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2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道前基础(二)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6日
来源: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2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道前基础(二)

 

  下文宣说座间助修的另外两个方面。

  【应由多门修集资粮生德顺缘,亦由多门净治所有违缘罪障。一切之根本应如所知,励力守护所受律仪。故亦有于所缘行相净修其心,及律仪戒、积集资粮三法之上,名为三合而引导者。】

  每座中间还应从多方面修集能产生功德顺缘的资粮,也应从多方面净治自己相续中所有的违缘罪障。而且,一切修行的根本,即应按照自己所了知的学处,努力守护以别解脱戒为主的所受律仪。因此,也有在所缘行相净修其心、律仪戒和积集资粮这三种法上,称为“三合”来引导学人的。

  如果座间身语诸行都能和正修相应,并且依照戒律而行,那么上座时就容易摄心安住;相反,若不以别解脱律仪守护身语,则会障碍正修。对于“三合”,传承上师们有这种说法:“没有修心,就像酥油灯的影子;没有戒律,就像无主人的宝藏;没有资粮,就如种子无水滋润。”

  壬二、引发止观之因分四:一、密护根门 二、正知而行 三、饮食知量 四、精进修习悎寤瑜伽,于眠息时应如何行

  【复应学习四种资粮,是易引发奢摩他道、毘缽舍那道之正因,所谓密护根门,正知而行,饮食知量,精勤修习悎寤瑜伽、于眠息时应如何行。】

  每座中间还应学习四种资粮,这是引发止观的正因。“四种资粮”分别是:密护根门,正知而行,饮食知量,精勤修习悎寤瑜伽、于眠息时应如何行持。

  “奢摩他”是梵语,华译为“止”,一般是指止息一切杂念,即止息诸根恶不善法,能灭一切散乱烦恼。“毘缽舍那”是梵语,华译为“观”,即安住奢摩他(寂止)时,思择真实义。以大乘不共禅观而言,“止”即法性寂然,“观”谓寂而常照。“止”如明镜、止水,“观”如明镜止水影现万象,所以止与观实为一体不二。如云:“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观;止观不二,境智冥一。”

  癸一、密护根门分五:一、以何防护 二、何所防护 三、从何防护 四、如何防护 五、何为防护

  子一、以何防护

  【初中有五:以何防护者,谓遍护正念,及于正念起常委行[11]。其中初者,谓于防护根门诸法,数数修习令不忘失。二者,谓于正念常恒委重[12]而修习之。】

  密护根门分五个方面,其中初者“以何防护”(以什么来防护)又分二:一、遍护正念(护持一切正念);二、于正念起常委行。其中,“遍护正念”是指数数修习防护根门之诸法,使正念不忘失而能在心中忆持;“于正念起常委行”,是指对正念恒常恭敬地修习。

  《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三》说:“云何名为‘防守正念’,谓如有密护根门增上力故,摄受多闻思惟修习,由闻思修增上力故,获得正念。为欲令此所得正念,无忘失故,能趣证故,不失坏故,于时时中,即于多闻若思若修正作瑜伽,正勤修习,不息加行,不离加行。如是由此多闻思修所集成念,于时时中,善能防守正闻思修瑜伽作用,如是名为‘防守正念’。云何名‘常委正念’,谓于此念,恒常所作,委细所作。当知此中,恒常所作名无间作,委细所作名殷重作,即于如是无间所作、殷重所作,总说名为‘常委正念’。如其所有‘防守正念’,如是于念能不忘失,如其所有常委正念,如是即于无忘失念得任持力,即由如是功能势力,制伏色声香味触法。”

  子二、何所防护

  【何所防护者,谓六种根。】

  什么是“所防护”呢?以正念所防护的就是六根,即眼根乃至意根。

  子三、从何防护

  【从何防护者,谓从可爱及非可爱六种境界。】

  应从何处作防护呢?即从悦意和不悦意的六种境界中作防护。

  子四、如何防护分三:一、守护诸根 二、以六根而防护 三、细择守护诸根

  丑一、守护诸根

  【如何防护,其中有二:守护根者,谓根境合起六识后,意识便于六可爱境、六非爱境发生贪嗔,应当励力从彼诸境护令不生。】

  如何防护的方法有两个方面:

  一、守护诸根,即根境和合生起六识之后,第六意识就对六种悦意的境界生起贪心,或对六种不悦意的境界生起嗔心,自己觉察之后,应当努力依靠对治力,从那些境界中守护诸根,不让烦恼生起。

  《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三》说:“云何名为念防护意,谓眼色为缘生眼识,眼识无间生分别意识,由此分别意识于可爱色色将生染著,于不可爱色色将生憎恶,即由如是念增上力,能防护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令其不生所有烦恼,如是耳鼻舌身广说,当知亦尔。意法为缘生意识,即此意识,有与非理分别俱行能起烦恼,由此意识于可爱色法将生染著,于不可爱色法将生憎恚,亦由如是念增上力,能防护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令其不生所有烦恼,如是名为念防护意。”

  丑二、以六根而防护

  【即以六根而防护者,若于何境由瞻视等能起烦恼,即于此境不纵诸根而正止息。】

  二、以六根而防护,即:如果对某种境界,通过眼根观看等能让人生起烦恼,那么一开始就不放纵诸根和这种境界接触,使烦恼无从生起。譬如:观看不清净的影片能引生贪欲,那么最初就应禁止眼根观看,这样可使贪欲无从生起。

  以上二者的差别:

  “守护诸根”,是六根缘六尘即将或已经引生贪嗔时,无间以对治力防护,这是在根境接触之后作防护;“以六根而防护”,是指从一开始就不让六根接触能引生烦恼的境界,而使贪嗔等烦恼无从生起,这是在根境接触之前作防护。对此,传承上师们曾教诫说:“对初学者来说,首先应重视后者,也就是一开始就要守护好根门,不让六根接触不清净的境界。”

  丑三、细择守护诸根

  【其守护根者,是于六境,不取行相,不取随好。若由忘念烦恼炽盛起罪恶心,亦由防护而能止息。】

  守护诸根的方法,是对六境不取行相与随好。如果因为忘失正念和烦恼炽盛而生起罪恶心,也能通过防护诸根而止息恶心。

  下文宣说“取行相”与“取随好”二者的差别。

  【取行相者,谓于非应观视色等,正为境界,或现在前,即便作意彼等行相,现前往观。】

  “取行相”有两种情况:一、“正为境界”是对不应观看的色等境界,特意去观看等(特意执取行相);二、“现在前”是指色等境界现前时,即以眼识等作意彼等行相,现前观看(在见境等同时取行相)。

  《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三》说:“言‘取相’者,谓于眼识所行色中,由眼识故取所行相,是名于眼所识色中执取其相。若能远离如是眼识所行境相,是名于眼所识色中,不取其相。如于其眼所识色中,如是于耳鼻舌身意所识法中,当知亦尔。”

  【取随好者,谓于六识起后,能引贪嗔痴三之境,意识执持,或其境界虽未现前,由从他闻分别彼等。】

  “取随好”也有两种情况,即:六根缘六境发起六识的无间,对能引发贪嗔痴的对境,以第六分别意识执著。或者,对境虽然不在根识前显现,但因为听到别人说“美丽动听”等,第六意识随之分别而起贪心等。譬如虽然没有听到别人骂我,但经由他人告知,我即以第六意识缘恶语起分别而生烦恼。

  《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三》说:“取‘随好’者,谓即于眼所识色中,眼识无间俱生分别意识,执取所行境相,或能起贪,或能起嗔,或能起痴,是名于眼所识色中执取随好。若能远离此所行相,于此所缘不生意识,是名于所识色中不取随好。如于其眼所识色中,如是于耳鼻舌身意所识法中,当知亦尔。”

  子五、何为防护

  【防护为何者,谓从杂染守护其意,令住善性或无记性。此中所住无覆无记者,谓威仪等时,非是持心住善缘时。】

  什么是防护呢?即六根接触六境时,从烦恼中守护自己的心,让心安住于善性或无记性中。这里所应安住的无记性,是无覆无记[13],这是指行住坐卧四威仪等时,必须安住无记性,而不是摄心安住善所缘境的时候。所以,应从烦恼中守护好自己的心,也就是:在行住坐卧时,要让心安住无记性;其余能摄心安住善所缘时,应当让心安住于善性。

  癸二、正知而行分二:一、何为正知所行之事 二、于彼所行事行正知

  【正知而行者有二:何为所行事,于彼行正知。】

  “正知而行”有两个方面:一、什么是以正知所行之事;二、对彼所行之事行正知。前者是说明哪些为正知所应安住的地方,后者是讲应对这些地方安住正知。

  子一、何为正知所行之事分二:一、五种行动业 二、五种受用业

  【初中有二,谓五行动业及五受用业。】

  以正知所行之事有两类,即五种行动业和五种受用业。

  丑一、五种行动业

  “五行动业”,是指身事业、眼事业、一切支节业、衣缽业与乞食业。这五种主要是出门前往城市等的行动,所以称为“行动业”。

  【其中初五之身事业者,谓若往赴所余聚落、余寺院等,若从彼还。】

  五种行动业中的“身事业”,是指前往其它村落、寺院等地,再从那里返回,也就是身体来去往返的行动业。

  【眼事业者:一若略睹,谓无意为先,见种种境;二若详瞻,谓动意为先,而有所见。】

  “眼事业”有两种:一为略睹,二是详瞻。“略睹”,就是无意之中看见种种境界;“详瞻”,则是首先动念想看,然后仔细去观看种种境界。所以,略睹是无意中见到,详瞻则是有意去看,二者有此差别。这里以略睹和详瞻归摄了一切眼根的行动。

  【一切支节业者,谓诸支节,若屈若伸。】

  “一切支节业”,即身体各支节的弯曲或伸直。身体的四肢称为“支”,支的分支叫做“节”。

  【衣缽业者,谓若受用及其受持三衣[14]及缽。】

  “衣缽业”,指受用以及受持三衣和缽。

  【乞食业者,谓饮食等。】

  乞食业,即喝水、吃饭等。这里的“饮”和“食”都是动词。

  以上五种行动业,主要是去城市中的行为。在做这些行动时,都要以正知观照,所以这五种行动业就是正知所行之事。

  ,

  譬如,去成都办事一个月,期间我们时时要以正知观照五个地方(以正知所行之事):

  一、身体的行动,比如在大街上往返行走时,必须保持正知。

  二、眼根的行动,即要时时注意眼睛正在观看些什么法。

  三、支节的屈伸,即身体各支节的动作。

  四、五、衣食方面,即受用、受持衣缽以及在饭店内吃喝等,都要保持正知。

  ,

  丑二、五种受用业

  【寺内五种受用业中,身事业者:若行谓往经行[15]处,或往同法[16]者所,或为法故行经于道。若住谓住行处,同法亲教、轨范、尊重、似尊等前。若坐谓于床等上结跏趺坐。】

  在寺院内的五种受用业中,“身事业”有行、住、坐三个方面:“行”是指前往经行的地方,或者去同法道友那里,或者为了法的缘故而在路上行走;“住”是指在行走的地方站立,或在同法的亲教师、轨范师、上师以及像上师那样具有功德者等面前站立;“坐”是指在蒲团、小座或床座等上面结跏趺坐。

  【语事业者,谓:若请受曾所未受十二分教[17],分别了解。诸已受者,或自诵读,或为他说,或为引发正精进故,与他议论。所有言说。】

  “语事业”,即:请受以前未曾得受的十二分教,分别了解;对于已经得受的教法,自己读诵或为别人宣说,或为引发正精进的缘故,而与别人讨论。这一切言说,都叫做“语事业”。

  【意事业者,谓诸默然,若于中夜[18]而正眠卧,若赴静处思所闻义,若以九心[19]修三摩地[20],若正勤修毘缽舍那,或于热季极疲倦时,于非时中起睡眠欲,略为消遣。】

  “意事业”,就是在身语静止不作时的诸默然,包括五种情况:一、在中夜时睡眠;二、在静处思惟自己听闻过的法义;三、以九住心修持三摩地;四、勤修胜观;五、热天很疲倦时,在不应睡眠的时间生起睡眠欲,为了遣除昏睡而稍作睡眠(但不应久睡),此即“略为消遣”。

  【昼夜二业者,谓于永日及初后夜不应睡眠,此亦显示身语二业。言睡眠者,显示唯是夜间之业,及是意业。】

  “昼夜二业”,是指在白天、初夜、后夜不应睡眠,这也显示了昼夜二业是身业和语业。前面所说的睡眠,显示唯一是夜间的业而且是意业。

  以上五种都是受用法的身语意业,所以称为“受用业”。论中“寺内”二字,似乎应作广义理解。譬如:虽然住在城市里,空闲时也应闻思修行,所以和闻思修相关的各种作业,也应是受用业。总之,在作这些受用业时,都要安住正知,所以这些受用业也是正知所行之事。

  《瑜伽师地论》说:“云何正知而住?谓彼如是常勤修习悎寤瑜伽已,若往若来,正知而住;若睹若瞻,正知而住;若屈若伸,正知而住;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而住;若食若饮,若噉若尝,正知而住;若行若住,若坐若卧,正知而住;于悎寤时,正知而住;若语若默,正知而住;若解劳睡时,正知而住。如是名为正知而住。”

  子二、于彼所行事行正知分二:一、略说 二、广说

  丑一、略说

  【于此十事正知行者,谓随发起若行动业或受用业,即于此业先应住念,不放逸行。由彼二种所摄持故,应以何相而正观察,如何方便而正观察,即以是相、如是方便观察正知。】

  所谓对以上十事正知而行,就是在发起行动业或受用业的同时,首先即应对这种业安住正念,不放逸而作。由于安住正念、不放逸行二者所摄持的缘故,应以何种相而观察,应以何种方便而观察,就以这种相、这种方便观察正知。

  丑二、广说分三:一、别别宣说 二、摄义 三、利益

  寅一、别别宣说分四:一、正知依处 二、正知方所 三、正知时分 四、正知事业

  卯一、正知依处

  【此中复有四种行相。初谓于其身事业等十种依处,应以何相如何观察,即于是处,以是行相如是观察。譬如于其往返事业,如律所说往返行仪,正了知已,即于其时正知现前,行如是事。】

  正知而行当中,又有四种行相。其中,首先对身事业等十种依处(五种行动业和五种受用业),应以何种相如何观察,就对这些地方,以这种行相如是观察。譬如,对于身往返事业,首先按照戒律所说,正确了知往返行走的威仪之后,就在往返行走时,让正知现前,按照这样行持。

  卯二、正知方所

  【二谓于其何种方所,应以何相如何观察,即于是方,以是行相如是观察。譬如行时,应先了知沽酒等处五非应行,除此所余是可行处,于彼彼时安住正知。】

  第二,对于何种处所,应以何种相如何观察,就于这个地方,以这种行相这样观察。譬如行走时,首先应了知五种不应去的地方(唱伶家、妓院、酒肆、王宫与屠户),除此之外,其它地方可以去,而且去那些地方时,应当安住正知。

  卯三、正知时分

  【三谓于其何等时分,应以何相如何观察,即于是时,以如是相如是观察。譬如午前可赴聚落,午后不可,既了知已,即如是行,尔时亦应安住正知。】

  第三,对于何等时分,应以何种相如何观察,就对这些时分,以这种相这样观察。譬如,中午之前可以去城市,中午以后不可以去,对此了知后,就这样去做,而且做的时候也应安住正知。

  卯四、正知事业

  【四于所有此诸事业,应以何相如何观察,即应于其尔所事业,以如是相如是观察。譬如宣说行时,应当极善防护而入他家,所有此等行走学处,悉当忆念。】

  第四,对于所有十种事业(五行动业与五受用业),应以何种相如何观察,就应对这些事业,以这种相这样观察。譬如,宣说行走时,应当善加防护进入别人家中,所有这些行走的学处,在行走时都要忆念。

  寅二、摄义

  【总之所有若昼若夜一切现行,悉应忆念,了知其中应不应行。于进止时,一切皆应安住正知,谓我现前正行如是,若进若止。】

  “进止”即做与不做,做就是“进”,不做就是“止”。这一段是前面“别别宣说”的摄义。

  总之,所有白天、夜晚的一切行为,都应当忆念,内心很清楚其中哪些应做、哪些不应做。在进止的时候,一切做与不做都应安住正知当中,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应做还是不应做,对这些心里都能很清楚地觉知。

  寅三、利益分二:一、真实 二、教诫爱惜

  卯一、真实

  【若如是行,则现法中不为罪染,没后亦不堕诸恶趣,诸道证德未获得者,即住能得正因资粮。】

  如果凡事皆以正知而行,就会获得很大的利益,即:在现世中不会染上罪业,死后也不会堕落恶趣,而且诸道之证功德没有获得的,由此就能安住能获证德的正因资粮。

  卯二、教诫爱惜

  【此与密护根门二者,如圣无著引经解释而正录取。若能励力修此二事,则能增长一切善行,非余能等;特能清净尸罗及能速引止观所摄无分别心胜三摩地,故应勤学。】

  正知而行和密护根门二者,是按照无著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当中引经的解释而真实摘录的。若能努力修习此二者,就能增长一切善行,这不是其他所能够等同的;特别而言,尤其能使戒律清净,而且能迅速引生止观所摄的无分别心胜三摩地。因此,对正知而行和密护根门这二者,应当精勤地修学。

  《杂集论》说:“正知修习者,谓为对治毁犯追悔随烦恼。毁犯追悔者,谓于往来等事,不正知而行,先越学处,后生悔恼。”修习正知是为了对治毁犯追悔的随烦恼。所谓毁犯追悔,就是对于往来等事,由于不以正知而行,首先违越戒律学处,然后便产生追悔的热恼。因此,不以正知摄持而行事,很容易染上罪业、毁犯戒律;相反,凡事以正知而行,就能避免罪业的染污,而使戒律清净。

  癸三、饮食知量分四:一、真实义 二、饮食爱著的对治 三、善加行持的利益 四、善思惟的内容

  【饮食知量者,谓具四法。】

  “饮食知量”,就是对饮食必须掌握一种合适的量,其中包括四个法:非太少食、非太多食、相宜消化而食、非染污心中量食。

  子一、真实义分四:一、非太少食 二、非太多食 三、相宜消化而食 四、非染污心中量食

  丑一、非太少食

  【非太减少,若太减少,饥虚羸劣,无势修善,故所食量,应令未到次日食时无饥损恼。】

  这一段首先说明饮食太少的过患,然后再显示食量的标准。

  “非太少食”是指饮食不应过少,如果吃得太少就会导致身体饥饿、虚弱,没有气力修持善法。因此饮食的量,应当保证未到隔天进食之时,不会有饥饿损恼。这样身心安稳,才有力量修习善法。

  如果吃得太少,胃里饥虚,以致身体不安,心也会随之动摇,那就无法安住修行。所以对于饮食,首先要知道不宜过少。

  丑二、非太多食

  【非太多食,若食太多,令身沉重,如负重担,息难出入,增长昏睡,无所堪任,故于断惑全无势力。】

  这一段是说明“饮食过量的过患”。

  “非太多食”,是指饮食不应过多,如果吃得太多,就会使身体沉重,就像背负重担一样,呼吸困难,从而增长昏睡,导致心识疲软暗钝而不堪能,因此对于断烦恼完全没有力量。

  在生活中我们常有这类经验:有时遇到了美味饱食一顿之后,便昏昏欲睡,无论做什么事都无法安住。这就是饮食过量的过患。

  通过以上二者便知:饮食不能不足,也不宜过量,应以八分饱为合适的量;否则,无论多食或少食,都会导致修行不能得力,而影响修善与断惑。如《杂集论》说:“饮食粗重者,谓极多少食,于方便行,无堪任性。”

  丑三、相宜消化而食

  【相宜而食、消化而食者,依饮食起,诸旧苦受,悉当断除,诸新苦受,皆不生长。】

  “相宜、消化而食”,就是根据自己的体质、病情等,安排身体适合、能够消化的饮食。论中从正面宣说“相宜消化而食”的两种利益:一、以往依靠饮食不相宜所引起的苦受,都将断除;二、由于饮食不相宜所引起的新苦受,也都可以避免而不生长。

  相反,不相宜而食也有两种过患:一、以往依靠饮食所生的痛苦,仍会复发;二、以前没有的痛苦,也会引发。这样让身体处于痛苦中,将不利于修行。所以,修行并不是让身体毫无意义地受苦,而是要懂得饮食卫生,相宜消化而食,这样善巧地调养身体,保证体魄健康,才有力量修持善法。

  丑四、非染污心中量食

  【非染污心中量食者,谓不起众罪安乐而住。】

  “非染污心”是不与烦恼相应的心,与烦恼相应的就是染污心,可以分成“求食染污”和“进食染污”。譬如:以非法的动机贪求美食,即求食染污;在进食的时候生起贪著或悭吝等,就是进食染污。如果有了这些染污,那即便吃一顿饭也会造作许多罪业,不安乐而住;相反,若以非染污心知量而食,就不会染上罪业,能够安乐而住,饮食也成为一种无罪清净的行为。

  总之,“饮食知量”就是必须了知身和心这两方面的量(适合身体的量和心理的量)。只有了知这两种量,才能合理地安排饮食,避免因为饮食不当而影响修行以及造作罪业。不能知量而食的主因,在于爱著饮食的贪欲胜过理智的自制力,因此下面就接着宣讲“饮食爱的对治方法”。

  子二、饮食爱著的对治分三:一、由受用因所生的过患 二、由食物消化所生的过患 三、由追求饮食引起的过患

  【又于饮食爱著对治者,谓依修习饮食过患。】

  这一句是总说“对治爱著饮食的方法”,即依靠修习饮食的过患,也就是反复思惟饮食的过患。

  为什么这样就能够对治呢?因为就心理规律来说,修习功德必定能引起欲乐,修习过患则会令人心生厌离,因此,以依靠修习(思惟)饮食的过患,便能对治缘饮食所生的爱著。那么,应如何修习饮食的过患呢?主要是思惟三个方面的过患,以下具体分析。

  【过患有三。】

  爱著饮食的过患有三种:一、由受用因所生的过患;二、由食物消化所生的过患;三、由追求饮食引起的过患。

  丑一、由受用因所生的过患

  【由受用因所生过患者,谓应思惟任何精妙色香味食,为齿所嚼,为涎所湿,犹如呕吐。】

  “受用”:此处特指对饮食的受用,即用牙齿咀嚼,以唾液湿润。

  修习“由受用这个因所产生的过患”,即应思惟:任何色香味精妙的美食,只要一经牙齿咀嚼,再被唾液湿润之后,就会像呕吐物一样,令人厌恶。

  譬如,一盘色香味俱全的麻婆豆腐,经过充分咀嚼,再与唾液混和,这样受用之后再吐出时,早已面目全非,令人作呕。所以,“受用”是因,依靠受用因会产生“让美食变成令人厌恶的呕吐物”的过患。应当这样思惟受用饮食的过患,来对治对饮食的爱著。

  丑二、由食物消化所生的过患

  【由食消化所生过患者,谓思所食至中夜分或后夜分,消化之后,生血肉等,诸余一类变成大小便秽不净,住身下分。此复日日应须除遣,及由依食生多疾病。】

  修习“由食物消化所引生的过患”,即应思惟:自己所吃的食物,到了中夜分或后夜分,经过消化之后将成两类,一类生长血、肉、脉、皮、骨髓等,剩余一类就变成了大小便等不净物,住在身体的下分。此外,每天还要排泄这些不净物,而且由饮食还会引生各种疾病,比如,食物中毒或饮食不当引起的四大不调等。

  总之,由食物消化所引生的过患有四:一、生长血肉等不净物;二、产生大小便秽;三、必须每天排泄大小便;四、引生各种疾病。应当这样思惟饮食的自性是苦,来对治饮食爱。

  《瑜伽师地论》中称此为“转变种类过患”,论中说:“云何转变种类过患?谓此饮食,既噉食已,一分销变,至中夜分或后夜分,于其身中,便能生起养育增长血肉、筋脉、骨髓、皮等,非一众多种种品类诸不净物。次后一分,变成便秽,变已趣下,展转流出,由是日日数应洗净。或手或足,或余支节,误触著时,若自若他皆生厌恶。又由此缘,发生身中多种疾病,或由所食不平和故,于其身中不消而住,是名饮食变异种类所有过患。”

  丑三、由追求饮食引起的过患分五:一、为成办饮食所生的过患 二、亲友失坏的过患 三、不知满足的过患 四、无自在的过患 五、从恶行产生的过患

  【由求饮食所起过患,此有五种。】

  由追求饮食所引起的过患,包括五方面。(以下次第解释)

  寅一、为成办饮食所生的过患

  【由为成办所生过患者,谓为成办食及食因,遭寒热苦,多施劬劳。若不成办,忧憾而苦;设若成办,亦恐劫夺及损失故,发起猛利精勤守护而受诸苦。】

  所谓“由为成办饮食所产生的过患”,即为了得到饮食以及其因,冬天要遭受寒苦,夏天需感受热恼,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付出诸多辛劳。倘若如此勤作还不能成办,心中的苦楚可想而知,一方面要为将来的生活担忧,另一方面又会因为失败而憾恨。即便得到了,也会因为恐惧被盗窃、劫夺以及损失等,故而发起猛利、精勤的守护,从而感受各种痛苦。

  总之,为了成办饮食而产生的过患,有三个方面:一、在成办过程中有辛劳之苦;二、成办失败有忧憾之苦;三、成办之后有守护之苦。因此,无论是过程或结果,唯一都是痛苦的自性。对此必须深入观察才会明白,追求饮食唯一是痛苦的自性,毫无安乐可言。

  譬如:打工仔为了全家的生活,天天都像牛马一样辛苦劳碌。一年下来若没有赚到钱,心里就会忧愁苦闷;即便赚到了一些钱,也不免为钱财所牵害怕失去而不得自在。因此,由贪执推动而追求饮食的行为,其自性唯一是苦;而且,从结果上来说,求到是苦,求不得也是苦。这就是为了成办饮食所产生的过患。

  寅二、亲友失坏的过患

  【亲友失坏者,谓由此故,虽父子等,互相斗诤。】

  “亲友失坏的过患”,即由于人心贪求饮食的缘故,即便是父子至亲等,也会相互斗诤,更何况其他人!

