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益西彭措堪布:净土圣贤的传记(六)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1日
来源: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益西彭措堪布:净土圣贤的传记(六)

 

  宋知礼,字约言,明州金氏子也。其父母祷佛求嗣,梦神僧携一童畀之曰,此佛子罗睺罗也,未几,生礼。七岁,丧母,号哭不绝,白父,求出家。遂往太平兴国寺,依洪选师得度。稍长,依宝云寺义通法师学教观,圆顿之旨,一受即了。

  宋朝知礼,明州金家的子弟(明州就是现在的宁波)。父母曾在佛前祈祷求子。梦到神僧带着一个童子,交给他们说:“这是佛的孩子罗睺罗。”不久就生了知礼。

  7岁时母亲去世,号哭不停,向父亲请求出家。就到太平兴国寺,依洪选师得度为僧。等稍大一点,就依止宝云寺的义通法师学天台教观。对于圆顿教的旨义,一听受就了悟。(义通大师就是上面讲的来中国求学、后来成为天台宗祖师的韩国大德。)

  淳化中,通既归寂,受请主乾符寺。寻徙保恩院,敷扬教观,学徒踵至。明州旱,礼与慈云式公,修光明忏,约三日不雨,当自焚一手,如期,果大雨。大中祥符三年,重建保恩,赐名曰延庆。六年,建念佛施戒会。

  淳化年间,义通大师圆寂。受众人请求,主持乾符寺。不久又到保恩寺开演教观,学徒接踵而至。当时明州大旱,知礼大师和慈云忏主共修光明忏,约定三天不下雨,就各自烧掉一只手。到这一天,果然天降大雨。

  大中祥符三年,重建保恩院,皇帝赐号为“延庆”。祥符六年,建立“念佛施戒会”。

  自此二月望日,岁举会以为常。尝集十僧,修法华忏三年,期以忏毕,焚身供养妙经,求生净土。后为众沮,不果。复集十僧,修大悲忏三载,燃三指供佛。天禧四年,驸马李遵勖,奏礼高行,赐号法智大师,敕令住世演教。

  以后每年二月十五都照常举办这种法会。曾经集合十位僧人,修法华忏三年。预定修忏完毕,就焚身供养《法华经》求生净土。后来被大众劝阻,没有实现。又集合十位僧人修大悲忏三年,燃三指供佛。

  天禧四年,驸马李遵勗上奏知礼大师的高行。皇帝赐号为“法智大师”,勅令住世演说教法。

  礼以从上诸祖,阐扬净土者,多谈事相,罕示观门,暂被时机,未穷圆顿。因取天台观无量寿佛经疏,研极理奥,曲畅玄风,成妙宗钞数万言。

  知礼大师认为从前的祖师阐扬净土多谈事相,很少指示观门,这是暂时教化当世的根机,没有穷尽净土圆顿教的深义。因此取智者大师的《观经疏》,研穷深理,畅演玄义,写成几万言的《妙宗钞》。

  时方诏天下立放生池。礼岁遇佛生日,结放生会,集众作法,纵诸鱼鸟。有司以闻,敕枢密刘筠撰文,立碑院内。天圣六年正月元日,将示寂,建光明忏七日。至五日,结跏趺坐,召大众说法毕,骤称阿弥陀佛数百声,奄然而逝,年六十九。

  当时皇帝正诏令天下立放生池。大师每年遇到佛生日,就结放生会,集众修法,放鱼、鸟等生命。官府以此事上报,皇帝命枢密刘筠撰文,在寺院内刻立碑石。

  天圣六年正月初一,大师即将示现圆寂。当时修光明忏七天。到第五天,结跏趺坐,招集大众。说法完毕,突然间称阿弥陀佛几百声,就忽然圆寂了。69岁。

  露龛二七日,爪发加长。阇维时,舌根不坏,若莲华然。(四明教行录,观经疏钞,佛祖统纪。)

