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3 菩提道次第系列——下士道(一)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6日
来源: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3 菩提道次第系列——下士道(一)

 

  道前基础

  道次引导

  下士道

  念死无常

  三恶趣苦

  皈依三宝

  由依何事为皈依因

  由依彼故所皈之境

  由何道理而正皈依

  既皈依已所学次第(见讲记四)

  思考题

  道前基础·道次引导

  下面开始宣说“以暇满人身如何摄取心要的道理”。

  己二、如何摄取心要之理分二:一、于道总建立发决定解 二、正于彼道取心要之理

  【第二,如何取心要之理分二:一、于道总建立发决定解;二、正于彼道取心要之理。】

  首先是说“对道的总体建立,发起决定的胜解”,其次是讲“真实对三士道摄取心要之理”。

  庚一、于道总建立发决定解分二:一、三士道中总摄一切至言之理 二、显示由三士道如次引导之因相

  【初中分二:一、三士道中总摄一切至言之理;二、显示由三士门如次引导之因相[1]。】

  【今初】

  首先宣说三士道中完全含摄一切佛陀至言的道理。

  辛一、三士道中总摄一切至言之理分四:一、一切至言摄于成办二种利义之理 二、一切至言摄入三士道法类之理 三、三士名称的出处 四、断除疑惑

  壬一、一切至言摄于成办二种利义之理

  【佛初发心,中集资粮,最后现证圆满正觉,一切皆是为利有情,故所说法一切亦唯为利有情。如是所成有情利义,略有二种,谓现前增上生及毕竟决定胜。】

  佛陀最初发菩提心,中间积集福慧二种资粮,最后现证圆满正等觉,此初中后的一切发心和行为都是为了饶益有情,因此成佛之后,佛陀所说的一切教法也唯一是为了利益有情。如是所成办的有情利义略摄有二种,就是暂时增上生的善趣和究竟决定胜的三乘解脱。

  为什么说佛在因地和果地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饶益有情呢?这就要从菩萨最初的动机说起。佛在因地时,由于见到有情的苦难而生起大悲,由大悲心的推动,而想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又因为见到菩萨和声缘罗汉都无法任运无间地饶益有情,而唯有断证功德圆满的佛陀才能如是成办有情的利义,故而发起“为利有情誓愿成佛”的愿菩提心。此后菩萨更付诸行菩提心,精勤修集二资,如此勤苦地行持六度万行,都是为了饶益有情。因此,成佛后也必定唯一行持饶益有情的事业——转妙*轮,如此便能以理成立“佛的一切至言都是唯一为了饶益有情”。

  既然佛所说的一切至言唯一是为了利益有情,有情的利义又可略摄为暂时的增上生和究竟的决定胜二种(决定只有这两种,不可能有第三品),如此即可成立“一切至言都归摄于成办增上生与决定胜二种利义之中”。

  下面分别宣说佛语如何摄入三士道的法类。

  壬二、一切至言摄入三士道法类之理分二:一、成办增上生的至言摄入下士道 二、成办决定胜的至言摄入中、上士道

  癸一、成办增上生的至言摄入下士道

  【其中依于成办现前增上生事,尽其所说,一切皆悉摄入下士或共下士所有法类。】

  佛陀的至言当中,依成办暂时增上生所说的一切法,全都含摄在下士或共下士的法类中。

  《正法念住经》中宣说了增上生的善趣器情世间和成办彼等之因,以及与增上生相违的恶趣器情世间和成办彼等之因;《教王经》从遣除耽著今生的方便上,宣说了死亡无常;《百业经》中宣说了断恶行善的法门。诸如此类,在大小乘的经典当中,凡是有关成办增上生的一切至言,都可以摄入下士道法类中。另外,宣说世间伦理道德的法规论典等,也属于这一法类。

  【殊胜下士者,是于现世不以为重,希求后世善趣圆满,以集能往善趣因故。】

  “殊胜下士”,就是不注重今生,唯一希求后世善趣的圆满,由此修集能往生善趣的因,所以称为殊胜下士。

  这是从动机和行持两个方面,认定殊胜下士的体相。

  动机:“不以现世为重,希求后世善趣圆满”,其动机超胜仅仅以现世为重的一般下士。

  行持:“修集能往善趣之因”,排除了修集谬道的非因。

  本论主要根据《道炬论》宣说三士道次第的组织,因此以下再引用《道炬论》作证明。

  【《道炬论》云:“若以诸方便,唯于生死乐,希求自利义,知彼为下士。”】

  阿底峡尊者在《道炬论》中说:如果以种种方便,唯一对生死轮回中的安乐,希求自己的利义,应知这一类人就是下士。

  颂中的第一句“以诸方便”是简别非道,“诸方便”就是能够成办善趣之无倒方便;中间两句是从动机上简别中士和上士,即以“唯于生死乐”简别中士,以“希求自利义”简别上士。

  下士的种类颇多,我们必须明辨其中的差别。总的来说,凡是追求轮回增上生安乐的士夫,就是下士。下士的体相,又分为一般与殊胜二种:“一般下士”,是指仅仅重视现世安乐的士夫。“殊胜下士”则不以现世为重,而是以追求后世增上生的圆满为主,以此动机真实趣入成办增上生的修行,这就是殊胜下士的体相。

  殊胜下士又有二种:一类是以下士道为究竟者,叫做“唯下士”;另一类是以下士道作为前行者,称为“共下士”。世间有许多的宗教徒,比如天主教的修士、道士、世间善人等,他们也是舍弃今生而修行,唯一希求后世的安乐,以升天为究竟(以进入天界为终极目标),这一类人就是“唯下士”。另一类是佛教徒,以超越三有轮回的解脱为究竟,彼等为了趣入上士道,而以下士道为基础,修习无常、业果等前行,这一类士夫就是“共下士”。

  下士道的界限,是从了达死亡的粗无常开始,到了达微细无常之前。

  癸二、成办决定胜的至言摄入中、上士道分二:一、成办解脱的至言摄入中士道 二、成办一切种智的至言摄入上士道

  【决定胜中,略有二种,谓证解脱仅出生死及一切种智位。】

  决定胜略摄有二种,即仅仅证得出离生死的解脱,以及证得一切种智的果位。成办这两种决定胜的至言,分别摄入中士道和上士道法类中。

  子一、成办解脱的至言摄入中士道

  【其中若依诸声闻乘及独觉乘,尽其所说,一切皆悉摄入中士或共中士所有法类。】

  佛陀的至言中,依照声闻乘和独觉乘所说的一切法,全都归摄于中士或共中士所有法类中。

  例如《四谛经》、《律本事》等经典以及《设施世间论》、《设施业论》、《瑜伽师地论·声闻地》等论典中,针对声缘所说的一切至言,都归摄于中士道的法类当中。《现观庄严论·根本智品》中所说的声缘所知道等,则摄在共中士的法类中。

  【中士夫者,谓发厌患一切诸有,为求自利,欲得度出三有解脱,以趣解脱方便之道三种学故。】

  “中士夫”,就是发起厌患一切三有的出离心,为了追求自己的利义,而希求获得超出三有的解脱,由此趣入解脱方便之道——戒定慧三学,因此称为“中士夫”。

  这是从动机和行持两个方面,认定中士的体相。

  动机:“发起厌患一切诸有,为求自利欲得度出三有解脱”,即从动机上简别下士和上士。“发起厌患一切诸有”,是简别耽著三有的下士;“为求自利,欲得度出三有解脱”,是简别以大悲利他而不舍三有的上士。

  行持:“趣入解脱方便之道”,是简别趣入非解脱方便的非道。“解脱方便之道”是指戒定慧三学。

  【《道炬论》云:“背弃诸有乐,遮恶业为性,若惟求自静,说名中士夫。”】

  《道炬论》说:以背弃三有的安乐、遮止恶业为自性,唯一寻求自己涅槃寂静的补特伽罗,称为中士夫。

  下面以四谛来对应分析此颂:

  “诸有乐”是指苦谛,三有轮回中的安乐其自性唯一是苦的缘故。

  “恶业”是指集谛,一切三有的痛苦都是以有漏恶业所集起的,所以恶业是集。

  “背弃诸有乐,遮恶业为性”是指道谛,因为舍弃三有的安乐、遮止恶业就是道的自性。

  “自静”是指灭谛,一切三有的苦因、苦果全部寂灭,故称为自静。

  就是否入道而言,中士可分成未入道和已入道二种。刚刚通达细无常的中士,即未入道之中士;生起无伪出离心的中士,即已入道的中士。后者又有凡圣二种:资粮道与加行道的中士,为凡夫中士;已入圣流的二十种僧,是圣者中士。

  中士又有唯中士和共中士二种。就本论来说,尤其需要分清唯中士和共中士的差别,即:前者是以中士道为究竟,也就是以小乘的解脱为究竟,故名“唯中士”;后者是以中士道为前行,也就是以修习四谛等,作为趣入上士道的前行,故名“共中士”。

  中士的界限,是从通达细无常开始,到产生增上意乐之前。

  子二、成办一切种智的至言摄入上士道

  【如觉沃[2]所造《摄行炬论》云:“尊长佛[3]说依,密咒度彼岸[4],能办菩提故,此当书彼义。”谓修种智方便有二,谓密咒大乘及波罗蜜多[5]大乘。此二摄入上士法类。】

  《摄行炬论》的这一颂是立誓句。

  阿底峡尊者所造的《摄行炬论》中说:“因为上师佛宣说依靠密咒大乘和显教大乘能够成办大菩提,所以这里即将阐述这些法义。”依照阿底峡尊者所说,修习一切种智的方便有二种,就是密咒大乘和显教大乘。这两类佛语,都归摄在上士道的法类当中。

  譬如:密教的《时轮金刚》、《大幻化网》等续部以及《明灯论》、《五次第论》等论典,显教的《华严经》、《般若经》等经典以及《大乘庄严经论》、《中论》、《入行论》等论典,这些至言全都归摄在上士道的法类当中。

  【上士夫者,谓由大悲自在而转,为尽有情一切苦故,希得成佛,学习六度及二次第等故。】

  “上士夫”,即由大悲自在而转,为了遣除有情一切痛苦的缘故,希求得到佛果而修习六度和生圆次第等,因此称为“上士夫”。

  这也是从动机和行持两个方面,认定上士的体相。

  动机:“由大悲自在而转,为尽有情一切苦故,希得成佛”,即最初由大悲心的推动,一心想要遣除有情的痛苦,故而发起希求成佛的菩提心。这个动机的根源就是大悲心。

  行持:“学习六度及二次第等”,即修习显教的六度和密教的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等。

  【《道炬论》云:“由达自身苦,若欲正尽除,他一切苦者,是为胜士夫。”】

  《道炬论》说:由于了达自身的痛苦,而想要真正遣除其他众生的一切痛苦,这类人就是上士夫。

  由于深刻体认到自身的痛苦而想要远离痛苦,更以此推己及人,对一切有情的苦难感同身受,而以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之苦者,即为上士。

  【此士所修菩提方便,谓波罗蜜多及咒,下当广说。】

  上士所修菩提道的方便,就是显教大乘和密咒大乘,下文将会具体宣说。

  上士的分类和界限:

  上士有未入道和已入道二类:刚刚苏醒大乘种性的士夫,是未入道的上士;已生起无伪世俗菩提心的士夫,是已入道的上士。后者又有凡圣二类:资粮道与加行道的上士,为凡夫上士;见道与修道的上士,为圣者上士。

  上士的界限,从“产生增上意乐”开始,直到成佛之间。

  综合上述三个方面,我们就可以理解“三士道中总摄一切至言的道理”。三士道中无余含摄佛陀的一切教法,而此三士道也就是本论要依次引导学人趣入的菩提道。

  以下说明三士名称出自《摄抉择分》与《俱舍论自释》等。

  壬三、三士名称的出处

  【三士之名,《摄抉择》曰:“复有三士,谓有成就正受非侓仪、非非律仪所摄净戒律仪,亦有成就正受声闻相应净戒律仪,亦有成就正受菩萨净戒律仪。其中初者为下,第二为中,第三为胜。”与此义同,复说多种上中下士建立道理。】

  “非律仪、非非律仪所摄净戒律仪”:“非律仪”即非内道以出离心所摄持的别解脱律仪;“非非律仪”即非不律仪。因此,非律仪、非非律仪所摄的净戒律仪,是一种防护十不善业的律仪,比如善愿戒和怖畏戒。《瑜伽师地论》说:“非律仪、非不律仪所摄业者,谓除三种律仪业及不律仪类业,所余一切善不善业。”

  “声闻相应净戒律仪”,即以了知轮回唯是苦性而欲求解脱之出离心所摄持的律仪。

  “菩萨净戒律仪”,即以为利有情而欲求佛果之菩提心所摄持的律仪。

  关于三士的名称,《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说:又有三种士夫,即有成就正受非律仪、非非律仪所摄的净戒律仪之士夫,也有成就正受声闻相应净戒律仪之士夫,又有成就正受菩萨净戒律仪之士夫。其中初者为下士,第二为中士,第三为胜士。这与《道炬论》所说的意义相同。另外,《摄抉择分》中还宣说了很多种建立上、中、下三士的道理。

  《摄抉择分》中分别以二十三种方式建立三士的差别,即从种种门建立三士的方式有九种,布施门有三种,持戒门有七种,修持门有四种。本论所引用的是第十九种,这是从总的持戒方面建立。

  【如《道炬》所说,世亲阿阇黎于《俱舍释》中,亦说三士之相。】

  如同《道炬论》所说,世亲阿阇黎在《俱舍论自释》中也宣说了三士的体相。

  对于《俱舍论·分别业品》所说的“上中下随心”,世亲阿阇黎在《俱舍论自释》中这样解释:皆随受行,有下中上品。

  不仅新旧嘎当派,藏地其余各派也有这样使用三士名称的,比如:宁玛派的智悲光尊者在《成就谛实语贤法入遍智大城愿文》中也说:“修学三士之正道。”嘎举派第八世噶mb在《窍诀引导次第·无死甘露妙树》中,也有三士道次第引导的略修法等。

  壬四、断除疑惑

  有人疑问:既然下士可分为以现法为重和以后世为重二者,那么本论所说的下士是指何者呢?

  【下士夫中虽有二类,谓乐现法及乐后世,此是第二,复须趣入增上生无谬方便。】

  下士当中,虽然有希求现法和追求后世二种,但此处是指后者,即希求后世的下士,而且必须是已经趣入增上生之无错谬方便的下士。

  上文已经阐明“三士道中总摄一切佛语之理”。以下讲述“由三士道依次引导的根据”,首先说明“由三士道引导的意义”,其次再解释“之所以要这样次第引导的根据”。

  辛二、显示由三士道如次引导之因相分二:一、显示何为由三士道引导之义 二、如是次第引导之因相

  【第二,显示由三士门如次引导之因相分二:一、显示何为由三士道引导之义;二、如是次第引导之因相。 今初】

  壬一、显示何为由三士道引导之义分三:一、下、中士道为上士道支分之理 二、修习下、中士道之后,理应趣入上士道 三、答辩

  癸一、下、中士道为上士道支分之理

  有人疑问:本论是宣说成佛之道,所以唯应宣说上士道,为何还要宣说下士道和中士道呢?

  答:提问者是将三士道看成别别无关的三者,所以才会有这种疑问。

  【如是虽说三士,然于上士道次第中,亦能摄纳余二士道,无所缺少,故彼二种是大乘道或分或支。】

  如是虽然分别宣说了三士,但是在上士道的次第中,也能含摄其余二士道,没有缺少(但除彼自利下劣的发心),因此下士道和中士道是大乘道的支分。

  此处三士的“三”,并不是别别无关的“三”,而是次第观待、关系密切的“三”。如果三士道是毫不相关的三者(比如三个苹果),固然没有必要宣说下士道和中士道,然而这里的“三”是指三级次第的“三”,即第二级中含摄了第一级,第三级中含摄前二级,所以要进入第三级,必须先经过前二级,这样才能进入第三级。因此在讲上士道之前,首先应当宣说其支分——下士道和中士道。

  以下再引教证成立:

  【马鸣阿阇黎所造《修世俗菩提心论》云:“无害与谛实,与取及梵行,舍一切所执,此是善趣行[6]。遍观生死苦,断故修谛道,断除二种罪[7],此是寂静行。亦应取此等[8],是出离道[9]支。”】

  马鸣菩萨所造的《修胜义菩提心论》和《修世俗菩提心论》,都是宣说修菩提心的论典,而在《修世俗菩提心论》当中,说到了下士道、中士道和上士道的关系。

  《修世俗菩提心论》中说:断除杀生之无害,断除妄语之谛实,断除偷盗之与取,断除行淫之梵行,以及在此四根本的基础上,舍弃一切所执的布施,这些是成办善趣身和受用圆满的正因。周遍观察一切生死轮回的总苦和别苦,为了断除诸苦故而修习真实之道,以此断除生死之因——业和烦恼,这就是成办寂静涅槃的修行。上士道也应摄取下士的善趣行和中士的寂静行,因为此二者是上士殊胜的大乘出离道之支分或助伴的缘故。

  下面四句是显示,以下士道和中士道作为道支的基础上,所建立的上士道修行。

  【“由达诸法空,生悲众生流,无边巧便行,是胜出离行。”】

  《修世俗菩提心论》说:依靠通达诸法性空,而对有情生起相续不断的大悲心,以大悲为根本因而发起菩提心之后,行持无边善巧方便的菩萨行,此即上士殊胜的出离行。

  此颂前二句是阐明空性慧与大悲的关系,第三句是讲菩萨行,第四句明确此乃上士殊胜的出离行,以简别中士的出离行。

  以下根据马鸣菩萨所说“亦应取此等,是出离道支”而下结论。

  【是故此中非导令趣,唯以三有之乐为所欲得下士夫道,及为自利唯脱生死为所欲得中士夫道,是将少许共彼二道,作上士道引导前行,为修上士道之支分。】

  因此,在这个道次第的引导当中,不是引导学人趣入仅仅以三有安乐作为所求的下士道,也不是要让他趣入为了自利而唯以自己解脱生死作为所求的中士道,而是将少许共下、共中二道作为上士道引导的前行,成为修习上士道的支分。

  譬如:从上海坐火车到南京,虽然中间必须经过苏州和无锡,但是这两地并非终点站,而是要抵达南京必经的前行或共道。应当按这个比喻来理解三士道相互之间的关系。

  癸二、修习下、中士道后,理应趣入上士道

  【是故若发如前所说取心要欲,取心要之法,如《中观心论》云:“谁不将无坚,如蕉沫之身,由行利他缘,修须弥坚实。上士具悲故,将刹那老死,病根本之身,为他安乐本。具正法炬时,断八无暇暇,应以上士行,令其有果利。”】

  因此,如果发起了如前面暇满当中所说的取心要欲,这时摄取心要的方法,就是像《中观心论》所说:有智慧的人谁不将这如芭蕉、泡沫般毫无坚实的身体,藉由行持利他的因缘,而修证如须弥山一般不可动摇的金刚身自性呢?由于上士具有大悲的缘故,每一个刹那都能将老病死等衰损所依的肉身,转为一切众生安乐的根本。也就是在具有正法明灯时,这个远离八种无暇的暇满人身,应当依靠发菩提心、行持六度四摄等上士的修行,成办无上菩提的果利。

  “无坚之身”:由业和烦恼所招感、没有精华与实义的肉身;“须弥坚实”:清辨论师在《中观心论自释》中说:“须弥坚实”就是像须弥山王一般毫不动摇,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好严饰的金刚身自性。

  “由行利他缘,修须弥坚实”:如何依靠无坚之身修证须弥坚实呢?将此肉身作为利乐众生的依处,由此因缘,便能修成须弥坚实。

  “具悲”是原因,它的结果是每一刹那都不空耗,能将衰损的根本转为利乐众生的根本。

  下面归纳《中观心论》的颂义。

  【谓应念云:我身无实,如蕉如沫,众病巢穴,老等众苦所出生处,应以上士所有现行度诸昼夜,令其不空而趣大乘。】

  即应思惟:我这个有漏身毫无实义,犹如芭蕉泡沫一般,对这个众病的巢穴、老等众苦的出生处,唯一应以上士的修行度过日日夜夜,让此身不空耗而趣入大乘道。

  癸三、答辩

  【若尔,理应先从上士引导,云何令修共下中耶?】

  有人反问:既然要以暇满人身日夜修习上士道,那么理应首先从上士道开始引导,为何却让学人修习共下与共中二道呢?