  一切斗诤的起因,就是人们内心的贪欲,而我们欲界众生内心最贪执的,就是饮食男女。《俱舍论》中说:在家人是为了受用而诤,出家人为了见而诤。饮食受用一旦得不到满足,自然就会引发人与人之间的斗诤。论中以亲友代表人类之间最亲善的关系。实际上,凡夫之间亲善关系的维系,往往是建立在世间受用的满足上;一旦饮食等受用无法满足,这种关系便会破裂。比如,世间人常常为了一顿饭,父子分家,兄弟互斗,朋友反目;而旁生为了觅食,想互残杀,更是寻常易见的现象。因此说,以一念贪求能引生无量的罪恶。

  寅三、不知满足的过患

  【不知满足者,由于饮食爱增长故,诸国王等互相阵战,领受非一众多大苦。】

  “不知满足的过患”,是由于对饮食的爱著增长,而导致各国各部落等互相阵战,感受众多大苦。

  不知满足的过患实际上是第二种过患的扩展,也就是由于饮食爱的增长,而导致斗诤的升级,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斗诤,而且演变成群体之间的阵战,甚至世界大战。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许多部落之间、民族之间以及国家之间的战争,究其根源,正是由于人类的贪欲所致,而且其中不乏以“饮食爱增上”(经济利益冲突)而暴发战争的。

  现代社会虽然物质文明高度发展,但人们的内心并未因此净化,反而由于物质的刺激导致贪欲迅速滋长,因此招感了如此不安的世代,这就是佛经中所预言的斗诤坚固的时代。所谓经济竞争,大至集团,小到个人之间的竞争,都是由人们的贪心所引起的。不要以为追求饮食的过患很小,实际上因为饮食爱的增长,人心将卷入更加激烈的斗诤当中,从而感受许多痛苦。

  寅四、无自在的过患

  【无自在过失者,诸食他食者,为其主故,与他斗竞,受众多苦。】

  “没有自在的过失”,即受人薪俸或雇佣等,就不得不为主人效力而与别人竞争,因此而感受许多痛苦。

  世人为了糊口,不得不为雇主效命,常常要做许多违心之事,为了主人的利益而参与竞争,身心极其痛苦。

  寅五、从恶行产生的过患

  【从恶行生者,谓为饮食、饮食因故,三门[21]造罪,临命终时,忆念其罪追悔而死,没后复当堕诸恶趣。】

  论中从临终和死后两个方面,说明从恶行所生的过患,即:为了饮食和饮食之因的缘故,身口意三门造作罪业。当死亡来临时,想起自己一生当中为了追求饮食所造下的罪业,内心必将追悔莫及,而在极度不安中死去,死后还将堕入三恶道中,感受无量痛苦。这些都是因为追求饮食,自己三门造恶所产生的后果。

  须知,凡是由贪欲引发的一切行为,都是罪业。贪欲一旦发动,人们心中所思、口中所说以及身体所做的,悉为染污的恶性。这样一生当中只会积累深重的业障,临死时唯有热恼相随,死后也只有堕落恶趣。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即可了知,追求饮食具有无量过患,饮食爱实为无量恶业和痛苦的来源。

  有人疑问:“既然饮食的过患如此巨大,吃饭似乎成了很大的罪业,那么是否只有禁食才不致于染上罪恶?”

  答:饮食本身并没有罪性,唯一是以动机决定其罪性。饮食的动机若是庸俗的贪欲,则饮食确实将成为罪业;然而,若能把心念转为高尚无私的发心,饮食将为我们行持自他二利提供纯净的能量,有如此殊胜的利益。下文紧接着就说明这个问题。

  子三、善加行持的利益

  【虽乃如是,然亦略有少许胜利,谓由饮食安住其身。若唯为此故,依止饮食,不应道理。】

  追求饮食虽然具有如上所述的过患,但饮食也略有少许利益,即通过饮食可以让身体安住。倘若仅仅为了养身而依止饮食,则不合道理。

  饮食的利益,是让众生的身寿能够安住。如《瑜伽师地论》中说:“复次饮食受用者,谓三界将生已生有情,寿命安住。”四种食中,触食、思食、识食三者,能让一切三界有情的寿命安住,而这里所说的饮食是指第四种“段食”,其利益是让我们欲界众生的寿命能够安住。

  虽然饮食能让身寿安住,但若只是为了养身而受用饮食,则不合理。因为旁生也有为其自身觅食的本能,身为人类,若仅仅为了养身而进食,则与旁生无异。人类因其智慧和善心而成为万物灵长,以其向上、向善的心力而显示身为人之可贵。因此,为了成办自他二利而受用饮食,才是高尚之人所应具有的发心,具有如此高尚的发心,方不愧为人,不愧为大乘行者。

  饮食最大的利益,是让我们有活力去成办自他二利的大业。因为饮食的作用是养身,养身的作用是让寿命能够安住,而令寿命安住的目的,则是为了更长久、更广大、更有活力地成办自他二利的大业,所以仅仅为了养身而依止饮食,则不合道理。

  比如:自己拥有一辆昂贵高档的车,但自己只是天天保养它,却不让它充分发挥作用,人们都会觉得这种做法很不合理。同样,对于能够成办二利大业的人身,假如仅仅用饮食去养护它,而不利用人身行持自利利他的事业,则不合理。

  因此,受用饮食的发心,应当是为了成办自他二利,而要引发如此高尚的发心和行为,关键即在于“善思惟”,所以接下来就进一步说明“善思惟的内容”。

  子四、善思惟的内容

  【故应善思而后受用,谓由身住,我当善修清净梵行。施者施主[22]亦为希求殊胜果故,榨皮血肉而行惠施,亦当成办彼等所愿,令得大果。又应忆念《集学论》说,应当思念饶益施主及身中虫,现以财摄,于当来世,当以法摄。又应思惟当办一切有情义利,而受饮食。】

  所以,饮食之前首先应当善加思惟,然后再受用,即当思惟:由于依靠饮食能让身体安住,所以我应当利用它好好修持清净梵行;而且施主们供养我,也是为了求得殊胜的果报,才榨取自己的皮肉作惠施,所以我应当利用这个身体好好修行,以便成办施主的愿望,让他们获得长寿、健康、福德增上等大果报。此外,应按《集学论》所说,心中作意:我以受用饮食来饶益施主和身体内的八万四千虫,现在以财食摄受他们,将来应当以法摄持。又应思惟:我为成办一切有情的义利而受用饮食。

  此处,宗大师依据大小乘经论,宣说了受用饮食之前所应思惟的四种内容。

  前二种即应思惟:依靠饮食能使身体具有活力,由此应当好好修持梵行;而且,为了报答施主辛劳惠施之恩德,应当努力修行以成办他们的愿望。此二者是根据《瑜伽师地论》、《亲友书》、《律藏》等,依别解脱戒而宣说。后二种即应思惟:现在我依靠受用饮食来饶益施主和身体中的小虫,以及为了成办一切有情的利益,故我受用此食。这是依据《集学论》,按大乘利他精神而宣说的。

  每次进餐之前,不要无意识地端起饭碗便吃,首先应当反观自心,通过善思惟调整动机,将饮食的能量导向高尚无私的目标,如此才能升华自心,超越俗欲。比如,每次吃饭之前应想:通过吃这顿饭菜,能使我的身体具有活力,由此我应当把从饮食中所摄取的能量,完全利用在修行上;或想:这顿饭菜是由施主缩衣减食所提供的,我如果没有功德,如何能够消受!为了回报施主的恩徳,我必须好好修行,并将修行功德回向给施主,使他们得到利益。常言道:“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如果自己没有功德消受信施,来世就需披毛戴角而偿还。接着,还应发起利他之心:我依靠受用此食来饶益施主和身中小虫,现在诚心以食物饶益,将来必定以法饶益;或者心想:为了成办一切众生的义利,我应当从这份饮食之中摄取能量。这样思惟之后,便能将饮食转为道用。因此,清净的饮食习惯,是首先如理思惟,然后受用。

  【《亲友书》亦云:“应知饮食如医药,无贪嗔痴而近习,非为骄故非慢故,非壮唯为住其身。”】

  龙树菩萨在《亲友书》中也说:应当了知饮食就像药物一样,受用时必须依止无贪、无嗔、无痴的善心而串习,也就是心想:我受用饮食之目的,不是为了炫耀自己,不是为了胜过别人,也不是为了让身体健壮,唯一是为了住持这个身体。

  “无贪嗔痴而近习”:“无贪嗔痴”,是指受用饮食所应具有的善心,即进食的时候,内心安住没有贪嗔痴的状态。“近习”,是依止的意思,指日常生活中应这样串习,养成良好的习惯。仁达瓦尊者对“骄、慢、壮”三者如是分析:“为骄”、“为壮”主要是由贪心所引发,“为慢”是由嗔心所引发。

  总之,受用饮食并不是为了满足贪欲,不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不是为了胜过他人,也不是为了强身美容,唯一是为了从食物中摄取能量,以便有精力为自他谋福利。

  癸四、精勤修习悎寤瑜伽,于眠息时应如何行分六:一、睡眠时间 二、睡眠善妙的利益 三、真实的睡眠行为 四、以何种意乐睡眠 五、教诫爱惜 六、统一交待正修与座间的修行

  子一、睡眠时间

  【精勤修习悎寤瑜伽[23],于眠息时如何行者,《亲友书》云:“种性之主[24]于永昼,夜间亦过初后分,眠时亦莫空无果,具足正念于中眠。”】

  “精勤修习悎寤瑜伽,于眠息时应如何行”,《亲友书》中龙树菩萨教诫乐行王:种性之主,在整个白天以及夜间的初、后分,你都要投入修行,即使中夜分睡眠的时间也不要白白空过而没有果利,由于睡眠异转的缘故,你应当在具足正念当中睡眠。(依睡眠等起意乐之差别,而使睡眠转为种种善、不善、无记,故称睡眠为“异转”。为什么睡眠时应具善法的正念?因为睡眠时异转的缘故,睡时若具善法的正念,依此将使睡眠转为善性,故应具足正念而眠。)

  【此显永日及其夜间初后二分,若正修时,若其中间,如所应行。故行坐时,应从五盖[25]净修其心,令不唐捐,如前已说。此与护根正知三中,皆具修时修后二法,此中所说,是修后者。眠睡现行是修后事,故此莫令空无果。】

  这一段显示了整个白天以及初夜、后夜二分,不论是正修时或未修中间,都要如法行持。所以在行走、端坐时,应从五盖中净修自心,不要白白地空过,应按前文所说那样行持。

  悎寤瑜伽、密护根门和正知而行这三者,都有修时与修后两种情况,而这里所说的,则是指悎寤瑜伽的修后——睡眠。睡眠现行是修后的事,所以不应让睡眠空过而没有果利。由此可知,这里的主题不是悎寤瑜伽的正修,而是指修后的睡眠。

  【如何眠者,谓于永日及夜三分,于初分中修诸善行,过初分已至中分时,应当眠息。】

  应于何时睡眠呢?即在整个白天以及夜间三分的初分当中,都要投入修习善法,初夜分过后至中夜分时,应当睡眠休息。在这段当中确定了睡眠的时间是中夜分。

  《瑜伽师地论》中具体解释了“悎寤瑜伽”:“悎寤瑜伽者,谓如说言,于昼日分经行宴坐,从顺障法(五盖)净修其心。于初夜分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净修心已,出住处外,洗濯其足,还入住处,右胁而卧。至夜后分,速疾悎寤,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其中说到昼日分、初夜分和后夜分是正修的时间,中夜分是正修后睡眠的时间。

  子二、睡眠善妙的利益

  【诸为睡眠所养大种,由须睡眠而增长故。若能如是长养其身,于诸善品修二精进[26],极有堪能,极为利益。】

  因为依靠睡眠所长养的四大种(地水火风),需要通过睡眠来增长(欲界众生四大种和合的身体,需通过睡眠来增长)。如果能够这样长养身体,就有力量修习善法,堪能修持恒常精进与恭敬精进,有这样善妙的利益。

  《瑜伽师地论》说:“为令寝卧,长养大种,得增长已,长益其身,转有势力,转能随顺无间常委善品加行。”此中的因果关系为:睡眠具有质量,就能长养大种;大种增长,必定有益健康;身体健康,身心便有势力;身心具有力量,就能随顺无间常委善品加行(“无间善品加行”即恒常精进,“委重善品加行”是恭敬精进)。这就是睡眠的利益。

  子三、真实的睡眠行为

  【临睡息时,应出房外,洗足入内,右胁而卧,重叠左足于右足上,犹如狮子而正睡眠。】

  临睡休息时,应到房外,在屋外洗脚之后再入内,以右胁靠床寢卧,将左脚叠在右脚上,就像狮子那样睡眠。

  这段文字摘自功德光的《戒律根本颂》。颂中所说睡眠前必须出门洗足,这是就当时、当地的情况而言。因为印度当时的出家人是集体共住,同居一室不能影响别人,所以必须到屋外洗脚。现在则应随居住环境、气候等具体情况而变通。

  下面以比喻说明“如狮子卧”的必要。

  【如狮子卧者,犹如一切旁生之中,狮力最大,心高而稳,摧伏于他。如是修习悎寤瑜伽,亦应由其大势力等,伏他而住,故如狮卧。饿鬼、诸天及受欲人所有卧状,则不能尔。彼等一切悉具懈怠,精进微劣,少伏他故。】

  所谓“如狮子卧”,就是:如同在所有的旁生当中,狮子的力量最大,其心识高而稳固(“心高”即不低沉;“心稳”即不动摇),能够摧伏其他野兽。同样,修习悎寤瑜伽也应像狮子一样,以大势力等摧伏烦恼而安住,所以要像狮子般睡卧。饿鬼、诸天和贪欲人所有睡卧的姿势,则不能像狮子卧那样摧伏烦恼而安住,因此这三类众生都具有懒惰、懈怠,精进微小下劣,而且摧伏烦恼的势力微弱。

  饿鬼、诸天以及受欲人这三类众生的卧式分别是:饿鬼头朝下覆卧,诸天头朝上仰卧,受欲人是左胁而卧。《宝梁经》说:“仰卧,是修罗卧;覆卧,是饿鬼卧;左胁,是贪欲人卧;右胁,是出家人卧。”

  【又有异门,犹如狮子右胁卧者,法尔令身能不缓散,虽睡沉已亦不忘念,睡不浓厚,无诸恶梦。若不如是而睡眠者,违前四种一切过失,悉当生起。】

  再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如狮子卧的必要”,即像狮子一样右胁而卧,法尔具有四种利益:一、以这种卧式能使身体不松散掉乱;二、虽然已经入睡也不会忘失正念;三、不会睡得太沉;四、没有恶梦。相反,如果不以狮子卧式睡眠,则与上述四种利益相违的一切过失都将生起,也就是会有身将散乱、入睡后忘失正念、睡眠很重以及睡梦不祥等过失。

  以上皆依《瑜伽师地论》所说:“问:以何因缘右胁而卧?答:与狮子王法相似故。问:何法相似?答:如狮子王,一切兽中勇悍坚猛,最为第一。比丘亦尔,于常修习悎寤瑜伽,发勤精进,勇悍坚猛,最为第一。非如其余鬼卧、天卧、受欲者卧,由彼一切懒惰懈怠,下劣精进,势力薄弱。又法应尔,如狮子王,右胁卧者,如是卧时,身无掉乱,念无忘失,睡不极重,不具恶梦。异此卧者,与是相违,当知具有一切过失。”

  子四、以何种意乐睡眠分五:一、光明想 二、正念 三、正知 四、起想 五、总结

  【以何意乐睡眠有四。】

  宗大师归纳《瑜伽师地论》的教授,教导我们睡眠时应以四种意乐寝卧,“四种意乐”即光明想、正念、正知和起想。若以这四种意乐睡眠,即为“巧便而卧”,能将睡眠转为修行。所以修行人不应随烦恼、无记心睡眠,应当调整自心,以清净意乐睡眠。

  以下对睡眠的四种意乐,逐一从方法、作用二方面分析。

  丑一、光明想

  【光明想者,谓应善取光明之相,以其光心而睡眠之,由是睡时心无黑暗。】

  光明想者的方法,即应当以心善巧作意光明之相,以此光心而睡眠。

  光明想的作用:睡眠时安住光明想,能使心不昏暗。

  《瑜伽师地论》说:“云何名为住光明想巧便而卧?谓于光明相善巧精恳,善取善思,善了善达,思惟诸天光明俱心,巧便而卧。由是因缘,虽复寝卧,心不昏暗。”

  丑二、正念

  【念者,谓闻思修诸善法义所成正念,乃至未入熟睡之际,应令随逐。】

  第二种睡眠意乐——正念,即通过闻思修法义所成就的正念,乃至尚未进入熟睡时,应让正念一直在心中随逐。

  所应随逐的,是平时闻思修所成就的正念;随逐的阶段,是从开始睡一直进入熟睡这一段时间。譬如:我们经由闻思暇满难得之理,而生起了珍惜人身的正念,睡眠时内心就要一直安住在珍惜人身的正念当中,直到熟睡为止。

  这样行持的作用。

  【由此能令已睡沉时等同未睡,于彼诸法心多随转,总之,睡时亦能修诸善行。】

  通过睡眠时让正念随逐,就能使沉睡时和未睡时一样,心能常常随顺彼法而转,总之,在睡眠时也能修习善行。

  《瑜伽师地论》说:“云何正念巧便而卧,谓若诸法已闻已思已熟修习,体性是善,能引义利,由正念故,乃至睡梦亦常随转。由正念故,于睡梦中亦常记忆,令彼法相分明现前,即于彼法心多随观。由正念故,随其所念,或善心眠,或无记心眠,是名正念巧便而卧。”

  以下引两则公案说明。

  明代憨山大师在其自叙年谱中说:“我十九岁时,专心参究一事,但不得要领,于是专心念佛,日夜不断。不久,在一天夜里,我梦见阿弥陀佛现身立于空中,当日落处,而且很清楚地见到佛的面目光相,于是我上前接足敬礼,内心哀恋不已。心中又希望能见到观音、势至二大菩萨,当时,二位菩萨便显现半身。从此,西方三圣时时炳然在目,于是自信修行可以成办。”这则公案证明了以正念巧便而卧,确如无著菩萨所言:“由正念故,于睡梦中亦常记忆,令彼法相分明现前。”

  元朝高峰原妙禅师在其语录中说:我在次月十六日的夜梦中,忽然想起断桥和尚房内“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的话头,从此之后,疑情顿发,打成一片,直到东西不辨、寝食俱忘的境地。到了第六天,抬头时忽然看见五祖演和尚真赞的最后两句,而蓦然打破疑团。又经过五年,有一天在睡觉中,正疑此事,忽然听到同住道友推枕落地的响声,蓦然打破疑团,一念无为,十方坐断。

  高峰禅师参禅,最初是在梦中发起疑情,最终也在梦里彻悟,可见心在梦中比醒时更具力量。

  有人怀疑:白天人们的意识非常清醒,六根完全开放,对周遭的境界都能清楚了知,而梦中意识模糊,怎么可能比白天更有力量?

