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金刚精要引导文——初学悦耳·宝藏库之前行引导 第十一讲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8日
来源:   作者: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金刚精要引导文——初学悦耳·宝藏库之前行引导 第十一讲

 

  初学悦耳.宝藏库(前行引导)

  龙萨娘波尊者 造论

  妙音龙多加参尊者 传授

  普巴扎西仁波切 汉译

  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 传讲

  12月06日传讲内容

  【原文】

  庚一、暇满难得

  分五:辛一、宣说暇满之体相;辛二、宣说难得之因;辛三、为修佛法之依处;辛四、难再获得;辛五、目的。

  【正文讲解】

  暇满之体相包括八闲暇和十圆满,十圆满包括五自圆满与五他圆满,昨天已宣讲完八闲暇与五自圆满,今天所宣的是五他圆满。

  五他圆满包括:如来出世、佛已说法、教法住世、自入圣教和师已摄受五他圆满,因为要观待他缘是否具足,所以称为五他圆满。

  一、实修之重要性

  如来出世并已传法、教法住世,这三种圆满已经具足。对自己已经得到这样的暇满之缘应生起欢喜心,随时也要对他人不具备此暇满而生起哀悯之心。这两点需要自己时常反观自心相续是否具备。

  宣讲的法不重要,宣法的意乐最重要;闻法不重要,闻法的意乐最重要;修法不重要,修法的意乐最重要。意乐要善,且善的动机时时要以菩提心来摄持而转变为清净发心,如是奉行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所宣的法并不是听了就可以了,而是要做实修。仅仅听闻、口中会说、为别人宣讲并不圆满,所宣之法要用来反观自心、调伏自己的相续,宣说的目的也在于此。

  之前所宣的八无暇与十圆满之自五种圆满,自己听闻以后有没有回去观修呢?座上和座下分清以后,有没有实修呢?如果这样做了,那么对你自己的相续是有意义的。如果没有如理如法地座上和座下去实修的话,那么所宣之法对你则没有意义,法就成为非法,没有成为正法。

  经常问问自己,有没有这样去修呢?有没有如实奉行?如果没有奉行的话,我这样辛苦地讲法,而且现在亚青冰天雪地,很多人聚集到这里来听法,这些就都白费了,没有任何意义了。

  本师释迦牟尼佛曾经这样说过,“我为你们宣讲解脱之道,当知解脱还需依靠你们自己。”这就告诫我们,若不如实奉行,就无法解脱,无有任何意义。

  实修与打坐是非常重要的。打坐并非张着嘴、瞪着眼,在无念当中

  什么也不做,而是要观修的。在观修的时候,打坐的前行、正行及结行都要具备。前行的时候,身要坐法、气要排风及意要发菩提心都要具备;正行的时候,观想与安住交替;最后结行如法回向。

  我们讲暇满难得,此时所依的人身才是珍宝人身,并非所有的人身都是珍宝人身。具备八闲暇、十圆满的人身才是珍宝人身;如果不具备八闲暇、十圆满,就不是珍宝人身。如何才能称为珍宝,人身又该是怎样的人身,这些因缘都要去观修。观修以后自然知道珍宝人身的真正含义和难得之处。八闲暇十圆满需要打坐反复观修,这样才知道以后能不能再得到这样的人身,心相续中才能生起非常难得的定解。

  二、珍宝人身的真正意义

  得到八闲暇十圆满的人身,应勤修正法让他具有意义,不应该空耗这样的暇满人身。

  比如一个乞丐得到如意宝,如果他不认识乃至不会运用的话,这个如意宝对他来说是没有意义的——既无法满足一切生活上的资具,还会导致如意宝被盗取或被别人抢去,最终失去如意宝。

  如同上述比喻般,我们得到这样的珍宝人身,如同乞丐得到如意宝一样;如果没有修行正法让他具有实义,就像乞丐一样,最终会失去这个如意宝。我们得到如意宝般的珍宝人身,应该用行持正法来让这个人身具有实际意义,不要空耗如是珍宝人身。

  这些法义需要打坐去观修,不是短时间而是长时间地实修。通过实修,在心相续中就会生起珍宝人身非常难得的出离心。如果仅仅知道而没有实修的话,心相续的出离心无法生起,最终会成为法油子。对于马和牛,僧众可以用佛法令其解脱。但是这样的法油子,听到善法的利益无所谓,听到恶法的过患也无所谓,应用正法很难调伏,所以成为法油子是十分可怕的。这样的法油子就是听闻正法后没有实修造成的,这种事情一定要避免。我们可不能成为法油子。