  当时法体露龛两个七天(露龛就是打开龛门、显露法体,给大众瞻仰)。在这期间,指甲和头发长长了。荼毗时舌根不坏,像莲花的形状。

  宋遵式,字知白,台州宁海叶氏子也。母梦咽明珠而生式。稍长,往东掖山,依义全师出家,勤苦自厉。初学律部。继入国清寺,燃指普贤像前,誓传天台教法。雍熙初,往四明宝云寺,事义通法师。

  宋朝遵式,宁海叶家的子弟。母亲梦见吞下明珠而生了他。稍长大时,就去东掖山,依义全法师出家,刻苦勤奋。最初学律部。以后进了国清寺,在普贤菩萨像前燃指,发誓传持天台教法。雍熙初年,去四明宝云寺承事义通大师。

  尝行般舟三昧,积劳呕血,两足皮裂,以死自誓。忽见观音垂手指其口,引出数虫。又指端出甘露灌之,觉身心清凉,所患顿失。已而顶高寸许,声如洪钟,慧辩无碍。

  他曾经行般舟三昧(90天不坐不卧地持续修行),由于劳累过度,以致吐血、两只脚皮肤开裂,这时发誓宁死也要修下去。忽然见观音菩萨垂手指着他的口,引出好几条虫。又从指端流出甘露,灌进他口中。顿时觉得身心清凉,身上的病苦一下子消失了。不久,顶上高出一寸多,声如洪钟,辩才无碍。

  通示寂,式反天台。淳化元年,居宝云。至道二年,结缁素专修净业,作誓生西方记。咸平中,归东掖,建精舍,率众修念佛三昧。祥符七年,应杭人请,主昭庆寺。寻赴苏州,讲经开元寺。复反杭,主灵山。

  义通大师圆寂后,遵式返回天台。淳化元年,住在宝云。至道二年,集合僧俗专修净业,作《誓生西方记》。咸平年间,回到东掖建立精舍,领众修持念佛三昧。祥符七年,应杭州人士迎请,主持昭庆寺。不久又去苏州,在开元寺讲经。然后返回杭州主持灵山寺。

  王钦若判杭州,奏复天竺寺旧名,赐式号曰慈云。式尝以天台智者放生故事语钦若,钦若因奏请以西湖为放生池,报可。先后依经撰集诸忏法,圆融三观,以净土为归。又因知府马亮问道,述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

  当时王钦若在杭州主政,上奏恢复天竺寺的旧名,皇帝赐予遵式法号“慈云”(后称“慈云忏主”)。遵式曾以智者大师放生的事告诉王钦若。王奏请皇帝以西湖为放生池,得到了批准。

  遵式依据经典撰集各种忏法,圆融三观,以净土为归。又因为知府马亮问道,撰写了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两门。

  天圣中,别于寺东建日观庵,送想西方,为往生之业。寻讲维摩经毕,与众诀别,以讲席付弟子祖韶。作谢缘诗,示将归寂。

  天圣年间,特别在寺院东边建立日观庵,一心忆想西方,作为往生行业。不久讲演《维摩诘经》完毕,跟大众告辞,把讲席交付给弟子祖韶,写了谢缘诗预示自己即将圆寂。

  其明年,为明道元年,十月八日,有疾,却医药。仍为众略说法要。令请弥陀像,或以观音至。礼炷香祝曰,我观观世音,前际不来,后际不去。十方诸佛,同住实际。愿受我一炷之香,诸佛证明,往生安养。或叩其所归,对以寂光净土。

  到第二年(明道元年)十月八号,大师示现有病,谢绝医药,仍为大众略说法要,让人请阿弥陀佛圣像。有人请来观音圣像,遵式就对圣像礼拜烧香,祝愿说:“我观观世音,前际不来,后际不去,十方诸佛,同住实际。愿受我一炷之香,诸佛证明,往生安养。”有人问:“大师生处如何?”回答:“寂光净土。”

  至晚坐脱,年六十九。人见大星陨于灵鹫峰,红光赫然。(乐邦文类,佛祖统纪,莲宗宝鉴。)