  回答:白天由于六根开放,攀缘外境,所以心力涣散;而睡眠时前五根关闭,五识不再活跃,所以心相对比较安定。因此,睡眠时若能令正念随逐,在梦中修法则更易得力。大修行者往往会在梦中生起成就的证相,甚至大彻大悟。

  净土宗二祖善导大师曾开示:“若入观及睡眠时,应发此愿:弟子某甲,现是生死凡夫……,弟子不识弥陀佛身相光明,愿佛慈悲示现弟子身相,观音势至诸菩萨等,及彼世界清净庄严光明等相。道此语已,一心正念,随意入观及睡。或有正发愿时即得见之,或有睡眠时得见,除不至心。”

  可见,睡眠时的正念力对睡梦影响至深,我们应该把握这个修行的良机,不要空过。

  丑三、正知

  【正知者,谓由如是依止念时,随起烦恼即能了知,断除不受。】

  第三种睡眠意乐——正知,即睡眠时由这样依止正念,随任何烦恼生起,就能及时觉察了知,迅速舍弃而不染著。

  此段是从“睡眠时正知烦恼而不受”的角度解释的。

  何时正知呢?是在睡眠的过程当中正知。

  为何能够正知呢?因为直到熟睡之前正念随逐的缘故。

  正知所要觉察的是什么?梦中随起烦恼时,能正知烦恼。

  正知有什么作用?知即不迷。了知它是烦恼,就不会随烦恼而转,这就是“断除不受”。

  《瑜伽师地论》说:“云何正知巧便而卧?谓由正念而寝卧时,若有随一烦恼现前,染污其心,于此烦恼现生起时,能正觉了令不坚著,速疾弃舍,既通达已,令心转还,是名正知巧便而卧。”

  丑四、起想分三:一、不越起时之想 二、发起悎寤瑜伽欲乐之想 三、不舍善法之想

  【起想有三。】

  所谓“起想”,就是在睡眠时,先要发起善想。关于“起想”,根据《瑜伽师地论》应当发起三种想:一、不越起时之想;二、发起悎寤瑜伽欲乐之想;三、不舍善法之想。

  寅一、不越起时之想

  【初者谓一切种,其心不应为睡所蔽,应以精进所摄之心,惊慑而眠,犹如伤鹿。】

  第一,“不越起时之想”,是指在任何情况下,自己的心不应当为睡眠所障蔽,而应以精进所摄之心,警觉摄心而眠,犹如受伤的野鹿。

  “惊”是不安稳,时时警觉;“慑”即不放纵,注意力集中。这种惊慑而眠的状态,就像受伤的野鹿睡眠时的状态:林中野鹿恐惧被猎人捕杀,所以睡眠时总处在十分警觉的状态,而受伤的野鹿更是警觉,丝毫不敢放松。

  发起不越起时之想的作用:

  【由此睡眠不甚沉重,不越起时而能醒觉。】

  通过这样发起警觉的心入睡,能令睡眠不会太沉,不会超过起床的时间,而能及时醒觉。它的因就是以精进所摄之心。

  《瑜伽师地论》说:“云何名为思惟起想巧便而卧?谓以精进策励其心,然后寝卧。于寝卧时,时时觉寤,如林野鹿,不应一切纵放其心。……当知此中由第一思惟起想,无重睡眠,于应起时,速疾能起,终不过时方乃悎寤。”所以,睡眠时应当发起迅速起床之想,这样入睡之后就可以在应该起床时快速起床。

  寅二、发起悎寤瑜伽欲乐之想

  【二者谓作是念,我今应修佛所开许悎寤瑜伽,为修此故,应大励力引发欲乐。】

  第二种想,就是这样作意:我现在应当修持佛陀所开许的觉悟瑜伽,为了修持觉悟瑜伽,我应当努力引发欲乐,安住这种强烈的加行欲乐当中。

  发起悎寤瑜伽欲乐之想的作用:

  【由是能依佛所开许狮子卧式眠无增减。】

  通过此想,便能依照佛陀所开许的狮子卧式睡卧,而没有增减,也就是会持守稳固的睡眠行为。相反,若未发起此想,睡眠行为就不稳固。比如:前三天还是狮子卧,第四天就成了天人卧;或上半夜是狮子卧,下半夜就成了猪狗的卧式。这样就是“眠有增减”,即睡眠行为不稳固。

  《瑜伽师地论》说:“随顺趣向,临入睡眠,复作是念:我今应于诸佛所许悎寤瑜伽,一切皆当具足成办,为成办故,应住精勤最极浓厚加行欲乐。……由第二思惟起想,能于诸佛共所听许狮子王卧,如法而卧,无增无减。”

  发起第二种想,必须安住在很强烈的加行欲乐当中,才能成办昼夜警醒的瑜伽。如果具有这样强烈的向道心,自然会在睡眠时,按狮子卧如法睡眠,这样才能让身心不懈怠懒惰,不失坏觉悟瑜伽。

  寅三、不舍善法之想

  【三者谓应作是思,如我今日勤修悎寤及诸善法,明日亦应如是勤修。】

  第三种想,即应如此思惟:就像我今天勤修觉悟瑜伽以及各种善法,明天我也应当这样勤修。

  发起不舍善法之想的作用:

  【由是于善欲乐相续,虽忘念中亦能精勤修上上品。】

  通过发起不舍善法之想,行善的欲乐便能相续不断,即使在忘失正念时,也能为上上品成就而精勤修习。

  论中的“是”,即指不舍善法之想,以此想作为因,就能导致“善法欲相续不断”。如何相续不断呢?即“虽忘念中亦能为上上品成就而精勤”。换句话说,依靠串习,能使相续中不舍善法的心念势力强大,所以即便忘失正念,也能由其作用引动自心,为求得上品成就而精勤。

  《瑜伽师地论》说:“复作是念,我今于修悎寤瑜伽,应正发起勤精进住,为欲修习诸善法故,应正翘勤,离诸懒惰,起发具足。过今夜半至明清旦,倍增发起勤精进住,起发具足。……由第三思惟起想,令善欲乐常无懈废,虽有失念而能后后展转受学,令无断绝。”

  上面已从光明想、正念、正知、起想四个方面,说明睡眠时的清净意乐。

  丑五、总结

  我们从第四种资粮的名称——“精勤修习悎寤瑜伽,于眠息时应如何行”,就可以了知修习睡眠意乐,目的是为了成就悎寤瑜伽,方法就是以心作意思惟。

  悎寤瑜伽有修时和修后两个阶段,中夜分的睡眠是修后之事,其余白天、初夜分、后夜分三者为正修之时。

  就勤修悎寤瑜伽而言,睡眠的行为应当如何行持呢?睡眠行为应与正修密切相关,也就是要延续正修时的觉悟状态,直到次日的后夜分。而要延续觉悟状态的关键则在于意乐:一、首先应作光明想,避免心识昏暗的状态。二、接着是让正念随逐,依靠正念的力量令所修行相于睡梦中分明现前。三、这样依止正念,就能在睡眠中保持正知而觉察烦恼。四、为了保证次日能够及时醒来,应当发起不越起时之想;为能成办悎寤瑜伽,应当发起安住悎寤瑜伽的强烈欲乐,让心识保持勇悍坚猛,这样就会按狮子卧睡眠,而没有增减;为了保证精勤悎寤瑜伽相续不断,应当发起不舍善法之想。由此可见,一切睡眠的行持都是在心上安立。

  依靠中夜分的睡眠能够承接前后两天的正修,因此若能具足上述睡眠意乐,则对睡眠和次日的修行有极大利益。唯有善加修持睡眠的清净意乐和行为,让正修时与修后相辅相成,打成一片,才能将整个生命融入佛法的修行当中。

  子五、教诫爱惜

  【此食睡行若能无罪具义而行,现见能遮众多无义虚耗寿数故,如圣者无著引经,如所抉择而为解说。】

  对于以上所说的饮食、睡眠等行为,如果能够不染罪业并且具有实义而行持,现量见到能够遮止许多无意义空耗生命的行为,所以这里依照圣者无著引用经典所抉择的意义来作解说。

  “无罪”,是指没有以贪等食睡所引的罪业;“具义”,是以清净的意乐摄持,而使饮食和睡眠成为善业。

  对于这些清净的饮食和睡眠行为,宗大师认为非常稀奇善妙,所以特于此处依据《瑜伽师地论》,以摄义的方式作了解说。

  子六、统一交待正修与座间的修行

  【如是唯除正修时中所有不共修法之外,加行、正行、完结、中间诸应行者,从此乃至毘缽舍那,所修一切所缘行相,皆如是行。】

  如是,除了正修当中所有不共的修法之外,其余加行、正行、完结和未修中间所应行持的内容,从此处的亲近善知识开始直到毗钵舍那之间,所修的一切所缘行相,都应按照上文所说来行持。

  此段是总的交待正修时和座间的修行,论中对此以不共和共同作简别。其中,“不共”是指正修当中的不共修法。譬如,正修“依止上师”时,思惟上师的功德而修信心,以及忆念上师的恩德而修恭敬,此二者即为“不共”。再如,正修“暇满”时,思惟人身难得及其意义重大,就是“不共”。除了这些不共的修法之外,其余都是共同修法。譬如:从洒扫住处到供曼扎祈祷的六种加行、正行的总共修法、完结时的回向、修法的时间安排、座间密护根门等四种资粮等,这些都是共同修法。

  【已释中间所应行说。】

  未修中间所应行持的内容,已经解释完毕。

  壬三、摄义

  座间的修法,总的就是于所缘行相修心、积集资粮、守护律仪戒,根据《瑜伽师地论》所说,就是要修持四种资粮,即密护根门,正知而行,饮食知量,精勤修习悎寤瑜伽、于眠息时应如何行,这四种资粮是引生止观的正因。

  须知,座间的修行都是为了相应入座的正修,彼此相辅相成。座间若能如法护持相续,则非常有助于入座的修行;相反,若不重视座间的行持,就很难保证座上的修行成果。因为一般座间的时间较长,如果不以正念正知让心安住于善所缘,就很容易随恶习趣入恶业而失坏修行。

  因此,为了让座间的修行相应入座的正修,我们必须时时以正念摄持三门而不放逸,将控制力延伸到所有行为当中,这样才能在行住坐卧、吃饭睡觉当中正知而行,不会缘境而造种种罪业。

  而且,密护根门等四种资粮,也是极易引发止观的殊胜正因,因此宗大师赞叹说:“若能励力修此二事(密护根门与正知而行),则能增长一切善行,非余能等。特能清净尸罗,及能速引止观所摄无分别心胜三摩地,故应勤学。”总之,若能努力修习这四种资粮,使心识坚猛具力,则依靠这种强大的心力,便能依次趣入无余含摄显密关要的圆满之道,由此能够增长一切善行。相反,若未善加修集这四种资粮,那么即使菩提道极小的支分也无法成就,就像一辆破车,即便是非常近的地方也无法到达。所以应按四种资粮不放逸而行持,将修行融入饮食睡眠等日常行为之中,令暇满人身具有实义,这样不仅自相续能增上清净的功德,而且能让别人也增长功德。若能这样行持不懈,则昏沉、掉举等烦恼根本无法间断座上和座间的修行,这样就很容易引生止观。

  修习四种资粮需要多久的时间呢?总的来说,必须长期稳定地精勤修习,而不是仅仅口中说一说,或修上几个月、几年就可以的。初学者往往需要经历一番功用勤作,所以长期勤修不可缺少,不能修个几天或几年就满足,否则,定难获得殊胜的果位。过去的诸佛菩萨都是历经种种苦行才获得成就的,例如:释迦佛示现六年苦行,后来的龙树、无著菩萨等,嘎当派的仲敦巴和衮巴瓦,格鲁派的宗喀巴与贾操杰,宁玛派的无垢光尊者,噶举派的马尔巴大师和米拉日巴尊者等,都曾闭关苦修数十年。这样佛菩萨的传记,是我们后学者进入解脱道实修的指南,我们若要佛法融入生命,也必须像古德那样苦修几十年,要一直修到“见到众生就自然生起慈悲,不必勤苦修行便能增长功德,任运而行也不会违越佛法”的境地,才可以不需要勤作。然须了知,这也是长期勤修的结果。

  正修和未修中间的修行以上已抉择完毕,下面再从反面“破除此中邪妄分别”。

  庚二、破除此中邪妄分别分五:一、破除心未趣入圣教之愚痴 二、破除不了知思择修与安住修的迷乱 三、破除对修狭隘理解而以智者自居 四、宣说一切圣言皆是教授之理 五、彼等摄义

  【第二,破除于此修轨邪执分别者。】

  “此修轨”,是指“观察修”。

  上文所说“亲近善知识”等修法主要是观察修,所以此处是要破除对观察修的邪执分别。

  辛一、破除心未趣入圣教之愚痴分二:一、宣说他宗 二、对彼遮破

  壬一、宣说他宗

  【心未趣向圣言[27]及释[28]诸大教典现教授者,作如是言:正修道时,不应于境数数观察,唯应止修。若以观慧数观择者,是闻思时故;又诸分别是有相执,于正等觉为障碍故。】

  内心没有趣入经论等诸大教典现为教授的人,这样说道:“真正修道的时候,不应再三观察所缘境,唯一应当安住修。因为以观察慧再三观察思择,是在闻思阶段所应做的,而且起种种分别是有相执著,对现前正等觉会成为障碍的缘故。”

  立宗者:内心没有趣入一切经论现为教授的人。因为彼等若将一切教典现为教授,必定不会产生这种邪执。

  彼等立宗:正修道时(有法),不应数数观察所缘境,唯应安住修(所立)。因为以观察慧数数观察思择,是闻思时之故(第一个能立);又诸分别是有相执著,于正等觉为障碍之故(第二个能立)。

  以下着重破斥第一个能立,第二个能立将在宣说止观时具体破斥。

  壬二、对彼遮破分三:一、真实遮破 二、他宗的邪执会障碍敬重教典及令圣教隐没 三、宣说自宗观察安住二者之修轨

  癸一、真实遮破分二:一、广破第一能立 二、略破第二能立

  子一、广破第一能立分六:一、此乃未通达闻思修关要的谬论 二、未通达闻思修关要的现象 三、不许观察修为修而唯许修成是修的过失 四、修的定义 五、修与串习同义 六、所谓修并不狭隘的根据

  丑一、此乃未通达闻思修关要的谬论分三:一、分析闻思修三者的关系 二、修慧之因为思慧 三、闻思与修无关应成之过

  【此乃未达修行扼要极大乱说。《庄严经论》云:“此依先闻如理作意起,修正作意真义境智[29]生。”此说从其思所成慧如理作意所闻诸义,修所成慧真义现观乃得起故。】

  这是不了达修行关要的极大谬论。弥勒菩萨在《大乘庄严经论》中说:“趣入佛法的次第,首先是依靠闻所成慧,而生起对所闻法义如理作意的思所成慧,依靠串修如理作意思所成慧所决定的法义,而生起证悟真实胜义境的修所成慧。”这是说,因为在胜解行地,依靠思所成慧如理作意所听闻的法义,见道的修所成慧真实义之现观才得以生起的缘故。

  以下进一步分析闻思修三者的关系。

  寅一、分析闻思修三者的关系

  【故所应修者,须先从他闻,由他力故而发定解。次乃自以圣教正理,如理思惟所闻诸义,由自力故而得决定。如是若由闻思决定,远离疑惑,数数串习,是名为修。故以数数观察而修,及不观察住止而修,二俱须要,以于闻思所抉择义,现见俱有不观止住及以观慧思择修故。是故若许一切修习皆止修者,如持一麦说一切谷皆唯是此,等同无异。】

  因此,对于所应修习的内容,首先必须从别人那里听闻,由他力的缘故引发定解,然后自己以圣教和四种正理[30]如理思惟所听闻的法义,由自力的缘故获得决定。如果这样通过闻思获得定解、断除疑惑,再反复串习这个定解,就叫做“修”。因此,依靠再三观察而修以及不观察安住而修,这两者在正修时都需要,因为对于闻思所抉择的法义,现量可见不观察安住和以观察慧思择修这二种情况都有的缘故。所以,如果承许一切修习都是安住修,那么就像拿一种麦,却说一切谷物都唯一是这种麦一样。这不但没有任何道理,而且成了可笑之处。

  总之,所修是闻思所抉择的法义,而对此法义的修习又有安住修与思择修两种,所以在正修时二者都需要,而不只是安住修。

  下文进一步着重说明“修慧的产生不能脱离闻思,它的因就是思慧”。对此先以由果推因的方式抉择,然后再反推。

  寅二、修慧之因为思慧

  【复如闻所成慧以闻为先,思所成慧以思为先,如是修所成慧亦应以修为先,以其修慧从修成故。若如是者,则修所成慧前行之修,即是修习思所成慧所决定义,故说修慧从思慧生。】

  再者,就像闻所成慧是以听闻作为前行、思所成慧是以思惟作为前行,同样,修所成慧也应以修习为前行,因为修慧是从修习而成就的缘故。倘若如此,则修所成慧前行的修,就是修习由思所成慧所决定的法义,所以说修慧是从思慧产生。

  这段是以理成立“修慧从思慧生”,而思慧又是从闻慧产生,如此即可确定闻思修三慧的因果关系,是以前前作为因,后后作为果。下面再反过来“由因推果”。

  【以是若有几许多闻,亦有尔多从此成慧;此慧几多,其思亦多,思惟多故,从思成慧亦当不尠;如思慧多,则多修行,修行多故,则有众多灭除过失、引德道理。故诸经论,皆说于修,闻思最要。】

  此段是从“闻思能生修行”的角度,说明闻思对修行的重要性。

  因此,若有多少听闻,也就有那么多从听闻所成的智慧;闻慧若多,缘彼法义的思惟也就很多,由于思惟多的缘故,从思惟所成的智慧也必定不少;如果思慧多,则多有修行,由于修行多的缘故,就有许多灭除过失、引生功德之证相。正是因为这个三慧次第生起的道理,所以诸佛菩萨在诸多经论中都说,对于实修而言,闻思最为重要。也就是说,为了调伏烦恼的缘故必须修习,而修习的前提就是要闻思,所以说闻思最为重要。

  寅三、闻思与修无关应成之过

  【若谓闻思所抉择者,非为修故,唯是广辟诸外知解,若正修时,另修一种无关余事,如示跑处,另向余跑,则前所说悉无系属,亦是善破诸圣言中,诸总建立三慧次第生起之理,则其乱说“趣无错道不须多闻”亦成善说。】

  如果认为闻思所抉择的法义并不是为了修习,只是为了广大开拓许多外在的知识,而在正修时另修一种与闻思无关的事,这就像已经指示了应跑的道路,却朝着另一个方向跑去,如此则与先前所闻思的教法毫不相干。这种观点也是善破经中总的建立闻思修三慧次第生起的道理,如此一来,则所谓“趣入无错谬之正道,不必多闻”的谬论,也应成了善说。这些都是执著闻思与修无关所应成的过失。

  丑二、未通达闻思修关要的现象

  【未达此等扼要之相,即是:多习经典续部,与一从来未习教者,于正修时,二人所修全无多寡。】

  没有通达闻思修次第生起的关要,就会产生二种现象。

  第一种现象,即学过许多经典续部的人和一个从未学过教法的人,在正修时,二人所修完全没有多少的差别。

  由于未能领会闻思修次第生起的扼要,所以不会刻意将闻所成慧转入思惟,也就无法由思惟闻慧所决定的法义而获得思慧,更无从修习思慧所决定之义而生起修慧。如此一来,一位长时间学习众多教典的人和一个从未学过教法的人,二人在正修时便没有所修多少的差距。相反,若能掌握三慧次第生起的关要,就能由听闻转入思惟,并且及时实修思慧所决定的法义,那么串习过教法者与从未修学过教法者相比,在所修上便会有很大的差距。

  【又彼行者,是执闻法及观择等以为过失,诸恶轨派令成坚固。】

  第二种现象,即:彼等修行者因为不了达三慧的关要,而将闻法和观察修等执为过失,以致形成执持废弃闻法与观察修之坚固恶见的下劣宗派。

  因此,若未通达闻思修三者的关要,则将产生上述两种不良现象。

  丑三、不许观察修为修而唯许修成是修的过失

  【是故串习闻思二慧所决定义,虽非修成,然许是修,有何相违?若相违者,则诸异生[31]未得初禅未到定[32]时,应全无修。以欲地[33]中,除说已得入大地[34]时,由彼因缘可生修所成慧之外,余于欲地无修所成,对法论中数宣说故。】

  因此,串习闻思二慧所决定的法义,虽然不是修所成慧,但承许串习法义的观察修是修有什么相违呢?根本不相违。如果认为串习法义和所谓的“修”相违,而只承许修所成慧才是修,则凡夫没有获得初禅的未到定时,应成完全没有修行。因为在欲界中,除了已获第九住心时,依靠欲心一境的因缘可以产生修所成慧之外,其它在欲界中根本没有修所成慧,《对法论》(《俱舍论》)中对此再再宣说的缘故。

  《俱舍论·分别贤圣品》中说:“于欲界有顶,除觉及道支。”这是说,在欲界和无色界有顶,三十七菩提分中,除了七觉支和八圣道支外,其余二十二支都有。(因为欲界没有入定的修所成慧,而在有顶,心之现行不明显的缘故。)这已清楚地宣说了无漏道不依于此二者,所以欲界没有入定的修所成慧。《俱舍论自释》中说:“欲界有闻所成慧和思所成慧,无修所成慧。”又说:“欲界具三种作意,即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与生得慧。色界和无色界没有思所成慧,因彼二界众生内观时,无间即入禅定。”

  由于《俱舍论》已经清楚宣说欲界没有修所成慧,所以若按他宗观点,唯一承许修所成慧是修,而不许修所成慧的前行——“观察修”是修,则应成欲界没有修的过失。因此,所谓的“修”并不仅仅是修成。

  丑四、修的定义

  【故言修者,应当了知,如《波罗蜜多释论·明显文句》[35]中云:“所言修者,谓令其意,成彼体分,或成彼事。”譬如说云修信、修悲,是须令意生为彼彼。】

  所以,应当了知修的意义,就像《波罗蜜多释论·明显文句》所说:“所谓修,就是让自己的心转成所修的体性,或使自心成为所修之事。”例如,所谓修信心或修大悲,就是要让自心成为信心或大悲的自性,其余亦可类推。

  如果以白布比喻自己的心,红色染料比喻所修的法义,那么将白布染成红色的体分,或使白色转成红色,就是比喻修的涵义。

  丑五、修与串习同义

  【以是诸大译师,有译修道,有译串习。如《现观庄严论》云:“见习诸道中。”盖修习二,同一义故。】

  因此,诸大译师有时译成“修道”,有时译为“串习”。例如《现观庄严论》说:“见习诸道中”,就是把“修”译为“习”,因为修道与串习是同一个涵义的缘故。

  不仅是《现观庄严论》,清辨论师在《分别炽燃论自释》中也说:“所谓修慈悲等,即令于慈悲喜舍串习。”该论也将“修”和“串习”作同一个意义解释。

  故应了知,依靠“修”能成就修所成慧,而“修”就是串习的意思,串习什么呢?就是串习思慧所决定的法义,所以“思”和“修”的关系极为密切。而思惟的前提又是听闻,即依靠他力了知法义后,为了断除疑惑、稳固定解,而以四种道理等再三思惟,由此才能成就思所成慧。这样以果推因,就能决定三慧次第相生的密切关系。这个次第对分别心炽盛的初学者来说,尤其不可缺少,否则很难生起无漏慧,所以宗大师在此层层抉择。

  【又如至尊慈氏云:“抉择分见道,及于修道中,数思惟称量,观察修习道。”此说大乘圣者修道,尚有数数思惟、称量、观察。思择此语,则知若说将护与修二事相违,是可笑处。】

  又如至尊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中说:“加行道抉择分、见道以及修道这三者中,都有再三思惟、称量、观察的修习道。”这是说大乘圣者在修道位时,尚且还有再三思惟、称量、观察的修习。仔细思择这句话,就会了知,如果主张“观察后护持”和“修”这两件事相违,则成了可笑之处。

  因为圣者在修道时,尚且需要思惟观察,如果说“护持观察”不是修,就有圣者修道非修的极大过失。具体内容可以参阅《般若二万五千颂》、《十地经·第六品》以及《般若八千颂》等。

  丑六、所谓修并不狭隘的根据

  【如是如说修习净信、修四无量、修菩提心、修无常苦,皆是数数思择将护,说名为修,极多无边。】

  如是修与串习同义,例如说,修习清净的信心、修习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修习世俗菩提心、修习无常苦等,这些都是再三思择护持而称为“修”。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无法计数。

  【《入行论》及《集学论》云:“为自意修我造此。”是二论中所说一切道之次第,皆说为修。《集学论》云:“以如是故,身受用福,如其所应,当恒修习舍护净长。”此说身及受用、善根等三,于一一中,皆作舍护净长四事,说此一切皆名为修。故言修者,不应执其范围太小。】

  寂天菩萨在《入行论》和《集学论》中说:“为修自心,我造此论。”就是把这两部论中所说的一切道次第,都说成“修”,可见修的范围很广。《集学论》说:“由于这个缘故,对于身体、受用和福德善根等,依照各自的情况,应当恒时修习舍护净长。”这是说,身体、受用和福德善根等三者,对每一者都应作施舍、守护、清净、增长四事,说这一切都叫做“修”。因此,对于所谓的修,不应把它的范围执取得过小。

  “舍护净长”:以身体和受用为例,布施自己的身体和受用,就是“舍”;护持布施等善行,不让它失坏,就是“护”;清净布施的种种障分,即是“净”;布施之后随喜自己所作的善根,使功德增长,就是“长”。这些都属于修的范畴,因此所谓的修不是独指安住修,事实上,行持各种善法等也可以称为“修”,其范畴很大。

  子二、略破第二能立

  【又说一切分别是相执故,障碍成佛,弃舍一切观察之修。此为最下邪妄分别,乃是支那和尚堪布之规。破除此执,于止观时兹当广说。】

  彼宗又说:一切分别都是有相执著的缘故,会障碍成佛。他们因此舍弃了一切观察修。这是最下劣的邪妄分别,是支那和尚堪布的恶轨。对于这个执著的破斥,后文宣讲止观时将会广说,此处暂不赘述。

  癸二、他宗的邪执会障碍敬重教典及令圣教隐没

  【又此邪执障碍敬重诸大教典,以彼诸教所有义理,现见多须以观察慧而思择故,诸思择者,亦见修时无所须故。】

  而且,这种邪执还会障碍对诸大教典生起极大的恭敬信重,理由是:这些教典中所有的义理,现见多数都要依靠观察慧来思惟抉择,然而彼宗却认为在正修时,不需要作思择。

  如果对诸大经论中的许多义理不作观察修,则不可能生起胜解,也就不会对教典生起恭敬爱重的心。

  【又此即是圣教隐没极大因缘,以见诸大经论非是教授,心不重故。】

  此外,这种邪执也是导致圣教隐没的极大因缘,因为被邪执障蔽而不见诸大经论实际是修行的教授,内心不敬重圣教的缘故。

  这是说,依靠彼宗的邪执能够障碍敬重教典,而不知教典其实是殊胜的修行教授,如此便不会通过闻思趣入圣教,故而成为圣教隐没的极大因缘。

  癸三、宣说自宗观察安住二者之修轨分二:一、对何者须思择修与安住修 二、对此答复

  子一、对何者须思择修与安住修

  【如是修道有思择修及不思择止修二种,然如何者思择修耶,及如何者止住修耶?】

  通过上面的抉择,我们了知修道包括思择修和不思择的安住修二种。但是,对何者应当思择修,又对何者必须安住修呢?

