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星云法师:包容的智慧 二、伏惑 1 不给别人留余地,可能自己没有立锥之地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6日
来源:   作者:星云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星云法师:包容的智慧  二、伏惑 1 不给别人留余地,可能自己没有立锥之地

  长乐先生:

  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心理学或者社会伦理学可以辅导人们,但是,我觉得佛教更有教化人心的作用。《华严经》就特别提倡佛教圆融的精神,而且强调“包容必均”的思想。

  星云大师:

  “包容必均”很难,社会中矛盾是难免的。在我们的家庭里,亲如父子也会有矛盾;夫妻那么相爱,彼此也会有摩擦。尤其中国社会的婆媳关系,几乎一半以上都是有矛盾的。这个很可惜。本来是因情爱结成一家的人,为什么造成矛盾、添加仇恨呢?就是由于没有共识,没有沟通,彼此没有爱心,彼此是用成见来看对方的。

  我举一个例子,端午节那天,一个婆婆叫媳妇包粽子。现在年轻的媳妇哪里会包粽子,不过婆婆指示了也不得不勉强去做。媳妇从早忙到晚,粽子包好了,慢慢煮,慢慢煮,终于快要煮熟了,总算对婆婆有交代,却听到婆婆打电话给小姑:“女儿啊,你赶快来,我叫媳妇包了粽子,你快回来吃。”媳妇一听,岂有此理,我辛苦了一天,才刚煮好,你就打电话叫你女儿回来吃。她一气之下丢开围裙,回了娘家。刚到门口,手机响了,是妈妈打来的:“女儿啊,今天我让你嫂嫂包了好多粽子,你赶快回来吃吧。”这时候,她不禁泪流满面。

  你看,原来天下的母亲对女儿就是对女儿,对媳妇就是对媳妇。自己本身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就不会有意外的纠纷。那么,婆媳关系产生了矛盾,怎么办呢?这就要学习跳“探戈”了。你进两步的时候,我就退两步;我进一步的时候,你也退一步。彼此都能进能退,就能和谐了。其实,不论友情、爱情或是亲情,人际间的相处要多包容,少排斥,给对方留一半的空间,自然会减少冲突摩擦的发生。

  长乐先生:

  和谐,其实是两方或多方相互体谅宽容的结果。

  星云大师:

  是啊,两方相斗,会造成两败俱伤;若是两人相让,则两人都有所得。让步不一定吃亏,从礼让中,才能和谐双赢。忍让一下,看似吃亏,实际上就是占便宜。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阎罗王对两个小鬼说:“你们两个可以到人间投胎去做人了,现在我手里有两个名额,一个呢,一生都要忙着给别人东西;一个呢,一生都从别人那里拿东西,你们愿意做哪一个啊?”

  小鬼甲抢先跪下来说:“阎王老爷,我要做那个一生从别人那儿拿东西的人。”小鬼乙只能让步,选择了一生都要给予的那一个。

  阎罗王也不啰嗦,抚尺一振,宣判道:“下令小鬼甲投胎到人间做乞丐,到处向别人要东西吃;小鬼乙投胎到富裕厚德的人家,时常布施周济别人。”

  长乐先生: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以佛教的因果论来解释,贫穷通常与悭吝贪得、不肯施舍、不能与人结缘有关。我们反观现实,只想获得、不能施予的人,一般都不会有很好的人脉关系;每次都为了最大利益机关算尽,不给对方留一点余地的人,最终可能导致自己没有立锥之地。

  星云大师:

  为一点小利就去害人,日久自然大家都不愿意跟你合作。为了得到一瓢水,不惜把整个水源都污染了,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最终受害的还是自己。

  长乐先生:

  儒家就讲,德是本,财是末,德是发财的基础;“外本内末”则会“争民施夺”。“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如果没有与民同乐的德养,即使有了巨大的财富,有谁愿意为你维护基业常青呢?如果人家都愿意跟着你,真心实意地为你出力,又何愁事业做不大做不强呢?这些道理,其实我们儒家的《大学》里讲得一清二楚,谁说我们的中国哲学里面没有经济韬略?这些都是根本的至理。

  星云大师:

  我们做人要学习吃亏、包容,常以慈悲布施之心待人,对于所拥有的一切,能知足、感恩,常想“我能给别人什么”,自然能够胸怀大众,心中常乐。

返回目录

----------------------------------------------------------------------------------------------------------------

更多星云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