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延参法师文集:拥有一颗忘我的心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0日
来源:   作者:延参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延参法师文集:拥有一颗忘我的心

 

  无我观是佛教不共外道的根本特征,也是佛教思想中趣向究竟解脱的必不可少的核心部分,无我的法义是无上甚深的微妙之法,也是难为人明了的。当我们专心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达到一种废寝忘食的地步,似乎忘记自己是谁,只是一味地沉浸在事情中,我们可能就觉得自己已经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可是在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上我们又如何使自己的生活更轻松,少一些烦恼多一份宁静与舒心呢?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拥有一颗忘我的心。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同时也是社会中的一员。要想活得洒脱自然,我们则应该内心坚持自己的秉性不随波逐流,而面对外在的世界,也不与大自然的法则相对抗,应保持一种通达和顺应的态度。这其实就是一种忘我的境界,把自己完全放在这个世界上依着自己的秉性去生活,无所顾忌,简单的生活简单过。面对外在世界的纷纷扰扰用的是一颗平静安定的心去对待,似乎这个世界就在自己心理的掌控之下,自己又何必在乎那么多呢,还需要为了名利钱财去争夺吗?

  古人用“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来形容人生的三种境界。其实用它来形容要达到忘我的三种境界未尝不可。独上高楼保持秉性不同流合污,为此变得消瘦憔悴也不后悔,当众人都仰慕他的超凡脱俗时,他又悄然隐去,这是何等的洒脱和倜傥,似乎生活就是这样随意自如,自己完全可以放空一切忘情、忘我的生活在其中。

  拥有一颗忘我的心就可以把我们心中很多杂念逐渐排除,让我们心里那个内化的依据能够有所秉持,而在外在方面,小心谨慎,“行莫若就,心莫若和”,本着内心的宽容和洞察的清明,在外在上随遇而安,不与世争,这样的话,我们可能会把每一个当下活得更好,会把人生整个的流光以一种从容的姿态安详走过,少了很多纷争,少了很多矛盾,而我们最后会获得一个圆融的、合乎道的、合乎天地自然的自己的生命境界。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