  子二、对此答复分二:一、于何境应思择修 二、于何境须安住修

  【谨当解释。】

  对此谨当解释。

  丑一、于何境应思择修

  【如于知识修习净信,及修暇满义大难得,死没无常,业果,生死过患及菩提心,须思择修。】

  首先以六例说明,对何者必须思择修。例如:对善知识修习净信,修习暇满人身义大难得,修习死亡无常,修习业果,修习生死过患以及修习菩提心,这些都需要思择修。

  下文宣说对此等必须思择修的理由。

  【谓于此等,须能令心猛利,恒常变改其意。此若无者,则不能灭此之违品,不敬等故;起如是心,唯须依赖数数观察思择修故。】

  因为对此类修习来说,必须能让自心猛利,并且恒常改变平庸的心念。如果没有这个量,就不能灭除所修的违品——不恭敬等,而要生起随顺所修的心,又唯一需要依赖再再观察的思择修。

  这一段讲了两个根据,即“令心猛利”和“恒常变改其意”。其中,“猛利”是指心的强度,“恒常变改”是指时间的持续。若以修习对善知识的净信来说,就是要让信心猛利,并且要恒常改变平庸的心念,否则无法灭除净信的违品——不恭敬等,而要生起猛利、持续的信心,只有依靠数数观察善知识功德的思择修。如此即可成立,对此修习必须思择修。

  下面再以比喻说明。

  【如于贪境,若多增益可爱之相,则能生起猛利之贪,及于怨敌,若多思惟不悦意相,则能生起猛利嗔恚。】

  譬如:对自己所贪执的对境,如果经常以非理作意增益可爱之相,就能生起猛利的贪心;或者对怨敌,如果经常思惟不悦意相,便能生起猛利的嗔恚。同样,修习信心、恭敬心、厌离心、菩提心等,也是这个道理。

  【是故修习此诸道者,境相明显不明皆可,然须心力猛利恒常,故应观修。】

  因此,修习这些道时,所缘境的行相明显、不明显都可以,但是必须让心力猛利并且持续无间,所以应观察修。

  丑二、于何境须安住修

  【若心不能住一所缘,于一所缘,为令如欲堪能住故,修止等时,若数观察,住心不生,故于尔时则须止修。】

  如果心不能安住某一所缘境,为了让心能够随意安住所缘而修习四禅寂止等,这时如果再数数观察,心就无法安住一境,所以这时就必须安住修。

  “修止等时”的“等”,是指还包括了其它情况,比如修无想定、四无色定、灭尽定等。

  【于止观时此当广说。】

  有关思择修和安住修的内容,在讲止观时会广说。

  总之,思择修的必要,就是让心猛利,恒常改变自心;安住修的必要,即让心如欲安住所缘境而不动摇。须知,以上这些只是从主要的方面来说,不能一概如此决定。

  辛二、遮破不了知思择修与安住修的迷乱分二:一、宣说他宗 二、对彼遮破

  壬一、宣说他宗

  【又有未解此理者,说凡智者唯应观修,凡孤萨黎[36]唯应止修。】

  又有不理解思择修和安住修道理的人,他们说:凡是智者唯一应当思择修,凡是修行者唯一应当安住修。

  立宗者:不了解思择修与安住修道理的人。

  第一种立宗:

  凡是智者唯应思择修(所立),因为智者是向外断除增损,在观察外境后,灭除对外境的迷乱执著的缘故(能立)。

  第二种立宗:

  凡是修行者唯应安住修(所立),因为修行者是向内断除增损,并且向内观修认识自心本面而证悟的缘故(能立)。

  壬二、对彼遮破分五:一、智者和修行者皆需思择修与安住修 二、思择修与安住修俱需的依据 三、思择修的必要性 四、走入错道之相 五、一切功德皆依赖以智慧观察修

  癸一、智者和修行者皆需思择修与安住修

  【此说亦非,以此一一皆须二故。虽诸智者,亦须修习奢摩他等;诸孤萨黎于善知识,亦须修习猛信等故。】

  他宗这种说法也不正确,因为智者和修行者各自都需要思择修和安住修。即便是智者,也需要修习奢摩他等;即便是修行者,也需要通过观察来修习对善知识的猛利信心等。

  或者说,智者和修行者都要成佛,而佛果必须依靠止观双运才能现前。因此,智者和修行者都需要思择修与安住修。

  癸二、思择修与安住修俱需的依据

  【又此二种修行道理,于诸经藏及续藏中俱说多种。】

  而且,在各种显宗经典和密宗续部当中,都有宣说思择修与安住修这两种修行道理的。譬如:显宗经典的《三摩地王经》、《解深密经》、《梵天请问经》、《日藏经》、《海慧请问经》、《文殊游戏经》、《无贪子请问经》、《教王经》、《宝云经》等;密续的《金刚精华庄严续》、《金刚空行续》、《二观察续》、《时轮金刚疏·无垢光》、《金刚鬘续》等中,都有宣说。

  癸三、思择修的必要性

  【须由观察而修习者,若无观修或是微少,则不能生无垢净慧道胜命根,慧纵略生,亦不增长,故于修道全无进步。道所修证最究竟者,如敬母阿阇黎[37]云:“慧中如遍智。”谓能无杂简择[38]一切如所有性[39]、尽所有性[40],即是慧故。】

  必须经由观察而修习的原因,即:如果不作观察修或者只是略作少许观察,就不能产生圣道的殊胜命根——无垢净慧,纵然略生少许智慧,也不会有所增长,所以在修道上完全没有进步。而且,道所修证最究竟者,就像马鸣菩萨所说:“一切智慧中,一切种智最究竟。”即能无杂乱简择一切如所有性与尽所有性的,就是智慧的缘故。

  思择修的必要性:由于圣道的命根是无垢慧,若缺少观察修就无法产生无垢慧,即便生起了少许智慧,也不会增长,以致修道完全没有进步。而且,因为诸道果的究竟是一切种智,如果没有观察修所引生的智慧,终究无法成就一切种智。因此,必须作观察修。

  无垢净慧是圣道的殊胜命根,这是大小乘一致承许的观点。譬如,大乘《般若摄颂》说:“无量盲人无引导,不能见道入城郭,缺慧五度无眼导,无力能证菩提果。”前五度如果缺少无垢慧的摄持,就像无量盲人没有明眼人引导一样,没有能力获证无上菩提。小乘《俱舍论》也说:“若离择法定无余,能灭诸惑胜方便,由惑世间漂有海,因此传佛说对法。”如果远离择法[41],决定没有其它能息灭烦恼的殊胜方便。

  从上述分析可知,无垢慧是道的命根,修道进步的验相就是智慧增长。如果心中日渐明了,便是趣入正道之相,相反,如是心识变得暗钝,则已误入歧途。

  癸四、走入错道之相

  【是故于道几许修习,反有尔许重大忘念,念力钝劣,简择取舍意渐迟钝,当知即是走入错道正因之相。】

  因此,对道修习多少,反而有那么多严重的忘失正念,念力暗钝微劣,简择事理而善加取舍的智慧日渐迟钝,应当了知这就是走入错道正因的相。

  相反,如果修行已趣入正道,就会出现正念明利、简择取舍的智慧敏锐等善相。《十地经》、《瑜伽师地论》等经论中说:诸菩萨苏醒种性,即获辩才与总持,于十二百功德等获得自在,获四无碍解相应,于道几许修习,即有尔许忘念微少,正念明利,简择取舍意渐敏锐。

  癸五、一切功德皆依赖以智慧观察修

  【又于三宝等功德差别,若能多知,依此之信亦多增长。若多了知生死过患,故生众多厌患出离。若由多门能见解脱所有胜利,故亦于此猛利希求。若多了解大菩提心及六度等希有诸行,则于此等诸不退信,欲乐精进,渐能增广。】

  以智慧观察修能产生哪些功德呢?

  即能产生不退转信、欲乐和精进等,而且这些功德还会渐渐增长广大。又因为一切功德都是从信、欲、精进等中产生,因此说,一切功德都依赖以智慧观察修。论中分别举了四个例子说明这个道理:

  一、若能多加了知三宝等的功德差别,对三宝等的信心也会随之增长。譬如,多次听闻《随念三宝经》、《宝性论》等中所说三宝的功德之后,再数数观察这些功德,对三宝的信心就会增长。

  二、如果多加了解生死的过患,就能数数生起厌患生死出离轮回之心。譬如,对八热、八寒地狱之苦多加思惟,就会再再生起强烈的怖畏、厌离之心。

  三、若能通过多方面的观察而认识到解脱殊胜的利益(譬如,了知或见闻大德们如何自在地弘法利生,或者安住在万法本性,内心不为森罗万象的显现法所束缚等解脱的胜利),就会对解脱产生猛利的希求心。

  四、若多加了解大菩提心和六度等稀有的菩萨诸行,则对这些菩萨行的不退转信、欲乐和精进,都会逐渐增上广大。因为最初通过广泛了解发菩提心、行持六度的功德,便能产生信心;由信心的推动,自然增长对大乘菩萨行的欲乐;再由欲乐推动,而增长对大乘菩萨行的精进。由此可见,最初必须观察修的重要性。

  以下总的强调此理。

  【如是一切皆依观慧,观察经义修习而起,故诸智者应于此理引起定解,他不能转。】

  如是一切功德都依靠以观慧观察经中义理的修习而得以生起,所以智者们应对观察修的道理引生定解,而不被他缘转变。

  “此理”是指观察修之理。“他不能转”,是对观察修引生定解之相。

  若能如理地观察修,则不论是断除障垢还是获得证功德等方面,都会有所进步。《定解宝灯论》中也说:“正修盲修之差别,断证增进而了知,犹如由从烟子相,可以推出存在火。因为盲修与瞎炼,非为断证功德因,反是生起功德障,故如汉茶过滤器,灭尽教证增烦恼,尤其不信业因果。”

  辛三、破除对修狭隘理解而以智者自居分二:一、宣说他宗 二、对彼遮破

  壬一、宣说他宗

  【诸于修理见解极狭者,作如是言:“若以观慧极多思择而修习者,则能障碍专注一缘胜三摩地,故不能成坚固等持[42]。”】

  有些对于修行的道理见解很狭隘的人,这样说:“若以观察慧作许多思惟抉择而修习,就会障碍内心专注一所缘境的殊胜三摩地,因此无法成就坚固的禅定。”

  立宗者:

  即见解不广大,并未全面理解修行道理的人。

  立宗:

  以观慧极多思择而修习者(有法),不能成就坚固等持(所立),因为以此能障碍专注一缘的殊胜三摩地(能立)。彼宗能立的要点在于:极多思择和专注一缘,二者在状态上相违。因为前者具有众多所缘,而后者唯独专注一个所缘境,故成相违。

  壬二、对彼遮破分二:一、新修三摩地时观察修成为障碍合理 二、一般观察修是三摩地的障碍不合理

  【此当宣说。】

  下文即以根据不成而破除上述观点。对此分成二种情况宣说遮破之理:一、特殊新修三摩地时,观察修成为障碍合理;二、一般观察修是三摩地的障碍,则不合理。

  癸一、新修三摩地时观察修成为障碍合理

  【若谓其心于一所缘,如其所欲堪能安住,此三摩地先未成办,现新修时,若数观择众多所缘,定则不生,乃至其定未成以来,于引定修,唯应止修,亦是我许。】

  此段重点是确定“观察修会成为三摩地障碍”的阶段。

  如果彼宗认为:先前尚未成办于一所缘境堪能随意安住的三摩地,而现在正当新修三摩地的阶段,这时若再三观察思择众多所缘,三摩地就无法产生,所以乃至这个三摩地没有成办以来,在引发三摩地的修行方面,唯一应当安住修,那么这种观点也是我所承许的。

  论中“其心于一所缘,如其所欲堪能安住”是修饰三摩地。“观察修会成为三摩地障碍”的阶段,是指此三摩地先前尚未成办,而现在正新修的时候。新修三摩地,包括加行、正行与结行三个阶段,这里特指正行阶段,即心专注一境(安住九种住心)时,不能作观察。除此之外,在加行和结行阶段,为了遣除正行中的掉举、昏沉等障碍,则需要观察。

  癸二、一般观察修是三摩地的障碍不合理分二:一、观察修是成办无分别三摩地的殊胜方便 二、观察修是遣除三摩地障碍的殊胜修行

  子一、观察修是成办无分别三摩地的殊胜方便

  【若谓引发如是定前,观修众多即许是此定障碍者,是全未解大车释论[43]宣说引发三摩地轨。】

  如果彼宗认为在引发如是禅定之前,观修众多所缘是成办禅定的障碍,则是完全没有理解大车无著在《瑜伽师地论》中所说引发三摩地的修轨。

  以下对于“引发三摩地的修轨”,论中首先以比喻说明,然后解释比喻的意义,最后再引出《瑜伽师地论》的教证。

  【谓如黠慧锻师,将诸金银数数火烧、数数水洗,净除所有一切垢秽,成极柔软堪能随顺,次作耳环等诸庄严具,如欲而转,堪能成办。】

  所谓“引发三摩地的修轨”,就像聪敏灵慧的锻师,先把金银反复以火烧、再三用水洗,这样净除金银所有的杂质,使它变得非常柔软、堪能随顺之后,再打铸成耳环等各种庄严饰品,就可以随意做成任何物品。

  在这个比喻当中,应分清前行、正行和结果三个阶段。锻师所希求的结果,是将金银做成耳环等庄严的饰品;而能成办此果的正行,就是正式打造;趣入正行的前提,则是金银堪能随顺的柔软性,而能够令金银变得柔软的方法就是反复地用火烧和水洗。

  聪慧锻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了解锻炼的方法,也就是明白前行和正行的因果关系。前行是生起正行的无倒方便,前行准备妥善之后,自然能随意趣入正行。若无前行的方便,即使勉强进入正行,也无法随顺、如欲而转。

  相反,愚笨的锻师一开始就直接打制金银,结果不但徒劳无功,反而将金银毁得不成样子。旁人劝他说:“你应该先用火烧水洗。”他非但不听劝告,反而驳斥说:“我现正在制作耳环,若用火烧水洗就成了障碍。”虽然在堪能打造的正行阶段,火烧水洗确实会成为障碍,但是,在金银还不堪能的阶段,必须要用火烧水洗的前行,否则无法趣入正行。

  下文宣说这个比喻对应的意义。

  【如是先于烦恼[44]、随惑[45]及诸恶行,如在修习诸黑业[46]果、生死患等时中所说,应以观慧数数修习彼等过患,令心热恼或起厌离。以是作意如火烧金,令意背弃诸黑恶品,净此诸垢。】

  同样,首先对根本烦恼、随烦恼和各种恶行,应当像在修习不善业果和生死过患等时所说的那样,以观察慧反复修习这些过患,让心热恼或厌离。依靠这样的作意,就像用猛火炼金一般,能使自心厌背弃舍诸恶业,并且清净这些垢染。

  以上从净治黑恶品的角度,宣说观察修具有如猛火炼金般的调心作用。

  以下再从趣入白净品的角度,宣讲观察修具有如净水洗金般的调心作用。

  【如在修习知识功德、暇满义大、三宝功德、白净业[47]果及菩提心诸胜利等时中所说,以观察慧数数修习此等功德,令心润泽或令净信。以此作意如水洗金,令意趣向诸白净品,爱乐欢喜,以白善法泽润其心。】

  应当如同在修习善知识功德、暇满人身义大、三宝功德、诸善业果以及菩提心的各种利益等时所说一般,以观察慧反复修习这些功德,让心滋润或者让清净的信心现前。依靠这样作意,就像用净水洗金一般,能让自心趣向善法,爱乐欢喜各种善业,而以鲜白清净的善法润泽自心。

  总之,首先应对烦恼恶业的过患作观察修,以净除各种障垢,其次须对白净善法的功德作观察修,以润泽相续,这样依靠观察修的方便,即能成就堪能修习止观的善净法器,此后若趣入止观的正行,必可顺利成办。

  【如是成已,随所欲修若止若观,于彼属意,无大劬劳即能成办。如是观修即是成办无分别定胜方便故。】

  这样已经成为堪能随顺的法器之后,再随自己的意愿修习寂止或胜观,这时不需下很大的工夫,就能让心专注于止观。由以上的正理即能成立“观察修是成办无分别定的殊胜方便”,因此承许“一般观察修是三摩地的障碍”极不合理。

  最后再引述教证。

  【如是亦如圣无著云:“譬如黠慧锻师或彼弟子,若时为欲净除金银一切垢秽,于时时中火烧水洗,柔软随顺,现前堪能成办彼彼妙庄严具。黠慧锻师若彼弟子,随所了知,顺彼工巧,以诸工具随所欲乐妙庄严相皆能成办。”】

  这也如无著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声闻地》中所说:譬如黠慧锻师或他的弟子,若为了净除金银上的一切垢秽,时时以火烧和水洗,使金银变得柔软随顺,那么现前就能做成各种殊妙庄严的饰品。黠慧锻师或他的弟子,随自己所了知的锻炼方法,按照那种工艺,利用各种工具打制任何自己喜欢的妙庄严具,都能制成。

  【“如是诸瑜伽师,若时令心由不趣向贪等垢秽而生厌离,即能不趣染污忧恼,若时令心由于善品爱乐趣向,即生欢喜。次瑜伽师为令其心于奢摩他品或毗钵舍那品加行修习,即于彼彼极能随顺、极能安住,无动无转,如为成办所思义故,皆能成办。”】

  同样,诸瑜伽师如果让心由不趣向贪爱等垢染而生起厌离,就能不趣入染污的忧恼;如果让心对善法爱乐趣向,便能生起欢喜。瑜伽师若要修习寂止或胜观的加行,内心就极能随顺、安住止观,而没有动摇或转变,而且,他如果为了成办心中所希求的果位,都能圆满成办。

  以上阐明观察修非但不是三摩地的障碍,而且是成办无分别三摩地的殊胜方便。以下再从除障方面,宣说观察修是遣除三摩地障碍的殊胜修行。

  子二、观察修是遣除三摩地障碍的殊胜修行分二:一、认定违缘 二、以观察修遣除沉掉

  丑一、认定违缘

  【又能令心坚固安住一所缘境胜三摩地,所有违缘要有二种,谓沉及掉。】

  此处的违缘,是指“堪能令心坚固安住一缘的殊胜三摩地”的违缘,归纳起来主要有二种,即昏沉和掉举。因为昏沉和掉举能让心无法安住一缘,所以二者都是三摩地的违缘。

  丑二、以观察修遣除沉掉

  【是中若有猛利无间见三宝等功德之心,则其沉没极易断除。以彼对治,即是由见功德门中策举其心,定量诸师多宣说故。】

  在昏沉或掉举时,如果具有猛利、恒时观见三宝等功德之心,就很容易断除昏沉的障碍,因为对治昏沉的方法,就是通过思惟功德方面来策举其心,诸多具量之师都是这样宣说的缘故。

  见功德之心和昏沉二者的状态相反,前者上举,后者沉没,因此依靠猛利、无间见功德之心,便能提振心识从而对治昏沉,而要产生见功德之心又必须依赖观察修。所以对功德作观察修,是遣除昏沉的殊胜方便。

  【若有无间猛利能见无常苦等过患之心,则其掉举极易断除。以掉举者,是贪分摄散乱之心,能对治彼,诸经论中赞厌离故。】

  若有恒常、猛利能观见无常、痛苦等过患的心,就很容易断除掉举。因为掉举是属于贪分所摄的散乱心,而能够对治掉举的方法,在诸经论中赞叹是依靠厌离心的缘故。

  观见过患的心和掉举状态相违,掉举是属于贪心所摄的散乱心,而见过患的心则与贪心相反,它是一种厌离的状态,所以对过患作观察修,是遣除掉举的殊胜方便。

  【是故从于知识修信,乃至净修行心以来,若有几许众多熏修,即有尔许速易成办智者所喜妙三摩地。又非但止修,即诸观修亦须远离掉沉二过,将护修习。】

  因此,从对善知识修习信心一直到净修行菩提心以来,若有多少熏习观修,就有多少速易成办智者所喜爱的善妙三摩地。而且不但是安住修,即便是观察修也必须远离掉举和昏沉二种过失而护持修习。故对安住修与观察修而言,观察修都是遣除障碍的善巧方便。

  辛四、宣说一切圣言皆是教授之理分三:一、教诫对“引导时一切经论之义皆成修持之相”产生定解极为重要 二、为智识有限者另作略修引导亦不相违 三、对观察修获得定解极为重要

  壬一、教诫对“引导时一切经论之义皆成修持之相”产生定解极为重要

  【此教授中,诸大善巧先觉尊长,随授何等应时所缘,为令于其所缘法类起定解故,由师教授引诸经论应时之义,更以先觉语录庄严,环绕其心圆满讲说。】

  在这个道次第的教授中,大善巧的先觉上师们,不论传授何种相应时机和所化根机的法义,都是为了让学人对所缘的法类生起定解,所以由上师教授,引述各经论中与所传内容相合的法义,更以古德语录作开显,这样直接围绕学人的心圆满地讲说。

  “应时所缘”,相应时机和所化根机的法义。“所缘”,是指内心所缘的法义。“应时之义”,即与所传授的内容相应的法义。“环绕其心”:“环绕”是针对的意思,就像圆周围绕圆心一样,上师所传的法义,都是围绕学人的心,均为直指人心的教授。

  以下再从传授者、所传授、传授之目的、传授的方法分析此段内容。

  传授者,是“诸大善巧先觉上师”。

  所传授,是“此教授中随一应时所缘”。

  传授之目的,即“为令于其所缘法类起定解故”。具有善巧的上师传法的目的,必定是为了让学人对他所传的法义生起定解,这一点非常重要。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善巧通达传授的方法。

  传授的方法,即“由师教授,引诸经论应时之义,更以先觉语录庄严,环绕其心圆满讲说”。

  所谓转*轮,主要是传法者透过智慧与经验传授法义,以此转动听法者的心。所以在引述经论时,不能引用和所讲内容无关的法义,应该恰如其分地引用与当前内容相合的法义,此外还要以古德语录作开显,如此则容易引导学人的心。再者,传法时,应当直接针对闻法者的内心作讲述,以心对心的方式直接引导。