  当天夜晚,大师坐脱而去。69岁。人们见到大星陨落于灵鹫峰,红光显赫。

  宋义怀,姓陈,永嘉乐清人。游京师,投景德寺为行童。天圣中,试经得度。遍参诸方,依明觉禅师于翠峰,偶汲水折担,忽大悟。作偈呈觉,觉称善。其后五坐道场,自铁佛至天衣,化导甚广。

  宋朝义怀,永嘉乐清人。他曾经在京师景德寺做行童。天圣年间,试经得度(当时出家要考试才能剃度为僧)。他出家后到处去参方。在翠峰依止明觉祖师,一次用扁担挑水,忽然间扁担折断,一下子大彻大悟!然后作偈呈给明觉祖师,明觉看了说很好。之后接连坐了五处道场,从铁佛寺到天衣寺,教化的人很多。

  怀既了法原,仍密修净土。尝问学者云,若言舍秽取净,厌此欣彼,则取舍之情,乃是众生妄想。若言无净土,则又违佛语。毕竟如何。复自答云,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晚以疾,居池阳松山庵。弟子智才,住临平佛日寺,迎归侍奉。才往苏州,怀促之归,别众而逝,年七十二。(僧宝传,乐邦文类。)

  义怀禅师自己彻了法原,所以佛法说什么他很清楚。他自己秘密修持净土,不为人知。他曾经问学生:“如果说舍秽取净、厌此欣彼,那是取舍的心,属于众生的妄想。如果说没有净土,又违背佛语,毕竟如何?”学生都答不出,他就自己回答:“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

  晚年他有病,住在池阳松山庵,弟子智才住在临平佛日寺。智才刚去苏州,义怀就摧他赶紧回来。他一回来,实际是义怀禅师要往生了。就跟大家告别,然后就往生了。当时72岁。

  宋本如,明州句章人。少依法智法师,善词翰,尝请益经义。法智曰,为我作知事三年,却向汝道。三年,复请。法智厉声一喝,复呼曰,本如。如豁然有省,以颂呈,法智肯之。

  宋朝本如,少年时依止法智大师,很会写文章。他曾经向法智大师请教经义。大师说:“你给我做三年事,就给你说。”他真的做了三年事,然后又来请示。法智大喝一声,又叫:“本如!”他就豁然开悟了,然后以一首偈呈上。法智一看,说可以了。

  祥符四年,主东山承天寺。大振法道,历三十年。讲法华,涅槃,光明,观无量寿等经,及天台教观,至六七遍。尝集百僧,修法华长忏一年,瑞应屡见。宝历二年,赐号神照法师。与丞相章得象诸贤,结白莲社。仁宗钦其道,赐名白莲寺。

  祥符四年,他主持东山承天寺。当时大振法道(就是大大地振兴了佛法),在当地主持了30年。期间讲过《法华经》、《涅槃经》、《金光明经》、《观无量寿经》等,而且讲过六、七遍天台教观。曾经集合上百位出家人,修了一年法华长忏,屡次见到瑞相。宝历二年,皇帝赐号为“神照法师”。他和当时的丞相章得象等贤者结白莲社。宋仁宗钦仰他的道行,赐号为“白莲寺”。

  皇祐三年五月十八日,微疾,升堂说法,与众诀别,遂逝,年七十。时江上渔人,见云端有僧西向去。天气盛暑,异香非常。明年,门人启钥,貌如生,有大莲华产于塔前。(佛祖统纪)

  后祐三年五月十八号,他身体有点病,升堂说法,跟大众告别。就这样往生了,70岁。

  当时江上打鱼的人见云端有个和尚往西边走了。当时是大热天,发出的异香不同寻常。第二年,门人打开塔子,面貌就像生前一样。有一朵大莲花生在塔前。

  宋仁岳,字潜夫,姓姜,霅川人。闻法智南湖之化,往而学焉。久之,豁然有得。又与十同志,修请观音三昧,宴坐静室,恍如梦觉。后历主杭州丛席,大宏法化。年老还乡,主祥符,赐号净觉。晚年,专修净业。燃三指供佛。持律至严。