  以下破斥:

  【谓修此二所共之道,即上士道发起前行,此中道理后当宣说。】

  因为修习这二种共道,正是发起上士道的前行。也就是说,为了尽快趣入上士道的修行,所以首先必须励力修持能引发上士道的前行——共下、共中二道,其中的道理后文将会具体宣说。

  以上显示了由三士道引导的涵义,即以下士道和中士道作为发起上士道的前行,由此趣入上士道,因此唯一是以上士道作为归趣。

  以下解释必须按三士道依次引导的根据。

  壬二、如是次第引导之因相分二:一、正明因相 二、所为义

  【第二,如是次第引导之因相分二:一、正明因相;二、所为义。】

  【今初】

  首先说明以三士道依次引导的根据,然后再讲如此引导的必要性。

  癸一、正明因相分三:一、入波罗蜜多道次第引导之因相 二、入密乘次第引导之因相 三、建立菩提道体系的依据

  子一、入波罗蜜多道次第引导之因相分三:一、为入大乘而需共下、共中二道之理 二、上士道之正行 三、三士道可摄于三学、二种资粮之中

  丑一、为入大乘而需共下、共中二道之理分二:一、入大乘之门乃菩提心 二、真实发心需要共下、共中二道

  由三士道依次引导的根据:能趣入大乘之门乃菩提心,而要发起菩提心又需要以三士道次第引导的缘故。

  寅一、入大乘之门乃菩提心

  【转趣大乘能入之门者,谓即发心于胜菩提。若于相续中生起此心,如《入行论》云:“若发大心刹那顷,系生死狱诸苦恼,应说是诸善逝子。”谓即获得佛子之名或菩萨名,其身即入大乘之数;若退此心,亦从大乘还退出故。】

  能够趣入大乘的门,就是对殊胜菩提果发心求证。因为,如果在相续中生起了菩提心,那就像《入行论》中所说:“如果相续中发起了无伪的世俗菩提心,则在刹那之间,系缚于生死牢狱中的苦恼众生,也应称为佛子菩萨。”这是说,一旦发心之后,获得佛子或菩萨的名称,此身便已入大乘的行列。相反,若退失菩提心,也就是从大乘道中退出。

  因此,相续中生起无伪世俗菩提心的当下,就已属于大乘菩萨,已经进入大乘资粮道,称为世俗菩萨。如果退失菩提心,则是退出大乘之门。论中由正、反两个方面,成立“菩提心是入大乘之门”。

  寅二、真实发心需要共下、共中二道分六:一、发心之方便 二、发心的胜利 三、对胜利发起欲得也需共下、共中二道 四、真实修习发心时也需共下、共中二道 五、菩提心仪轨的集净也需共下、共中二道 六、教诫须爱惜下、中士法类为发心支分之理

  卯一、发心之方便

  【是故诸欲入大乘者,须以众多方便励力令发。然发此心,须先修习发心胜利,令于胜利由于至心勇悍增广,及须归依、七支愿行,是能开示菩萨道次最胜教典《集学论》及《入行论》中所说。】

  由于菩提心是能入大乘之门,所以,想要趣入大乘的人,必须依靠很多方便努力让菩提心真实生起。但是要发起菩提心,首先必须修习发心的利益,从内心深处诚心诚意地对菩提心的利益增长勇悍心,而且还要修皈依和七支供。这些都是出自能开示菩萨道次第的最殊胜教典——《集学论》和《入行论》中所说的内容。

  譬如,《入行论》前三品宣说发心的方便。其中,第一品宣说发心的利益,先以利勾牵,使学人对菩提心发起欲乐;第二、三品宣说皈依和七支供,引导学人积资净障,成办发心的顺缘,遣除违缘。

  以上已明确发心的方便,就是修习发心的胜利、皈依和七支供。下文进一步说明发心的利益。

  卯二、发心的胜利

  【如是所说胜利略有二种,谓诸现前及毕竟胜利。】

  如是《入行论》等教典中所说的发心胜利,略分有二种,即各种暂时的胜利和究竟的胜利。

  【初中复二,谓不堕恶趣及生善趣。若发此心能净宿造众多恶趣之因,能断当来相续积集。诸善趣因,先已作者,由此摄故增长广大,诸新作者,亦由此心为等起故,无穷尽际。】

  暂时的胜利当中又分两个方面,即不堕恶趣以及转生善趣。

  不堕恶趣方面:如果发起菩提心,便能清净过去造下的许多恶趣之因,并且能够断除未来罪业的相续和积集。就像《入行论》所说:“菩提心如末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

  转生善趣方面:以前已作的各种善趣因,由菩提心摄持的缘故,善根将会增长广大;新作的各种善趣因,也由菩提心作为等起的缘故,而变成无穷无尽。《入行论》说:“其余善行如芭蕉,果实生已终枯槁,菩提心树恒生果,非仅不尽反增茂。”

  【毕竟利义者,谓诸解脱及一切种智,亦依此心易于成办。】

  发心的究竟利义,就是依靠菩提心容易成就三乘解脱和一切种智。

  以上发心的利益,归纳起来就是成办增上生和决定胜这两种利义。

  卯三、对胜利发起欲得也需共下、共中二道

  【若于现时、毕竟胜利,先无真实欲得乐故,虽作是言“此诸胜利从发心生,故应励力发起此心”,亦唯空言。观自相续,极明易了。】

  如果对暂时和究竟的胜利,首先并没有真正想要获得的意乐,即便口中说“这些胜利都是从发菩提心产生,所以应当努力发起此心”,也只是空话而已,如果反观自己的相续,就很容易明白。

  此段是从反面说明,若对发心的利益并没有真实的欲乐,所谓“应当努力发心”也只是空话罢了。因此,若要趣入修习发心,首先必须对发心的利益生起真实欲乐。然而这种欲乐,如何才能生起呢?论中进一步说明。

  【若于增上生及决定胜二种胜利发欲得者,故须先修共中下士所有意乐。】

  因此,若要对增上生和决定胜这二种胜利发起希求心,首先必须修习共中士和共下士的所有意乐,即:必须观察恶趣的过患和善趣的安乐,从而发起对增上生的欲乐;又必须观察轮回的过患和解脱的利益,从而发起对决定胜的欲求。此二者分别为共下士与共中士的意乐,而能够引生这两种意乐的因,就是共下士与共中士二道的观察修。

  综合上面这两段,我们便能理解修习发心的胜利必须依靠共中、共下二道的根据。如果首先好好修习共下士和共中士的意乐,由此发起对增上生与决定胜的真实欲求,然后再修习发心的胜利,即可引发趣入菩提心的强烈意乐,从而趣入菩提心的修习。

  卯四、真实修习发心时也需共下、共中二道

  【如是若于二种胜利发欲得已,趣修具有胜利之心者,则须发起此心根本大慈大悲。此复若思,自于生死安乐匮乏、众苦逼恼流转道理,身毛全无若动若转,则于其他有情流转生死之时,乐乏苦逼,定无不忍。《入行论》云:“于诸有情先,如是思自利,梦中尚未梦,何能生利他?”】

  这样,如果对增上生与决定胜这二种胜利,发起希求心之后,自然就能趣入修习具有这二种胜利的菩提心;而在真实修习菩提心的时候,则必须发起菩提心的根本——大慈和大悲。但是,如果思惟自己在轮回中缺乏安乐、被众苦逼恼的流转道理时,周身汗毛没有丝毫的竖动,那么对其他有情流转生死时,缺乏安乐、痛苦逼恼的情状,肯定没有不忍的善心。《入行论》说:在利益有情之前,应当这样思惟自己离苦的利益,如果对此连梦中尚且没有梦到,又如何能生起利他的慈悲心呢?

  这是从反面说明,如果没有下士道、中士道修苦的基础,绝不可能发起不忍众生乐乏苦逼的慈悲心,更不会以大慈大悲心而发起菩提心。

  下文再从正面宣说。

  【故于下士之时,思惟自于诸恶趣中受苦道理,及于中士之时,思惟善趣无寂静乐唯苦道理。次于亲属诸有情所,比度自心而善修习,即是发生慈悲之因,菩提之心从此发生。】

  因此,在下士道时,应当思惟自己在三恶趣中感受痛苦的道理,又在中士道时,应当思惟善趣中没有寂靜的安乐、其自性唯一是苦的道理;然后内心以亲眷等有情作为所缘,将心比心而体会其他有情的苦难,这样善加修习。这就是能引生慈悲心的因,而菩提心又从大慈大悲心产生。

  如是即由正面成立:先以下、中二道缘自己修苦作为前行,其次再比照自心缘一切有情而修习,就能发起大慈悲心,又以慈悲为因可以引生菩提心。

  【故修共同中下心者,即是生起真菩提心所有方便,非是引导令趣余途。】

  因此,修习共中士和共下士的意乐,就是引生真实菩提心的善巧方便,并不是引导学人趣入其它道当中。

  卯五、菩提心仪轨的集净也需共下、共中二道

  【如是又于彼二时中,思惟归依及业果等,多门励力集福净罪,如其所应,即菩提心之前行、修治相续之方便——七支行愿及归依等。】

  此外,在修共下士和共中士二道时,需要思惟皈依和业果等,并从多方面努力积集福德、净治罪障,如其所应,这就是菩提心的前行、修治相续的方便——七支供和皈依等。

  “菩提心之前行”和“修治相续之方便”是并列的关系,此二者都是指“七支供”和“皈依”等修法。

  【故应了知此等即是发心方便。】

  所以,应当了知这些都是发菩提心的方便。

  这一句话是总结前面所说的道理,即应了知修习中、下二道的意乐,包括修习恶趣和轮回的痛苦,修习皈依和业果等,全部都是趣入发心的善巧方便。由此就能对“下、中士法类皆为上士道的支分”生起定解。

  卯六、教诫须爱惜下、中士法类为发心支分之理

  【此中下、中法类,即是发无上菩提心支分之道理,尊重亦当善为晓喻,弟子于此应获定解。每次修时,当念此义——修菩提心发生支分极应爱重。若不尔者,则此诸道与上士道别别无关,乃至未至实上士道,于菩提心未得定解,而成此心发生障碍,或于此间失大利义,故于此事应殷重修。】

  此中,下士和中士法类就是发无上菩提心的支分之理,上师们也应好好地开示,弟子对此应当获得真实的定解。每次修法时应当忆念“下、中士法类是修习发心的支分,所以应当极其珍爱重视”。如果不这样忆念爱重而修,那么下、中士道和上士道将成各不相关,乃至还未到达真实的上士道之前,由于对菩提心尚未获得定解,而成为发生此心的障碍。这是因为修中、下二道容易产生唯求自己解脱的自利心,以自利心会障碍生起菩提心,或者在此期间失去大利益。所以,对下、中士法类为发心支分之理,应当殷重修习。

  “而成此心发生障碍”:菩提心的障碍就是自利心。如《大乘庄严经论》说:“虽恒处地狱,不障大菩提,若起自利心,是大菩提障。”

  “失大利义”:如果首先将中、下士道作为上士道的前行法类而修习,下、中士法类就会成为趣入大乘的殊胜方便,而且会获得无量功德;相反若不以此定解摄持而修,就会失去殊胜的大利益。譬如:一开始就怀着清净的信心前往拉萨朝圣,则每一步都有殊胜的功德;但是,如果为了经商而前往拉萨,顺便去朝圣,就没有什么功德。

  此段是从反面说明,若对“中、下士法类是上士道支分之理”没有生起爱重心,就会障碍发心或者失去大利义,所以对此理应当殷重修习。

  丑二、上士道之正行分二:一、受取菩萨净戒律仪的次第与修理 二、受已如何学习的次第与道理

  寅一、受取菩萨净戒律仪的次第与修理

  【如是修习中、下之道,及善修习如上士时所说道已,于相续中,随力令生真菩提心。次为此心极坚固故,应以不共归依为先而受愿轨,由愿仪轨正受持已,于诸学处应励力学。次应多修欲学之心,谓欲学习六度四摄菩萨行等,若由至心起欲学已,定受行心清净律仪。】

  如是,在修习中、下士道以及善加修习如上士时所说之道后,应在相续当中,随力令生真实的菩提心。其次,为了使菩提心极其坚固的缘故,应当首先修大乘不共皈依,然后受持愿心仪轨;经由如理受持愿心仪轨之后,应当励力修学愿心学处。复次,又应多多修习欲学的意乐,也就是想要学习六度四摄等菩萨行的心。如果以至诚心发起欲学的心之后,应当决定受持行菩提心清净律仪。

  “不共皈依”:由于相信三宝能作救护,而产生希求三宝救护的心,这是“共皈依”;不只是希求自己解脱,而且以大悲心,为了救拔一切有情之苦而求证佛果,由此生起皈依三宝的心,就是“不共皈依”。

  此段是依照《瑜伽师地论·菩萨地》中正受菩萨戒的次第而作解释,也就是广大行派受学菩萨戒的次第。

  寅二、受已如何学习的次第与道理

  【次应舍命莫令根本罪[10]犯染著,余中、下缠及诸恶作[11],亦应励力莫令有染;设若有犯,亦应由于如所宣说,出犯门[12]中善为净治。次应总学六到彼岸。】

  正受菩萨律仪之后,应当宁可舍弃身命也不要犯下或染著根本罪,也应努力不要染著其它中、下缠和诸恶作等;假如有所违犯,也应通过所说的除罪仪轨如法忏悔净治罪业。此后,应当总的修学六度,而在六度中,特别应学止观。

  下文即别说止观。

  【特为令心于善所缘,堪能随欲而安住故,应善学习止体静虑[13]。《道炬论》说为发通故修奢摩他者,仅是一例,觉沃于余处亦说为发毗缽舍那,故为生观亦应修止。】

  在总学六度当中,特别为了让心堪能随意安住善所缘之故,应当善巧学习以寂止为体性的静虑。《道炬论》中说,为了引发神通的缘故,而修习奢摩他。然而这只是一例,阿底峡尊者在其它地方也说到“为了引发毗钵舍那”,所以,为了引发胜观同样也应修习寂止。

  【次为断执二我缚故,以见决定无我空义。次应将护无谬修法,成办慧体毗缽舍那。】

  接着,为了断除二种我执的系缚,应对二种无我空性之义生起定解,然后应当护持无错谬的修法,而成办以智慧为体性的胜观。

  以上概略交待了上士道的修学次第,具体内容将在上士道中广说,此处不多解释。

  丑三、三士道可摄于三学、二种资粮之中

  【如《道炬释》说:除修止观,学习律仪学处以下,是为戒学。奢摩他者,是三摩地或为心学。毗婆舍那,是为慧学。】

  如同《道炬释》所说:除了修习止观以外,从学习菩萨行戒学处以下,都是戒学;奢摩他是三摩地或三学中的定学;毗婆舍那是慧学。

  以下为了通达划分与归摄,而将一切道归摄于二种资粮当中。

  【复次奢摩他下是方便分福德资粮,依世俗谛所有之道广大道次。发起三种殊胜慧者,是般若分智慧资粮,依胜义谛甚深道次。应于此等次第决定、数量决定,智慧方便仅以一分不成菩提,发大定解。】

  复次,奢摩他以下是方便分的福德资粮,依于世俗谛的广大道次第;发起三种殊胜慧学,是般若分的智慧资粮,依于胜义谛的甚深道次第。应对甚深与广大二道的次第和数量决定,以及对仅仅以智慧和方便其中一分不能成就菩提的道理,发起大定解。

  “三种殊胜慧学”:一、通达胜义慧,就是由总相或由现量觉悟无我实性;二、通达世俗慧,即善巧通达五明处慧;三、通达饶益有情慧,即通达能引有情今生、来世无罪义利。

  【由如是理,欲过诸佛功德大海,佛子鹅王是由双展,广大方便圆满无缺世俗谛翅,善达二种无我真实胜义谛翅,乃能超过。非是仅取道中一分,如折翅鸟所能飞越。】

  通过上述道理即可了知,若要度越诸佛的功德大海,犹如鹅王般的佛子,必须是由展开广大方便圆满无缺的世俗谛翅膀,以及善巧通达二种无我真实的胜义谛翅膀,依此双翼才能度越。因此,佛子并非只取深广二道中的一分,便能度越佛功德海,就像不是折断一只翅膀的鸟儿所能飞越。

  【如《入中论》云:“真俗白广翅圆满,鹅王列众生鹅前,承善风力而超过,诸佛德海第一岸。”】

  “鹅王”比喻六地菩萨。“白广翅圆满”比喻六地菩萨具足成就世俗广大道次第和真实义甚深道次第。

  如《入中论》说:具足洁白丰广双翼的鹅王菩萨引导众生群鹅,又凭借往昔所修善根的风力,飞越诸佛功德大海而抵达佛地。

  因此,若要完成菩提道,必须具足深广二种道次第的双翼;如果只有其中一者,必定不能飞越。不只是《入中论》,《般若摄颂》和《六十正理论》也这样宣说。

  以上宣说三士道可摄入三学与二种资粮当中,可见本论所讲的三士道,具足了戒定慧三学和智慧方便二种资粮。

  以上波罗蜜多乘的道次第引导之因相已宣说完毕,下面开始宣说趣入密乘的次第。

  子二、入密乘次第引导之因相分三:一、必须趣入密乘之理 二、不堪能者唯应修显宗 三、入密次第

  丑一、必须趣入密乘之理

  【如是以诸共道净相续已,决定应须趣入密咒,以若入密速能圆满二资粮故。】

  下面以有法、所立和能立来分析这个道理。

  有法:“以诸共道净相续已”,就是学人以显教诸共同道清净相续之后,也就是指具有如理观察的智慧、不退转的信心、相续不断的精进等圣财而且智慧超胜他人的有缘者,这就是可以趣入金刚密乘的补特伽罗。

  所立:“决定应须趣入密咒”,即决定必须趣入密乘。

  能立:“以若入密速能圆满二资粮故”,即因为若趣入密乘便能迅速圆满福慧二种资粮的缘故。

  丑二、不堪能者唯应修显宗

  【设若过此非所能堪,或由种性功能羸劣,不乐趣者,则应唯将此道次第渐次增广。】

  倘若修学超过波罗蜜多乘之法,并非学人的能力所能企及,或者因为种性的功能羸劣而不欢喜趣入密乘,那就应唯一将波罗蜜多道的次第由略而中而广,逐渐增上广大,尽量修学。

  丑三、入密次第

  【若入密咒者,则依知识法胜出前者,依咒所说应当随行,以总一切乘,特密咒中珍重宣说故。次以根源清净续部所出灌顶,成熟身心。】

  如果趣入密乘,则对依止善知识的修法,应比波罗蜜多乘更加慎重,要求更高。学人应当依照密教所说的去行持,因为总的一切乘中,特别是密教当中格外珍重宣说依止法的缘故。其次,应以传承根源清净的续部所出之灌顶成熟学人身心。

  “根源清净续部所出灌顶”,就是从普贤王如来或报身佛传下来的清净续部所出的宝瓶、秘密、智慧和句义灌顶等。

  “灌顶”:梵语阿波肯扎,“阿波”即显现,“肯扎”为驱散或注入之义,即依靠甚深密咒灌顶仪轨,能驱散或清净弟子三门及平等俱的障垢,在相续中注入或种植能够显现智慧、成就四身的能力。所以说,依靠灌顶能够成熟身心。

  【尔时所得一切三昧耶及律仪,应宁舍命如理护持。特若受其根本罪染,虽可重受,然相续已坏,功德难生,故应励力,莫令根本罪犯染者,又应励防诸支罪染。设受染者亦应悔除防止令净,以三昧耶及诸律仪是道本故。】

  在灌顶时所得受的一切三昧耶和律仪(如五方佛总的三昧耶与特别的三昧耶戒),应当宁可舍弃身命也要如理护持。尤其如果被根本罪染污,虽然可以重新受戒,但此时相续已经损坏,功德难以产生,所以应当努力防护,不要让根本罪染污相续,又应励力防护各支分罪的染污。假如受到染污,也应依靠忏悔除罪以及善加防护而使戒律清净,因为三昧耶和诸律仪是道之根本的缘故。

  “三昧耶”:藏文“达木策”,意为“圣”、“烧”。“圣”是指守持三昧耶戒,即生便能得到诸圣者的加持、摄受,获得普贤王如来之果位;“烧”是指得受灌顶、守持清净三昧耶之后,一切违缘、痛苦、魔障及业障,犹如烈火焚草一般,无余烧尽。

  依靠密宗殊胜的无上瑜伽,即生便能成就佛果,但是若毁坏了根本戒,决定无法即生成就。密乘戒虽然可以重受,但是不曾毁犯和犯后还净仍有很大的差别,就像骨折之后虽然可以治愈,但其功能必定不如从前。所以,最初就不能违犯根本戒。

  【次于续部,若是下部有相瑜伽,若是上部生次瑜伽,随其一种善导修学。此坚固已,若是下部无相瑜伽,或是上部满次瑜伽,随于其一应善修学。】

  在得受灌顶并且守持清净的三昧耶戒之后,对于续部,或者是下部的有相瑜伽,或者是上部的生起次第瑜伽,应当选择其中任何一种,善巧引导而修学。对此修学坚固之后,或者是下部的无相瑜伽,或者是上部的圆满次第瑜伽,应当选择其中一种,善巧地修学。

  “下部有相瑜伽”,即事部、行部、瑜伽部的有相瑜伽;“下部无相瑜伽”,即直接体验安住空性的无相瑜伽。“上部生次瑜伽”,即无上瑜伽部有功用、造作的所有修法;“上部满次瑜伽”,即无上瑜伽部没有功用造作、任运修持大空性和方便道等的瑜伽。

  以上从显教到密教建立了整个菩提道的体系。下面宣说如是建立的依据。

  子三、建立菩提道体系的依据

  【《道炬论》说如是建立道之正体,故道次第亦如是导。】

  因为在《道炬论》中宣说这样建立道的正体,所以此处的道次第也这样作引导。

  【大觉沃师于余论中,亦尝宣说,《摄修大乘道方便论》云:“欲得不思议,胜无上菩提,赖修菩提故,乐修为心要。已得极难得,圆满暇满身,后极难获故,勤修令不空。”】

  这是说,修习暇满引发摄取心要的欲乐。

  阿底峡尊者在其它论著当中,也曾经这样说过,即于《摄修大乘道方便论》中说:想要获得不可思议、殊胜的无上菩提,完全依赖修习菩提,所以爱乐修习就是心要。如今已获得极其难得的圆满暇身,以后也很难再得到,所以,理应精勤修习,不让暇满空耗。

  【又云:“如犯从牢狱,若有能逃时,与余事非等,速从彼处逃。此大生死海,若有能度时,与余事非等,应当出有宅。”】

  这是说,以出离心摄持而修解脱道。

  《摄修大乘道方便论》又说:就像囚犯若有从牢狱中逃脱的机会,其它任何事都无法与此事相提并论,应当把握时机迅速从牢狱中逃离。同样,若有能够度脱此生死大海的机会,其余名利等事都无法与此事相提并论,应当迅速出离这三有火宅。

  【又云:“归依增上戒,及住愿根本,应受菩萨律,渐随力如理,修行六度等,菩萨一切行。”】

  这是讲波罗蜜多乘的修行。

  该论又说:总的来说,大乘必须以大乘皈依作为基础,并且具有以出离心所摄持的增上戒;特别而言,就是要发愿菩提心,安住愿心的根本学处,而且应当受持菩萨行戒律仪,渐次随自己的心力,如理修行六度四摄等一切菩萨行。

  “如理”就是在次第上不错乱,而且数量圆满;“渐随力修行”即随自己的心力渐次往上修习。

  【又云:“方便慧心要,修止观瑜伽。”】

  该论又说:在六度等的菩萨学处当中,方便的心要(静虑)与智慧的心要(胜观)——止观瑜伽。尤其应当修习。

  【《定资粮品》亦云:“先固悲力生,正等菩提心,不著有报[14]乐,背弃诸摄持。圆满信等财,敬师等于佛,具师教律仪,善勤于修习。”】

  《定资粮品》中也说:在修好了共下士和共中士道之后,应当巩固由悲心引生的菩提心,不耽著三有的异熟安乐,舍弃以悭吝所摄持的财物等,而修持布施等六度。圆满信心、多闻等圣者七财[15],恭敬上师如同恭敬佛陀,具足亲近上师的意乐与加行,具有上师所传授的律仪,而且昼夜六时精进地修习。(这是宣说密乘弟子所应具备的条件。)

  颂中“先”是指前面已经如理地修习了共下士道与共中士道。

  以下宣说具相的密乘弟子如何趣入密乘的修行。

  【“瓶密诸灌顶,由尊重恩得,行者身语心,清净成就器。由圆满定支,所生资粮故,速当得成就,是住密咒规。”】

  “定支”,是指修习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

  《定资粮品》又说:宝瓶、秘密等灌顶是通过上师恩赐而获得,灌顶作用是清净修行者身语意的障碍,而成熟法器。由于圆满了以生圆次第所生的二种资粮,所以今生将快速成就金刚持的果位,这就是安住金刚密乘的正规。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已经了知“由三士道次第引导的根据”。对趣入三士道的方法,传承上师曾开示说:就像《般若八千颂·常啼菩萨品》所说那样,当毒箭射入心脏时,人们只会想到取出毒箭的方法,而不会去想其它的事。同样,在下士道中,对三恶趣产生强烈怖畏时,就只会思惟出离恶趣之因(断除十不善业),而不会去想其它事情;在这个基础上,修中士道时,因为怖畏三有的痛苦,一心寻求从三有中解脱,便不会去考虑其它事;在上士道中,以前者为基础,修习大悲之后,由于不忍众生受苦,一心只为拔除众生之苦,而求证无上菩提,此外不会考虑其它。也就是,要像毒箭射入心脏一样,无法忍受恶趣的痛苦、三有的痛苦乃至所有众生的痛苦,唯一思惟这三者的对治法,就像寻求拔箭的方法一样,迫不及待。

  癸二、所为义分二:一、真实 二、宣说须依次第引导修心的根据

  【第二,所为义者。】

  “所为”,就是必要。这是说,须由三士道次第引导的必要。

  子一、真实

  【若中、下士诸法品类,悉是上士前加行者,作为上士道次足矣,何须别立共中、下士道次名耶?】

  如果中士和下士的法类都是上士的前行,则直接作为上士道的次第即可,何必另外安立共中士和共下士道次第的名称呢?再者,在中士道和下士道当中,宣说上士道前行所必须的共同法类就足够了,何必另外观待下士和中士宣说圆满的下、中二道呢?