  反复教诫大家这样做的原因在于:所宣之法一定要纳入相续才有意义。反观自心去实修非常重要,复次强调和教诫的原因就在于此。

  若想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之果位,要护持好自己的身语意,恒时行持善业。无始以来自己漂泊轮回之因就是自己的身语意造作恶业,要从轮回中解脱,身语意就要奉行善法,所以护持身语意是最关键的。

  三、暇满难得十圆满之五他圆满

  今天所宣的是五他圆满,是观待他缘是否具足的五种圆满。

  (一)如来出世

  如来未出世称之为暗劫。如来不出世就不会宣法;若不宣法,我们无法知道善恶和因果的取舍。现在是贤劫,如来出世,并在印度金刚座宣法,称之为如来出世或导师圆满。

  (二)佛已说法

  佛陀出生在印度金刚座,在菩提树下现证菩提后说:“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吾得犹如甘露之妙法。纵为谁说亦不能了知,故当无言安住于林间。”在随后的七七四十九天当中,佛陀在定中都没有宣法。即便自己在世,若此时佛陀没有讲法的话,我们自然也无法知道善恶的取舍、因果的取舍。

  现在佛陀因众生根机不同而三转*轮,自己遇到这样殊胜的教法并生在传法的时间,应该生起欢喜心,如实观修。

  (三)教法住世

  本师降生在印度金刚座,并在印度金刚座菩提树下现证菩提,为教化众生而三转*轮。虽然佛法有兴衰显现,但本师教法的教期尚未圆满,教法仍在住世期间,称之为教法住世。

  以上三种圆满自然已经具备。

  (四)自入圣教

  如果自己没有进入这个圣教的话,虽然如来出世、佛已说法、教法住世,对自己也无有任何意义。所以要时时反观自己有没有入教。今天入圣教,以后不一定会入圣教,因为可能遇到暂时的因缘不具足。今天已经入圣教,自然要生起欢喜心,同样明天要反观自己是否还是入圣教,时常要反观。

  (五)师已摄受

  虽入圣教,“为利他故心哀愍”。但如果没有得到上师的大悲摄受,

  也无有任何意义,所以要时时反观自己有没有被上师及善知识摄受,这点最关键。

  “为利他故心哀愍”这句法义非常重要,这点在很多弟子当中对此句的理解是不够的,做法也是不如法的,大家应该多去理解这句法义。

  1.师已摄受的含义

  比如喇嘛仁波切在世的时候,很多人来到亚青寺。到亚青以后不去拜见喇嘛仁波切,也不去祈请喇嘛仁波切的大悲摄受,而认为到亚青以后跟随着众人一起听法就可以了,这样是不如法的。

  到亚青以后一定要去谒见上师,祈请上师大悲摄受,把自己的身语意供养给上师。如是承蒙上师大悲摄受之后,闻法、修法才有意义。认为仅仅听闻了法就可以,是不如法、不够的。因此,被上师摄受非常关键!

  2.师已摄受的修行要点

  要时时反观自己的自相续,有没有被上师摄受。今天你谒见上师,被上师大悲摄受了。之后你的身口意所作所为若是非法,或者让上师不悦意,此时就没有被上师大悲摄受,会令上师心生厌离,也会有这种因缘的。最好的做法是护持三门行持正法,今天被上师摄受,明天也被上师摄受,这是非常重要的。并不是说听完法以后,就能得到上师的大悲加持。

  要以三喜承侍上师,让上师悦意才能得到上师大悲加持。是否师已摄受,就要时时反观自相续才能知道:有没有违背上师的教言?如果违背了上师的教言,此时你没有被摄受。

  3.师已摄受的重要意义

  被上师大悲摄受之他圆满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今天在这里,不管男众、女众、出家众、在家众,听法的这些弟子们,你们有没有谒见过上师?有没有把自己的身语意供养给上师?有没有祈请上师大悲摄受?如果没有而仅仅是到这里听法,法是听到了,但是上师的大悲加持是无法得到的,因为你没有祈请过上师,也没有被上师大悲摄受。

  虽然认为自己有信心,也把上师当作上师,但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因为还不懂佛法的方法和修法。

  谒见上师,把自己的身语意供养上师,祈请上师大悲摄受,时时要观察自己有没有被上师大悲摄受,时时都要反观自己:自己的行为有没有让上师不悦意?若令上师不悦意,有时也会出现不慈悲摄受的。自己有没有在上师的心中?时时要观察,时时令上师悦意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

