或修法的物品。

  过去一些饮酒的大成就者不再有凡俗的念头,并把一切现象视为本尊。他们完全了悟世俗、胜义二谛,能够把一般的水转化成啤酒,把毒药转化成良药。试着去模仿他们,将如同狐狸模仿老虎。

  密勒日巴说道:

  酒精助长贪恋,斩断解脱的生命。

  莲师也说:

  西藏啤酒是三界痛苦的主要根源之一。放弃它。

  同样的,吃肉也有严重的负面结果。经典说道:

  为了牟利,你取走生物的生命。

  为了吃肉,你送出你的财富。

  这两者是错误的行为,

  是投生地狱的主因。

  在大乘佛教的传统之中,修行者立下承诺要保护无量之有情众生。如果修行者没有保护一切有情众生,反而残酷无情地杀害应该要受到保护的众生,还吃进肚子里,岂不是违反誓戒?这是完全不被接受的。

  同样的,一个修行者应该明白,男人与女人之间的性吸引力,是巨大困难的起源。为了博取美丽女子的微笑,男人不但忘了他在来生会遭遇什么样的事情,甚至也可能忘了眼前的礼度,不顾上师和父母的忠告,像狗一样追着她跑,脱离证悟道,如同一颗石头沉入轮回下三道之洋。

  简而言之,如冈波巴所说的:

  罪孽深重的肉,

  使人醺醉的酒,

  蒙骗人的年轻伴侣:

  这些是修行者的致命毒药。

  如果你想要真正地修行,

  抛弃这些毒药。

  成就者之主卡登•嘉措99,说道

  贪恋美食之味,

  柔软衣物之滑顺触感,

  美人之迷人之色,

  甚深之佛法将被远远抛诸身后。

  99.卡登•嘉措(Jetsun Kalden Gyatso,1607-1677),一个备受敬重的上师,萨雷布托(Sariputra)的化身,他的生平和教法对安多雷贡(Rekong)这个地区有广大的影响力。他撰写了许多关于禅修的优美诗歌。

  附录三:关于禅定波罗密的增补论释<偈颂二十九>

  A.止与观

  摘录自札楚•阿旺•丹增之《甘露宝瓶》第二函

  如何修止

  (A)修止的预备条件

  你要深深地厌倦轮回,生起强烈的出离感。你或许身处偏僻的闭关所,远离所有令人分心的事物,但除非心也进入闭关,远离所有的念头和感受,不再受到俗务的扰动,否则你无异于一头在山腰上的老犛牛。不论哪一种烦恼占了上风,你都要施以正确的对治解药:强烈的贪欲生起时,你要思量贪欲对境可恶的面向;强烈的嗔恨生起时,试着去感受更多的慈爱;迷惑愚痴生起时,你要思量轮回的缘起;忌妒生起时,你要观修自我和他人的平等;骄慢生起时,你要在心理上设身处地。

  (B)如何修止

  首先,怀着要带领一切有情众生获致证悟的愿望来生起菩提心。接着从事大礼拜、供养、忏悔等七支供养,并正确地采取大日如来的七支坐姿:

  1)双腿采取金刚跏趺座,右腿盘在左腿之上。

  2)双手握拳,拇指碰触无名指的根部,置于大腿靠近鼠蹊部之处,手肘应该紧靠身体两侧。(另外两种做法是:双手掌心朝上,右手放在左手之上置于大腿,手肘朝外。或双手掌心向下,放松地置于膝上。)

  3)肩膀抬起,微微向前。

  4)脊柱保持挺直,“如同一堆叠在一起的金币”。

  5)下巴微微向喉咙的方向内收。

  6)舌尖轻触上颚。

  7)眼睛定定注视鼻尖前方十二指宽之处,且不眨眼。

  如此坐着,不落入昏沉或掉举。如果能够稳定你的心,使它足够灵活,能够专注于任何对境,那么你行善的能力将更巨大。

  (C)修止的三种类型:

  a)专注于特定的对境

  观修释迦牟尼佛的身相,专注于他的功德。最后,看清那个专注于释迦牟尼佛身相的心是无处可寻或无法指认的;它的本质是空虚。

  b)专注于对治解药

  为了对治在禅修期间,因为不同的心之状态生起而引发的烦恼骚乱,你必须去认识五种主要的过失:

  (1)懈怠;(2)忘了教法(失念);(3)昏沉掉举;(4)不作行(不采取对治),以及(5)作行(采取不必要的对治)。

  用以下的八种对治解药来治疗这五种过失:用(1)希求(欲),(2)精进(勤),(3)信心(信),以及(4)轻安(安)来对治懈怠。用(5)观照和记忆教法的文字和意义(正念,念)来对治失念。(6)对这些心的状态保持警觉(正知,知)来对治昏沉掉举。