  这两个问题,一者是说不必安立共中士和共下士二种道次第的名称;另一者是说不必另外观待下、中士二类宣说圆满的下、中道支。

  论中分两个方面回答。

  【别分三士而引导者,有二大义。】

  别别分开三士而作引导,有二种极大的必要,即摧伏增上我慢的必要,以及对三种根机有广大利益之必要。下面分别解说这两种必要。

  【一为摧伏增上我慢,谓尚未起共同中下士夫之心,即便自许我是大士。】

  第一种必要,是为了摧伏增上我慢。“增上我慢”,即尚未生起共中、下士的意乐,便自认为我是大士的慢心。

  譬如:有些人自认为是修习大中观、大手印、大圆满、大禅宗的上根利智者,口中也总是谈论高深的法门,但他的相续中不仅耽著轮回的安乐,而且非常执著世间八法,实际上连中士和下士的意乐、行为也不具足,这就是增上我慢。因此,别别分开三士而引导,明确三类士夫上中下的差别,这样从下往上引导,修行人便能明白自己目前修行的层次,而不至于产生增上我慢。

  这是以具有摧伏增上我慢的必要,说明必须分开安立三士道次第名称的理由,解答了第一个疑问。

  下面继续解答第二个疑问,即:宣说圆满的三士道次第,并非没有必要,因为所化众生的根机有上、中、下三种差别,为了广大饶益三种所化,所以需要宣说圆满的三士道次第,而且这对上根者也没有迂缓的过失。

  【二为广益上中下心。广饶益之理者,谓上二士夫,亦须希求得增上生及其解脱,故于所导上、中二类补特伽罗,教令修习此二意乐,无有过失,起功能故。若是下品补特伽罗,虽令修上,既不能发上品意乐,又弃下品,俱无成故。】

  第二种必要,是为了广大饶益上中下三种根机的士夫。广大饶益的道理,即:以上、中二类士夫来说,也需要希求获得增上生以及从善趣中解脱。因此,对于所引导的上、中二类士夫,教导他们修习共中士和共下士的意乐并没有过失,因为以此能够生起功德的缘故(通过修共下士的意乐,可以生起希求从恶趣解脱的心;通过修共中士的意乐,可以生起希求从轮回中解脱的心。所以修习共下、共中士的意乐具有引发出离心的功德)。如果所引导的是下等士夫,那么即便让他修习上上法类,但由于他既不能发起上品意乐,又舍弃了下品,如此一来,三士道的功德都无法成办。

  具体而言,因为:上士和中士也需要希求增上生以及解脱轮回,所以让他们修习中、下二道不但没有过失,而且具有发起出离心的功德;而不堪修习上、中士法类的下士,即使修习上、中士道也无法成就,反而将由于放弃了下士道而一事无成;不堪修习上士法类的中士,若起初便修上士道,也将一无所成。因此,以三士道引导三种根机的士夫,下士不会一无所成,中士和上士则可奠定基础,从而成办三根普摄的广大饶益。

  【复次为具上善根者,开示共道令其修习,此诸功德,或先已生,若先未生,速当生起。若生下下可导上上,故于自道非为迂缓。】

  此外,若为具足上等善根的人,开示下士和中士的共道让他修习,那么这些下、中品功德,不论先前已经产生或者尚未产生,此时都将迅速生起。如果生起了下下之功德,即可导入上上的修习,所以,这对上根者的自道来说,也没有迂曲、迟缓的过失。

  上根者若要趣入上上道,也必须具足下下道的基础——出离心、皈依心、因果正见等。如果对上根者开示下下的共道,则下下功德不论先前已生或未生,都将快速生起,而且这些下下道的功德都将成为导入上上道的顺缘。因此,对上根者来说,由修习共道可以快速生起功德,故非缓慢,而且这些功德都是趣入上士道的顺缘,故非迂曲。

  子二、宣说须依次第引导修心的根据

  “必须依照次第来引导修心”的道理,并不是没有依据的臆说,而是源自诸佛菩萨的善说。下面就分别引用佛陀、龙树、无著、圣天、敬母、月称的圣言来作证明。

  【须以次第引导心者,《陀罗尼自在王请问经》中,以黠慧宝师渐磨摩尼法喻合说,恐文太繁,故不多录。】

  “法喻合说”就是以比喻和意义结合的方式宣说。

  关于“必须依次第引导所化心识之理”,《陀罗尼自在王请问经》中,佛陀以黠慧摩尼宝师渐次洗磨摩尼宝的比喻,结合意义而宣说。因恐文字繁多,所以此处不多引述。

  《陀罗尼自在王请问经》中说:譬如,黠慧的摩尼宝师,对清净摩尼宝的各种方便十分善巧。他从宝性山中取出摩尼宝之后,先以严灰洗濯,然后再用黑发擦拭;但他仍不满足,又以辛味浆水洗涤,再以缠着布的木棍擦拭;这样仍不满足,又以药水洗浇,再拿细软的布擦拭。最后终于远离了铜铁等杂质,现前清净的本面。

  经中又接着宣说比喻所对应的意义:

  诸佛如来也是如此,善巧了达不清净众生的种种根性,最初为众生宣说无常、苦、无我、不净等法,让耽著世间的众生怖畏生死之苦,发起厌离轮回的心,从而趣入声闻法中;然而诸佛并不以此为足,仍然精勤不息,继续为众生开示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使众生了解部分如来所转的*轮;但是诸佛仍不以此为足,精勤不息,又为众生演说了不退转*轮、清净的波罗蜜行,让众生趣入如来的境界。因此,佛陀以比喻说明了“对于众生不清净的心识必须依次第引导的道理”。

  以下再引龙猛、无著二大车的善说。

  【龙猛依怙亦云:“先增上生法,决定胜后起,以得增上生,渐得决定胜。”此说增上生道及决定胜道次第引导。】

  龙猛菩萨在《宝鬘论》中也说:“首先修习增上生的法类,然后生起决定胜的修法,因为首先获得增上生之后,才能渐次获得决定胜的缘故。”这是说依增上生道和决定胜道次第引导之理。

  “增上生法类”,是能够获得善趣所依的下士法类;“决定胜法类”,即能引生决定胜——解脱和一切种智的方便,也就是中士与上士的法类。

  【圣者无著亦云:“又诸菩萨为令渐次集善品故,于诸有情先审观察。知劣慧者,为说浅法,随转粗近教授教诫;知中慧者,为说中法,随转处中教授教诫;知广慧者,为说深法,随转幽微教授教诫。是名菩萨于诸有情次第利行。”】

  无著菩萨在《菩萨地·四摄品》中也说:诸菩萨为了让有情次第修集善法的缘故,首先详细地观察有情的根机。如果观知所化智慧低劣,就为他宣说浅显的法,随传粗大浅近的教授教诫;若观知所化智慧中等,就为他宣说中等之法,随转中等的教授教诫;若观知所化智慧广大,就为他宣说甚深之法,随转甚深微妙的教授教诫。这就叫做菩萨对有情次第饶益的行为。

  “教授”,对不了知的人,为了让他了知,最初对他宣说的教言;“教诫”,对已经了知的人,为了让他不忘记而宣说的教言;“利行”,是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之一。

  【圣天亦于《摄行炬论》成立,先须修习到彼岸乘意乐,次趣密咒渐次道理。摄此义云:“诸初业有情,转趣于胜义,正等觉说此,方便如梯级。”】

  圣天菩萨也在《摄行炬论》中成立了渐次修行的道理,即首先必须修习波罗蜜多乘的意乐,然后再趣入密乘。圣天菩萨归纳说:“初修密宗的有情,首先应修生起次第,然后转入胜义圆满次第,正等觉佛陀宣说了如是引导的方便,犹如阶梯一般渐次升进。”

  【《四百论》中亦说道次极为决定:“先遮止非福,中间破除我,后断一切见,若知为善巧。”此说道有决定次第。】

  圣天菩萨在《四百论》中也说道的次第极为决定,该论说:“首先断除非福业(十不善业),中间破除轮回根本的我执,最后断除一切见及其种子,若能如是了知即为善巧。”这一颂是说,修道具有如此决定的次第。因为颂中“先”、“中”、“后”三个字,即表明了次第决定,若对应三士道来说,“遮止非福”即下士道,“破除我执”即中士道,“断一切见”即上士道。

  【敬母善巧阿阇黎亦云:“如净衣染色,先以施等语,善法动其心,次令修诸法。”】

  敬母阿阇黎也说:如同在干净的衣服上染色一样,首先应以布施、爱语等善法转动所化的心,使他成为贤善的法器,然后再教导他修持诸法实相。

  就像在干净的衣服上染色,首先要染上底色,然后再依次染上各种顔色。同样,首先必须以下、中士道的修心,让所化心地变得贤善,然后再将他引入上士道,修习诸法实相。

  【月称大阿阇黎,亦引此教为所根据,成立道之次第决定。】

  “此教”是指上述敬母阿阇黎的教言。

  月称大阿阇黎也在《四百论广释》当中,引用这个教言作为根据,来成立道的次第决定。

  【现见于道引导次第,诸修行者极应珍贵,故于此理,应当获得坚固定解。】

  现量见到这三士道引导的次第,诸修行人应当极其珍重爱惜,所以应当对道次第决定之理,获得坚固的定解。

  传承上师们也说:现见道的次第极其重要,因为如果错乱了道的次第,纵然再精进也无法产生真实的道,或将趣入相似之道而产生迷乱,如此则将无意义地空耗时间。相反,若能遵循道次第而不错乱,则不论修何种法门,都能击中关要,能快速生起任何一种道,而且依靠下下道的功德,上上道也很容易快速地生起。

  下面依理成立。

  寻求解脱者(有法),必须依照道的次第修心(所立),因为任何果实的产生都依靠它的因,而且“已作前前之因,必生后后之果”乃法性规律的缘故(能立),如净治摩尼宝、抚育孩子等(比喻)。

  以上“对道的总体建立发起定解”已宣说完毕。下面开始讲解“对三士道真实摄取心要之理”。

  庚二、正于彼道取心要之理分三:一、于共下士道次修心 二、于共中士道次修心 三、于上士道次修心

  【第二,正取心要分三:一、于共下士道次修心;二、于共中士道次修心;三、于上士夫道次修心。】

  在讲正论之前,首先分析这五种道[16]各自的体相、例喻和范围。

  一、下士道

  体相:从成为下士道相续、能获得轮回增上生的角度所安立的心识。

  例如:唯一希求增上生,而趣入成办善趣安乐的方便。

  范围:唯下士。

  二、共下士道

  体相:从成为上中下三士所修的角度而安立的心识。

  例如:通达死亡无常之心。

  范围:从下士阶段到佛地之间。

  三、中士道

  体相:从成为中士道相续、能获得小乘解脱的角度而安立的心识。

  例如:唯一希求小乘解脱而修学戒定慧三学。

  范围:从了达细无常到声缘阿罗汉之间。

  四、共中士道

  体相:从成办上士和中士所修的角度而安立的心识。

  例如:通达无常等十六行相之心。

  范围:从中士阶段到佛地之间。

  五、上士道

  体相:从成为上士道相续、能获得一切种智的角度而安立的心识。

  例如:增上意乐和菩提心。

  范围:从苏醒大乘种性到佛地之间。

  辛一、于共下士道次修心分三:一、正修下士意乐 二、发此意乐之量 三、除遣此中邪执

  【初中分三:一、正修下士意乐;二、发此意乐之量;三、除遣此中邪执。】

  壬一、正修下士意乐分二:一、发生希求后世之心 二、依止后世安乐方便

  【初中分二:一、发生希求后世之心;二、依止后世安乐方便。】

  癸一、发生希求后世之心分二:一、思惟此世不能久住忆念必死 二、思惟后世当生何趣二趣苦乐

  【初中分二:一、思惟此世不能久住忆念必死;二、思惟后世当生何趣二趣苦乐。】

  子一、思惟此世不能久住忆念必死分四:一、未修念死所有过患 二、修习胜利 三、当发何等念死之心 四、修念死理

  【初中分四:一、未修念死所有过患;二、修习胜利;三、当发何等念死之心;四、修念死理。】

  丑一、未修念死所有过患分六:一、总说粗细常执是第一衰损之门 二、障碍希求后世之理 三、修善无力且混杂恶因 四、虽修后世之义但不能遮止延缓之理 五、由常执生起猛利贪嗔之理 六、由常执产生恶行之理

  【今初】

  这六个科判中,第一个科判是总说,后面五个科判是别说“不修忆念死亡无常的的过患”。

  寅一、总说粗细常执是第一衰损之门

  【如是于其有暇身时,取心藏中有四颠倒,于诸无常执为常倒,即是第一损害之门。】

  如是获得暇满人身时,在摄取心要当中有四种颠倒,其中将无常执为恒常的颠倒,就是第一损害之门。

  “四颠倒”,即常倒、乐倒、我倒、净倒。“常倒”,是将无常执为恒常的颠倒;“乐倒”,是将痛苦执著为安乐的颠倒;“我倒”,是将无我执著为有我的颠倒;“净倒”,是将不净执著为清净的颠倒。

  【其中有二,谓粗及细,于其粗劣死无常中,分别不死是损害门。此复仅念今后边际定当有死,虽皆共有,然日日中,乃至临终皆起是念,今日不死,今亦不死,其心终执不死方面。】

  常倒又有粗、细二种,其中在粗大的死亡无常当中,以心分别执著自己不死是损害之门。而且,仅仅认为今生最终决定会死亡,虽然是人人共有的想法,但是日复一日,人们直到临死时,都一直生起这样的念头:“今天不会死,现在也不会死”,内心始终执著不死的方面。

  本来获得暇满人身,应当利用暇身成办大义;然而,是什么障碍了我们,使我们不能及时摄取心要呢?须知,首要的障碍就是追求现世利益的心,而这种心态正是由于执著自己不会死的常执所导致的,这是第一损害之门。为什么说常执是第一损害之门呢?以下从五个方面作分析。

  寅二、障碍希求后世之理

  【若不作意此执对治,被如是心之所盖覆,便起久住现法之心。于此时中,谓须如是如是众事,数数思惟唯于现法除苦引乐所有方便,不生观察后世解脱一切智等大义之心,故不令起趣法之意。】

  如果不作意常执的对治,而被执著自己不会死的念头所盖覆,那就会生起想要在今生长久安住的心。在生起这种想法的时候,就会考虑需要做这样那样的事,并且反复思惟仅仅在今生当中除苦引乐的方便,而不会产生观察后世的解脱和一切种智等广大义利的心,也就是由于常执而导致人们不能发起趣向正法的心。

  凡夫的分别心有一种特点,就是缘此便不能缘彼,所以内心若执著现世的利益,便不可能缘后世的义利而转。为了现世生活的长久安稳,人们将全部精力都投注在追求现世的利益上,日日夜夜都在考虑如何在今生当中除苦引乐的方法,即考虑在今生当中如何得到名利、如何养身、如何打败对手等,根本不思惟后世的义利。

  因此,相续若被执著现法的心所覆盖,肯定不能发起希求后世的心。世人大多都是这种心态,终其一生,唯一关注现世的小利,不曾有一刻关注后世的解脱、成佛等大义,深受常执的损害。

  寅三、修善无力且混杂恶因

  【设有时趣闻思修等,然亦唯为现法利故,令所修善势力微弱。复与恶行罪犯相属而转,故未糅杂恶趣因者,极为希贵。】

  即使有时候趣入闻思修等善行,但由于修善也只是为了今生的利益,所以导致所修的善根力量微弱。而且,这些善行往往与恶行罪犯相连,没有混杂恶趣因的情况非常稀有。

  为何由执著不死的常执能令修善的势力微弱呢?

  因为修善的动机仅仅是为了今生的利益,由这种发心能导致所修的善根势力微弱。或者说:虽然外相上是作闻思修,但由于内心贪执现世,以致心力大多都耗散在追求今生的利益上,因此修善时不能以强大的心力趣入,以致所修善根势力的微弱。

  为何由常执能导致所修善行与恶行罪犯相属而转呢?

  因为没有破除贪执现法的颠倒心,即便修行善法,也会夹杂希求名利、恭敬等的恶行,而导致善行不清净。

  因此,常执会导致修善无力和混杂恶因。

  寅四、虽修后世之义但不能遮止延缓之理

  【设能缘虑后世而修,然不能遮后时渐修延缓懈怠,遂以睡眠、昏沉、杂言、饮食等事,散耗时日,故不能发广大精勤,如理修行。】

  即便内心能够缘虑后世的义利而修行,但由于被执著不死的常执所障碍,而不能遮止拖延到以后再慢慢修的延缓懈怠,于是便以睡眠、昏沉、绮语、饮食等无义琐事浪费时间,因此不能发起广大的精进而如理地修行。

  我们平时为何不能改变松懈拖延的状态呢?正是因为没有发起忆念死亡无常的心,日日执著今天不死,没有如救头燃般的紧迫感,所以即便考虑到后世,但也很难发起广大的精进。

  寅五、由常执生起猛利贪嗔之理

  【如是由希身命久住所欺诳故,遂于利养恭敬等上,起猛利贪,于此障碍,或疑作碍,起猛利嗔,于彼过患蒙昧愚痴。由利等故,引起猛利我慢嫉等诸大烦恼及随烦恼,如瀑流转。】

  由于被希求身命长久安住的颠倒心所欺诳,便在利养、恭敬等上生起猛利的贪心,而对妨碍自己得到这些利益,或者对怀疑作障碍的人事物等,生起猛利的嗔心。在生起贪嗔等时,也是蒙昧愚痴,不知道这些烦恼的过患。而且,由于贪执利养、恭敬等,而引起猛利的我慢、嫉妒等根本烦恼和随烦恼,就像瀑流一样相续不断。

  为何会生起如此猛利的烦恼呢?其根源就是常执,即因贪执现世的利益而引生贪嗔等烦恼。设若念死无常,一心但求后世,则不会缘现世的名利等生起贪嗔,可见常执是烦恼的根源。

  寅六、由常执产生恶行之理

  【复由此故,于日日中渐令增长,诸有胜势、能引恶趣猛利大苦、身语意摄十种恶行,无间随近谤正法等诸不善业。】

  而且,由于这种贪执现世利益的常执,人们每天都在逐渐增长具有强大势力、能引生恶趣猛利大苦、以身语意所摄的十恶、五无间罪、近五无间罪、诽谤正法等各种不善业。

  “诸不善业”,从功能来说,具有能招感恶趣猛利大苦的强大势力;从种类来说,即以身语意所摄的十种恶行、五无间罪[17]、近五无间罪[18]、诽谤正法等恶业。

  【又令渐弃能治彼等善妙宣说甘露正法,断增上生及决定胜所有命根。】

  此外,由于颠倒的常执,而使人们逐渐舍弃能够对治这些恶行的善说甘露正法,由此斩断了增上生和决定胜的命根,即从根本上远离了成办增上生和决定胜的意乐与加行。

  世人因为执著不死而贪执现世的利益,因此将正法抛置脑后,一生之中唯有增长恶行,最终也只有堕落恶趣。

  【遭死坏已,为诸恶业引导,令赴苦痛粗猛、炎烧、非爱诸恶趣处,何有过此暴恶之门?】

  今生的命根遭到死主摧坏之后,被生前所造的恶业牵引,而趣入痛苦粗猛、炽热燃烧、不可爱乐的恶趣险处,哪里还有超过常执的暴恶之门呢?

  【《四百论》亦云:“若有三世主,自死无教者,彼若安然睡,岂有暴于此。”】

  《四百论》也说:如果有在三世间自在主宰的死主,不是教别人去作而是亲自作,这种自作也不是受他派遣而是自主而作,明明有具足这三种特征的死主,人们却还像已解脱生死的圣者一样安然入睡,哪里还有比这更加厉害的愚痴懈怠呢!

  死主的三种特征,即“三世主”、“自作”、“无教者”。“三世主”,是能支配地上、地下、天上这三种世间的主宰;“自作”,就是非他作;“无教者”,即不是受人派遣。下面就以比喻来说明这三种特征。

  第一种特征:

  譬如,如果是受到一国之主的惩罚,那还可以逃往异国他乡,但如果是受到统治全世界的君主惩罚,则无处可逃。同样,死主在地上、地下、人间自在而转,普遍行于三界之中,没有任何死主到不了的地方,所以众生决定无法逃出死主的掌心。

  第二种特征:

  譬如,国王如果是派遣大臣来惩办,则还有通过行贿而脱免的机会,但如果是国王亲自惩办,则没有一点回转的余地。同样,死主并非派遣使者而是亲自降临,因此众生根本无法逃脱。

  第三种特征:

  譬如,如果是大臣受命前来惩办,则由于他没有主权,唯一听命于国王,所以还可以乞求教者国王,而得到赦免,但如果是国王自主而作,则完全没有逃脱的机会。同样,死主对一切众生也是自主而转,没有任何教者,所以任何人都无法逃脱。

  如果人们终究要面对死主,却丝毫不考虑应对的方法,毫不在乎,则是极其愚痴的行为。

  【《入行论》亦云:“须弃一切走,我未如是知,为亲非亲故,作种种罪恶。”】

  《入行论》中也说:死时必须舍弃一切而离去,我不但没有这样了知,反而为了亲与非亲的缘故,造作各种罪恶。

  以上宣说了常执的第六种过患——由常执引生种种罪恶。观察后面这五个科判中所说的过患,就可以理解“常执是第一损害之门”的涵义。

  丑二、修习胜利分三:一、有大利益 二、念死无常是一切圆满之门 三、无常并非浅法也非略修之法

  【第二,修习之胜利者。】

  这是从正面宣说“修习念死”的利益。

  寅一、有大利益分三:一、比喻 二、喻义 三、教证

  卯一、比喻

  【谓若真起随念死心,譬如决断今明定死,则于正法稍知之士,由见亲属及财物等不可共往,多能任运遮彼贪爱,由施等门乐取坚实。】

  如果真正生起了随念死亡的心,就会遮止恶行而精进修善。譬如,若断定今天或明天自己肯定会死,则对正法稍有了知的人,由于见到亲属、财产等不可能和自己一起前往后世,所以大多数的人自然都能遮止对亲属等的贪爱,而乐意通过布施等善行摄取坚实。

  譬如:对正法稍有了解的绝症患者,如果知道自己来日不多,便会认真考虑有关死亡的问题。见到死时自己所拥有的房屋、财产等毫无用处,又不能带走丝毫,这时就会放下这些身外之物,乐意将之供养三宝或作公益事业。

  卯二、喻义

  【如是若见为求利敬及名称等世间法故,一切劬劳皆如扇扬诸空谷壳,全无心实,是欺诳处,便能遮止诸罪恶行。由其恒常殷重精进,修集归依及净戒等诸微妙业,遂于无坚身等诸事,取胜坚实。由是自能升胜妙位,亦能于此导诸众生,更有何事义大于此?】

  同样,如果通过忆念死亡,而观见为了追求利养、恭敬、名声等世间法所付出的一切辛劳,都像是被风吹扬的空谷壳一样,完全没有精华和实义,唯一是欺诳人心之处,由此便能遮止各种恶行,不再为了追求现法而造恶。再者,由于发起恒常精进与殷重精进,修集皈依、净戒等微妙善业,这样就能以本无坚实的身体、财富等诸事,摄取殊胜坚实。因此自己便能逐渐向上趣入胜妙的地位,也能引导众生趣入这样殊胜的境界,所以,还有什么事比忆念死亡的意义更为重大?