  宋朝仁岳,霅川人。他听到法智大师在南湖主持教法,就去参学。时间一久,豁然有得。就和十位志同道合的人共修“请观音三昧”。一次在静室里打坐,恍然间就像梦中醒来。

  后来他主持杭州丛林法席,对佛法做了很大贡献。年老后回到家乡,主持祥福寺,皇帝赐号为“净觉”。晚年专修净土,曾经燃三指供佛,持律严谨。

  治平元年三月二十四日,谓门人曰,吾翌日午刻,当行。及明日,留偈,安坐而逝。其后三十年,寺众梦岳谓宜迁塔。及开龛,色身不坏,舍利盈满,遂具礼葬焉。(佛祖统纪)

  治平元年三月二十四号,对门人说:“我明天午时要走了。”到了第二天,留下偈子,安然而逝。

  过后三十年,寺院僧众梦到仁岳说:“现在该迁塔了。”大家觉得话里有意思,就把龛打开。结果色身不坏,里面都是舍利,因此就按礼法把色身葬在塔中。

  宋处谦,姓潘,永嘉人。母梦瑞云入怀,娠三年,始生。依常宁寺契能出家。祥符初,得度,即往学于天竺,慈云深器之。复谒神照如法师,大明圆顿之旨。未几,居首座。寻归,主常宁。历慈云、妙果、赤城、慧林、净住、南屏、天竺,十坐道场。阅四十年,讲唱不倦,登门者三千人。赐号神悟。

  宋朝处谦,浙江永嘉人。母亲怀孕时,梦到祥云飘入怀中。怀孕三年才生下他。他依止常宁寺的契能师出家。祥福初年,得度为僧。然后到天竺寺求学。当时慈云忏主很器重他。后来他又去参访神照法师,这次对圆顿教观大有发明。不久居于首座之位。很快就回来主持常宁寺。

  他依次住过慈云、妙果、赤城、慧林、净住、南屏、天竺等十处道场。这样经历了40年,讲经说法从无厌倦。登门的有三千人,皇帝赐号为“神悟”。

  熙宁八年四月十五日,晨兴,沐浴更衣,集众讽普贤行法,阿弥陀经。顷之,升座,称赞净土功德。复告众曰,吾得无生日用,久矣,今以无生而生净土,寂然而逝。(佛祖统纪)

  熙宁八年四月十五,他早起沐浴更衣,集合大众讽诵《普贤行法》和《阿弥陀经》。一会儿升座,赞叹净土的功德,而且告诉大家:我很久以来就得了无生日用,现在我以无生而生净土。就这样寂然而逝。

  宋慧才,姓王,永嘉乐清人。祥符初,得度。年十三,受具戒,往学于四明。自恨昏钝,常持大悲咒。忽梦一梵僧,长数丈,脱袈裟被之。翌日临讲,豁然开悟,前后所闻,一时洞晓。后谒慈云,北面服勤,旦夜不替。

  宋朝慧才,永嘉乐清人。祥福年间,得度为僧。13岁受具足戒,然后到四明来求学。他恨自己天资愚钝,就常常诵大悲咒。

  有一天,忽然梦到一位梵僧,身高好几丈,脱下袈裟披在他身上(这是作加持)。第二天临到他开讲时,豁然开悟,前后所听的法一时洞然明白。后来拜见慈云忏主,以慈云忏主为师,服侍勤劳,昼夜不断。

  治平初,住法慧宝阁,赐号广慈。未久,退居雷峰塔下。每翘足诵大悲咒百八为课。又翘足一昼夜,诵弥陀佛号。一夕,梦至宝阁宫殿。有告之曰,净土中品,汝所生也。

  治平初年,住在法慧宝阁,赐号为“广慈”。不久退居在雷峰塔下。他每天诵大悲咒108遍作为日课,又翘足一昼夜诵阿弥陀佛名号。

  一天夜晚,做梦到了一处宝阁宫殿。有人告诉他:“净土中品是你所生。”