  具备八闲暇、十圆满自然是珍宝人生,如果不具备八闲暇、十圆满,这样的人身则是空耗者、浪费者、虚度者及无意义者。

  人身难得,而具足八闲暇十圆满的珍宝人身更是非常难得,难得

  之处好好观想,也会有意义。

  四、难得之因

  辛二、宣说难得之因

  如此暇满人身,由因、数、喻而观即知难得。

  因:善行稀故,后得人身者极少。

  数:如地狱有情似大地尘,饿鬼有情如恒河沙,旁生有情如海酒曲,阿修罗数如飘雪霰,天人有情如善逝指甲缝中尘。

  喻:如龟颈遇入木轭孔等。此乃遍知神通妙观所授也。

  以上宣讲完暇满之体相。接着所宣之法是暇满难得之因、难得之数和难得之喻。

  (一)难得之因

  难得之因:善行稀故,后得人身者极少。

  此难得之人身如扎巴姜臣尊者所云:“此难得的人身非是因勇而得,而是积累福报而得到的。”意思是说:如此难得的人身并非因为你很勇猛或者很聪明,而是因为积资净障、积累善根才得到的这个人身。

  1.得到珍宝人身之因

  得到这样八闲暇、十种圆满的珍宝人身的因是什么?

  基为持戒清净,助伴所依为布施及积累种种广大善根,最后是发愿得到这样的人身,三因具备才能得到这样的珍宝人身。

  2.观修难得之因的方法

  通过观修才能知道这三个因。

  比如说,难得之因的基为守持戒律。

  观察世间,在这个国家当中或者在一个省城、村镇或者自己家庭中,持戒者和未持戒者,比例哪一个多?与此同理,继续观察难得之因之布施及善根广大,去做的人和不去做的人,比例哪一个多?最后观察难得之因之发愿得到这样的人身,发愿的人和不发愿的人,哪一个多哪一个少?观察之后就能了知,获得此暇满人身的因是很难得的。

  比如在经堂当中的所有僧众,如果失去人身以后,以后还能否得到这样的珍宝人身呢?得到珍宝人身之因为持戒清净、布施善根广大及发愿,如是做的人是多还是少?通过观修自然能知道。知道这些以后,回去在座上和座间分开而修。座上要具备身要、气要、语要、意要、祈祷上师受四灌,观修和安住交替而修,如此自然会了知此人身是非常难得的,在相续当中会生起这样的定解。这样修的话,会形成你精进修行的动力,也会想到以后得到这样的人身是很困难的。这样去观修非常重要。

  除了观察外境,反观自己也能知道这样的因也是很难得的。

  比如说:你的戒律是如何守持的?助伴之六度是如何奉行的?最后是发愿,自己有没有时时发愿得到这样的珍宝人身?这样去观修的话,就能知道这样的珍宝人身是非常难得的。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今生得到这样的珍宝人身,是因为

  前世持戒清净、奉行助伴六度、发愿得到这样的人身之故。

  “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以后能否得到这样的珍宝人身,就看看自己今生有没有守持戒律?有没有奉行助伴广大善根之六度?有没有发愿得到如此暇满人身?如果没有这样做的话,后世的果报自然就能知道。

  反观自己,如果自己相续中有贪心的话,是堕饿鬼之因;有嗔心的话,是堕地狱之因;有痴心的话,是堕畜生道之因。你反观自己身语意一切所造之因就能明了今后会投生到什么地方,不需要向谁问转生。

  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曰:“既未行诸善,复集诸恶业,纵历十亿劫,不闻善趣名。”反观自己的身语意就能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是趋于三善道还是三恶道、还是能获得这样的珍宝人身?

  今天所宣之法,大家铭记于心,听到词句以后要思维词句的意思,需要打坐而实修的。

  比如说,在讲解法当中,上师在宣讲法,你们跟随着思维法义思维难得之因,这样也称之为一种打坐。同样也可以这样思维,比如说一家人当中,守持戒律的只有一个人,助伴六度种广大善根的也只有一个人,发愿得到珍宝人身的也只有一个人。再比如说,在汉地大城市中,守持三乘戒律的最多有一百个人,奉行六度善行的最多也就一百个人,发愿获得珍宝人身的最多也就一百个人;这样去观修,人数是极其稀少的。

  虽然有些人受了戒律,如比丘戒、沙弥戒及居士戒,但是不知道这

  些戒条是什么?如何守持都不知道。居士戒的话,有居士一戒、两戒和五戒圆满,这些区别都不知道;再比如,皈依戒律、皈依的学处都不知道。

  有些人虽然知道这些学处和戒条,违反了以后如是忏悔的又有多少呢?这样思维和观想的话,就能知道这些难得之因。

  在上师讲解的时候,能在心中思维上师所宣讲法义之词句内容,就可以代替打坐。如是而去做、去思维的话,就称之为打坐。这样去观修的话,就能在自相续中生起对难得之因的定解。