  这一段也是在指导法师们讲法的方式,若能这样如理如法地传授佛法,就是真正的转*轮,因为对闻法者具有很大的利益。

  【又如说云:“若善说者为善听者宣讲演说,如法会中所变心力,暗中独思难得生起。”善哉,诚然。】

  又比如有这样的说法:“如果善巧说法者为如理闻法者宣讲演说正法,这样在一次讲闻法会中转变心相续的效果,不是私下独自思惟所能生起的。”这番话说得很好,确实如此。(“善听者”是指具足六种想〔前文已说〕的闻法弟子。)

  下文正式宣说教诫。

  【故不应谓,此是修时方略策励,以此所说闻思之时、修行时者,即是计执说众多法与正修持二时相违邪分别故。】

  所以,不应认为这是实修的阶段才稍加策励,因为像这种“闻思之时与修行之时无关”的说法,其实就是将宣说众多法义和正修这二个阶段执为相违的颠倒分别。

  有人认为:“闻法时不必太认真,随便听听即可,到了真正要实修时才需要用功。”诸如此类的观点,都是因为不通达闻思修次第生起的扼要,才会认为宣说众多法和真正修持二者毫无关系。实际上,广闻对实修来说至关重要。因为:所听闻的法义均是修心的教授,而且在一次讲闻的法会中,自心依靠上师善巧说法而带来的转变,是独自阅览三藏、苦苦思惟所无法引起的,因此在闻法时就应当策励自心。

  末法时代的众生往往颠倒行持,讲法者不依经论或大德语录抉择法义,反而随世间学问、按世俗的概念宣说佛法,这不是弘扬佛法而是隐没圣法。学法者也不能遵循道次第而奠定道基,只是随着自己的分别心,逾越次第杂乱修习,因此无法现前圣道。故对经论甚深要义未获定解的初学者来说,最要紧的莫过于对“一切经义皆成修持之相”生起定解。

  壬二、为智识有限者另作略修引导亦不相违

  【然能了解一切讲说皆为修持者,实属少际,故能略摄所应修事,亦可别书。】

  虽然一切经论本是修行的教授,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它所修之义,但能了解一切讲说都是所应修持之义的人,实在属于少数。因此略摄所应修持的内容,而另作修行引导文,也不相违。

  一般凡夫由于眼翳心粗、智识有限,故对一切讲说未必能够领会“究竟是在何处指点自己修行”。针对此等根机的众生,有必要特别归摄所应修的内容,另作修行引导文。这与一切讲说皆为修行教授并不相违,因为引导文只是将所讲的教授明显化而已。

  壬三、对观察修获得定解极为重要

  【能不能现一切至言皆教授者,唯是于此修习道理,获与未获决定知解,随逐而成。况于法藏诸未学者,纵于经咒广大教典诸久习者,至修道时,现见多成自所学习经论对方。此亦虽应广为抉择,然恐文繁故不多说。】

  能不能在心中显现一切圣言都是修行的教授,唯一是依随对此观察修的道理,是否获得定解来决定的。否则,姑且不说不曾修学过法藏的人,即便是长期修学过经续广大教典的人,到了真正修道时,现见他们所修多数都成了自己所学经论的对方(这是说真正修习时,所学过的经论都没有用上)。这个内容虽然也应广泛抉择,但恐怕文字太多,所以这里不多说。

  从正面来说,若对观察修的道理获得定解,心中自然就会显现“一切圣言皆为指导修行的教授”,所听闻的法义都可以在相续中作观察修,即闻思多少,便能修行多少,所学经论悉皆融入修行。

  从反面来说,对观察修的道理如果没有获得定解,一切至言便不会现为教授,即不会将学过的经论结合自相续作观察修,最终修道时,所修便成了自己所学经论的对方。因此,对观察修护持定解极为重要。

  辛五、彼等摄义

  【破于修理诸邪分别,已广释讫。】

  破除对修习轨理的各种邪妄分别,已经广释完毕。

  以下是对上述内容的总结。

  首先必须了知“修”的涵义,其次则要知道“观察修”的利益,最后要了解任何法门都不能缺少观察修。

  一、修的涵义

  所谓“修”,从闻思修次第生起的道理来说:首先必须通过听闻、依靠他力,了知上师所传的法义;然后通过思惟、依靠自力,对所听闻的法义远离疑惑,获得定解;最后再依靠这个教授反复串习,这就是“修”。

  因此上师所传授的,唯一是修行的教授。也就是说:“闻”是从上师那里听闻修行的教授;“思”即思惟抉择所听闻的修行教授;“修”是串习思慧所决定的修行教授。闻思修三者是以前前为因,后后为果,所谓的“修”,就是修习闻思所决定的法义。

  “修”是串习的意思,所修的内容就是由闻思所决定的法义。对这个法义反复串习,令心转变成所修的体分,就是修的涵义。

  而闻思所抉择的法义,有一分需要以观察慧思择修,另一分则需安住修,这样就能确定“修”有思择修与安住修两种,所以思择不仅仅是闻思阶段的事。

  那么,对哪些应当思择修,对哪些必须安住修呢?凡是要让我们的善心变得猛利、持续的地方,都需要作思择修,因为只有依靠反复观察思择,才能生起这样的善心;凡是要让心安住一缘不动的地方,就应当安住修。由此可见修的范围很广,不但有安住修,还有广大无边的观察修,从下士道一直到上士道,凡是需要观察的地方都必须观察修。

  二、观察修的利益

  总的来说,通过反复观察可以引发信心、欲乐、精进等一切功德。如本论所说:我们观察上师三宝的功德,可以引发信心;观察寿命无常与轮回过患,可以引生厌离;观察解脱的利益,可以引发猛利的希求心;观察菩提心和菩萨行的利益,可以增上对大乘的信心、欲乐和精进。

  以大小乘三十七道品的次第来说,四念住为第一步,而四念住的修法——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其实就是以观察慧为体。如果具有四念住的观修,则四正断的精进、四如意足的禅定,乃至五根、五力等一切地道功德都会产生。从这个角度可以知道,一切功德都必须依赖观察修。

  此外,圣道的命根是无垢净慧,而道之究竟即无杂简择如所有性与尽所有性的一切种智,所以修行的成果主要在于智慧。如果智慧日渐增长,就说明修行有所进步;相反,若越修念力越暗钝,则已误入歧途。而智慧的生起乃至增长又直接依靠观察修,所以观察修不仅仅是修,更是最主要的修行。

  接着应当了知,观察修不但不是成就三摩地的障碍,而且是成就三摩地的殊胜方便。弥勒菩萨在《辨中边论》中说:“依住堪能性,为一切事成,灭除五过失,勤修八断行。”四如意足的修行都要依靠堪能性。而心的堪能性是依靠什么成就的呢?世亲菩萨解释说:“依前所修离集精进,心便安住有所堪能。”依靠前面所修远离所治障法、修集能对治道的精进,心就能安住有所堪能。而这种精进又要从何发起呢?唯一需要通过观察修而发起,即依靠观察慧反复观察恶业的过患,就能发起猛利的厌离心;以观察慧再再观察善知识功德、三宝功德、善业果和菩提心等的利益,就能令心爱乐这些善法而欢喜趣入。就像这样,通过对恶业的过患和善法的功德作观察修,而生起强烈的欲乐之后,由欲乐推动便能引发精进,依靠精进就能令心安住有所堪能。由此可见,观察修是成就三摩地的殊胜方便。

  从遣除定障方面来说,因为三摩地的障碍就是昏沉和掉举,而依靠猛利无间观见功德之心,就能从昏沉中提振自己的心,以猛利无间观见过患的心,即可断除贪心所摄的掉举。因此,观察修的功德直接成了三摩地障碍的正对治。

  从整个菩提道的修行来说,最初对善知识修信,中间修习暇满义大难得,观修死没无常、业果、四谛、十二缘起、愿行菩提心等,这一连串道的次第,都是观察修,然后才是修习奢摩他。这个道次第的安排非常合理,对修行人很有助益,因为从道前基础一直到上士道的行菩提心之间,有多少观察修,就有多少成就三摩地的方便。换言之,若能按照道次第如量、次第地作观察修,那么到了修奢摩他时,很快就能成就三摩地,再进一步修观就能现前止观双运的殊胜境界。所以,观察修是道次第最关键的修行。如果没有这样一步步地作观察修,则无法建立三士道的基础,一般的学人根本无法成为具足出离心、菩提心等功德的殊胜法器。

  因此,宗大师在作引导之前,在修法上着重强调以观察修来修心,就是为了让我们从下劣的凡夫逐渐减少过失、增上功德,成为具足愿行菩提心的上士,在这个基础上再修止观,就可以超凡入圣,进入圣者的行列。

  从修学的现前利益而言,若对上述观察修的轨理生起定解,则一切经论至言一定会显现为修行的教授,而使闻思修都落实在修行上。因为:既已了知所闻的字字句句无不是在指导自己修行,那么听闻之后便会以思惟决定所闻的法义,然后直接去串习这个法义。如此一来,听闻了多少法义,就能产生多少闻慧;有多少闻慧,就能引生多少思惟;有多少思慧,就有多少所修的内容,即有那么多的修习;有多少修习,就能引发多少功德、减灭多少过失。像这样,闻思修全都是在修心上转动,一切所闻经论全都融入修行当中,那么修行一定会天天增上,不必等待多年,短时间内就能改变自己的内心,这就是修行进步的征象。

  相反,如果不明白观察修的道理,就会认为闻思与修行无关,更不会了知一切经论全是修心的教授,导致闻法时只是听听知识,而不能体会到法师是在传授修行的教授。这样即使闻思多年,也只是开辟广大的外在知识,根本没有结合自心串习法义,最终只会产生各种修行恶相,即:实修时和完全没有学过经论的人一样,或者认为闻思和修行毫无关系,而对闻思产生邪见,想要在闻思之外,另外寻找修行的教授。由于这样的因缘,导致不敬重圣教而令圣教逐渐隐没,很多执持下劣的修轨派也因此出世,而且逐渐坚固。因此,理解、护持、实践、宣说这样的修行道理,对于个人修行之成败,乃至整个圣教的兴衰,都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至关重要。

  上述内容是宗大师在雪域明显宣扬的,是通过讲辩著所成的大狮子吼,此善说是极为珍贵的如意宝。

  三、举例说明任何法门都不能缺少观察修

  这个观察修的修轨并不是宗大师所独创,大师只是摄集了弥勒、无著论典的教授精华而着重弘扬。而且,这个修轨不仅仅是西藏某一宗派的修轨,它其实是任何一种清净的法门都不可或缺的修轨。

  以净土宗为例,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说:“信愿持名,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故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阿弥陀经》的要旨就是信愿持名,其中信愿就是慧行,是持名念佛的前导。而这信愿的慧行就是观察修,即以观察修而出生信愿,由真切的信愿才能恳切念佛求生净土。所以,观察修对净宗行人来说,犹如眼目般重要。

  佛在《无量寿经》中宣说往生正因时,也涉及到了观察修。佛说:“复次阿难,若有众生欲生彼国,虽不能大精进禅定,尽持经戒,要当作善。所谓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妄言,五不绮语,六不恶口,七不两舌,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如是昼夜思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种种功德、种种庄严,志心皈依,顶礼供养,是人临终,不惊不怖,心不颠倒,即得往生彼佛国土。”其中“昼夜思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种种功德、种种庄严”就是观察修,秉此密意,世亲菩萨归摄《无量寿经》之义而撰著了《往生论》,安立“五念门”,其核心即五门中的观察门,占了全论的大部分。论中说:“彼观察有三种,何等三种?一者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二者观察阿弥陀佛庄严功德;三者观察彼诸菩萨庄严功德。”而且观察阿弥陀佛国土庄严功德又分有十七种:庄严清净功德成就、庄严量功德成就、庄严性功德成就、庄严形相功德成就、庄严种种事功德成就等;观察阿弥陀佛庄严功德又分八种:庄严身业功德成就、庄严口业功德成就、庄严心业功德成就等;观察菩萨庄严功德成就又有四种观察修。

  由此可知,观察修的范围非常广大,在净土很多经论、引导文中称它为慧行,其所生之果就是发起猛利信愿。真正数数观察净土的功德,见到净土的庄严、如来的法力、菩萨的功德、往生的胜利等,决定会让自己信心猛利,生起强烈往生净土的愿望。而且这种由观察修所成就的信愿,不会是泛泛肤浅的,决定会稳固持续。

  世亲菩萨所说的二十种观察全部来自《无量寿经》当中释尊的至言,从这个角度对应《广论》来理解,就知道确实处处都需要作观察修。如果通达《广论》的修轨再转到《无量寿经》的闻思修,决定对修习净土有极大的利益。换言之,如果能领会佛的圣言都是修习净土的教授,就可以通过听闻经文而趣入思惟,思惟决定之后再缘经文数数串习、观察,使信愿不断增上。在这个基础上,无论修习何种净土行门,如念佛、持咒、观想或礼拜等,心力决定不同以往,因为通过观察修已经猛利、恒常地改变了心力,所以,很容易和阿弥陀佛相应而获得往生的成就。

  在成就念佛三昧上,观察修也是修行的关键。明朝妙叶大师在《宝王三昧念佛直指》中说:“若人能具此智,不为世间一切邪解偏见诸恶知识之所回转,则当正观二土苦乐净秽,于其境上,生二种心,以为方便,非此二心,不能生彼。何谓二心?一者厌离心,二者欣乐心。于此娑婆生厌离故,则能随顺释迦所说折门;于彼极乐生欣乐故,则能随顺弥陀所示摄门。以此二门,精进修行,念佛三昧必定成就。”

  这一段其实是开示观察修和成就念佛三昧的关系:如果有人能够具有信解“娑婆世界是苦,净土是安乐”的智慧,就应如理观察两种世界的苦乐与秽净,以对这两种境分别产生厌离心与欣乐心作为方便。这样对娑婆世界产生厌离的缘故,就能随顺释迦佛激发出离轮回的折门;又对彼方极乐世界产生欣乐的缘故,即能随顺阿弥陀佛开示净土的摄门。通过这折摄二门,而发起精进修行,决定能成就念佛三昧。

  这一段和无著菩萨《瑜伽师地论》以及《广论》的开示如出一辙。以观察慧反复观察娑婆世界的过患,即思惟三恶趣、人天之苦,特别思惟三苦与人道八苦等,如是引发厌离心,对娑婆世界没有丝毫贪著,这个修行其实是下、中士道有关苦集二谛的观察修;另一方面,应以观察慧反复观察极乐世界功德庄严,即思惟忆念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果地成就、大愿成就和加持,这样引发欣乐心,身心完全趣入极乐,爱乐欢喜,这其实是有关灭道二谛的观察修。

  ,

  如果能这样以如理观察引生两种清净心,决定会精进修行。就是以观修轮回的过患,发起猛利厌离,从而遮止一切缘轮回的散乱;以观修净土的功德,发起猛利欲乐,而能欢喜地趣入净土。这样万缘放下,一念单提,最后决定能成就心缘一境的念佛三昧。因此,观察修确实是成就念佛三昧殊胜的方便。

  《念佛直指》又说:“若于此折门不能修行,厌离不深,则娑婆业系不脱;若于彼摄门不能修行,欣乐不切,则极乐胜境难跻。是以行人欲生净土,成就念佛三昧, , ,当齐修二门,为发行最初一步也。”这是从反面而言,如果不能修行这个折门,就不能数数观察娑婆世界的过患,如此厌离就不会深切,也就不能解脱娑婆的业缚;如果不能修行这个摄门,就不能数数观察极乐世界的功德,欣乐就不会深切,也就不能趣入极乐殊胜的境界。所以,修行人想要求生净土,成就念佛三昧,就必须同时修这折摄二门,作为发行最初的一步。

  因此,如果没有观察修的基础,就很难成就往生净土。即便想成就念佛三昧,但内心没有以观察修调顺,也就不能如欲而转。虽然念佛,却没有净治对轮回的耽著,仍不免转于轮回妄想中;另一方面,没有发起往生极乐猛利的欲乐,就无力一心欢喜地趣入。这样虽然想成就念佛三昧,趣入净土胜境,却因为没有观察修的基础,而很难成就。

  上文是以修行净土法门为例,具体说明观察修的重要性和功德。

  以上亲近善知识轨理的第二部分——总略宣说修持轨理,已经宣说完毕。

  【今应显示,如前所说如理依止善知识之弟子,尊重应当如何引导之次第。】

  现在应当开始显示,对如前文所说“如理依止善知识的弟子”,具相的上师应当如何引导菩提道的次第。

  这里所说的尊重,是指堪能引导弟子于菩提道修行的具相上师,而弟子是指如理依止善知识的具相弟子。上师必须遵循轨则来为弟子传授此道次第,并不是任何上师和弟子都能成为道次第的能传与所传者。

  这样连结上下文之后,就开始宣说“上师应当如何引导弟子修心的次第”。

  道前基础-暇满

  戊二、依已如何修心之次第分二:一、于有暇身劝取心要 二、如何摄取心要之理

  【第二,依已如何修心之次第分二:一、于有暇身劝取心要;二、如何摄取心要之理。】

  己一、于有暇身劝取心要分四:一、正明暇满 二、思其义大 三、思惟难得 四、摄义

  【初中分三:一、正明暇满;二、思其义大;三、思惟难得。】

  有人疑惑:观修暇满本来可以归摄在下士道的法类中,为何宗大师要单独把它放在道前基础当中?

  答:此处正明暇满人身,是在道前认定整个三士道修行的所依身,所以是三士道的共要,并且,以暇满义大、难得而对有暇身劝取心要,也是总的从三士道来说的。因此,作为三士道共同所摄的内容,有必要把观修暇满的内容单独放在道前基础当中。

  此外,若把观修暇满的内容放在下士道当中,就很难有上述认识,而且容易产生“于有暇身劝取心要”等内容只属于下士道的误解,所以理应放在道前基础中。寂天菩萨在《集学论》和《入行论》中首先宣讲暇满,也是这个道理。

  庚一、正明暇满分二:一、闲暇 二、圆满

  【初中分二:一、闲暇;二、圆满。 今初】

  一般而言,对于修道的所依身,《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等中讲到需有八种异熟功德,世亲菩萨在《宣说其功德论》等中宣说需有增上生的七种功德,《亲友书》、《大乘庄严经论》中宣说“四妙轮”等。本论则根据龙树菩萨的《集经论》和寂天菩萨的《入行论》、《集学论》等,宣说修道的所依必须具足八闲暇与十圆满。

  辛一、闲暇分二:一、闲暇之义 二、八无暇

  壬一、闲暇之义

  【如《摄功德宝》[48]云:“由戒断诸畜趣体,及八无暇常得暇。”谓离八无暇即是其暇。】

  如《般若摄颂》中说:“由持戒断除海居、散居等各种旁生的身体和八种无暇之身,而常常获得闲暇。”这是说,远离八种无暇就是闲暇。

  壬二、八无暇

  【八无暇者,如《亲友书》云:“执邪倒见生旁生,饿鬼地狱无佛教,及生边地懱戾车,性为騃[49]哑长寿天,于随一中受生已,名为八无暇过患,离此诸过得闲暇,故当策励断生死。”】

  所谓“八无暇”,就是像《亲友书》中所说:执持邪见,转生在旁生、饿鬼、地狱之中,生在没有佛教的暗劫中,生在边地成为懱戾车(边地未开化的野蛮人),生性呆哑,生在长寿天,在以上任何一种当中受生之后,就称为八无暇过患。远离这八种过患,就是获得闲暇,所以应当努力断除生死。

  轮回是依靠业惑而出生的,所以所谓“应当策励断生死”,就是应当努力断除业惑,那么生死自然会息灭。

  以下分别解释八种无暇,并说明属于无暇的原因。

  【此复若无四众游行[50],是谓边地。愚哑缺耳、断支节等,名根不具。妄执无有前世后世、业果、三宝,是邪见者。无佛出世,名无佛教。】

  没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四众游行的地方,称为“边地”。愚痴、聋哑、身体支节残缺不全等,称为“根不具足”。妄执没有前生后世、业因果和三宝等,是“执邪见者”。所处的时代没有佛陀出世,叫做“无佛教”。

  【四中初二及最后者,不能了解应取应舍,第三不能信解正法。】

  这一段是说明,前面这四种之所以是无暇的原因。

  上述四种当中,因为最初二者(生于边地和根不具足)和最后一者(无佛教),都不能够了解何者应取何者应舍,而第三执著邪见者是不能信解正法,所以都无缘修学正法。

  边地与中土都有地域和佛法两种。“地域中土”,是指印度金刚座等,是贤劫千佛成道之处,此外其它地方都称为“地域边地”。此处是指佛法的中土与边地,即:有四众游行的地方,就是“佛法中土”;没有四众游行之处,就是“佛法边地”。如果转生边地则无缘听闻佛法,因此无法了知取舍之处。此外,诸根不具全,也没有能力了解佛法,例如:哑巴无法言说,聋子不能听闻,痴呆能听会说却不能解义,这些都是了解佛法的严重障碍。若生在无佛出世的时代,处在没有正法光明的暗劫中,则连三宝的名字也听不到,更无缘了知佛法。第三种执持邪见,是坚固执著与佛法相违的邪见,因此即便听到佛法也会由于邪见障碍而无法产生信解。由于上述原因,所以这四种都是无暇。

  【三恶趣者,极难发生修法之心,设少生起,亦因苦逼不能修行。】

  旁生、饿鬼和地狱这三恶趣的众生业障极重,所以很难发起修法的善心,即使稍微生起,也会因为痛苦逼迫而不能趣入修行,因此三恶趣都属于无暇。

  以下解释长寿天的范围,及其属于无暇的原因。

  【长寿天者,《亲友书释》中说是无想及无色天,《八无暇论》中亦说常为欲事散乱诸欲界天。】

  所谓“长寿天”,在印度大慧论师的《亲友书释》中说,长寿天是无想天和无色界天,而在马鸣菩萨的《八无暇论》中则说,经常为了妙欲散乱的欲界诸天,也属于长寿天。所以长寿天可以理解为无想天、无色界天和欲界天。

  【无想天者,对法中说,于第四静虑广果天[51]中,处于一分[52]如聚落外阿兰若处,除初生时及临没时,余心心所现行皆灭,住多大劫。无色圣人非是无暇,故是生彼诸异生类。以无善根修解脱道,故是无暇。恒散欲天,亦复如是,故说彼等亦名无暇。】

  这一段当中,分别说明了无想天、无色界天和欲界天都是无暇的原因。

  所谓“无想天”,在小乘《俱舍论》中说:无想天位于色界第四静虑的广果天中,一个像聚落外面的阿兰若处。生于无想天的有情,除了刚出生和临死时会起念之外,其它时间心与心所的活动全都停止,这样安住很多个大劫。以无色界天来说,无色界的圣人不是无暇,所以无暇是指转生在无色界的凡夫。因为转生无想天和无色界的凡夫没有修习解脱道的善根,所以是无暇。另外,恒时在妙欲中散乱的欲界诸天,也是无法生起修法的善心,所以说诸欲界天也称为无暇。

  【如《亲友书释》云:“此八处中,以无闲暇修作善品,故名无暇。”】

  如《亲友书》广释中所说:“在这八处当中,因为没有闲暇修行善法,所以称为无暇。”

  辛二、圆满分二:一、五种自圆满 二、五种他圆满

  【第二,圆满分二。】

  壬一、五种自圆满分二:一、真实 二、释词

  癸一、真实

  【五自圆满者,如云:“人生中根具,业未倒信处。”】

  “五种自圆满”,就是获得人身、生在中土、诸根具足、业未颠倒、信解依处。

  以下分别解释这五者。

  一、获得人身

  获得人身就能知言解义。

  二、生在中土

  【言生中者,谓能生于四众弟子所游之地。】

  所谓“生中”,即生在佛法的中土,也就是能生在有四众弟子游行的地方,而不是生在没有四众游行、没有贤圣的边地。

  三、诸根具足

  【诸根具者,谓非騃哑,支节眼耳皆悉圆具。】

  “诸根具”,即不是痴呆、聋哑,身体支节、眼耳等具全。由于不是呆哑,所以堪能理解法义;由于诸根健全,所以堪能精勤修习善法。

  四、业未颠倒

  【业未倒者,谓未自作或教他作无间之罪。】

  “业未颠倒”,是指没有亲自作或者教他作五无间罪。依小乘的观点,若曾自作或教他作五无间罪,则现身决定不能证得贤圣的果位。

  五、信解依处

  【信依处者,谓信毘奈耶是世出世一切白法所生之处。毘奈耶者,此通三藏。】

  “信依处”,即信解三藏是出生世间和出世间一切善法的依处。《菩萨地》说:“言信处者,谓信如来教法。”此处“毘奈耶”通指经律论三藏,不只是指律藏。《菩萨藏经》说:“毘奈耶者,调伏烦恼,调伏堕罪。”

  若从反面来说,信解依处就是不信解邪恶处,即不对诸邪天以及外道处所发清净信心。众生能够信解佛法,实乃前世的善根力所致,如《瑜伽师地论》说:“由彼前生,于佛圣教善说法处,修习净信,长时相续,由此因缘,于今生中,唯于圣处发生信解,起清净心。”

  癸二、释词

  为何上述五者称为“自圆满”呢?