  在禅修期间,当任何这些过失出现时,用(7)努力应用正确的对治解药来对治不作行。当这些过失消失,不再需要对治解药时,你应该(8)让心安住在没有对治解药的自然状态之中,来对治作行。

  c)专注于让心安顿的九种方法

  有九种方法可以使心安顿下来,获得稳定力。

  (1)内住,运用已经领受教法的力量,把心住于专注的对境之上。

  (2)续住,透过思考教法、记忆教法意义的力量,持续地把心住于专注的对境之上。

  (3)安住,透过观照的力量― 每当心偏离专注的对境,转移到外在事物上的时候,迅速地加以认请——再度把心住于专注的对境之上。

  (4)近住,心因为过度观照而扩张的时候,藉由一再地收心,把心密切地住于专注的对境之上。

  (5)调伏,心陷入昏沉时,透过源自思考修止之利益的警觉力来调伏心。

  (6)寂静,心产生掉举,失去禅修的喜悦时,思考掉举的过患来使心平静下来。

  (7)最极寂静,透过精进的力量,放弃所有对禅修状态、愉悦的觉受的执着,以及放弃昏沉。

  (8)专注一境,再次透过精进的力量来消除昏沉掉举,尽可能专注一境而达一座修法的时间。

  (9)平等住,透过熟悉于专注一境的力量,让心自然而然、毫不造作地住于平等舍之中。

  修止时,你将体验到你的心逐渐地平静。这个过程分为五个步骤,可以用五种比喻来说明:

  (1)禅修如同一道从悬崖倾泄而下的瀑布。念头一个接一个出现。刚开始,生起的念头甚至比往常还要多,因为你觉察到心的活动。

  (2)禅修如同通过峡谷的湍急河流。你的心时而平静,时而骚动。

  (3)禅修如同一条流动轻缓的宽广河流。受到干扰时,它产生波动,否则平静无波。

  (4)禅修如同一个被涟漪微微吹皱的湖面。心的表面微微受到扰动,但心的深处却保持平静,处于当下。

  (5)禅修如同一个静止的海洋。一种坚定不移、毫不造作的专注;在这种专注之中,对治散漫念头的解药是多余的。

  如何修观:

  修止可以暂时局限负面情绪,却无法根除负面情绪。要根除负面情绪,唯有透过修观才能达成。所谓修观是指在座上修法期间,认清一切现象之真实本质,并在座下修法期间,明瞭万事万物乃是虚幻。因此,“止”是禅修的专注面向,“观”则是禅修的智慧面向。修止让心为修观做好准备,让修行者从修观中,看清一切现象原本就缺乏实质的存在。止与观都应该浸润了慈悲。止与观双运最后将达到平等舍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之中,所有主体与客体的概念都消失了。

  由于慈悲总是和智慧双运,因此止观双运既不偏向轮回,也不偏向涅槃。在禅修期间,修行者透过经验觉受来了悟智慧;而慈悲则是智慧的自然展现,并在座下修法期间发展形成。最后,座上修法和座下修法融合为一,证得不具造作、概念的究竟本质。如此,修行者不再需要修观,而修观与所观之对境都自行消失——如同两条木棍互相摩擦而生火,最后木棍被所生之火燃尽。

  B.禅定

  摘录自雪谦•嘉察•贝玛•南贾(Shechen Gyaltsab Pema Namgyal)之《遍知者口传》(The Oral Transmission of the All-Knowing Onces)

  三种禅定

  1)寻常人修持的禅定

  这种禅定包括在僻静处采取正确的坐姿,皈依,生起菩提心,平静地安住在离于念头、离于任何执着的状态之中。这种状态通往三摩地的境界;在三摩地之中,修行者持续觉知现象,却不执着于现象。你的心安住在专注于一境的禅定之中,离于昏沉掉举。这种“止”的状态无法超越无色界深妙的禅定状态,因为它缺乏明察和认清现象之究竟本质的“观”。

  2)明辨禅定(clearly discerning concentration)

  在这种禅定之中,修行者检视现象之所有面向的空性本质。透过修观,你毫无疑虑地确信任何种类的自我缺乏本俱之存在,并且离于任何概念。在这种禅修状态之中,你成就了止观双运之道。此对应了资粮道和前行道的层次。这个种类的禅定赋予修行者更高深的觉知和利益众生的能力。

  3)佛之殊胜禅定(excellent concentration of the tathagatas)

  如果你持续修持明辨禅定很长一段时间,所有主体、客体二元分立的见解都会消失。你进入了见道,达到初地的层次。如此一来,明辨禅定转化成为第三种禅定——佛之殊胜禅定。

  从这个时候开始,一直到你达到“七地”的层次,座上禅修状态(在这种状态之中,你没有散漫的念头)和座下禅修状态(在这种状态之中,主体和客体的见解仍然存在)之间仍然有所区别。从八地以上,虽然仍使用座上禅修和座下禅修的辞汇,但两个状态之间不再有所区别,不再分离。

  最后,在达到成佛层次的过程中,你安住在本初智慧的平等舍之中,甚至连一刹那都不离这种状态。

  附录四:关于智慧波罗密的增补论释

  摘录自札楚•阿旺•丹增之《甘露宝瓶》第二函

  没有智慧,慈悲的善巧方便无法带你渡至涅槃;你将停留在轮回的极端之中。没有慈悲的善巧方便,智慧将使你停留在涅槃的极端之中。智慧与慈悲必须双运。

  智慧有三种层次:

  1)普通的、世俗的智慧:基本上,这种智能是由四种传统科学所构成,它们分别是医疗、逻辑、语言和工艺。

  2)超越世俗的究竟智慧:这是“内在的科学”或哲学,以声闻和缘觉佛的教法为基础,进而认清五蕴是不清净的,必定牵涉了痛苦,并且短暂无常,缺乏本俱之存在。

  3)了悟的智慧:这种智慧是以大乘佛教的教法为基础,进而彻底了悟现象之空性本质,即现象是无生、无基础、无有起源的。

  这三种智慧必须逐渐透过闻、思来修持,并透过实修加以吸收理解。

  简而言之,智慧波罗密是了知现象缺乏任何本俱之存在。在涅槃之中,对于现象是坚实存在的执着,以及对于现象是不存在的执着,都消失了。证得涅槃是在智慧明觉的范围之内,而不是在一般智识的、散漫的心的范围之内。