  (二)难得之数

  如地狱有情似大地尘,饿鬼有情如恒河沙,旁生有情如海酒曲,阿修罗数如飘雪霰,天人有情如善逝指甲缝中尘。

  饿鬼道众生比地狱众生少,旁生道众生比饿鬼道众生少,阿修罗道的众生要比旁生道的众生少;和阿修罗相比,人天有情的数量少。从数量的比例比较就能知道。

  比如说,海中的海生动物和人相比的话,人是非常稀少的。从这个比例也可以知道,这个难得之数量。

  又比如说亚青寺最多加起来有两万人,和一个蚁穴中的千万只蚂蚁相比的话,人数是非常少的。以数量比较,具备八闲暇十圆满之珍宝人身是非常稀少的。

  一个县城当中,人数有五万人。比较一下数量,具足珍宝人身的多

  还是不具足的多呢?也可以比较一下数量,虽然得到了珍宝人身,但具有实际意义的多还是不具备实际意义的多呢?这样去观修的话,去比较难得之数,就会对珍宝人身生起稀有难得之心。

  有这样一个公案。以前有位上师对汉族弟子宣讲人身难得。详细讲解以后,弟子却说:“上师,你没有去过汉地。在汉地,人是非常多的。”这就说明这位弟子没有真正理解珍宝人身的难得之处。虽然人多,但是得到珍宝人身的人却很少。

  在汉地的话,也可以时时观修。

  当你来到马路边,每天来来往往的人不断。在川流不息的人群当中,真正得到暇满难得的珍宝人身又有多少呢?在几十万的人口当中,真正的珍宝人身又有多少呢?也就一两个,除此之外是没有的。这样以数量去观察和思维的话,自然就能了知这样的珍宝人身是难得的。

  这样宣讲以后,不是说让汉地的弟子到马路边上观察来往的人而生起傲慢心——认为他人是低劣的、不具备珍宝人身的,而我具备这样的珍宝人身。观修是为了让你知道,这个暇满难得之意。知道这个暇满难得之意以后,应该让这个暇满人身具有实际意义。观察是为了让你的相续生起对暇满难得的定解,并非是让你相续当中生起傲慢心,认为他人是低劣的,自己得到了珍宝人身而增加了自己的傲慢心,并非是这样的,也不该这样去做。

  以上所宣为暇满难得之数。观修思维以后,就能知道暇满人身确实

  是非常难得的。

  (三)难得之喻

  喻:如龟颈遇入木轭孔等。此乃遍知神通妙观所授也。

  此三千大千世界是汪洋大海,大海之中有一只盲龟。海面漂浮着木轭,东风把它吹到西边,西风把它吹到东边,南风把它吹到北边,北风把它吹到南边,刹那都不曾停留,一直在漂泊之中。海底的盲龟百年才浮出海面一次,盲龟的颈能否和木轭孔相遇?是很难相遇的。如这个比喻般,此人身是非常难得的。

  又比如:在光滑的墙壁上,撒上豌豆。无论撒多少,也无法存留在墙壁上。也许只有一两个可以存留在墙壁上。如这个比喻般,此人身非常难得。

  又比如:针尖上放沙土,也是很难放上去的。观修思维这样的比喻以后,自然也能了知暇满的人身是非常难得的。

  五、为修佛法之依处

  辛三、为修佛法之依处; 获得人身者虽然极多,彼中值遇妙法而得全智者,则更难且稀少,此乃有目共睹之。

  人身是非常难得的,人身当中能遇到妙法并得到究竟佛果的,则更加稀少,这是有目共睹的。

  六、难再获得

  辛四、难再获得;获此难得之人身,如乞丐寻得如意珍宝,复难再获得也。

  唯有修持正法,才有可能获得这样的珍宝人身,这个人身是非常难得的。

  七、目的

  辛五、目的。

  对此人身更加珍惜,并成为修行方便之唯一精要矣。

  宣讲暇满的目的是什么?观修暇满难得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去观想去修的话,会更加珍惜这样的珍宝人身,成为修行佛法方便之唯一精要。 现在把暇满难得的引导讲解完毕,讲解以后,希望大家回去入座而去实修,非常关键,也是我最大的希望。

  最后是回向。最好是以执受见解之三轮体空方式而回向,若不能做到,随顺回向也可以。

  回向

  【备注】:此为弟子根据大恩上师讲法记录略作整理,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闻法录音。因时间仓促,恐有错谬。故于大恩上师及道友面前忏悔!愿大恩上师*轮常转!信众法喜充满!早证菩提!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