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生活实用:佛化长青手册 三、修心养性,常保安乐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7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生活实用:佛化长青手册 三、修心养性,常保安乐

 

  老人内在修心养性的工夫非常重要,否则一旦寂寞孤单,思虑挂念的事情太多,或是产生病苦时,立刻身心难安,情绪容易陷入低潮。老人最忌情绪起伏太大,因为心理会影响生理,不少年长者的身体不舒服,医生检查不出毛病,最后才发现原来是「心病」造成的。

  佛法向来就是强调从心地上下工夫,而佛更有「医王」的尊称,比喻佛能医治众生的心病,一如世间的良医。佛经中说到大医王具足「四法成就」:善知病;善知病源;善知病的对治;善治病已,更知将来复发的可能与因缘,而断除之。简单地说,就是说修学佛法,遵循佛的教法,可以根本解决心病,得到解脱。

  佛法的修持是讲次第的,故有八万四千法门之说,所以不论初学或老参,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根机与性向的修行方法。而除了个人自修外,更可以参加各种共修法会、演讲、活动,或是到寺庙中担任义工。年长者可以因此拓展人际关系及与社会的接触面,维持积极而有活力的生活态度。

  (一)精进在家自修

  大部分的年长者都是退休后赋闲在家;要不就是儿女长大成人,原本忙碌的家庭主妇,一下子变得非常空闲。以前可能会因为工作忙、家务忙,想要好好修行却抽不出空来,现在则是时间充裕,若能妥善安排运用,福慧自能增长,不会感觉晚年生活寂寞无聊。

  以下简单介绍适合在家自修佛法的方法,提供给没有自修习惯的人参考。刚开始不妨多种互相搭配,才不会觉得单调枯燥,在一段时间的适应和调整后,找到适合自己的法门,以及身心状况最理想的时段后,就要持之以恒;当然也不要一开始就将目标定得太高,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不要事先抱定非要达到什么境界不可,否则容易患得患失,或是因为缺乏信心半途而废。

  1.做早晚课

  老人不妨为自己定下早、晚课诵,一方面是修行,一方面养成固定习惯,让生活有规律、有方向。课诵的内容与时间长短,可以依个人的喜好而定,内容可包括供养、礼拜、持名、读诵、发愿、回向等。重要的是定时定课,也就是在每天同样的时段做同样的功课。举例来说,上了年纪的人通常很早起,正好可以利用早餐前的那段时间来做早课;晚上不少人是坐在电视机前打瞌睡,这时候还不如去做晚课然后才就寝,一定可以睡得更安稳。至于唱诵以及法器的使用,都应以不影响同住家人和邻居为前提。详细的课诵方式,可以请教佛教的法师。

  2.静坐

  静坐是保持身心安定与平衡的最好方法,也有助于身体健康。可以每天固定一段时间静坐,也可以配合早晚课诵,在早课前、晚课后静坐,时间长短依个人状况而定。年纪大的人亦毋需担心以前没有练过打坐,一下子要盘起腿来会很不舒服,因为可以用渐进的方式练习。若真的无法盘腿,也可以采用坐在椅子上等其他姿势,只要掌握姿势端正,身心放松的重点即可。初学者最好还是向正统佛教的静坐老师学习,以获得正确的指导,不致发生问题。

  3.念佛拜佛

  念佛拜佛有助身心健康和安定,也可以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对于不习惯静坐的人,可以采用念佛拜佛的方式,而拜佛的动作还能柔软筋骨,达到运动的目的。拜佛应定时或定数,拜的时候不疾不缓,口中同时称诵佛号。若身体状况没办法拜佛,或是必须长时间卧床休息,光念佛号也是可以的,方法是将身心放松,摒除杂念,专注于佛菩萨的圣号上,或是借着数念珠来帮助专心,很快就能清心安乐。

  4.阅读书籍

  佛教的书刊种类繁多,选择适合自己程度,符合自己兴趣的去读,内容只要是知见正确,不错因果,有助于心性修养,增进佛学常识的,都值得一读。当然,也可以为自己订定读书计画,例如专读一部经,或是专究一家之说,或是着重在某一位高僧、人物等的资料,给自己一个目标,读起来会较有充实感与成就感。

  5.听录音带或看录影带

  现在市面上出版了很多佛教相关的录音带和录影带,内容丰富,很受欢迎。尤其老人有时候书看多了眼睛会觉得吃力,就可以改听录音带;对于一些卧病在床或是不方便看书的人,借着录音带或录影带,同样可以修学佛法。

  6.收听或收看佛教节目

  目前台湾已有佛教专属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对不方便出门的老人,也可以藉由信件的往来,和节目中的法师或主持人进行双向沟通,达到请益佛法的目的。

  除了上述修学佛法的方法,我们也鼓励在家居士茹素、持戒。素食的好处在医学上早有证明,佛法则认为若因食素培养慈悲心而不杀生,那更是功德无量;而在持戒上,最好是能守五戒,亦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并且尽可能发心受在家居士菩萨戒。因为持戒清净,能使身心平稳、和谐,心性得以提升。

  (二)定期参加共修

  除了在家自修,我们也鼓励银发族多前往寺院道场,参加各项共修活动。就修行的角度来看,共修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大家互相砥砺,有益福慧增长;而藉由参加活动,扩大年长后的生活圈,日子过得充实,又能认识学佛上志同道合的朋友,维持稳定的社会人际关系,心情必定会豁达开朗。

  在道场的选择上,自然是以正统的佛教为原则,地点最好是离家近或交通方便的,否则会降低前往的意愿,不容易持续。至于活动的项目,可以根据各人的喜好、时间与体力,选择性地来参加,但最少要能选定其中一项长期定时地参加,持之以恒地精进。例如北投农禅寺就有念佛会、禅坐会、大悲忏、讲经、朝山的共修活动,中华佛教文化馆也有观音会、药师会以及梁皇宝忏等定期共修。

  (三)加入义工行列

  老人参加佛教义工服务,因为有机会接触新的观念、新的事务,活到老学到老,再也不用担心思想跟不上时代。

  尤其是没有宗教信仰的老人,刚开始可以藉由当义工、修布施的方式参与道场,接触宗教,在了解宗教人士在做什么后,慢慢就能够接受宗教。

  寺院每次法会、拜忏、禅七、佛七,以及佛学营等大型活动,都会需要众多的义工菩萨前来护持帮忙,有的是整洁环境,有的是维持秩序,有的担任文书工作,或是在厨房里帮忙烹调食物。

  义工没有做工作的压力,却有做功德的愉快,所谓「勤劳健康最好」,有的人会因为对义工工作的投入,进而解决了自己的病痛问题,也有不少人是在义工工作中,才体会到工作即是修行的真谛。所以,义工服务不但能造福人群,也能造福自己,让自己从中得到成长。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