  元丰元年春,为道俗千人授大戒于雷峰。方羯摩,观音像顶放光明,灯炬日光,皆为映夺。净慈守一禅师为作戒光记。六年五月二十一日,更衣就座,书偈赞佛毕,曰,吾生净土决矣,泊然而往,年八十六。(佛祖统纪,释氏稽古略。)

  元丰元年春天,在雷峰塔给僧俗上千人受大戒。作羯摩时,观音像顶上放大光明,旁边灯烛的光、太阳的光都被映夺。

  元丰六年五月二十一号,换好衣服坐上法座,写了偈子赞佛完毕,他说:“我决定生净土了!”就这样安静地走了。86岁。

  宋灵照,姓卢,兰溪人,出家宝慧寺。未期月,通法华光明二经。数岁,往钱塘,依香岩湛师学教观。复往吴兴,依净觉岳师。台宗户牖,无不通晓。元丰中,主吴山解空寺。继迁景德寺。熙宁中,迁华亭超果寺。先后数岁中,遇春首,必开净业社。与者二万人,辄多获验。

  宋朝灵照,兰溪人,在宝慧寺出家。不到一个月就通达了《法华经》和《金光明经》。几年后,到钱塘依止香岩法师学教观,又去吴兴依止净觉仁岳法师。当时对天台教法无不通晓。

  元丰年间,主持吴山解空寺。以后又迁居到景德寺。熙宁年间,又迁到华亭超果寺。前后几年,遇到开春就一定开净业社,当时有两万人参与。这些人里面常常得到很多验相。

  尝于梦中,见三圣仪相。跪而问曰,灵照一生诵大乘经,期生安养,克果愿否。观音指曰,净土不远,有愿即生。又诵经深夜,忽梦普贤示身。遂发心造普贤像,诵经万部,以严净业。元祐五年冬,卧疾,谓侍者曰,吾安养之期已至。遂面西,累足而化。阇维,异香袭人,舍利流迸。(佛祖统纪)

  灵照大师曾经在梦里见到西方三圣。他跪下来问:“灵照一生诵大乘经求生极乐世界,能如愿实现吗?”当时观音菩萨指着他说:“净土不远,有愿即生。”他又曾经诵经到半夜,忽然梦到普贤菩萨现身。然后就造普贤菩萨圣像,诵经一万部庄严净业。

  元祐五年冬天,他卧床生病,对侍者说:“我生安养的时间到了。”这样就朝西方结跏趺坐而圆寂。荼毗时,异香袭人,舍利“迸”“迸”地跳出来。

  宋思义,字和甫,姓凌,湖州武康人。试法华经,第一得度。依明智韶法师学,悟解过人。修四三昧行,颈上生一肉瘿,夜梦功德天食之以桃,其疾即消。熙宁四年,赐紫服,号净慧。丞相苏颂帅杭,请师居天竺,大振道法。

  宋朝思义,浙江湖州人。他是考《法华经》得了第一而得度为僧。依止明智法师学法,悟解过人。他修“四三昧行”,脖子上生了肉瘤。晚上梦到功德天给他桃子吃。吃完后,脖子上的瘤就消了。

  熙宁四年,皇帝赐给他紫袈裟,赐号为“净慧”。丞相苏颂在杭州时请他住在天竺寺,当时大振佛法。

  元祐三年二月十八日,中夜,忽趺坐,别众而逝。众诵念,久之,忽苏曰,适随观音大士行,见金色人,长身垂臂,谓我曰,汝报缘未尽,过七日当来迎。至二十五日,复趺坐而化。瘗龛之日,有赤云垂布,如引导状,向西而没。(佛祖统纪)

  元祐三年二月十八号半夜,忽然结跏趺坐跟大众告别,就往生了。大家念了很久,他又睁开眼说:“刚才我跟观音菩萨走了,见一个金色的人,身体很高,垂下手对我说:‘你的因缘还没尽,过七天我再来接你。’”到了二十五号,他就结跏趺坐走了。当时要火化时,有红云垂下来就像引导的样子往西方飘去,逐渐消失。