  为了了悟现象缺乏实质的存在、超越任何的概念,你需要禅修。虽然黄金存在于矿石之中,但它必须从矿石中取出,并加以提炼。同样的,虽然现象本来是空虚的,离于所有有限的造作,但如果不透过持续禅修了悟这一点,你将永远无法脱离轮回的痛苦。

  寂天大师说:

  所有无法了知洞察这个心的秘密

  ——佛法之巅峰——的人,

  虽然希望获得喜乐,了无悲伤,

  但他们仍然将无用地在痛苦中流浪。

  《大解脱经》(Sutra of the Increase Towards Great Liberation)说道:

  数千年的黑暗,

  一盏灯便能立即驱散;

  一千劫的恶业,

  了悟心性便能立即清净。

  帝洛巴也说:

  心之本质是超越念头的虚空。

  因此,所有其他的佛法修行,都浓缩在了悟心之本质的修行之中。观修智慧和了悟心之本质的结果是,你将自然而然地想要从事具有利益的善行,你的烦恼将会减少,慈悲将会增长,最后获得无上证悟。

  由明雅• 昆桑•苏南(Minyak Kunzang Sonam)所著的另一部论释《甘露宝瓶》第一函补充道:

  智慧有另外三个面向:

  (1) 了悟世俗谛的智慧,对整个现象世界及其展现之方式的圆满知识。

  (2)了悟胜义谛的智慧,了知一切现象之空性本质的智慧。

  (3)无误地成就众生之利益的智慧。

  附录五:修心祈愿文

  菩提心之洋的入口

  蒋贡‧康楚‧罗卓‧泰耶之修心祈愿文

  透过由无上之观世音和一切诸佛菩萨

  生起之究竟证悟心之真谛,

  愿无上菩提心诞生在

  虚空下的我及一切众生的心中。

  愿痛苦之因,一切众生之嗔恨,

  以及嗔恨之果──地狱道之炎热与酷寒,

  都降临于我!融摄于我!

  我把我慈爱的一切功德,

  以及离于嗔恨的闲暇,

  都布施给虚空下的一切众生。

  因此,愿嗔恨之界──地狱道,

  都被净空。

  愿地狱道的一切众生,

  都成为金刚部的观世音,

  了悟无上之大圆镜智。

  愿痛苦之因,一切众生之贪执,

  以及贪执之果──饿鬼道之饥渴,

  都降临于我!融摄于我!

  我把我慷慨布施的一切功德,

  以及离于执着的闲暇,

  都布施给虚空下的一切众生。

  因此,愿饿鬼道都被净空。

  愿饿鬼道的一切众生,

  都成为莲花部的观世音,

  了悟无上之妙观察智。

  愿痛苦之因,一切众生之愚痴,

  以及愚痴之果──野兽之呆笨迟钝,

  都降临于我!融摄于我!

  我把我生起内观的一切功德,

  以及离于无明的闲暇,

  都布施给虚空下的一切众生。

  因此,愿畜生道都被净空。

  愿所有畜生,

  都成为佛部的观世音,

  了悟无上之法界体性智。

  愿痛苦之因,侵蚀一切众生之心的妒忌,

  以及忌妒之果──阿修罗的交战,

  都降临于我!融摄于我!

  我把我展现于身、语、意之忍辱

  的一切功德,

  以及离于忌妒的闲暇,

  都布施给虚空下的一切众生。

  因此,愿阿修罗道都被净空。

  愿阿修罗道的一切众生,

  都成为事业部的观世音,

  了悟无上之成所作智。

  愿痛苦之因,众生之骄慢,

  以及骄慢之果──天道众生最后堕入恶趣,

  都降临于我!融摄于我!

  我把我精进的一切功德,

  以及离于骄慢的闲暇,

  都布施给虚空下的一切众生。

  因此,愿天道都被净空。

  愿天道的一切众生,

  都成为宝部的观世音,

  了悟无上之平等智慧。

  愿众生的痛苦之因,

  自无始以来的恶业与障蔽,

  以及恶业与障蔽之果──

  生、老、病、死之痛苦,

  都降临于我!融摄于我!

  我把我自无始以来,

  用身、语、意积聚的一切功德,

  都布施给虚空下的一切众生。

  因此,愿人道都被净空。

  愿一切众生都成为无染法身之观世音,

  了悟无上之自生智慧。

  愿一切众生所犯下违逆别解脱戒、

  菩萨戒和秘密密咒乘之誓戒的过失,

  都降临于我!融摄于我!

  我把我持守三种誓戒的功德

  布施给虚空下的一切众生。

  愿众生的誓戒变得全然清净,

  不受到丝毫堕落的染污。

  愿一切众生都证得金刚萨埵──

  所有佛部之化现──的果位。

  愿恶业、障蔽,以及杀生、毁坏法器

  等行为所造成的短命,

  都降临于我!融摄于我!

  我把我护生和制作法器的功德

  布施给虚空下的一切众生。

  愿早逝成为一个从未听闻的辞汇,

  愿一切众生达成金刚长寿佛(Vajra

  Amitayus)的果位。

  愿一切众生因为风息、胆汁、黏液

  及其他元素失衡所引起的疾病,

  都降临于我!融摄于我!