  此段宣说修习念死具有遮止罪恶、摄取坚实的意义。下面对此再进一步具体分析。

  为何由忆念死亡能够遮止罪恶呢?

  我们只要观察罪恶的起因,就能明白原因。人人都想离苦得乐,但由于迷乱而误以为恭敬、利养等现法能带来真实的安乐,于是为了追求看似安乐的现法而造作各种罪业。所以,罪业源自于对现法的贪执,贪执来自于妄计现法具有实义的迷乱。而随念死亡无常,正是观察死时我们所追求的名利等,根本毫无用处,由此便能醒悟:自己一向渴望的名利等,唯是欺诳之处,为此所付出的辛劳,就像是被风吹扬的空谷壳一样,毫无实义。因此,由念死而观见现世八法欺诳的自性,便能放下对现法贪执而遮止罪恶。

  为何通过念死无常能够让人修集善业呢?

  因为:见到死时唯有皈依、持戒等善业,才能让人获得安乐,生前若能修集这些善业,则临终与后世皆得安乐。这样观见佛法具有大义之后,就会发起两种精进,日夜恭敬修集善业,以无坚之身等摄取坚实。

  《普贤上师言教》说:“如果相续中真正生起了无常观,那么就一定能够彻底舍弃对今生世间一切事物的贪执,就像呕吐症患者不愿取油食一样。我的至尊上师(如来芽尊者)也不止一次地说过:‘我无论看见世间如何高贵、如何权威、如何富裕、如何俊美之人,也不会生起羡慕之心,而注重前辈高僧大德的事迹,这就是因为自己的相续中生起了少许无常观的缘故。’”

  卯三、教证

  【是故经以多喻赞美,《大般涅槃经》云:“一切耕种之中,秋实第一;一切迹中,象迹第一;一切想中,无常死想是为第一。由是诸想能除三界一切贪欲无明我慢。”如是又以是能顿摧一切烦恼恶行大椎,是能转趣顿办一切胜妙大门如是等喻,而为赞美。】

  因此,经中以多种比喻赞美无常死想的利益。譬如,《涅槃经》中说:“一切耕种之中,秋天的耕种实为第一;一切足迹之中,大象的足迹最为第一;在一切想当中,无常死想最为第一。依靠无常死想能够遣除三界所有的贪欲、无明和我慢。”如是经中还以“是在一时之间摧毁一切烦恼恶行的大椎,是能趣入顿时成办一切的胜妙大门”等的比喻,赞美无常死想。

  以下分析这些比喻的涵义。

  一、“一切耕种之中,秋实第一”

  为何一切耕种之中,以秋耕为第一呢?因为秋天耕耘时要除去田中的杂草,并且将土地翻松,这样便能长出好庄稼,所以,秋耕是所有耕种中的第一。同样,依靠无常死想,能够遣除自相续中对现世乃至三界的一切贪执,又能使自相续调柔,产生功德苗芽。所以,无常死想如同秋耕一样,是一切想中的第一。

  二、“一切迹中,象迹第一”

  这个比喻有几种解释的方法,这里选择相合意义的解释:

  大象走路非常有智慧,它能预知何处有危险而绕开这些地方,唯一选择安稳的道路,可谓“一路平安”。后来者只要沿着大象的足迹,就可以避免一切危害,所以说象迹是一切足迹当中最殊胜的足迹。同样,生起念死无常的心,就不会耽著今生而造种种罪业,能够遣除三界一切无明、烦恼等的损害,并且只会遵行对后世有利益的安乐之道。所以说,无常死想如同象迹。

  三、“是能顿摧一切烦恼恶行大椎”

  “顿摧”:顿时摧毁,这是比喻无常死想具有强大对治烦恼的力量。普穹瓦尊者说:“多修死无常和业果吧!哪怕犯了四他胜罪,也能净治,这是我的遗嘱。”

  在《涅槃经》中,佛以各种比喻赞美“一切想中,无常死想第一”,这里所说的“一切想”,应该是指缘世俗有漏有为法的一切想,依靠无常死想能遣除三界一切贪执、无明、我慢等,所以是一切想中第一。

  【《集法句》中亦云:“应达此身如瓦器,如是知法等阳焰,魔花刃剑于此折,能趣死王无见位。”】

  《集法句经》中也说:应当了达这个身体就像瓦器一样危脆不坚固,如是了知诸法如同阳焰一般毫无自性,五毒的魔花刃剑将会从此折断,由此便能趣向死主也见不到的无死果位。

  这是说,无常死想具有“魔花刃剑于此折,能趣死王无见位”的殊胜利益。

  “魔花刃剑”,即色界天魔王射向人间的五毒魔箭。我们如果执著此身恒常实有,就会被贪婪、嗔恨、愚痴、傲慢、嫉妒的魔箭射中而丧心病狂,导致在六道中轮转不休。相反,如果了达此身是四大假合,犹如瓦器般无常危脆或空无实质,如阳焰般现而无自性,如水泡般须臾不住,就不会被身体的假相欺蒙,更不会因爱执自身而引发五毒烦恼,由此便能令心趣入正法,息灭五毒烦恼而了脱生死。这就是念死无常进而观修空性的殊胜利益。

  【又云:“如见衰老及病苦,并见心离而死亡,勇士能断如牢家,世庸岂能远离欲。”】

  《集法句经》又说:若以智慧观见衰老、疾病等痛苦,并且见到心识终将脱离身体而死亡,菩萨勇士由此便能断除犹如牢狱般的三界之家,然而没有观见轮回过患的世间凡夫,又怎么能远离贪欲呢?

  颂中第三句“勇士能断如牢家”,是讲念死无常的利益。菩萨依靠何种因缘才能远离三界的系缚呢?即依靠观见身命无常的本质、了知轮回的过患而远离。颂中前二句就是说,菩萨以智慧观见无常的过患,即:人老时体力衰退,背驼牙缺,满脸皱纹,六根功能衰退,还有种种令人难以忍受的病苦,最终心识和身体分离而死亡,死后由于我执的牵引仍将继续转生轮回。由于见到了无常的过患,所以菩萨能够发心求道断除生死,但是凡夫则因愚痴而不见此等过患,故如飞蛾扑火般追求五欲,以苦为乐,至死也不肯放下,所以说“世庸岂能远离欲”。

  《毗奈耶经》说:“我之眷属中,犹如妙瓶者,比丘舍利子,及目犍连等,于如是百人,供斋与供物,不如一刹那,忆念有为法,为无常殊胜。”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供养的对境既然是百位圣者,则应当是大福田,对他们作供养的功德一定很大,而佛陀却说这种供养还比不上一刹那间念修无常殊胜。这是因为:如果没有观修无常,即便是对殊胜的福田作供养,其内心仍然会耽著现世;然而,即便是在刹那间观修无常,内心也能放下现世,转入成办后世安乐的修行。由于刹那转变自心的缘故,从而超胜了没有改善相续的外相供养。

  寅二、念死无常是一切圆满之门

  【总之能修士夫义时,唯是得此殊胜暇身期中,我等多是久住恶趣,设有少时暂来善趣,亦多生于无暇之处,其中难获修法之时。纵得一次堪修之身,然未如理修正法者,是由遇此且不死心。故心执取不死方面,是为一切衰损之门;其能治此忆念死者,即是一切圆满之门。】

  此段以“执取不死”是一切衰损之门,反显“念死”是一切圆满之门。

  总之,能够修持士夫义利的时机,唯一是在得到这个暇满人身的期间,我们多数时间都是久住在恶趣中,即使有少数时间暂时转生善趣,但多数也是生在无暇之处,在那种处境当中很难获得修法的机会。纵然获得一次堪能修法的所依身,却不能如理修持正法,究其原因,正是由于“执著暂时不会死的心”。因此,内心执取不死的方面,是趣入一切衰损之门;相反,能够对治“不死执”的“念死心”,就是趣入一切圆满之门。

  “然未如理修正法者,是由遇此且不死心”:按藏文,“遇”是触到的意思,即追究不能如理修行的原因时,就会触到这个“且不死心”。也就是由于这种执著“现在还不会死”的颠倒心,而使我们一再地拖延修行,不肯舍弃追求现世的心,如此终将空过一生,趣入一切衰损。

  下面引用古德语录说明。

  普穹瓦说:“晨不念死,则昼空过;晚不念死,则夜空过。”

  金厄瓦格西说:“如果清晨没有观修一座无常之法,白天就会被执著今世的念头所左右。”

  香怎耶巴也说:“如果上午没有生起无常之念,中午贪图今世的念头就会抬头;如果中午没有生起无常之念,晚上就会被贪图今世的念头俘虏。如果迈入贪图今世的轨道,则无论如何努力,也不能趣往正法。”

  若对照自己的心,便能有所体会。当我们没有忆念死亡无常时,内心就会习惯性地攀缘现法,很难控制,每天多在放逸中浪费时间,唯一增长烦恼和罪业。而修习念死,正是对治这种颠倒心最有效的方法,即依靠念死能够转变自心,而缘于死亡方面。由于畏惧死亡与死后的痛苦,便会一心寻求真正能够离苦得乐的方法,从而让心趣入正法,所以说“忆念死亡是一切圆满之门”。

  寅三、无常并非浅法也非略修之法

  【故不应执,此是无余深法可修习者之所修持,及不应执,虽是应修然是最初仅应略修,非是堪为恒所修持。应于初中后三须此之理,由其至心发起定解而正修习。】

  因此,不应执著“忆念死亡无常仅仅是没有其余甚深法可修的人所修之法”,也不应执著“虽是应修之法,但这只是最初阶段仅应略为修习的法,不能作为恒常所应修持的法门”,应当对初中后三时都必须修习无常的道理,从内心深处发起定解而真实修习。

  这是告诫我们应当断除二种邪见,以至诚心修习念死无常。“二种邪见”,即执著无常是一种浅法的邪见,以及执著无常只是最初略修之法的邪见。

  以下引古德语录说明,无常既非浅法,也不是最初略修之法。

  一、无常并非无深法可修者所修之法

  嘎当派大德卓位奢贡波说:“虽修至密部之王(密集金刚),若未生起死无常观,即为浅。若已生起死无常观,虽仅修学入法之门(三皈依),即为深。未生无常心而好高攀登者,如堕险处。”(虽然所修的法是密部之王——密集金刚,但自相续中若未生起死亡无常之想,则密部之王即是浅法。若已生起死亡无常之想,即使仅仅修学三皈依,也很殊胜。没有生起无常心而一味高攀的人,实际上,就像堕入了危险的境地一样。)

  夏沃瓦也曾说:“能迫不及待地观修无常的人,都是探询到法之根本的明智之士,而观修空性也只不过是流于口头的浮夸之举,相比而言,就显得不深入、扎实。”

  大德阳滚巴也说:“一般人皆好高骛远,学低下者则心不乐,学空法、胜义谛皆为此而喜。但此诸法,每与有情器量不合,虽圆满次第亦无意义。不在所修法之深广,而在能修有情,须为圆满次第之有情。于所修法,虽夸如千金马价,然不能修人不如死狗价值。故吾所修者,仅为死无常、业果诸法而已。(尊者说:一般人的心态都是好高骛远,如果学修低下的法门,心里就很不悦意,如果学修空法、胜义谛等,都会为此欢喜。然而这些甚深之法,往往和有情器量不相应,这样即使修的是圆满次第也没有意义。因此,不在于所修法的深广与否,而在于能修的有情必须是圆满次第的法器。虽然对所修之法,夸得像千金之马那样价值连城,但不堪修习的人其身价却不如死狗的价值。因此,我所修的法也只是死亡无常和业果诸法而已。)”

  由以上教言可知,死亡无常并不是没有深法可修之后,退而求其次的浅法,而是诸道的基石。如果没有修好无常,即便以增上慢谈论大圆满、大手印、大中观、大空性等,也只是狂妄而已,自欺欺人罢了,自己的心根本无法真正趣入甚深之法。因此,修持深法必须建立在前行稳固的基础上,即须从念死无常开始,逐渐调顺自心,从而成为堪修甚深法的法器。

  二、无常也不是最初略修之法

  此处再引语录说明,无常也不是最初略修之法,修行的初中后都需要观修无常。

  曾经有居士问博朵瓦格西:“如果要专修一法,修什么法最重要?”

  格西回答:“若唯修一法,无常最为重要。”

  一、倘若修行死亡无常,首先可作为趣入佛法之因,中间可作为勤修善法之缘,最后也有助于证悟诸法等性;二、又倘若修行无常,最初为断除此生绳索之因,中间作为舍弃贪著诸轮回之缘,最后也有助于趣入涅槃之道;三、又倘若修行无常,最初为生起信心之因,中间作为精进之缘,最后作为生慧助伴;四、又倘若修行无常,且于相续中能生起者,初可成为求法之因,中间可作修法之缘,最后有助于证悟法性;五、又倘若修行无常,并于相续中能生起无常之念,则初为盔甲精进之因,中为加行精进之缘,后可成为无退精进之助伴。

  博朵瓦格西从五个侧面开示了无常修法对于修行的初中后都很重要。

  下面以前两个侧面为例,略作解释。

  最初念死无常,由怖畏死后堕入恶趣而至心皈依怙主三宝,所以可以作为趣入佛法的因;中间念死无常,由了知死期不定、死缘极多、死时唯正法有益,而对治推延懈怠,成为精进修善的助缘;最后念死无常,了达一切有为法生灭无常,也有助于证悟诸法本无自性的大平等性。

  而且,最初念死无常,由了知追求现法最终没有任何实义,而成为断除此生系缚之因;中间念死无常,由了知轮回刹那不住、本无任何实义,容易悟入行苦自性,所以成为舍弃贪著轮回的助缘;最后念死无常,由遮止常执而容易趣入不生不灭的法性,所以有助于趣入涅槃。如《涅槃经》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因此,不可认为念死无常仅仅是最初所应略修的法,实际上,对于修行的初中后三个阶段来说,修习无常都十分重要。

  丑三、当发何等念死之心分二:一、非此处所指的念死之心  二、所应发起的念死之心

  【第三,当发何等念死心者。】

  应当发起何等念死之心呢?论中首先说明,念死无常所应发起的念死之心,并不是由贪执亲友等所产生的怖畏心。然后,再认定此处所应发起的念死之心,并且从因、体相、作用三个方面分析这二者的差别。

  寅一、非此处所指的念死之心

  【若由坚著诸亲属等增上力故,恐与彼离起怖畏者,乃是于道全未修习畏死之理,此中非是令发彼心。】

  如果由于对亲属等强烈执著的缘故,恐惧和他们分离而生起怖畏,这是对于道完全没有修习畏惧死亡之理所导致的,这里并不是要让我们发起这种怖畏心。

  这种念死心,就是一般常人怖畏死亡的心态,对此分别从因、体相、作用三个方面分析。

  一、怖畏之因:“由坚著诸亲属等增上力故”,即由于强烈贪执今生的亲属、财产、权力等,而对死亡时的分离生起大怖畏。

  二、怖畏之相:“恐与彼离起怖畏者”,即由于贪执增上的缘故,恐惧死时和儿女亲人离别,失去现世的财产、权力等,而心生怖畏。

  三、怖畏的作用:“虽生怖畏,暂无能遮”,这个身体是由业惑力的牵引而入胎结生,终究不免一死,所以虽然死亡充满恐惧,但也没有任何助益,无论人们再怎么恐惧,终须被业力牵引而诀别此生的一切。

  寅二、所应发起的念死之心

  【若尔者何,谓由惑业增上所受一切之身,皆定不能超出于死,故于彼事虽生怖惧,暂无能遮。为后当来世间义故,未能灭除诸恶趣因,未能成办增上生因、决定胜因,即便没亡而应恐怖。若于此事思惟怖畏,则于此等有可修作,能令临终无所怖畏,若未成办如是诸义,总之不能脱离生死,特当堕落诸恶趣,故深生畏惧,临终悔恼。】

  那么,修习死亡无常所应发起的是何种心呢?即由惑业力所招感的所有身体,决定都无法超越死亡,因此对于死亡时将与所爱分离这件事,虽然心生恐惧,但暂时也无法遮止。为了后世义利的缘故,没有能够灭除诸恶趣因,不能成办增上生与决定胜的因,便这样死去,对此事则应当感到恐惧。如果思惟此事而深感怖畏,就会对后世的义利有所作为,由此便能使自己临终时没有任何怖畏。如果即生当中不能成办后世的义利,总的来说,就不能脱离生死轮回,特别则将堕入三恶趣中,所以临终时必定深生恐惧,悔恨忧恼。

  这是指出修习无常所应发起的怖畏心,对此也可以从因、体相和作用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怖畏之因:“为后当来世间义故”,即希求后世义利之心。“后世义利”,包括增上生与决定胜二种义利。

  二、怖畏之相:“未能灭除诸恶趣因,未能成办增上生因、决定胜因,即便没亡而应恐怖”,即对于未能及时成办后世义利便死去,心生畏惧。

  三、怖畏的作用:“则于此等有可修作,能令临终无所怖畏”。以下士来说,因为害怕今生当中不能及时成办增上生因,死后将会堕入恶趣,于是便在生前勤修增上生之因、灭除恶趣之因,所以临终时就能无所畏惧,转生安乐善趣。以上士和中士来说,因为害怕即生没有成办决定胜之因,死后将会堕入轮回,于是就在生前勤修决定胜之因、灭除生死之因,所以临终时便能毫无畏惧。

  经由上面二段的比较可以了知,世人畏惧死亡和修行人畏惧死亡有天壤之别,因为:前者是由贪执现世而害怕死时与所爱分离,这种恐惧毫无意义,而且没有任何助益;后者是由希求后世的义利,而畏惧今生不能及时成办实义而堕落,这种畏惧能使自心转入修善,所以有大利益。

  【《本生论》云:“虽励不能住,何事不可医,能作诸怖畏,其中有何益。如是若观世法性[19],诸人作罪当忧悔,又未善作诸妙业,恐于后法起诸苦,临终畏惧而蒙昧。若何能令我意悔,我未忆作如是事,复善修作白净业,安住正法谁畏死。”】

  往昔世尊转生为王子月时,有一个斯达萨子,想要吃王子,但王子月丝毫没有畏惧之色,神态安然。斯达萨子非常诧异地问:“世人都害怕死,为何你却不怕?”

  当时王子月的回答,就是《本生论》中这一段颂文:有情以惑业受生之后,纵然再如何努力也无法长久安住,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医治死病,因此害怕死亡而怖畏又有什么利益呢?如是若观察有情的实相,临死时人们想起生前所造的罪业,必将生起忧恼和悔恨,而且因为生前没有行持善业,害怕死后会在来世产生各种痛苦,因此临终时内心便会处在恐惧而蒙昧的状态。然而有什么事能让我心忧悔呢?我想不起曾经做过这样的事,而且我一生当中勤修清净的善法,身心始终安住在正法当中,那么谁还畏惧死亡呢?

  【《四百论》中亦云:“思念我必死,若谁有决定,此弃怖畏故,岂畏于死主。”】

  《四百论》中也说:如果谁能在心中决定,认为自己必死无疑,那么依靠这个念死的心就能够舍弃怖畏,所以又怎么会畏惧死主呢?

  【故若数数思惟无常,念身受用定当速离,则能遮遣希望不离彼等爱著,由离此等所引忧恼增上力故,怖畏死没皆不得生。】

  因此,如果再三思惟无常,忆念自己的身体、受用必将迅速舍离,就能遣除希望不离开身体、受用等的贪著,由于远离了贪著所引起的忧恼之力,所以对死亡的怖畏都不会产生。

  上面通过说明不念死的过患和念死的利益,成立了“以心执取不死为一切衰损之门,忆念死亡是一切圆满之门”,由此我们便能明确念死的必要性,从而发起修习念死的欲乐。有了这个欲乐之后,再进一步认定所应发起的念死之心,并不是随念死亡而畏惧死时将与现世分离的心,而是畏惧死时未能成办后世义利的心。

  丑四、修念死理分四:一、思决定死 二、思惟死无定期 三、思惟死时除法之外、余皆无益 四、摄义

  【第四,如何修念死者,谓应由于三种根本、九种因相、三种决断门中修习。此中有三:一、思决定死;二、思惟死无定期;三、思惟死时除法而外余皆无益。】

  第四,“如何修习念死”,即应通过三种根本、九种因相、三种决断来修习念死。“三种根本”,即决定死、死无定期、死时除了正法之外余皆无益。其中,每一种根本都是以三种因相成立,所以共有九种因相。

  修习的方法,若以第一种根本来说,就是要通过反复思惟三种因相而决定自己必死无疑,思惟到量时,心中就会发起一种决断——我必须修行正法。后二种根本也是如此修习。修习的方法,重点是在于思惟,而思惟的结果就是内心发起决断。

  寅一、思决定死分四:一、思惟死主决定当来,此复无缘能令却退 二、思惟寿无可添、无间有减 三、思惟生时亦无闲暇修行妙法,决定当死 四、决断必须修行正法

  【初中分三。】

  第一,“思惟决定死”,分三个方面思惟,首先思惟第一个方面。

  卯一、思惟死主决定当来,此复无缘能令却退分四:一、思惟任受何身,定皆死亡 二、思惟任住何境,定皆死亡 三、思惟任处何时,定皆死亡 四、思惟无缘遮止死亡

  【思惟死主决定当来,此复无缘能令却退者。】

  “思惟死主决定会来,而且没有任何因缘能使他退却”,即从身体、地方、时间以及无缘遮止四个方面来思惟。

  辰一、思惟任受何身,定皆死亡

  【谓任受生何等之身,定皆有死,《无常集》云:“若佛若独觉,若诸佛声闻,尚须舍此身,何况诸庸夫。”】

  不论受生为何种身体,决定都有死亡,《无常集》说:已获生死自在的佛陀、独觉和诸佛之声闻,尚且必须舍弃身体,何况毫无自在的凡夫,岂能避免死亡?

