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印度内观研究所:感受的起因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8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印度内观研究所:感受的起因

 

  以下文字摘录自内观研究所出版的「感受及时时彻知无常的重要性」一文。

  在很多禅修方法中,感受(vedana)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除了佛陀之外,没有人深入地探索感受真正的本质。感受有时粗重、有时微细。当心专注时,微细感受会更加分明,但是,强烈的感受很难客观地检视其真实的本质。因为心已激动不安。

  过去有练习禅修的沙门(samana修道人)及婆罗门(brahmana印度教祭师)主张:感受肇因于业(kamma过去世的所作所为)的成熟。于是他们透过苦行及折磨身体,故意制造感受。他们相信藉由这些苦受可以摧毁过去所造的业果,而达到「至善」(summum bonum)的境界:终极的平静。

  佛陀并不强调感受的起因,而是教导弟子们去理解无常的真实本质,以净化内心。也就是说,对一切感受保持平等心,不贪求愉悦的感受,也不要厌恶不愉悦的感受,要了解所有感受的本质都是无常,势必灭去。禅修者应学习观察感受的实相,它们的升起(Samudaya)和灭去(atthangama),也要了知贪着感受(assada)的危险(adinava),并观察感受的止息(nirodha)和趣向止息之道(nirodha-gamini-patipada)。佛陀教导我们净化内心的唯一方法,即是观察并理解感受的真实本质是无常。只有这样,禅修者才能打破生死轮回的枷锁,达到超越身和心的阶段,从所有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佛陀说:

  Samahito sampajano, sato Buddhassa savako;

  vedana ca pajanati, vedananam ca sambhavam.

  Yattha ceta nirujjhanti, maggam ca khayagaminam;

  vedananam khaya bhikkhu, nicchato parinibbuto.

  佛弟子要专注、觉知、时时彻知无常,清楚地明了感受的生起、灭去和趣向止息之道。一位已到达感受尽头,彻知感受所有层面并超越它们的禅修者,他远离了一切渴爱,获得了完全的解脱。

  在相应部(杂阿含经Samyutta Nikaya)Sivaka 经中提到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位名叫Moliya Sivaka 的苦行外道,向佛陀说,有些沙门和婆罗门主张,感受完全是由成熟的业所引起。佛陀回答说,这是走极端((atidhavanti))的偏见,因为感受也会由其它因素引起。还有些人主张胆汁(pitta)是感受生起的唯一原因,这也落入另一个极端。两种看法都不正确(miccha)。认为业是感受的唯一起因者,会采取无益的苦行和折磨肉体的方式,希望能藉此去除过去所造作的恶业,以达到纯净安祥的阶段。

  佛陀遍知实相,指出感受还有其他的起因,比方说胆汁、痰液(semha)的增多也可能是一种成因、体内的风(vata)也可能加剧而形成不同的感受。在某些时刻,这三者会失去平衡,随着体内化学反应的扩散(sannipata),会形成种种感受。季节的变化(utuni)也会造成感受。例如,天冷时会有某些感受,天热时也有不同的感受。此外,处于逆境或者遭到惊吓,会破坏(visamam)身心的平衡,也会形成不同感受。当然,由于不正确的见解,而采取苦行和折磨肉体的方式,以求清除罪孽,而得到纯净平稳的生活(opakkamikam),这种方式,也会形成感受。最后,佛陀不否认业的成熟也会形成感受。但他不同意上述两种极端的看法,也不同意业或胆汁是感受的唯一成因。

  佛陀描述了感受的八种成因-

  Pittam semham ca vato ca,

  sannipata utuni ca;

  Visamam opakkamikam,

  kammavipakena atthamiti.

  胆汁、痰液、风,

  生理反应、季节变迁,

  失衡及外在逆境,

  成熟业果为第八。

  佛陀教导弟子们,以每时每刻升起的感受做为禅修的所缘。无论感受的成因为何,学习以冷静的心去面对它们,了知感受必将灭去。经由这样的锻炼,佛弟子可以超越所有的感受,而体验到苦的止息。这就是涅槃。

  问与答

  葛印卡老师2001年7月.3日在泰国Dhamma Abha中心回答学员的问题

  --------------------------------------------------------------------------------

  问:为什么您要我们观察感受?

  答:因为这正是佛陀要我们做的:对感受保持觉知。这是佛陀了不起的发现,在他之前没有人知道。与佛陀同时代、之前和之后的导师也都不明白,其实我们是对感受起反应。

  与佛陀同时代和之前的老师,他们教导的是-不要对与感官根门接触的所缘起反应,即眼所能见之物、鼻所能嗅之气味、耳所能听之声等等。即:「当你的感官接触到各种所缘时,不要起反应,不要去评量好坏,不要对它起贪爱或厌恶的反应」。这是他们的教导。

  佛陀说我们实际上不是对这些外在事物起反应。如果是的话,佛陀一定会说:

  缘「六入」而有「爱」salayatana paccaya tanha.

  佛陀并没那么说。他说的是:

  缘「六入」而有「六触」(入缘触)salayatana paccaya phassa;

  缘「六触」而有「感受」(触缘受)phassa paccaya vedana;

  缘「感受」而有「贪爱」(受缘爱)vedana paccaya tanha.

