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延参法师文集:人间又现桃花源 豫南新县江淮岭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4日
来源:   作者:延参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延参法师文集:人间又现桃花源 豫南新县江淮岭

 

  素有“三省通衢”和“中原南门”之称的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结合部,东襟合肥,南视武汉,北达郑州,京九铁路、106国道、大广高速公路纵贯全境。新县物产丰富,资源充足。盛产茶叶、板栗、银杏、油茶、野生猕猴桃品等等,被誉为“中原茶叶第一乡”、“板栗之乡”、“银杏之乡”。

  位于新县城南8公里处的大别山江淮岭,拥有74%的森林覆盖率,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空气清新,气候温润。大别山脉与西部的秦岭横亘于我国中部,连绵千余公里,是中国南北水系的分水岭。 “地跨分水远眺群峰起伏胜似长江淮河浪,天造江山近略万树葱茏恰如豫南鄂北人”,这幅楹联形象而生动地描绘了豫楚门户地势优越,群峰峭拔,绿海涌翠,视野辽阔的景象。

  山上植物2100多种,有香果树、珙桐、水松、金钱松、银杏等珍稀树种。特有的自然资源和原始森林,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繁衍场所,在这里,有金钱豹、大鲵等动物400余种,还有其他各种兽类、鸟类、爬行两栖、鱼类等等。

  江淮岭季节不同,景色各异。春天鲜花盛开,茶树飘香,草木蔓发,松绿竹黄;仲夏林木蓊翳,绿荫沉凝,凉风拂肌,几忘酷暑。秋至松竹沉黛,枫叶如火,硕果缀枝,百草含香;冬临风荡林海,雪压劲松,山色凝重,似露峥嵘;山顶积雪经久难消,与繁花绿叶相融,故有“天堂积雪”的美景。

  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造物主的神笔,赋山以血肉;民风的纯美,赋水以灵魂。在江淮岭,顺着山路逶迤而上,远望青山似黛,近处碧树滴绿。粉红桃花瓣片片飘落在绿草地上,漫步在这红绿相间的山道上,眼看山花奇石,耳听松涛林海,无尽风光涤尽胸中尘埃。

  在江淮岭的玉佛寺,周围有许多千年的古银杏树,浓荫蔽日,显得静谧肃穆,万物祥和,一尘不染,一切顺从自然,亲近自然。成片茶园环寺而生,山高茶自香,这里的茶叶是纯天然绿色饮料,是阳光、甘露和清泉蕴育而成,多次冲泡仍余香在口,舌底回甘。 大片竹园在寺旁若隐若现,随风沙沙作响,摇曳多姿。

  寺前有一清池,方圆数十丈,名为浴心池。 微风轻拂,层层涟漪从容荡漾,池中有寺内放生的鱼儿悠闲地游来游去。佛教是一个注重培养慈悲心、主张非暴力的宗教,放生是佛教由来已久的传统,中国放生护生活动历二千年而不衰。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放生,不仅是救助了其他的生命,也是唤醒世人的恻隐、仁恕、慈悲之心,把利他主义的精神从人类自己扩大到非人类动物,因为那些动物也同人们一样,能够感受痛苦与快乐。放生是为天下苍生祈福,德被万物,而且客观上也有利于生态保护。

  近百年来,随着科技发展,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极大的富足和便利,另一方面则造成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各种自然资源加速流失。从人文层面看,更是出现了精神空虚、道德沦丧、战争威胁不断、恐怖主义盛行;从生物界来看,各种生物种类正以空前的速度在减少,大多数野生动物不是被人类大量捕杀,就是因人类的活动而失去美好的家园,各种动物的权益受到空前的大规模的剥夺,甚至受到残酷的虐待。

  因为对动物残忍的人对人也会变得残忍,所以从一个国家对待动物的态度,可以判断这个国家及其道德是否伟大与崇高。中国虽然号称礼仪之邦,以仁义立国,但从古至今,许多人残酷对待动物的状况还十分普遍而严重。在日常生活中,在菜市场或超市里,人们为了“求鲜”,活刮、活剖、活杀的陋习比比皆是,这在其他国家是极其罕见的。

  因此,在21世纪,佛教放生护生的理念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具有特殊而积极的意义。提倡佛教放生护生的理念,有利于人心向善,抑制杀戮和恐怖主义,提高公民的文明程度,建立和平、和谐的社会;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抑制不合理的消费和奢靡、腐败之风,改变不良的餐饮习惯,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春茶绿,夏花艳,秋实香,冬雪白,每一个季节都充满诗意的江淮岭会是一个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温馨的现代桃花源。

  在木鱼声声,梵音袅袅中,各种动物在草地,在林间,在小溪,在天空自由自在地生活。我们不仅能在这样一个现代的桃花源里欣赏悦目的风景,还能在这片宁静安详的天地里感受心灵的洁净,感悟善良的真谛,在我们还动物们一片自由、安全的天地的同时,我们也许还能找回我们内心那片纯净的天空。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