  这个世间是否存在不死之身呢?根据佛菩萨的教言以及我们自身的经验可以断定,在凡夫分别心前显现的一切有情的身体,无有一者能够避免死亡。《解忧书》说:“地上或天间,有生然不死,此事汝岂见,岂闻或生疑。”不论地上或天上,能够长生不死的事,你可曾见过、听过或怀疑过?

  天界的大梵天、帝释、遍入天等,虽然具有神通,身体坚固而且有光明,寿命长达多劫,但是彼等天身终究都会坏灭,色界之天身在引业穷尽时,无不坏灭,欲天之身也终须出现五种衰相而死亡。在人间,福报最圆满的转轮王或者历代帝王也无有一人能够长生不死。其余人类,虽然身体的外貌、势力、寿命等有所差异,但平等都是业惑所招感的有漏身,都无法超越刹那坏灭的本性,终将如水泡般幻灭。

  因此,大恩上师在《无常道歌》中说:“具有神变通灵寿长劫,禅悦为食天神与仙人,无法躲避阎罗与怨敌,未念己亡即是颠倒想。昔日四洲权势圆满者,虽有少数闻名转轮王,如今忆念只剩名字已,微弱自身更无坚固性。”

  不只是生死没有自在的凡夫身都要坏灭,即便所有诸佛菩萨、阿罗汉等圣者在因缘穷尽时,也没有一位不示现涅槃。这个世界过去曾有贤劫七佛出世,每一尊佛都有许多不可思议的声闻弟子,然而他们如今却无一留存于世间。在释尊的教法中,五百罗汉也都示现涅槃,其后在印度出现的二圣六庄严等,也都离开了这个世界,如今只能见到他们留传下来的论典。此后佛法传至汉藏二地,一千多年之中,前后曾出现过无数大成就者,例如:西藏前弘期的二十五位大成就者,后弘期的米勒日巴尊者、宗喀巴大师等,汉地的六祖大师、智者大师等。然而这些历史上的高僧大德,也只能活在后人的记忆之中。因此,在凡夫分别念的境界中,根本找不到一种不死之身。《无常道歌》中也说:“断证圆满能仁与佛子,虽曾现如空中群星般,正因揭示无常而涅槃,回想此义深知皆无常。”

  有人怀疑:诸佛菩萨既已获得生死自在,为何还会示现涅槃呢?

  答:因为诸佛菩萨是以因缘为寿命而安住世间,一旦所化众生的因缘已尽,就无缘住世而示现涅槃。

  辰二、思惟任住何境,定皆死亡

  【任住何境,其死定至者,即彼中云:“住于何处死不入,如是方所定非有,空中非有海中无,亦非可住诸山间。”】

  所谓“无论住在何处,死亡必定都会到来”,就是《无常集》中所说:住在什么地方死亡不会进入呢?这样的地方决定不会有,虚空中没有,大海中也没有,山林间也不会有。

  《无常集》中的这一颂,是根据释尊当年所开示的内容作成的。当年,琉璃王诛杀释迦族时,世尊为了向世人显示业力不可思议,而藏匿了几个释迦族的孩子,其中,两个孩子被放到月亮上,两个被藏入大海中,又有两个被纳入佛的钵里。但是屠杀结束之后,这些孩子全都死亡,无一幸免。佛陀因此为弟子们宣说了上述的教言。所以当大限来临时,不论你住在何处、逃往何方,死亡决定降临,纵使佛陀也无法改变业力。

  在这个三有世间,下至无间地狱,上到非想非非想天,决定没有死主到不了的地方。有情的生命行将结束之时,死主必定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猛而至。就我们所在的地球来说,有数十亿人口分布在世界各地,尽管地域上存在差别,贫富也不均,生活状态也不尽相同,但是却存在一个共同点,即:凡是人类生存的地方,必定是死亡造访之地。不论亚洲或欧洲,不论中国或美国,不论城市或乡村,不论在家中或旅途中……,死亡随处都有可能发生,死主的阴影笼罩全世界。不论空中或海上,不论江河或平原,不论山崖或沙滩,不论农田或工厂……,死亡随处都在发生,死主的势力渗透三界每一个处所,无处可逃。

  《无常道歌》中说:“难忍阎罗使者来到时,无缝坚固城堡中躲避,图以十万甲胄作护卫,然终无法人间停一时。”当死主来临时,即使躲入无有丝毫缝隙、极其坚固的城堡中,并且试图以十万勇士护卫,但死主的魔掌仍会伸入城堡内,把我们带走,终究无法在人间停留片刻。因此,不论身在何处,死亡决定会来临。

  辰三、思惟任处何时,定皆死亡

  【前后时中诸有情类,终为死摧等无差别,即如彼云:“尽其已生及当生,悉舍此身而他往,智者达此悉灭坏,当住正法决定行。”】

  前后任何时代中所有种类的有情,最终都会被死亡摧毁,在这一点上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别。就像《无常集》所说:一切过去、现在已生以及未来将要出生的有情,都是最终舍弃这个身体而前往后世的。智者了达诸法都会坏灭之后,应当安住正法之中,决定行持清净的梵行。

  以人类来说,从时间上可分成过去、现在、未来三类。百年之前地球上生存的人类,如今已经完全灭亡。我们在儿时曾见过祖辈等上几代的人,他们也会谈起年轻时所见闻过的历史人物和当时发生的事,这些都足以表明,过去曾有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生存在地球上。从历史的记载中,我们还可以得知更久远之前的人类及其生活。然而时至今日,这一切都已消逝无踪,百年之前诞生的人类如此,千年之前的人类也是如此,这样一直追溯到五千年前、一万年前乃至无始,也无一不是如此。

  今天,曾经生存在地球上的远古人类,已经无有一人存在,由此可以确定,他们都是因为死亡而告别这个世界。鉴往知今,可以断定现在的人类百年之后必将化为乌有,而未来的人类也是如此。在这个世界上,新人类代代相续出现,然而谁也无法改变有生必定有死的无常规律,因为在有为法的范畴中,毕竟找不到一丝生而不灭的常法。因此我们可以断定,未来的人类乃至整个三界有情,决定无法逃脱死亡的结局。

  以上从时间方面决定,过去、现在、未来三时的有情终将会被死亡摧毁,而没有任何差别。

  辰四、思惟无缘遮止死亡

  【于其死主逃不能脱,非以咒等而能退止。】

  面对这样的死主,有情根本不能逃脱,因为这不是依靠咒力等方便所能回遮。

  以下引经说明这个道理。

  【如《教授胜光大王经》云:“譬如若有四大山王,坚硬稳固,成就坚实,不坏不裂,无诸陨损,至极坚强,纯一实密,触天磨地从四方来,研磨一切草木本干及诸枝叶,并研一切有情有命诸有生者,非是速走易得逃脱,或以力退,或以财退,或以诸物及咒药等易于退却。】

  如《教授胜光大王经》所说:譬如,若有四座巨大的铁山,每一座都是坚硬稳固,已成就牢固结实,没有丝毫破裂和损坏,铁山的内外都极其坚硬,通体坚实严密。当这四座铁山从四方触天磨地滚压过来,所有草木、树干和枝叶,都被研磨粉碎,而且具有生命活着的一切有情,也都被压成齑粉。在这大灾难来临之时,并不是依靠快速奔跑便能逃脱,也不是依靠势力、钱财、物质、咒术和药物等所能回遮。

  假如铁山有损坏破裂或有缝隙,那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假如铁山只是从一个方向滚过来,或许还能从其它方向逃脱;假如铁山不是触天磨地而来,或许还能从空中逃离。然而,铁山不但没有丝毫陨损,通体坚实严密,而且是触天磨地、从四方而来,所以情与无情无一例外,皆须被铁山摧毁殆尽,根本无法逃脱。

  【“大王,如是此四极大怖畏来时,亦非于此速走能逃,或以力退,或以财退,或以诸物及咒药等易于退却。何等为四,谓老病死衰。大王,老坏强壮,病坏无疾,衰坏一切圆满丰饶,死坏命根。从此等中,非是速走易得逃脱,或以力退,或以财退,或以诸物及咒药等易于静息。”】

  佛说:大王!同样,当四种大怖畏来临时,不是依靠快速奔跑能够从中逃脱,也不是依靠势力、钱财、物质、咒术、药物等所能回遮。这“四大怖畏”是什么呢?就是老、病、死、衰。大王,老会摧坏强壮,病能毁坏健康,衰能毁坏一切圆满丰饶,死则毁坏命根。当老病死衰来临时,不是依靠快速奔跑能够从中逃脱,不是依靠势力、钱财所能回遮,也不是以物质、咒术、药物等所能止息。

  大恩上师在《无常道歌》中说:“设若尔曹(尔辈)财宝遍三界,岂料阎罗魔众拒受贿,威慑三界梵王与帝释,想免死道亦无有办法。身体美貌犹如彩云般,通达诱人种种巧幻术,无奈夺命阎魔众威军,微汗毛许不为汝所动。”即使你的财宝充满三界,但死主阎罗王根本不会接受你的贿赂;即便是威力震慑三界的梵天和帝释,也无法避免步入死亡之路;即使你的身体容貌如彩云般美丽,擅长各种诱人的幻术,但也不可能让夺命阎罗王的威军转动一根汗毛。因此当死亡来临之时,根本没有任何回遮的方法。

  这个道理虽然简单易懂,但实在应该深思:当死亡来临时,自己能否在这个世间找到任何回遮的方法?只要有一种方法可以阻止死亡,那我们就可以不接受必死之理;但是,如果找不到任何回遮的方法,那就必须接受必死的事实。

  对此,我们以世上最具势力的人事物来作观察:

  以权势能否遮止死亡?决定不能。若以权势能够遮止,则昔日的帝王都想长生不死,但终究无有一人能够阻止死亡。

  以钱财能否遮止死亡?决, 定不能。若以钱财可以免于一死,则世上的富人无不贪生怕死,但也不见有谁能以金钱换得不死。

  以药物能否遮止死亡?决定不能。世上任何药物都无法治疗死病,若有能治死病的药,则医生应当不死,华陀、扁鹊等神医,如今仍应行医天下。即便依靠药物能够获取健康,苟延生命,但所谓的健康也只是慢性自杀而已,终究不免一死。

  以咒术能否遮止死亡?决定不能。寿尽之时,纵然念咒超过数亿,做尽种种法事,也无法起死回生。

  这样逐一观察之后,我们不得不承认:死亡根本无法遮止,即使药师佛也无法延缓寿尽的死亡。

  【迦摩巴云:“现须畏死,临终则须无所恐惧。我等反此,现在无畏,至临终时,用爪抓胸。”】

  迦摩巴说:现在就要畏惧死亡,临终时则应无所畏惧;但是我们却与此相反,现在毫不畏惧,到了临终时,就只有用指甲抓自己的胸口。

  下面以理归摄上述内容:

  一、被业惑牵引的凡夫(有法),死主决定当来并且无缘遮止(所立),因为无论受何种身、住在何处、生在何种时代,都没有任何方法能够遮止死亡的缘故(能立)。

  二、被业惑牵引的凡夫(有法),决定死亡(所立——第一种根本),因为死主决定当来而且无缘遮止的缘故(能立——第一种根本的第一种因相)。

  卯二、思惟寿无可添、无间有减分三:一、以教理成立 二、以比喻说明 三、劝诫勿贪现世

  【思惟寿无可添,无间有减者。】

  思惟第二种因相,即思惟寿命没有丝毫可增加,而且不间断减少。

  辰一、以教理成立

  【如《入胎经》云:“若于现在善能守护,长至百年或暂存活。”极久边际仅有尔许,纵能至彼,然其中间寿尽极速,谓月尽其年,日尽其月,其日亦为昼夜尽销,此等复为上午等时而渐销尽,故其寿命总量短少。此复现见多已先尽,所余寿量虽刹那许亦无可添,然其损减,则遍昼夜无间有故。】

  就像《入胎经》所说:“如果现在能够好好保养这个身体,就可以活到一百岁或者再多一点。”(这是依据佛陀时代的情况来说的,现今时代恶浊,纵然精心保养也只能活到七十岁或者稍多。若未慎防损减寿命的因缘,也不一定能活到这个岁数。)因为寿命最长也只有这么多量,纵然能够活到这个岁数,但是中间寿命销尽的速度却很快,即以月销尽年,以日销尽月,而日又被白天黑夜销尽,白天等又被上午等时辰逐渐销尽,所以寿命的总量短少。而且,现见此生的寿命多半已经销尽,剩下的寿命即便一刹那也不可能增添,但寿命的损减却周遍于白天黑夜一切时间,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减少,从未间断。

  【《入行论》云:“昼夜无暂停,此寿恒损减,亦无余可添,我何能不死。”】

  《入行论》说:白天黑夜没有一刹那暂时停止过,此身有限的寿命恒时都在损减,又没有一刹那可以增添,我怎么能够不死呢?

  人寿短短数十年,活一天便减少一天寿命,又没有额外可以增添的寿量,因此,我们可以断定,自己必定会死亡。

  辰二、以比喻说明

  【此复应从众多喻门,而正思惟。】

  对于“寿命无丝毫可增,而且不断减少”的道理,应当通过众多比喻而真实思惟。

  【谓如织布,虽织一次仅去一缕,然能速疾完毕所织;为宰杀故,如牵所杀羊等,步步移时,渐近于死;又如江河猛急奔流;或如险岩垂注瀑布。如是寿量,亦当速尽。】

  譬如织布,虽然每织一次仅仅织去一缕丝线,但很快就能织完一匹布;又如为了宰杀牛羊等,而将之牵往屠场,当它们向前一步步移动时,就是渐渐接近死亡;又如江河迅猛急速地奔流;或似险峻的岩壁上倾泻的瀑布。同样,人的寿量也将迅速销尽。

  【又如牧童持杖驱逐,令诸畜类无自主力而赴其所,其老病等,亦令无自在引至死前。】

  又如牧童拿着棍杖驱赶牲畜,使它们毫无自主地走入圈栏。同样,衰老和疾病等,也使人们毫无自在地被引到死主面前。

  【此诸道理,应由多门而勤修习。】

  对这些道理,应当通过多个方面勤修。

  以上诸喻皆出自《集法句经》,以下引经说明。

  【如《集法句》云:“譬如舒经织,随所入纬线,速穷纬边际,诸人命亦尔。”】

  当年,世尊在舍卫城乞食游行时,见到一位织布者很快就织完了一匹布,于是说道:譬如织布,先织经线,经线织好后,随即织入纬线,这样很快就会织完所有纬线。同样,人寿也是如此,日月如梭,很快就会结束此生。

  【“如诸定被杀,随其步步行,速至杀者前,诸人命亦尔。”】

  就像决定被宰杀的牲畜,随着它一步步往前走,很快就会来到屠夫的面前,人们的寿命也是如此。

  【“犹如瀑流水,流去无能返,如是人寿去,亦定不回还。”】

  犹如瀑布的流水,已经流逝的不可能再返回,同样,人的寿命已经逝去的,也决定不会再回来。

  生命必然流逝,即便一刹那也不可能留驻或增加。不论是嗷嗷待哺的婴儿期,还是烂漫的童年或者飞扬的青春年华等,皆如白驹过隙一去不复返,不可重现,因此,谁也无法超越无常的本性。

  【“艰劳及短促,此复有诸苦,唯速疾坏灭,如以杖画水。”】

  人生充满了艰辛劳苦而且极其短促,又有着各种痛苦,生命唯一是速疾坏灭的本性,犹如以木杖画过水面荡起的波纹,转瞬即逝,不留丝毫痕迹。

  人的一生匆匆即逝,此生的一切都将荡然无存,犹如水纹般,很快消逝无痕。

  【“如牧执杖驱,诸畜还其处,如是以老病,催人到死前。”】

  就像牧童拿着木杖驱赶牲畜返回住处一样,衰老和疾病也将人们催逼到死主面前。

  【如传说大觉沃行至水岸谓:“水淅淅流,此于修无常极为便利。”说已而修。】

  就像传记中所说,一次阿底峡尊者走到河岸边说:“水淅淅地流,这对修习无常非常便利。”说完就在岸边观修无常。

  以外在流水作为助缘,很容易在心中现起无常的体验。这是以尊者的传记启发我们,应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观修无常。

  【《大游戏经》亦以多喻宣说:“三有无常如秋云,众生生死等观戏,众生寿行如空电,犹崖瀑布速疾行。”】

  《大游戏经》中也以多种比喻宣说无常的涵义,经中说:三界无常犹如秋天的白云,瞬息万变;众生的生死如同观看戏剧,幻变不息;众生的寿命就像空中的闪电,一闪而过,刹那不住;又似悬崖飞泻的瀑流,迅猛流逝。

  “三有无常如秋云”:此义即如《无常道歌》中所说:“秋日白云堆积如雪山,刹那无迹消失虚空中,现世如是无有可靠处,此喻堪为厌世良教言。”

  “众生生死等观戏”:戏剧中的演员,显现各种形象,而且仪态万千不断变化,无有固定。同样,众生的生死流转也是如此,由善恶业牵引而转生善恶趣中,显现各种身相,而且瞬息万变,无有固定。

  下文开始揭示无常修法的重点。

  【又如说云:“若有略能向内思者,一切外物无一不为显示无常。”故于众事皆应例思。若数数思,能引定解,若略思惟,便言不生,实无利益。如迦摩巴云:“说思已未生,汝何时思?昼日散逸,夜则昏睡,莫说妄语。”】

  又比如有说:“若能稍微向内思惟,就会发现一切外在事物无一不是在显示无常。”因此,对万事万物都应这样类推而思惟。如果反复地思惟,就能引生无常的定解;如果仅仅稍作思惟,就说生不起定解,这实在没有利益。就像迦摩巴呵斥他的弟子说:“你们说思惟之后不能生起定解,你们什么时候好好思惟过了?白天散乱放逸,到了夜晚就昏睡,你们不要说妄语!”

  这里强调了两点:一、应借助外在的事相向内思惟无常;二、必须反复地思惟。下面就以问答的方式具体分析第一点。

  一、什么是无常的比喻?

  一切内外有为法皆为显示无常的比喻,即三有世间一切显现法都在演说无常,譬如,落日浮云、瀑布闪电、落花流水等,均为显示无常的生动教言。大恩上师在《无常道歌》中说:“若能观想一切内外法,乃为指示寿命无常书,自然道歌虽然无边际,仅以此歌奉献忠心友。”若能以智慧眼观察内外诸法,便会发现,诸法都是指示寿命无常的书籍,大自然的无常道歌无边无际,无时不在演唱。所以对智者而言,万法无不显现为窍诀,皆在演说无常苦空之理。可见佛法并不遥远,无时不在我们心前。

  二、什么是“借助事相而思惟”?

  当我们见闻外在的事相时,将其作为助缘而向内思惟无常之理,关键是要“向内反观”,此与一般人向外攀缘相反。譬如:同样是观赏风景,佛子向内思惟而引生无常的体悟,世人则向外攀缘现法,而生起贪执。

  三、为何必须如此思惟呢?

  这就像阿底峡尊者所说:“此于修无常极为便利”,即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事相去思惟,便能生起亲切生动的感触,容易对无常生起定解。

  以上从“此复应从众多喻门而正思惟”到这里,是一段完整的内容,其中重点在于“如何思惟的方法”。

  以下再从生存本来即是趣向死亡之理,劝诫学人万勿贪执现世。

  辰三、劝诫勿贪现世

  【非但寿边为死所坏而趣他世,即于中间,行住卧三随作何事,全无不减寿量之时。首从入胎,即无刹那而能安住,唯是趣向他世而行,故于中间生存之际,悉被老病使者所牵,唯为死故导令前行。故不应计于存活际,不趣后世安住欢喜。譬如,从诸高峰堕时,未至地前空坠之际,不应欢乐。】

  人们不但是在寿命的尽头被死亡摧坏而前往后世,即便是在存活的期间,不论做行住卧等任何事情,完全没有不减少寿量的时候。从一开始入胎之后,便没有一刹那能够安住,唯一是朝着后世奔驰,因此在中间存活的时候,完全是被衰老和疾病的使者牵引,唯一是为了死亡而被引向前去。所以,我们不应认为在存活时不是趣往后世而安住在欢喜当中。譬如,从高崖上坠落时,在没有落到地面正当坠落期间,不应欢喜。

  【此亦如《四百颂释》引经说云:“人中勇识[20]如初夜,安住世间胎胞中,彼从此后[21]日日中,全无暂息趣死前。”】

  这也像《四百论注释》中引经所说:国王!如人初夜安住世间胞胎当中,从入胎之后,每天完全没有停息地奔向死亡。

  【《破四倒论》亦云:“如从险峰堕地坏,岂于此空受安乐,从生为死常奔驰,有情于中岂得乐。”】

  阿阇黎玛德之札在《破四倒论》中也说:譬如从险峰坠地,终将粉身碎骨,而正在坠落的空中,难道是在享受安乐吗?同样,人们从出生开始,便一直都是为了最终的死亡而奔驰,有情在生存的期间,怎么可能获得真实的安乐?

  汉地寺院晚课所念的《普贤警众偈》,偈义即与此处所说相同。偈云:“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随着池水的流失,鱼儿也逐渐趣近死亡,短暂的存活,实际只是趣向最后的死亡,所以存活本无安乐的自性可言。同样,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的生命也日渐减少,越来越接近死亡。老年人尤须警醒,因为老人都像濒临干死的鱼儿,又如行将堕地而亡者,这时若还不肯精进念佛,求生极乐,一旦死亡现前,必将随着业风漂泊。明代一元大师有一首诗说:“西方急急早修持,生死无常不可期,窗外日光弹指过,为人能有几多时。”所以,应当快速修集西方净土的资粮,因为生死无常,老人万勿期待以后再修,时光飞逝,做人还能有多少时日呢?

  【此等是显决定速死。】

  这句话是结语。

  上述内容都是显示“决定很快就会死亡”。

  总结:

  被业惑牵引的补特伽罗(有法),决定死亡(所立——第一种根本),因为有限的寿命无可增添、无间有减的缘故(能立——第二种因相)。

  《楞严经》中有一段对话,有助于学人理解第二种因相。

  佛问波斯匿王:“汝身现在,今复问汝,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复变坏?”

  王答:“世尊!我今此身,终从变坏。”

  佛说:“大王!汝未曾灭,云何知灭?”