  宋元净,字无象,姓徐,杭州于潜人。十岁出家。稍长,就学于慈云。慈云没,复事明智。闻讲止观,悟第一义。应太守吕臻请,住大悲阁,赐号辩才。迁主上天竺。寻退隐南山之龙井。时贤苏轼赵抃辈,钦其德器,屡致褒咏。

  宋朝元净,杭州于潜人。10岁出家,稍大一点就在慈云忏主身边求学。慈云圆寂后,又依止明智法师为师。他听师父讲止观时,就悟了第一义。应太守吕臻祈请,住持大悲阁,赐号为“辩才”。后来又换到上天竺寺做主持,不久退隐在南山的龙井。苏东坡、赵抃这些人都很钦佩他的德行,屡次褒扬歌颂。

  已复主灵山慈云讲席,说法昼夜无间。居常精修净土,未尝暂歇。焚指供佛,左三右二。尝祷大士求放光,光即随现。一日,与僧熙仲同食,仲视净眉间有光如萤,揽之,得舍利数粒。后常有于卧处得舍利者。

  后来他主持灵山的慈云讲席,昼夜说法不断。平时精修净土,从来不缺。他燃指供佛,左手烧了三指、右手烧了两指。曾祈祷大士放光,光明很快就显现。

  有一天,他和僧人熙仲一起吃饭。熙仲见他两眉间有光明如萤火,用手一弄,就得了几颗舍利。后来在他睡觉的地方常出现舍利。

  将示寂,乃入方圆庵宴坐,谢宾客,止饮食。语僧道潜曰,吾净业已成,七日无障,所愿遂矣。及七日,出偈示众,右胁而化。年八十一,时元祐六年九月晦也。(佛祖统纪,乐邦文类。)

  他快圆寂时,入方圆庵宴坐,谢绝宾客,断除饮食。他对道潜说:“我的净业已经成就。这七天假如没有障碍,我就满愿往生了!”到了第七天,他写下偈子给大家看,然后右胁而卧,就这样走了。81岁。

  宋可久(勋公,徐道姑,孙十二郎),不详其所出,居明州。常诵法华,愿生净土,人号为久法华。

  宋朝可久,不清楚他的出身。住在明州,平常诵《法华经》求生净土,人们称他为“久法华”。

  元祐八年,年八十一,坐化。越三日,还谓人曰,吾游净土,见诸胜境,与经符契。此间修净业者,莲华台上,皆已标名。标金台者,一成都广教院勋公,一明州孙十二郎,一可久。标银台者,一明州徐道姑。言讫,复化去。五年,徐道姑亡,异香满室。十二年,孙十二郎亡,天乐迎空。久言悉验。(净土文)

  元祐八年,81岁坐化。过了三天,又回来对大家说:“我神游净土,见了很多殊胜境界,跟经上讲的相符。这里修净业的人在净土莲花台上都标了名字,标金台的一位是成都广教院的勋公,一位是明州的孙十二郎,还有一位就是我可久(这都是金台上品往生);标银台的一位是明州的徐道姑。”这样说完就往生了。

  过了5年,徐道姑果然往生,异香满室。过了12年,孙十二郎也往生,天乐迎空。所以可久说的都有验证。

  宋择瑛,姓俞,严州桐江人。出家于杭州寿宁寺。熙宁中,参神悟法师,深悟止观之道。阅不二门金鈚,不寝者数月。

  宋朝择瑛,严州桐江人,在杭州寿宁寺出家。熙宁年间,参神悟法师,对止观之道有很深的领悟。看《不二门论》、《金刚錍论》时,不睡不眠有好几个月。

  当湖鲁氏,创一院以迎瑛,大开法施。久之,遨游杭秀苏湖间。尝作往生净土十愿文曰,愿我永离三恶道。愿我速断贪瞋痴。愿我常闻佛法僧。愿我勤修戒定慧。愿我恒随诸佛学。愿我不退菩提心。愿我速见阿弥陀。愿我决定生安养。愿我分身遍尘刹。愿我广度诸众生。