  我把我弃绝任何一种暴力、

  提供医药及其他有益事物的功德

  布施给虚空下的一切众生。

  我把我自己的健康安泰布施给一切众生。

  愿一切众生达到药师佛的果位,

  其琉璃光身驱除三毒之苦恼祸害。

  愿偷盗、用武力夺取他人之物

  所引起的饥渴贫困,

  都降临于我!融摄于我!

  我把佛法、财富和布施之果

  布施给虚空下的一切众生。

  愿一切众生享用这天藏(sky-treasure):

  毫不费力、自然而然地实现一切需求。

  愿不断从事有害的行为

  而投生不净地域的恶业和障蔽,

  都降临于我!融摄于我!

  我把我生起之菩提心和十种转化,

  回向给虚空下的一切众生。

  愿他们投生净喜、极乐等清净佛土。

  愿不断怀有触怒三宝之邪见

  所引起之恶业与障蔽,

  都降临于我!融摄于我!

  我把生起三种信心之功德,

  布施给虚空下的一切众生。

  愿他们对因果业报之无谬法则

  生起全然的信心,用善行来取代恶行。

  愿不断专注于自我所生起的执着嗔恨

  ──这种执着嗔恨把每一件事物视为威胁,

  都降临于我!融摄于我!

  我把怀有四无量之念的所有功德,

  布施给虚空下的一切众生。

  愿他们的心充满慈、悲、喜、捨。

  愿所有痛苦之根源

  ──把虚幻视为真实的迷妄心,

  都降临于我!融摄于我!

  我把对无我空性的了悟,

  布施给虚空下的一切众生。

  愿甚深之空性在他们心中生起,

  愿他们圆满成佛。

  简而言之,

  我承担所有变动无常所带来的痛苦:

  事与愿违所带来的痛苦

  ──恐惧的十六种来源等等;

  与所爱之人事物分别所带来的痛苦

  ──与亲人、朋友、处所、食物和财富分别;

  无法保有所拥有之事物所带来的痛苦

  ──保护亲属、击败对手、辛勤从事农务和

  贸易所得到的事物;

  无法得到所希冀的事物所带来的痛苦

  ──权势、财产和名声;

  受到突如其来的灾祸和邪恶势力的打击

  所带来的痛苦。

  我承担我自己的我执和所有这些痛苦,

  同时,我毫不保留地把过去、现在、未来

  三世的所有功德布施给一切众生;

  我把我的影响力、权势、

  我的身体、我的生命,

  布施给一切众生。

  愿一切众生享受安乐,

  从事菩萨的行为。

  愿与我结下善缘或恶缘的一切众生

  ──透过我教导他们佛法,鼓励他们行善

  所结下之缘;

  或透过我吃他们的肉、饮他们的乳汁

  或骑乘在他们身上所结下之缘;

  或透过信赖、敬重我,

  供养我食物和财富所结下之缘;

  或透过批评我、怀疑我、厌恶我、劫掠我、

  殴打我、伤害我所结下之缘。

  简而言之,任何曾经见过我、

  听过我的名号、想到我善或不善的品质,

  甚或曾经被从我这个方向吹过的风

  碰触到的一切众生。

  愿他们自无始以来所累积的恶业

  和障蔽有所终止。

  愿他们前往大慈大悲无上千手观音的

  极乐净土。

  愿我能够透过身、语、意来利益众生,

  甚至能够透过我的影子来利益众生。

  愿所有心怀恶意、想要伤害我的身体

  和我的生命的一切众生──

  包括人和非人的一切众生,

  成为首批获致证悟的众生。

  愿即使是最微小的伤害,

  也不要因为我的缘故而降临。

  当我们检视现象,

  我们发现没有什么现象具有

  任何真实的存在。

  一切事物如梦,如海市蜃楼,

  如倒影,如水中之月。

  然而,每个人却愚蠢地把事物视为真实。

  在胜义谛之中,

  我和所有其他在虚空底下的众生,

  即使是非人、邪灵和障碍製造者,

  在空性的领域中,都是平等的。

  然而,把空虚视为真实,

  我们全都陷入迷妄。

  在世俗谛之中,

  没有一个众生不曾是

  每一个其他众生的父母。

  在整个世界之中,

  有谁比一个父亲或一个母亲更加慈爱?

  一个母亲希望去伤害自己的孩子,

  这是什么样的迷妄!

  这是为什么,我们要没有偏袒地

  忆念所有这些母众的仁慈,

  我应该把得与利献给他们,

  把失与衰由自己承担。

  透过我清净发心的力量,

  愿一切众生清净他们的恶业,

  圆满地积聚资粮,

  毫不造作地生起无上菩提心,

  此乃充满慈悲之空性,

  胜者之无谬道路,

  并且迅速证得遍知成佛。

  为了生起修心之愿,蒋贡‧康楚‧罗卓‧泰耶在僻静山间的隐居所,造了此一真诚的祈愿文。愿它充满利益,愿一切吉祥。

  附录六:菩萨三十七种修行之道本续(文言版)