  而不是说:缘「六入」而有「贪爱」

  这是觉悟者的伟大发现。佛陀成为觉悟者是由于这伟大的发现。

  从前很多人都说不要对「六入」(salayatana)产生反应,但他们并没有成佛。历史记载很多老师曾说要从渴望和厌恶、贪爱和瞋恨脱离出来,不要再产生贪(lobha)和瞋(dosa)。

  佛陀则说,只要「痴」(moha)还在,贪与瞋是不可能消除的。因此,必需先消除「痴」。那什么是「痴」?痴就是无明(avijja):不知道内在发生了什么事,不知道贪和瞋真正的原因,这就是无明。

  如何从无明中超脱出来?必需从问题的根源「感受」下手才能离苦。一但忽略了感受,就只是和外在的事物交战,「这是美的」、「这是不美的」。就只是在表层用功,没有触及问题的核心。

  佛陀是因为发现缘起法(paticcasamuppada因缘生灭的链结)而开悟的,这是空前的发现。缘起法中有三个重要的环节。

  第一个是「行缘识」(sankhara paccaya vinnana以「习性反应」为基,「意识」得以生起)。因为过去累积的业行(sankhara),而有新的受生(意识patisandhi vinnana)。

  另一个是「有缘生」(bhava paccaya jati以「有(成为某某)之惯性」为基,「生命」得以生起),从这一世到下一世。

  第三个是「受缘爱」(vedana paccaya tanha以「感受」为基,「贪爱」生起)。

  我们无法改变「行缘识」,那已是既成事实。这就是「我」:身和心加上六个感官,这是无法改变的。但我们必需慎重地面对未来,「有缘生」,不断的「有」,不断的受生。因为我们不知道死亡何时会降临。

  所以,佛陀指出了这一条殊胜的道路:「活在当下」。你是此时此刻的主人,你也是未来的主人。

  Atta hi attano natho, atta hi attano gati.

  你是你自己的主人,你创造自己的未来。

  如果你能掌握当下,未来将一片光明。你无须担心。活在当下,不要对感受产生贪爱和厌恶。无明仍在,你就无法觉知感受,而不断地产生贪瞋的习性反应。

  佛陀要我们对此时此刻的感受保持觉知,保持平等心、不做习性反应。旧的习性会一直对感受产生贪爱和瞋恨的反应。也就是说,不断复制痛苦。旧的习性一向如此。

  佛陀教我们这美妙的方法。对当下呈现的任何感受保持觉知。所谓的般若智慧就是当下的实相-生灭、生灭、无常、无常。于是你有了了知,不再无明。因此,改变了轮回流转的路径。

  在此之前,我们都走在轮回痛苦的道路上,因为不断地对感受产生习性反应、不断地产生贪瞋,生生世世不断地在受苦。现在改变了,我们知道如何保持平等心,无贪无瞋,我们开始改变方向。

  感受就好比道路或铁轨的分叉口,从这里分出两条路来,一条路是导向痛苦的生起(dukkhasamudayagamini-patipada),另一条路是导向痛苦的止息(dukkhanirodhagamini-patipada),你自己可以做决定。佛陀不要我们盲目地接受他所说的话。他从来没要求任何人盲目地追随他。不要有盲目的信仰。你必需亲自体验这个实相,如果发现它是有益处的,才去接受它。然后,不只是接受,还要身体力行,走在正法的道路上。

  这就是为什么无论任何宗派信仰的人来参加十日课程,都会有相同的体验。他们亲身体验这个真理-感受始终存在,对感受起习性反应,就会受苦;不起反应,保持平等心,就会快乐。

  再者,我们也要注意,避免去批评不如此修行的人。纵使他们没有去觉察感受,如果他们至少在理智上,不去产生贪瞋,他们的理智会比较纯净。我们有幸遵照佛陀的教导,要知道仅仅在理智上用功,而忽略了感受,那只是心的表面得到净化。

  悉达多.乔达摩(Siddhattha Gotama)不满足于这种表层的净化,而是要心的彻底净化。因此必需从心的根层,最深处下手,而心的最深处永远和身体的感受联结。每当有感受,反应立即生起。因此,忽略感受,贪瞋就在不知不觉间不间断地繁衍。他非常清楚,心必须彻底完全的净化。佛陀的开示是如此明确:

  Sabba papassa akaranam 诸恶莫作。

  kusalassa upasampada-samadhi 善心的定

  Kusalacittassa ekaggatta. 善心的专注。

  人对不善的(akusala)事物也可以一心专注(ekaggatta)。比方说,扒手偷钱时,需要高度专注。在进行不善的行为时,也需要某种程度的专注。但这不是正定(samma-samadhi)。只有当你确定不伤害任何人时,此时心的专注才是正定。

  佛陀说这还不够,还要:

  sacittapariyodapanam 心必需完全得到净化。

  "Pari"的意思是「完全的」。只有从感受下手,整颗心才能得到完全的净化。否则,按照佛的说法,Anusaya Kilesa「随眠烦恼」依然存在,往昔所累积的无明烦恼会像沉睡的火山,随时爆发。

  佛陀发现,藉由观察感受,这方法可以去除所有的随眠烦恼。他明示:「于乐受时去除贪爱」,意思就是指,每当有愉悦的感受,就是去除贪爱习性的最佳时机。旧的习性是每当有愉悦的感受,就一直产生贪爱、贪爱,只要贪毒(raganusaya)还在,你就不断地繁衍贪爱。

  同样地,佛陀说「于苦受时去除厌恶(dosanusaya)」。旧有的习性是对不愉悦的感受以厌恶(patigha)反应之。当你学会保持平等心,不产生厌恶,瞋毒(patighanusaya)即得以消除。

  与佛陀同时代和之前的老师,都说要远离贪瞋,但并不知道如何摆脱随眠烦恼。而佛陀说,藉由愉悦的感受,可以断贪。藉由不愉悦的感受,可以断瞋。否则你就不是遵照佛陀的劝导。

  我们不应该批评没有以感受来用功的修行者。重要的是,我们正确了解佛陀的教导,并按他的指示用功。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