  【此五属于自身所摄,是修法缘,故名自满。】

  因为这五者属于自己的相续所摄,而且是修法的助缘,所以称为“自圆满”。

  “属于自身所摄”即“自”的涵义,“是修法缘”是“满”的涵义。

  《瑜伽师地论》中说:“获得人身”是众同分圆满,也就是与人同分之圆满;“生于中土”是处所圆满;“诸根具足”是依止圆满;“业未颠倒”是无业障圆满;“信解依处”是无信解障圆满。也就是对照自身来说,因为自己已是人类的同分,处所也很圆满——生在能够修学佛法的地方,又具足依止圆满——依止健全的六根,堪能了知取舍与精进修法,而且没有障碍成就的严重业障,又没有障碍信解的邪见等,这样自身便具足了修法的顺缘,所以称为自圆满。

  壬二、五种他圆满分三:一、真实 二、释词 三、断疑

  癸一、真实

  【五他圆满者,如云:“佛降说正法,教住随教转,有他具悲愍。”】

  “五种他圆满”,即佛陀出世、宣说正法、教法住世、法住随转、有他悲愍。

  一、佛陀出世

  【言佛降世或出世者,谓经三大阿僧祇劫积集资粮,坐菩提座现正等觉。】

  所谓“佛陀降世或者出世”,即佛陀历经三大阿僧祇劫圆满积集福慧二种资粮,在菩提座[53]上现前正等觉而成佛。

  二、宣说正法

  【说正法者,谓若佛陀或彼声闻宣说正法。】

  “说正法”,即佛陀出世以后,由佛陀或其声闻弟子宣说正法。

  此处“声闻”应从广义理解,即包括了菩萨声闻与小乘声闻,因为二者都是听闻佛的音声而得法,所以都称为声闻。

  三、教法住世

  【教法住世者,谓从成佛乃至未示入般涅槃,胜义正法可现修证,未坏灭故。】

  “教法住世”,即从佛陀成道乃至没有示现入般涅槃期间,胜义正法可以现前修证,并未坏灭的缘故。

  世俗正法与胜义正法,合称“二种正法”。世俗正法是指名句文身的三藏教典;胜义正法是指无漏圣道,即无漏根、力、觉支、道支。

  四、法住随转

  【法住随转者,谓即如是证正法者,了知有力能证如是正法众生,即如所证,随转随顺教授教诫。】

  “法住随转”,即如是现证胜义正法的圣者,当他了知有能力修证如是正法的众生时,就按照自己所修证的佛法,为他们传授随顺其根机的教授教诫。也就是说,胜义正法住世,而且有圣者能为所化众生传授随顺其根机的教授教诫。

  “随顺教授教诫”,即随顺所化根机的教授教诫。

  五、有他悲愍

  【他悲愍者,谓有施者及诸施主与衣服等。】

  “他悲愍”,即有布施者和施主们为修法者提供衣服等生活资具。

  癸二、释词

  为何上述五者称为“他圆满”呢?

  【此五属于他身所有,是修法缘,故名他满。】

  因为这五者都是属于他相续所有,而且是修法的顺缘,所以称为“他圆满”。

  这五者分别是,大师圆满、世俗正法施设圆满、胜义正法安住圆满、胜义正法随转圆满、随顺资缘圆满。即从外在条件来说,因为大师佛陀出世并且宣说教法,胜义正法可以现前修证并未坏灭,而现证胜义正法的圣者,又能为众生随转教授教诫,还有施主提供衣食等顺缘,这样便具足了圆满的外在条件,所以称为他圆满。

  癸三、断疑

  对于上述他圆满的涵义,有人疑惑:若按这样解释,则如今不是佛世,所以无法具足前四种他圆满。

  对此宗大师解释说:

  【《声闻地》中所说前四他圆满者,现在不具,然说正法、法教安住、随住法转,尚有随顺堪为具足。】

  虽然《声闻地》中所说的前四种他圆满,现在都不具足,但是如今仍有代表佛陀的善知识在宣说正法,而且胜义正法也还安住世间,现证胜义正法的圣者也能为众生随转教授教诫,所以还能具足他圆满的随顺分(相似分)。

  《声闻地》的教证,是从佛陀亲自住世和转*轮的角度来说的。而现在虽然没有佛亲自出世宣说正法,但仍有代表佛陀的善知识出世说法,而且法教住世、法住随转,因此现今也能具足他圆满的随顺分。

  具足上述八种无暇、十种圆满的人身,就是暇满人身。

  庚二、思其义大分四:一、观察究竟利大 二、观察暂时利大 三、如是空耗所依的过患 四、思已当发取心要欲

  辛一、观察究竟利大分四:一、为引毕竟乐故必须修习正法  二、真实观待究竟而思惟利大 三、彼二摄义 四、思惟后劝取心要

  壬一、为引毕竟乐故必须修习正法

  【第二,思惟暇满利大者,为欲引发毕竟乐故,若未清净修习正法,仅为命存以来引乐除苦而劬劳者,旁生亦有,故虽生善趣,等同旁生。《弟子书》云:“犹如象儿为贪著,深井边生数口草,欲得无成堕险坑,愿现世乐亦如是。”】

  第二,“思惟暇满人身的义利重大”,即:为了引发究竟的安乐,我们必须利用人身修习正法。假若没有利用人身修习正法,仅仅为了在有生之年得到安乐遣除痛苦而辛勤劳作,那这种引乐除苦的本能旁生同样也有,因此虽然生在善趣贵为人身,实际却和旁生一样。月官菩萨在《弟子书》中说:犹如小象为了贪著深井旁边的几口青草,而想要获得,然而非但所求不成,反而堕入了险坑。同样,若希求今生的安乐,结果也只有堕入三恶趣而已。

  “象儿”是比喻没有清净智慧的人,“数口草”是比喻现世的小利,“深井”比喻三恶趣。

  下面以问答的方式分析这一段内容。

  问:人生目的是什么?

  答:“为欲引发毕竟安乐”,即依靠此珍宝人身来引发自身究竟的安乐,并且帮助众生引发究竟的安乐,这才是人生最崇高的目的。

  问:达成这个目标的因是什么?

  答:能够达成这个目标的因就是“清净修习正法”,即只有将人身完全投入于修法,才能引发自他究竟的安乐。所以,只要存活一天,就必须修行一天,修行是我们终生唯一有意义的事。

  问:为什么说不修法的人身等同旁生?

  答:旁生与生具有觅食求偶的本能,它们终其一生唯一追求现世的安乐。然而,人类崇尚文明,具备探寻真理和反观觉悟的智慧,所以若不以人身修习正法,而只是为了此生引乐除苦而追求饮食男女,则与旁生无异,丝毫体现不出人身的宝贵。人身的可贵,在于具有发展智悲的能力,这是其他众生所没有的,所以只有将人身用于修行,才能显出人身的价值,而具有实义。

  问:以人身追求现世安乐的结果将会如何呢?

  《弟子书》中说,愚夫因为贪欲而追求少许现世的安乐,结果不但得不到,反而会堕入恶趣的险坑。因为一切安乐的来源唯一是清净的善心,若以贪欲推动而追求安乐,一切所作都将成为恶趣之因。

  壬二、真实观待究竟而思惟利大

  【总之修行如是正法,特若修习大乘道者,任随一身不为完具,须得如前所说之身。】

  “总”是指从修行三乘正法方面总说;“特”是指从修行大乘方面别说。

  总的修行三乘正法,特别若要修习大乘道者,并不是任何一种所依身都能具足修法的条件,所以必须获得像前文所说的暇满人身。

  此段总说修法的所依,必须是暇满人身。

  下面以教理成立:堪能修行大乘胜法而且极易圆满成就的所依,唯一是暇满人身。

  【如《弟子书》云:“善逝道依将成导众生,广大心力人所获得者,此道非天龙得非非天,妙翅持明似人腹行得。”】

  这个教证的重点是在说明,唯有依靠人身才能获得修习大乘的广大心力。

  如《弟子书》说:佛道的所依,是能够成办引导众生趣入佛地的广大心力,而这种广大的心力只有依靠人身才能获得,不是天龙所能获得,也不是非天、妙翅、持明、似人、腹行等所能获得。

  “善逝道依”,是指佛道的所依,即布施、持戒、安忍等菩萨道之所依。

  “将成导众生广大心力”,即能成办引导众生趣入佛地的广大心力,也就是能荷负将一切众生无余引往佛地重担的广大心力。

  “人所获得者”,即依靠人身才能获得如此广大的心力。

  “此道非天龙得,非非天、妙翅、持明、似人、腹行得”:天龙八部虽然极具能力,但彼等心力不如人类,只有人才具有大乘道的所依——堪能行持二利的广大心力,所以能够成佛。

  “天”,指三界诸天,即梵天、帝释等,为天龙八部之一。

  “龙”,指龙神,即难陀跋难陀等,天龙八部之一。

  “非天”,即阿修罗,天龙八部之一。阿修罗前世也修布施等福德,但由于竞争心极强,所以在果报上有天人之福而无天人之德,因此称为非天。

  “妙翅”,梵语迦楼罗,又名金翅鸟,天龙八部之一。金翅鸟棲息在四天下的大树之上,两只翅膀距离三百三十六万里,以龙为食。

  “持明”,即依靠诵持咒语或药力而成就神通力的世间仙人。

  “似人”,梵语紧那罗,是帝释的奏法乐神,天龙八部之一。因为看起来像人,只是头上有角,所以汉文经典中称为“人非人”。

  “腹行”,梵语摩睺罗伽,天龙八部之一。因其身体像人而头为蛇头,所以也称为大蟒神。

  【《入胎经》亦云:“虽生人中亦具如是无边众苦,然是胜处,经俱胝劫亦难获得。诸天临没时,诸余天云:‘愿汝生于安乐趣中。’其乐趣者,即是人趣。”诸天亦于此身为愿处故。】

  此段重点是说,即便是诸天也以人身作为希愿处。

  《入胎经》中也说:“虽然生在人道当中也有如是无量无边的痛苦,但人道却是殊胜的生处,纵然经过俱胝劫的时间也难以得到。诸天临终时,其余天人会祝愿他:‘愿你转生在安乐趣中。’这个安乐趣就是指人道。”因为诸天也是以人身作为希愿处的缘故。

  【又有欲天昔人世时,由其修道习气深厚,堪为新证见谛之身,然上界身则定无新得圣道者。如前所说,欲天亦多成无暇处。故于最初修道之身,人为第一。】

  此段说明,最初修道所依的身体,人身胜过天身。

  而且,就天身来说,虽然有一种特殊情况,即:有些欲天因为过去生做人时修道的习气深厚,所以堪为新证四谛(最初见道)的所依身,然而除此之外,依靠上界(色界、无色界)的所依身,决定没有最新获得见道的可能。而且如前所说,欲天也多数成了无暇之处。因此,最初修道的所依身,以人身最为第一。

  《俱舍论》说:“由上无见道,无厌及经故。”色界、无色界天人不可能有新得见道者,因为没有厌离心以及经中如此宣说的缘故。上界天人耽著禅乐,所以无法产生厌离、生起圣道,而且经中也说:首先是在欲界中获得见道。

  【此复俱卢洲人不堪为诸律仪所依,故赞三洲之身,其中尤以赡部洲身为所称叹。】

  此段通过比较四洲的人身,而赞叹赡部洲身最为第一。

  此外,再从人身来看,北俱卢洲的人身不堪成为诸律仪的所依,因此赞叹其余三洲的人身,而且在这三洲人身当中,尤其以南赡部洲的人身最值得称叹。

  为什么说南赡部洲的人身最值得赞叹呢?

  因为南赡部洲是业力之地,人类造业不论善恶,都会快速成熟,所以南洲人身是很有能力的所依身。

  壬三、彼二摄义分三:一、从能成就解脱的角度宣说 二、从能成就佛果的角度宣说 三、从能即生成就金刚持双运身的角度宣说

  癸一、从能成就解脱的角度宣说

  从能够成就解脱的角度来说,依靠暇满人身能够成办小乘解脱之因——戒定慧三学,其根据如下:

  一、从得戒的角度,说明人身具义

  因为其他非人的所依和北洲的人身,不能获得出离心摄持的戒律,只有三洲人身才能获得,《戒律根本颂》、《俱舍论自释》等中也如此宣说的缘故。

  二、从成就静虑的角度,说明人身具义

  因为依靠人身可以新生四禅八定,而三恶趣和无想天等的所依身,则由于异熟障而无法产生新的静虑,《俱舍论》中也如此宣说的缘故。

  三、从最新获证无常等的角度,说明人身具义

  因为依靠人身能够新获见道,而以色、无色界之上界身则不能新获见道,《俱舍论》和《亲友书》中也如此宣说的缘故。

  由此可知,依靠暇满人身能够获得小乘的解脱果,所以具有大义。例如,佛世时六群比丘中的邬陀夷,就是依靠人身而获证阿罗汉果。

  癸二、从能成就佛果的角度宣说

  从能够成就佛果的角度来说,获得暇满人身具有大义。因为成佛道度众生所依的广大心力,唯以人身才能获得,所以依靠人身很容易圆满地行持成佛之因——所依菩提心和能依六度万行。相比之下,依靠其他所依身则不能如此容易、圆满地行持。例如,悉达多太子即依靠人身发起菩提心,而成就无上菩提。

  癸三、从能即生成就金刚持双运身的角度宣说

  从能即生成就金刚持双运身的角度来说,获得暇满人身具有大义。因为只有胎生具足六界[54]等,能够即生现前双运身,而其余所依身则不能。其根据是:若欲即生成就佛果,必须依靠气脉明点等修习圆满次第的大乐智慧等,而其余所依身都没有这些条件。例如,布玛莫扎和米拉日巴等,就是依靠人身而即生成就金刚持双运身。

  总之,暇满人身是成办三乘菩提的殊胜所依。

  以究竟的佛果来说,它的因是愿行菩提心,而只有依靠人身才能引发如此广大的心力。其余天龙八部等虽然具有神通和福报,诸根也极具能力,但除了极少数的之外,其余都无法发起猛利的菩提心。

  以小乘的解脱来说,它的因是戒定慧三学,而唯有人身才能获得出离心所摄持的戒律,而且人中的北洲人身无法得戒,只有其余三洲人身能得,而三洲中又以南洲人身最为殊胜。此外,必须依靠人身,才能得到以第九住心入大地所获的修所成慧,乃至现证四谛而见道。天人当中除了极少数的欲天之外,其余都不可能见道。

  通过上述理由即可成立,成就圣道之所依,唯以人身最为殊胜。

  暇满人身既然具有如此殊胜的功德,那么我们理应把人身用在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上,也就是应以人身摄取三士道的心要。

  壬四、思惟后劝取心要

  【是故应当作是思惟:我今获得如是妙身,何故令其空无果利?我若令此空无利者,更有何事较此自欺、较此愚蒙而为重大。曾数驰奔诸恶趣等无暇险处,一次得脱,此若空耗仍还彼处者,我似无心,如被明咒之所蒙蔽。由此等门应数数修。】

  因此,应当这样思惟:如今我已获得如此善妙的人身,为什么却让它白白空耗而没有成办利益呢?我如果让暇满人身就此空耗,而没有成办任何利益,那还有什么事比这种自欺和愚昧更加严重的呢?决定没有比空耗人身更愚昧、更严重的事情了!曾经无数次奔驰在恶趣等无暇险恶之处,这一次我好不容易暂时脱离,有了修法的闲暇,如果白白浪费此有暇身,仍然堕入无暇险处,那我岂不就像被明咒迷惑,成了没有辨别利害心识的无心者。应当通过这些方面,再三地思惟修习。

  【如圣勇[55]云:“得何能下种,度生死彼岸,妙菩提胜种,胜于如意珠,功德流诸人,谁令此无果?”】

  如马鸣菩萨所说:获得何种所依身能够播下度越生死彼岸的解脱种子,又能播下善妙菩提的殊胜种子,它的功能胜过如意宝珠,一切功德都依靠人身流出,对如此殊胜的人身,智者谁会让它空耗而不生果利呢?

  “得何能下种”:“得何”是指获得何种所依身。“能下种”有二:一、是能播下超越生死的解脱种子;二、是播下成佛的种子,也就是依靠暇满人身能够成办三乘的解脱果和无上的菩提果。

  “度生死彼岸”是从解脱的角度而言,即三种菩提。

  “胜于如意珠”,这是比较如意宝珠和暇满人身二者的功德。如意宝虽能满足祈求者的愿望而赐予衣食等受用,但却无法赐予解脱;相比之下,依靠暇满人身则能获得三乘解脱,所以其价值远胜十万个如意宝。

  “功德流诸人”:“流”是相续不断的意思,即一切功德皆依人身流出,人身是出生功德的所依,故说“功德流诸人”。

  “谁令此无果”:“谁”是指有智慧的人,智者谁会让如此宝贵的人身不生功德而白白空耗呢?他肯定会善用人身来摄取佛法的心要。下等者应摄取增上生的心要,中等者应摄取解脱的心要,上等者当摄取佛果的心要。如果这三种心要都没有摄取,那就是最没有智慧的愚者,终究只有失坏自身而已。

  【《入行论》亦云:“得如是暇已,我若不修善,无余欺过此,亦无过此愚。”】

  《入行论》也说:获得如此殊胜的暇满人身之后,我如果不利用此身修行善法,则没有哪一种欺诳胜过这种自欺,也没有哪一种愚痴超过这种愚痴的!

  【“若我解是义,愚故仍退屈,至临命终时,当起大忧恼。若难忍狱火,常烧我身者,粗猛恶作火,定当烧我心。”】

  如果我已了解人身具有重大的义利,却仍然因为愚痴而退怯,不能努力修善,那么到临终死亡之时,我肯定会生起巨大的忧恼。死后恶业的果报成熟时,如果难忍的地狱烈火长时焚烧我的身躯,则粗猛的追悔之火也必将烧灼我的心。

  以上两段中各有一个“愚”字,前一个“愚”是无知的愚;后一个“愚”是知而不行的愚。

  什么是“无知的愚”呢?就是不了知人身八暇十满的体相,以及它的义大、难得。身为人却不知道人身的体相、价值与生命的意义,反以人身造作恶业而失坏自身,所以再也没有比这更愚痴的。

  什么是“知而不行的愚”呢?即明知人身珍贵不应空耗,唯一应当用之修善,却仍被无明习气牵引,以各种理由退缩拖延,迟迟不肯投入修行,甚至行持恶业。这就是自我欺骗、明知故犯的愚痴。

  “至临命终时,当起大忧恼”:心中明知人身珍贵,却仍让它无意义地空耗,不但没有利用人身成办殊胜果位,反而在放逸中造作无量罪业。这样到了临终时,在一般的忧恼之上,又增添了强烈的悔恨,这种大忧恼远远胜过一般的忧恼,故名“大忧恼”。

  “粗猛恶作火,定当烧我心”:“恶作火”即内心追悔之火。就像爱财者白白失去财物时,必定心生悔恨之火,凡夫对一般身外之物尚且如此,何况人身是无价的如意宝,一旦因为空耗而失坏如意宝般的人身,甚至用它来造作恶业,则堕落地狱时,粗猛的追悔之火定会烧灼自己的心。

  【“难得利益地,由何偶获得,若我如有知,仍被引入狱,如受咒所蒙,我于此无心,何蒙我未知,我心有何物?”】

  极其难得、能够出生一切暂时与究竟利益的人身,凭什么能够偶然获得呢?若我有此认识,却仍然被引入地狱,那就像被咒术蒙蔽一样,对‘暇满’义大难得没有珍惜善用之心,是什么蒙蔽了我的心,使我不能觉悟呢?我心中究竟有什么东西在作祟呢?

  “难得利益地,由何偶获得”:“利益地”是指人身,因为暇满人身是出生一切利益的所依,故称为“利益地”。如此难得之人身,绝对不是无因无缘偶然便能获得,只有聚合无量因缘才能得到,也就是必须以净戒为根本,以布施等福德为助缘,以无垢净愿摄持,才能现前具足所有修行条件的暇满人身,而成为出生一切利益之地,所以称为“难得利益地”。

  “若我如有知,仍被引入狱,如受咒所蒙”:“我如有知”是指我如果有这样的认识,不是善知识没有传授,也不是自己痴呆不能解义,而是听闻之后能够了解暇满义大难得的意义。“仍被引入狱”,自己堕入地狱并不是被别人引入的,是由于被自己的颠倒心蒙蔽,而在世间八法中浪费人身,放逸造恶所导致的。“受咒所蒙”,即被咒术蒙蔽之后,失去理智而造作非法行,这是比喻没有理智的状态。

  “我于此无心”:“此”是指暇满人身义大难得;“无心”是指没有珍惜、善用人身的善心。虽然已经了知暇满人身义大难得的道理,但是在日常行为当中,根本没有珍惜、善用人身的清净善心,所以无法真实趣入法义。这就是无心的状态,犹如灯影没有光明。

  “何蒙我未知,我心有何物”:“未知”即不能反省、不自觉的状态。天天都处在如此严重的颠倒当中,恣意虚度人身,究竟是什么蒙蔽了我的心,使我不知醒悟,我心中到底有什么东西在作障碍呢?

  上面详细解释了马鸣菩萨和寂天菩萨的教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由此等门应数数修”,即宗大师要求我们真实去串习这些内容,而不是仅仅在口中说说而已。“如圣勇云”的“如”字,就是要求我们按照马鸣、寂天菩萨开示的那样,如实地思惟。倘若没有在心中这样串习,仅仅以学得少许名相为足,又怎么能够趣入修行?