  南无观世音菩萨

  虽见诸法无来去,唯一勤行利众生,

  上师观自在尊前,恒以三业恭敬礼。

  正等觉佛利乐源,从修正法而出生,

  修法复依明行要,故当宣说佛子行。

  1

  此生幸得暇满船,自他须渡生死海,

  故于昼夜不空过,闻思修是佛子行。

  2

  贪爱亲方如水动,嗔憎怨方似火燃,

  痴昧取舍犹黑暗,离家乡是佛子行

  3

  远恶境故惑渐减,离散乱故善自增,

  心澄于法起定见,依静处是佛子行。

  4

  常伴亲友还离别,勤聚财物终弃捐,

  识客且遗身舍去,舍现世心佛子行。

  5

  伴彼若使三毒长,并坏闻思修作业,

  能转慈悲令丧失,远恶友是佛子行。

  6

  依彼若令恶渐尽,功德犹如初月增,

  则较自身尤爱重,依善知识佛子行。

  7

  自身仍陷生死狱,世间神等能救谁,

  故于依止不虚者,皈依三宝佛子行。

  8

  诸极难忍恶趣苦,能仁说为趣业果,

  故虽遭遇命难缘,终不造罪佛子行。

  9

  三有乐如草头露,是须臾顷坏灭法,

  故于无转解脱道,起希求是佛子行。

  10

  无始时来悯我者,母等若苦我何乐,

  为度无边有情故,发菩提心佛子行。

  11

  诸苦由贪自乐起,佛从利他心所生,

  故于自乐他诸苦,修正换是佛子行。

  12

  彼纵因贪亲盗取,或令他夺一切财,

  犹将身财三时善,回向于彼佛子行。

  13

  吾身虽无少过咎,他人竟来断吾头,

  于彼还生难忍悲,代受罪是佛子行。

  14

  纵人百般中伤我,丑闻谣传遍三千,

  吾犹深怀悲悯心,赞他德是佛子行。

  15

  纵人于众集会中,攻吾隐私出恶言,

  于彼还生益友想,倍恭敬是佛子行。

  16

  我以如子爱护人,彼若视我如寇仇,

  犹如母对重病儿,倍悲悯是佛子行。

  17

  同等或诸寒微士,虽怀傲慢屡欺凌,

  吾亦敬彼如上师,恒顶戴是佛子行。

  18

  虽乏资财为人贱,复遭重病及魔侵,

  众生罪苦仍取受,无怯懦是佛子行。

  19

  虽富盛名众人敬,财富量齐多闻天,

  犹观荣华无实义,离骄慢是佛子行。

  20

  倘若未伏内嗔敌,外敌虽伏旋增盛,

  故应速兴慈悲军,降伏自心佛子行。

  21

  五欲品质如盐卤,任几受用渴转增,

  于诸能生贪著物,顿时舍是佛子行。

  22

  诸所显现唯自心,心体本离戏论边,

  知已当于二取相,不著意是佛子行。

  23

  设若会遇悦意境,应观犹如夏时虹,

  虽现美丽然无实,离贪著是佛子行。

  24

  诸苦犹如梦子死,妄执实有起忧恼,

  故于违缘会遇时,观为虚妄佛子行。

  25

  求觉尚需舍自身,何况一切身外物,

  故于身财尽舍却,不望报是佛子行。

  26

  无戒自利尚不成,欲成他利岂可能,

  故于三有不希求,勤护戒是佛子行。

  27

  欲享福善诸佛子,应观怨家如宝藏,

  于诸众生舍怨心,修安忍是佛子行。

  28

  唯求自利二乘人,犹见勤如救头燃,

  为利众生启德源,发精进是佛子行。

  29

  甚深禅定生慧观,能尽除灭诸烦恼,

  知已应离四无色,修静虑是佛子行。

  30

  无慧善导前五度,正等觉佛不能成,

  故具方便离三轮,修智慧是佛子行。

  31

  若不细察己过失,道貌岸然行非法,

  故当相续恒观察,断己过是佛子行。

  32

  因惑说他佛子过,徒然减损自功德,

  故于大乘诸行者,不道彼过佛子行。

  33

  贪图利敬互争执,闻思修业将退失,

  故于亲友施主家,离贪著是佛子行。

  34

  粗言恶语恼人心,复伤佛子诸行仪,

  故于他人所不悦,绝恶言是佛子行。

  35

  烦恼串习则难治,勇士明持正念器,

  贪等烦恼初生时,即摧坏是佛子行。

  36

  随於何时行何事,应观自心何相状,

  恒系正念兴正知,修利他是佛子行。

  37

  为除众生无边苦,勤修诸行所生善,

  咸以三轮清净慧,回向菩提佛子行。

  我依经续诸论典,及众圣贤所说义,

  为欲修学佛道者,撰佛子行三七颂。

  才浅学疏文不精,硕学阅之难生喜,

  然依经教圣者故,佛子行颂应无误。

  然佛子行诸巨浪,愚钝如我难尽测,

  故祈智者慈宽恕,违理无开诸过失。

  吾以此善愿众生,皆发真俗菩提心,

  不住有寂得自在,咸成怙主观世音。

  译按:这是常见的“菩萨三十七种修行之道”文言版本,供读者做为参考。为了忠于本书英文版的翻译,译者决定以白话的方式来翻译本续,才不至于因为简化为文言而有所遗漏。

  参考书目

  1.本书引用的书籍

  经典(佛经)

  ‧大方广佛华严经,Great Compendium Sutra, Avatamsaka-sutra, phal po che’i mdo。

  ‧普贤菩萨行愿赞,King of Aspirations for Excellent Conduct,Bhadracarya pranidhana raja, bzang po spyod pa’i smon lam gyi rgyal po。大方广佛华严经的一部分。

  ‧三摩地王经,King of Concentrations Sutra, Samadhiraja-sutra, ting’dzin rgyal po’i mdo。

  ‧华严经入法界品,Sutra Arranged as a Tree, Gandavyuha sutra, sdong po bkod pa’i mdo。

  ‧宝箧经,Sutra Designed as a Jewel Chest,Ratnakaranda sutra, za ma tog bkod pa’i mdo。