  “世尊!我此无常,变坏之身,虽未曾灭,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

  “如火成灰”:犹如炭火燃烧时,层层剥落,终成灰烬。同样,人的寿命也不停地销殒,终必灭尽。波斯匿王正是以第二种因相,成立身命决定灭尽。

  卯三、思惟生时亦无闲暇修行妙法,决定当死

  【思于生时亦无闲暇修行妙法,决定死者。谓纵能至如前所说尔许长边,然亦不应执为有暇。谓无义中先已耗去众多寿量,于所余存亦由睡眠分半度迁,又因散乱徒销非一,少壮迁谢至衰耄时,身心力退,虽欲行法,然亦无有勤修之力,故能修法时实为少许。】

  “思惟有生之年也没有闲暇修行妙法而决定死亡”,就是思维:纵然能活到前文所说的寿量,但也不应认为有闲暇修行。也就是说,因为先前在无意义的琐事中,已耗去了许多寿量,剩余的寿命也因睡眠而耗去了一半,不睡时又因散乱而浪费了不少时间,从少壮迁谢而进入老年时,由于身心的力量衰退,虽然想要修行,也没有勤修的精力,因此真正能够修法的时间实在很少。

  这一段是计算我们有生之年能够修法的时间,即:减去前面年幼无知和后面衰老无力的时间,中间减去睡眠所占去的一半时间,剩余时间中,还要减去散乱不安住修法的时间,如此一来,所剩下的修法时间只有少许。

  【《入胎经》云:“此中半数为睡覆盖,十年顽稚,廿年衰老,愁叹苦忧及诸恚恼亦能断灭,从身所生多百疾病,其类非一亦能断灭。”】

  《入胎经》说:人寿一百岁之中,有一半时间是被睡眠覆盖,十年当中幼稚无知(没有修法意乐),最后二十年衰老无力(没有修法的精力),中间又因愁叹苦忧和嗔恚等烦恼耗去许多时间,从身体所产生的种种疾病,又耗去了一部分光阴。

  【《破四倒论》亦云:“此诸人寿极久仅百岁,此复初顽后老徒销耗,睡病等摧令无可修时,住乐人中众生寿余几?”】

  《破四倒论》也说:人寿最长也只有一百岁,而且初期幼稚、后时衰老,只是白白浪费时间,中间又被睡眠、疾病等摧残,而没有可以修行的时间,身心安住安乐的人们当中,众生堪能修习佛法的寿命能剩下多少呢?

  年少时幼稚,不知断恶行善,更不知修行解脱;到了老耄之年,虽欲修行,但身心衰弱,力不从心,也只是徒然消耗;剩下的时间当中,又因疾病、睡眠、养家糊口、追求世间八法等耗去许多时间,因此,真正堪能修法的时间所剩无几,屈指可数。

  【伽喀巴亦云:“六十年中,除去身腹睡眠疾病,余能修法,尚无五载。”】

  伽喀巴也说:活在人间六十年当中,除去饮食、睡眠和疾病,其余能够修法的时间尚且不到五年。

  年轻人和老年人可以算一下自己一生有多少修法的时间。譬如:三十岁的年轻人,三十岁以前未修法,六十岁以后也不能算,中间三十年当中,若每天保证修三小时,修法的时间为八分之一,仅三年零九个月。在城市中工作繁忙的人,若毎天保证修一小时,修法的时间只有二十四分之一,仅一年零三个月。若是六十岁的老人,最多再活十年,毎天修两个小时,修法时间为十二分之一,仅仅十个月,更懈怠的老人,一天修一小时,修法时间就只有五个月了。

  这样稍作计算之后,就会知道有生之年能够修法的时间很少,几乎无暇修法,而且决定很快就会趣入死亡。因此,不要以为自己还有几十年时间可以修法,尤其是老年人,应从现在开始就一心念佛,求生极乐。如果只剩下几个月的时间能够修行,却仍为其它事情分心,死时毫无把握,则将追悔莫及。因此,必须在鲜少的时间中抓紧修行,以人身摄取心要。汉地寺院毎天上晚课时都会念:“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正是此意。

  由以上三种因相成立第一种根本——“决定死亡”之后,应当发起第一种决断——必须修行正法。

  卯四、决断必须修行正法

  【如是现法一切圆满,于临死时唯成念境,如醒觉后,念一梦中所受安乐。若死怨敌定当到来,无能遮止,何故爱著现法欺诳?如是思已,多起誓愿,决断必须修行正法。】

  如是今生的一切圆满盛事,到临终时唯一成了人们忆念的对境,就像梦醒之后回忆梦中所感受的安乐。如果死亡怨敌必将来临,而且没有方法能够遮止,那为何还要贪爱欺诳不实的现法呢?这样思惟之后,内心应当多发誓愿,决断自己必须修行正法。

  【如《本生论》所说而思:“嗟乎世间惑,非坚不可喜,此姑姆达会,亦当成念境。众生住于如是性,众生无畏极希有,死主自断一切道,全无怖惧欢乐行。现有老病死作害,大势怨敌无能遮,定赴他世苦恼处,谁有心知思爱此。”】

  应按《本生论》所说而思惟:往昔佛陀曾降生在印度一王族家中,当地举行一年一度的“莲花受用”大会时,迎请王子前去参加。由于王子宿世修持正法,所以对这种热闹场面十分厌离,而感叹说:“哀哉!世间的烦恼并不坚实,没有什么可喜乐的,这个莲花受用大会也将成为忆念的对境。众生安住在这样无常痛苦的自性中,却丝毫没有畏惧,实在很稀奇啊!所有通道都已被死主截断,无论逃往何处都无法摆脱死主的追捕,然而众生竟然对此毫无畏惧,依旧欢欣地做乐。我们根本没有任何自在安住的机会,因为现有老病死在作害,而死主怨敌的势力强大,谁也无法阻止,众生必将前往来世恶趣苦恼之处,有心识的人谁会喜爱这个莲花受用大会呢?”王子如此教诫国人。

  【《迦尼迦书》中亦云:“无悲愍死主,无义杀士夫,现前来杀害,智谁放逸行。故此极勇暴,猛箭无错谬,乃至未射放,当勤修自利。”】

  《迦尼迦书》[22]中也说:没有悲悯心的死主,毫无情义地杀害士夫,如果想到死主现在正前来杀害自己,智者谁会放逸而行呢?死主所射的猛箭非常勇暴,而且丝毫不差,所以乃至死主的猛箭没有发射之前,应当勤修自利。

  寅二、思惟死无定期分三:一、日日须发今日必死之心  二、思惟死无定期的三种因相 三、决断从现在起修习正法

  卯一、日日须发今日必死之心分四:一、总说 二、执今日不死的过患 三、执今日必死的利益 四、总结

  辰一、总说

  【第二,思惟死无定期者,谓今日已后,百年以前,其死已定,然此中间,何日而来,亦无定期,即如今日,谓死不死,俱不决定,然心应执死亡方面,须发今日定死之心。】

  所谓“思惟死无定期”,即:在今天以后,百年以前,自己必定死亡是已经确定的事,而在这个期间,死亡哪一天会到来,也没有确定的日期,就像今天自己会不会死,也都无法决定;但是,我们的心应当执著死亡这个方面,必须发起今天必死的心。

  有人疑问:既然不能确定今天是否会死,也就是说我今天或许会死,或许不死,那为什么必须发起今天必死的心呢?

  答:我们的确可以想自己今天会死,也可以想今天决定不会死,但由于名言中这两种想法的作用不同,能导致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即:由前者能引生利益,由后者可引生过患,因此必须发起今日必死的心。

  辰二、执今日不死的过患

  【以念今日决定不死,或多分不死,其心则执不死方面,便专筹备久住现法,不能筹备后世之事,于此中间为死所执,须带忧悔而没亡故。】

  因为忆念今天决定不会死或者多半不会死(死亡的可能性不大),自己的心便会执著不死的方面,专门筹办准备要在今生长久安住的事,不能准备后世的资粮,而在筹备现法的期间,一旦被死主攫获,就要满怀忧悔地死去,所以应当发起今日必死的心。

  莲池大师的《竹窗随笔》中有一则公案:

  有一位僧人,由于长年患痨病而久卧病榻,然而他却丝毫没有自己必定会死的想法。如果有人对他提到死亡,他就会十分不悦。当时,莲池大师命人转告他赶快筹备后事,一心正念,他却说:“男子生病,最忌讳在生日之前死去,等我过了生日之后再作考虑。”当月的十七号是他的生日,怎料在生日的前一天,他便忽然去逝了。这位僧人死前,仍然执著自己今天不会死,所以不能及时筹备前往后世的资粮,下场非常可悲。

  大恩上师在《厌离今生之歌》中说:“心中虽有人生定死之信念,然而未于死时无定精进修,从生至今之间多年已逝去,修此圣法成就心中无把握。自然而然之中造下诸多罪,渐积各种恶行心中无处容,若于今日死主阎罗忽降临,去处唯有恶趣此外更无有。虽获暇满未得佛法精华义,虽遇上师未勤习学密意行,虽获甚深教言烦恼未对治,一生空过生起猛厉悔恨心。”

  辰三、执今日必死的利益

  【若日日中筹备死事,则多成办他世义利。纵不即死,造作此事亦为善哉;若即死者,则此尤其是所必须。譬如,自有能作猛利损害大敌,从此时期至彼时期,知其必至,然未了知何日到来,须日日中作其防慎。】

  这是从功德门宣说,执著今日必死的利益。

  如果每天都能筹办准备死亡之事,那么多数都能成办后世的义利。即便没有立即死亡,造作这些善法也是很好的;若当日便死亡,那这样做尤其必要。譬如,自己有一个能作猛利损害的大敌,从今天起到某日之间,知道他肯定会来,但是不能确定哪一天会来,所以必须每天都对他谨慎防备。

  印光大师早年在普陀山法雨寺时,鲜为人知。永嘉的周孟由兄弟到普陀山参访时,见印祖的寮房上写着“念佛待死”四个字,便知其中定有高人,于是叩关顶礼,才发现里面住的是印光大师。后来印祖在苏州报国寺闭关时,关房门上贴有警策文:“虚度七十,来日无几,如囚赴市,步步近死,谢绝一切,专修净土,倘蒙鉴愚,真是莲友。”而且印祖念佛时,就在佛堂内贴上一个大大的“死”字,以时时警策自己。

  辰四、总结

  【若日日中能起是念,今日必死,下至能念多分是死,则能修作所当趣赴后世义利,不更筹备住现世间。若未生起如此意乐,于现世间见能久住,便筹备此,而不修作后世义利。】

  如果每天都能生起“今日必死”的想法,下至能够忆念自己多半会死,如此便能修作所要前往后世的义利,不再为了要在今生长久安住而作筹备。如果没有生起这样的意乐,由于见到还能长久安住世间,便会筹备现世的利益,而不会修作后世的义利。

  以下再以比喻说明此理。

  【譬如,若念久住一处,则计设备住彼所须,若念不住当他往者,则当备作所趣之事,故日日中定须发起必死之心。】

  譬如:若想在一个地方长久定居,就会计划、准备要长久住在那个地方所需之事;如果不想久住而将前往其它地方,那就会筹备下一步的事。因此,每天必须都要发起今日必死之心,这样才能一心成办后世的利益。

  在劝诫必须发起今日必死之心后,下面接着说如何发起此心的方法。

  卯二、思惟死无定期的三种因相分三:一、思惟南赡部洲的寿量无定 二、思惟死缘极多活缘极少 三、思惟身体极微弱故死无定期

  【此中分三。】

  由思惟三种因相,而决定死无定期。

  辰一、思惟南赡部洲的寿量无定

  【思赡部洲寿无定者。总之俱卢寿量决定,诸余处者,各各于自能住寿量,虽无决定,然亦多数能得定限。赡部洲寿极无定准,劫初寿数经无量年,今后须以满十岁为寿长际,即于现在老幼中年,于何时死,皆无定故。】

  这段是总的从对比四洲人身的寿量,特别从现今的情况,来说明南赡部洲的寿量无定。

  总的来说,北俱卢洲的寿量决定,其余东胜身洲、西牛货洲,虽然各自能够安住的寿量并不决定,但大多数也能有一个定限。

  唯独南赡部洲的人寿极不固定,因为:劫初时的人寿命长达无量年,到了劫末则须以十岁为最长的寿量;而且当今时代,人在老、幼、中年何时死亡,都没有定准。(论中的“故”,表示通过南赡部洲总的寿量无定、特别现今时代寿量无定这两个方面,来思惟南洲寿量无定。)

  下面再以教证详细解释上述第一种因相。

  首先引用教证说明,南赡部洲“总的”寿量无定之理。

  【如是亦如《俱舍论》云:“此中寿无定,末十初无量。”】

  《俱舍论》中的这一颂,玄奘大师翻译为:“北洲定千年,西东半半减,此洲寿不定,后十初叵量。”在四洲中,北洲的寿量决定为一千年;西洲与东洲的寿量大多也有定限,即西洲的寿量是五百年,东洲为二百五十年,因此说“西东半半减”;南洲的寿量极不固定,劫末时只有十岁,劫初时寿数无量。

  我们这个世界劫初的人类福报极大,当时的人寿为八万四千岁。现今如果有人活到一百岁,已经非常稀有,但在劫初时,五百岁也仅仅是幼童的年龄。那时天空没有日月,人类的身体自然会发光,而且人人都有神通,能够自在地飞行,吃的也是甘露而不是五谷杂粮。但是随着人类的烦恼、恶业日渐增盛,人的福报也逐渐地消减。以寿命来说,从八万四千岁减至百岁,今后仍将一直衰减,一代不如一代。到劫末时,人寿只剩十岁,那时人类的嗔恨心极其粗猛,人们互相残杀,没有丝毫宽容之心。这是在一劫当中南洲人类演变的无常状况。

  相比之下,北洲的人寿固定,古代是一千岁,如今也是一千岁,而且人类生活的状况也很稳定。这样一对比,便知我们所处的世界确实变化迅速。

  有人疑问:为何南洲的人寿会从劫初的八万四千岁减至十岁呢?

  我们这个世界人类的心识转变很快,由于人类内在的烦恼和业力变化极快,而导致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迅速迁变,尤其当今这个时代,短短几十年便让人不识旧面。若能活到二百岁,纵观十代人的迁变,定会深刻理解佛说“南洲人类无常”之理。因为南洲人类的心识变化很快,以此感得异熟寿命也变化极速,从劫初到劫末一直不断在变化,而无定准。

  纵观整个大劫的状况,便知南洲人类的寿量不断变化,至今人寿已减至七十岁。然而,这个时代的人类能否都活到这个岁数寿尽而死呢?以下就引经说明,南洲特定某一时代的寿量无定之理。

  【《集法句》云:“上日见多人,下日有不见,下日多见者,上日有不见。”】

  《集法句经》说:今天上半日见到的许多人当中,到了当天下半日便有死亡而不见的;今天下半日见到的许多人,到了隔天上半日就有死亡而不见的。

  的确,我们南赡部洲的人类,有的上午还好好活着,到下午就死了,有的下午还活着,但隔天早上就死了。这些情况都是现量可见的。

  【又云:“若众多男女,强壮亦殁亡,何能保此人,尚幼能定活。一类胎中死,如是有产地,又有始能爬,亦有能行走,有老有幼稚,亦有中年人,渐次当趣没,犹如堕熟果。”】

  该经又说:如果许多男女老少和壮年人也都毫无次第地死亡,又怎能保证某人还年轻,所以肯定能存活呢?有一类人死在母胎中,如是有刚一出生便死了,又有刚开始能爬行时就死亡的,也有能走路时就死去的,有些是在老年死去,有些是在幼年夭折,也有正当中年时丧命的,人们活到各自的寿限时,都将一一死亡,就像果实成熟之后,纷纷堕地。

  关于“犹如堕熟果”,还有这么一段公案:

  一次,世尊和比丘们一起来到树林当中,世尊看见树上有果子掉下来,就应势教导弟子:“比丘们!人的生命都是脆弱无常的,就像这个成熟的果实从树上掉落一样。”

  以上这两段教证主要是说明,在目前人寿七十岁的时代,人类是在老年、中年、少年、幼年何时死亡,皆无定准。

  以下宗大师将上述的圣言现为教授。

  【应当作意所见所闻,若诸尊重或友伴等,寿未究竟,忽由内外死缘,未满心愿而死,念我亦定是如是法。应数思惟,应令发生必死之心。】

  我们应当作意自己平时所见闻到的事件,例如师长、朋友、眷属等,在寿命还没有到尽头时,忽然因为内外死缘的损害,而在心愿尚未完成时便匆匆离世。这样作意之后,自己心想:我也必定会是这种情形。应当反复思惟,让自相续中生起必死的心。

  此处的关键是要结合实际生活经验来思惟,即通过自己耳闻目睹的现实事例,引发强烈的感受,这样才能触动内心。当我们亲眼目睹身边的人死去,便会想到自己也难免一死,所以应从自己身边的人事去思惟。譬如:思惟亲人、朋友、邻居、上师和道友等是怎样突然死去的,这样比思惟一个陌生、没有实际体会的事更具有力量。因此,宗大师教导我们,应当作意自己所见闻的死亡事件,并且要再三思惟,使自己真正发起必死之心。

  小结

  所立:与其它三洲相比,南洲的人寿极不固定。

  能立有二:一、人类的总体寿量不定,从劫初的无量岁,减至现在的七十岁,到劫末时只剩十岁;二、人类现在各自的寿量不定,不论男女、老幼、地位高低等,不论有无怨敌、疾病等,不论是否已经圆满成办事业或修行等,死期均不固定。

  比喻:一棵树上纵然同时结了许多果实,最终每颗果实成熟落地的时间却不一定;百花纵然同时盛开,最终每一朵花何时凋零却不一定;水泡纵然同时形成,最终每一个水泡何时破灭却不一定。

  辰二、思惟死缘极多活缘极少分四:一、思惟死缘极多 二、思惟活缘极少 三、思惟活缘亦成死缘 四、总结

  巳一、思惟死缘极多

  【思惟死缘极多、活缘少者。谓于此命,有多违害,谓诸有心及诸无心。若诸魔属、人、非人等众多违害,及旁生类损此身命,亦有多种。彼等如何违害之理,如是内中所有诸病及外大种违损之理,皆应详思。】

  “思惟死缘极多,活缘极少”,即:对此寿命有多种违害,包括各种有心与无心的违害。有心的违害,包括诸魔、魔眷、人与非人等所作的许多违害,以及旁生损害身命的多种情况。这些有心者如何违害的道理,以及所有内在疾病、外器大种等无心者违损的道理,都应详细思惟,这样才能通达死缘极多之理。

  违害寿命的因缘就是死缘,包括有心死缘与无心死缘。“有心死缘”是指来自有情损害的死缘,包括王难、战争、怨敌杀害、念咒诛杀等,来自人类的死缘;天龙鬼神损害、山精水怪侵扰等,来自非人的死缘;毒蛇、猛兽伤害和牛马踩踏等,来自旁生的死缘。“无心死缘”包括内外二种,即内在四大种不调所引起的疾病,以及外在四大种不调所引起的灾害,如地震、洪水、火灾、飓风等。

  应思惟这些死缘对寿命如何造成违害的道理。

  以下特别宣说内四大种损害寿命的道理。

  【复次自身由四大种成,彼等亦复互相违害,诸大种界若不平等,有所增减能发诸病而夺命根。此诸违害是与自体俱生而有,故于身命无可安保。】

  而且,自己的身体是由四大种假合而成,四大又互相违害,如果四大失去平衡、有所增减,便会引发各种疾病而夺去命根。这些违害是与自身俱生而有的,所以身命没有任何保障。

  “四大种”,即地、水、火、风,因彼等周遍一切色法,故名“大”,能生一切色法,故名“种”。

  四大种互相违害之理:

  地大以坚固为性,支持万物为用;水大以湿润为性,收摄万物为用;火大以暖热为性,调熟万物为用;风大以运动为性,生长万物为用。以风大吹散其余大种;以火大令水大干枯,令地大烧坏;以水大令火大息灭,令地大疏散;以地大令风大、水大凝聚等。因此说四大的自性是相互违害。

  人身是由互相违害的四大种和合而成,只有四大种界平衡时,才能维持健康,若其中某一大种有所增减,就会导致四大不调,而引发四百零四种病,甚至夺走命根。

  以下引教证说明。

  【如是亦如《大涅槃经》云:“言死想者,谓此命根,恒有众多怨敌围绕,刹那刹那渐令衰退,全无一事能使增长。”】

  如是也像《大涅槃经》所说:所谓死想,就是这个命根恒时都有众多的怨敌围绕,刹那刹那逐渐让命根衰退,完全没有一种事能让命根增长。

  “众多怨敌”,是指一切有心与无心的死缘。

  【《宝鬘论》亦云:“安住死缘中,如灯处风内。”】

  《宝鬘论》也说:命根安住死缘之中,就像油灯处在风中。

  此处,以油灯比喻命根,以大风比喻死缘。灯在风中,随时会被吹灭。同样,人命处在死缘当中,随时有可能断灭。

  【《亲友书》亦云:“若其寿命多损害,较风激泡尤无常,出息入息能从睡,有暇醒觉最希奇。”】

  《亲友书》也说:如果人的寿命有许多损害的违缘,比风吹动水泡还要无常,在出息和入息之间,能从睡眠中有暇醒觉,最为稀奇。

  《四十二章经》中有一段对话:

  佛问诸沙门:“人命在几间?”