  所以,这里再次提醒大家闻思修的扼要,即对上述内容,若能认识到都是修心的教授,就会向内转入修心,反复思惟修习,而将此心串习成珍惜人身的无颠倒心;相反,若仅仅理解成一种佛学知识,那结果就只是开辟广大的外在知识。因此,是否通达闻思修的扼要,结果有天壤之别。

  下文是以古德传记显示对暇满义大修心之相。

  【敦巴亦谓慬哦瓦云:“忆念已得暇满人身乎?”慬哦亦于每次修时,必诵一遍《入中论》颂中:“若时自在转顺住,设不于此自任持,堕险成他自在转,后以何事从彼出。”而为心要。应如是学。】

  仲敦巴仁波切每次见到慬哦瓦尊者时,都会问:“你忆念过已得暇满人身了吗?”慬哦瓦尊者也在每次修法时,必定念诵一遍《入中论》的颂文:“若时自在转顺住,设不于此自任持,堕险成他自在转,后以何事从彼出。”而且以此颂的意义作为心要。我们也应当这样随学尊者。

  “若时自在转顺住,设不于此自任持,堕险成他自在转,后以何事从彼出”:当我们住在人天善趣能够随意自在的时候,如果不能善加把握自己的身心摄取佛法的心要,那么一旦堕落恶趣,身心完全只有随着恶业力而转,那时还能依靠什么方法从恶趣中出离?因为恶趣众生被剧苦逼恼,心识极不堪能,甚至没有祈求救护的能力。

  “自在转”,即随自己的意愿而转,如欲自在。“顺住”,即住于顺处——人天善趣。“自任持”,即自己把握、善自摄持。“堕险”,即堕落恶趣险处。“成他自在转”,即变成随他力自在而转,毫无自主的能力。

  慬哦瓦尊者谨遵上师的教诲,每次修法时,必定忆念此颂的意义来策励自心,将心转入摄取佛法的心要。这里宗大师通过传记,教导我们要随学尊者,时时忆念暇满义大难得而摄取心要。

  辛二、观察暂时利大

  【如其观待毕竟义大,如是观待现时亦然,谓增上生中,自身受用眷属圆满之因——布施、持戒及忍辱等,若以此身易能成办。此诸道理亦应思惟。】

  如同观待究竟决定胜而言,暇满人身的义利重大。同样,观待暂时的增上生来说,暇身也具有大义,即:在善趣中自己的身体、受用、眷属等圆满之因——布施、持戒、忍辱等,如果依靠暇满人身,就很容易成办。对这些道理也应当反复思惟。

  “现时”即暂时的意思。“增上生”,是指善趣;“圆满的增上生”,包括身体、受用、眷属等各方面的圆满,即下士道中所说,具有寿量圆满等八种异熟功德之增上生。“增上生圆满之因”,即布施、持戒、安忍等殊胜善业,若分别对应来说,善趣人身之因是持戒,受用圆满之因是布施,眷属圆满之因是忍辱。

  六道之中,以暇满人身最容易成办布施等殊胜善业。因为:人道之中苦乐都有,具足修行的助缘,有许多修善、积资、发净愿的机会,由于具备种种内因外缘,所以极易成办施、戒、忍等殊胜善业。三恶趣众生被剧苦逼迫,由于受恶业的障蔽,心不堪能,很难发起善心,又没有辨别取舍的智慧,所以无法行持布施等增上生之因。上界天人耽著妙欲或禅乐,又没有痛苦作增上缘,所以无法生起出离心、慈悲心和菩提心等,而且天人所处的环境,也没有可供他们修布施、安忍等的机缘。

  因此,唯有人类既有圆满的所依身,又具备修行的机缘,若能善用此身,则时时处处都能修善,非常便易。然而,余道众生却并非如此,比如狗儿能吃能睡,却不能行持布施等善业,终其一生也无法成办人类在须臾间所作的善法,极其可怜。由此可见,观待暂时的增上生来说,暇满人身也具有大义。

  明白这些道理之后,即应心缘法义而思惟串习,所以宗大师再次提醒我们:“此诸道理亦应思惟”。

  辛三、如是空耗所依的过患

  【如是观待若增上生、若决定胜义大之身,若不昼夜殷勤励力此二之因,而令失坏,如至宝洲空手而返,后世亦当匮乏安乐,莫得暇身。若不得此,众苦续生,更有何事较此欺诳。应勤思惟。】

  如是观待增上生与决定胜皆具大义的暇满身,如果没有利用它日夜殷勤努力地修习增上生和决定胜的因,反而让它毫无意义地失坏,那么就像已到了宝洲却空手而返,由此来世也将缺乏安乐,得不到暇满人身。如果不能获得珍宝人身,各种痛苦必定相续产生,还有什么事比失坏人身更欺诳的呢?对这个道理应当精勤思惟,反复考虑。

  以下从空耗、过患、比喻三个方面,分析此段内容。

  什么是“空耗”?

  即没有利用人身昼夜勤修增上生和决定胜的因。修习增上生之因,就是修习下士道的心要;修习决定胜之因,即修习中士道和上士道的心要。已获珍宝人身却没有用它成办任何修行和利益,就是空耗。

  什么是“空耗人身的过患”?

  即失去人身,后世堕落恶趣感受剧苦。暇满人身必须聚合许多善妙的因缘才能获得,今生如果造恶,没有做好身为人该做的事,死后当然就没有做人的资格,所以说“后世亦当匮乏安乐,莫得暇身”。

  比喻是“如至宝洲空手而返”。

  “宝洲”是比喻暇满人身,因为依靠人身能够获得上中下等的无量功德珍宝,故将人身比喻成“宝洲”。我们有幸获得人身,并且不是一般的人身,而是具足八暇十满的殊胜妙身;倘若未以此身修集少许功德,甚至连下士道的心要也没有摄取,空耗一生之后,仍然两手空空地返回恶趣,那就像“已至宝洲空手而返”一样,愚痴到了极点。

  【如圣勇云:“若众善富人,由无量劫得,愚故于此身,未略集福藏,彼等趣他世,难忍忧恼室,如商至宝洲,空手返自家。”】

  如马鸣菩萨所说:这个众善所依的富有人身,是经由无量劫中精勤修集资粮所感得;如果因为愚痴,而未以此身稍集些许福德藏,则来世必定会趣入难忍忧恼的境地。就像商人到了宝洲之后,没有获取珍宝,便空手返回自己贫困的家中。

  “富人”是指具足八暇十满的人身,因其能够引发暂时与究竟的一切利乐,价值难以思量,故名“富人”。从佛法的角度来说,获得暇满人身,便是六道众生当中的富人,就像拥有了如意宝,即是众人当中的首富。

  颂中“愚”字,是指今生对所应取舍之处蒙昧无知,不知舍弃一切没有实义的事,未以人身摄取佛法的精华。由无量劫中修善才获得了人身,却不利用它修集对未来有暂时与究竟利益的福德藏,这就是愚痴的表现。

  【“无十善业道,后亦不能得,不得人唯苦,如何能受乐,他欺无过此,无过此大愚。”】

  “依靠十善业才能成就人身,今生如果不行持十善业道,来世也不可能再得人身。不得人身就只有感受痛苦,怎么能够感受安乐呢?所以,最大的欺诳莫过于这种自欺,最大的愚痴也莫过于这种自我愚弄!”

  因此,我们虽已获得如此圆满的所依身,然而若未修行暂时与究竟的安乐之因,仅仅为了短暂的此生而谋利,那么就像以无价之宝换取一顿美食,又如同让转轮王去做奴仆一般,世上再也没有比这更愚痴的人了。

  对于这些道理,我们必须依照马鸣菩萨所说的那样去思惟,明白了之后即应随学慬哦瓦尊者,将此理落实于修行当中。

  辛四、思已当发取心要欲

  【如是思后,当发极大取心要欲。】

  “心要”是指佛法的精华。“取心要欲”,即摄取佛法精华的欲乐。

  这一段是确定“修习暇满义大”所应达到的修量,即“应当发起摄取佛法心要强烈的欲乐”。

  宗大师要求我们,在没有生起这种强烈的善法欲之前,必须努力精勤地思惟。因为思惟“暇身具大义”,是能引生“取心要欲”的无倒正因,所以,经过数数思惟而深刻认识到人身的价值之后,定能发起摄取佛法心要的强烈欲乐。

  对此,应像《入行论》所说那样,以人身摄取佛法的心要。

  【如《入行论》云:“与此工价已,令今作我利,于此无恩利,不应与一切。”又云:“由依人身筏,当度大苦流,此筏后难得,愚莫时中眠。”】

  《入行论》说:我供给这个身体锦衣美食,这样支付它工资后,现在必须让它为我成办利益;如果没有真实利益,那对这个身体,就不应该给它任何好处。又说:依靠人身这个宝筏,唯一应当度过生死大苦的瀑流,以后很难再得到这个宝筏,所以愚人千万不要在此大好的时机中放逸空过。

  有漏身遍体不净,没有丝毫精华。我们之所以用衣食来养护它,正是为了让它为我们成办究竟的安乐。倘若此身未能修习正法,则唯一是毫无意义的罪恶之身。所以,应当利用它日日夜夜求取佛法的精华。

  颂中“当度大苦流”,是决定人身的所作,即不应将此身浪费在其它地方,唯一应当依靠它来度过生死瀑流,也就是度越内心的烦恼瀑流。“此筏后难得”,是提醒我们必须立刻投入修行,因为以后很难再获得如此善妙的人身。“愚莫时中眠”:此处“眠”不是指睡眠,“时中眠”是指在大好的时机当中,不好好修习安乐之因而放逸空过,这就是眠的状态。寂天菩萨劝诫我们:千万不要这样放逸度日,理应摄取佛法的心要。凡是这里所引用的颂词,所有意义都落于“取心要”上。

  【又如博朵瓦《喻法》中云:“虫礼骑野马,藏鱼梅乌食。”】

  此外,博朵瓦在《喻法》中讲了四个比喻。

  一、“虫礼”:长年居住在地下的昆虫,有一天竟然钻出地面,一步步爬到佛陀的脚下,顶礼佛陀。

  二、“骑野马”:瞎子从未想过自己能够骑上野马。有一天瞎子墜落悬崖,竟然幸运地落在马背上,策马奔驰起来,瞎子高兴地唱起歌来。旁人问他为什么这么高兴,他回答说:“平日我连羊羔也不能骑,现在骑上了野马,岂不快乐!”

  三、“藏鱼”:后藏很少有鱼,有一个后藏人到拉萨后,终于尝到了鱼味。一顿暴食之后想要呕吐,他立即用鞋带系住脖子。旁人不理解他的举动就问,他说:“我回到后藏,从此再也尝不到鱼味,现在有幸能够好好吃上一顿,如果吐出来,就实在太可惜了!”

  四、“梅乌食”:一种用糌粑做成的食物。昔日藏地的穷人很难得到这种食物。一个穷人的小孩偶然得到了梅乌食,便万分爱惜地藏在身后,不料却被狗偷吃了,他伤心地哭了起来,旁人问他为何如此伤心,他说:“很难得到的食物,却被狗吃掉了,所以伤心。”

  以上四个比喻的涵义分别是:

  “昆虫礼佛”,是比喻能够以人身修持佛法非常稀有。如今我们能从“恶趣的深渊”爬至“人道的地面”,并且以智慧修习佛法,那就像昆虫竟然能爬到地面礼佛一样,非常稀有。所以,在此因缘际会之时,一定要善用如此宝贵的人身。

  “瞎子骑马”、“后藏人吃鱼”、“小孩得到梅乌食”,是比喻:得到人身的因缘很难值遇,在这因缘聚合之时,我们应当心生欢喜,善加珍惜,就像瞎子骑上野马般欢喜,又像后藏人吃鱼、小孩得到梅乌食那样珍爱重视,应像这样生起摄取佛法心要强烈的欲乐,不空耗人身。

  【应如是思,发起摄取心要欲乐。】

  应按上文所说的内容来思惟,发起摄取佛法精华的欲乐。这是此处修法的重点所在。

  庚三、思惟难得分四:一、难得之喻 二、难得之理 三、思已劝取心要 四、如是思惟之修量

  【第三,思惟极难得者。】

  第三,思惟暇满人身极其难得。

  辛一、难得之喻

  【如是暇身,如《事教》[56]中说:从恶趣死复生彼者,如大地土,从彼死没生善趣者,如爪上尘;从二善趣死生恶趣者,如大地土,从彼没已生善趣者,如爪上尘。故从善趣恶趣二俱难得。】

  这样的暇满人身,很难再获得。如《律本事》中所说:从恶趣死后又转生恶趣的有情,多如大地的尘土,从恶趣死后转生善趣的有情,少若佛陀指甲上的灰尘;从善趣死后投生恶趣的有情,多如大地的尘土,从善趣死后又转生善趣的有情,少若佛陀指甲上的灰尘。因此,从善趣和恶趣死后转生为人的机会非常渺小。

  这里是以大地土和爪上尘二者数量之悬殊,来比喻六道有情死后很难获得人身。众多经典当中都宣说过人身难得的比喻,如《华严经》、《法华经》、《涅槃经》、《无量寿经》、《般若八千颂》、《广大游戏经》、《别解脱经》等。

  辛二、难得之理分二:一、从因的角度成立 二、从果的角度成立

  壬一、从因的角度成立分二:一、真实 二、遣疑

  癸一、真实

  【若作是念:彼由何故,如是难得?】

  如果这样想:暇满人身为何如此难得呢?

  论中从三个方面作回答。

  【如《四百颂》云:“诸人多受行,非殊胜善品,是故诸异生,多定往恶趣。”谓善趣人等,亦多受行十不善等非胜妙品,由是亦多往恶趣故。】

  就像《中观四百论》所说:“人们多数都是行持不善业,所以诸凡夫死后多数决定趣入恶道。”这是说,因为善趣的人类等,多数也都行持十不善业等不善品,因此死后多数也都是趣入恶道。

  此段是通过人类等普遍造集十恶业,而成立多数人都将失去人身,堕入恶趣。

  【又如于菩萨所起嗔恚心,一一刹那尚须经劫住阿鼻狱。】

  又比如对菩萨起嗔恚心,随起多少刹那的嗔心,就需要经历这么多的劫数住在阿鼻地狱当中。

  《入行论》说:“博施诸佛子,若人生恶心,佛言彼堕狱,长如心数劫。”《最极寂静神变经》中说:“妙吉祥,若菩萨于菩萨所,发起嗔心,发起慢心,起时即彼自言我当经劫住于地狱。”

  这是通过对菩萨起嗔心为例,说明人类极易造下严重的罪业,由此罪业将导致长劫住在恶趣而不得人身。

  以上二者皆由“造集新罪”的角度,来成立人身难得之理。以下再由“宿业未消”来成立。

  【况内相续,现有往昔多生所造众多恶业,果未出生,对治未坏,岂能不经多劫住恶趣耶?】

  何况人们内心当中,现在还有过去多生以来所造集的许多恶业,这些恶业的果报尚未产生,又不曾以对治力破坏罪业的种子,那怎能不经多劫住在恶趣中呢?

  无始至今,在无边漫长的时间中,我们不知造下了多少罪业。想想自己贪嗔痴的恶习之重,即便在今生短短一天当中都要造下许多罪业,由此即可比量推知,自己往昔无量生中,以三毒烦恼造下的罪业必定无量无边,就像《行愿品》中所说:“假使罪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无法容受。”现在既然相续中存在如此多的罪业,而且果报也尚未成熟,又未曾以四种对治力破坏罪业种子,那么,这些罪业定将成熟恶趣的果报,而且以其数量之多、罪业之重,必定会使我们长劫住在恶趣。

  【如是若能决定净治往昔所造恶趣之因,防护新造,则诸善趣虽非希贵,然能尔者实极稀少。若未如是修则定往恶趣,既入恶趣则不能修善,相续为恶,故经多劫,虽善趣名亦不得闻,故极难得。】

  如是对过去生中所造下的恶趣之因,若能决定以四力忏悔净治,并且防止未来再造新罪,那么诸善趣虽然也不是很稀有珍贵,但是能够这样做的人实在非常稀少。如果不这样修治,就必定会趣入恶道,一旦趣入了恶趣,就无法修习善法,只有相续不断地造恶,因此经过许多大劫,即使善趣的名称也听不到,何况修集善趣之因,所以那时想要再得到人身已非常困难。

  【《入行论》云:“我以如是行,且不得人身,人身若不得,唯恶全无善。若时能善行,然我不作善,恶趣苦蒙蔽,尔时我何为?”】

  《入行论》说:以我如此放逸的行为,来世将得不到人身;如果得不到人身而转生恶趣,那只有造作恶业,完全没有善行。如果现在具足人身有能力行善的时候,我却不努力行持善法,一旦堕落恶趣被剧苦障蔽,那时我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未能作诸善,然已作众恶,经百俱胝劫,不闻善趣名。是故薄伽梵,说人极难得,如龟项趣入,海漂轭木[57]孔。”】

  在恶趣中非但不能行善,反而造下许多恶业,如此纵然经过一百俱胝劫,也听不到善趣的名称,何况转生善趣。所以,佛陀在《杂阿含经》等经典中说:人身非常难得,就像盲龟的颈项要穿入漂浮在海中轭木的孔隙一样困难。

  “盲龟值木”的比喻,是说明从恶趣死后转为暇满人身的可能性很小。盲龟在海底每一百年才浮出海面一次,而轭木在茫茫大海中四处漂浮不定,盲龟没有能看见轭木的眼睛,轭木也没有寻找盲龟的心,所以盲龟浮出海面,其颈项恰好穿入轭木孔隙的机率,几乎是零。暇满人身就如同盲龟值木这般难得。

  【“虽刹那作罪,尚住无间劫,况无始生死,作恶岂善趣。”】

  《入行论》说:即便是在一刹那间造作重罪,尚且要在无间地狱中长住一劫,何况无始生死以来不断地作恶,如此怎能转生善趣呢?

  癸二、遣疑

  【若作是念:由受恶趣苦,尽昔恶业已,仍可生乐趣,故非难脱也。】

  如果有人想:通过感受恶趣苦果而消尽往昔的恶业之后,仍然可以转生安乐的善趣,因此要从恶趣中脱离并不困难。

  这是以“受苦消业”来成立恶趣并非很难脱离,下文即以在恶趣中受苦时仍需时时造恶,破除这种观点。

  【即受彼苦之时,时时为恶,从恶趣没后,仍须转恶趣,故难脱离。如云:“非唯受彼已,即便能脱离,谓正受彼时,复起诸余恶。”】

  因为即便是在感受恶趣苦果的同时,仍会时时造作新的恶业,以至于从恶趣死后,仍然必须转生恶趣,所以很难脱离。就像《入行论》中所说:并不是仅仅感受恶趣苦果之后,便能脱离,因为正在感受恶趣痛苦之时,又会造作其它恶业。

  譬如:狼在感受旁生果报的同时,仍要依赖杀生活命,由于一生所造杀业无数,死后必定又堕入恶趣,很难得到殊胜人身。又如:炮烙地狱的众生,由于粗猛的淫欲罪业而招感烧红的铁柱变现成美女,当彼等被淫欲的业习驱使而拥抱“美女”时,却惨遭烈火焚身的痛苦。复活之后又忘记此苦,再次抱向铁柱,如此周而复始地以淫欲造诸恶业。因此,堕落得越深,则越难脱离。古人常说:“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正是这个道理。

  壬二、从果的角度成立

  暇满人身很少出现,因为:地狱、饿鬼、旁生当中,越是后后,有情的数量越少;与旁生相比,人类的数量更为稀少;人类之中,生在暗劫者和生在光明劫者相比,后者更为稀少;同样生在光明劫中,生在佛法不兴盛时期者和生在佛法兴盛时期者相比,后者更为稀少;了知佛法的人类当中,不通达佛法扼要的人与通达的人相比,后者更为稀少;通达佛法扼要者中,不实修的人与实修的人相比,后者更为稀少;实修者中,未证悟的人与证悟的人相比,后者更为稀少。

  由以上根据便知,暇满人身非常稀少,而依靠此暇身修行成就的人,更是像林中的如意树、天中的帝释、人中的转轮王、众山中的须弥山一般,极其稀有。在《华严经》、《法华经》、《涅槃经》、《菩萨藏经》、《别解脱经》等中,也通过佛陀出世与佛法难闻,来说明暇满人身极为难得的道理。

  辛三、思已劝取心要

  【如是思惟难得之后,应作是念而发欲乐摄取心要,谓若使此身为恶行者,是徒耗费,应修正法而度时期。】

  以上通过因果两个角度思惟暇满难得之后,应当这样思惟来引发欲乐,摄取三士道的心要,也就是要思惟:如果让这个暇身造作各种恶业,则是白白浪费,所以应以此身修行正法来度过分分秒秒。

  【如《亲友书》云:“从旁生出得人身,较龟处海遇轭木,孔隙尤难,故大王应行正法令有果。”】

  如《亲友书》中说:从旁生中脱离之后获得人身,要比深海中的盲龟值遇轭木的孔隙更难,所以大王应当利用如此难得之人身行持正法,以成办果利。

  在这一颂当中,龙树菩萨以盲龟值木的比喻教诫乐行王,应当利用极其难得之人身修行正法。下面龙树菩萨再从反面,以“金器纳秽”的比喻,显示依靠人身造恶的愚痴。

  【“若以众宝饰金器,而用除弃吐秽等,若生人中作恶业,此极愚蒙过于彼。”】

  如果有人用珍宝装饰的金器来装垃圾、唾液,甚至不净物等,人们都会认为这个人非常愚蠢。同样,有幸得到宝贵的人身,却用此珍宝人身造作杀盗淫等恶业,这种愚痴远远超过了前者。

  “众宝饰金器”,即以各种珍宝装饰的纯金容器,不但容器本身是以纯金制成,不杂其余材质,而且用钻石、蓝宝石、珍珠、玛瑙等各种珍宝装饰,所以这样的金器极其珍贵、价值连城。

  从正面来说,我们如果得到了众宝严饰的金器,必定会小心翼翼地保护,而不忍心损坏或染污它。如今具足八暇十满的人身,用十万个金器也无法换取,更应珍重爱惜,不要让它沾染罪业。

  【《弟子书》中亦云:“得极难得人身已,应勤修证所思义。”】

  《弟子书》中也说:获得极其难得之人身后,就应当利用它日夜勤修所希求的果位。

  “所思义”,是指心中所希求的解脱果位和无上菩提果。

  辛四、如是思惟之修量

  思惟暇满难得,应达到如下的修量。

  【此又如大瑜伽师谓慬哦瓦云:“应略休息。”答云:“实当如是,然此暇满,实为难得。”】

  大瑜伽师曾对慬哦瓦尊者说:“你应该稍作休息。”尊者回答:“理应如此,但是这个暇满人身实在太难得了!”