  ‧大解脱经,Sutra of the Increase Towards Great Liberation, Ghanaja-mahabhricaphulakarma sutra, thar pa chen po phyogs su rgyas pa’i mdo。

  ‧宝积经,Sutra of the Jewel Mound,Ratnakuta sutra, dkon mchog brtsegs pa’mdo。

  ‧父子相见经,Sutra of the Meeting of Father and Son,Pitaputra-samagamana-sutra,’yab sras mjal ba’i mdo。

  ‧正法念处经,Sutra of the Supreme Dharma of Clear Recollection,Saddharmanusmrtyupastana sutra,dam pa’i chos dran pa nye bar gzhag pa’mdo。

  ‧胜菩提心增益经,Sutra Which Encourages Noble Superior Intention,Arya-adhyashayasancodana sutra,’phags pa lhag pa’i bsam pa bskul ba’i mdo, (T69),由佛陀授予弥勒菩萨和其他人关于菩萨行为的教法,属于宝积经的一部分。

  ‧悲华经,White Lotus of Compassion Sutra,Karunapundarika sutra,snying rje pad ma dkar po’i mdo。

  密续

  ‧金刚顶密续,Vajra Peak Tantra,Vajrashekhara mahaguhya yoga tantra,rdo rje tse mo’i rgyud。

  印度论著

  ‧百颂,Hundred Verses, Shatagatha,tshig bcad brgya pa。

  ‧入中论,Introduction to the Middle Way,Madhyamaka-avatara,dbu ma la’jug pa,月称著。

  ‧致亲友书,Letter to a Friend,Suhrlleka,bshes springs,龙树著。

  ‧瑜伽师地论,Levels of the Bodhisattvas,(Yogacary bh mau),Bodhisattva-bh mi,rnal’byor spyod pa’i sa las byang chub sems dpa’i sa, or byang sa,无著著。

  ‧大乘庄严经论,Ornament of the Mahayana Sutras, Mahayana-sutralamkara, theg pa chen po’i mdo sde’i rgyan,弥勒、无著著。

  ‧现观庄严论,Ornament of True Realization, Abhisamayalamkara, mngon rtogs rgyan,弥勒、无著著。

  ‧宝性论或大乘最上密义论,Supreme Continuity, Mahayanottaratantra-shastra, theg pa chen po rgyud bla ma’i bstan bcos,弥勒、无著著。

  ‧入菩萨行论,Way of the Bodhisattva, Bodhicaryavatara, byang chub sems dpa’i spyod pa la’jug pa,寂天著。

  西藏论著

  ‧直指成佛道 Direct Path to Enlightenment, theg pa chen po blo sbyong don bdun ma’i khrid yig blo dman’jug bder bkod pa byang chub gzhung lam, 蒋贡‧康楚‧罗卓‧泰耶所著之《教诫藏》<gDams ngag mdzod, Treasury of Spiritual Instructions> 第四函,页二四三-二七五,英文版书名为《直指成佛道》<The Direct Path to Enlightenment> ,由K.McLeod 翻译,香巴拉<Shambhala>出版社出版。

  ‧解脱庄严宝论,Precious Ornament of Liberation, dam chos yid bzhin nor bu thar pa rin po che’i rgyan, usually known as dwags po thar rgyan,冈波巴著。

  ‧七十支法语,Seventy Pieces of Advice, ang yig bdun bcu pa, 卡拉‧贡秋著。

  伏藏

  ‧龙钦心髓,Longchen Nyingthig, Heart Essence of the Vast Expanse, klong chen snying gi thi gle,吉美‧林巴。

  II.参考文献

  嘉瑟‧东美的著作

  ‧rGyal sras lag len, 菩萨三十七种修行之道,The Thirty-Seven fold Practice of a Bodhisattva, Zhang kang: zhang kang then mA dpe skrun khang,2004。

  ‧rGyal sras lag len so bdun ma dang de yi mchan’grel yid kyi mun sel,驱散黑暗,Dispelling the Darkness,一部针对菩萨三十七种修行之道的论释。Karnataka: Namdroling Monastic Jr. High School,2000。

  ‧Byang chub sems dpa’i spyod pa la’jug pa’i’grel pa legs par bshas pa’i rgya mtsho, 殊胜语之汪洋,The Ocean of Noble Speech,一部针对入菩萨行论所做的论著。不丹,昆桑‧托耶<Kunsang Topgye>。

  ‧rGyal sras thogs med kyi gsung thor bu,教导总汇,Miscellaneous Writings of Gyalse Thogme,听布 <Thimphu>,不丹国家图书馆 <National Library of Bhutan>,1985。

  ‧rGyal ba’i sras po thogs med bzang po dpal gyi mdzad pa’i blo sbyong don bdun ma’i khrid yig,针对修心七要所做的论释。

  ‧bLo sbyong bla ma brgyud pa’i gsol’debs,修心传承上师祈愿文。

  ‧bLo sbyong don bdun ma’i sngon’gro’i zur’debs,修心七要前行之增补。

  ‧bLo sbyong gi bla ma’i rnal’byor,修心之上师相应法。

  ‧Theg pa chen po mdo sde’i rgyan gyi’grel pa rin po che’i phreng ba,宝鬘论,针对无著的大乘庄严经论所做之论释。