  有答:“在数日间。”

  佛言:“子未能道。”

  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

  彼答:“在饭食间。”

  佛言:“子未能道。”

  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

  彼答:“呼吸之间。”

  佛言:“善哉!子可谓为道者矣。”

  因此,我们的生命就在呼吸之间,一息不来,便到后世,可见人命极其脆弱。

  【《四百论》亦云:“无能诸大种,生起说名身,于诸违云乐,一切非应理。”】

  《四百论》也说:单独的大种没有能力,必须将地水火风诸大种和合生起,才称为身,而将性质相违大种的聚合体说为安乐,毕竟不合理。

  《最胜王经》、《大智度论》中,将身体内的四大比喻成同时处在一个箱子里的四条毒蛇,彼此互相违害,随时发生冲突,决无安宁之时。如《最胜王经》说:“地水火风共成身,随彼因缘招异果,同在一处相违害,如四毒蛇居一箧。于此四种毒蛇中,地水二蛇多沉下,风火二蛇性轻举,由此背违众病生。”

  巳二、思惟活缘[23]极少

  【现是五浊极浓厚时,修集能感长寿久住大势妙业,极其稀寡;饮食等药势力微劣,故皆少有能治病力;诸所受用安然消后,能长身中诸大种分,势用亏减,故难消化,纵能消已亦无大益;资粮寡集,恶行尤重,念诵等事,势力微劣。故延寿等极属难事。】

  现今是五浊非常浓厚的时代,修集能感得长寿久住世间的大势妙业,极其稀少;饮食等药物的势力微劣,所以都很少有治病的能力;所吃的食物在安然消受之后,能够长养体内四大种的能力减弱,所以很难消化,即使消化了,也没有大的利益;因为平时很少积集资粮、恶行严重,所以念诵长寿咒、长寿经等法事,力量极微。由于以上这些因素,导致延长寿命等极其困难。

  由于时代恶浊,众生内在福报下劣,相应的外在士用果也极其下劣,饮食、药果等都没有精华和营养,难以治病养身;从内相续而言,极难修集大福业,念诵的力量也很微弱,所以活缘极为稀少。

  以下解释“五浊”与“五浊极浓厚时”。

  一、五浊:

  从住劫人寿二万岁开始,有五种浑浊不净之法,即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一)劫浊:人寿二万岁以后,是见浊等其余四浊生起的时代。

  (二)见浊:劫浊时的众生相续中,生起强烈的身见、边见等恶见。

  (三)烦恼浊:劫浊时的众生相续中,生起强烈的贪嗔痴等一切烦恼。

  (四)众生浊:劫浊时的众生是见浊和烦恼浊的结果,人类的果报逐渐衰退,心智愚钝下劣,身体弱小,苦多福少。

  (五)命浊:也是见浊和烦恼浊的结果,人类寿命逐渐缩短,最终只剩十岁。

  五浊之间的关系:五浊之中,劫浊是总相,其余四浊为别相。劫浊没有自体,唯以其余四浊假立劫浊之名,即劫浊就是见浊等四浊,由于四浊的缘故,而安立为劫浊。其余四浊又是以见浊、烦恼浊为浊的自体,由此二浊造成众生浊和命浊。

  二、五浊极浓厚时:

  五浊是从人寿二万岁时开始的,起初五浊的程度轻微,随着时代逐渐演变,五浊增上,到了末法时代更为增长,所以称为“五浊极浓厚时”,又叫“五浊增时”。

  巳三、思惟活缘亦成死缘分二:一、活缘转成死缘 二、活缘本身就是死缘

  午一、活缘转成死缘

  【又诸活缘亦无不能为死缘者,为不死故,求诸饮食房舍伴等,此复由其受用饮食太多太少及不相宜,房舍倒塌,亲友欺侮,是等门中而成死缘,故实不见有诸活缘非死缘者。】

  所谓“活缘无不能成为死缘”,即为了生存的缘故,寻求饮食、住房、朋友等,反而由此成为死亡的因缘。也就是说:受用饮食本来是为了活命,但反而因吃得太多、太少或不相宜,而成为死缘;寻求住房本来是为了御寒避暑,挡风遮雨,却反而因房屋倒塌、失火等丧命;寻求亲友,本来是想让他们扶助自己的生活、事业等,却反而遭到亲友的欺辱等,而成为死缘。因此,活缘往往都成了死缘,确实很难看到活缘不成死缘的事。

  午二、活缘本身就是死缘

  【复次存活即是趣向于死没,故活缘虽多,然无可凭。】

  而且,因为存活本身就是趣向于死亡,所以活缘纵多,但不可信任。

  以比喻说明:

  譬如,将油灯放在没有风的地方,似乎是维持灯火存在的因缘,其实这也是让油灯一点点燃烧、趣向灭亡的因缘。因为没有风,油灯就会燃得又旺又快,这样很快就会油尽而灭,所以说是灭的因缘。

  又比如,花草如果缺水,就会干枯而死,所以浇水养护花草,看似活缘,但换一个角度观察,也不可信任,因为通过浇水让花草不断生长,也就是让花草很快地趣向死亡。

  同样,众生为了生存而造作各种业,看似维持生存的因缘,其实这些因缘反而成了死缘。

  例如:人们受用饮食,精挑细选,均衡营养,以为这是延寿的因缘,实际观察,这些也是趣向死亡的因缘。因为饮食的过程,就是体内不断消化、吸收的运动过程,而运动本身也是在消耗生命有限的能量,所吸收的营养,也都消耗在身心的运动上,所以都是趣向死亡。

  【《宝鬘论》云:“死缘极众多,活缘唯少许,此等亦成死,故当常修法。”】

  《宝鬘论》说:死缘极其繁多,活缘只有少许,而这些活缘也成了死缘,所以应当恒时修法。

  思惟上述道理便可了知,内外一切因缘都是导致死亡的因素,这个生命唯一是坏灭的自性,没有一点保障。明白此理之后,智者唯应修习正法,因为这是唯一可以信赖的地方。

  巳四、总结

  一、所依身死缘极多、活缘极少(所立),因为存在许多有心、无心的死缘,而且五浊极浓厚时,活缘极少,活缘也无不成为死缘的缘故(能立)。

  二、死期不定(第二种根本),因为死缘极多、活缘极少的缘故(第二因相),犹如油灯处于狂风之中(比喻)。

  辰三、思惟身体极微弱故死无定期

  【思惟其身极微弱故,死无定期者。身如水沫,至极微劣,无须大损,即如名曰芒刺所伤,且能坏命,故由一切死缘违害,是极易事。】

  “思惟身体极其脆弱故死无定期”,即思惟身体如同水泡,极其脆弱,无需大的损害,即便是被芒刺所伤,也能摧坏命根,所以由一切死缘损害命根是很容易的事。

  【《亲友书》云:“七日燃烧诸有身,大地须弥及大海,尚无灰尘得余留,况诸至极微弱人。”】

  《亲友书》说:劫末时,七个太阳同时出现在空中,燃烧诸有情的身体,那时大地、须弥山和四大海都会被烧尽,不留一粒灰尘,何况极其脆弱的人身?

  对此总结:

  一、身体极其微弱(所立),因为不需要大的损害,仅仅以芒刺就能毁坏命根的缘故(能立),如被大水淹没的火星,被大风吹散的云雾,重压之下的鸡蛋,烈火之中的水滴(比喻)。

  二、死无定期(第二种根本),因为身体极其微弱的缘故(第三种因相)。

  卯三、决断从现在起修习正法

  【如是思后,不见死主何时决定坏其身命,莫谓有暇,应多立誓,决从现在而修正法。】

  这样思惟死无定期之后,心中应想:不知死主何时决定毁坏我的身命。所以不要以为自己还有闲暇,应当反复立誓,决定从现在起修习正法。

  【如《迦尼迦书》云:“死主悉无亲,忽尔而降临,莫想明后行,应速修正法。此明后作此,是说非贤人,汝当何日无,其明日定有。”】

  如《迦尼迦书》所说:死主和谁都不是亲人,所以绝不讲情面,而且他从不事先预约便忽然降临,所以不要想推迟到明天或后天再修行,应当立即修习正法。如果说“今天先做其它事,明后天再修法”,这样说的人就不是贤人,因为如此拖延,则当你哪一天死亡时,一定会在第二天留下无法完成的修法。

  【瑜伽自在吉祥胜逝友庆喜亦云:“国主所借身,无病衰乐住,尔时取坚实,病死衰无畏,病老衰等时,虽念有何益。”】

  瑜伽自在吉祥胜逝友庆喜也说:国主!这暂时借用、四大假合的身体,在没有病痛、衰老而身心快乐安住的时候,应当摄取心要,这样当疾病、衰老、死亡来临时,就能无所畏惧。否则,一旦病老衰降临时,即便想修法,又有什么利益呢?

  问:身体是自己所有的,为什么说是“所借之身”?

  答:如果身体确实是自己所有,为何死时带不走丝毫?可见身体并不是受我们支配,唯一是随惑业而转,一旦业力成熟,不想病也会病,不想老也会老,不想死也会死。所以,这个身体并非自己所有,只是暂时借用几十年而已。

  问:为何必须在身心乐住之时,摄取心要?

  答:因为年轻健康之时身心堪能,精力旺盛,在此时作闻思修行,容易取得心要,当老病死衰降临时,便能无所畏惧。相反,如果少壮时没有努力修行,一旦老病死衰降临,身心不再堪能,那时即便想修也没有力量。所以必须在身心乐住之时,摄取佛法心要。

  【三根本中极重要者,厥由思惟死无定期,能变其心,故应励修。】

  三种根本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思惟死无定期。这是因为思惟死无定期能够转变自己的心,所以应当努力修习。

  宗大师的语录中记有几个问题,是写给当时的修行人。其中一则问道:“一、不仅仅是口中说无常,要让无常的法义深入有情心底,可以取为修法的是何者?二、死亡无常中最锋利的所缘,能刺入有情心,让他感动,而为诸经论所赞叹的无常法是何者?”

  后来,班禅·洛桑曲吉绛称见到这一则语录后,回答说:“一、心中所修无常,乃念死九种因相,如师所说;二、所缘之中,能刺入我等内心,而为诸经论所赞叹者,乃死期无定。”

  过去,嘎当派的格西们临睡时,常常思惟:不知明早是否还需要生火?所以他们从不盖火,并且把碗倒扣着放。按当时藏人的生活习惯,每晚必定要盖火,以便第二天生火,但是格西们经常忆念死期无定,死亡随时来临,所以就不需要准备明天的事。古德在一切时分中,唯一对死亡生起信解,所以能够转心。

  一次,宁敦大师的侍者向大师汇报预备夏天用木柴的事情,大师说:“你我夏天还在不在都不能保证,准备柴火有什么用?如果真能活到夏天,到时候再商量。”这些大德根本就不去考虑这些世间琐事。

  又如喀喇共穹格西在山洞中修行时,洞口长了一些荆棘,经常刮破他的衣服,起初格西想要砍掉荆棘,但马上又转念:“我或许会死在山洞里,不知道还能否出去,只有修法最紧要。”所以一直没有砍。格西出洞时又想:“不知道还能不能返回洞内。”就这样在山洞中修行多年,直到获得成就。

  这些都是由思惟死期不定而转变内心的公案。

  寅三、思惟死时除法之外、余皆无益分四:一、第一因相——以亲友无益 二、第二因相——以财富无益 三、第三因相——以身体无益 四、决断唯一以法为依处为怙主

  【第三,思惟死时除法而外,余皆无益之三者。】

  第三,思惟死时除了正法之外,其余都没有利益的三种因相。

  卯一、第一因相——以亲友无益

  【如是若见须往他世,尔时亲友极大怜爱而相围绕,然无一人是可随去。】

  如果见到自己必须前往后世,而那时亲友们虽然对自己极其怜爱不舍地围绕在床榻边,但没有一个人可以跟随自己一起前往后世。因此,死时亲友皆须留在世间,对自己毫无利益。

  卯二、第二因相——以财富无益

  【尽其所有悦意宝聚[24],然无尘许可得持往。】

  尽其一生积累的、所有悦意的财富受用,连微尘许也无法携往后世,全部都要遗留在世间。因此死时财富受用毫无利益。

  卯三、第三因相——以身体无益

  【俱生骨肉[25]尚须弃舍,况诸余法。】

  一生当中,这个与生俱有、不曾分离片刻的身体,尚且必须舍弃,何况其余身外之物?因此死时身体也须留在这个世间,对自己毫无利益。

  【是故现法一切圆满皆弃舍我,我亦决定弃舍彼等,而赴他世。】

  由以上三种因相可知,死亡决定是大分离。因此,今生所爱执的一切圆满盛事,决定都将舍弃我,我也决定会舍弃这一切,而独自前往后世。

  卯四、决断唯一以法为依处为怙主

  【复应思惟,今日或死,又应思惟,尔时唯法是依、是怙、是示究竟所有道理。】

  应再思惟,今天自己或许会死;又应思惟,死时唯有正法是皈依处、是依怙、是救助者的所有道理。

  “是示究竟”:藏文中是“救助者”之义,此处也可以解释为“正法是指示究竟的导师”。

  “唯法是依是怙是救助者”:这是讲第三决断门,决断唯一以正法为皈依处、为怙主。

  【《迦尼迦书》云:“能生诸异熟,先业弃汝已,与新业相系,死主引去时,当知除善恶,余众生皆返,无一随汝去,故应修妙行。”】

  《迦尼迦书》说:能招感今生诸异熟果报的宿业已弃你而去,此后是和生前所造的新业相连而被死主牵去之时,须知,在这个死亡的关口,除了善恶业之外,其他众生都会返回,没有一人可以随同你前往后世。(譬如自己要远行时,亲友们虽然会来送行,但最后他们都会返回,不会一起前往陌生的地方。同样,自己死亡时,也是“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因此,从现在起就要舍弃对现法的贪执,唯一修持对后世及究竟有益的妙行。

  《无常道歌》说:“管理万户人众之官员,死时无权带走一伙伴,亦无权享一口食物故,唯一有利正法勿退失。今生灭尽显现业惑苦,虽多亲友不能替一分,泪流满面无可奈何故,如今精勤求法莫懈怠。”

  【吉祥胜逝友亦云:“天王任何富,死赴他世时,如敌劫于野,独无子无妃,无衣无知友,无国无王位,虽有无量军,无见无所闻,下至无一人,顾恋而随往,总尔时尚无,名讳况余事。”】

  吉祥胜逝友也说:国王,不论你现在怎么富贵,一旦死亡而前往后世的时候,就像被怨敌劫持到荒野中,孑然一身,没有儿女、王妃相伴,没有妙衣和知心朋友,也没有国家和王位。生前虽然拥有无量的军队,但此时却不见不闻,甚至没有一人因眷恋你而一起前往后世。总之,那时连国王的名称都不会跟随你到后世,何况其它的人事物!

  寅四、摄义分三:一、“念死无常心”的修法及修量 二、一切圣言现为教授的修法 三、摄念死无常之义

  卯一、“念死无常心”的修法及修量

  【如是思惟有暇义大而实难得,及虽难得然极易坏,念其死亡。若不勤修后世以往毕竟安乐,仅于命存引乐除苦者,则诸旁生有大势力,尤过于人,故须超胜彼等之行;若不尔者,虽得善趣仍同未得。如《入行论》云:“畜亦不难办,为是小利故,业逼者坏此,难得妙暇满。”】

  如是思惟暇满人身意义重大而且实在难得,以及虽然难得却极易失坏,而忆念此身的死亡。在拥有暇身之时,若不勤修后世乃至究竟的安乐之因,而仅仅为了生存而引乐除苦,那么旁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远远超过了人类,因此人类的行为必须超胜旁生。否则,即使获得了善趣人身,也仍然和没有得到一样。就像《入行论》所说:现世谋生的事,旁生也不难成办,为了今生微小的利益,而被恶业逼迫的人们,终将毁坏这个难得的暇满妙身。

  【以是此心纵觉难生,然是道基,故应励力。】

  因此,纵然觉得难以生起念死之心,但由于此心是道的基础,所以应当努力引生。

  关于“无常是道基”的涵义,《道炬论注释》说:“若未真正生起念死无常之心,无论作多少讲闻、修行,皆成为现世的作业,我等僧人的一切修行皆依于此,所以最初修习无常是窍诀门。”

  【博朵瓦云:“除我光荣者,即是修习无常,由已了知,定当除去亲属资具等现世一切光荣,独自无伴,而往他世,除法而外皆无所为,不住现法始得生起,乃至心中未能生此,是乃遮阻一切法道。”】

  博朵瓦尊者说:能除去我现世荣耀的,就是修习无常。因为已经了知自己决定将失去亲属、资具等现世的一切荣耀,独自一人无有伴侣而前往后世,那时除了正法之外,其它任何事物都没有帮助。这样了知后,不住现世的心才能生起,乃至心中没有能生起念死无常的心,那就是遮阻一切佛法之道。

  【铎巴亦云:“若能兼修积集资粮净治罪障,启祷本尊及诸尊长,并发刻勤殷重思惟,虽觉百年亦不能生,然诸无常不安住故,略觉艰难即得生起。”】

  铎巴也说:若能同时兼修积集资粮、净治罪障,祈祷本尊与上师,并且发起大精进殷重地思惟,虽然觉得“念死无常的心”即使经过一百年也不能生起,但是由于诸无常法(藏文中是“所作性”)并非恒常不变而安住,所以稍微感觉艰难,就能生起。

  “念死无常的无颠倒心”虽然难以生起,但因为执著不死的心毕竟也是所作性,并不是恒常不变之法,能够转心的因缘一旦聚合之后,决定能将此常执心转为“念死无常之心”。能够转心的“因”,就是精勤殷重地思惟三根本九因相,其“缘”就是积资净障和祈祷上师本尊。

  【于迦玛巴请求另易所缘境时,重述前法。请其后者,则云后者全未能至。】

  当弟子向迦玛巴请求改修所缘境时,大师把前面的无常修法重讲了一遍。弟子又求无常后面的修法,大师则说:后面的法你根本不能到达。

  【如是自心若能堪任,应如前说而正修习。若不堪者,则随其所称,取三根本九种因相。】

  如是自己的心如果能够堪任,就应按照前文所说的那样,真实地修习。如果心不堪能,就随自己所适合的,将法归摄为三种根本和九种因相,在九种因相中择取和自己相应的内容修习。

  【观现法中所有诸事,犹如临杀饰以庄严,应当乃至意未厌离,数数修习。】

  看看今生当中所有的人事物,其实都像是临赴刑场受死之前,还打扮装饰一样,乃至内心对此没有产生强烈的厌离之前,应当再再修习。

  换句话说,如果见到世间热闹的人事,都像是行将被杀却还作打扮一样,而对此生起强烈的厌离心,这就是修习无常到量的相。

  卯二、一切圣言现为教授的修法

  【若经论中,何处有说亲近知识、暇满无常诸法品类,皆应了知,是彼彼时所有行持,取而修习,乃能速得诸佛密意。余处亦当如是了知。】

  在佛经和论典当中,何处有宣说亲近善知识、暇满和寿命无常的法类,应当了知这些都是在宣说彼彼时所应行持的内容,所以应摄取这些法义而修习,这样就能迅速获得诸佛的密意。对于其它法类也应这样了知。

  譬如,看到经论中有关亲近善知识的法类时,就应了知这不是在讲一种外在的知识,而是在说亲近善知识时,我们所应行持的学处,若依此修习则易获得诸佛的密意。

  修习无常时,应将依靠教理所抉择的法义,以及生活中亲自见闻的一切事例,在心中清晰地显现出来,并且反复地思惟,这样每一步修法都会很踏实而能次第生起。其余观察修的内容也应这样行持。

  卯三、摄念死无常之义分五:一、念死无常的意义 二、修习的方法 三、以闻思决定次第、数量并誓修 四、如理思惟的方法 五、由九种因相决定三种根本

  辰一、念死无常的意义

  一、念死无常的重要性

  念死无常是下士道的入门,也是菩提三士道的入门,本论称它是趣入一切圆满之门。

  佛转三次*轮,第一转就是四谛*轮,其中首先宣说了苦谛,而苦谛的第一行相就是无常,由此可见,无常观是入道的根本。

  佛所说的法归纳起来,就是四法印——诸行无常[26]、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其中,诸行无常也是放在首位,可见无常法在整个佛教当中的地位。

  二、观修无常的必要

  观修无常的必要,就是要生起无愿三摩地,无常观是无愿三摩地的根本所依。

  众生执著现世、执著轮回的根源就是常执,他们不知道“无常是一切有为法的本质,无论是情器还是轮涅所摄的一切有为法,其本质就是无常”,反而执著为常有,所以才会耽著,不肯放舍,即:因为耽著现世而不能趣向后世,因为耽著三有而不能趣向解脱法。

  因此,首先必须通过观修无常,转变这种常执,即:通过观粗无常了知死亡时现法毫无利益,如此便会对现法没有愿乐,令心趣向后世法;由观细无常了知三有诸法刹那不住,第二刹那便成空无,如此便会对后世法没有愿乐,令心趣向解脱法。由此可见,粗细无常的观修就是产生无愿三摩地的根本所依,通过观修无常可以依次趣入下士道和中士道。

  此处所修无常是粗无常,重点落在观察身命的无常,之所以要修习身命无常,是因为凡夫执著最深的就是所依身,譬如,为保全身体可以舍弃钱财、名位等,而为了保全性命可以舍弃身体的支节。如果认为身体的寿命是常法,那必定会为了让生命久住,而全力追求财富、受用、名位等;相反,如果觉察到寿命无常,而且死期不定,如此才会重新反省人生的意义。因为心中常常随念“死亡”,所以能厌离现世,一心为死亡而准备。

  假如只是外在的诸法无常,而人的寿命是常法,那么我们肯定仍会喜爱现法的一切,因为没有死亡,又何必担忧后世。只要自己还活着,纵然山河迁变,沧海桑田,也和自己没有切身的关系,根本无法震动内心。因此,观修无常的对境主要是自己的寿命,而不是外器世界,观外器世界无常,观人类社会无常,都是类比,必须联想自己的生命无常。

  只有观察到“生命唯一是刹那生灭的自性,生必坏灭,死期不定,而死时唯有正法具有实义”,才能转变生存的观念。即通过观修死亡无常,发现:原来以为现世的财权名位、亲友家庭、受用资具等是坚实的生存基础,现在发现这些在死亡时毫无实义,完全是欺诳的自性;而原先忽视的正法才具有真正的利益,只有毕生致力于修习智慧和慈悲等正法,才能真正有利于死亡和后世。

  因此,死亡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如果能如理地观察死亡,它便会为我们揭示现世欺诳的真面目。因为“死亡”意味着彻底瓦解现世的一切,最后只有一颗心随业力转往后世,现世的一切都要分离,无一可靠,从此深刻地体悟到什么才是“坚实”,唯有佛法才具有实义。如果没有这样观修死亡,就很难转变常人的观念,他们始终只会围绕现世,只会追求现世轮回短暂的圆满。

  现世主义者认为生存最坚实的基础就是财权名位、家庭亲友等,人唯一依赖这些生存。如果没有,便觉生活一片空虚,无法存活,但这其实是非常深重的迷乱。稍稍想一下,便会知道,这些都是脆弱无常之法,如浮云闪电一般,生存倘若基于此等,怎么会有实义?一旦示现无常,那时只有感受分离的痛苦。死亡时便会脱去层层虚假的包装,最终一无所有,唯有赤裸裸的心识随业风飘荡。所谓我的名誉身份、我的职位爱好、我的住房小车、我的财富、我的传记等虚伪的包装,全都会彻底瓦解,被业风吹散,然而黑白二业却丝毫不会空耗,最坚实的就在这里。智者们都是在此处觉醒,从而趣入正法。如《集法句经》说:“智者达此悉灭坏,当住正法决定行,如见衰老及病苦,并见心离而死亡,勇士能断如牢家,世庸岂能远离欲。”《无常经》说:“外事庄彩咸归坏,肉身衰变亦同然,唯有胜法不灭亡,诸有智人应善察。”智者观察无常时,因为见到一切外法连同自身,都是坏灭的自性,唯有正法不灭,所以才舍弃不坚,将人生转入修法中。这种转变的来源,就是善加辨别了不坚与坚实,只有如理地辨别,心中才能断然决舍。

  三、应当发起何种念死之心

  明白上述道理之后,进而要确定应当发起何种念死之心。

  一般现世主义者的畏死心,其实是畏惧舍离现法之心。这种恐惧来自对现法坚固的执著,以这种颠倒执著对自他、来世暂时究竟等全无利益,因为长期在现法——名利、受用等虚假的基础上安立生活,以这种贪执力,一旦到了分离时,便无法面对赤裸裸的自我,无法面对空虚的现实,这就是现世主义者对死亡的恐惧。

  其实这种恐惧早已潜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只是人们活着时以很多自欺的方法,掩耳盗铃罢了。每当要面对真实的自我时,就以种种娱乐、无聊的行动填补心灵的空虚。这个世界也因此出现了很多娱乐场所、歌舞戏剧、节日筵席、旅游体育等,人们以此来忘却死亡,忘却生存的痛苦。然而,一旦死亡来临时,这种恐惧便会暴露无遗,没有任何遮蔽的方法,所以,世人最终都是深深畏惧死亡的。