  当湖鲁氏建了一座寺院,请择瑛在里面讲法,开法布施之门。久而久之,他在杭秀苏湖之间走动(“杭秀苏湖”:杭州、秀水、苏州、湖州。),曾经作往生净土十愿文说:“愿我永离三恶道,愿我速断贪嗔痴,愿我常闻佛法僧,愿我勤修戒定慧,愿我恒随诸佛学,愿我不退菩提心,愿我速见阿弥陀,愿我决定生安养,愿我分身遍尘刹,愿我广度诸众生。”

  元符二年春,于杭之祥符寺示疾。俄奋身凭几西向,诵阿弥陀经,卷终而逝。(乐邦文类,佛祖统纪。)

  元符二年春天,在杭州祥符寺示现生病。忽然奋身靠着桌子,脸朝西方诵《阿弥陀经》。诵完就往生了。

  宋宗本,字无喆,姓管,常州无锡人。出家后,参天衣怀禅师,念佛有省。后居杭州净慈寺。岁大旱,湖井皆竭。寺西隅忽涌甘泉,得金鳗鱼,浚为井。寺僧千余,赖以汲饮。

  宋朝宗本,常州无锡人。出家后参天衣禅师,念佛时忽然有醒悟。后来住在杭州净慈寺。

  这一年大旱,整个地方湖里、井里干得没有水。但从他住到净慈寺后,寺院的西角就忽然涌出了甘泉,里面有金鳗鱼。后来就在这里打了一口很大的井,寺院上千僧人就靠这口井喝水。

  张氏有女死,母梦女为蛇。既觉,得蛇棺下,持诣本,为说法。俄有黑蝉翔棺上,而蛇失所在。母祝曰,若吾女者,可入笼中,当再持诣净慈。如其祝,本复为说法。

  当时有户姓张的人家女儿刚死,母亲梦到女儿变成蛇。醒来后,在女儿的棺材下找到一条蛇。就拿着蛇求宗本禅师给它说法。说完法,很快有一只黑色的蝉飞在棺材上,蛇却不见了!母亲又祷告说:“假使你真是我女儿,就入到这个笼子里,我再带你去净慈寺!”果然,那只蝉飞进来了。宗本禅师再给这只蝉说法。

  是夕,女见梦曰,二报已解脱矣。母因问,生死轮回,是信有之,何以得免。女曰,六道四生,如井上辘轳,无一人可免。唯修出世法,当得脱耳,盍问净慈法主乎。其显化类如此。本奉诏入东京慧林寺,召对称旨,赐号圆照禅师。

  当天夜晚,梦到女儿来说:“两个业报都解脱了!”母亲就问:“生死轮回确实是有的,怎么来免除?”女儿说:“六道四生就像井上的辘轳(井上的转轮,表示在六道里上下轮转),没有人能免得了,只有修出世间的法才能免除。你要修出世间的法,就去请问净慈法主(宗本禅师)。”

  以后宗本禅师奉皇帝诏令,住在东京慧林寺。皇帝把他叫来,当面交谈后非常满意,就赐号为“圆照禅师”。

  平时,密修净业。时雷峰才法师,神游净土,见一殿殊丽,人曰,以待净慈本禅师耳。又资福曦公至慧林,礼足施金而去。人诘其故。曰,吾定中见金莲华,人言以俟慧林本公。其他莲华无数,云以待受度者。或有萎者,云是退惰人也。

  圆照禅师平日秘密修持净业。当时雷峰的才法师曾神游净土,见一处宫殿特别庄严。净土的人说:“这座宫殿是等宗本禅师来住的。”

  又有资福曦公到了慧林寺,顶礼宗本禅师供养金子就走了。别人问他原因,他说:“我定中见了金莲花,有人说是等慧林的本公。此外还有无数莲花,说是等待受度的人。其中有些莲花枯萎了,说这些是懒惰退转的人。”