  ‧rGyud bla ma’i TI ka,针对无著之宝性论所做之论释。

  ‧rTen’brel gyi khrid yig,针对“缘起”所做之详细阐释。

  ‧sMyung gnas kyi cho ga。齐戒仪轨。

  ‧Thugs chen la phyag’tshal ba’i tshigs su bcad pa,大悲观世音礼敬颂。

  针对菩萨三十七种修行之道所做之论释

  ‧rGyal sras lag len gyi’grel pa gzhung dang gdams ngag zung’jug bdud rtsi’i bum bzang,甘露宝瓶 <The Vase of Amrita> 第一函,明雅‧昆桑‧苏南。

  ‧rGyal sras lag len so bdun ma’i’grel pa gzhung dang gdams ngag zung’jug bdud rtsi’i bum bzang,甘露宝瓶第二函,扎楚仁波切。

  嘉瑟‧东美传记

  ‧rGyal sras rin po che thogs med pa’i rnam thar bdud rtsi’i thigs pa,点滴甘露,殊胜菩萨东美之生平,The Drop of Ambrosia,the Perfect Liberation of the Precious Bodhisattva Thogme,帕登‧耶喜。

  其他参考著作 Other Reference Works

  ‧gDams ngag mdzod, Treasury of Spiritual Instructions,教诫藏,蒋贡‧康楚‧罗卓‧泰耶汇编。

  ‧Byang chub lam gyi rim pa la blo sbyong ba thog mar blo sbyong chos kyi sgo byed,初启修心之门,The Initial Opening of the Door to the Dharma of Mind Training, Training the Mind on the Stages of the Path to Enlightenment,罗卓‧嘉岑 <Lodro Gyaltsen>。

  ‧Theg pa chen po’i blo sbyong don bdun gyi khrid yig,论大乘之修心七要,Explanations on the Seven Point Mind Traning of the great Vehicle,塔拉纳达 <Jetsun Taranatha>。

  ‧rGyal ba’i bstan pa la’jug pa’i rim pa skyes bu gsum gyi man ngag gi khrid yig bdud rtsi’i nying khu,甘露精华,The Quintessense of Amrita,Explanations of the Instructions for the Three Kinds of Beings on the Stages for Entering the Buddha’s Teaching,塔拉纳达。

  ‧Theg pa chen po’i blo sbyong gi man ngag zab don sbrang rtsi’i bum bzang, 蜜宝瓶,大乘修心之诀窍,The Honey Vase, Pith Instructions on the Mind Traning of the Great Vehicle,雪谦‧嘉察。

  ‧rDo rje theg pa’i thun mong gi sngon’gro spyi la spyor chog pa’i khrid yig kun mkhyen zhal lung rnam grol shin rta, 遍知者口传,The Oral Transmission of the All-knowing Ones, Instructions Applicable to All Preliminary Practices of the Adamantine Vehicle, 雪谦‧嘉察。

  ‧Byams khrid and Byams snying rje’i khrid yig zhal gdams, 慈悲之教导,Advice and Instructions on Love and Compassion, 果藏巴。

  III.英文参考书目

  ‧Thirty-Seven Practices of All Buddhas’Sons,达兰萨拉。

  ‧Commentary on the Thirty-Seven Practices of a Bodhisattva, ……,达兰萨拉。

  ‧Uniting Wisdom and Compassion:Illuminating the Thirty-Seven Practices of a Bodhisattva,却吉‧扎巴<Chokyi Dragpa>,波士顿智慧出版社 <Wisdom>。

  ‧Transforming Adversity into Joy and Courage:An Explanation of the Thirty-Seven Practices of Bodhisattvas, 格西蒋巴‧德却<Geshe Jampa Tegchok>,雪狮出版社<Snow Lion>。

  ‧The Thirty-Seven Practices of Bodhisattvas, 格西苏南‧仁千<Geshe Sonam Rinchen>,雪狮出版社。

  ‧Atisha and Buddhism in Tibet, 多布祖古<Doboom Tulku>、格林‧穆林<Glenn H.Mullin>汇整翻译。

  ‧Sutra of the Wise and The Foolish, Mdo mdzangs blun, The Ocean of Narratives, 贤愚经,史丹利‧弗瑞译自蒙古文,达兰萨拉。

  ‧Songs of Spiritual Change,第七世达赖喇嘛,格林‧穆林译,雪狮出版社。

  ‧The Wheel of Sharp Weapons, 法护,达兰萨拉。

  响应顶果钦哲法王慈悲心髓的遗愿

  完成佛陀八相成道地点兴建和平佛塔计划

  一.缘起

  根据显教经典记载,判定一个人是否成佛,是以有无经历“八相成道”来做为依据。这“八相成道”依大乘说法,其过程分别是:从兜率天降、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轮、入涅槃。我佛世尊当年从兜率天降神母胎,于尼泊尔的蓝毗尼诞生之后,就展开了他一生出家学道、降伏魔军、证悟成佛、大转*轮以及入于涅槃传法度生的佛行事业。而这期间所展现的八个重要阶段与神迹示现,就被称为“八相成道”。八相成道的地点分布在尼泊尔及印度等地,如今有些地方早已荒烟漫草、罕无人迹。

  二.发起与建造

  这个在八大圣地兴建佛塔的创举,是由前藏传佛教宁玛巴(红教)领袖顶果钦哲法王所发起的。蒋扬钦哲却吉罗卓仁波切和顶果钦哲法王,过去到印度朝圣时,都见到许多的景象和许多的授记,一致认为必须在佛陀的八大圣地盖塔,如果能在这“八相成道”地点盖佛塔及兴建佛堂、会馆,以供远道朝圣者参拜、经行及供养,其功德利益将会是广大深远,无量无边。