  【又如博朵瓦云:“如昔坌宇有一雕房,名玛卡喀,甚为壮丽,次为敌人所劫,经久失坏。有一老人因此房故,心极痛惜。后有一次闻说其房为主所得,自不能走,凭持一矛逶迤而至,如彼喜曰:‘今得玛卡喀,宁非梦欤!’今得暇满,亦应获得如是欢喜而修正法。”】

  又应如博朵瓦所说:譬如从前在坌宇地方,有一座名叫玛卡喀的雕房,非常壮观美丽,后来雕房被敌人侵占,时间一久便渐渐颓坏了。有一位老人对这座雕房非常眷恋,因此心中甚感悲痛、惋惜。后来,有一次他听说雕房已重归原主,老人虽然行动不便,却仍拄着一根手杖,蹒跚地走到这座雕房前,无比欢喜地说:“今天又重得玛卡喀,这不是在做梦吧!”我们今天获得暇满人身,也应当如此欢喜地修行正法。

  【乃至未得如是心时,应勤修学。】

  乃至没有获得如此珍惜和欢喜的心时,应当精勤修学“暇满难得之义”。

  “如是心”有二:一者,是像慬哦瓦尊者那样生起对人身无比珍惜的心,由于人身如此难得,故每毎念及人身难得,便不舍得浪费一分一秒,昼夜精进行善;二者,是如同老人重得“玛卡喀”的欢喜心。由于多劫中不得暇满人身,如今竟能获得,应当欢喜庆幸而行正法。

  庚四、摄义分三:一、具有四种差别的修行之相 二、劣慧者将护修习之相 三、如何修习暇满

  辛一、具有四种差别的修行之相

  【如是若于暇身能发一具相取心要一欲乐,须思四法。】

  对暇满人身如果想要发起一种具相的摄取心要之欲乐,就必须思惟以下四种法,即:必须修行、堪能修行、今生即须修行、现在即须修行。

  以下逐一解释。

  【其中须修行者,谓一切有情皆唯爱乐而不爱苦,然引乐除苦亦唯依赖于正法故。】

  其中,所谓“必须修行”,即由于一切有情都只喜爱安乐而不想要痛苦,但是要获得安乐、遣除痛苦也唯有依靠修行正法,所以必须修行。

  【能修行者,谓外缘知识、内缘暇满,悉具足故。】

  “堪能修行”,即由于外缘的善知识和内缘的暇满人身都已具足,所以堪能修行。

  【此复必须现世修者,现世不修,次多生中暇满之身极难得故。】

  “今生即须修行”,即因为如果今生不修行,以后多生当中便很难再得到暇满人身,所以今生就须修行。

  【须于现在而修行者,谓何日死无决定故。】

  “现在即须修行”,即因为自己哪一天会死根本无法确定,所以现在就须修行。

  上述这四种法都是所应思惟的内容,以下具体说明。

  首先应当思惟:我喜爱安乐、厌恶痛苦,然而,若要获得善趣的安乐、远离恶道之苦,就必须修习下士道,此外没有其它方法。进一步若欲获得解脱的安乐、远离轮回的痛苦,必须修习中士道,否则必定无法出离轮回。最后若要让自他一切有情获得佛果的大安乐、远离一切痛苦,则必须修习上士道。因此,无论想要获得何种安乐、远离何种痛苦,都必须依靠这个人身修行正法,才能成办。

  其次,应当思惟:离苦得乐必须依赖修法才能成办,但我是否有能力修法呢?决定能修。因为:修行的外在助缘——善知识,已经具足,而修行的内在主因——人身,如今也已获得。我既不是恶趣众生,也不是耽著妙欲或禅乐而无法修行的天人;我生在有四众游行的中国,而非边地,所以有机缘听闻正法;我的六根健全,能够理解法义、了知取舍之处,并且堪能精进修行;我不曾自作或教他作五无间罪,没有严重的罪业障碍修行,所以有希望成就戒定慧,得到解脱;在信解方面,我对教法具足信心,所以肯定能够趣入修行。

  这样思惟之后,就可以确定自己具足修行的条件,而能生起“我决定能修行”的自信心。这种信心并不是由他人决定,也不需要问别人,更不是自己随意安立的,而是通过如理观察之后所得到的结果。

  复次,应想:既然我能修行,那能否今生不修,等到来世再修呢?决定不行。因为今生如果错过了修行良机,来世就很难再得到人身,而得不到人身就决定没有修行的因缘,所以今生即应投入修行。

  最后应想:若今生即须修行,那能否等到一年、一个月或者三天后再修呢?决定不能。因为自己何日会死,谁也无法决定,所以必须即刻修行。

  【其中第三能破推延于后生中修法懈怠。第四能破虽于现法定须修行,然于前前诸年月日不起修行,而念后后修行亦可,不趣懈怠。总摄此二为应速修,作三亦可,是则念死亦与此系属,然恐文繁至下当说。】

  其中,以第三种思惟能破除“推延到后世再修法”的懈怠,以第四种思惟能破除“虽然今生必须修行,但是在前前的数年、数月、数日当中不发起修行,心想以后再修行也可以,而不立刻趣入修行”的懈怠。总之,可将第三和第四归摄为“应当速修”,这样四法也可作成三法(必须修行、堪能修行、必须速修),如此则“思惟死亡无常”也和“必须速修”相关,但这里唯恐文字繁多,故不多说,到下士道时,将对死亡无常的法要广泛宣说。

  【如是若由种种门中正思惟者,变心力大,故应思惟如前所说。】

  这样,如果能从各种角度如理思惟,转变心相续的力量就会很强大,所以应当思惟前述内容。

  虽说应当通过多种角度思惟,但对于智慧稍微低劣的人,不宜广说众多教理,应当相应其根机,直接以归纳要点的方式简明宣说,使他们容易掌握修行的要点并且行持。以下具体宣说。

  辛二、劣慧者将护修习之相

  【若不能者,则应摄为,如何是为暇满体性、现竟门中利大道理、因果门中难得道理,随所相宜从前说中,取而修习。】

  若不能通过各种角度思惟,则应将思惟的内容归纳成三个方面:一、什么是暇满的体性;二、现竟门中利大道理;三、因果门中难得道理。然后按照这三个方面,从前述内容当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修习,这样就容易掌握要点。

  “现竟门中利大道理”,即观待暂时增上生与究竟决定胜,暇满人身义利重大的道理。

  以下分别解释“因果门中难得道理”。

  【其中因门难获得者,谓仅总得生于善趣,亦须戒等修一净善,特若获得暇满具足,则须净戒而为根本,施等助伴,无垢净愿为结合等,众多善根。现见修积如是因者极为希少,比此而思善趣身果,若总若别皆属难得。】

  其中,“从因的角度宣说难得之理”,即:总的来说,仅仅是要获得一般的善趣人身,也需要持戒等修习一分清净的善法;特别若要获得具足暇满的人身,就更需要以清净戒作为根本,以布施等作为助伴,结合无垢净愿等,必须具足众多善根。然而,观察现实的情况就会发现,修集这些善因的人非常稀少。我们由这个“因”的情况比量思惟,即可推知“果”的善趣人身不论一般或者特别,都很难得。

  【由果门中难获得者,观非同类诸恶趣众,仅得善趣亦属边际,观待同类诸善趣众,殊胜暇身极属希少。】

  “从果的角度宣说难得之理”,即从两个方面来说:观待不同类的恶趣众生,如地狱、饿鬼、旁生等,仅仅获得善趣人身的比例也几乎是零;观待同类的善趣众生,殊胜的暇身尤其稀少。这是从观待异类和同类众生两个方面,成立暇满人身极为难得。

  最后,宗大师鼓励我们:

  【如格西铎巴云:“殷重修此,余一切法由此引生。”故应励力。】

  正如格西铎巴所说:“殷重修习暇满,其余一切善法都会由此引生。”所以应当努力用功。

  古德有这样的教诫:“在修行上,自己的心若对一个法有所体会,自然就会引起其它一切修法。”因此,道次第修行的第一步相当关键,若能对此善加修习,则对后面的一切修法都有很大的帮助。

  辛三、如何修习暇满

  修习“暇满”的加行,就是上述“洒扫住处”一直到“供曼陀罗而祈祷”等六种。此处再强调最后二种:其中,第五种加行,即须以七支积资净障作为能生证道之助缘,在这个基础上再去修习所缘行相的正因,就容易生起观察修的觉受。第六种加行——资粮田前供曼陀罗并祈祷三事,就是祈祷传承上师加持自己,能迅速灭除空耗人身、不取心要的颠倒心,速能发起珍惜人身、摄取心要的无颠倒心,以及远离修法的内外障缘。

  接着,在进入正行修法之前,首先必须确定所修所缘境的数量和次第。以“暇满”的修法来说,决定的数量有三个:暇满的体相、暇满义大与暇满难得,其中“体相”是八暇十满,共有十八个,“义大”分为暂时与究竟二门,“难得”分为因果二门。其次,应决定次第,即先观察暇满的体相,然后思惟义大,再思惟难得,这就是观察修暇满的次第。正行修法之前,必须发誓依照这样的数量和次第来修,不能随意变更。

  正行修法之时,应当具足正念正知,按照既定的数量和次第,毫无增减地修习。所谓观修暇满,就是以心再三观察前文所说的法义,这样将护观察,就叫做修。只有依靠这样反复地观察修,才能猛利恒常改变自心,直到生起摄取心要的猛利欲乐之时,才算达到了修量。“暇满”修量的比喻,就是像慬哦瓦尊者那样万分珍惜的心和老人重得玛卡喀的欢喜心。

  宗大师将修习暇满的扼要归纳在《摄颂》当中:

  八难既离十圆满,小大显密总能修,

  后恐此身难再得,愿受心要求加持。

  “八难既离十圆满”,即须忆念自己现在已得八暇十满之人身;“小大显密总能修”,即应思惟暇满人身的义利重大,不论大小、显密诸乘,依靠暇身都能圆满修行;“后恐此身难再得”,即须忆念暇满难得,而珍惜宝贵人身;“愿受心要求加持”,即于资粮田前祈求加持发起摄取心要的欲乐。

  佛教任何一个宗派的修行人,都有必要观修“暇满”,这种前行修法,对任何宗派的修行都有助益。

  以净土宗为例,净宗第十二祖彻悟大师曾开示:“世之最可珍重者,莫过精神;世之最可爱惜者,莫过光阴。一念净,即佛界缘起,一念染,即九界生因,凡动一念,即十界种子,可不珍重乎?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可不爱惜乎?苟知精神之可珍重,则不浪用,则念念执持佛名。光阴不虚度,则刻刻熏修净业。……如是珍重,如是爱惜,则心专而佛易感,行勤而业易精。果得真生净土,亲见弥陀,时承开示,面奉慈音,妙悟自心,深证法界,延一念为长劫,促长劫为一念,念劫圆融,得大自在。得非自食其珍重爱惜之报乎?”净土行人,如果能将观修暇满作为净土修行的助伴,一定会有极大的助益。修其他法门者,也应这样理解。

  “对有暇身劝取心要”上文已经讲解完毕,下面开始宣说“以暇满人身如何摄取心要的道理”。

  思考题

  亲近善知识

  22、为什么首先要思惟依止善知识的胜利?

  23、教典说“供养上师等同供养一切佛”,又说“供养上师映蔽供养一切佛的福德”,这两种说法的根据分别是什么?二说不同,是否成为相违?

  24、从什么角度说观修上师胜过观修本尊?

  25、《五次第加持品》说:“舍弃一切供养后,唯一供养上师尊。”其密意是什么?

  26、什么是“万法归一,一摄一切”的修要?

  27、生起真实敬信的量是什么?

  28、平常恒时忆念上师将获得何种利益,请一一说明。

  29、祈祷上师会获得何种殊胜利益?

  30、具体说明祈祷的因与义。

  31、是何种缘起力使仲敦巴以居士身而成为万千僧众之顶严?

  32、对于上师需要如何作三门礼敬?观师为佛有何种利益?

  33、呵斥、轻蔑上师会引生何种过患?

  34、对于呵斥上师的罪业,应以何种方便忏悔?

  35、经藏中说:“有多少与善说相应,就有那么多是属于善;有多少与善说不相应,就有那么多是属于不善。”阐述此金刚句的涵义,并以理成立“违背上师善说成为不善。”

  36、依《时轮金刚续》,说明对于上师忿恚的过患。

  37、分别说出分别上师过失、视上师为凡庸、浪费上师资财的过患。

  38、扰乱上师心意有何种等流果及异熟果?

  39、如何以理对治视上师为凡庸的邪分别?如何观想上师的一切行为?

  40、为什么以思惟功德将会现前信心?

  41、是否一切上师都是佛陀?为什么?

  42、为什么凡夫需要以教理成立“上师是真佛”?

  43、如何以观待理成立“上师是真佛”?

  44、如何以作用理成立“上师是真佛”?

  45、以证成理成立“上师是真佛”:

  (1)如何以果因成立?(2)如何以自性因成立?

  (3)如何以不可得因成立?

  46、法尔道理包括哪几个侧面?四个侧面如何成立“上师是真佛”?其侧面有何不同?

  47、“上师不是断尽过失的佛陀,以具有诸多过失显现故”,对此以理破斥,并以六个比喻说明。

  48、“上师不是圆满功德的佛陀,以佛功德不显现故”,对此以理破斥,并以针眼喻、幻化喻、瑜伽士喻、鬼神喻说明。

  49、有人说:“你们强调弟子应一切依从上师,这与四依法中‘依法不依人’相违。”对此应如何解释?

  50、为什么说一切安乐与功德都是上师赐予?为什么说师恩胜过佛恩与父母恩?

  51、为什么要着重对于善知识以胜妙资财多作奉献?

  52、什么是如教修行?

  53、什么是亲近?为什么说供献财物、身语承事和如教修行是亲近的无倒加行?以这三种加行,我们希求何种结果?

  54、为什么如教修行是三种加行中的最主要者?

  55、如何将亲近善知识的修行归摄在修心上?如果不在心地上修依止法将导致何种结果?

  56、如何能得亲近善知识的圆满果?

  修习轨理

  1、说出六加行的名称。

  2、洒扫时应当如何观修?

  3、佛在经中宣说的洒扫利益有哪五种?

  4、以理成立需要洒扫处所和安布身语意像。

  5、解释“供具无谄诳”的意义。

  6、以如法威仪安住后除风的理由是什么?

  7、为什么安坐后首先要皈依和发心?“皈依和发心决定会与相续和合”的意义如何?

  8、为什么皈依发心之后要明观资粮田?

  9、说出修法必需积资净障的理由。

  10、说明身礼、语礼和意礼的差别。

  11、说明世间供与出世间供的差别。

  12、供养与敬礼的等起和境分别是什么?

  13、悔罪支当中,罪的因、自性和事分别是什么?忏悔的方法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14、随喜的境是什么?随喜的修法需具足哪两个条件?与所随喜的善根相比,各在何种情况下,随喜获得超胜、等量及下劣的福德?

  15、在回向支当中,说出所回向、回向者、回向心、回向处及回向的作用。

  16、对七支如理作意的条件是什么?

  17、七支如何摄为四支、三支、二支及一支?

  18、祈祷的三事分别是什么?

  19、什么是修?

  20、修的必要是什么?

  21、何为修法不善?其过患如何?

  22、修法前与修法时应当如何决定?

  23、以亲近善知识为例,说明应当如何修正行?

  24、应当如何修结行?

  25、初修为何不宜每次修时过长?

  26、不急不缓的意义如何?其利益如何?

  27、未修中间应当如何行持?为何说座间参阅显说此法经论、数数忆持为下座修之主要者?什么是以三合而引导?

  28、密护根门之中:

  (1)以何者防护?(2)防护何者?(3)从何处防护?

  (4)如何防护?(5)守护根与以六根防护有什么差别?

  (6)取行相与取随好有什么差别?(7)防护的目的何在?

  29、正知而行的意义可以从哪两个方面来理解?

  30、五种行动业分别是哪些?为什么叫做行动业?

  31、五种受用业分别是哪些?

  32、请具体说明于十种事应如何正知而行?

  33、为什么说“若能正知而行,则现法中不为罪染,没后亦不堕三恶趣,诸道证德未获得者,即住能得正因资粮”?

  34、饮食之量为什么不能太多与太少?

  35、相宜消化而食有何利益?不相宜而食有何损害?

  36、爱著饮食的对治法是什么?

  37、(1)什么是由受用因所生的过患?

  (2)什么是由食物消化所生的过患?

  (3)什么是由追求饮食所生的过患?

  38、如何善思惟而后饮食?

  39、解释:

  应知饮食如医药,无贪嗔痴而近习,

  非为骄故非慢故,非壮唯为住其身。

  40、悎寤瑜伽的修时与修后各是指什么?

  41、睡眠的时间和利益各是什么?

  42、如何作狮子卧?为什么要作狮子卧?狮子卧有什么利益?

  43、什么是光明想?作光明想有何种效果?

  44、以正念而眠的意义如何?有何种效果?

  45、什么是眠时正知?以此有何种效果?

  46、起想有哪三种?各有何种效果?

  (以下是“破除于此修轨邪执分别”的问题)

  47、“此修轨”是指什么?何种人会有此邪执?其立宗如何?

  48、解释“此依先闻如理作意起,修正作意真义境智生。”

  49、如何以理成立“思择修与安住修二俱须要”?

  50、为什么说修慧是从思慧产生?

  51、为什么说“于修闻思最要”?

  52、未通达闻思修之扼要将会产生哪两种现象?

  53、以理成立修与修成不同。

  54、解释“修”的涵义。

  55、为什么说“若说将护与修二事相违,是可笑处”?

  56、为什么以“分别皆成佛障碍”的邪执将会成为障碍敬重教典以及令圣教隐没?

  57、于何境应当思择修?其根据是什么?其比喻是什么?

  58、于何境应当安住修?其根据是什么?

  59、若说“凡智者唯应观修,凡孤萨黎唯应止修”,对此应如何遮破?

  60、说出必须由观察而修习的理由。

  61、若说“以观慧极多思择而修习,则能障碍专注一缘之三摩地”,对此如何遮破?

  62、为什么说以观察修能遣除三摩地的违缘?

  63、大善巧的先觉上师们是如何传授道次第教授的?

  64、为什么说略摄所修之事另作引导文也不相违?

  65、对此观察修的修习道理获与未获定解,将会导致哪两种不同结果?

  暇 满

  1、八无暇是哪些?为什么说这八种属于无暇?闲暇的意义是什么?

  2、五种自圆满是哪些?“业未倒”和“信依处”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称这五种是自圆满?

  3、五种他圆满是哪些?“教住”和“随教转”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称这五种是他圆满?

  4、为什么说观待毕竟而言暇满人身具有大义?

  5、为什么说观待现时而言暇满人身具有大义?

  6、解释颂词:

  (1)得何能下种,度生死彼岸,妙菩提胜种,胜于如意珠,

  功德流诸人,谁令此无果?

  (2)若众善富人,由无量劫得,愚故于此身,未略集福藏,

  彼等趣他世,难忍忧恼室,如商至宝洲,空手返自家。

  解释颂词中加点词句的涵义。

  (3)若我解是义,愚故仍退屈,至临命终时,当起大忧恼。

  (4)难得利益地,由何偶获得,若我如有知,仍被引入狱,

  如受咒所蒙,我于此无心,何蒙我未知,我心有何物?

  7、思惟暇满义大后,应当发起何种无颠倒心?

  8、解释《喻法》中比喻的涵义:

  虫礼骑野马,藏鱼梅乌食。

  9、以何种根据可成立暇满人身极为难得?

  10、如果说“在恶趣受苦消尽宿业后即可得人身,所以恶趣不难脱离”,对此应如何回答?

  11、思惟暇满人身难得,应当发起何种无颠倒心?

  12、要发起摄取心要的欲乐,应当思惟哪四种法,并且如何思惟?

  13、劣慧者应当如何修习暇满?

  --------------------------------------------------------------------------------

  [1] 果因:以果为根据而成立的理论。“因”即根据或理由。

  [2] 坚固:菩萨的异名。

  [3] 此科判系本讲记所拟。

  [4] 安布:安放、布置。

  [5] 身语意像:身的所依——佛像,语的所依——经典,意的所依——佛塔。

  [6] 支分:藏文译本中有“支分”一词,所以宗大师在此特作解释。

  [7] 二乘有学及无学:声闻有学是指三果、四向——一果、二果、三果以及一果向、二果向、三果向、四果向,声闻无学即四果阿罗汉;缘觉有学唯一果向,其无学即辟支佛。

  [8] 不定聚:依照众生根机的差别,分类聚集,可有三类,即“邪定聚”、“正定聚”、“不定聚”。所谓不定聚,即其性正邪未属,遇善缘则成正定聚,遇恶缘则成邪定聚者,由于不定的缘故,而称为不定聚。

  无论如来说法与否,邪定聚众生始终无法了知,正定聚众生都能了知,唯独不定聚众生可以因如来说法而成为正定聚,能了知正法,所以,佛陀决定为不定聚众生转正*轮。

  [9] 将护:藏文直译,观察后护持。

  [10] 行相:心内映现影像之状态。

  [11] 常委行:恒常恭敬行持。

  [12] 委重:委细殷重,藏文中意为恭敬。

  [13] 无覆无记:对解脱不形成障碍的非善非恶之性。

  [14] 三衣:祖衣、七衣、五衣。

  [15] 经行:在一定场所中,往复回旋地行走。通常在饭后疲倦或坐禅昏沉瞌睡时,即起身经行,是一种调节身心的安静散步。

  [16] 同法:共内道法。

  [17] 十二分教:佛经的十二部类,如契经、重颂、孤起颂、因缘等。

  [18] 中夜:印度的夜间区分为初中后三个时段,初夜即午后八时顷,中夜为子夜十二时顷,后夜为晨四时顷。

  [19] 九心:内住、续住、安住、近住、调伏、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平等性等九种住心。将在奢摩他一章中详述,此处不再赘述。

  [20] 三摩地:为梵语,汉译等持,谓众生心行,能修此定,心则端直,安住一境而不动。

  [21]“三业”有讹误,应改为“三门”。

  [22] 施者施主:“施者”,指实行或执行布施的人;“施主”指布施的财物主。

  [23] 悎寤瑜伽:“悎寤”即觉悟的意思;“瑜伽”即相应之义,《瑜伽师地论》云:“言瑜伽者,受持、读诵、问论、抉择、正修加行。”

  [24] 种性之主:龙树菩萨对乐行王的称谓。

  [25] 五盖:“盖”即盖覆之义,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盖覆心性,令善法不生。“五盖”分别是贪欲盖、嗔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盖。

  [26] 二精进:恒常精进与恭敬精进,《瑜伽师地论》译为“常委加行”。

  [27] 圣言:佛经。

  [28] 释:解释佛经的论典。

  [29] 真义境智:现证真实胜义境的无漏智慧。

  [30] 四种正理: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

  [31] 异生:凡夫的异名,由于凡夫在六道轮回中,感受种种别异的果报,又因种种变异而生邪见造恶,故称为异生。

  [32] 初禅未到定:在上界的八地各有根本定和近分定,其中,初禅的近分定又称为“未到定”,即未到根本定之义。

  [33] 欲地:三界之一的欲界,是具有淫食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至人界的四大部洲,下至八大地狱等,都属于欲界的范围。

  [34] 入大地:九住心当中的最后第九住心,又称为“欲心一境”。如果恒时修习“欲心一境”,身心就会得到轻安,这时心很自在,犹如已被驯服的良马,能自在安住任何善所缘,此时才能产生修所成慧。

  [35]《波罗蜜多释论·明显文句》:印度法友论师所造《现观庄严论》的注释。

  [36] 孤萨黎:修行者。

  [37] 敬母阿阇黎:马鸣菩萨。

  [38] 简择:决断疑惑,分别其理。

  [39] 如所有性:一切染净法中所有真如。

  [40] 尽所有性:诸杂染清净法中所有一切品别边际。

  [41] 择法:择,即拣择。谓以智慧观察诸法时,善能简别真伪,而不谬取虚伪之法。

  [42] 等持:梵语三摩地,是定的别名。即心安住一境而平等维持之义。

  [43] 大车释论:此处是指《瑜伽师地论·声闻地》。

  [44] 烦恼:根本烦恼,其本体可分为贪、嗔、痴、慢、见、疑六种。

  [45] 随惑:随烦恼,即随根本烦恼而起的烦恼。《俱舍论》说,随烦恼有十缠、六垢、放逸、懈怠及不信等十九种,《杂事律》中宣说有不喜、打呵欠等二十四种。

  [46] 黑业:四业之一,是暗黑不净之恶业,能招感暗黑不净的苦果。《大智度论》说:“黑业者,是不善业果报地狱等受苦恼处,是中众生以大苦恼闷极,故名为黑。”

  [47] 白净业:指一切善业,因为善业是清净鲜白之法,又能招感清白无垢之果,故名白净业。

  [48]《摄功德宝》:又名《般若摄颂》,宋译名为《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49] 騃:同呆。

  [50] 游行:遍历修行,巡行各地参禅闻法,或说法教化。

  [51] 第四静虑广果天:色界第四禅天八天中第三天之名。此为凡夫在色界天中所能投生的最胜之天,故名广果天。

  [52] 处于一分:《俱舍论》云:无想有情居在何处?居在广果。广果天中有高胜处,如中间静虑,名无想天。

  [53] 菩提座:印度金刚座。

  [54] 六界:空、风、火、水、地、智慧界。

  [55] 圣勇:马鸣菩萨。

  [56]《事教》:又名《律本事》。

  [57] 轭木:驾车时搁在牛马颈上的曲木。

返回目录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