  晚居苏州灵岩寺。元符间,将示寂,沐浴而卧。弟子环拥请偈。本熟视曰,痴子,我寻常尚懒作偈,今日作什么偈。寻常要卧便卧,今日亦何须特地坐也。乃索笔书后事,付守荣,掷笔而逝,若熟睡者然。(佛祖统纪,苏州府志。)

  宗本晚年住在苏州灵岩寺。元符年间,快圆寂时,沐浴完毕,就卧在床上。弟子们环绕请求说偈,宗本前前后后看了很久,然后说:“傻子!我平时都懒得作偈,今天作什么偈?平时我想睡就睡,今天何必结个跏趺坐走呢?”然后就拿来笔,交代完后事,交给守荣。笔一扔就走了,就像睡熟的样子。

  宋善本,姓董,开封人。母无子,祷佛乃生。及长,试华严经得度。为圆照本师弟子,时号大小本。奉诏住上都法云寺,赐号大通。后归杭州象坞寺,杜门却扫,专修净业。有僧定中,见方丈弥陀佛示金色身。大观三年十二月甲子,屈三指,告门人曰,止有三日在。至期,趺坐面西而化。(佛祖通载,佛祖统纪。)

  宋朝善本,开封人。母亲没有孩子在佛前祈祷而生了他。长大后考《华严经》得度为僧。他是上面讲的圆照本的徒弟,所以当时有“大小本”的称呼(前面的宗本叫大本,徒弟叫小本)。他奉诏住持上都法云寺,皇帝赐号为“大通”。后来回到杭州象坞寺,闭门专修净业。有个僧人定中见到他方丈室当中有阿弥陀佛现金色身。

  大观三年十二月甲子,他弯着三个指头告诉门人:“只有三天了。”到了时间,结跏趺坐面朝西方就往生了。

  宋宗坦,姓申,潞州黎城人。年十六,落发受具。少通义学。长而遍访名师,垂五十年,名播讲林。晚于唐邓汝颍之间,讲净土观经,劝人念佛,求生安养。听者如云,皆禀净业。后于唐州青台镇,誓求安养。持名作观,未尝暂忘。

  宋朝宗坦,潞州黎城人。16岁落发,受具足戒。少年时就通达义学(过去把研习经论教理叫做义学)。长大之后,到处参访名师,前后将近有50年。声名广播于各处讲席。

  晚年在唐邓汝颍之间(唐州、邓州、汝州、颍州之间),讲净土《观经》,劝人念佛求生净土。当时听众云集而来,都禀持净业。后来在唐州青台镇立誓求生安养,持名作观,从不间断。

  政和四年四月二十七日,梦中见阿弥陀佛告曰,汝说法止六日,当生净土。觉而白众,次日,讲唱不辍。

  政和四年四月二十七,梦中见到阿弥陀佛告诉他:“你讲经说法还有六天就往生净土了。”醒来后,跟大家说起此梦。第二天照常讲经。

  至五月四日后夜,自知时至,鸣钟集众,告曰,因缘聚散,固当有时。净土胜缘,岂宜错过。愿众念佛,助我往生。又曰,享年七十六,四大分离处,净土礼弥陀,永超三界苦。言已,坐脱。满室雷鸣,白云覆地,从西而来,三日方歇。(莲宗宝鉴)

  到五月四号后半夜,自己知道时辰已到,就鸣钟集众,告诉大家说:“因缘聚散,固当有时,净土胜缘,岂宜错过。(意思是:因缘聚散都有一定的时间,净土这么殊胜的因缘不应当当面错过!)愿大众念佛,助我生西。”然后说偈:“享年七十六,四大分离处,净土礼弥陀,永超三界苦。”说完,坐脱而去。

  当时屋里有雷鸣般的声音,白云覆盖大地,从西方而来。过了三天才停止这种瑞相。

返回目录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