  但这并不是此处所应发起的畏死心,此处所求的并不是拒绝死亡的心,而是坦然接受死亡的心。寿命本来就是生灭之法,虽然不甘愿,但也不能免于一死,所以不必考虑死和不死的问题,而是要思索如何面对死亡,以及死后的前程。生前如果能够修集正法,成办增上生与决定胜的因,死时或死后就可以获得安乐,如果没有成办,必定会感受大苦。因此,生存是为死亡作准备,之所以畏死是因为没有为后世成办大义,无法坦然面对死亡。

  世人畏惧死亡,是畏惧舍离原以为坚实的现世诸法,然而现法本来就不是坚实,畏惧又有何用?修行人畏死,是畏惧未能成办佛法的坚实,以此畏惧而发奋以暇满人身摄取心要,成办后世真正的实义,所以这两者的体相和作用完全不同。

  辰二、修习的方法

  如果只是了解观修死亡无常的意义,而不懂方法,则对相续不一定有很大的作用,所以,应进一步掌握修习的方法。

  没有观修死亡无常时,我们的心念都是被常执所控制,而误以为一切现法都具有实义,从而随贪嗔等烦恼,发起无量的罪恶。所谓修心,就是要扭转这种常执心,数数观想无常,若能如欲安住无常死想,便能见到现法完全没有实义,这样就能放下对现法的贪执,使心转向后世,修持后世之义。因此,所谓修,就是将颠倒的常执心转为无倒的无常心。倘若没有这样修习,心完全被常执束缚,就会趣入一切衰损之门;一旦修成,就会被念死心推动,从而趣入一切圆满之门。

  万法依缘而起,缘聚则现,不聚则无。观修无常也是依仗因缘而成,“因”就是数数思惟三根本、九因相,“缘”即积资净障、祈祷上师本尊,以因缘聚合,必定能生起无常心。

  倘若常执心是常法,那确实无法转变,但它是所作法,所以决定能转变。有为法本来就是生灭无常,但凡夫颠倒,以非理作意串习成坚固的常执心,现在反转过来,因上以如理思惟串习,缘上以积资净障为辅助,再加上师本尊的加持,肯定能生起无常之心。因此,宗大师在本论中引铎巴仁波切的话,说:“若能兼修积资净障,祈祷本尊及尊长,并发刻勤殷重思惟,虽觉百年亦不生,然诸所作性不安住故,略觉艰难即得生起。”

  辰三、以闻思决定次第、数量并誓修

  修法之前首先要通过闻思决定次第与数量,并且发愿依次第如量而修。

  这个次第与数量,就是通过九种因相来思惟三种根本,即:一、思惟死亡决定;二、思惟死期无定;三、思惟死时除正法外,余皆无益。

  大恩上师在《文殊静修大圆满·手中赐佛》的前行中说:“人身难得:诸有缘者首先应当思惟自己现在已经获得从因缘、比喻、数量上观察都极为难得,而且能成就三士道菩提果位的暇满人身宝,并且值遇具相善知识,宣说甚深妙法。具足此等顺缘之时,应当反复思惟,立誓毫不懈怠地勤修正法。寿命无常:思惟此身必定死亡,死期无定,死时除正法外一切都无利益之理后,应当下定决心勤修善法。”大恩上师的开示和宗大师意趣完全一致。

  修无常主要的对境,是暇满人身的寿命无常。修的方式,即思惟三种根本。修的结果,是内心要发起决断,即决断修习正法,决断现在起修习正法,决断唯以正法为皈依、为怙主、为救助者。由此可见,菩提道最初、最根本的修法,就是无常法门。

  以串习无常观必定能转变心意,以数数思惟必定能让自心猛利、恒常地转动,由此心中发起决断。如果没有以观察修猛利、恒常地转变自心,则很难发起这三种决断。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这三种根本的思惟。

  辰四、如理思惟的方法

  如上所述,为了转变观念,必须要如理思惟。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如理思惟呢?

  所谓“如理思惟”,并不是听闻后不思惟或者稍作思惟,人云亦云的简单信受,如果缺乏契理的思惟,就很难引起观念上的深刻转变。“如”即遵从、依照;“理”为现象界之真理,是万法的本质,并不是某个人的臆想假立。如果以智慧观察体悟到这个真理,就必定能彻底转变观念。

  譬如,物理学家一旦通过推理、实验发现新的物质规律,就会转变以往陈旧的观念。同样,此处是观察生命的现象,如果以理观察或推断出诸法无常的本性,就能彻底转变人生的观念,这就是如理观察的重要性。

  此处“如理思惟”的方法,就是对每一根本通过三种因相获得决定,必须建立在对因相的观察认识上,最后才会引发定解,这并不是盲目的相信,也不是非理思惟。

  内观的九种因相,其实就是生命存在的状态,都在一切生命的现象上。应当了知这个观察不是在外境的形象上,也不是在抽象的文字上,而是文字所指生存的现实状况,丝毫不离现实人生。因此,修行必须落在实际观察上,落在现实生活的体验上。换言之,九种因相都是现实生命现象的总结,也只有在人生的现象当中才会发现,所以应当还原到现实中一一观察体认。

  实际上,整个大千世界,整个大自然,整个人类,乃至小我,无时不在透露生灭无常的本性。只要我们定下心,持续仔细地观察现象界,就一定能发现有为法都是无常的本性,从而彻底转变人生观,发起决断之心。而这样决定之后,必定不会动摇,纵然别人说有为法是常法,也不可能转变你对无常的定解。

  因此,本论中宗大师一再指点:应从众多喻门而正思惟;故于众事皆应例思;若数数思必可引定解;应作意所见所闻,若诸尊重,或友伴等,寿未究竟,忽由内外死缘,未满心愿而死。宗大师已经为我们指点了无常观的关键之处,即修无常应从何处起修。修行的方法最主要是从很多不同的比喻、很多角度,再三思惟,而且从自己亲身体验的无常中,观修无常,从而引生对无常真正的定解。

  辰五、由九种因相决定三种根本分三:一、第一种根本——思惟决定死亡 二、第二种根本——思惟死期不定 三、第三种根本——思惟死时除正法外余皆无益

  巳一、第一种根本——思惟决定死亡

  第一,无论何时、何地、以何种身,死亡必定会到来,而且无法遮止,这样就成立决定死亡。

  假使某时某处以某种身,死亡不会到来,那就不一定会死;或者虽然到来,但有方便回遮,也可以免于一死,但想一下,根本没有一种方法可以避免死亡。因此,不论何时、何地、以何种身,都不能避免死亡,又无法回遮,所以决定会死。

  再归到自身思惟:我这个有漏身,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处在这个浊世中,死主决定会来临,届时也无力回遮,这样决定自己必定会死。

  第二,有限的寿量没有刹那增加,而且时刻减少,所以决定会穷尽寿量而死。

  这个有限的寿量若能增加或者停止减少,也有不死的可能,但这极短的寿量,刹那不增,时刻消减,所以最终决定会减到零。

  再归到自身思惟:这个肉身从入胎开始,已经决定了生存的时间和心跳的次数。在这个过程中,谁也无法令心跳减速或增加次数,所以随着精力消减,肯定会竭尽生命力而死亡。而且,此处要联系行苦思惟,生命本身在不断迁流,每一步都是在走向死亡,所以,这当中的一切现法享乐等都没有安乐的自性。

  第三,计算在生之年的修行时间,决定今生只有少许闲暇修习正法,必定会很快死亡。

  由第二种因相已经知道,所谓生存就是消耗寿命,而这消耗又分无义和有义。无义的消耗就是维持生存的基本消耗,包括饮食、睡眠等,以及因愚痴散乱所导致的消耗;有义的消耗就是修习正法。而两者之中,前者占多半时间,所以可以供修行的时间只有几年而已。

  综上所述,就知道死主决定会到,人的一生稍纵即逝,今生修法时间极短,所以决定要修行正法。

  巳二、第二种根本——思惟死期不定分二:一、思惟死期不定的必要 二、死期不定的三种因相

  午一、思惟死期不定的必要

  为什么要思惟死期不定呢?

  因为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受心支配,由于内心的执著不同,就会导致行为倾向的巨大差异。如果我们内心执著今天不死,那必定会为了现世生活的长久安稳,而作种种筹备,而且为了让梦想成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于是把暇满人身都耗在追求现法的利益上。这就像是用无价的珍宝换取面包一样愚痴。相反,如果执著今天必死,就会为了摄取人生的实义而努力修行,如此人身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会具有实义和价值。

  很多曾有濒死经验和身患绝症的人,因为面对死亡使他们在人生的观念和行为上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例如,一位具濒死经验者曾说:“过去,我是一个行尸走肉,除了贪求物质享受之外,生命毫无目标。如今我已彻底改变,我有强烈的动机、生命的目的、明确的方向、把握今生的坚强信念,我对财富的兴趣和贪欲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了解精神层面的渴望,以及希望见到这个世界有所改善的热情。”

  有一位死于癌症的医师,临终前写道:“我必须感谢癌症,让我有一些从未有过的经验。了解生命必死之后,让我变得谦卑,使我认识到自己惊人的心理力量,也重新发现自我,因为我必须在人生跑道上停下来,重新衡量,然后再前进。”

  还有一位说:“我知道每个人来到世间都有他要完成和学习的东西,譬如,分享更多的爱,彼此更加慈爱,发现人生最宝贵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爱,而不是物质。同时,了解生命中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被记录,即使当时不经意地擦身而过,但后来还是会出现。”

  另有一位说:“我慢慢感觉到自己有一股强烈的爱心,有能力将爱传达给别人,有能力在我四周最微不足道的事上,找到喜悦与快乐。对于病者与临终者,我有强大的慈悲心,我好希望他们多少了知死亡的过程不过是生命的延伸而已。”

  他们由于面对死亡,直视无常,心灵深受震憾,从而彻底改变人生观,唤醒了重赋生命价值意义的热忱。

  因此,应当数数思惟死期不定的因相,直到触动自心为止。

  午二、死期不定的三种因相分二:一、总说 二、分说

  未一、总说

  死期不定的因相有三种:第一,南赡部洲人类的寿量无有定准;第二,人类死缘极多,活缘极少;第三,所依身极其脆弱。

  以因果门归纳这三种因相,第一种因相是由果门成立,后二种因相由因门成立。第一种因相,是从历史与现实中显现的寿命状况,可以决定南赡部洲的人类死期不定。后两种因相是从死亡因缘上安立,即所依身如水泡般脆弱,而现前的因缘中又具有极多死缘,连少许的活缘也成为死缘,这样就能成立死期不定,一旦死缘突发,如水泡般的身体必定会灭亡。

  未二、分说分二:一、第一因相 二、第二、三因相

  申一、第一因相

  第一因相:南赡部洲人类的寿量不定。

  “南赡部洲”就是我们生存的世界。纵观整个人类历史,人寿由劫初八万四千岁一直减至劫末十岁,变化巨大,无一定准。尤其当今时代,虽然平均寿量为七十,但对个人而言,在何时死亡根本没有定准,大多数人都是在寿命没有究竟时死去。

  这一段的思惟,必须结合地球人类实际的生存状况,以及周遭所发生的死亡现象,这样就知道佛菩萨所说真实不虚。

  例如,观察人类因为战争所导致的死亡情况:

  以上世纪战争史来说,上世纪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人类的战争越发残酷,短短二十年中,竟然爆发两次世界大战。

  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历时四年零三个月,38个国家直接或间接卷入战争,参战将士多达七千三百四十余万人,死于战争的人约有一千万,受伤人数约有两千万,受战祸波及的人超过13亿,约占当时世界总人数的75%。

  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六年之久,60个国家卷入战争,涉战人员占世界总人数的80%。参战人员达一亿二千万以上,死亡人数超过五千万。

  从二战结束到1994年为止,世界上发生大小战争有160场,造成二千二百多万人死亡。其中重大的战争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战争、海湾战争、两伊战争、非洲种族战争。21世纪初,又爆发阿富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

  战争中牺牲的人,都是在寿命没有究竟时死去,谁也没有预料到自己在何时、何地死去。这些都是反映南洲死期不定的事实。

  以战争类推,可以观察:

  当今人类有多少死于癌症、爱滋病、心脏病等疾病;有多少死于地震、洪水、海啸、大火等自然灾害;有多少死于政治运动、暴力谋杀;有多少死于车祸空难、饮食中毒;有多少死于心理压力、劳累过度。他们都是在寿命没有究竟时死去。

  这样全面观察,肯定会理解这个世界人寿不定的涵义。尤其当今时代,生存状况日益恶化,突发死亡事件比比皆是。我们生于这个时代,身处这个世界,不可能不受共业支配,不要幻想自己的命运胜过别人,暂时的安稳,不等于真正生活在太平世界。其实我们同样时刻都处在死亡的边缘,很难有生存的保障。

  必须这样观察这个世界生命无常的状况,而且要类比自己,由此生起死亡随时降临的感受。

  申二、第二、三因相分三:一、所依身极其脆弱 二、死缘极多、活缘极少 三、活缘皆成死缘

  第二因相:人类死缘极多,活缘极少;第三因相:所依身体极其微弱。这二种因相着重是观察死亡的因缘,因为内之色身极其脆弱、外又有很多死缘,所以死期不定。

  酉一、所依身极其脆弱

  从身体的自性来看,人的身体是由性质相违的四大种暂时聚合而成,犹如四条毒蛇同住在一个箱子中,很难保持平衡的状态。只要其中某一大种稍有增减,便会导致四大失衡,以此引生各种疾病,加速死亡。因此,生命所依的身体本来就极其脆弱,不堪一击。

  酉二、死缘极多、活缘极少

  从外在因缘而言,致死的因素比比皆是,随时可能现前。这死缘包括地震、洪水、海啸、台风、战争、冤敌、交通事故、政治迫害、饮食中毒、瘟疫、传染病等。这些天灾人祸,谁也无法预料何时降临,或被恐怖分子枪杀,或在街上被车压死,或因兴奋过度而死,死缘如此众多,谁也无法确定明天是否会成为披毛戴角的旁生。

  从活缘观察,能维持生存的因素极其稀少,这也和目前所处的时代以及自身的业力有关。

  当今时代由于共业的影响,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工业污染严重,时序紊乱,风雨不调,以致天然食物缺乏营养,没有精华,而且因为添加农药、化肥等,导致食物含有毒素,受用食物没有治病的功能,反而造成饮食性疾病。

  以有情根身而言,人体消化吸收功能极差,大多难以消化,即便消化也没有养身的能力。

  以心识状态来说,当今人类分别念粗重,恶行尤为严重,行善心力微弱,因此通过念诵等增长寿命非常困难。

  酉三、活缘皆成死缘

  这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活缘转为死缘;二、活缘本身就是趣向死亡的因缘。

  人的命运很难预测,随时都有未知的因素发生。每一个求生行动中,都有可能触及或招感死亡的因缘。譬如,本想用肉食滋补身体,不料肉中含有细菌,反而中毒而死;或者本来想外出打工赚钱,中途却发生车祸而丧生;或者与朋友共事,却遭朋友陷害;或者想去藏地求法,却因高山反应死去。因此多方面思惟后发现,谁也无法保证,一种求生的因缘中没有潜伏致死的因素。

  同时应当了知,一切活缘本身就是在消耗生命。例如,赚钱养命本身就是一种悲哀,这样的行动只是加速耗尽生命而已,钱还没有赚足,精力却已经耗尽。因此,谋生的因缘其实是致死的因缘。

  综合三种因相,应这样观想:我们这个微弱的命根,处在这样一个充满死缘而动荡不安的时代中,犹如一盏油灯处在随时都会起风的广场中,如果大风骤起,油灯顷刻就会被吹灭。同样,在渐渐趣向死亡的过程中,如果突然现前病魔、战争、车祸、地震等横死外缘,生命也是片刻不住,不知道我的生命当中何时会出现这样的景象。

  这样思惟之后,必须发起决断:死亡随时降临,所以从现在起修习正法。

  巳三、第三种根本——思惟死时除正法外余皆无益

  成立这个根本的三种因相,就是三种无益,即:亲友无益、受用无益、身体无益。如果能够确认这三者毫无利益,唯有正法有利益,心中必定会发起决断,唯一以正法为皈依、为怙主、为救助者,全身心依止正法。

  我们应当认真思惟此处的内容,要知道思惟只有依靠自己,他人是无法代替的。只有自己通达这个道理,才可能转变行为。要知道自己的心就是内在的阿阇黎,其力量远胜他缘,如果自己通过思惟,相续中生起真正的定解,远远胜过他人的灌输。所以只有通过自己思惟,确实体会到心外诸法全无利益之后,才会真正发起决断,放下万缘,一心依止正法。

  思惟时,观想自己处在临终弥留之际,然后问自己:

  一生之中,享受过那么多的美味佳肴、换过那么多的漂亮衣裳,现在对自己的心有什么利益?能带走什么?毫无利益,也无法带走丝毫。

  一生之中,住过的洋房小车,用过的家俬电器,于心有何利益?又能带走何者?这些无情法根本无法安慰内心,也无法带走丝毫。

  一生之中,曾经纵情于娱乐歌舞,醉生梦死;曾经沉浸于剧中人事,悲欢同息;也曾经疯狂地为精彩球赛,高声呐喊。但这些幻化声色对自己的心又有什么利益。

  一生之中,亲眷如云,朋友如梭,现在又有谁能生死相随?父母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遇,也无人愿意代受,死时的苦乐,只有自己独自感受。

  这日夜不离的身躯,曾竭力爱惜养护,精心美化,但命终时,纵然不情愿也必将舍去,毫发不随,所以这个肉身也难以抵挡业风,又怎么可以慰藉心灵?

  现在,人生的舞台行将落幕,一生所拥有的权势名位,以及鲜花掌声中度过的辉煌岁月,种种荣耀,也必将随业风而去,荡然无存,又怎能驱走我内心的恐惧?

  一生之中,曾拥有多少恩怨情仇,也曾沉溺在亲友爱眷的情感漩涡中,这些起伏迭荡的感情,反复无常的执著,又怎么能牵住业风,同赴后世!于死亡毕竟没有丝毫利益。

  一生之中,曾经博览世学,辩才无碍,也拥有高等学历,但以这些世智能否说服死神网开一面?面对死神,纵然练就百般武艺,也没有用武之地。

  这样层层探询之后,不由会问:究竟什么才能真正利益自己?

  如是追究,必将发现真正能利益自己的,唯一是这颗清净的善心。一生当中,如果曾善待周遭的人们,尽到了责任,也履行了义务,也曾守持清净的戒律,以智慧给予世界正法光明,为人类和佛教,奉献了身心,荷负如来的家业。这些善行功德必定安住在心中,以善业力能令内心安详宁静,而且必将随自己同赴后世,成为一切安乐之源。这样明白之后,心中肯定能发起决断:尽形寿唯以正法为皈依处,以人身唯一勤修正法。

  最后要将思惟三种因相融入日常行为当中,真正去串习,时时以“死”字警醒自己,应当思惟:今天我必定会死,生命只剩一天,应当怎样度过?世法全都无常,了无实义,唯有正法才具真实义。因此,我应当珍惜最后的机会,摄取坚实。

  修习念死,不只是作意今天必死,而是以此作为方便,生起两种正念:一、世法无实义之正念;二、唯有正法有益之正念。如此便能淡泊世情,发起道心。所以佛在《无常经》中说:“共舍无常处,当行不死门。”《普贤警众偈》也说:“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从这些圣言中,可以体会到“念死”就是要发起取舍的正念:“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就是要外舍万缘,内断世间八法的散乱,舍弃这些无常、无实义之法;“当勤精进,如救头燃”,就是要在一切时处摄取坚实,即“当行不死之门”。

  知道这个要点之后,一切日常的行动,都要观为今生最后的一次,由此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次机会,将之转为道用。比如,出门时要想:今天或许会死在外面,所以应将最后的时间投入于修行;上车时要想:我今天会死在车上,所以应善用最后的机会,修习利他;上课时要想:这是最后一堂课,所以应发心为利益有情而作清净法行;睡觉时要想:明天不会再醒来,所以应在善心中死去;和他人共处时要想:这是最后的相聚,应以爱心相待。诸如此类,以念死为方便,唤起内心深处的善念,将自心转入修行。

  至尊华智仁波切在《普贤上师言教》中这样开示:“所行的道路是无常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要如理如法,《般若摄颂》中云:‘唯看一木轭,行走心不乱。’身居的处所是无常的,应当将它观想为净土;饮食受用是无常的,应当享用禅定的美食;躺卧睡眠是无常的,应当将迷乱修成光明境界;富有的珍宝是无常的,应当依靠圣者七财;亲朋近邻是无常的,应当栖身静处激发出离;名誉地位是无常的,应当恒常身居低位;言谈话语是无常的,应当督促自己念咒、诵经;信心出离也是无常的,应当为誓言得以稳固而精进;想法妄念通通是无常的,应当具备贤善的人格;验相证悟是无常的,务必要至达法界尽地。”

  我们应当这样思惟,反复串习,让自相续完全成为修法的状态,在这念死无常的基础上,再行持三乘修法,都将成为走向解脱的功德。

  以上所说的念死法门,其实是佛教各派修行都必须具足的前行法,如果没有这个基础,不论修什么法门都很难趣入。

  以净土宗为例:净土宗第十二祖彻悟禅师,在其语录中提出净土行人应当具有的十种信心,其中前两种信心,就是强调死亡无常。第一种信心“信生必有死”,旁边有小注说:“普天之下,从古至今,曾无一人逃得。”这就是必须相信决定死亡。第二种信心“信人命无常”,小注说:“出息虽存,入息难保,一息不来,即为后世。”这实际是要相信死无定期。后面有几种信心,说到“信佛语不虚、信实有净土、信生即不退、信一生成佛、信法本唯心”等,这就是要相信死时余法无益,唯有往生净土才具实义。

  宋朝草庵禅师在《念佛诀》中说:“阿弥陀佛谁不能念,而偏难念,西方极乐世界谁不愿生,而罕得生者,盖念佛之人未得诀耳。教念佛而使之真切者,其唯死之一字乎?死之一字在念头上,境缘自然冷淡,情爱亦自轻微。名利势豪,向此处俱用不得,见闻知解,到此时也行不得。四大各离,将何所靠;孤魂无主,安得自由。此时不见弥陀,恐逢罗刹,不生净土,恐入驴胎。莫视此事为缓,明日之事,今日不知。莫将此事为轻,错过今生,沉沦永劫。是一切事无如生死大事,则事事皆不切之事。于一切时总作临命终时,即时时皆念佛之时。如是念佛,斯为切心。如是切心,方生净土。须下‘死功夫’,才成净业。常念‘死时节’,方肯切心。此乃成佛之阶梯,是诚念佛之妙诀也。”

  近代净土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师也说:“念佛不能专要他专,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等,亦无奇特奥妙法则,但将一个死字贴在额颅上,挂到眉毛上。”

  要知道修习无常的方法,就是思惟众多比喻和道理,同时祈祷三宝总集的根本上师,祈求上师三宝慈悲加持,让我们能够真正忆念死亡无常。

  宗大师在《摄颂》中,如是统摄念死无常的要义:

  死仇决定终须到,容或今日便降临,

  死时世事均当舍,速修妙法求加持。

返回目录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