  法王更说过:“为了世界的和平及佛教的兴盛,必须在八大圣地盖佛塔。”

  在顶果法王圆寂前只盖了其中一座,其余七座系由他的法嗣兼外孙——雪谦冉江仁波切来接手兴建。尊贵的冉江仁波切曾说:“因为顶果钦哲法王是现在的莲师,所以以他的神通智慧眼照见所行的利生事业,若是能有机会参与奉献,绝对是比一般的建塔造寺所供养的功德更为殊胜,希望各位大德能随喜共襄盛举。”在八大圣地兴建佛塔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让我们同心协力,共同来完成顶果法王所推行的这项佛行事业,并以此功德回向给我们受苦受难的法界父母众生,愿他们都能够离苦得乐,尽此一报身,皆成共佛道。

  三.建塔意义

  佛塔是证悟者之心的建筑表现,并且象征成佛的不同特质。他的外观象征带上冠冕的佛陀,以禅定之姿安坐在狮座之上,所以佛弟子常将佛塔视为佛陀的身体,是佛陀之色身和大慈悲之所依,具有无上加持及功德。兴建佛塔让人朝圣顶礼,不仅可以利益他人,亦是供佛的最佳方式,可为自己迅速累积无量福德资粮,当知其功德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四.建塔功德

  佛陀曾说:“任何看见佛塔的人,或在周围听到铃声及受到微风吹拂的人,都将获得解脱。”在佛陀的三身(法身、报身、化身)之中,佛塔是代表法身佛,是属于意的功德。顶礼和绕塔即是礼敬佛陀,也是累积福德资粮的方便法门。

  佛经中有一记载:一只苍蝇为追逐粪便的臭味,无意中飞行绕了佛塔一周,因为无心中造下的绕塔善行,它在后来生中转生人间,更成为佛陀的弟子!在往昔更有一只被狗追逐的猪无意中跑道舍利塔,在躲避的过程中身体不小心擦到佛塔,以此因缘让这只猪来世投生为一个国王。由此可见,佛塔是一种具甚广利益的圣物。

  佛经中云:造塔、绕塔、顶礼佛塔甚至只是见到佛塔或被其影子触及身体的众生,都能得到十八种很大的利益。

  何谓十八种利益?此人将会投生并拥有如下的功德相状:

  1.生为帝王之子(现代语:具有财权者之子)

  2.拥有高贵身躯

  3.具有美丽及庄严的相貌

  4.有敏锐的触觉/诸根

  5.拥有权力及名声

  6.有众多仆人侍从

  7.能统领大众

  8.为众生之栋梁

  9.名声远播十方

  10.善于词令及诗句

  11.受人天供养

  12.拥有丰裕财富

  13.能拥有转轮圣王之国土

  14.得享长寿

  15.能得金刚不坏之身

  16.身具佛陀之相好庄严

  17.将投生于上三道

  18.速证圆满涅槃

  《佛说八大灵塔名号经》中云:“……如是八大灵塔,若有婆罗门及善男子、善女人等,发大信心,修建塔庙,承事供养,是人得大利益,获大果报,具大称赞,名闻普遍,甚深广大……”

  五.八大佛塔简介

  证悟佛塔:位于印度菩提迦耶,佛陀35岁的时候,在此地的菩提树下证悟成佛。目前雪谦寺在此拥有自己的寺院及客房,朝圣者可以来寺院参拜挂单。(已完成)

  合僧佛塔:位于印度拉佳里哈(灵鹫山),佛陀在此重新聚合被提婆达多分裂的僧团。(可供住宿,已完成)

  胜者佛塔:位于印度瓦沙利(吠舍离),佛陀在此宣布,他将离世,进入涅槃,但经过一位虔诚的在家众的恳求之后,佛陀把住世的时间再延长三个月。目前建有佛堂可供参拜及提供住宿。(已完成)

  转*轮佛塔:位于印度瓦拉纳西(鹿野苑),佛陀成道后49天在此初转*轮。(可供住宿,已完成)

  奇迹佛塔:位于印度拉瓦斯蒂(舍卫国),佛陀50岁时,在此展现不可思议的奇迹。他也在此地从事三十年的结夏安居。(土地已购得正兴建中,预计建造客房供休憩)

  降世佛塔:位于印度香卡斯亚(曲女城),佛陀在57岁时至天界,并于藏历9月22日从天界降至世间,来报答母亲的恩德。(目前在此兴建寺庙及客房以供参拜及住宿)

  莲花佛塔:位于尼泊尔的蓝毘尼,是佛陀的诞生地。(土地尚未购得)

  般涅佛塔:位于印度库希纳迦(拘尸那罗),佛陀八十一岁时,在此圆寂。(土地尚未购得)

  六.踊跃捐输,共成佛道

  佛陀曾说:“身为我的弟子,如果想要了解我是如何修行成佛,那么就应该到有关我一生的四大圣地去朝圣一次,这四大圣地是出生地点、证悟成佛、转*轮、入般涅槃。”因此,做为佛教弟子,一生至少要到四大圣地朝圣膜拜一次。如果你有其他的因素不克前往,那么用善款帮助建塔,或是以欢喜心赞叹他人善行义举,都可以使我们在冥冥之中获得诸佛菩萨的加持,累积无量功德福报。

返回目录

----------------------------------------------------------------------------------------------------------------

更多顶果钦哲法王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